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 《人间生活》教学课件说课稿
- 格式:ppt
- 大小:7.95 MB
- 文档页数:30
高中美术《人间生活》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高中美术鉴赏上篇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第一课时,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这节课主要讲述《人间生活》(中国古代美术作品部分):教材例举了从唐代到宋代的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并分析了这些作品所体现的社会观念。
本节课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讲述与思考、体验与探究、使学生真正认识理解画家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作品。
能力目标: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美,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教学要点】重点:美术作品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难点: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生活。
兴趣点:画家是怎样捕捉并表现精彩的生活。
二、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神经纤维在未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如何?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以后,细胞膜内外电位如何变化?”“在神经纤维上局部电流是如何形成的?”“兴奋是如何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等一系列问题,(组织学生阅读课文。
)因为兴奋的传导对于学生是全新的知识,比较陌生。
在此,安排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先阅读课文中相关的知识,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从心理上产生较强的可接受性,便于对知识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接着再组织学生对上述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并辅以动态的多媒体课件加以说明,加深理解。
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法、练习法等相结合。
综合运用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比较式鉴赏。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5分钟)准备1、播放背景音乐《生活》。
2、出示字幕: 《美术鉴赏》上篇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第1课时设计意图:用歌曲律动引入新课,对比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情绪即是欢快活泼和优美抒情从而加深对新歌《柳树姑娘》歌曲风格的整体把握和情感体验。
主讲:石门县第一中学欧文博(二)、复习导入:(2分钟)以古筝曲为背景音乐,多媒体课件(每幅6秒的速度)展示关于宗教方面的美术作品。
高中美术《人间生活》说课稿第一篇:高中美术《人间生活》说课稿高中美术《人间生活》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高中美术鉴赏上篇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第一课时,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1.教材分析这节课主要讲述《人间生活》(中国古代美术作品部分):教材列举了从唐代到宋代的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并分析了这些作品所体现的社会观念。
本节课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讲述与思考、体验与探究、使学生真正认识理解画家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作品。
能力目标: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美,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2)教学要点重点:美术作品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难点: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生活。
兴趣点:画家是怎样捕捉并表现精彩的生活。
2.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法、练习法等相结合。
综合运用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比较式鉴赏。
3.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5分钟)①播放背景音乐《生活》②出示字幕:《美术鉴赏》上篇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第1课时(2)复习导入(2分钟)以古筝曲为背景音乐,多媒体课件(每幅6秒的速度)展示关于宗教方面的美术作品。
并同步讲述: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宗教和政治因素的不断减弱,艺术家们开始把世俗生活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
他们的灵感主要来自于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生活场景,即描绘人间生活。
板书课题:人间生活(第1课时)(3)新课讲授,创设情景(28分钟)①播放影视片段《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局部(3分钟)(以启发式、谈话式)(3-4学生回答)。
看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剧中讲述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剧中妇女的体型是胖还是瘦?她们穿戴的服饰有何特色?在你印象中这个朝代的社会状态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回答:唐朝;比较暴露、领口低、颜色很鲜艳;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开放。
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这一课时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辉煌一美术历程》第四课《人间生活》第一课时。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在学习世界美术历程的这一单元中,本课上承第三课《心灵的慰藉》,下启第五课《审美自律》。
通过以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美术作品的分析研究,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美术的基本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鉴赏方法。
本节课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当艺术家们开始关注世俗生活的时候,美术创作发生的新变化。
(2)中国隋唐到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及所体现的社会观念。
3、教学目标: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认识美术作品表现世俗生活的各种方式了解中国隋唐,王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认识美术作品表现世俗生活的直观性和历史意义。
②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难点:美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历史文献价值5、学情分析经过初中的学习,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感受力,对美术作品形式构成基本要素有初步了解,能欣赏一些具象和意象的美术作品,但是对于古代绘画的认识,对中国画意境美的理解还相当有限,应该在本课教学中逐步启发。
二、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影音文件、图例等三、说教法学法本课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脱离宗教时代之后美术创作所发生的变化。
艺术家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比较客观地记录各种生活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并理解促使艺术家创作这些作品的社会观念是什么,以及这些作品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帮助。
运用图表归纳的形式和比较鉴赏法,对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表现主题,艺术形式等方面做适当的归纳,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生:初步感知——理解主题——观察讨论——扩展比较师:展示作品——引导观察——点明主题——归纳总结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音乐,引发学生思绪的遐想,有如回归到遥远的年代.从而进入到本课做好铺垫。
精心整理高中美术《人间生活》说课稿高中美术说课稿要怎么写?下面小编就以高中美术《人间生活》说课稿为例,为大家展开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位评委老师: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高中美术鉴赏上篇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第一课时,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重 难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5分钟)准备1、播放背景音乐《生活》。
2、出示字幕: 《美术鉴赏》上篇 第二单元 第四课:人间生活 第1课时主讲:石门县第一中学 欧文博(二)、复习导入:(2分钟)以古筝曲为背景音乐,多媒体课件(每幅6秒的速度)展示关于宗教方面的美术作品。
并同步讲述: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宗教和政治因素的不断减弱,艺术家们开始把世俗生活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
他们的灵感主要来自于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生活场景,即描绘人间生活。
板书课题:人间生活(第1课时)(三)、新课讲授(28分钟)创设情景:1、播放影视片段《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局部(3分钟)(以启发式、谈话式)(3-4学生回答)(1)?(2)(3)2(1)“熨烫”(2)(3);小孩屈(4)(5)、教师小结: 这些细节非常真实、生动,极富生活情趣,是画家对生活细心观察善于表现的结果。
我们欣赏了唐朝画家张萱画的宫廷仕女捣练时的生活画,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幅表现宴请的作品。
3、出示作品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10分钟)(启发式、社会学式鉴赏)(3-5学生回答)(1)、教师语:阅读课本第32页的文字内容,要求学生介绍这幅作品表现的内容。
(2)、教师小结:南唐后主李煜让画家去窥探大臣的生活,以了解大臣的为人。
整幅画采用了我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随着情节的进展而分段,以屏风为间隔。
通过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等情节,叙事诗般描述了夜宴的全部情景。
(3)、出示《韩熙载夜宴图》“听乐”部分。
播放琵琶曲,让学生判断是什么乐器声音?引导学生判别画面中哪个是韩熙载,判别的理由是什么?韩熙载心情怎样?(4)、学生回答:琵琶;从坐的位置、相貌、穿着打扮;心情显得很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