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有机化学机理题选编
- 格式:ppt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12
普化无机试卷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 1. 2 分 (1149) 1149下列几种物质中最稳定的是………………………………………………………… ( ) (A) Co(NO 3)3 (B) [Co(NH 3)6](NO 3)3 (C) [Co(NH 3)6]Cl 2 (D) [Co(en)3]Cl 32. 2 分 (4543) 4543因Ag 中常含有少量的铜,在制备AgNO 3时必须除去Cu ,可用的方法是……………( ) (A) 控制温度热分解含Cu(NO 3)2的AgNO 3 (B) 向AgNO 3溶液中加新制备的Ag 2O (C) 电解AgNO 3溶液 (D) (A) (B) (C)均可3. 2 分 (0767) 0767用反应Zn + 2Ag +2Ag + Zn 2+ 组成原电池,当[Zn 2+]和[Ag +]均为1 mol ·dm -3,在298.15 K 时,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为……………………………………………… ( ) (A) E = 2 ϕ(Ag +/Ag) – ϕ(Zn 2+/Zn) (B) E = [ ϕ(Ag +/Ag)]2 – ϕ(Zn 2+/Zn) (C) E = ϕ(Ag +/Ag) – ϕ(Zn 2+/Zn) (D) E = ϕ(Zn 2+/Zn) – ϕ(Ag +/Ag)4. 2 分 (1186) 1186[NiCl 4]2-是顺磁性分子,则它的几何形状为…………………………………………( ) (A) 平面正方形 (B) 四面体形 (C) 正八面体形 (D) 四方锥形5. 2 分 (4523) 4523黄色HgO 低于573 K 加热时可以转化成红色HgO ,这是因为………………………( ) (A) 加热改变了结构类型 (B) 加热使晶体出现了缺陷(C) 结构相同,仅仅由于晶粒大小不同 (D) 加热增强了Hg 2+ 对O 2- 的极化作用6. 2 分 (0715) 0715已知V 3+ / V 2+ 的 ϕ= -0.26 V ,O 2/H 2O 的 ϕ= 1.23 V ,V 2+离子在下述溶液中能放出氢的是………………………………………………………………………………………… ( ) (A) pH = 0的水溶液 (B) 无氧的pH = 7的水溶液 (C) pH = 10的水溶液 (D) 无氧的pH = 0的水溶液7. 2 分 (1165) 1165下列配合物的稳定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HgI 4]2- > [HgCl 4]2- > [Hg(CN)4]2-(B) [Co(NH 3)6]3+ > [Co(SCN)4]2- > [Co(CN)6]3- (C) [Ni(en)3]2+ > [Ni(NH 3)6]2+ > [Ni(H 2O)6]2+ (D) [Fe(SCN)6]3- > [Fe(CN)6]3- > [Fe(CN)6]4-8. 2 分 (1657) 1657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与Na 2S 溶液反应不生成黑色沉淀的一组是…………………( )(A) Fe 2+,Bi 3+ (B) Cd 2+,Zn 2+(C) Fe 3+,Cu 2+(D) Mn 2+,Pb 2+9. 2 分 (3735) 3735电池Cu │Cu +‖Cu +,Cu 2+│Pt 和电池Cu │Cu 2+‖Cu 2+,Cu +│Pt 的反应均可写成 Cu + Cu 2+ =2Cu +,此两电池的……………………………………………………………( )(A) m r G ∆, E 均相同 (B)m r G ∆相同, E 不同 (C) m r G ∆不同, E 相同(D) m r G ∆, E 均不同*. 2 分 (4124) 4124Mn(Ⅱ)的正八面体配合物有很微弱的颜色,其原因是…………………………… ( ) (A) Mn(Ⅱ)的高能d 轨道都充满了电子 (B) d -d 跃迁是禁阻的(C) 分裂能太大,吸收不在可见光范围内 (D) d 5离子d 能级不分裂11. 2 分 (7643) 7643与Na 2CO 3溶液作用全部都生成碱式盐沉淀的一组离子是…………………………( ) (A) Mg 2+,Al 3+,Co 2+,Zn 2+ (B) Fe 3+,Co 2+,Ni 2+,Cu 2+ (C) Mg 2+,Mn 2+,Ba 2+,Zn 2+ (D) Mg 2+,Mn 2+,Co 2+,Ni 2+12. 2 分 (3797) 3797在由Cu 2+/Cu 和Ag +/Ag 组成的原电池的正负极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达平衡后[NH 3·H 2O] = 1mol ·dm -3,则电池的电动势比未加氨水前将…………………………… ( )(Cu(NH 3)+24的K 稳 = 2.1 ⨯ 1013,Ag(NH 3)+2的K 稳 = 1.1 ⨯ 107) (A)变大 (B)变小 (C) 不变(D) 无法判断13. 2 分 (0718) 0718下列电对中 ϕ值最大的是………………………………………………………… ( ) (A) ϕ (Ag +/Ag) (B) ϕ(Ag(NH 3)+2/Ag) (C) ϕ(Ag(CN)-2/Ag)(D) ϕ(AgI/Ag)14. 2 分 (1659) 1659下列各组元素中,性质最相似的两种元素是……………………………………………( ) (A) Mg 和Al (B) Zr 和Hf (C) Ag 和Au (D) Fe 和Co15. 2 分 (6740) 6740已知: ϕ(MnO 4-/Mn 2+) = 1.51 V , ϕ(Cl 2/Cl -) = 1.36 V ,则反应 2MnO 4-+ 10Cl - + 16H + =2Mn 2+ + 5Cl 2(g) + 8H 2O 的 E 、 K 分别是………………( )(A) 0.15 V ,5 ⨯ 1012(B) 0.75 V ,2 ⨯ 1063 (C) 0.15 V ,2 ⨯ 1025 (D) 0.75 V ,5 ⨯ 1012二、填空题 ( 共15题 30分 ) 16. 2 分 (4105) 4105将CoCl 2水溶液不断加热,其颜色由红色Co(H 2O)+26变成蓝色CoCl -24。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试题(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有机反应机理一、游离基反应机理1.完成下列反应式:(1)H 3C H+CCl 2(2)H 3CH +HBrROOR(3)+NBS ROORCCl4(4)+NBSROORCCl 4H 3C(5)NaNO 2/HCl Cu 2Cl 2BrBrNH 2Br低温2.含有六个碳原子的烷烃A ,发生游离基氯化反应时,只生成两种一元氯化产物,请推出A 的结构式,并说明理由。
3.以苯为起始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ClBr4.烷烃的游离基卤化反应中,通常是卤素在光照或加热的情况下,首先引发卤素游离基。
四乙基铅被加热到150O C 时引发氯产生氯游离基,试写出烷烃(RH )在此情况下的反应机理。
5.叔丁基过氧化物可以作为游离基反应的引发剂,当在叔丁基过氧化物存在下,将2-甲基丙烷和四氯化碳混合,加热至130~140O C ,得到2-甲基-2-氯丙烷和三氯甲烷,试为上述试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反应机理。
6.分别写出HBr 和HCl 与丙烯进行游离基加成反应的两个主要步骤(从Br ·和Cl ·开始)。
根据有关键能数据,计算上述两个反应各步的△H 值。
解释为什么HBr 有过氧化物效应,而HCl 却没有。
二、亲电反应机理1.比较并解释烯烃与HCl ,HBr ,HI 加成时反应活性的相对大小。
2.解释下列反应:H C H 3CC H CH 3Br 2H CH 3Br BrHCH 3+Br HCH 3H CH 3Br3写出异丁烯二聚反应的机理,为什么常用H 2SO 4或HF 作催化剂,而不用HCl ,HBr ,HI4.苯乙烯在甲醇溶液中溴化,得到1-苯基-1,2-二溴乙烷及1-苯基-1-甲氧基-2-溴乙烷,用反应机理解释。
5.解释:CH 2CH 2CHCH 2CCH 3CH 324H 3CCH 3H CH 2CH 285%6.解释下列反应机理:CH 2CHCH 2CH CHCH 3H 2SO 4CH 2CH 387%+CH 2CH 313%7.写出HI 也下列化合物反应的主要产物:(1)(2)CH 3CH CHCH 2Cl (CH 3)3NCH CH 2 (3)(4)CH 3OCH CH2CF 3CH CHCl(5)(CH 3CH 2)3CCH CH 28.完成下列反应式:(1)CH 2CH 3B 2H 6CH 3COOD(2)B 2H 6H 2O 2,OH -H 3(3)(4) (5)(6)(7)(8)(9)(11)HNO 3H 2SO 4H 3CN C C OO(12)+H +NHCH 3N +3-(13)CH 3CH 2CCl AlCl 3SH 3C O(14)+H NC 6H 5N +N(15)(CH 3)2CBr COCH 3C 2H 5ONa25(16)C 6H 5C CH 2N +(CH 3)2Br -2C 6H 5NaOH三、亲核反应机理1.写出下列化合物和等量HCN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又是一年考研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考验的重要时刻,我是从大三上学期学习开始备考的,也跟大家一样,复习的时候除了学习,还经常看一些学姐学长们的考研经验,希望可以在他们的经验里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今年成功上岸啦,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经历里找到对你们学习有帮助的信息!其实一开始,关于考研我还是有一些抗拒的,感觉考研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可是后来慢慢的我发现考研真的算是一门修行,需要我用很多时间才能够深入的理解它,所谓风雨之后方见才害怕难过,所以在室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一起踏上了考研之路。
虽然当时不知道结局是怎样,但是既然选择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努力平白的付出,说什么都要坚持下去!因为是这一路的所思所想,所以这篇经验贴稍微有一些长,字数上有一些多,分为英语和政治以及专业课备考经验。
看书确实是需要方法的,不然也不会有人考上有人考不上,在借鉴别人的方法时候,一定要融合自己特点。
注:文章结尾有彩蛋,内附详细资料及下载,还劳烦大家耐心仔细阅读。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53)无机化学(853)有机化学参考书目为:1、《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三版;2、《有机化学》(上、下册)曾昭晾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一.词汇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
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
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因为我们掌握词汇是服务于阅读的,题做多了就会发现,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2000多个词,到后期一定要发现规律,把握重点。
普化无机试卷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 ( 共16题 30分 ) 1. 2 分 (6739) 6739如果电对的氧化型和还原型同时生成配位体和配位数相同的配合物,其 ϕ一定(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无法判断2. 2 分 (7636) 7636下列配离子属于反磁性的是…………………………………………………………( ) (A) [Mn(CN)6]4- (B) [Cu(en)2]2+ (C) [Fe(CN)6]3- (D) [Co(CN)6]3-3. 2 分 (7106) 7106根据配合物的稳定性,判断下列反应逆向进行的是……………………………… ( )(A) HgCl 42-+ 4I - =HgI 42-+ 4Cl -(B) [Ag (CN)2]- + 2NH 3 = [Ag (NH 3)2]++ 2CN -(C) [Cu (NH 3)4]2+ + 4H += Cu 2++ 4NH 4+(D) Fe(C O )2433-+ 6CN - =Fe(CN)63-+ 3-242O C已知:Fe(C O )2433- K 稳 = 1.6 ⨯ 1020; -36Fe(CN) K 稳 = 1.0 ⨯ 10424. 2 分 (4544) 4544已知: Ag + + e - =Ag ϕ= 0.80 V ,K sp (AgCl) = 2.8 ⨯ 10-10.在25℃时,AgCl + e - = Ag + Cl-的1ϕ为…………………………………………………( )(A)1ϕ= ϕ+ 0.059 lg K sp (AgCl) (B) 1ϕ= ϕ - 0.059 lg K sp (AgCl) (C) 1ϕ= 0.059 lg K sp (AgCl)(D)1ϕ=0.059(AgCl)lg sp K5. 2 分 (3747) 3747下面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不随酸度变化的是………………………………… ( )(A) NO -3- HNO 2(B) SO -24- H 2SO 3 (C) Fe(OH)3 - Fe(OH)2(D) MnO -4- MnO -246. 2 分 (4636) 4636根据晶体场理论,FeF -36高自旋配合物的理论判据是……………………………… ( ) (A) 分裂能 > 成对能 (B) 电离能 > 成对能 (C) 分裂能 > 成键能 (D) 分裂能 < 成对能7. 2 分 (1180) 1180中心原子以sp 3杂化轨道形成配离子时 ,可能具有的几何异构体的数目是………( ) (A) 4 (B) 3 (C) 2 (D) 08. 2 分 (1570) 1570五水硫酸铜可溶于浓盐酸,关于所得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得溶液成蓝色;(B) 将溶液煮沸时释放出氯气,留下一种Cu(I) 的配合物溶液; (C) 这种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生成沉淀;(D) 此溶液与金属铜一起加热,可被还原为一种Cu(I)的氯配合物。
(8分)[2]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 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
(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1-乙基环己烯与Br2加成(用构象式表示过程及产物)。
(8分)[2][答案]首先形成半椅型环溴正离子的一对对映体,然后Br-从反面进攻3°碳原子,产物为(1S,2S)-1-乙基-1,2-二溴环己烷及其对映体。
(6分)[3]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CH3O CH CH+HBr(1mol)?(6分)[3][答案]AdE机理。
由于甲氧基的给电子共轭效应,中间体CH3OC6H4+CHCH2C6H5较安定,所以产物为CH3OC6H4CHBrCH2C6H5。
(8分)[4]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氯水对2-丁烯的加成不仅生成2,3-二氯丁烷,还产生3-氯-2-丁醇,(Z)-2-丁烯只生成苏型的氯醇,(E)-2-丁烯只生成赤型的氯醇。
(8分)[4][答案]AdE.中间体环氯正离子可被Cl-及H2O二种亲核试剂从反位进攻。
(4分)[5]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C CHCH2OHH+(4分)[5][答案]C CH CH2OH H+C CH2OH+..O H+H+O-主要产物:O(4分)[6]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C H3C C H2C l2+(4分)[6][答案]主要产物:CH3CCl2CHCl2+CH 3C CH +Cl ClCl --CH 3C CHC l CH 3C CHC lClClClCl --CH 3C CHCl 2Cl+Cl -Cl -CH 3CCl 2CHCl 2(4分)[7]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有机化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曲阜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乙醇有机物的官能团为?( )参考答案:羟基2.有机化合物分类中不属于碳架分类的是( )。
参考答案:烯烃3.键长短的键键能一定比键长长的键的键能大。
()参考答案:错4.共价键的断裂有两种方式:异裂和均裂。
()参考答案:对5.一种有机物只能含有一种官能团。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有几种异构体?( )参考答案:2种2.1,2-二甲基丁烷沿C2-C3旋转时最稳定的构象是( )。
参考答案:3.的一氯代产物有( )。
参考答案:3种4.在下列哪种条件下能发生甲烷氯化反应?( )参考答案:先将氯气用光照射再迅速与甲烷混合5.的优势构象是( )。
参考答案:对交叉构象6.下面四个氯化反应哪个不宜用作实验室制取纯净的氯化合物?( )参考答案:异丁烷的氯化7.有机化合物的不饱和度为( )。
参考答案:8.下列哪些不是自由基反应的特征?( )参考答案:酸碱对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9.烷基自由基的稳定性是。
()参考答案:对10.乙烷的构象只有交叉式和重叠式两种。
()参考答案:错11.有顺反异构体的化合物是( )。
参考答案:2-丁烯第三章测试1.某烯烃经酸性氧化,得到和,则该烯烃结构是( )。
参考答案:2.用下列哪种方法可由1-烯烃制得伯醇?( )参考答案:(1);(2),3.分子式为的开链烯烃异构体数目应为( )。
参考答案:6种4.1-甲基环己烯+HBr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
参考答案:1-甲基-1-溴代环己烷5.下列体系中既有共轭又有共轭的是( )。
参考答案:6.烃能使溴溶液褪色,能溶于浓硫酸,催化氢化得正己烷,用酸性氧化得二种羧酸,则该烃是( )。
参考答案:7.烯烃与卤素在高温或光照下进行反应,卤素进攻的主要位置是( )。
参考答案:双键的α-C原子8.为了合成烯烃,应采用何种醇?( )参考答案:9.化合物A,与过氧酸反应的产物用酸性水溶液处理得到的二醇无旋光性,也不能被拆分。
有机化学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醇?A. 甲烷B. 乙醇C. 乙酸D. 甲酸答案:B2. 哪个反应是酯化反应?A. 醇与酸反应生成酯和水B. 醇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 醇与卤素反应生成卤代烃D. 醇与醇反应生成醚答案:A3. 以下哪个是芳香族化合物?A. 甲烷B. 乙炔C. 苯D. 丙烯答案:C4. 哪个是碳正离子的稳定化效应?A. 诱导效应B. 共轭效应C. 场效应D. 氢键效应答案:A5. 以下哪个是亲核取代反应?A. 卤代烃的水解B. 醇的脱水C. 醛的氧化D. 酯的水解答案:A二、填空题6. 芳香族化合物的特点是含有______个π电子的环状共轭系统。
答案:4n+27.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与其电荷分布有关,其中______位碳正离子最为稳定。
答案:叔8. 有机反应中,亲核试剂通常攻击底物的______原子。
答案:碳9. 碳链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但______不同的化合物。
答案:碳链结构10.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通常遵循IUPAC规则,其中“醇”的后缀是______。
答案:-ol三、简答题11. 简述什么是SN1和SN2反应机制,并说明它们的主要区别。
答案:SN1反应是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反应过程中底物首先发生碳正离子的形成,然后亲核试剂攻击碳正离子形成产物。
SN2反应是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亲核试剂同时攻击底物的碳原子,导致底物的离去基团被取代。
主要区别在于SN1反应有碳正离子中间体,反应速率只与底物浓度有关;而SN2反应没有中间体,反应速率与底物和亲核试剂的浓度都有关。
12. 描述什么是共轭效应,并举例说明其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共轭效应是指在含有交替单双键的分子中,π电子可以在整个共轭系统中分布,从而降低分子的能量,增加稳定性。
例如,在丁二烯中,由于共轭效应,分子的能量比两个分开的乙烯分子的总和要低,这使得丁二烯比预期的更稳定。
四、计算题13. 某醇与足量的羧酸反应生成酯和水,已知醇的摩尔质量为46g/mol,羧酸的摩尔质量为60 g/mol,反应生成的酯的摩尔质量为106 g/mol。
有机反应机理一、游离基反应机理1. 完成下列反应式:(1)H 3C H+CCl 2(2)H 3CH +HBrROOR(3)+NBS ROORCCl4(4)+NBSROORCCl 4H 3C(5)NaNO 2/HCl Cu 2Cl 2BrBrNH 2Br低温2.含有六个碳原子的烷烃A ,发生游离基氯化反应时,只生成两种一元氯化产物,请推出A 的结构式,并说明理由。
3. 以苯为起始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ClBr4. 烷烃的游离基卤化反应中,通常是卤素在光照或加热的情况下,首先引发卤素游离基。
四乙基铅被加热到150O C 时引发氯产生氯游离基,试写出烷烃(RH )在此情况下的反应机理。
5.叔丁基过氧化物可以作为游离基反应的引发剂,当在叔丁基过氧化物存在下,将2-甲基丙烷和四氯化碳混合,加热至130~140O C ,得到2-甲基-2-氯丙烷和三氯甲烷,试为上述试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反应机理。
6. 分别写出HBr 和HCl 与丙烯进行游离基加成反应的两个主要步骤(从Br ·和Cl ·开始)。
根据有关键能数据,计算上述两个反应各步的△H 值。
解释为什么HBr 有过氧化物效应,而HCl 却没有。
二、亲电反应机理1.比较并解释烯烃与HCl ,HBr ,HI 加成时反应活性的相对大小。
2.解释下列反应:H C H 3CC H CH 3Br 2H CH 3Br BrHCH 3+Br HCH 3H CH 3Br3 写出异丁烯二聚反应的机理,为什么常用H 2SO 4或HF 作催化剂,而不用HCl ,HBr ,HI ? 4. 苯乙烯在甲醇溶液中溴化,得到1-苯基-1,2-二溴乙烷及1-苯基-1-甲氧基-2-溴乙烷,用反应机理解释。
5.解释:CH 2CH 2CHCH 2CCH 3CH 324H 3CCH 3H CH 2CH 285%6.解释下列反应机理:CH 2CHCH 2CH CHCH 3H 2SO 4CH 2CH 387%+CH 2CH 313%7.写出HI 也下列化合物反应的主要产物:(1)(2)CH 3CH CHCH 2Cl (CH 3)3NCH CH 2 (3)(4)CH 3OCH CH 2CF 3CH CHCl(5)(CH 3CH 2)3CCH CH 28.完成下列反应式:(1)CH 2CH 3B 2H 6CH 3COOD(2)B 2H 6H 2O 2,OH -(3)4(浓)110 C°(4)(浓)60 C°(5)3(6)(7)AlCl 3O(8)(9)(11)HNO 3H 2SO 4H 3CN C C OO(12)++NHCH 3N +3-(13)CH 3CH 2CCl AlCl 3SH 3C O(14)+H NC 6H 5N +N(15)(CH 3)2CCOCH 3C 2H 5ONa 25(16)C 6H 5C OCH 2N +(CH 3)2Br -CH 2C 6H 5NaOH三、亲核反应机理1. 写出下列化合物和等量HCN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1 章绪论与第2 章光学分析法导论一、选择题1.在光学分析法中, 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 )A 原子光谱B 分子光谱C 可见分子光谱D 红外光谱2.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A 200~400nmB 400~800nmC 1000nmD 10~200nm3.可以概述三种原子光谱( 吸收、发射、荧光)产生机理的是( )A 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B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C能量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相互作用D 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4.检出限指恰能鉴别的响应信号至少等于检测器噪声信号的( )A 1 倍B 2 倍C 3 倍D 4 倍5.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 )A 能量越大B 波长越长C 波数越大D 频率越高6.同一电子能级,振动态变化时所产生的光谱波长范围是------ ( )A 可见光区B 紫外光C 红外光区D 微波区二、填空题1. 仪器分析主要分为三大类,它们是、和。
2.评价一个仪器分析方法的分析特性一般需要从、、和等方面考虑。
3.光学分析法是建立在基础上的一类分析方法。
4.光栅和棱镜是常见的色散元件,但它们的工作原理不同,其中光栅是利用原理制成的,而棱镜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棱镜的材料不同,其色散率也不同,石英棱镜适用于光谱区,玻璃棱镜适用于光谱区。
5.带光谱是由产生的, 线光谱是由产生的。
6.在AES、AAS、UV、IR 几种光谱分析中,属于带状光谱的是,属于线状光谱的是。
答案:一、选择题1C、2D、3C、4C、5B、6C二、填空题1.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分离分析法2.灵敏度选择性线性范围精密度3.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4.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折射紫外可见5.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原子或离子的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6.UV 和IR AES 和AAS第 3 章原子发射光谱法一、选择题1.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A 原子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的跃迁B 原子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的跃迁C 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D 原子核的振动2.矿石粉末的定性分析,一般选用下列哪种光源为好?()A 交流电弧B 直流电弧C 高压火花D 等离子体光源3.下列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分析的线性范围最大的是()A 直流电弧B 交流电弧C 电火花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4.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中,内标法主要解决了()A 光源的不稳定性对方法准确度的影响B 提高了光源的温度C 提高了方法选择性D 提高了光源的原子化效率5.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光栅面上单位距离内的刻痕线越少,则()A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B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C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D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亦降低6.以直流电弧为光源,光谱半定量分析含铅质量分数为10-5 以下的Mg 时,内标线为2833.07A,应选用的分析线为()A MgI 2852.129A,激发电位为4.3evB MgI 3832.306 A,激发电位为5.9evC MgII 2802.695A,激发电位为12.1evD MgII 2798.06A,激发电位为8.86ev7.发射光谱法定量分析用的测微光度计,其检测器是()A 暗箱B 感光板C 硒光电池D 光电倍增管8.几种常用光源中,产生自吸现象最小的是()A 交流电弧B 等离子体光源C 直流电弧D 电火花光源二、填空题1.衡量摄谱仪的性质,可根据、、等三个光学特性指标来表征。
有机化学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醇?A. CH3COOHB. CH3CH2OHC. CH3CH2COOHD. CH3CH2CH3答案:B2. 以下哪个反应是酯化反应?A. 醇与酸的氧化反应B. 醇与酸的还原反应C. 醇与酸的脱水反应D. 醇与酸的加成反应答案:C3.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芳香烃?A. CH4B. C6H6C. C4H10D. C3H8答案:B4. 以下哪种反应是取代反应?A. 醇的脱水反应C. 醇的酯化反应D. 醇的氢化反应答案:C5.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醛?A. CH3CHOB. CH3COCH3C. CH3CH2OHD. CH3COOH答案:A6. 以下哪种反应是消除反应?A. 醇的脱水反应B. 醇的氧化反应C. 醇的酯化反应D. 醇的氢化反应答案:A7.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酮?A. CH3COCH3B. CH3CH2OHC. CH3CH2COCH3D. CH3COCH2CH3答案:A8. 以下哪种反应是加成反应?B. 醇的氧化反应C. 醇的酯化反应D. 醇的氢化反应答案:D9.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羧酸?A. CH3COOHB. CH3CH2OHC. CH3CH2COOHD. CH3CH2CH3答案:A10. 以下哪种反应是氧化反应?A. 醇的脱水反应B. 醇的氧化反应C. 醇的酯化反应D. 醇的氢化反应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有机化学中,碳原子的价电子数是________。
答案:42. 醇类化合物的官能团是________。
答案:-OH3. 芳香烃的典型代表是________。
答案:苯4. 酯化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和水。
答案:酯5. 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________。
答案:替换6. 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两个相邻原子或原子团被________。
有机化学机理题期末试卷(带答案)一、有机化学机理题1. 解释次氯酸HOCl 和同位素标记了的烯丙基氯H 2C=CHCH 2*Cl 反应生成三种产物:ClCH 2CH(OH)CH 2*Cl 、HOCH 2CHClCH 2*Cl 和HOCH 2CH*ClCH 2Cl 。
若以H 2C=C(CH 3)CH 2*Cl 为原料,则标记*Cl 重排的产物比例下降。
ClClCl ClClOH ClCl OH ClClCl OH Cl ClClOHClCl**OH-**..*OH *Cl*++-*ABC A (重排产物)a b HOCl+*HOCl- OH-ca+ClCH 3ClClCH 3ClClCH 3OH ClOHClCH 3HOClClCl Cl+OH重排产物少***-正常产物**+或*+OH-在第二个反应中,中间体叔碳正离子稳定生成,很少形成环状氯正离子,所以重排产物少。
2.ClH Cl Cl+解H+ClClClCl根据产物的结构可以发现它们都是重排形成的,都是与碳正离子直接相连的碳上的键迁到碳正离子。
本题在写机理时第一步要写加氢离子,不要写加HCl 。
3.O解OH OH - H+4.OH (CH 2)4Br NaOHOO-Br-5.OO2CH3解OHOMeO这是二苯羟乙酸重排。
6.CO2NaNO2NO2O2N NO2O2NNO2NaHCO解22O 222NO 2NO 2O 2N取代苯甲酸的脱羧反应。
7.PhPhPhCO 2CH 3OPhH 2SO 4解PhPhO OMeHHHO H PhPhOMeOPhPh..涉及苯环上亲电取代,半缩酮水解。
8.HH Ph PhHH DPhPhH乙酸酯顺式热消除,OAc与H 顺式共平面得到一种产物,OAc 与D 顺式共平面得到另一种产物。
9.解释:甲醇和2-甲基丙烯在硫酸催化下反应生成甲基叔丁基醚CH 3OC(CH 3)3(该过程与烯烃的水合过程相似)。
解:3O CH 3+- H+10.Cl解发生碳正离子重排。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试题1. 以下是一些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试题,请根据反应方程式和已知条件回答问题。
1.1 反应机理考虑以下有机反应:\[ CH_3CHO + H_2O \rightarrow CH_3CH(OH)CH_3 \]1.1.1 描述该反应的机理,并给出机理的反应步骤。
1.1.2 针对该反应,你认为主要发生了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1.2 酯水解反应考虑以下有机反应:\[ CH_3COOCH_2CH_3 + H_2O \rightarrow CH_3COOH +CH_3CH_2OH \]1.2.1 描述该反应的机理,并给出机理的反应步骤。
1.2.2 针对该反应,你认为主要发生了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1.3 SN1和SN2反应考虑以下有机反应:\[ (CH_3)_3CCl + OH^- \rightarrow (CH_3)_3COH + Cl^- \]1.3.1 描述该反应的机理,并给出机理的反应步骤。
1.3.2 针对该反应,你认为主要发生了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1.4 脱水反应考虑以下有机反应:\[ CH_3CH_2OH \rightarrow CH_2=CH_2 + H_2O \]1.4.1 描述该反应的机理,并给出机理的反应步骤。
1.4.2 针对该反应,你认为主要发生了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2. 解答2.1 反应机理该反应是乙醛与水反应生成2-丙醇的反应。
反应机理如下:1. 乙醛经过质子化,生成亲核试剂。
2. 亲核试剂攻击乙醛的羰基碳,形成一个中间体(加合物)。
3. 中间体失去质子,形成目标产物2-丙醇。
2.2 酯水解反应该反应是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的反应。
反应机理如下:1. 水攻击乙酸乙酯的羰基碳,形成一个中间体(加合物)。
2. 中间体失去乙醇的质子,形成目标产物乙酸。
3. 中间体通过质子转移形成乙醇。
2.3 SN1和SN2反应该反应是叔碳上的氯化物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醇的反应。
反应机理如下:1. 叔碳上的氯离子离去,形成一个正离子中间体。
有机化学试卷(1)班级 姓名 分数一、填空题 ( 共 4题 10分 )1. 2 分 (2518)2518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 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
(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2. 2 分 (2572)2572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 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
(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3. 2 分 (2581)2581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CH 2=CH ─CF 3 + HBr ?4. 4 分 (2584)2584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H +??(2)H 3+O (1)C 6H 5CO 3H ?_424H 2O +环环环环环环环环环2AlCl 3二、机理题 ( 共96题 600分 )5. 6 分 (2501)2501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 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
(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6. 8 分 (2502)2502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 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
(Z ) - 丁烯二酸 + Br 2(E ) - 丁烯二酸 + Br 27. 6 分 (2503)2503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
新戊醇与酸一起加热时, 它慢慢地转变成分子式为C 5H 10的两个烯烃, 比例为85:15 。
8. 6 分 (2504)2504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
9. 6 分 (2505)2505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
有机化学试卷班级姓名分数一、机理题( 共44题288分)1. 8 分(2701)2701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邻苯二甲酰亚胺用Br2-NaOH处理获得邻氨基苯甲酸。
2. 8 分(2702)2702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2,4-二硝基氟苯(A)及2,4-二硝基溴苯(B)分别用C2H5NH2处理,都获得N-乙基-2,4-二硝基苯胺,但A比B速率快。
3. 8 分(2703)2703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异丙苯过氧化氢用酸处理,获得苯酚和丙酮(石油化工生产)。
4. 8 分(2704)2704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用14C标记的2-甲基-6-烯丙基苯酚的烯丙醚(A)加热发生Claisen重排反应,生成的2-甲基-4,6-二烯丙基苯酚中有一半以上含14C的烯丙基在对位。
5. 6 分(2705)2705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邻位和对位的羟基苯甲酸容易失羧,而间位异构体无此特征。
6. 6 分(2706)2706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步可能的中间体)。
旋光的苯基二级丁基酮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外消旋化;这个酮失去旋光性的速率正好和它在碱性条件下溴化的速率相等。
7. 6 分(2707)2707为下述实验事实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
旋光的扁桃酸乙酯[C6H5CH(OH)CO2C2H5]在碱性条件下易外消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