《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4
九年级历史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2.了解古代思想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3.掌握古代科技和思想文化的基本概念;4.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古代科技和思想文化。
其中,古代科技包括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纸张、火药等;思想文化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
三、教学重点1.掌握古代科技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2.了解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概念,分析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与合作,探讨古代科技和思想文化的关系;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古代科技和思想文化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古代科技和思想文化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在导入环节结束后,进行古代科技和思想文化的基本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纸张、火药等古代科技,以及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古代思想文化。
3. 学习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古代科技或一个古代思想文化进行讨论。
要求学生讨论该科技或思想文化对古代社会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4. 小组成果展示与讲评(10分钟)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的讨论成果,并给予其他小组提问和评价。
教师在此环节中进行点评,并补充相关知识。
5. 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对古代科技和思想文化进行拓展延伸,了解更多的内容。
可以通过向学生发放相关阅读材料,或者指导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进一步的资料查找。
6.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对古代科技和思想文化的重要性进行归纳,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古代科技和思想文化的短文,至少500字。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纸的发明1.发明最新考古表明中国可能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同时证明西汉时期帛、竹、木、纸四种书写材料同时存在。
2.改进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被称为“蔡侯纸”。
3.传播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掌握中国发明的造纸技术,之后传往欧洲。
4.影响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原理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
2.功能方向测定。
3.过程4.传播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5.意义(1)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①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②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发明(1)商周时期,中国人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
(2)春秋时期,中国人掌握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3)东晋时期,火药开始出现。
2.应用(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了火炮。
(2)明代的火器制作工匠创造了早期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传播12、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影响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四、印刷术的进步1.雕版印刷术公元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1)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2)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发明转轮排字盘。
(3)明代中期出现铜活字,清代用铜活字印制了《古今图书集成》。
3.传播中国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14世纪末,欧洲开始出现印刷品。
4.影响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考点:佛教产生的背景、创始人及教义1.佛教产生的背景: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诞生。
2.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
3.佛教的教义:①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
②佛教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4.佛教的经典:《佛经》。
易错微析佛教创始人易错:佛教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隐修者”。
世人口中的“如来佛”多指他。
例题1 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的宗教是()A.基督教B.犹太教C.伊斯兰教D.佛教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故选D。
例题2 宗教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你知道我们经常说的“阿弥陀佛”“如来佛祖”“因果报应”等词语与下面哪种宗教有关吗()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答案:A解析:“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是佛教术语,“如来佛祖”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因果报应”是佛教教义的一部分,故选A。
1.中国有句熟语:“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这里的“如来佛”指的是佛教的创始人()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穆罕默德D.阿育王2.下列哪一宗教发源于古印度()A.基督教B.伊斯兰教C.犹太教D.佛教3.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们收集了“释迦牟尼”“公元前6世纪”“众生平等”等信息。
由此可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1)材料中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是不是真正的平等?请说明理由。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案引领学生走向历史之旅教案引领学生走向历史之旅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教授历史上的人物事件,更重要的是教授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文化。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古代科技和思想文化。
一、古代科技1.农业科技先让我们从农业科技开始介绍。
古代人类主要靠农业生产为生,因此,农业科技在古代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古以来,人们不断创新,改进了许多农业工具和技术,以增加农业产量。
比如,在古代中国,出现过许多农业工具,如犁耕法、田园策略、灌溉技术等等,这些科技的出现使得古代农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工业科技古代的工业科技同样不可忽视。
古代的人们们在冶炼、佛造、造纸技术上也取得了许多成就。
比如,在中国,出现了炼铁、炼钢、针灸、剪纸等许多工业科技。
在欧洲,出现了蒸汽机、贸易学、风力磨等科技。
这些科技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如同现代科技一样,改变了世界,使得古代人类的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二、思想文化1.哲学思想除了科技,思想文化也是古代人们非常看重的。
在古希腊,有许多哲学家提出了许多有关人类生存、性质、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在中国,孔子、老子、墨子等哲学家也曾提出过很多有影响力的思想。
2.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古代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古代,许多文学家通过他们的作品,往往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在中国,文学作品不仅仅给人们带来了审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在传承着中华文明,它们成为了中国文化和道德的重要代表。
3.宗教神秘主义我们来说一下宗教神秘主义方面。
古代人们对宗教与神秘的忠诚,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古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心和仰慕。
例如,在中国,许多人信奉佛教,而在古希腊,人们则信仰许多神祇。
这种情感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结在本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古代人们在科技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许多成就。
正是因为这些成就,才使得古代人类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从科技的匮乏走向繁荣富庶。
因此,我们要感谢古人们留下的物质和文化遗产,并且希望我们的学生可以沉浸在这段历史中,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案模板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
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案教学目标(1)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2)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
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3)认识商博良等人为解读古文字做出的贡献,培养执著追求、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埃及的象形文字佛教的产生教学难点的产生、性质的演变与传播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介绍: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1、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时间:公元前3000年左右创造者:古埃及人影响: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象形文字:是用符号把客观物体的形象描摹下来的一种文字,即所谓“画成其物”,所以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象形文字。
它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师介绍:文字的发展表意符号(象形) 表音符号字母符号音字节新课介绍:象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约有700个。
后来,象形文字进一步发展,除了像图画那样表示具体的事物形态外,同时也可以表示某些新的抽象概念。
象形文字的进一步发展,则不仅表示一定的概念,而且还具有表音的作用,并出现了音节字。
音节字中有一小部分简化为字母符号,共有24个。
埃及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最初是刻在或写在石头、木头或纸草上,通常是由右向左书写,但也可以由左向右书写。
埃及神庙的墙壁、陵墓、石柱、石碑、悬崖岩石上至今还保留着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神的语言”)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1、古代埃及:象形文字2、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时间:公元前3000年左右创造者:苏美尔人影响: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为了帮助各位老师能够有效地上好每节课,中国整理了这篇人教版九年级历史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说课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说教材1、本节课的出处和作用《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最后一课,也是世界古代历史部分的最后一课。
本课从“杰出的科学家”、“文学与戏剧”和“著名建筑”等方面的几个代表人物和突出成就,集中体现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昌盛,也是对人类古代文明的总结。
科技和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丰富多彩的古代科学与思想文化成果是古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代东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还为近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习本课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2、教学重点难点①根据古代文明的发展这一主题,我认为教学的重点是:阿基米德和他的主要贡献、《荷马史诗》、《天方夜谭》、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之所以把它们作为本课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些科技和文化成果,体验古代文明的辉煌,充分感知古代人们的智慧与创造性,突出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和不断“发展”这一主题。
这也符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开放态度”的要求。
②本课教学难点是:古代世界东西方建筑出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和对建筑艺术的发展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变化的理解。
建筑艺术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和社会变化的见证物。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建筑是多姿多彩的,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在学习“著名建筑”一目时,由于初中阶段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只能通过课本上的图片对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高大、雄伟、庄严的特点有比较直观的了解,难以挖掘教材隐含的信息,即东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古代科学思想与科技教案科学思想和科技是人类在不断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主创造的产物,古代的科学思想和科技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其峰值亦难以抵达现代科技的高度。
但是,古代科技历史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启示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科学思想、探索发展科学的方法,同时也可以为我们今后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在中小学的教育中,学习古代科学思想和科技知识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下面来探究古代科学思想与科技教案的研究。
一、古代科学思想的发展古代科学思想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国周朝时期的天文学、医学、物理学等领域的发展。
随着科学思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伴随着诸多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也不断发展壮大。
周朝时期,人们把天文学作为社会的一项必要工作,用仪器精确地观测天体运动,从而不断提高了天文学的水平。
同时,由于治病救人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中国的古代医学也在一直发展。
在秦汉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以其卓越的学识和智慧为古代科学思想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李冰、郦道元等为江南水利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工程作为中国古代大型水利工程的重要标志,推动了中国水利文明的发展;张衡为机械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发明了地动仪和浑天仪等仪器,奠定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基础等等。
这些科学家和他们的科技成果,不仅在古代科学思想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成为了后代继承发扬的重要遗产。
二、古代科技教案的编写关于古代科技知识的教育教学,需要切实结合中小学生的现实情况。
在制定古代科技教案时,必须注意考虑中小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理解深度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因素,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兴趣和乐趣。
(一) 科技教材的选题科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需要关注当代科技进步方向和发展趋势,同时也需要关注古代科技历史发展脉络,使学生对人类的科技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了解。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案浅析教案浅析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还关注过古代的科技发展与思想文化呢?古代的智慧和技术固然有其缺陷和不足,但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古代人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断创新、探索出许多优秀科技和思想文化遗产,这无疑为我们现代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启示和思维支撑。
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代的科技发展。
在古代,科技不断进步,各种技术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比如,中国古代造纸技术是举世闻名的,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古代的传书方式,加快了信息交流的速度,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而古代印刷术的发明,则是在造纸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
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宣传了思想文化,提高了传统文化的传承率,也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在各种手工业方面,古代的陶瓷艺术、纺织业、冶金业等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传承方法,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也折射出当时的思想和文化水平,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我们再来看看古代的思想文化发展。
古代的思想文化充满了哲学性和艺术美感。
例如,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的是“和而不同”,主张以德治国,倡导仁爱、忠诚等价值观念;而道家思想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无为而治”的境界,探索“道”的本质,追求内心的超越。
古代的佛教思想追求的是心灵的安宁和解脱,关注世间万物的苦与乐、离与合,弘扬美学精神,提倡人性的解放。
在艺术方面,古代的民间艺术也有着独具魅力的表现形式,它们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传统文化烙印,如南京的剪纸、苏州的评弹、北京的老胡同等,这些艺术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深刻地反映了古代文化的底蕴和人民的智慧。
在总体上看,古代的科技与思想文化紧密相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古代科技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其体现的集体意识和共同智慧,为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了思考和启示的源泉。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古代的科技和思想文化,怀着一个开放的心态去认识和研究古代文化,不断推动其传承和创新,同时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注重文化内涵,实现科技文化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