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理力期末试题2015A
- 格式:pdf
- 大小:354.35 KB
- 文档页数:5
青岛市青大附中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数值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00c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0ND.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2.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花板对线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天花板对线的拉力和线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对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线对灯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3.若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则该物体( )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运动状态可能改变C.一定静止D.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4.如图展示了几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明灯加速上升是因为灯内热气的密度小于灯外界的冷空气密度B.杆秤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测量的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是为了增大石磨对谷物的压强D .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5.如图甲所示,某科技小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圆柱形金属块,使其缓慢匀速下降,并将其浸入平静的游泳池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金属块下表面下降高度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金属块浸入水中时池水液面高度的变化,已知池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g 取10N/kg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金属块所受重力大小为46NB .金属块的密度为2.3×103kg/m 3C .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20ND .金属块恰好完全浸没时,金属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5×103Pa6.如图所示,用轻质杠杆提升物体,O 点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物体悬挂在A 点时,动力作用在C 点,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 .当物体悬挂在B 点时,动力作用在C 点,动力的方向可以竖直向下C .当物体悬挂在C 点时,动力作用在A 点一定比作用在B 点要费力D .当物体悬挂在C 点时,无论动力作用在A 点还是B 点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与物体A 连接,现向容器内注水,当水的深度为h 时,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此时物体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已知物体A 体积为V ,容器内部底面积为S ,水的密度为ρ水,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物体A 受到的重力G A =ρ水gV 1313B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ρ水ghS C .物体A 的密度为ρA =ρ水D .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 浸没水中,则弹簧对A 的拉力F′=ρ水gV 8.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带有电子显示读数的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光滑的水平地上现将铁球把左边的弹簧压缩一定长度后自由释放,若只有小球动能和弹簧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整个过程中,铁球的速度一直增加B .铁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C .两边弹簧的电子屏最大读数相同D .右边弹簧的电子屏读数一直增大9.在20N 的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2 m /s 的速度匀速运动10m .撤去水平拉力后.该物体又向前运动了1.5 m 后停了下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撤去拉力后,物体又向前运动了 1.5 m 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 .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与它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 .拉力做的功为230J10.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在它上面放着质量为的木块,将木块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的钩码相连。
青岛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专用纸一、填空题(每空1.0分,共20分)1、生物膜,贫营养性2、523、氧,氮4、释磷,过量吸磷5、分离,支撑6、负7、生活与市政杂用水,工业循环水8、µmax,ks9、泥饼形成,沉淀污染,吸附污染10、甲酸,甲醇,甲胺二、名词解释(每空3.0分,共24分)1.生物稳定性:指经过净水处理后,将水中的微量有机物降低到很低的水平,一般AOC应小于10微克/L,这时,在输水过程中由于有机物浓度极低,导致微生物不能再次孳生,使用水的终端保持水的安全性。
2.水的富营养化:是指由于藻类的滋生导致的水体缺氧并最终使生态系统消亡的现象。
3.膜的通量衰减系数:指膜运行一年后水通量与初始运行水通量下降的比值。
4.生物活性炭:在活性炭吸附作用的基础上,利用活性炭层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使活性炭具有持久的吸附功能的方式。
5.颗粒污泥:颗粒污泥是由UASB产生的一种以甲烷菌为主体的结构密实,边缘圆滑,颜色黑灰的污泥。
6.反渗透的回收率:指反渗透膜的纯水产量与原水水量的比。
7.活性炭的碘值:指用来评价活性炭微孔分布及占孔隙比例的指标。
8.膜组件的装填密度:是指单位体积膜组件所具有的膜面积的大小。
三、简答题(每空5.0分,共40分)1.简述微污染水源的水质特征及主要危害。
答:微污染水源是指由于受到污染而含有常规处理较难去除的污染杂质。
但污染的水平停留在一个很低的数量级上,并通过加大成本可以得以去除的水源。
危害:1)微污染水源通常主要含有有机物,造成常规处理工艺无法有效去除。
2)微污染水源中常含有氨氮,一般高达3-5mg/L,导致藻类生长,增大了水厂的处理难度。
3)有机物和氨氮会导致加氯量的增大,增加消毒成本。
另外也使消毒副产物(DBPs)大量增加。
4)微污染水源水一般含有色、嗅、味,使水质下降。
还会对人体产生无法预测的潜在危害。
2.什么是纳滤?纳滤技术在给水处理中有哪些应用前景。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大学物理(2-2)》期末试卷(机自专业、车辆专业)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开课系室基础物理系考试日期 2014年12月7日8:30-10:301.请在试卷正面答题,反面及附页可作草稿纸;2.答题时请注意书写清楚,保持卷面整洁;3.本试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试卷本请勿撕开,否则作废;4. 本试卷正文共8页。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对应的中括号内!)1、下列几个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 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B) 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 由该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处处相同.(C) 场强可由q F E / =定出,其中q 为试验电荷,q 可正、可负,F为试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总电荷为Q ,设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球内距离球心为r 的P 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为: (A) E =0,r Q U 04επ=. (B) E =0,RQU 04επ=.(C) 204r Q E επ=,r Q U 04επ=. (D) 204r Q E επ=,RQU 04επ=[ ]3、有一边长为a 的正方形平面,在其中垂线上距中心O 点a /2处,有一电荷为q 的正点电荷,如图所示,则通过该平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A) 03εq . (B) 04επq(C)03επq . (D) 06εq[ ]4、无限长直圆柱体,半径为R ,沿轴向均匀流有电流.设圆柱体内( r < R )的磁感强度为B i ,圆柱体外( r > R )的磁感强度为B e ,则有(A) B i 、B e 均与r 成正比. (B) B i 、B e 均与r 成反比. (C) B i 与r 成反比,B e 与r 成正比. (D) B i 与r 成正比,B e 与r 成反比.[ ]q5、一载有电流I 的细导线分别均匀密绕在半径为R 和r 的长直圆筒上形成两个螺线管,两螺线管单位长度上的匝数相等.设R = 2r ,则两螺线管中的磁感强度大小B R 和B r 应满足: (A) B R = 2 B r . (B) B R = B r .(C) 2B R = B r . (D) B R = 4 B r .[ ]6、一运动电荷q ,质量为m ,进入均匀磁场中,(A) 其动能改变,动量不变. (B) 其动能和动量都改变.(C) 其动能不变,动量改变. (D) 其动能、动量都不变.[ ]7、在无限长的载流直导线附近放置一矩形闭合线圈,开始时线圈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线圈中两条边与导线平行,当线圈以相同的速率作如图所示的三种不同方向的平动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A) 以情况Ⅰ中为最大. (B) 以情况Ⅱ中为最大.(C) 以情况Ⅲ中为最大. (D) 在情况Ⅰ和Ⅱ中相同.[ ]8、如图所示,一载流螺线管的旁边有一圆形线圈,欲使线圈产生图示方向的感应电流i ,下列哪一种情况可以做到?(A) 载流螺线管向线圈靠近. (B) 载流螺线管离开线圈.(C) 载流螺线管中电流增大.(D) 载流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9、在某地发生两件事,静止位于该地的甲测得时间间隔为4 s ,若相对于甲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乙测得时间间隔为5 s ,则乙相对于甲的运动速度是(c 表示真空中光速) (A) (4/5) c . (B) (3/5) c .(C) (2/5) c . (D) (1/5) c .[ ]10、由氢原子理论知,当大量氢原子处于n =3的激发态时,原子跃迁将发出: (A) 一种波长的光. (B) 两种波长的光.(C) 三种波长的光. (D) 连续光谱. []b cdb c dbcdvv I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高斯定理∑⎰⎰=⋅0/d εq S E S的各说法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1) ∑q 为闭合面内所有电荷的代数和.(2) 闭合面上各点场强E仅由面内电荷决定,与面外电荷无关.(3) 闭合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仅取决于面内电荷,与面外电荷无关.2、 在稳恒电流的磁场中,任意选取的闭合积分回路,安培环路定理∑⎰⋅=iLI B 0d μl都能成立,因此利用安培环路定理可以求出任何电流回路在空间任一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以上看法如有错请指出并改正.3、如图所示,在一长直导线L 中通有电流I ,ABCD 为一矩形线圈,它与L 皆在纸面内,且AB 边与L 平行.(1)矩形线圈在纸面内向右移动时,试指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方向. (2)矩形线圈绕AD 边旋转,当BC 边已离开纸面正向外运动时,试指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I LC4、设惯性系S′相对于惯性系S以速度u沿x轴正方向运动,如果从S′系的坐标原点O′沿x′(x′轴与x轴相互平行)正方向发射一光脉冲,则(1) 在S′系中测得光脉冲的传播速度为c.(2) 在S系中测得光脉冲的传播速度为c + u.以上二个说法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说明为什么错误并予以改正.5、说明德布罗意波长公式的意义;德布罗意的假设是在物理学的什么发展背景下提出的?1、(本题10分)如图所示,一电荷面密度为σ的“无限大”平面,在距离平面a处的一点的场强大小的一半是由平面上的一个半径为R的圆面积范围内的电荷所产生的.试求该圆半径的大小.2、(本题10分)线段组成(如图).已知两个直导线段在两半圆弧中心O处的磁感强度为零,且闭合载流回路在O处产生的总的磁感强度B与半径为R2的半圆弧在O点产生的磁感强度B2的关系为B = 2 B2/3,求R1与R2的关系.R1IR2O3、(本题10分)载流长直导线与矩形回路ABCD 共面,导线平行于AB ,如图所示.求下列情况下ABCD 中的感应电动势: (1) 长直导线中电流I = I 0不变,ABCD 以垂直于导线的速度v从图示初始位置远离导线匀速平移到某一位置时(t 时刻). (2) 长直导线中电流I = I 0 sin t ,ABCD 不动.Cl4、(本题5分)静止的μ子的平均寿命约为τ0 =2×10-6 s.今在8 km的高空,由于π介子的衰变产生一个速度为v = 0.998 c (c为真空中光速)的μ子,试论证此μ子有无可能到达地面.5、(本题5分)已知X射线光子的能量为0.60 MeV,若在康普顿散射中散射光子的波长为入射光子的1.2倍,试求反冲电子的动能.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大学物理(2-2)》期末试卷A 卷答案(机自、车辆专业)一、选择题1、C2、B3、D4、D5、B6、C7、B8、B9、B 10、C 二、简答题1、答:(1) 正确. 2分 (2) 错误,应改为闭合面上2分(3) 正确. 2分2、答∶在稳恒电流的磁场中,对于任何闭合回路L ,若I i 为回路所包围的电流,B矢量的线积分∑⎰⋅=i LI B 0d μl都成立.但若要利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B ,只有在稳恒电流的空间分布有某些对称性情况下,才能利用安培环路定理求出B. 6分3、答:(1)ADCBA 绕向 3分(2)ADCBA 绕向 3分 4、答:答:(1) 是正确的. 2分 (2) 是错误的,因为不符合光速不变原理. 2分应改为在S 系中测得光脉冲的传播速度为c . 2分5、答:德布罗意波长公式为 )m /(h p /h v ==λ其意义:一切以速度v 运动的实物粒子(其静止质量为m 0)都具有波动特性,其对应的波长由上式决定,此波称为德布罗意波. 3分由于光的干涉、衍射及偏振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特性.而光电效应、热辐射现象又说明了光具有粒子特性.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启发下,把光子和粒子(电子等)类同相比,在1924年大胆地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并且认为物质波与光波一样具有νh E =和λ/h p =的关系.从而提出上述物质波波长公式. 3分 三、计算题1、解:电荷面密度为σ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在任意点的场强大小为 E =σ / (2ε0) 2分,以O 点为圆心,取半径为r →r +d r 的环形面积,其电量为d q = σ2πr d r 2分 它在距离平面为a 的一点处产生的场强()2/32202d ra a r d rE +=εσ 2分则半径为R 的圆面积内的电荷在该点的场强为 ()⎰+=Rr arr a E 02/322d 2εσ⎪⎪⎭⎫⎝⎛+-=22012R a a εσ2分由题意,令E =σ / (4ε0),得到R =a 32分2、解:由毕奥-萨伐尔定律可得,设半径为R 1的载流半圆弧在O 点产生的磁感强度为B 1,则1014R IB μ=2分同理, 2024R IB μ=2分∵ 21R R > ∴ 21B B < 2分 故磁感强度 12B B B -=204R Iμ=104R Iμ-206R Iμ=2分∴ 213R R = 2分 3、解:(1) )11(2001tb a t a I E v v v++-+π=l μ4分方向沿ABCD 即顺时针. 1分 (2) aba lI +π=ln20μΦ td I d a b a l t d d ⋅+π-=-=ln 202μΦE t a b a lI ωωμcos ln 200+π-= 4分 以顺时针为正方向. 1分 4、解:考虑相对论效应,以地球为参照系,μ子的平均寿命:62106.31)/(1-⨯=-=c v ττ s 2分则μ 子的平均飞行距离: =⋅=τv L 9.46 km .μ 子的飞行距离大于高度,有可能到达地面. 3分5、解:设散射前电子为静止自由电子,则反冲电子的动能E K =入射光子与散射光子能量之差=εε-0入射X 射线光子的能量 000/λνεhc h == 00/ελhc = 2分散射光子的能量 00)2.1/1()20.1/(/ελλε===hc hc反冲电子的动能=-=-=00)2.1/11(εεεK E 0.10 MeV 3分。
2022年青岛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A一、判断题1、结节病属于感染性肉芽肿。
()2、系统性红斑狼疮由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引起。
()3、砷中毒不会引起皮肤过度角化和皮肤鳞癌的发生。
()4、镰状细胞贫血是因β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的B珠蛋白中正常的谷氨酸变成了酪氨酸。
()5、Bcl-2基因是重要的抑制凋亡的基因。
()6、结节病属于感染性肉芽肿。
()7、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胰腺组织可见大片凝固性坏死,病情危重预后差。
()8、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特点是最后常发生急性变。
()9、子宫内膜增生、异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是一连续的演变过程。
()10、慢性肾盂肾炎时两侧肾脏改变不对称。
()11、心肌炎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12、一般认为硅尘颗粒<5um者可被吸入肺内直达肺泡,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早期硅肺的细胞性结节。
()13、乙脑在脊髓的病变常较轻,常仅限于颈段脊髓。
()14、糖尿病可由把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
()15、继发性肺结核病患者对结核杆菌已有免疫力,因此病情较原发性肺结核病患者轻微。
()二、选择题16、可致猝死的栓塞是()A.脾动脉栓塞B.肾动脉栓塞C.肺动脉主干栓塞D.股动脉栓塞E.脑中动脉栓塞17、具有致痛作用的炎症介质A.缓激肽B.溶酶体酶C.组织胺D.白三烯E.细菌产物18、气球样变常见于()A.肝B.肺C.牌D.骨髓E.肾上腺19、下述关于神经组织再生的描述错误的是()A.脑和脊髓的神经细胞被破坏后不能再生B.神经胶质细胞可形成胶质瘢痕C.周围神经断裂后,如果与其相连的神经细胞存活,可完全再生D.周围神经断裂后,两断端紧密对合,经数月后,其功能仍不能完全恢复E.创伤性神经瘤是再生轴突与结缔组织混杂在一起形成的20、肠腺瘤和肠腺癌的鉴别主要依据是()A.腺体的多少B.间质的多少C.是否伴有出血坏死D.细胞的异型性E.发生的部位21、下列不属于流式细胞的应用范围的是()A.分析细胞周期B.分析细胞的增殖与凋亡C.分析细胞分化、辅助鉴别良恶性肿瘤D.细胞多药耐药基因的检测E.细胞超微结构的分析22、终末期肾炎发生高血压的最主要原因是()A.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尿浓缩功能增强B.少尿C.肾小球滤过率减少D.高脂血症E.肾素分泌增加23、关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为最常见的甲状腺癌B.青少年女性多见C.生存率与肿瘤大小无关,与是否有远处转移相关D.生长较慢,预后较好E.有时原发灶很小,临床上首先发现转移病灶24、下列哪一项不是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点()A.癌组织分化较好,腺泡规则,排列拥挤,可见背靠背现象B.腺体外层的基底细胞缺如C.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高表达D.低分化密排列呈条索、巢状或片状结构E.肿瘤经过血道转移易转移到肝及肺脏25、肝脏门管区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到完整的淋巴滤泡。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质量检测九年级物理试题卷(I ) 现象·实验·结构·方法(本卷满分30分)(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
1.甲、乙两个物体吸收热量相等,若他们的质量之比为2: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1,则甲、乙 两个物体比热容之比为( )A.1:1B.1:2C.1:4D.4:1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 ℃的冰内能为零B .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 .50 ℃水的内能一定比10 ℃水的内能多3.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电池充电,电能转化成化学能B .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成机械能C .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机械能转化成内能D .用热水袋取暖,内能发生了转移 4.下列对物体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C.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D.热量总是由含热量多的物体传向含热量少的物体5.同一段导体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关系正确的是( )6.下列作图中有错误的是( )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后,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 )A .电流表 A 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示数变小B .电流表 A 示数变大,电压表V 1示数变小C .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大D .电压表V 1示数不变,电压表V 2示数变大I /A R /Ω I /A OA OB R /Ω I /A R /Ω R /Ω I/AC D8.将标有“12V 6W ”字样的灯泡L 1和”6V 6W ”的灯泡L 2并联接在6V 的电源上。
大学物理及实验复习题A注:可利用查找功能复制部分题干查询对应题目和解析。
查找按键:Ctrl+F 超越高度(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1. 多普勒效应2.波的干涉3.自由度4.功能原理5. 刚体(二)填空题(1分*15=15分)1.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
2. 数据处理最基本的有如下三种方法、、。
3. 分光计由;;;主要部件构成。
4. 当光照射在物体上时,光的能量转换为物体某些电子的能量,使这些电子逸出物体表面,这种现象称为效应,利用这一效应测定了常数。
5. 在科学实验中,一切物理量都是通过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应包括、、三者缺一不可。
(三)判断题(-超-越-高-度)(2分*10=20分)1. 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即误差 =测量值-真值,如此定义的误差反映的是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既有大小又有正负符号。
()2. 残差(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它与误差定义一样。
()3. 精密度是指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相互接近程度,反映的是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4. 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测量误差可能出现的范围。
()5.分光计设计了两个角游标是为了消除视差()6. 调节气垫导轨水平时发现在滑块运动方向上不水平,应该先调节单脚螺钉再调节双脚螺钉。
()7. 系统误差的特征是它的有规律性,而随机的特怔是它的无规律性。
()8. 算术平均值代替真值是最佳值,平均值代替真值可靠性可用算术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不确定度方法进行估算和评定。
()9. 在测量钢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实验中,预加 1Kg 砝码的目的是增大钢丝伸长量。
()10. 系统误差在测量条件不变时有确定的大小和正负号,因此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能够减少或消除系统误差。
()(四)选择题(超越高度)(1分*10=10分)1 .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 =末读数—初读数(零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其他误差2. 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 )A. 单峰性B. 对称性C. 无界性有界性D. 抵偿性3. 在气体比热容比测定实验中,由于大气压强变大 , 则小球的振动周期将 (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不确定4. 分光计采用双游标读数的原因是( )A. 消除视差引起的系统误差B. 消除视差引起偶然误差C. 消除偏心差引起的系统误差D. 消除偏心差引起的偶然误差5. 扭摆仪上只有圆盘时,其摆动周期为 T1 ,放上待测物体后,摆动周期为 T2 ,则 ( )A. T1 <T2B. T1 = T2C.T1 >T2D. 不能确定6. 下列哪些概念不适用拉伸法测杨氏模量实验。
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2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选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以下有关物理学概念或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有()A.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B.开普勒利用扭称实验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C.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K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和行星的速度有关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质点的下列运动中,不属于匀变速运动的是()A.平抛运动 B.竖直上抛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3.将两个小球从空中同一位置以不同的水平速度同时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运动过程中位置关系是()A.两球的连线为水平线,且距离不断变大B.两球的连线为水平线,且距离不变C.两球的连线为竖直线,且距离不变D.两球的连线为竖直线,且距离不断变大4.小船横渡一条河,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垂直于河岸.已知小船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可判断,此过程中河水的流速()A.越接近B岸水速越大B.越接近B岸水速越小C.由A到B水速先增大后减小D.水流速度恒定5.如图所示,一小物块始终和水平转盘保持相对静止,转盘以角速度ω绕轴OO′转动,用f表示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如果ω恒定,则f=0B.如果ω恒定,则f指向转轴且大小恒定C.如果ω逐渐变大,则f指向转轴且变大D.如果ω逐渐变大,则f沿圆周的切向且变大6.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上,C点位于大轮半径的中点,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2倍,他们之间靠摩擦传动,接触面上没有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关系是V A>V B>V CB.A、B、C三点的角速度大小关系是ωA=ωC<ωBC.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 B>a A>a C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B.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C.物体所受合力不等于零,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D.物体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大小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8.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以较小的速度驶入弯道,沿曲线由M向N行驶至图中所示位置时加速驶离弯道.以下关于汽车加速驶离弯道时所受合力F的方向合理的是()A.B.C.D.9.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仅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小质量物体B.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首次比较准确的测定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C.当两个物体无限靠近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D.m1和m2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与m1、m2是否相等无关10.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大圆管,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在管内有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通过最低点时,小球对圆管的压力向下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小球对圆管可能无压力C.细杆对圆管的作用力一定大于圆管的重力大小D.细杆对圆管的作用力可能会大于圆管和小球的总重力大小11.在某次卫星发射中,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上,然后变轨到椭圆轨道2上,最后由轨道2进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P点,轨道2,3相切于Q点,忽略空气阻力和卫星质量的变化,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卫星从轨道1变轨到轨道2需要在P处点火加速B.该卫星在轨道3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1的机械能C.该卫星在轨道2上稳定运行时,P点的速度小于Q点的速度D.该卫星在轨道2上Q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3上Q点的加速度12.如图所示,一个人站在扶梯水平踏板上,随扶梯一起斜向上做加速运动,则()A.支持力对人做的功等于人的重力势能增加量B.扶梯对人做的功等于人的动能的增加量C.扶梯对人做的功等于人的机械能的增加量D.摩擦力对人做的正功小于人的动能的增加量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2分)13.某物理兴趣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深入研究平抛运动.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的A、B小球处于同一高度,M为A球中心初始时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松开B球,B球自由下落.A球落到地面N点处,B球落到地面P点处.测得m A=0.4kg,m B=0.5kg,B球距地面的高度是1。
2014-201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库仑提出了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方法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C.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D.开普勒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答案】BC.【解析】法拉第提出了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方法,故A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故B正确;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故C正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错误;【考点】物理学史.2.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运动,两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4s末两车相遇,由图可知()A.甲车的速度变化比乙车慢B.乙车出发时乙车在甲车之前20m处C.乙车出发时甲车在乙车之前40m处D.相遇前甲、乙两车的最远距离为4m 【答案】AD.【解析】由图看出,甲的斜率小于乙的斜率,则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所以甲车的速度变化比乙车慢.故A正确.4s末甲、乙通过的位移分别为:x甲=12×3×4m=6m,x乙=12×2×2m=2m,由题,4秒末两车相遇,则说明出发前甲在乙之前4m处.由于出发前甲在乙之前4m处,出发后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则两车间距离不断缩短,所以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4m.故D正确,BC错误.【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3.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四大基本型式之一,用天然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其原理如图所示,假设有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弧形的石拱,每块石块的质量均为m,每块石块的两个面间所夹的圆心角均为30°,第3、第4块固定在地面上.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则第l与第2石块间的作用力大小为()A.mg B.C.2 mg D.【答案】D【解析】对石块1受力分析如图如图对第一个石块进行受力分析,由几何关系知:θ=600,所以有N12 =mg ta n60°;【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4.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B.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C.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手对物体的作用力大于物体对手的作用力D.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将先后经历超重状态和失重状态【答案】BD.【解析】重物和手有共同的速度和加速度时,二者不会分离,故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但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应大于重力加速度,并且方向竖直向下,故A错误,B正确;物体向上先加速后减速,加速度先向上,后向下,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物体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D正确;【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5.在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中,运动员绕周长仅111米的短道竞赛.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在通过弯道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速度,将发生侧滑而摔离正常比赛路线.图中圆弧虚线Ob代表弯道,即运动正常运动路线,Oa为运动员在O点时的速度方向(研究时可将运动员看作质点).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的合力方向背离圆心B.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C.若在O发生侧滑,则滑动的方向在Oa左侧D.若在O发生侧滑,则滑动的方向在Oa右侧与Ob之间【答案】D.【解析】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的速度过大,所需要的向心力过大,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而受到的合力方向仍指向圆心,故AB错误;若运动员水平方向不受任何外力时沿Oa线做离心运动,实际上运动员要受摩擦力作用,所以滑动的方向在Oa右侧与Ob之间,故C错误,D正确.【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6.我们在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公式v时,需要做一些假设和选择一些理论依据,下列必要的假设和理论依据有()A.卫星做半径等于地球半径的匀速圆周运动B.卫星所受的重力全部作为其所需的向心力C.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仅有一部分作为其所需的向心力D.卫星的运转周期必须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答案】AB【解析】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R,其向心力为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其向心加速度近似等于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设地球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可得:22Mm v G mR R=代入数据解得:v或mg=2 v mR代入数据解得:v=7.9 km/s由以上证明可知,A、卫星做半径等于地球半径的匀速圆周运动,故A正确.BC中、卫星所受的重力全部作为其所需的向心力,故B正确、C错误.D、卫星的运转周期不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故D错误.【考点】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7.如图所示,a、b、c、d为一组匀强电场中的等差等势线,A、B分别是等势线上的两点.带电量为1×10﹣2C的正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该电荷由A点运动到B点,动能增加了0.1J,若A点电势为10V,则()A.B点的电势为零B.a、b之间的势差U ab=5VC.电荷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①D.电荷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②【答案】ABD.【解析】A、根据W AB=qU AB=0.1J,故U AB=0.1V=10V0.01ABWq=,而U AB=φA﹣φB=10﹣φB=10V,故φB=0.故A正确,B错误.C、由于该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动能增加了0.1J,故电场力做正功,所以该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水平向上,由于电场力向上,根据电场力指向轨迹的内侧,而电场力水平向上,故电荷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曲②,故D正确C错误;【考点】等势面.8.如图所示,闭合线框以一定速度进入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下列对线框所受安培力F 的方向判断正确的是()A.B.C.D.【答案】ABC【解析】线框向下运动,磁通量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安培力的方向会阻碍线框向下运动,所以安培力的方向向上.故A正确;线框向下运动,磁通量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安培力的方向会阻碍线框向下运动,所以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上.故B正确;线框向左下运动,磁通量增大,但是,向左的分速度不会影响磁通量的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安培力的方向会阻碍线框向下运动,所以安培力的合力的方向向上.故C正确,D 错误.【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安培力.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2:5,原线圈接μn100πt (V)的交流电,电阻R1=R2=50Ω,D为理想二极管,则()A . 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应大于B . 电阻两端电压为25VC . 通过副线圈的电流为1AD .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50W【答案】A【解析】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22:5,则副线圈两端最大电压为,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应大于,A 正确;由表达式知原线圈电压有效值为220V ,副线圈两端电压为20V ,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使得电压表的示数小于20V ,B 错误;根据电流热效应,22202T U T R R ⋅= ,所以电阻两端电压为U ,副线圈电流为为:I =,C 错误;副线圈消耗的功率为:P =220025U R ==8W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8W ,D 错误;【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10.矩形导线框abcd 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磁场的正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若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I 的正方向,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 【解析】由图可知,0﹣1s 内,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同,故0﹣1s 内电流的方向相同,由楞次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方向为逆时针,即电流为正方向;同理可知,1﹣2s 内电路中的电流为顺时针,2﹣3s内,电路中的电流为顺时针,3﹣4s内,电路中的电流为逆时针,由E=nB St t∆Φ∆⋅=∆∆可知,电路中电流大小恒定不变.【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楞次定律.11.如图所示,斜面粗糙绝缘.A点处固定一点电荷甲,将一带电小物块乙从斜面上B点处由静止释放,乙沿斜面运动到C点时静止.则()A.乙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C点的电势B.甲、乙有可能带异种电荷C.从B到C的过程中,乙可能做匀减速度运动D.从B到C的过程中,乙的机械能的损失量一定小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答案】AD.【解析】乙沿斜面下滑时,甲、乙之间的距离增大,而电量都不变,根据库仑定律可知乙所受的库仑力逐渐减小.若两者是异种电荷,乙下滑的加速度将增大,速度不断增大,不可能到C处静止,所以得知甲一定带同种电荷,电场力对乙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则乙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C点的电势,故A正确,B错误;由于乙所受的库仑力不断减小,合外力在变化,所以乙不可能做匀减速度运动,故B错误;从B到C的过程中,库仑力对乙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重力做正功,根据功能关系可知:乙的机械能的损失量与系统电势能的损失量之和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则乙的机械能的损失量一定小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D正确.【考点】电势能;动能定理的应用.12.如图甲所示,置于光滑斜面的物块受到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的作用,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与物体位移关系的图象(E﹣s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0~s1过程的图线为曲线,s1~s2过程的图线为直线.根据该图象可以确定()A.0~s1过程中F一直在增大B.0~s1过程中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是E l﹣E0C.s1~s2过程中物体可能在做变加速直线运动D.0~s2过程中物体的动能不断增大【答案】BD【解析】由于除重力和细绳的拉力之外的其它力做多少负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减少多少,即F△s=△E,得F=ES∆∆,所以E﹣s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物体所受拉力的大小,由图可知在O~s1内斜率的绝对值逐渐减小,故在O~s1内物体所受的拉力逐渐减小.故A错误;除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之外的其它力做多少负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减少多少,0~s1过程中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是E l﹣E0,故B正确;由于物体在s1~s2内E﹣x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不变,故物体所受的拉力保持不变,体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动能不断变大,如果拉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动能不变,故C错误,D正确.【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8分.)13.“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 B和O 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 O方向的是力_______.(2)(单选题)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_______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多选题)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_________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要尽量大些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答案】ACD.【解析】(1)实验中F是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得出的,而F′是通过用一根细线拉动橡皮筋,使与两个力拉时的效果相同得出的,故F'一定是沿A O方向的;(2)本实验是通过一个力与两力效果相同得了的合力,故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B正确;(3)实验是通过作图得出结果,故为了减小误差应让拉力尽量大些,故A正确;而夹角太大将会导至合力过小,故夹角不能太大,故B错误;为了防止出现分力的情况,应让各力尽量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行,故C正确;为了准确记下拉力的方向,故采用两点描线时两点应尽量距离大一些,故细绳应长些,故D 正确;【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4.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未知电阻的阻值.可供使用的器材如下: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为l0Ω;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为9kΩ;滑动变阻器:最大值10Ω;电源:电动势9V,内阻可不计;开关、导线若干.该同学先后用如图甲、乙两种连接进行了实验,把两次实验数据分别用“×”、“○”在图丙中描点如下.(1)分析可知,该实验应该使用_____(填“甲”或“乙”)电路进行测量,由该电路得到的数据点是用______(填“O ”或“×”)表示的.(2)请你在丙图中选择一组合适的数据点作图,并由图线得出金属丝的电阻为__________Ω.(结 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请在答题卡虚线框中画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并完成实物连线.【答案】1)乙,×;(2)16.0~16.4;(3)如上图所示.【解析】(1)根据I 与U 的图象斜率,可知,所测电阻大约为40Ω或20Ω左右, 而电流表电阻约为10Ω,电压表内阻约为9k Ω,根据2x A V R R R ,则电流表外接法;故答案为:乙图,由电流表量程,且指针在中间附近,因此该电路得到的数据点是用“×”;(2)根据欧姆定律,R =U I ,结合图象可知,金属丝的电阻为R =60.37=16.2Ω; (3)由上分析,电流表外接法,因电流与电压从零开始,则滑动变阻分压式, 因此电路图如下左图所示;根据量程及正负极性,则实物图如右图所示;。
青岛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 913 科目名称: 物理基础综合 (共2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1、质点由坐标原点出发时开始计时,沿x 轴运动,其速度12-=t v x 。
求:(1)瞬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质点的运动学方程;(3)01=t到12=t 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以及运动的路程。
(15分)2、天平左端挂一定滑轮,一轻绳跨过滑轮,绳的两端分别系上质量为1m 、2m 的物体(21m m ≠)。
天平右端的托盘内放有砝码。
问天平托盘和砝码共重若干,才能保持天平平衡?不计滑轮和绳的质量及轴承摩擦,绳不伸长。
(15分)3、质量M 的物块与弹簧(劲度系数为k )原来处于静止,另一质量为m 的质点从离M 为h 的高度自由落下,m 和M 做完全非弹性碰撞。
证明:弹簧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gm M kh mg g m M F )(21)(max ++++= (15分)4、如图所示,一长为l ,质量为M 的杆可绕支点O 自由转动。
一质量为m 、速度为v 的子弹射入下端而不复出,此后杆摆至水平位置又开始回落;设从子弹射入到停在杆内为时极短。
求:(1)子弹进入杆前的速度;(2)子弹刚停在杆内时轴O 受杆的力。
(15分)5、空间有两块面积为S 的平行放置的金属平板A 和B ,两板长宽均比板间距离大得多,如图所示。
令每板带上A q 及B q 的电量,求每板表面的电荷密度。
(15分)6、半径为R 的金属球带电荷Q ,球外套一个同心球壳的均匀电介质,其内外半径分别为a 和b ,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如图所示)。
求:(1)介质球壳内外的电场强度E 和电位移D ;(2)导体球的电位。
(15分)7、把能量为E 的电子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其速度矢量与B 成θ角,路径成螺旋线,其轴在B 的方向。
试求这螺旋线运动的周期T ,螺距h 和半径r 。
(15分)8、一长直导线中通有I 的电流,在与其相距d 处放有一矩形线圈,线圈以速度v 沿垂直长直导线的方向向右离开导线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是多少?指出感应电流方向。
上海电机学院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533008B1)《大学物理(1)》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开课学院:数理教学部考试时间:120分钟A 卷计算器草稿纸 答题卡考试形式: 开卷□/闭卷考生姓名: 学号: 班级:注 意 事 项:1. 本试卷共8页,包含试卷纸和答题纸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纸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2.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写在试卷纸和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处。
3. 全部题目的答案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处,填写在试卷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填空题(共24分,每空格2分)1. 一个旋转的盘的角坐标2233t t πθ=++(SI 制),则任意时刻的角速度为 【1】 rad/s ;任意时刻的角加速度为 【2】 rad/s 2。
2. 如图1所示,两物体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相互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 的作用,则物体A 对B 的作用力大小等于 【3】 。
3. 有A 、B 两半径相同,质量相同的细圆环。
A 环的质量均匀分布,B 环的质量不均匀分布,设它们对过圆心的中心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A I 和B I ,则A I 【4】 B I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 一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劲度系数为k ,振幅为A ,则其总机械能为 【5】 。
5. 机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元的动能和势能是同步变化的,质元的的总能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能量 【6】 。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6. 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衍射光栅上,若增大光栅常数,则衍射图中明条纹的间距将 【7】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使单色光波长减小,则干涉条纹间距将 【8】 。
(选填“增大”或“减小”)图1图27. 如图2所示,两条()f υ—υ曲线分别表示氢气和氧气在同一温度下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请判断表示氧气的曲线是 【9】 。
8. 假定将氧气的热力学温度提高一倍,使氧分子全部离解为氧原子,则氧原子平均速率是氧分子平均速率的 【10】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