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凡卡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8
《凡卡》教学设计 15篇《凡卡》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第八、第十、第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教学难点: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了解契柯夫的作品及__的写作背景。
教师:课文录音、卡片若干板书设计:现实:悲惨凡卡回忆:快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设疑问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凡卡》这篇小说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2.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你从凡卡回忆的这些往事感受到他在爷爷身边时生活得怎么样?(板书:回忆快乐)3.凡卡给爷爷写信,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凡卡希望爷爷把他带回村子里去。
)凡卡为什么希望爷爷把他带回去?(板书:现实悲惨)4.今天,你想进一步知道什么呢?引导学生进一步追问:凡卡的生活悲惨在哪儿?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二、读信悟情,解答疑问1.快速读信,看看课文的哪几个小节最能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惨?2.默读第8小节,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标注在书上。
a.学生交流b.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凡卡吃不好,睡不好,还常常挨打,被伙计捉弄。
c.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是你,会怎么样呢?d.我们那可怜的凡卡正在向爷爷倾诉自己的不幸,选择最能打动你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亲爱的爷爷,……”3.默读第10、15自然段,也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感受深刻的地方适当地写一些标注,如有产生疑问的地方,就在旁边打个问号。
a.交流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和体会。
b.学生质疑(估计):“凡卡为什么不怕爷爷结结实实地打?”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凡卡在乡下的生活很苦,可是当学徒的生活更苦,以及凡卡失去亲人疼爱的孤独。
c.在10和15节中选一个小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自由读、两小节各指名一人读、评读。
《凡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5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
2、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解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凡卡“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
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
2、介绍本文的作家: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
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
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
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
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
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
社会动荡不安。
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
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出示要求,课内自学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主要表达方式。
2、理清思路,找准写信的段落,分清每段中信的内容与联想;在找准写信的段落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3、借助课后思考题,逐段细读,尝试读懂课文。
4、自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1、理解词语:摩平:用手轻轻地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弄平。
楦头:制鞋制帽时所用的模型,多用木头制成。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试题、试卷
15 《凡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2.学习通过凡卡写信的内容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体会思想感情。
3.了解沙皇统治下穷孩子的悲惨遭遇,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而九岁的凡卡却被爷爷送到城里做鞋匠学徒。
凡卡的学徒生活怎么样?今天一起去看看吧。
二、检测预习,确定目标
三、探究释疑,合作交流
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把凡卡信中的内容找出来,做上记号,有感情的读一读,思考;:凡卡的学徒生活是怎样的?
3.回忆中不快乐的生活在凡卡的眼里是那样快乐和幸福,这说明了什么?
4.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课文以梦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5.想想本文与前文的表达上有何不同?
四、个人自读感悟。
五、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随机补充、点拨
学完本节课你收获了那些?还有什么疑惑?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试题、试卷 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凡卡》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凡卡》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凡卡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
(三)以“信”为线索,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翻译小说——《凡卡》。
小说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
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写得真实感人。
他写了很多极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统治和旧俄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
他的作品曾经受到列宁的赞赏。
今天学习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旧俄沙皇统治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
《凡卡》教学设计《凡卡》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凡卡》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凡卡》教学设计1【三维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⑴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珍惜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⑵领悟作者将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⑴走进凡卡的内心愿望──读凡卡的信,了解一个九岁孤儿那小小的,并不过分的愿望是什么?⑵走进凡卡的现实生活──以朗读指导为主,从中体会凡卡为什么反复请求爷爷带他回乡村里去。
⑶走进凡卡的情感世界──向往乡村快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凡卡更加强烈的同情心。
3、知识与能力:⑴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⑶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内容和插叙部分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1、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凡卡内心地向往,从中体会凡卡的悲惨生活;2、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质疑,整体感知1、课文大家都读过了,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凡卡的遭遇?学生自由述。
2、请再次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凡卡的悲惨生活的?小组讨论、交流:⑴写信告诉爷爷在这里的生活;⑵回忆乡村生活。
二、直奔书信,朗读感悟1、配乐听读,学生轻声跟读。
2、凡卡都受了哪些苦?3、倾听了凡卡的心声,说说你的感受。
4、正因为学徒生活很苦,所以凡卡写信给爷爷,他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找找读读,出示课件。
5、指导朗读:让学生选择最动情的、最令人感动地句子指导读。
三、合作探究,读说结合1、学习插叙手法。
文中除了写信的内容外,还插叙了部分内容,从文中找一找。
2、凡卡回忆了哪些场景?(出示课件)你有什么体会?3、课件欣赏,读说感悟,指导朗读。
《凡卡》教案15篇《凡卡》教案1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理清__层次,初步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学习重点、难点: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理清__层次,初步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激情导入:2、简介作者和作品,导入新课:《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
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在父亲的杂货店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
凡卡就是这些可怜的小学徒中的一员。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走进凡卡的学徒生活,看看那个时代的农村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自由阅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并画文中的词语想办法理解,__的体裁是同桌相互读: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2、理清__层次,给每部分加小标题:()自然段:()自然段:()自然段:3、快速浏览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事,反映了揭露了表达了作者。
4.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写信过程中的回忆内容,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信的内容,把信的内容连起来好好地读一读,思考:凡卡的学徒生活是的。
三、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2.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凡卡》教学设计(优秀6篇)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细心为大家整理的《凡卡》教学设计(优秀6篇),希望能够予以您一些参考与帮忙。
课时篇一一、教学要点1、介绍作家及写作背景。
2、检查预习情况。
3、初步自学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4、读议第一段,人凡卡写信前的动作、神态中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凡卡》教学设计篇二语文学科在新课程理念下要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我认为在三维目标体系中,最难以把握或者说贯彻的是情感目标,让同学受到心灵的洗礼,情感的熏陶,以铸成完整的人格,走进文本,融入的思想感情,爱所爱,恨所恨。
一、创设情境以入情。
凡卡这个人物,凄惨可怜的生活离同学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也就是说教材中所描绘的情境,同学都没有亲身体验过,如何使同学快速入情入境,激发情感共鸣呢?我考虑过从旧社会艰苦生活动手,但效果不明显,斟酌屡次,选定建构在同学已有的学问背景下,可能更易接受。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入,再加上小夜曲音乐,可以创设和渲染气氛,使同学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活跃起来,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声情并茂以激情。
语文老师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位诗人,我想要同学在走进文本入情入境,老师首先要加强自身对课文的真切感受,才能有效地引领同学进入文本,加以体验感悟,把的心与的情融合进本身的情感。
教学时与的感情一道启迪,老师的语言姿势、神色的真情流露,扣人心弦的讲解,绘声绘色地描绘,把笔下凡卡一个个凄惨的生活现实呈现在同学的眼前,激起同学的情感波澜。
真挚的描述,使同学情感在凄惨的气氛中激扬,思想深处留下对凡卡的深深怜悯。
有感情地朗读是调动同学情感的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在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同学以读绘情,以读言情,在读中去想象,去体验,去感悟,起到了感人动情的效果。
15、《凡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感受凡卡悲惨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
4、激发学生思维,触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对凡卡强烈的同情心和对沙皇统治的憎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写信内容,了解苦难生活,感受内心痛苦,体会悲惨命运,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插叙、对比、衬托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插图、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凡卡》一文,初步认识了凡卡,让我们来回忆一下。
1、大屏幕出示题目:a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一下凡卡。
b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c本文除了凡卡写信的内容还包括什么?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指名说。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再次了解本节课的结构及组成部分,了解插叙这种写作手法。
)2、师:凡卡为什么要给爷爷写信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走进凡卡的内心世界吧!二、精读课文,走进凡卡的内心世界:(一)、快速浏览凡卡信的内容,想:凡卡为什么要给爷爷写这封信?生:凡卡在学徒生活中受那些人的虐待,只有爷爷爱他... ...(二)、文中哪句话概括了他学徒的生活: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齐读。
师:到底连狗都不如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让我们走进凡卡的内心世界。
1、请同学们品读第8、15自然段,看看凡卡过着怎样的生活,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凡卡,在旁边做上批注,写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1)指名读第8自然段中自己体会理解的句子。
理解(挨打的语句):毒打、揍、揪、拖、抓住关键词理解。
出示挨打的句子。
感受怎样,什么样的打是毒打?揪的是头发......生:戳:老板娘对我的虐待(2)、师:抓住关键词感受到凡卡挨打的情形,感受他所受的痛苦。
第15课《凡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句子。
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通过凡卡写信的内容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2.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体会课文意思。
通过合作学习了解课文内容想象凡卡的遭遇,体会思想感情。
3.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沙皇统治下穷孩子的悲惨遭遇,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遇的苦难、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难点: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教学用具】投影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学生解题。
《凡卡》是以人名命题,主要人物是凡卡。
2.简介作者和背景。
二、检查预习(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简要说出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体会到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当时社会是个怎样得社会?(课文主要讲凡卡写信的事。
凡卡是个孤儿,九岁去当学徒,学徒生活非常痛苦。
当时社会非常不合理)你还懂得了什么?(2)指名说说课文中那几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
(3)把写信内容的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1.提出自学要求;再认真读读课文,课文中除了写凡卡写信的内容外还写了什么。
2.生按要求阅读思考,师辅导答疑。
3.讨论交流。
(1)课文除凡卡写信的内容,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怎样写信,怎样寄信,写了凡卡写信的时候和寄信的以后想到的事情。
)(2)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本文是按照写信前、写信、写信后的顺序写的。
)4.给每部分加小标题。
四、学习第一段1.学生自学后讨论。
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生:汇报学习情况。
(知道凡才九岁,是三个月前来鞋匠这儿当学徒的,他写信的时间是圣诞节的前夜,他是背者老板偷偷的写信的。
)凡卡偷偷地写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从“他担心的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可以看出,凡卡写信是提心吊胆的,生怕被老板发现。
《凡卡》教学教案优秀6篇凡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15个生字,认识“蘸、戳、醺”4个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信的内容(重点是第八、十、十五自然段)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教学难点: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信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体验探究,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学习凡卡回忆往事的内容及作者叙述的内容,进一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及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由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外国的穷孩子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催人泪下。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作品——《凡卡》。
简介写作背景。
这是100多年前俄国著名的作家契诃夫写的。
当时由于沙皇政府的残酷统治,社会非常黑暗,无数破了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深受老板的剥削压迫,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文中的主人公凡卡就是被爷爷送到城里一家鞋铺当学徒的童工。
那么小凡卡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课前已做好了充分预习,接下来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简介写作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一开始就奠定了情感基调,为课文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纠正读音。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突出了对预习能力的培养,而良好的预习方法的掌握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
---------------------------------------------------------------最新资料推荐------------------------------------------------------
15凡卡教学设计
15《凡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颍州区三十里铺镇中心小学:
刘彬 2019 年 4 月 7 日 15《凡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努力让学生敞开心扉去触摸语言,去感受语言,去体悟语言,去潜心会文,使学生在沉浸于文本语言和情境的基础上,融入凡卡的情感世界,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领悟作者写作手法的匠心独运,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凡卡悲惨境遇的同情,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它以真切细致的描写,深刻感人的内容,催人泪下的艺术魅力,主要讲在十九世纪后期的旧俄时代。
凡卡由农村来到城市的一鞋铺当学徒。
他受尽了种种折磨,过着十分痛苦的生活。
他写信告诉爷爷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流露出自己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学情分析:
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距离学生比较久远,学生需要提前对旧俄国沙皇统治时期的有关背景知识进行深入了解。
就文章内容而言,语言通俗易懂,情感又表达的朴实真切,学生
1 / 8
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方面是容易的。
但文章篇幅较长,结构复杂,要想牢牢抓住文章几条主线,做到入情入境,深刻体会和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仍然需要老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情感体验的情境,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促进学生思想的提升。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在听、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浮现画面,逐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关键语句、段落的赏析,感受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从而激发学生对苦难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也更懂得珍惜现在幸福的家庭生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第 8、第 10、第 15 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的悲惨遭遇并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背景 1、谈话导入:
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绚丽的画,童年是一支欢乐的歌,童年是一首优美的诗我们的童年多么幸福、多么美好啊!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去认识一位俄国小朋友,他的童年却是那么的不幸,同学们想知道得他
---------------------------------------------------------------最新资料推荐------------------------------------------------------ 是谁吗?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五课《凡卡》。
让我们一起喊出他的名字。
(板书课题:
15、凡卡) 2、生补充资料,了解背景:
这篇小说写于 1886 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
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师口述要求,生快速默读课文 1、读通课文,认读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并把故事中的人物名字画出来,读一读。
3、找出凡卡给爷爷的信内容,连起来读一读。
三、集体反馈,整体感知 1、交流初读课文时遇到的困难,扫除阅读障碍。
①交流生字表中容易写错的字。
如:
蘸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 / 8
撇字的右边不能写成宽敞的敞字。
②理解生僻词语,了解多音字的字音、字义。
如,楦头摩平③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课件出示: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
小说的主人公阿里亚希涅:
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
凡卡的爷爷日发略维夫:
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菲吉卡:
牧主艾果尔,阿辽娜:
凡卡的小伙伴卡希旦卡:
老母狗的名字 2、汇报:
谁能结合这几个人物,概括本文的内容?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命运?学生:
本文记叙了小凡卡偷偷给爷爷写信,告诉爷爷自己在鞋匠家遭受的虐待,想让爷爷把自己带回家的故事。
学生:
小凡卡的命运可以用悲惨一词来形容。
(板书:
命运悲惨)四、品读信的内容,体会凡卡悲惨的命运 1、指名反馈:
---------------------------------------------------------------最新资料推荐------------------------------------------------------ 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莫斯科如此繁华热闹,凡卡为什么还希望爷爷把他带回去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快速地阅读课文,找一找这封信中哪些自然段最能反映凡卡现实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板书:
现实痛苦) 2、学生自学,自主探究老师导言:
找到了吗?请同学们把信中你感受最深的自然段或者句子划下来,反复品读,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读书感受。
五、直奔重点,体会情感(一)品读第八自然段,感觉凡卡的悲惨生活,了解情况。
教师导言:
1、默读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一层,你有什么问题?(1)凡卡在鞋铺里受到了怎样的折磨?(2)凡卡为什么会受到折磨?
2、自由读有关的内容,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研究那个问题,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凡卡受的苦。
边读边作标记。
(1)谁来读读凡卡挨打的句子。
(板书:
挨打)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不知不觉让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
我体会到了凡卡可能太困了,忍不住睡着了。
)用什么打?随手捞起的家伙可能是什么?(楦头、木棒、
5 / 8
铁棍、石块、砖头等等)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样打凡卡的?同学们能找出有关动作的词语吗?揪、拖、捞、戳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老板和老板娘十分残暴、丧失人性、不把凡卡当人看,虐待小孩子,还可以体会到当时社会很黑暗,世间没有天理和正义,任凭有钱人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凡卡被打成什么样?联系下文:
打昏了,连狗都不如。
朗读指导: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动词读重一点,加点艺术感,融入自己的激情,相信你更能让听众感受到老板的凶恶和凡卡的可怜。
(2)谁来读读凡卡挨饿的句子。
(板书:
挨饿)凡卡吃的怎么样?谁来说一说?生:
简直没有。
简直没有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简直没有?而老板他们又是吃得怎样的?你从对比中体会到了什么?(3)连肚子都吃不饱就更别谈睡得好了,生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指名读。
(板书:
没法睡)(4)凡卡还受到了那些不公平的对待?生:
受到了伙计们的戏弄。
(板书:
---------------------------------------------------------------最新资料推荐------------------------------------------------------ 遭戏弄)师:
同是打工的,为什么凡卡会受到伙计的戏弄呢?凡卡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痛苦和折磨,他一个劲儿地乞求爷爷。
你们能读出凡卡的苦吗?如果你就是可怜的凡卡,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跟爷爷说?(乞求)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配乐齐读。
师评:
同学们读得可真棒,读出了凡卡生活的凄惨和绝望中的呼救,只要我们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就能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用感情朗读的方式学习文中第 10、15 自然段同学们,这么苦难的生活凡卡一刻也呆不下去了,他苦苦请求爷爷带他回家,让我们一起帮凡卡求求他的爷爷吧!让学生朗读凡卡哀求的话,程度从请求到恳求到哀求。
(请求、恳求、哀求)请同学们带着这些情感接着读第 10、15 自然段。
凡卡为什么不怕爷爷结结实实地打?他在鞋匠家里做学徒,连一双鞋都没有,听说后你有什么感受?教师小结:
多么可怜的孩子啊!他刚刚才九岁,这个年纪的他本该上学读书,和父母一起逛街,跟伙伴一起去游玩可不幸的是他出生在旧俄时代,过早地进城当了学徒,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担负起了沉重的劳动,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他再也受不住了,他在绝望中向爷爷发出了声声呼救??
7 / 8
快来吧,亲爱的爷爷请同学们听老师为大家读一遍凡卡的心声!(三)畅谈感受,语言训练凡卡的信字字是血,声声是泪,字字句句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深处,读完凡卡的信,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把你们想要对凡卡说的话写下来。
我给同学们一个小小的提示,可以想到凡卡凡卡你真是(太不幸、太可怜、太悲惨),我好同情你六、人文教育,留下悬念同学们,让我们留意一下自已的生活,跟凡卡一比,我们是多么幸福,幸福的真正含义就是拥有,拥有就是一种幸福,同学们,我们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凡卡在莫斯科的生活真是痛苦不堪,所以他才会如此急切地想回到乡下去生活,在凡卡的眼中,乡下生活是快乐的,是幸福的。
那么乡下的生活真的就是那么快乐,那么幸福吗?凡卡的爷爷会收到信吗?他的爷爷会来接他吗?他的命运又将如何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学习。
七、布置作业 1、感情地朗读书信部分。
2、学写几句话赠给凡卡。
八、板书设计15、凡卡命运悲惨现实痛苦挨打挨饿没法睡遭戏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