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结构第一章车辆形式组成限界
- 格式:ppt
- 大小:6.56 MB
- 文档页数:7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全套课件p (一)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城市的交通疏通和人们出行提供了高效、快捷、安全、环保的选择。
而轨道交通车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核心要素,其构造设计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全套课件P,课件包含以下模块:一、车辆概论轨道交通车辆是指在铁路轨道上行驶的运载工具,主要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在课件中,我们将介绍车辆的基本结构、运行方式、车辆类型及特点等内容。
二、车辆车体结构车辆车体是车辆最基本的构造,主要由车身、车门、车窗、车顶、车底等部分组成。
在课件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车体各部分的功能和特点,以及车端的门控系统设计、车窗的散热与通风、车顶的防滑与防水等内容。
三、车辆内部设施车辆内部设施是影响乘客乘坐体验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车厢座椅、车内空调、车内照明、车内广播、紧急报警装置等。
在课件中,我们将介绍不同车辆类型的内部设施特点和设计原则,以及舒适度与安全性的平衡问题。
四、车辆动力系统车辆动力系统是指车辆的牵引、制动、转向和稳定性控制等技术装备。
在课件中,我们将介绍电力机车、液压机车、控制系统等车辆动力系统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车辆的悬挂、转向和操纵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安全性问题。
五、车辆信号及通信系统车辆信号与通信系统是车辆运营及维护管理的重要保障。
课件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系统的类型和原理,车辆通信系统的流程和技术装备,车辆安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过程中,车辆的安全性、环保性、智能化程度、运营成本等已经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厂家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车辆构造的技术水平,以满足广大乘客对于出行安全与舒适需求的日益提高。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全套课件P是学习、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原理的重要工具,值得广大学生和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参考。
第一章1.城市轨道交通及其分类定义: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列车或车辆以电力为动力,在钢轨上或沿导轨运行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常见类型: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市郊铁路、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等。
特点:多方式、不局限于钢轨钢轮系统2.城市轨道交通作用及发展作用:满足交通需求;支撑与引导城市发展;促进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发挥城市的辐射作用);轨道交通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1、车辆2、车辆段3、限界4、车站5、供电系统6、信号系统7、环控系统1.车辆特点要求:可靠、舒适、安全、美观、技术含量高、加速快、电力驱动。
1.车辆种类:地铁车辆基本车型为A型车、B型车,A型车车辆基本宽度3000mm,B型车2800mm,每种车型有带司机室和不带司机室、动车和拖车的区分。
2.车辆段车辆段是对车辆进行运用管理、停放及维修保养的场所。
主要设施:出入段线、停车库线、试车线、联络线、洗车库、维修线、办公用地作用:列车运用、定期检修。
布局:尽端式、贯通式修程:厂修、架修、定修、月修3.限界种类: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曲线地段限界加宽理由:内加宽、外加宽计算方法:内加宽、外加宽4.车站分类:按敷设方式、运营性质、站台形式划分运营性质:中间站、换乘站、中间折返站、尽端折返站站台形式: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岛侧混合站组成:主体、出入口及通道、通风设备及风亭和附属建筑。
主体由乘客使用空间、车站用房组成。
乘客使用空间又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
5.车站设置要求:1)处理好选址与城市规划、交通、地面(地下)建筑、管线的关系。
2)站间距依据具体条件和主要功能确定。
3)规模、形式、通道应优化设计,满足6min内疏散的需要。
4)规模考虑近期客流量和远期预测需求规模(很重要)。
5.供电系统电源方式:集中式:城市电网(100kv级)-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分散式:沿途城市电网(10kv级)-牵引变电所-接触网混合式:两种方式相结合,合理利用电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