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90.51 KB
- 文档页数:38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分值120分)一、积累运用(34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禁锢.(gù)怂.恿(sǒnɡ)迷惘.(máng)B.长喙.(huì)瞵.视(lín)羽翮.(hé)C.感喟.(kuì)屋脊.(jí)倏.地(shū)D.伫.立(zhù)嗔.怪(chēn)干瘪.(biē)2.(3分)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不动声色一尘不柒妄下断语怪诞不经B.斑斑驳驳生意葱茏进退维谷据为己有C.眼花嘹乱秩绪井然石破天惊神采奕奕D.遒劲有力相得益章面面相觑大相径庭3.(3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要解决对食品市场监管______的问题,就必须改革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2)这部小说感人至深,作品主人公的______,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3)学生没打好基础,______,即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远大目标,难成大事。
A.不力原型拔苗助长B.不利原形拔苗助长C.不利原形好高骛远D.不力原型好高骛远4.(3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
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5.(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通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②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1(满分100分)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1-9题,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确凿.(záo)秕.谷(bǐ) 攒.成(cuán) 博学笃.志(dǔ)B.啄.食(zhuó) 盔.甲(kuī)蝉蜕.(duì) 风流倜傥.(tǎng)C.搓.捻(cuō) 惭.愧(cán) 绅.士(shēn) 混.为一谈(hǔn)D.宿儒.(rǔ) 书塾.(shú) 怪哉.(zāi)花团锦簇.(cù)【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A选项全部正确;B选项“蜕”应读duì;C选项“混”应读hùn;D选项“儒”应读rú。
故选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轻捷臃肿绽开戎尺B.质朴徜若鉴赏和蔼C.感概企盼云宵淋漓D.恭敬消释渊博绣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A选项“戎尺”应写作“戒尺”;B选项“徜若”应写作“倘若”;C选项“感概”应写作“感慨”,“云宵”应写作“云霄”;D选项全部正确。
故选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对于有些重要的文章,他总是不求甚解....,反复仔细地阅读。
B.一场大雪过后,平日热闹闹的大街,也成了人迹罕至....的地方。
C.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的场面。
D.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
眼前这个青花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真是美不胜收....。
【答案】C【解析】考查词义的理解。
A.使用错误,不求甚解: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
现多含贬义,形容用心不专。
B.使用错误,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C.使用正确,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D.使用错误,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酝酿.(liànɡ)窠.巢(kē)黄晕.(yùn)发髻.(jì)B.水藻.(zǎo) 看.护(kàn) 花苞.(bāo) 棱.镜(lén)C.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吝啬.(sè)D.卖弄.(lòng) 风筝.(zhēng) 咄.咄(duō) 菜畦.(qí)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A.朗润嘹亮抖擞干躁B.贮蓄喉咙睫毛响晴C.化妆粗犷干涩澄清D.屋檐凄冷碣石蟋蟀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簑,戴着笠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朋友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赛跑、捉迷藏。
C.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征马里亚纳海沟,执行大约7000米左右的海试任务。
D.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时间:100100分钟分钟 总分:总分:120120分)题号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总分 合分人合分人 复分人复分人得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30(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3(D)(3分)A .酝酿.(liáng)(liáng) 黄晕.(yùn)(yùn) 发髻.(jì) 碣.石(jié)石(jié) B .棱.镜(líng) 粗犷.(guǎng)(guǎng) 嘹.亮(liáo) 贮.蓄(zhù)蓄(zhù) C .卖弄.(lòng) 池畦.(qí)(qí) 莅.临(lì) 草垛.(duǒ)(duǒ) D .花苞.(bāo) 竦.峙(sǒng)sǒng) 窠巢.(cháo) 静谧.(mì)(mì) (解析:解析:A A 项“酝酿”的“酿”读作“niànɡ”,”,B B 项“棱镜”的“棱”读作“léng ”,“卖弄”的“弄”读作“nònɡ”,“草垛”的“垛”读作“duò”。
”,“草垛”的“垛”读作“duò”。
) )2.找出句中错别字并改正。
.找出句中错别字并改正。
(3(3分)(1)(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轻—清轻—清) )(2)(2)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的。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的。
(带—戴带—戴) )(3)(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茏着一层薄烟。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1.选项C,正确注音为jié。
2.选项B,粗犷应该是形容豪放大气,而非粗鲁。
3.选项B,正确读法为“江春入/旧年”。
4.选项D,来自XXX的《将进酒》。
5.(1)拟人化 (2)比喻 (3)对仗。
6.选项A,诗人宽容对待批评家的攻击。
7.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你无法拥有高大的树林,但是你可以做茂盛的草丛。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8.(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2)“XXX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4)“小雨如鸟儿飞舞,密密层层地下着。
”一) 1.XXX去碣石观看沧海的目的是什么?答:观赏沧海的景色。
2.水和山岛的状态如何?答:水很平静,山岛高耸。
树木繁茂,草丛葱茏,秋风萧瑟,大浪滔滔。
日月行走其中,星汉闪耀其中。
这是一首表达景色美丽、壮阔的诗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抱负。
其中”指的是天空,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天空的想象和赞美。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这是XXX的诗句,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己事业的坚定信念。
另一首是XXX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这篇短文表达了孩子们发现春天的喜悦和惊喜。
他们从自己的课桌上发现了春天的痕迹,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热爱。
从学生的课桌上,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变化。
孩子们发现了桌缝里的小草芽、小树枝和野花,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热爱。
孩子们的行为也展示了他们的细心和耐心。
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千娇百媚”,这些花朵的美丽和多彩,展示了春天的进程和孩子们的创造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册,含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学号:姓名:本试卷共5页,有3道大题,28小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28分)1、选出下面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A、分歧.(qí)欹.(qī)斜祷.(dǎo)告水波粼粼..(lín)B、瘫.(tān)痪沉寂.(jì)菡(dàn)翻来覆.(fù)去C、憔悴.(cuì)荫蔽.(bì)匿.(nì)笑满.(mán)不在乎D、树杈.(chà)姊.(zǐ)妹脸颊.(jiá)形影.(yǐng)不离2、选出下面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2分)A、伤疤笑嘻嘻各得其所B、折散婆婆嘴自作主张C、决别三蒂莲喜出望外D、坚难一霎时不可抗拒3、选出下面句中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2分)A、看到妈妈找不到时焦急的样子,我大声地匿笑起来。
B、美国最近比较烦,爆炸枪击案件接连不断地发生。
C、.从小学到初中,我和万芳都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D、地震造成的损失已经无可挽回,但事后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宝贵的防震抗灾经验。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万芳由于怕我回家挨大人的骂,把自己的好裤子换了我的破裤子。
B、我能否要回木雕是我最伤心的事情。
C、我们班数学不及格的现象逐步下降。
D、《金色花》一文充满童真童趣,我们没有理由喜欢。
5、选出下列句子标点有误的一项()(2分)A、“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B、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们俩叫“合二而一”。
C、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6、综合性学习(10分)母亲节来临之际,多家媒体联合我省中小学校特别推出了“寻找最美妈妈”大型公益活动,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共6套附答案)第一单元综合测评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niàng) 唱和(hé) 黄晕(yùn)B.竦峙(chì) 枯涸(hé) 斗笠(lì)C.碣(jié)石贮(zhù)蓄着急(zháo)D.水藻(zǎo) 肌肤(fǔ) 娇媚(mèi)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B.粗犷:粗鲁而豪放。
C.舒活:舒展、灵活。
D.竦峙:耸立。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岛/竦峙B.江春/入/旧年C.我/寄愁心与明月D.断肠人/在天涯4.下列句子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山朗润起来了,水也涨起来了,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C.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就年。
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6.读下面的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 )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
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诗人宽宏大量B.诗人高雅风度C.诗人反击艺术D.诗人自命清高7.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但是。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册(含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共8套)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黄晕.(yūn)酝酿.(niànɡ)发髻.(jì)澄.碧(chénɡ)B.水藻.(zǎo)贮.蓄(zhù)啼.叫(tí)栖.息(xī)C.朗润.(rùn)莅.临(wèi)吝啬.(sè)高邈.(miǎo)D.看.护(kān)棱.镜(léng)抖擞.(sǒu)竦峙.(zhì)2.选出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3分)A.哄托陶治束手无策呼朋引伴B.燎亮窠巢花枝招展抖擞精神C.和谐荟萃名副其实咄咄逼人D.水藻朦胧繁花嫩叶迫不急待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秋季百花凋零,只有菊花精神抖擞....地开着。
B.今天,张萌和李璐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她们要在联欢会上表演节目。
C.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D.遇到困难,不要着急,不要慌乱,要闲情逸致....地去解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屠呦呦从小草中萃取的青蒿素,使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
B.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
C.为水上古城元宵灯会量身制作的融传统人文故事、地域特色于一体的花灯,体现出现代灯光技术与古典文化艺术的结合。
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是能否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5.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3分)聆听自然,万物皆有情。
春雨淅沥,泉水叮咚,诉说着心中的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梅傲雪,白杏吐蕊,绽放着生活的芬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附详细答案【共19套】第一单元:你我他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狗:猫 = you: ____.– A. me– B. us– C. he– D. they–答案:A2.下列选项中,表示“他”的是:– A. I– B. we– C. she– D. he–答案:D3.“消失”的英文是:– A. join– B. come– C. run– D. disappear–答案:D4.“苹果”的英文是:– A. pear– B. apple– C. banana– D. orange–答案:B5.表示“打开”的英文是:– A. turn on– B. turn off– C. wake up– D. go to bed–答案:A6.“从……到……”的英文是:– A. in front of– B. next to– C. from…to…– D. on the left of–答案:C7.“十二”用英文表示为:– A. twelve– B. ten two– C. two ten– D. twenty–答案:A8.下列选项中,表示“我们”的是:– A. you– B. she– C. they– D. we–答案:D9.表示“如何”的英文是:– A. how– B. what– C. when– D. where–答案:A10.“日本”用英文表示为:– A. China– B. Japan– C. Australia– D. England–答案:B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公园对面有一家___________(银行)。
–答案:bank2.Lucy坐在Ben的___________(左边)。
–答案:left3.红灯亮时,请____________(停下来)。
–答案:stop4.我的生日是在_____________(十一月)。
–答案:November5.我通常早上七点_____________(起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后习题含答案(30套)第一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着落(zháo)枯涸(hé)吝啬(sè)润湿(rùn)B.酝酿(niàng)筋骨(jīn)水藻(zǎo)应和(yīng)C.黄晕(yùn)蓑衣(suō)暖和(nuǎn)贮蓄(zhù)D.淅沥(xī)捉迷藏(cáng)静谧(bì)梦寐(mèi)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3分)山岛耸峙一截断茎披蓑带笠倾盆瓢泼抖擞精神一年之季在于春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福州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了日环食奇观。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因为被评为“生态宜居城市”,使玉溪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
B.《济南的冬天》是现代作家老舍,他的原名叫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
C.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一文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D.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5.默写。
(5分)(1)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
(朱自清《春》)(2)曹操《观沧海》中极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壮阔气势的诗句是: , ; ,。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以大景与小景互相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
(4)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 ”。
(5)古诗中,“月”常被诗人用作寄托思念朋友情感的载体。
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语文单元考试是以考查学生是否达到单元课程标准所要求为目标的,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枯hé____ zhù____蓄清冽____ 着急____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不落熟套花枝招展清风流水德高望重承前启后呼朋引伴出奇致胜纵横交错骇人听闻宽洪大量( )(3分)(1)这位发言人__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3)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演练引导B.郑重演示引导C.庄重演示导致D.郑重演练导致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B.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C.我们来到省博物馆,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D.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15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5.用课文原句填空。
(第1-4题,每题2分,第5题1分,共9分)(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在夏夜中靠嗅觉和听觉来捕捉景物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的《观沧海》中,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44分)1、给下面的拼音写出准确的汉字:(20分)(1)山lǎng rùn( )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3)舒活舒活筋骨,dǒu sǒu dǒu sǒu()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4)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ān shì()地睡着(5)看吧,由chéng qīng()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6)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duān zhuāng()而又沉思了。
(7)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 duō bī rén()。
(8)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xī xī lì lì(),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9)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sè()了。
(10)春天像小姑娘,huā zhī zhāo zhǎn()的,笑着,走着。
2、按要求古诗文默写:(20分)(1)水何澹澹,。
树木丛生,。
(曹操)(2)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3),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4)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观沧海》中展示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5)《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6),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7)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的颔联和颈联补充完整: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3.仿写句子(4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秋天像,。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第一单元自然魅力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高邈.(miǎo)酝酿.(niànɡ)竦峙.(zhì)水藻.(zǎo)B.锥.形(zhuī) 薄.雪(bó) 烘.托(hōnɡ) 唱和.(hè)C.吝啬.(sè) 嘹.亮(liáo) 禅.心(chán) 莅.临(wèi)D.抚.摸(fū) 花苞.(bāo) 淅.沥(xī) 屋檐.(yán)点拨:B项中“薄”应读báo;C项中“莅”应读lì;D项中“抚”应读fǔ2.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分)(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轻—清)(2)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的。
(带—戴)(3)总是美丽而使人爱念的雨啊!(念—恋)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D )(2分)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再次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通过学习学校颁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的一封信》,使我们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C.七年级(5)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
D.任何人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动摇不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习题(全册,含答案)《春》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达标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酝酿()()抖擞()应和()黄晕()liáo()亮 hōng()托朗rùn() wǎn()转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1)涨(2)散()()()()(3)晕(4)藏()()3.下列各项中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朗润:明朗润泽。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B.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繁花:密密地开着的花。C.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指引同伴。舒活:舒展、活动。D.卖弄:炫耀。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D.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5.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1)呼唤朋友,招引同伴。()(2)比喻姿态优美。()(3)指振作、旺盛的样子。()(4)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6.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闹飞)着。(2)小草也青得________(刺逼)你的眼。(3)山________(湿润朗润)起来了。(4)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衬托烘托)出一片________(安静寂静)而和平的夜。阅读课文5、6段,回答7~10题。7.第5段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写出了对春天的丰富感受,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的语句。(1)写嗅觉的:(2)写听觉的:(3)写触觉的:8.第5段文字中,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第6段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一句仅仅是写树叶、小草的颜色吗?为什么?10.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北国之春孙立燕春天的脚步在我们不经意间悄然走来了。春天,无论在哪里,总是这般美好。尽管北国的春天来得迟些,却是来得清奇,来得壮美。江南的春我没有领略过,但那“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繁花,群鸟乱飞”的朝气勃勃,常令我心驰神往。在我心中,江南是春天的宠儿,爱的给予太多了。所以,春天在江南真的可以说得上是天姿国色的丽人,而北方的春天却只是赤足布裙、蓬头垢面的灰姑娘了。但是,灰姑娘也自有她天然的风韵。在某个清晨,你会不经意地发现,窗子上那些斑斑驳驳的霜花已有好些日子不光顾了。走在风里已感觉不到凛冽的寒,迎面扑来的是大地氤氲的温润;蓝天白云也如同告别青涩童年的少女,变得多姿、亮丽了;坚硬的土地松软,脚踏上去没了声音,只有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田野里苍茫的一片,偶尔会看到坑坑洼洼的地方露出的几簇绿草芽;那一排排的树木都已脱了藏青色的褂子,换上了淡黄透绿的衣裳;红杏的枝头依然落着寂寞的尖,缀着的景色只有心中的那份渴望。春天的活泼劲就是这样在令人难耐的期盼中酝酿着。北国的春天没有名花的娇贵,也没有美酒的香醇,可她那种半醉半醒的眠思,纵是“无情也动人”啊!北国的春天,无花只有寒,春雪是她唯一的绽放。那似花非花的落蕊,在北方的大地上,铺染着一幅清奇、苍劲、古朴的水墨画。当人们的足迹浸润这幅画的时候,内心里也被踩得泥泞不堪了,随之而来的却是感觉到了一种抖也抖不掉的清凉。“春风十里柔情”,那是南国的情愫,而北国的春风是狂放的,像升腾的野火,像昂扬的斗士,像冲锋者的擂鼓。它使你想起了“大江东去”的苏东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啊!北国之春,我真想张开双臂,扑进你这返浆大地的怀抱,任由自己的每一处足迹都写满了豪情。(选自《吉林农业·乡土文学》2013年第2期)(1)作者眼中南国的春与北国的春各有怎样的特点?(2)画线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选文主要描写了北国的春天的哪两种景物?为什么主要写这两种景物?(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1. niàng sǒu hè yùn 嘹烘润宛2.(1)涨 zhǎng(涨价) zhàng(涨红了脸)(2) sǎn(零散) sàn(散步)(3)yūn(晕车) yùn(黄晕)(4)zàng(宝藏) cáng(捉迷藏)3. C4.D5. (1)呼朋引伴(2)花枝招展(3)抖擞(4)酝酿6. (1)闹(2)逼(3)朗润(4)烘托安静课后能力提升7.(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2)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8.【解析】此题考查文段所蕴含的作者情感。从对春风的和暖与清新特点的描写中思考作者的情感。答案:借写春风的和暖与清新赞颂了春天,写出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9.【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写树叶和小草的颜色是为了写春雨,属于侧面描写。答案:不仅仅是写树叶和小草的颜色,因为这一句还侧面写出了春雨对树、草等自然万物的洗涤、滋润。10.【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要考虑细雨“斜”的原因——春风使然,“织”字与“像细丝”照应。答案:因为上文已写春风,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可是含蓄地写了春风。“织”字与“细丝”的比喻又相照应,生动形象。11.(1)【解析】此题考查对春天特征的概括。结合全文内容,从文中筛选“春天在江南真的可以说得上是天姿国色的丽人,而北方的春天却只是赤足布裙、蓬头垢面的灰姑娘了”“北国的春风是狂放的”等语句进行概括。答案:南国的春是温婉的,像天姿国色的丽人,北国的春是质朴豪放的,像赤足布裙、蓬头垢面的灰姑娘。(2)【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首先根据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判断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句内容体会其表达作用。答案:比喻。将春天比喻为一幅水墨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国的春清奇、苍劲、古朴的特点。(3)【解析】此题考查对主要内容的把握。选文抓住了北国春天富有特征的春雪和春风进行描写。答案:春雪和春风。因为这两种景物和南国的春景形成对比,能突出北国之春的特点。(4)【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由文章对春景的描绘及最后一段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北国春天的喜爱之情。答案:抒发了作者对北国春天由衷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32分)1、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1分)①“”,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④乡书何处达,。
⑤,小桥流水人家。
⑥夕阳西下,。
⑦海日生残夜,。
⑧《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8分)①应和.()②黄晕.()③粗guǎng()④静mì()⑤着.()落⑥宽敞.()⑦lì()临⑧zhǜ()蓄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3分)A.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C.马致远,号东篱,元朝著名戏曲家、散曲家。
他的散曲代表作是《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戏曲代表作是《汉宫秋》。
D.曹操,字孟德,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代表作品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观沧海》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大胜而归的路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今天,老师表扬了张露露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张....。
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
C.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验(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20分)1.(3分)读拼音,写词语。
ān wèi yìng fù qǐ tǔ jiān miè chén diàn( ) ( ) ( ) ( ) ( )fǔ huà jiāo lǜ huāng fèi xiǎo qì kòng zhì( ) ( ) ( ) ( ) ( )2.(3分)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mēn( ) ě( ) tiāo( )闷恶挑mèn( ) wù( ) tiǎo( )zhān( ) zhāo( ) sāi( )占朝塞zhàn( ) cháo( ) sài( )3.(3分)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遗憾曝布辉煌茂盛B.骚扰挺立短赞笼罩C.逃窜灰复击溃耸立D.边缘凝视糟蹋管辖4.(3分)下面全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A.高宇尖比B.羊灶裘旦.C.鸽本泵花D.胸惜辨圃5(3分)下面不全是近义词的一组是()A.主意—主见寂静—宁静B.顽强—坚强控制—限制C.沉稳—沉浮发挥—发扬D.封锁—切断激烈—强烈6.(2分)下列句子划分的主语、谓语错误的一项是()。
A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D.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
7.(3分)下面的说法与原文有误的一项是()A.《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反的形象,是富有比喻意义的。
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C.《生命生命》,从种种生命现象写起,抒写理性的思考,表达了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D.《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人生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二.阅读理解(60分)(一)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著点点银光,就像 A 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B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④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⑤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⑦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8.(2分)根据文章内容,在第②段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A.处:溅落飞落迸溅溅起B.处:映衬逗乐挑逗致谢9. (3分)“‘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是从原文抽出的一个段落,将其放回原处,应放在段与段之间。
10.(2分)这篇散文是围绕对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
11.(4分)文中写了不同时期的紫藤萝,不同的景色引发了作者不同的感概。
根据你对文章的了解,概括回答:①十多年前,曾看见家门外的紫藤萝,作者感觉到.②如今重见紫藤萝,盛开的紫藤萝一派生机勃勃:.12.(4分)揣摩下列语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者丰富的想像力)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②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13.(5分)积极又含蓄的主题追求是作者散文的一贯风格。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旨,并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二)父亲的爱〔美」艾尔玛·邦贝克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
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
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
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
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
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
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伪?”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
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
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
我掉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
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
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是自己骑给他看。
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
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信来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
他只是大声撸了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
”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
除非……会不会足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14.(4分)概括说明本文写了哪几件事。
15. (4分)通过文章中的具体事例,说明父亲的爱具有怎样的特点?16. (4分)把“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和“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两句中的“表达”去掉行不行?为什么?17. (4分)本来是写“父亲的爱”,而文中为什么写那么多母爱的表现?18(4分)结尾一句有何作用?(三)一束普通的鲜花,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确实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周总理对待一束鲜花的故事,却深深地铭刻在北京饭店职工的心中,成为大伙儿互相传颂的美谈。
一九六八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北京饭店灯火通明,门前车水马龙。
周总理为外宾举行的宴会已经结束,可是,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外国朋友,还在和周总理亲切地交谈着。
饭店外面等候送总理回家的司机老杨,提着自己走到哪里带到哪里的竹壳热水瓶去打水。
忽然,他看见餐厅服务员小王,抱着一大捆从宴会上撤下的鲜花走过来,这些鲜花有大红的、米黄的、藕荷的,五颜六色,芳香扑鼻。
老杨心中暗暗琢磨:邓大姐不是很喜欢鲜花吗?干脆给她带一束回去。
老杨正想着,机灵的小王看出了他的心思,就主动挑选了一束,塞到老杨的手里。
夜深了,宽阔的长安大街显得格外清静。
汽车在急驶着。
突然,周总理闻到一阵芳香,扭头一看,只见后窗放着一束艳丽的鲜花。
总理立刻问是怎么回事?老杨一面聚精会神地开着车子,一面不慌不忙地向总理说明:“这束鲜花是宴会上刚刚用过的,我要来一束,准备带回给邓大姐。
”总理拿起那束鲜花,看了又看,亲切而又严肃认真地指出:“公家的东西,不能随意要、随意拿,你一定要把它还给饭店!”说完,总理看了看表,又补充了一句:“咦,今天已经很晚了,那等明天还给人家吧!”听了总理的话,老杨心理泛起一阵阵的惭愧。
他暗暗责备自己想问题太简单片面,同时又深为总理这种严于律己、一尘不染的高尚品德所感动。
刚一到家,老杨立刻打电话给北京饭店,把总理对自己的批评告诉了有关同志,并一再讲:“明早就将这束鲜花送回……”19.(2分)给短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A.周总理的小故事B一束鲜花C.老杨与鲜花D一件小事20(4分)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微不足道:;②聚精会神:③格外:④惭愧:21. (6分)比较加点的词,仿例句造句。
①周总理对待一束.鲜花的故事真感人.‘②周总理为外宾举行的宴会已经结束..。
③一上台演出,我就很拘束..。
22. (4分)把短文分为三部分,请写出第二、三两部分的段意。
第二部分:(第_至_)第三部分:(第_至_)23.(4分)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中心。
三、写作。
(40分)题目:为自己竖起大拇指提示:“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自豪等,也可以用来表示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
要求: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一、1安慰、应付、企图、歼灭、沉淀、腐化、焦虑、荒废、小憩、控制。
2.闷热、愁闷、恶心、厌恶、挑选、挑拨、占卜、占领、朝阳、朝拜、塞子、边塞。
3.D4.D5.C6.B7.A二、(一)8.A处:迸溅 B处:挑逗。
9.③④。
10.紫藤萝(或紫藤萝花)。
11.①稀落伶仃(衰颓零落等)遗憾(失落、失望等)。
②本题要求能概括描述紫藤萝盛开时生机勃勃的景象。
用自己的话或文中的语句,符合文意,语言流畅即可。
12.①将花喻为“瀑布”,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花的勃勃生机和灿拦情趣。
13.主旨:文章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点明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人生哲理。
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只要能说出自己的感受,语言流畅即可。
(二)14.八件事。
①令我把偷的糖果送回去,并拆箱卸货作为赔偿:②送我去医院和医院的人发生争执;③生日会忙于做家务;④替别人照相,自己不照:⑤激励我自己去骑车;⑥不给我写信;⑦我打电话,他叫妈妈来接;⑧我结婚时只是大声撸鼻子。
15.父亲的爱具有深沉、理智、充满希望的特点16.不行。
因为去掉“表达”就成了“爹不懂得爱”和“爹完全不知道怎样爱”,与文章的主旨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