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社会学概论-sociology 9-588
- 格式:ppt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9
社会学概论(自考必备).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一).社会变革的需要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二).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三).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四).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二.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一).XXX是实证主义的权威代表.法国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社会学之父”孔德的把握: 1.科学的分类.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对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前者是研究社会协调问题;后者是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进步.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是两大主题.3.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实证一词的涵义: A.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 B.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C.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D.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E.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二).XXX1.XXX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定人.是社会学发展的头脑宝库.2.XXX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3.XXX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三).XXX是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主要代表: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1.社会有机体论.2.社会进化论.主要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展开.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一).XXX.法国社会学家.是欧洲,法国第一个在大学里讲授社会学的人.代表作有三论:社会合作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2.社会团结实际.团结分为机械团结(相同性与相似性)和有机团结(社会合作和个人异质).3.失范理论.失范理论是XXX提出的.失范是指: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失范的原因: A.个人欲望的急剧滋长. B.现代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 C.社会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约束,出现动乱危机.主要是”经济危机”4.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A.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B.放弃抽象以具体的社会内容为研究对象.C.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D.留意正常现象与病理现象的区分.E.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方法.5.功能分析和汗青分析方法.(二).XXX.德国1.理解社会学.认为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行动.对社会行动的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2.社会行动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四种类型: A.目的—手段合理性行动. B.价值合理性行动. C.情感性行动. D.传统性行动.3.理想类型.4.科层制实际.第二节社会学主要实际流派一.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起源二欧洲,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美国成立的.XXX1892在XXX创办了社会学系.芝加哥师生为主形成的社会学流派.学术成绩有: 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2.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实际. 3.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 4.创建了标记互动论.二.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关注的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结构功能论主要代表人物是:XXX和XXXXXX认为任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前提:1.适应。
第四次作业讲评一、作业要求(一)学生应在阅读社会学概论指定教材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阅读参考资料中规定的其他书籍,以保证作业完成的质量。
(二)作业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及时、认真、独立完成,不得延误。
二、完成作业需具备的知识(一)学生需掌握指定教材中的第13章中我国社会变迁及其原因,几种社会变迁理论评述。
(二)需要学生具备我们社会变迁中发生的事件,变迁前社会的基本状况,变迁后社会的改变等基本知识储备。
(三)需要学生具备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点,社会现代化的过程等知识。
(四)需要学生具备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社会调查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具体的社会调查过程等知识储备和实践经历。
三、参考资料(一)韩明谟主编《社会学概论》为指定教材,上课及考试参考用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为课外阅读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第四次作业的参考答案请同学们参阅“教学辅导板块”中第13-16章教学辅导的内容。
四、本次作业容易出现的问题(一)单项选择题第十三章1、()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C2、( A )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做事的方法、行动的蓝图。
包括习俗、禁忌、法律、道德。
3、()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按着“五行相胜”的循环顺序进行的。
A4、()是指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
D5、一位在工厂的工程师,离开工厂后进入大学任讲师,他的收入、社会地位等都没有发生实质变化,这种流动是()。
A第十四章1、这一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没有它其它现代化就难以实现,指的是( )。
C 2、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容广泛的()。
D3、后工业社会这一概念是由( )。
A4、( )有一个突出的机构是罗马俱乐部,他们把全球看成一个整体,提出来各种全球性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全球系统观点。
A5、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的确立,其基本依据是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就是在于这些( )。
学时:64学时(含课外学时)学分:4学分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必修)考核要求:考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主要参考书目:戴维•波普诺主编,《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乔纳森•特纳主编,《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六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郑杭生,李迎春主编,《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奶奶.艾尔•巴比主编,《社会学研究方法(第八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邱泽奇主编,《社会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童星主编,《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阎明主编,《社会学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费孝通主编,《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李强主编,《应用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美]理查德.谢弗,刘鹤群,房智慧译,《社会学与生活,(第九版)》世界图书公司,2008年.阅读杂志:《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上海大学主办;《社会学家茶座》,山东主办;《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社会学概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社会学入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达到能熟练地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来指导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和社会作用、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和研究方法。
2.掌握社会有机整体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行的动态过程、社会的变迁及其规律性、社会良性运行及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
社会学概论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者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主要理论流派等方面,对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学科。
它关注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社会变迁以及人类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社会学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揭示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
其次,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侧重于从微观层面理解社会现象,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揭示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定量研究则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分析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等方法,探究社会现象的普遍规律。
在实际研究中,这两种方法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再者,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功能主义、冲突论和文化唯物论。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
因此,在社会分析中,要关注各种社会结构、制度和习俗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揭示社会的整体性。
冲突论认为,社会不平等和压迫是普遍存在的,而冲突论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
文化唯物论则强调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文化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具有深远影响。
此外,社会学还涉及到许多重要概念,如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社会变迁等。
这些概念是理解社会现象的基础,也是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必要工具。
在社会学研究中,要善于运用这些概念,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从而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综上所述,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它不仅涉及到基本的社会学概念和研究方法,还涉及到各种理论流派和重要概念。
学习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内容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深入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同时,学习者还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Sociololgy)说明【课程简介】《社会学概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社会学理论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
本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涉及社会学的产生,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诸如社会群体、社会互动、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等。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正确的社会学理论观察、分析现实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正确认识社会,并探索其中的规律,了解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其学科特点和功能,掌握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区、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社会保障、社会变迁等基本的社会学理论。
【先修课程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能力培养要求】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对现实中的重要社会现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基本认识或印象。
【学习总量】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68学时,习题4学时。
学生自主学习6学时,另行安排。
【教学方法与环境要求】运用讲授法、讨论法;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学。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社会学概论》(第3版),王思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参考书:1.《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2.《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3版),侯均生,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大纲内容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和功能运用:学会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内容提要】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社会学的产生二、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三、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看法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与基本问题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功能一、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与学科特点二、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三、社会学的功能【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难点:社会学的产生【自主学习的任务与检查方式】任务:请同学们思考社会学与政治学之间的关系。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学的创立是社会变革、自然科学发展、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产物。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和韦伯等。
2.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到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学科。
时至今日,美国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仍然在世界社会学发展中产生巨大影响。
3.二战后欧洲社会学的特点是: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研究领域多样化,理论研究趋于多样化,同时在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4.苏俄社会学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20世纪50年代恢复以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5.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已有11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四个曲折的发展时期。
1979年,社会学的恢复重建标志着中国社会学正逐步走向成熟,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6.社会学本土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社会学美国化”是个先例。
巴西、印度等世界各国社会学工作者都不约而同地倡导、推行社会学本土化,建立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学。
7.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与社会学中国化相一致的,起步于20世纪20、30年代,20世纪后期得到了更自觉、更明确、更有组织的推行。
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和应用性等主要特征。
2.社会学的功能有:研究功能、教育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和社会批评功能。
3.社会学研究方法主要是指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
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是:筹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4.社会学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实地研究法、社会实验法和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5.社会学研究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实际研究应该是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
社会学概论简介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动的学科,旨在理解社会的结构、制度和变化,并解释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社会学家通过观察、调查和分析社会现象,探索人类社会的规律和模式。
起源与发展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在当时,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的社会变革,社会问题丛生,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解释和改善社会现象的方法。
于是,社会学应运而生。
早期的社会学家如奥古斯特·孔德、埃米尔·杜尔几亚等,致力于研究社会结构、社会秩序和社会的进步。
他们试图通过观察社会现象来找出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拓展了研究领域。
现代社会学研究的范围包括社会心理学、社会结构与组织、社会变迁、社会福利、犯罪学等领域。
社会学家通过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探索社会行动的背后原因和社会现象的意义。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是其独特之处。
社会学家使用各种研究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获取对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
定性研究是社会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侧重于对个案的深入观察和理解,通过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获取细致、详细的数据。
定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被研究者的经验、态度和行为。
定量研究是另一种常用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它侧重于采集大量的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来验证和解释社会现象。
定量研究方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收集大量的数据,从而对整个群体的行为和观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如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网络分析等。
这些研究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各有利弊,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
社会学的理论框架社会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理论框架包括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等。
功能主义是社会学最早产生的理论之一,它强调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和秩序。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由不同的社会机构和角色组成的,每个机构和角色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共同维持社会的运转。
社会学概论课程大纲课程编号:授课对象:本科生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周学时/总学时:4/72 学分:4任课教师:卢云峰开课学期:春季先修课程:无课程目标本课程为社会学专业的入门课,内容涉及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学是什么以及尝试运用社会学的视角理解一些重要的社会现象,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王思斌主编,2010:《社会学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安东尼.吉登斯,2009:《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3.戴维.波普诺,2007:《社会学》(第十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学生成绩评定方法:课堂参与10%,中期考试30%,期终考试60%。
课程安排和阅读书目第一讲课程介绍第二讲社会学简史教材章节:安东尼.吉登斯,2009:《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参考书目:科塞,1990:《社会思想名家》。
第三讲社会学的视角与研究方法教材章节:安东尼.吉登斯,2009:《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章,“社会学问题的设问与解答”。
参考书目:赖特.米尔斯,2001:《社会学的想象力》,北京三联书店罗伯特.金.默顿,1990:《论理论社会学》,华夏出版社彭玉生,2010:“洋八股”与社会科学规范,《社会学研究》第2期。
第四讲社会与文化教材章节:王思斌主编,2010:《社会学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章。
戴维.波普诺,2007:《社会学》(第十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章、第四章。
参考书目:帕森斯,1988:《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运行》,光明日报出版社本尼迪克特,1988:《文化模式》,三联书店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梁漱溟,1987:《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辅助材料:电影The Gods Must Be Crazy、电影《刮痧》第五讲社会化教材章节:王思斌主编,2010:《社会学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