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精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16
修改记录制订部门:品管部制作:审核:批准:1.0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科技有限公司品牌,以及其他无客户特殊外观要求的品牌的盒式产品、一体化机箱和手持类产品的外观检验标准。
在本标准中未出现的缺陷种类参照现有关规定执行或参考与它相似(影响程度相当)的项目执行。
本标准可用于指导结构件供应商生产、装配检验,xxx科技有限公司装配检验等环节对xxx 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外观检验和验收。
如果某个产品的客户对外观有特殊要求,则按照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来进行检验和验收。
本标准对一些可以接受的表面外观缺陷进行限制。
2.0术语和定议产品表面等级根据重要程度,可划分为A级面、B级面和C级面,具体定义如下:A级面B级面C级面表面等级的规定是产品的外观标准,对于产品在客户处使用时看不见的内部表面,如塑胶滑道等,不属于本标准规定范围。
表面等级的定义是以在最终客户处使用情况为条件而界定的。
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则以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有可能被掩盖也有可能不被掩盖,则按照不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3.0检验条件3.1光照要求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5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检验。
对于40W的日光灯、检验距离要求是500mm。
3.2检验员的要求检验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不低于1.0,被检查表面和人眼视线呈45°角(图2).3.3检验时间、距离和是否旋转的要求不同表面等级的检验条件要求A级面B级面C级面检查时间(秒) 10 5 3检查距离(mm) 450 450 600是否旋转旋转不旋转不旋转4.0 判定总则可接收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缺陷不能影响装配和功能,否则仍判不合格。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多。
即在直径100mm的圆内,实际缺陷数量不能超过缺陷允收表规定的缺陷数量N 。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大。
即实际测量结果不能大于缺陷允收表的要求。
对于可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长度L和面积S等,记录累积值(L=L1+L2+…Ln,S=S1+S2+…Sn)与缺陷允收表比较。
修改记录制订部门:品管部制作:审核:批准:1.0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科技有限公司品牌,以及其他无客户特殊外观要求的品牌的盒式产品、一体化机箱和手持类产品的外观检验标准。
在本标准中未出现的缺陷种类参照现有关规定执行或参考与它相似(影响程度相当)的项目执行。
本标准可用于指导结构件供应商生产、装配检验,xxx科技有限公司装配检验等环节对xxx 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外观检验和验收。
如果某个产品的客户对外观有特殊要求,则按照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来进行检验和验收。
本标准对一些可以接受的表面外观缺陷进行限制。
2.0术语和定议产品表面等级根据重要程度,可划分为A级面、B级面和C级面,具体定义如下:A级面B级面C级面表面等级的规定是产品的外观标准,对于产品在客户处使用时看不见的内部表面,如塑胶滑道等,不属于本标准规定范围。
表面等级的定义是以在最终客户处使用情况为条件而界定的。
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则以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有可能被掩盖也有可能不被掩盖,则按照不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3.0检验条件3.1光照要求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5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检验。
对于40W的日光灯、检验距离要求是500mm。
3.2检验员的要求检验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不低于1.0,被检查表面和人眼视线呈45°角(图2).3.3检验时间、距离和是否旋转的要求不同表面等级的检验条件要求A级面B级面C级面检查时间(秒)1053检查距离450450600(mm)是否旋转旋转不旋转不旋转4.0 判定总则可接收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缺陷不能影响装配和功能,否则仍判不合格。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多。
即在直径100mm的圆内,实际缺陷数量不能超过缺陷允收表规定的缺陷数量N 。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大。
即实际测量结果不能大于缺陷允收表的要求。
对于可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长度L和面积S等,记录累积值(L=L1+L2+…Ln,S=S1+S2+…Sn)与缺陷允收表比较。
修改记录制订部门:品管部制作:审核:批准:1.0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科技有限公司品牌,以及其他无客户特殊外观要求的品牌的盒式产品、一体化机箱和手持类产品的外观检验标准。
在本标准中未出现的缺陷种类参照现有关规定执行或参考与它相似(影响程度相当)的项目执行。
本标准可用于指导结构件供应商生产、装配检验,xxx科技有限公司装配检验等环节对xxx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外观检验和验收。
如果某个产品的客户对外观有特殊要求,则按照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来进行检验和验收。
本标准对一些可以接受的表面外观缺陷进行限制。
2.0术语和定议产品表面等级根据重要程度,可划分为A级面、B级面和C级面,具体定义如下:A级面 B级面 C级面表面等级的规定是产品的外观标准,对于产品在客户处使用时看不见的内部表面,如塑胶滑道等,不属于本标准规定范围。
表面等级的定义是以在最终客户处使用情况为条件而界定的。
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则以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有可能被掩盖也有可能不被掩盖,则按照不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3.0检验条件3.1光照要求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5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检验。
对于40W的日光灯、检验距离要求是500mm。
3.2检验员的要求检验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不低于1.0,被检查表面和人眼视线呈45°角(图2).3.3检验时间、距离和是否旋转的要求4.0可接收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缺陷不能影响装配和功能,否则仍判不合格。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多。
即在直径100mm的圆内,实际缺陷数量不能超过缺陷允收表规定的缺陷数量 N 。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大。
即实际测量结果不能大于缺陷允收表的要求。
对于可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长度L和面积S等,记录累积值(L=L1+L2+…Ln,S=S1+S2+…Sn)与缺陷允收表比较。
对无法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高度H,宽度W,直径D等,记录最大的测量值与缺陷允收表比较。
修改记录制订部门:品管部制作:审核:批准:1.0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科技有限公司品牌, 以及其他无客户特殊外观规定的品牌的盒式产品、一体化机箱和手持类产品的外观检查标准。
在本标准中未出现的缺陷种类参照现有关规定执行或参考与它相似(影响限度相称)的项目执行。
本标准可用于指导结构件供应商生产、装配检查, xxx科技有限公司装配检查等环节对xxx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外观检查和验收。
假如某个产品的客户对外观有特殊规定, 则按照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来进行检查和验收。
本标准对一些可以接受的表面外观缺陷进行限制。
2.0术语和定议产品表面等级根据重要限度, 可划分为A级面、B级面和C级面, 具体定义如下:表面等级定义机箱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的区分如图 1 所示:A级面B级面C级面3.0表面等级的规定是产品的外观标准, 对于产品在客户处使用时看不见的内部表面, 如塑胶滑道等, 不属于本标准规定范围。
4.0表面等级的定义是以在最终客户处使用情况为条件而界定的。
假如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 则以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假如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有也许被掩盖也有也许不被掩盖, 则按照不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5.0检查条件3.1光照规定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5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检查。
对于40W的日光灯、检查距离规定是500mm。
3.2检查员的规定检查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不低于1.0, 被检查表面和人眼视线呈45°角(图2).3.3检查时间、距离和是否旋转的规定不同表面等级的检查条件规定A级面B级面C级面检查时间(秒) 10 5 3检查距离(mm) 450 450 600是否旋转旋转不旋转不旋转4.0 鉴定总则可接受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缺陷不能影响装配和功能, 否则仍判不合格。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多。
即在直径100mm的圆内, 实际缺陷数量不能超过缺陷允收表规定的缺陷数量N 。
ipc600j外观检验标准IPC600J外观检验标准是为了确保电子产品外观质量,提供了一系列的检验要求和标准。
本文将对IPC600J外观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
1. 检验对象IPC600J外观检验标准适用于所有电子产品外观的检验,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计算机等各类电子设备。
2. 检验要求2.1 外观缺陷外观缺陷是指电子产品在制造过程或者运输过程中可能导致的表面损伤、划痕、异物、凹陷等问题。
检验时需要对产品的外观进行细致的观察,确保产品无明显的外观缺陷。
2.2 外观一致性外观一致性是指同一批次、同一型号的电子产品在外观上保持一致。
检验时需要比对不同产品之间的外观差异,如颜色、形状、标识位置等,确保产品一致性。
2.3 标识和标签产品的标识和标签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型号、生产日期、认证标志等。
检验时需要核对标识和标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4 表面处理产品的表面处理需要符合相关要求,如喷涂、氧化、防刮花等。
检验时需要评估产品表面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3. 检验方法3.1 目测检查目测检查是最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通过肉眼观察产品的外观来判断是否存在缺陷和一致性问题。
检验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经验,对不同产品的外观特征有深入了解。
3.2 仪器检测除了目测检查,还可以使用仪器来进行检测。
如使用显微镜来观察微小的缺陷,使用测量仪器来检测产品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等。
仪器检测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4. 检验记录和评价在进行外观检验时,需要详细记录检验结果以及相关的评价。
检验记录可以作为产品质量把控的重要依据,并且有助于对供应商的合作进行评估和改善。
5. 结论IPC600J外观检验标准为电子产品的外观质量提供了一系列的检验要求和标准。
通过实施有效的外观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和客户的期望,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供应商也应该积极配合和遵守外观检验标准,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电子产品检验报告精编版一、引言二、检验目的本次检验的目的是验证该电子产品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要求,以及是否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通过检验,可以提供数据支持,评估产品的安全性能和质量水平,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合规性和竞争力。
三、检验项目本次检验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产品外观检验:检验产品的外观是否完整,有无明显瑕疵或缺陷。
2.产品功能测试:测试产品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包括电源开关、屏幕显示、按键操作等。
3.电气性能测试:测试产品的电气性能指标,如电池寿命、充电时间、耗电量等。
4.安全性能测试:测试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包括防火性能、电流过载保护等。
四、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通过目测和手触来检验产品的外观是否完整,并对表面进行仔细观察,以确保没有裂纹、划痕等缺陷。
2.功能测试:对产品的所有功能进行逐一测试,使用各项功能操作、观察和记录产品的反应和表现。
3.电气性能测试:通过专业测试仪器进行电池寿命、充电时间、耗电量等电气性能指标的测量和记录。
4.安全性能测试:通过对产品的电气部件和安全功能进行测试和评估,检验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五、检验结果1.外观检验:产品外观完整,没有明显缺陷或损坏。
2.功能测试:产品的各项功能正常,操作反应灵敏、准确。
3.电气性能测试:产品的电池寿命为X小时,充电时间为X小时,耗电量为X。
4.安全性能测试:产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通过了安全性能测试的各项指标。
六、结论根据以上的检验结果,本次检验的电子产品在外观、功能、电气性能和安全性能方面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和要求,产品质量优良,安全可靠。
因此,可以确认该电子产品符合相关要求,具备上市和销售的条件。
七、建议虽然本次检验结果较好,但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建议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加强对关键部件的采购和质量监控,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同时,建议进行持续的用户反馈调查和市场调研,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的改进和优化。
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二)引言概述: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二)展开讨论,旨在全面阐述该标准的适用范围、主要内容和操作流程。
正文:一、标准的适用范围1.1 适用产品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音响等各类电子产品。
1.2 适用环境:分析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以及户外环境等各种使用场景。
二、标准主要内容2.1 外观缺陷检查:分析产品表面是否存在划痕、破损、气泡等问题,并制定相应缺陷判定标准及分类。
2.2 外观色差检测:对产品外观颜色的准确度进行检测,确保产品外观色彩与标准要求一致。
2.3 按键操作检验:检查产品按键是否灵敏、正常工作,避免按键失灵或卡顿现象。
2.4 功能性检测:测试产品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作,包括摄像头、音频输出、触摸屏等功能的检验。
2.5 包装检验:评估产品包装的耐久性、完整性和外观是否与产品相匹配。
三、操作流程3.1 制定外观检验计划:确定检验的具体内容、检验方法和检验设备的选择。
3.2 检验前准备:清理检验区域、准备检验工具并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
3.3 外观检验过程: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逐项检验,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分类归档。
3.4 缺陷判定与处理:对检验结果中的缺陷进行判定,并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以保证产品质量。
3.5 报告撰写与总结:整理检验结果、撰写检验报告并总结本次检验的不足之处,为下次检验提供参考。
结论: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标准的适用范围、主要内容和操作流程,旨在为电子产品制造商和检验机构提供指导,帮助其进行高效、准确的外观检验。
通过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外观检验,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提高品牌形象,满足市场需求。
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电子产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手机、电脑、平板等各种电子设备。
而这些电子产品的外观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电子产品外观的整体设计。
外观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是否符合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检验时,可以通过对产品外形、尺寸、曲面处理等进行评估,确保产品的外观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电子产品外观的材质和工艺。
产品的材质应该符合环保要求,具有一定的耐磨、耐腐蚀性能,而且要求表面光洁度高,无划痕、气泡、变色等缺陷。
工艺方面,需要检验产品的组装工艺、接缝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确保产品外观的质量和稳定性。
另外,对于电子产品外观的标识和标志也需要进行检验。
产品标识应该清晰可见,信息准确无误,标志位置应符合标准要求,不得有偏移、模糊等情况。
这些标识和标志对于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把关。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电子产品外观的装配和拆卸。
产品的装配应该符合工艺要求,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度和间隙应该符合标准,不得出现卡滞、松动等情况。
而产品的拆卸应该方便快捷,不得损坏产品外观和内部结构,以保证产品的维修和更换。
综上所述,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涉及到产品的设计、材质、工艺、标识、装配和拆卸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细致地进行检验。
只有确保产品外观的质量,才能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商机。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修改记录制订部门:品管部制作:审核:批准:1.0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科技有限公司品牌,以及其他无客户特殊外观要求的品牌的盒式产品、一体化机箱和手持类产品的外观检验标准。
在本标准中未出现的缺陷种类参照现有关规定执行或参考与它相似(影响程度相当)的项目执行。
本标准可用于指导结构件供应商生产、装配检验,xxx科技有限公司装配检验等环节对xxx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外观检验和验收。
如果某个产品的客户对外观有特殊要求,则按照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来进行检验和验收。
本标准对一些可以接受的表面外观缺陷进行限制。
2.0术语和定议产品表面等级根据重要程度,可划分为A级面、B级面和C级面,具体定义如下:A级面 B级面 C级面表面等级的规定是产品的外观标准,对于产品在客户处使用时看不见的内部表面,如塑胶滑道等,不属于本标准规定范围。
表面等级的定义是以在最终客户处使用情况为条件而界定的。
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则以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有可能被掩盖也有可能不被掩盖,则按照不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3.0检验条件光照要求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5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检验。
对于40W的日光灯、检验距离要求是500mm。
检验员的要求检验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不低于,被检查表面和人眼视线呈45°角(图2).检验时间、距离和是否旋转的要求可接收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缺陷不能影响装配和功能,否则仍判不合格。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多。
即在直径100mm的圆内,实际缺陷数量不能超过缺陷允收表规定的缺陷数量 N 。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大。
即实际测量结果不能大于缺陷允收表的要求。
对于可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长度L和面积S等,记录累积值(L=L1+L2+…Ln,S=S1+S2+…Sn)与缺陷允收表比较。
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一)引言概述:电子产品的外观质量是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帮助生产商、质检员和消费者更好地了解电子产品的外观质量标准。
本文将从产品外观整体要求、材料质量、表面处理、图案标识和包装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产品外观整体要求1. 外观设计符合产品功能需求,具有舒适的操作感。
2. 外形尺寸和比例符合设计要求,没有明显的变形或错位。
3. 产品表面平整光洁,无明显的凹凸、划痕或气泡等缺陷。
4. 外壳装配良好,无松动、裂缝或变形等现象。
5. 材料色彩清晰、一致,无色差、褪色或沾污等问题。
二、材料质量1. 外壳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阻燃性能良好。
2. 塑料件应无明显刺激性气味,无色素渗出。
3. 金属外壳应无明显的锈蚀、划痕或氧化现象。
4. 按键材料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耐用性。
5. 其他材质如玻璃、陶瓷等应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和抗冲击性。
三、表面处理1. 外壳表面处理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如喷漆、电镀等。
2. 表面处理应完整均匀,无刮痕、起泡或掉漆现象。
3. 弯曲区域应无明显的涂层剥落。
4. 外壳边缘应有光滑的过渡,无棱角或毛刺。
5. 文字标识应清晰、不易磨损。
四、图案标识1. 图案标识应与产品用途、功能相符合。
2. 标识位置应明确,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3. 标识应具备一定的耐磨性和抗溶解性。
4. 标识图案应清晰,无模糊不清或重叠现象。
5. 标识颜色应准确、鲜明,不易褪色。
五、包装1. 包装应符合产品保护和运输需求,能有效防潮、防震和防静电。
2. 包装材料应环保,无刺激性气味。
3. 包装印刷清晰,无模糊或错位现象。
4. 包装件数应准确,无缺漏。
5. 包装外观整洁,无明显变形、撕破或破损。
总结: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对于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产品外观整体要求、材料质量、表面处理、图案标识和包装五个大点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子产品外观质量的标准要求。
富甲电子(昆山)有限公司SKYROCK Fuchia Electron(Kunshan)Co.,Ltd.【第 1 版】SKYROCK目录修订履历 (3)1. 介紹 (4)1.1目的 (4)1.2範圍 (4)1.3參考 (4)1.4定義 (4)2.所需文件 (6)2.1PSCS (6)2.2CCS (6)3. 應用 (6)4.維護 (6)4.1PSCS (6)4.2CSS (6)5.文件控管和發放 (7)5.1文件編碼和發行 (7)6.衝突解決 (7)7.压铸件 (8)7.1檢查標準 (8)7.1.1製程檢查 (8)7.1.2 接受/判退標準 (9)8.加工件 (10)8.1檢查標準 (10)8.1.1檢驗員資格 (10)8.1.2製程檢查 (10)8.1.3接受/判退標準 (10)9.烤漆件 (12)9.1檢查標準 (12)9.1.1 檢驗員資格 (12)9.1.2製程檢查 (12)9.1.3 接受/判退標準 (14)10. 顏色 (15)10.1主要评介 (15)10.1.1 建議的顏色標準 (15)10.1.2色板 (15)10.2檢驗標準 (15)10.2.1 檢驗過程 (15)11.3接受/駁回標準 (16)11.3.1量差公差 (16)11.3.2 产品内公差 (16)SKYROCK修订履历SKYROCK1. 介绍1.1 目的规范统一压铸件外观标准。
1.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生产的所有压铸件产品,客户特别规定的除外。
1.3 定义1.3.1压铸件∙一级:电子类产品,表面处理为抛光+电镀件。
如鸿城产品,SONY产品。
∙二级:表面处理为烤高级烤漆,如烘手器外壳,1008壳体,E型壳体。
∙三级:五金件,表面处理为粉体烤漆。
流痕:在表面出现波浪或条纹,原因为流入模具内的熔汤熔融状态不充分。
缺料:由于模具充填不充分而导致。
裂缝:由于外力产生微小的裂纹。
原因为铸件凝固收缩,或脱模时模具有轻微的移动。
缩水:材料有像火山口一样的凹陷。
1目的确定通用半成品、成品外观标准,为公司品质控制提供标准的依据。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所有半成品、成品的外观、尺寸的控制;另有规定除外。
3职责权限3.1品控中心负责外观标准的制定。
3.2产品中心、研发中心参照本文件制定相关零件承认、作业标准。
3.3事业部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外观处理过程中参照本文件予以执行。
4术语定义4.1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尺寸。
4.2异色点(黑点):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4.3凹凸点:由于模具的损坏等原因造成产品表面出现的高低不平。
4.4颗粒:喷油、喷漆、移印表面附着的细小颗粒。
4.5缩水:部分区域由于熔体压力不够,在该区域截面形成的凹坑。
4.6熔接线:熔体在腔体中流动时不能很好融合,在表面形成的一条明显的线。
4.7破裂:由于内应力或机器而在表面形成的裂纹。
4.8填充不足:成型时因材料不足或成型压力不够而导致成型品出现缺陷。
4.9水口位高出:成型因射出时粘在注口附件的废气或注口附件因某些原因添充不足而产生。
4.10油迹:五金件表面残留的油污。
4.11翘曲及变形:成型时由于受力不均或其它应力而造成的变形。
4.12批锋:由于工艺或模具原因,在边缘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废边。
4.13污点:表面形成的可擦除赃污。
4.14无感划伤:用指甲刮过划伤处,无段落感。
4.15有感划伤:用指甲刮过划伤处,有段落感。
4.16碰伤:由于碰撞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明显可见的缺损、变形或凹坑。
4.17流纹:以浇铸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壮条纹。
4.18积漆: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4.19桔纹:在油层、漆层表面出现桔子皮状皱痕迹。
4.20透底:在漆层表面出现局部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4.21剥落:在漆层表面出现涂层脱落现象。
4.22纤毛层:在漆层纤维毛等物而产生的细小线状现象。
4.23雾状:表面上的模糊、不清晰、不光亮的现象。
4.24气泡:因工艺原因内部出现的可见的空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