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古代日本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30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重要知识点】
一、6 世纪前的日本(大和统一日本)
1. 5 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2.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
自己的私有领地。
3.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
隶。
二、大化改新
三、幕府统治
局限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性
温馨提示
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观点·论述
观点:改革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例证: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查理·马特改革(封君封臣制)。
第11课古代日本1.(2020年云南昆明)日本是亚洲东部的国家。
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7世纪中期,日本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进入封建社会,这主要是通过A.大化改新B.彼得一世改革C.明治维新D.废除农奴制改革【答案】A【解析】7世纪中期,日本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仿行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A正确;彼得一世改革发生在18世纪的俄国,B排除;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C排除;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开展的改革,D排除。
故选A。
2.(2019·甘肃靖远�中考模拟)孝德天皇在公元646年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一系列改革,颁布改新诏书,“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这一改革被称为A.大化改新B.查理·马特改革C.明治维新D.彼得一世改革【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646年开始,日本孝德天皇时期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一系列改革。
实行“班田收授法”;国家班给农民口分田,六年一班,死后归还。
另分给园地和宅地,可以世袭占有。
另外,对贵族官僚授予封食,对功臣贵族另赐功田。
改革租税制度,实行租庸调法;改革国家机构,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制度。
中央政府设二官八省,分别掌握各项政务;地方行政设国、郡、里等单位,国司和郡司由中央任命,里长由地方土豪充任。
所以这一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A项符合题意;B项是欧洲法兰克王国的改革,C项是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时期开始进行的改革,D项是俄国历史上的改革。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3.(2020·河南初三二模)某同学将“西欧庄园、西欧城市的兴起和日本大化改新”纳入一个专题进行研究,下列最适合该专题的名称是A.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冲突B.古代东西方奴隶制的终结C.欧亚国家封建制度的形成D.古代欧洲的衰落启示录【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西欧庄园、西欧城市的兴起于封建社会,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