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的解读2017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4.12 MB
- 文档页数:9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保障劳动者的健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职业病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协同推进、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三条职业病预防应当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优先、人民至上、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四条国家支持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研制和技术进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成熟的工程控制措施。
第五条国家倡导和支持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最佳可行技术和设备,采取必要的环境和职业卫生措施,确保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二章职业病防治的组织与管理第六条国家依法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并指导、监督地方和部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七条国务院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措施的研究和决定。
第八条国家根据职业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危害程度,划定职业病防治的重点行业、职业和工作场所,将重点行业、职业和工作场所列入重点监管范围。
......第七十九条职业病防治机构应当携带工作证件,在执法行使职权时向当事人出示工作证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执法行为的记录和公示。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八十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规定,未采取必要的职业卫生措施,或者不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八条职业病防治机构的职工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细则》(2017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诊断标准》(2017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鉴定标准》(2017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监测技术规范》(2017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危害判定标准》(2017修正)法律名词及注释:1. 职业病:指因劳动犯罪、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等因素引起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并且有一定的潜在期,呈现慢性经过的疾病。
职业病防治法2017版职业病防治法2017版目录一、总则二、预防措施三、职业病检测和诊断四、职业病报告和统计五、职业病鉴定六、职业病医疗救治和康复七、职业病危害特殊行业的防治八、法律责任九、附则一、总则《职业病防治法》是保护劳动者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基本法律。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因从事特定的工作、接触特定的物质或者工作环境等因素而致的某些疾病。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从业人员和用人单位,其中各行业应按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规定分别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
用人单位必须履行职业病防治的法定义务,加强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确保劳动者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预防措施用人单位应制定和实施职业病防治规定和制度,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应提供劳动保护用品和设备,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对职业危害因素和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预案。
劳动者在劳动期间出现职业病前兆或者感到身体不适,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检查、诊断和治疗要求,用人单位应立即处理。
三、职业病检测和诊断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提供职业病的检测和诊断条件,对于职业病疑似或其他需要进行职业病检测的情况,应当安排劳动者进行体检,确诊其是否罹患职业病。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病检测结论告知劳动者,并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诊治。
四、职业病报告和统计发现职业病或者职业病疑似病例的单位、个人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并真实提供职业病发生及病情有关情况。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职业病的监测和统计工作,对本辖区内职业病的发生、流行和其中具有典型性、特殊性、危害较大的职业病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公布职业病的监测和统计结果。
五、职业病鉴定职业病鉴定的结果是确认劳动者是否罹患职业病;鉴定认定伤残等级,并对劳动者因职业病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的依据。
职业病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具有法律效力。
六、职业病医疗救治和康复职业病病人应当优先接受治疗,用人单位应当为职业病病人及时安排治疗,其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