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测量专项方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28.50 KB
- 文档页数:22
市政道路工程测量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市政道路在城市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通道。
为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顺利进行,测量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方案旨在详细介绍市政道路工程测量施工的内容、方法、施工流程等,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二、工程内容1.路线测量:对道路的线路进行测量,确定道路的位置和走向。
2.路宽测量:对道路的宽度进行测量,确保道路的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3.路面标高测量:对道路的标高进行测量,确定道路的高度。
4.路面标线测量:对道路的标线进行测量,确保标线的位置准确且符合规范要求。
5.路基测量:对道路的路基进行测量,包括土方开挖和回填等。
三、工程方法1.路线测量方法:(1)传统测量法:通过使用经纬仪和量角仪等测量仪器对道路的走向进行测量。
(2)全站仪测量法:通过全站仪对道路的走向进行测量,具有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
2.路宽测量方法:(1)钢尺法:使用钢尺对道路的宽度进行测量,适用于简单的道路。
(2)激光测距仪法:利用激光测距仪对道路两侧边缘的距离进行测量,适用于复杂的道路。
3.路面标高测量方法:(1)水准测量法:通过水准仪对道路各个位置的标高进行测量。
(2)全站仪测量法:通过全站仪对道路各个位置的标高进行测量,具有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
4.路面标线测量方法:(1)用钢尺和粉笔进行测量:通过使用钢尺和粉笔对标线的位置进行标记。
(2)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通过全站仪对标线的位置进行测量,具有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
5.路基测量方法:(1)土方开挖测量:对道路的土方开挖进行测量,确保开挖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2)土方回填测量:对道路的土方回填进行测量,确保回填的高度和均匀性。
四、施工流程1.路线测量施工流程:(1)确定起点和终点;(2)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进行路线测量;(3)记录测量数据;(4)绘制道路线路图。
2.路宽测量施工流程:(1)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2)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进行路宽测量;(3)记录测量数据;(4)比较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
市政道路工程工程测量方案一、总则市政道路工程测量作为市政工程的重要环节,其准确性和科学性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测量方案,以便明确测量工作的组织安排、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等工作内容。
二、测量任务1.测量工程范围:本测量任务为市政道路工程测量,包括道路线型、标高、断面、路面标志、排水设施、灯具、交通信号等测量内容。
2.测量工程目的:准确获取市政道路工程的实地相关数据,为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工作提供必要依据。
三、测量主要内容及方法1. 道路线型测量:采用全站仪或GPS测量方法,对道路线型进行测量,并进行图纸标注。
2. 标高测量: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测量方法,对道路各个点的标高进行测量,形成高程图。
3. 断面测量:采用全站仪测量方法,对道路各个断面进行测量,形成断面图。
4. 路面标志、排水设施、灯具、交通信号等设施测量:采用实地测量方法,对各种设施进行测量,形成相应的测量记录。
四、测量工作组织1.工作人员安排:测量工作由经验丰富、熟悉道路测量工作的专业人员组成,必要时可借调相关单位成功经验人员参与工作。
2.测量工作安排:测量工作按照工程进度合理安排,确保测量工作与工程施工、设计等工作的协调。
3.测量仪器设备保障:对所需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五、测量质量控制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前,对测量工作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测量仪器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测量方法及技术的讨论和确定等。
2.测量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测量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和检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测量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形成完整的测量报告和数据资料,为后续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六、测量工程安全防护1.测量工程现场安全防护: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尤其需要注意现场安全防护,保障测量工作的安全进行。
2.测量工作环境保护:对测量工作区域进行环境保护,确保测量工作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市政道路施工测量方案引言概述:市政道路施工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测量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旨在提供一种科学、高效的市政道路施工测量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测量误差。
正文内容:1.前期准备1.1施工图纸分析:仔细阅读施工图纸,理解道路设计的要求和规范。
1.2器材准备: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并对其进行校准和检查。
1.3人员培训:确保测量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2.基础测量2.1坐标测量:利用全站仪或GPS仪器,测量道路的坐标,包括横断面和纵断面的线形、曲线、坡度等参数。
2.2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或全站仪测量,确定道路的高程要求,包括路面高程、桥梁高程等。
2.3导线测量:在道路纵断面上设置导线点,采用全站仪或测距仪测量导线点的位置和高程。
3.道路布设测量3.1布设控制点: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道路布设的控制点,采用测距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并标识控制点的位置和高程。
3.2基础测量:按照道路设计要求,确定道路基础的厚度和坡度,采用测缝仪或雾化仪进行测量。
3.3道路曲线测量:测量道路曲线的点位和半径,确保道路的曲线设计符合交通安全和工程要求。
4.施工过程监测4.1路面平整度测量:利用路面平整度测量仪,测量路面的平整度,确保道路施工的质量和牢固性。
4.2坡度测量:采用测缝仪或全站仪,测量道路的坡度,确保道路的排水功能良好。
4.3坑洞测量:利用激光扫描仪或摄像机,测量道路上的坑洞和损坏情况,及时修补和维护。
4.4桥梁测量:利用全站仪或摄像机,对桥梁的尺寸、形状和结构进行测量,确保桥梁的质量和安全性。
5.精度检查和成果报告5.1检查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精度检查,确保测量结果符合要求。
5.2编制成果报告:按照测量数据和经验知识,编制详细的成果报告,包括测量数据、图纸和技术规范等内容。
5.3报告审核:由专业人员对成果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市政道路工程测量施工方案1 建立测量控制网1、平面控制网(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中测量精度要求,建立金沙大道辅道工程平面控制网,目的主要是加密各高级导线点,以满足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的需要。
(2)控制导线网测设所用仪器为拓普康GTS-332N型全站仪,其精度为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棱镜±(2mm+2ppm×D),发射片±(4mm+3ppm×D)。
(3)施工前由测量人员利用全站仪对业主、测绘院提供的平面坐标点、高程点进行复测,并对场区内的现况地面标高统一复测。
(4)在道路沿线用全站仪布设一条闭合导线,作为以后施工的首级控制点。
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导线技术指标按一级导线要求执行。
(5)控制点的选择考虑便于长期保存,既要满足精度要求、分布均匀方便施工,还要考虑加密控制点的布设,对于重点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采用浇注混凝土墩进行加固保护(混凝土墩深0.5m,长和宽各0.5m),并检查控制点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予以调整或平差。
(6)随着工程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为了更好的控制各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控制点的布设。
加密点布设成闭合导线和复核导线,并且加密点要随。
(7)所有内业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
2、高程控制网(1)高程控制与平面控制同步进行,待复测测绘院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按四等水准技术要求将高程传至各个平面坐标点上。
(2)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可建立临时水准点。
临时水准点要选在不易破坏的地方(宜围绕各条道路且在占地线以外),当施工过程中水准点不得不被破坏时,及时将其引测至稳固的地方,保证精度与原有水准点等级相同。
(3)在施工过程中,在使用任何水准点之前必须进行复测,检查水准点是否可靠。
2控制点的复核及导线点、水准点的增设1、在进场接桩后,立即组织测量人员对控制桩点进行复测,如符合要求即向监理工程师申请批准使用,否则重新交桩。
市政道路测量方案(DOC)1.前言2.工程概况3.施工测量方案3.1控制网建设3.2桥梁测量3.3道路测量3.4隧道测量3.5其他测量4.测量精度要求5.施工测量安全措施6.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7.施工测量组织管理1.前言为了保证xx(xx—xx)和xx(东君路—xx)道路提升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特编制本测量方案。
本方案详细说明了控制网的建设、桥梁、道路、隧道及其他测量的方法和流程,以及测量精度要求和施工测量的安全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
2.工程概况xx(xx—xx)和xx(东君路—xx)道路提升工程位于xx 市,总长度为xx公里。
该工程包括xx座桥梁、xx座隧道和xx公里道路。
施工测量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施工测量方案3.1控制网建设控制网是施工测量的基础,建设控制网是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
控制网建设应在工程建设前进行。
控制网的建设应采用全站仪和GPS技术,控制点应设置在工程的重要部位,采用三角网或多边形网形式,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3.2桥梁测量桥梁测量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测量工作之一。
桥梁测量应在桥梁施工前、中、后进行,包括基础测量、支座测量、墩柱测量、梁体测量和桥面测量等。
测量应采用全站仪和激光测距仪等先进测量技术,保证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3.3道路测量道路测量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测量工作之一。
道路测量应在道路施工前、中、后进行,包括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曲线测量和路基测量等。
测量应采用全站仪和GPS技术,保证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3.4隧道测量隧道测量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测量工作之一。
隧道测量应在隧道施工前、中、后进行,包括隧道轴线测量、隧道断面测量和隧道纵断面测量等。
测量应采用全站仪和激光测距仪等先进测量技术,保证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3.5其他测量其他测量包括管线测量、地形测量、建筑物测量等。
测量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测量技术和方法,保证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道路市政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测量前准备在道路市政工程施工测量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 1. 制定测量任务书:明确测量范围、标高要求、控制点等细节; 2. 确定测站位置:根据测量范围和要求确定测站位置;3. 确定控制点:选取适当的控制点进行控制;4. 确定测量仪器及设备:选择符合测量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及设备,如全站仪、经纬仪等; 5. 编制测量记录表:记录各项测量数据和结果。
二、测量原理在道路市政工程施工测量中,需要掌握以下测量原理: 1. 坐标测量原理; 2.角度测量原理; 3. 高程测量原理; 4. 大地坐标系转换原理。
三、测量方法在道路市政工程施工中,一般采用以下测量方法: 1. 控制点测量:通过地面控制点与天线反射器配合测量,确定测站坐标; 2. 波前测量:根据波前反射原理进行测量; 3. 条形测量法:根据条形测量仪进行测量; 4. 高程测量:通过全站仪或水准仪等设备进行高程测量。
四、测量管理在道路市政工程施工测量中,需要建立科学的测量管理体系,包括以下方面:1. 测站设置:合理设置测站,确保所选位置能够充分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2. 测量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测量数据管理系统,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 测量精度控制:做好测量前的控制工作和测量过程中的精度监控,确保测量精度; 4. 测量质量评估: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误差,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建立测量档案:妥善保存测量记录和数据,建立测量档案,方便今后参考。
五、测量应用道路市政工程施工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前准备工作,能够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还可应用于以下方面: 1. 工程设计:测量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 预算估算:测量数据可作为工程预算估算的依据; 3. 工程验收:测量结果可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 4. 工程改建:测量结果可为工程改建提供基础数据。
六、总结道路市政工程施工测量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重要环节,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管理。
道路测量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次道路测量工程旨在为XX市新建道路项目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确保道路施工的精度与质量。
工程范围包括道路全线的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纵横断面测量等。
预期成果应满足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为道路施工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
二、测量准备工作现场踏勘:详细了解道路走向、地形地貌、周边建筑物等情况,为测量工作做好准备。
资料收集:收集相关地图、地形图、已有控制点资料等,为测量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人员组织:组建专业的测量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三、测量设备与技术设备: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等先进测量设备。
技术:采用现代测量技术,如RTK测量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等,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四、测量方法与步骤平面控制测量:根据工程需求,设立合适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获取平面坐标数据。
高程控制测量:利用水准仪和测距仪,进行高程测量,获取各控制点的高程数据。
纵横断面测量:沿道路中线进行纵横断面测量,获取道路线形和纵横断面数据。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检查: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检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数据处理:采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生成测量成果图表和报告。
数据分析: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评估测量成果的质量和精度。
六、质量保证措施设备校准: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可靠。
重复观测:对关键控制点进行重复观测,提高测量成果的可靠性。
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测量数据进行全程监控和审核。
七、安全与环保要求安全教育:对测量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现场安全:遵守现场安全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确保测量工作安全进行。
环保要求:遵循环保法规,减少测量工作对环境的影响,如合理处理废弃测量器材等。
八、施工配合与协调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与施工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测量数据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施工单位。
与设计单位协调:与设计单位保持密切联系,根据设计要求调整测量方案和数据处理。
市政道路测量施工方案市政道路测量是对城市道路现状进行调查、测量,为后续规划和施工提供重要数据支撑的工作。
本文将从测量施工的必要性、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介绍市政道路测量的施工方案。
一、施工必要性市政道路测量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通过测量可以准确获取道路、交通设施、地形地貌等信息,为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测量还可以及时发现道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路政部门提供改进建议。
二、测量施工步骤1. 前期准备在进行道路测量施工之前,需要对测量工作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包括确定测量范围、制定测量方案、配备测量人员和设备等。
2. 实地测量实地测量是整个道路测量工作的核心环节。
在实地测量中,需要利用测量仪器对道路要素、地形地貌等进行准确测量,确保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3. 数据处理在完成实地测量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
这包括数据的录入、校核、处理和生成测量报告等工作。
4. 结果展示最后,将测量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包括测量数据、分析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三、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在进行道路测量工作时,要注重安全防护,保障测量人员和过往行人车辆的安全。
2.数据准确性: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是道路测量工作的关键,需要严格按照测量标准和要求进行测量,避免出现数据错误。
3.合理规划:在制定测量方案时,要合理规划测量范围和测量方法,确保能够全面而有效地进行测量工作。
4.与相关部门沟通:在进行市政道路测量时,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充分沟通,确保测量工作与后续规划、施工等工作保持一致性。
四、总结市政道路测量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准确的测量数据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重要依据。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为道路测量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城市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和规范落实。
某市政道路测量施工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某市的道路交通需求不断增长。
在城市建设中,道路测量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城市交通规划、道路建设和道路维护等方面。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道路测量施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测量方案概述为了有效开展道路测量工作,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测量前准备工作在进行道路测量之前,需要对测量对象进行充分了解,包括道路的长度、宽度、弯曲程度等基本信息,同时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与校准,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测量工作流程测量工作一般包括三个步骤:道路现场勘测、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在现场勘测阶段,需要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根据勘测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数据采集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测量仪器获取道路的相关数据,数据处理阶段则是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关参数和结论。
3. 测量结果输出完成道路测量后,需要将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和输出,一般以报告的形式提交给有关部门或相关单位,为后续的道路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施工方案的实施1. 人员配备道路测量工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操作人员配合完成,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 安全措施在进行道路测量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测量仪器的完好性。
3. 施工进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测量工作的进度进行有效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任务按时完工。
四、施工方案的效果评估道路测量施工方案的实施效果,包括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施工过程的顺利性和施工成本的节约性等方面,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估与总结,为以后的道路测量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五、结论某市政道路测量施工方案是一项基础性、重要性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和要求实施,才能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一、工程概况一、道路工程概况西洛巷(榭雨街-星华街)道路工程为园区东西向支路,道路由已建西洛巷榭雨街交叉口向东延伸340米左右,终点处设置回车场,一般路段道路路幅宽18米,回车场段道路路幅宽27米,道路全长327.01米道路沿线大部分为荒地、水塘,地貌形态单一。
地势较为平缓,原地面标高2.76~3.15米之间。
道路性质及设计原则1、设计原则:①道路等级:都市支路Ⅱ级,设计车速V=30Km/h。
②车行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构造按新建设计,设计年限为。
③路面设计原则轴载:双轮组单轴100KN。
④道路平纵线形技术原则见下表:线形指标规范值(米)设计采用值(米)道路等级支路支路计算行车速度(Km/h)30 30最大纵坡(%)7 0.35 最小坡长(m)二分之一路段85 100.11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250 - 一般最小半径(m)400 6000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250 - 一般最小半径(m)400 6000竖曲线最小长度(m)25 36工程西起榭雨街交叉口车行道边,桩号K0+014.89,向东至桩号K0+341.9,设计道路长度327.01米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道路、排水、管线综合。
⑵平面设计:设计道路平面根据建设方提供旳规划红线图,中心线由如下控制点确定:QD(X=44695.534,Y=67701.326),桩号K0+000,榭雨街交叉口中心ZD(X=44711.479,Y=68042.854), 桩号K0+341.9,终点⑶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上旳标高,高程系统为85年国家高程基准。
纵断面设计控制原由于:①道路沿线地坪。
相交道路现实状况标高。
②道路中心线设计最低标高不得低于2.82米,满足区域防洪标高规定(85年国家基准)。
③道路等级规范规定旳坡长及坡度规定,道路最小纵坡为0.3%,满足道路纵向排水规定。
⑷横断面设计:拟建道路为单幅式断面形式,一般段道路红线总宽为18米,路幅划分为:2×3×3米人行道+12米车行道;回车场段道路红线总宽为27米,路幅划分为2×3×3米人行道+21米车行道,终点处人行道闭合相接。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述 (2)1、项目概况 (2)2、工程气象水文 (3)第三章测量部署 (4)1、测量人员组织机构 (4)2、测量仪器的配备 (4)3、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4)4、测量工艺流程 (5)第四章施工测量方法 (6)1、控制测量 (6)2、施工图审核 (7)3、道路工程测量方法 (8)4、管线工程测量方法 (13)5、竣工测量 (15)6、质量标准 (15)第五章成品保护 (18)第六章施工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19)第七章安全措施 (21)施工测量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1、编制依据1.1由业主提供的本工程设计文件及本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电子版)。
1.2 业主提供《控制点成果文件》1.3业主提供的原始地貌数据1)本工程执行主要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68-200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建筑施工土石方规程安全技术规范(JGJ/T180-2008)2)本工程执行公司ISO9001:2008质量认证标准(1)公司质量手册;(2)程序文件及相关支持性文件;(3)项目质量计划、安全措施计划第二章工程概述1、项目概况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位于北京市东南五环外,通州区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交界处,总占地面积17.21平方公里。
在功能定位上,基地将与亦庄新城核心区“双轮驱动”,成为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和发展的战略引擎区,建设成为服务于首都经济圈的高端商务新城和面向环渤海的高端企业总部集聚区。
为推进亦庄新城站前区的建设,构建亦庄新城站前区的道路网系统,完善骨干路网结构,同时为市政管廊建设提供依据和支持,我院受北京星湖投资开发公司的委托,对通州区台湖镇次渠东南路(玉江佳园西路~惠民路)市政工程进行方案及初步、施工图设计。
次渠东南路(玉江佳园西路~惠民路)位于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与站前南五街、亦庄崔家窑南街一起形成区域内次干路环形通道,该环形通道服务机动车的同时也是该区域公共交通的主通道,因此次渠东南路既是区域内机动车出行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公共交通的重要走廊。
次渠东南路(玉江佳园西路~惠民路)北起玉江佳园西路,与现状站前南五路相接,南至惠民路,道路全长约1.819km。
次渠东南路(玉江佳园西路~惠民路)道路规划红线宽35m,规划为城市次干路。
本段范围内道路分别与十二条规划路相交,其中:城市主干路三条:亦庄安定营大街、亦庄新城太平路、惠民路;城市次干路二条:太平西二路、亦庄崔家窑南街;城市支路七条:玉江佳园西路、次渠次渠京华园东路、支十二路、太平西三路、太平西一路、太平东一路及崔家窑南一街。
本次设计依据2015年9月28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次渠东南路(玉江佳园西路~亦庄新城惠民路)道路工程方案设计研究的会议纪要》(第250期);2016年3月北京市规划委通州分局《关于通州区台湖镇富民路、次渠东南路、次渠中二路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规通函(2016)94号)。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智能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给水工程、中水工程、及拆改移工程。
2、工程气象水文1)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通州区境内,通州区地处永定河、潮白河冲积洪积平原,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最高点27.6米,最低点仅8.2米。
其土质多为潮黄土、两合土、沙壤土,土壤肥沃,质地适中。
2)气象本项目所在位置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冬、夏季风影响,形成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
年平均温度11.3℃,降水620毫米左右。
3)水文拟建场地历年最高地下水位接近自然地面,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11.0m,地下水埋藏较深,对路基施工无影响。
勘察期间未见地表水露头。
勘察区内无常年性河流。
第三章测量部署1、测量人员组织机构项目部组建以总工(技术负责人)为总负责人,专业测量工程师为负责人,各施工队成立现场测量小组的管理模式,用来保证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的测量放样。
2、测量仪器的配备本标段工程包括道路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给水工程、中水工程。
测量要求精度高,测量误差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采用苏光全站仪和水准仪作为主要测量控制仪器,配备的主要仪器如下:3、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施测原则(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2)准备工作学习设计文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
测量放样之前,测量人员首先熟悉图纸结构物的总体布置图,细部结构设计图。
根据整体到局部的原则,以控制网作为放样依据,找出主要轴线和主要点的设计位置,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几何关系,再结合现场条件和控制点的分布,采取适宜的放样方法。
施工测量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一个方面。
4、测量工艺流程第四章施工测量方法1、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1)开工前,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施工区平面控制起始坐标点(应不少于三个点)采用全站仪按多边形导线网或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复核(此项测量工作进行时,最好与专业监理工程师联合测量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外业工作量)。
若发现标志不足、不稳妥、被移位或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将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
联测点复核完成并经内业平差计算,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后,按工程监理部规定报表格式填写联测复检成果报告,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总监签认,否则不得进行后序测量工作。
(2)起始平面控制坐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工程监理部签认后即可进行平面控制坐标点加密测量。
①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及布点埋石:鉴于该工程的特点,其加密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在道路中线。
②平面控制点加密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范中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③平面控制加密导线点外业测量完成,并经内业计算满足技术要求后,应填写测量成果报验单,连同加密导线计算表一同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证,如监理工程师提出疑议和要求对加密导线进行复核,应密切配合,并提供所需测量设备和相关测量人员。
④经工程监理签认的测量成果即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否则应进行补测或重测,并重新进行报验。
⑤在工程施工中,应定期对所布设的加密控制网进行复测,以防止因施工而引起控制点的位移变形而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及精度,复测结果应形成文字资料,报送工程监理部。
2)高程控制系统的建立(1)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水准基点(不应少于2个点)进行水准联测复核,测量水准基点时采用S1型精密水准仪配水准尺,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结果报送监理部签认(此项工作在外业作业时,亦应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到场监督)。
(2)水准点加密测量水准路线的确定按点埋石:在标段施工区间范围内,沿线路两侧的稳定位置埋水准点标志桩并与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水准基点形成符合或闭合水准路线,相邻两加密水准点间距离控制在80~120m,以确保在进行施工测量高程放样时能引测高程。
2、施工图审核工程开工施工放线之前,项目部专业测量工程师应对整个工程施工图中给出所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进行认真的复核计算,并以表格或附图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对经过复核计算与施工图不符的测量放样数据,连同原图纸给定的数据以及其所在的施工图的位置记录一起报送工程监理部,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处理,这些数据只有在原设计部门有明确答复和确认后才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
3、道路工程测量方法3.1工艺流程3.2操作方法1)测量桩位交接(1)测量桩位交接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或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测量工程师交桩。
交桩要有桩位平面布置图。
桩位交接后办理交接手续。
(2)交接桩数量应根据工程的大小确定。
如果与另外施工段连接,应在连接处向界外多交至少一个坐标点和水准点。
(3)接桩时应察看点位是否松动或被移动,若已松动或被移动,应及时向勘测单位提出补桩的申请。
(4)施工单位应逐一记录现场点位,并做好桩位标记录,桩标不突出的应用钢尺拴桩,做好标记,便于寻找复测。
(5)接桩后应及时进行标桩保护,采取混凝土加固、砌保护井和钉设标志牌等措施,容易被车撞轧的控制点应钉设防护栏杆。
2)桩位复测(1)接桩后依据设计图纸和交桩资料进行内业校核,检查成果表中的各项计算是否正确。
(2)桩位的坐标复测宜采用附合导线法进行,高程复测宜采用附合水准测法。
(3)复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交桩单位联系解决。
复测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提交复测报告,以使复测成果得到确认后使用。
3)布设施工控制网(1)在桩位交接工作结束后,按照要求的精度等级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鉴于公路线形的特点,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宜采用沿线路方向的除合导线;高程控制宜采用附合水准线路或三角高程测量。
(2)外业观测应选在能见度高、无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以减小大气折光及气压、温度的变化对观测的影响。
(3)水准测量可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进行,往返测或两组单程测高差不符值在限差以内时采用平均值。
(4)水准点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可与平面控制测量同时进行。
当采用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时应满足相应测量等级的技术要求,观测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5)内业计算必须使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表式。
计算步骤应清晰、有条理,成果合格后必须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6)控制桩必须采取拴桩等有效保护措施。
4)现况调查及原地貌测量(1)在施工前,应先放出路基征地线(红线),并调查与记录征地线范围内需拆迁或改移的建(构)筑物、树木、各类地下管线等。
若征地线范围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及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