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我国科学家与北京猿人》公开课3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5
我国科学家与北京猿人教学设计
一、北京猿人的骨骼特征
学生观察“人类骨骼与黑猩猩骨骼对比图”,分别比较他们的下肢,上肢,盆骨,足骨,二、北京猿人的头盖骨特征
比较头盖骨:摸一摸头盖骨里面是什么器官
比较北京猿人头盖骨与大猩猩、现代人头盖骨的大小,得出什么结论?
大猩猩头盖骨北京猿人头盖骨现代人头盖骨
请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dwhs/1299.jhtml(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查阅资料,找到与北京猿人同期的动物化石,推测当时北京猿人的生活环境如何?北京猿人需要如何生活下去呢?
三、北京猿人的工具
比较工具:北京猿人使用的石器,黑猩猩使用的树枝,与树枝相比石器有什么进步?。
我国科学家与北京猿人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的起源和发展》的第二课时,在学生初步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之后,通过对我国科学家发现北京猿人的化石阐述,研究北京猿人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生物进化的思想。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人类是如何起源的,又是如何进化到现在的智人的;在历史课中的学习,学生也了解了一部分北京猿人的知识,但是对于北京猿人是如何被发现的,他们在漫漫演化历史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学生是比较模糊的。
所以,教师选择通过讲解北京猿人的特征着手,来阐述“人是进化来的”的思想,同时,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北京猿人发现的过程以及我国科学家在其中的贡献。
(2)说出人类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认同人类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化来的。
2. 能力目标:
(1)尝试通过观察图片、上网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比较北京猿人、现代人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提升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分析和交流人类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和支配自然力量等方面的变化,在交流中提升归纳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1)认同“人类是进化来的”的思想。
(2)增强爱国情怀以及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以及进化过程中人类在形态结构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难点:尝试观察图片、分析资料,比较大猩猩、北京猿人、现代人的形态特征,推理和交流人类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教具:视频、课件、微课、资料、ipad。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