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41.21 KB
- 文档页数:5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引言】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是企业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安全风险”是指潜在的危险因素或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
企业要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以防范和减少安全风险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工作制度的目的、范围、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度目的】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目的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准确识别、评估和管控潜在的危险因素,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和财产安全。
具体目标有:1. 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2.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分级管理,降低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3.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措施和制度,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4.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和推行安全文化。
【二、适用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企业各岗位、各部门的员工。
包括生产、仓储、销售等工作岗位。
特别是一些安全风险较高的工作岗位,如高空作业、化学品储存等,必须加强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
【三、工作流程】1. 安全风险辨识阶段(1)组建风险辨识小组,由专业人员担任负责人,成员包括相关部门的代表。
(2)收集相关信息,如生产设备、工作流程、作业环境等。
每个岗位提供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风险点的识别和预防措施等。
(3)开展风险辨识工作,根据岗位的特点和决策树,辨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事故隐患,编制风险辨识报告。
(4)会议讨论,形成共识,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2. 安全风险评估阶段(1)根据风险辨识报告,确定需要评估的风险,将其按照风险等级划分,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和方法。
(2)对每个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概率评估和危害评估。
概率评估是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害评估是指事故发生后的影响程度。
(3)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责任分工。
(4)形成评估报告,提交相关部门审批。
3. 安全风险管控阶段(1)根据评估报告,制定管控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一、总则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企业员工和财产安全的基础和前提。
为了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1. 确保企业各项安全风险得到全面识别、评估和管控,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制定全面、科学、具体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确保全员参与、全员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3.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隐患及时排查、整改,防患于未然,确保公司业务的稳定、顺利运行。
三、工作内容1.安全风险分级管理(1)设立安全风险管控小组,责任明确,设立安全风险管理指导委员会,负责公司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
(2)制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对企业内部的各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分级管控。
(3)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明确责任人和落实时间表。
(4)定期对各项安全风险进行跟踪评估,及时更新风险评估,并不断改进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2.安全隐患排查治理(1)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制定详细的隐患排查方案和工作流程,明确排查频次、项目和责任人。
(2)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确定隐患内容、位置和危害程度。
(3)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整理,制定整改方案和时限,督促相关部门尽快整改并报备。
(4)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记录排查情况、整改措施及效果,形成全面的隐患治理报告。
3. 安全管理流程优化(1)对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明确重要节点和责任人,缩短决策执行时间,提升管理效率。
(2)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安全隐患和事故的数据化管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员工安全知识的有效传达和应用。
四、工作要求1. 全员参与,形成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全员管理模式,实现“预防为主,整治结合”的安全管理策略。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1. 制度目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科学分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和员工。
3. 分级标准:安全风险将根据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和发生的概率进行分级。
分级标准如下:- 高风险:可能对企业的人员生命安全、资产安全和业务连续性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 中风险:可能对企业的人员生命安全、资产安全和业务连续性造成一定影响的风险;- 低风险:可能对企业的人员生命安全、资产安全和业务连续性造成较小影响的风险。
4. 管控措施:根据安全风险的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高风险: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及时排除或减轻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并持续监测和评估风险;- 中风险:制定详细的管控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定期检查和修订控制措施;- 低风险:制定基本的管控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和改进;5. 责任分工:- 企业高层领导负责对高风险进行决策和指导;- 各部门负责根据风险分级制定相关的管控措施,并监督执行;- 员工应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规定,积极参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6. 监督和评估:企业应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7. 培训和宣传:企业应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8. 处罚措施:对违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员工,将按照企业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9. 修订和解释:本制度的修订和解释权归企业高层领导层所有,并通过内部通知方式进行公布和解释。
以上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执行。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2)是指公司或组织为了保障安全、防范风险而建立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来最大程度地降低或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提升主动辨识、评估、管控风险能力,科学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应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单位负责、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机制,积极引导全员参与,开展全过程、各环节控制,以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三条风险管理原则(1)业务融合原则风险管理应贯穿于安全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各环节,并与业务管理有机融合。
全员都应树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念,并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制度、管理程序和要求。
(2)系统化原则风险管理应综合“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因素,系统化开展致险因素分析,各类致险因素相互影响,共同触发风险事件的发生。
(3)动态管理原则风险管理应采用“计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动态循环改进模式,依据工作实际,相应动态调整风险管理辨识、评估、管控工作。
第四条风险辨识(一)确定风险辨识范围风险辨识应覆盖本单位所有安全生产活动及其区域范围,综合考虑不同风险事件发生的独立性,以及历史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研究确定一个或以上风险辨识范围。
(二)划分风险单元划分风险单元主要是筛查通行条件不良路段,以《XXXX规范》相关规定作为判断依据,从技术指标、工艺参数、隔离防护设施等方面,进行筛查,摸清底数。
(三)确定风险事件针对不同的风险单元,结合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际,综合考虑历史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研究确定风险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
(四)分析致险因素针对不同风险单元,按照“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因素进行致险因素分析。
第五条风险评估(一)风险评估体系确定风险等级主要由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后果严重程序(C)决定。
1.指标体系分级标准(1)可能性指标分级标准可能性统一划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极高、高、中等、低、极低。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最新3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篇一为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监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风险辨析与防范能力,按照我县安委办下发的《自治县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围安办字〔20xx〕27号)和县安监局下发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机械轻工纺织行业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围安监字〔20xx〕31号)的要求,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现根据有关要求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组织机构设置:公司成立“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活动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成员:XXX、XXX、XXX二、基本方法风险辨识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从人、物、管理和环境四个方面查找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类风险的规律和控制方法。
风险辨识主要依据《河北省XX行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试行)》来进行,XXX有限公司目前从事的作业项目有关的致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公司内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坍、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5、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各储水池,排污井淹溺6、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7、火灾:一切引起火灾的事故。
8、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范文(通用3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范文(通用3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1时值全国第21个、全省第29个“安全生产月”,为扎实开展“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主题活动,开发区应急管理局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风险分区分级辨识与管控专项培训。
截至目前,全区8家重点企业生产、设备、安全等方面管理人员400余人接受了培训。
培训结合推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总要求,以提升安全风险分区分级辨识与管控能力为切入点,采用事故案例、互动研讨、政策解读等多种方式,以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为抓手,详细讲解如何选用多种评估方法对同一评估对象进行评估,按照“一作业一风险点”“一设备一风险点”要求,严格做到层层“肢解”。
培训强调风险辨识方面要在强化叠加性、延伸性和针对性上下功夫,风险管控方面要在标准化、数字化、常态化不断探索,切实助力企业解决“想不到、查不出、控不住”等突出问题。
通过本轮培训,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风险的概念、风险的辨识和管控有了更清晰地认识,理清了如何做好安全管理的思路,从源头上杜绝“三违”行为的发生,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确保全区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211月29日,在德清县雷甸镇综合指挥中心内,只见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张“风险辨识图”。
图上显示:雷甸镇内21家企业共识别较大风险点(橙色)44处,一般风险点(黄色)117处,低风险点(蓝色)209处。
“监测出的风险点会通过后台交办给所属辖区安全监管员,并在规定期限整改后进行复测,直到消除隐患。
”雷甸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有了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安全监管从“人工跑”到“数据跑”,从而大大提高发现安全隐患的效率和精准度。
今年以来,雷甸镇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数字化转型,依托数字治理指挥平台、数字治理雷甸模式、数字治理智能设备3个支点,在“平安304”的基础上进行纵向延伸,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为基准,隐患排查治理为手段,通过机关干部、网格员、村(社)干部和志愿者4股力量,运用“风险辨识一张图”助力企业安全生产,实现零死角管控。
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各类安全风险在人们日常生活和事业经营中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多的危害。
应对安全风险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来进行管理和控制。
本文主要针对企业的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案。
二、安全风险的定义和特征安全风险是指可能对人员、财产、环境等造成损害或局部或全面破坏的可能性。
安全风险具有以下特征:(1)难以预测性:安全事故往往是以突发性、意外性、复杂性为特点,而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和后果往往难以精确预测;(2)不确定性:安全风险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其发生的机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也难以确定;(3)综合性:安全风险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技术、管理、经济、环保、人文因素等。
三、安全风险的辨识方法安全风险的辨识是对潜在安全风险进行察觉和发现的过程。
以下是常用的安全风险辨识方法:(1)专家评价法:通过对企业的安全领域进行现场观察和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依据专家经验或相关安全标准,进行安全风险评估;(2)检查检验法:通过安全设施的检查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检验等,识别和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3)统计分析法:基于历史事故数据和频率分析等,进行概率分析和趋势分析,找出可能发生的重大安全事件;(4)风险评价法: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设备信息、人员素质、环境条件等因素来分析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方法为了掌握安全风险情况,对于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和科学管控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方法及步骤:(1)确定安全风险分级标准:通过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和分级标准。
(2)评估安全风险等级:依据安全风险分级标准,对企业的设备、人员和环境等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3)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依据安全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包括风险控制、安全防范、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措施。
(4)实施安全风险管控:根据事故预防以及应急处理的需要,对安全风险等级的管控措施进行执行和监督。
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面临的安全风险也不断增加。
安全风险不仅仅包括自然灾害等非人为因素,更包括恐怖袭击、网络安全等人为因素。
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安全风险可能导致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灾难性后果。
因此,必须对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分级和管控,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辨识安全风险1. 定义安全风险:安全风险是指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社会造成威胁和危害的不确定因素。
2. 辨识安全风险的方法:(1)现场勘察法:通过现场勘查相关区域,了解各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统计分析法:通过历史数据、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各种安全风险的发生率、危害程度等。
(3)咨询专家法:聘请专业的安全评估团队或专家对企业或个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提供科学的建议。
三、分级安全风险根据辨识出的安全风险的危害程度和其他因素,将安全风险分为不同的级别,并确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1. 安全风险一级:对人员、财产和社会造成重大威胁和危害,需要进行紧急处理。
2. 安全风险二级:对人员、财产和社会形成较大威胁和危害,需要及时处理。
3. 安全风险三级:对人员、财产和社会形成一定的威胁和危害,需要加强监控和预防。
4. 安全风险四级:对人员、财产和社会影响较小,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四、管控安全风险针对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1. 安全风险一级:采取紧急措施,迅速进行疏散和救援,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处理。
2. 安全风险二级:采取及时措施,迅速组织应急处理,以减少损失。
3. 安全风险三级:加强监控和预防,定期检查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落实防范措施。
4. 安全风险四级: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安全培训,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
五、评估和改进对所采取的管控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足之处,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1. 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了解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情况和管控措施的效果。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本在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时,建立完善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的范本,供参考。
一、引言为了确保组织的稳定运营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辨识、评估和管控安全风险的程序和职责,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所有涉及安全风险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
三、定义安全风险:指在组织运营中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或条件。
辨识:指确定和识别所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的过程。
评估:指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
管控: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以最小化或消除安全风险的过程。
分级:指根据安全风险的严重性和发生概率,将其分为不同级别,以便优先处理。
四、安全风险辨识1. 建立辨识安全风险的机制,包括内部员工反馈、内外部安全监测报告等渠道。
2. 针对组织内各个部门和活动进行定期的安全风险辨识,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的风险。
3. 制定辨识风险的流程和方法,明确职责和权限。
五、安全风险评估1. 定义安全风险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包括风险值计算模型、评估指标等。
2. 根据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
3. 制定评估结果的记录和报告要求,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 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将安全风险分为不同级别,如高、中、低级别。
2. 高级别安全风险: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消除,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3. 中级别安全风险:建立控制措施和预警机制,定期检查和监测,确保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4. 低级别安全风险:建立预防和日常管理机制,持续监测和改进。
七、责任和义务1. 组织领导:负责制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____安全生产法》、《____省安全生产条例》、《____绥芬河市委、市____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____》,为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实现零事故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两级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立疾控中心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管控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工作,成立本单位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安全负责人,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管控本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管控实施1、两级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认真开展管控工作,按要求召开安全会议,将安全工作任务层层落实,有专人负责;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方案;定期开展安全演习;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整改。
2、要制定本单位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并认真实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2)工作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任务为了保障企业的安全,提升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旨在对企业内部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的识别、分级和管控,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的员工、财产和社会公众的安全。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所有岗位的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按照本工作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
第三条基本原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执行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2. 预防为主原则:主动预防安全风险,防患于未然;3. 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安全风险的大小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管理;4. 全员参与原则: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5. 法律法规遵守原则: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规定履行安全管理责任;6. 管理科学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第二章安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第四条安全风险的识别1. 安全风险的识别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基础。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建设方针,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评估,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保障安全建设,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双鹰公司内部为保障安全建设自主____开展的,对建设、管理各环节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超前辨识、分析、分级评估、管理控制的活动。
本制度不包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由中介机构承担的各类安全评价活动。
第三条本制定适用于双鹰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二章____管理第四条组长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控工作的总体____、协调。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____制订老鹰岩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考核标准,定期协调____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对各单位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各业务职能部门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专业管理部门,负责本—1—专业范围内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工作的____协调、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
第五条副组长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____机构,明确各级评估责任,____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或细则,明确____程序、方式方法、监督管理及考核奖惩等内容。
单位分管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负责,具体____实施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副总工程师及业务科室负责实施专业范围内的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区队负责实施现场开工条件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班组负责实施重点工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岗位人员负责实施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评估管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实施方案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1.安全风险分级识别: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将风险按照重大、较大、一般三个等级进行划分。
2.风险评估与监控: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和可能发生的概率,并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实时进行风险监测与预警。
3.制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根据风险等级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控策略,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进行风险管控措施的细化和制度化。
4.管控措施的实施与监督:将管控措施纳入企业管理体系,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建立定期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计制度,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5.风险防控的持续改进: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改进和升级,提高企业的防控能力。
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1.隐患排查制度建设: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包括隐患排查周期、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隐患排查标准和方法等,确保全面、系统地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2.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流程:明确隐患排查与治理的工作流程,包括隐患排查计划制定、隐患排查实施、隐患整改督办等环节,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汇报机制。
3.隐患整改与追踪督办: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并建立追踪督办制度,确保整改措施的及时有效实施,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收。
4.建立隐患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对隐患进行分类、管理和跟踪,提高隐患排查和治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5.隐患排查与治理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安全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隐患排查和治理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方案需要从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方面入手,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流程,并加强实施和监督,以达到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的目标。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是一种组织内部用于识别、评估和管理潜在安全风险的制度。
它的目的是确保组织能够及时发现并分析可能对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一般流程和要点:
1. 风险辨识阶段:
- 组织内部成立专门的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小组。
- 将组织的业务、活动和资源进行分类和划分。
- 根据分类和划分的结果,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类型和潜在的风险因素。
2. 风险评估阶段:
- 对已识别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概率、影响和风险等级等方面的评估。
-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各个安全风险的优先级和重要程度。
3. 风险管理和管控阶段:
-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和管控措施,包括预防、减轻和应对等方面的措施。
- 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和管控措施的责任人和时间表。
- 定期对风险管理措施和管控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
4. 风险监测和报告阶段:
- 建立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定期对风险情况进行监测和报告。
- 及时向组织内部的相关人员和部门报告风险情况,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反馈的及时性。
5. 培训和宣传阶段:
- 对组织内部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培训,提高其对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的认识和意识。
- 定期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全员对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通过以上流程和要点的规范实施,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能够有效地为组织提供风险识别和管理的依据和指导,降低组织面临的潜在安全风险,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程,安全风险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的关注重点。
对于企业来说,安全风险的辨识和管控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安全风险的辨识和分级管控提出一个方案。
二、安全风险辨识1. 安全风险辨识的目的安全风险辨识的目的是识别出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风险,为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2. 安全风险辨识的方法(1)信息收集:通过收集各种信息,如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系统架构、安全策略等,了解企业的运作情况。
(2)风险识别:根据信息收集的结果,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包括物理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人员安全风险等。
(3)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的评估。
(4)风险分类:根据评估结果,将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如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以便后续的管控工作。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 分级原则(1)风险等级: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高风险级别的风险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管控,中风险级别的风险可以适度放宽,低风险级别的风险可以暂时不予处理。
(2)控制措施: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对于高风险级别的风险,应当采取最严格的控制措施,包括采取物理措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等;对于中低风险级别的风险,可以适度放宽控制措施,主要依靠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 分级控制策略(1)高风险级别的风险控制策略:- 物理控制:如安装安全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 技术控制:如加密通信、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保护信息和系统的安全。
- 管理控制: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员工培训等,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2)中风险级别的风险控制策略:- 技术控制:如系统日志监控、漏洞扫描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
- 管理控制:如制定访问控制政策、权限管理等,减少风险的发生。
(3)低风险级别的风险控制策略:- 技术控制:如常用的杀毒软件、安全补丁的更新等,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____》____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及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安全管理方式的革新,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在其它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隐患前期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和风险变更五个方面。
第二章基本术语第五条事故是指导致工程发生人员伤害、经济损失、环境影响、工期延误或工程耐久性降低等不利后果的事件。
本办法重点考虑引起人员伤害的事故。
第六条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不利后果的组合。
第七条本办法所提到的风险特指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亡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第八条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或其组合,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物、环境因素以及管理环节等。
第九条参照LEC的评估方法(附件7)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本办法将风险划分为以下四个级别:1.一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高于____分的(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2.二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____分到____分之间的(160≦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3.三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____分到____分之间的(70≦分数值<160)风险;4.四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低于____分的(分数值<70)风险。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十条各项目部应成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小组。
项目经理任组长,支部书记、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安全总监任副组长,工程、技术、船机、安全等部门管理人员和现场负责人为组员。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工作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安全生产是企业和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于实现安全、稳定、持续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掌握和管控安全生产风险,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至关重要。
本工作方案旨在制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方案,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能够顺利落地实施。
二、工作内容与计划1.确定风险分级标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要求,制定风险分级标准,包括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等指标,并明确不同等级的管控要求。
2.评估风险等级:根据已有的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和实地考察情况,对不同区域、设备、工艺等进行风险等级评估,确定每个区域的风险等级和管控要求。
3.制定管控措施:根据风险等级的要求,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人员培训、设备保养、安全检查等,确保风险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实施。
4.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管理机制,包括责任制度、考核机制、监督检查等,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5.推广和培训:针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要求和措施,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推广并应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6.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7.完善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审核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8.持续改进: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改进和完善,确保其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相匹配。
三、工作方案执行1.项目组成员:成立项目组,包括企业管理者、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专家、相关技术人员等,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任务。
2.工作计划:按照工作内容,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时间节点、工作流程、资源投入等,确保工作进展按计划进行。
3.沟通与协调:加强内外部沟通与协调,与相关部门、专家和员工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解决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辨识、管控我矿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制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专业主要负责人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组(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统一领导、协调:组长:郑秦峰(矿长)副组长:巩仲斌(安全矿长)郑成梁(总工程师)刘永清(机电矿长)张锁明(通风矿长)陈海堂(生产矿长)王文龙(工会主席)成员:姚国海(副总工程师)王军军(副总工程师)汤志伟(副总工程师)李凯(副总工程师)张鹏(副总工程师)贺战平(副总工程师)贺丽峰(技术科科长)张仙蒲(标准化主任)赵家威(通风科科长)马洋(办公室主任)乔卫民(安全科科长)赵志强(地测科科长)郭峰(机电科科长)张峰亮(监控室主任)张大伟(调度室主任)李彬彬(职业卫生科长)席亚辉(劳动用工科)洪家德(通风队队长)秦随胜(综采队队长)张胜利(掘一队队长)王国林(掘二队队长)李凤学(运输队队长)郭荣和(机电队队长)李蛇科(机运队队长)魏传高(探水队队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科长由乔卫民兼任,负责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组织开展,并指导协调各职能科室和区队完成分管范围内的工作。
(二)领导组职责1、矿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安全副矿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各副矿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及业务科室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引言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是指为了保障组织或企业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通过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制定一套系统性的工作制度。
本文将介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重要性、目标与原则、实施步骤、职责与义务等内容。
1. 重要性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组织安全保障通过建立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可以确保组织内部的各项工作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
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风险,能够有效地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和稳定发展。
1.2 人员安全保障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实施能够保障组织成员的人身安全。
通过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和消除潜在的人身危险,有效减少事故和伤亡风险,提高人员安全保障水平。
1.3 资产保护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实施可以保护组织的各类资产。
对于企业而言,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产设备、技术资料等;对于个人而言,资产可能是个人财产、隐私等。
制定科学的风险管控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资产遭受损失。
2. 目标与原则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目标是全面辨识和评估组织或企业内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实现全员安全保障。
其原则如下:2.1 全员参与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需要每个成员的参与和贡献。
所有人员都应该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环境进行风险辨识,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共同提高组织的整体安全水平。
2.2 风险分级管控根据风险的等级和特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对于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要实施更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对于低风险的工作环境和任务,可以采取相对宽松的控制措施。
2.3 风险防范优先在实施风险管控措施时,要始终把风险的预防放在首位。
通过改进工作环境、加强规范与制度建设等手段,提前排除潜在的风险,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2.4 持续改进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需要定期对工作制度进行评估,发现和纠正不足之处,不断提升安全水平和管理效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各专业、科室、单位: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科室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一)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组长:矿长常务副组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副组长:生产矿长、通风矿长、机电矿长、基建矿长成员: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及科室和单位主要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科。
办公室主任由安监科科长兼任,主要负责检查、督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实施。
(二)领导组职责1、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管控措施以及层级责任、考核奖惩等内容。
2、制定安全风险辨识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
3、指导、督促各专业及科室和单位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三)办公室职责1、办公室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检查、督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实施。
2、组织相关人员对全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3、承办上级部门和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职责分工1、矿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对安全风险分级辨识评估工作进行总体牵头和安排,并按照矿井安全风险评估辨识结果应用于确定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指导和完善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对安全风险评估辨识的危险因素,按管控措施要求,进行安全管控措施的安排。
编号:SM-ZD-81691
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
作方案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方案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为提高公司辨识管控安全风险和防范事故能力,根据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关于《河北省“两客一危”道路运输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的通知和《河北省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公司行业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攻坚行动部署,以《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标准规范为依据,在公司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体系建设,通过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公司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提升公司防范风险和事故的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目标
通过攻坚行动,力争年底前对所有岗位建立安全风险辨
识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达标率100%。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20xx年12月23日前)。
1.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公司攻坚行动领导小组,
组长:张峰经理
组员:耿建平王拥军陈英范晓丽谷志信
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科,主任由耿建平担任。
2.制定专项工作方案。
根据市区统一部署,研究制定本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方案,确定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和保障措施,认真落实市区局工作安排。
3.召开动员部署会议。
召开由相关工段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议,对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动员会议召开后,各工段要结合实际,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本工段专项活动工作方案,方案要做到切实可行,同时召开全体员工参加的动员大会进行专项部署。
4.开展岗位摸底排查。
要对工段岗位逐一进行一次摸底排查,摸清危险因素情况等,按照安全生产监管分级登记建
档。
(二)集中攻坚(20xx年12月22日至年底)。
公司对作业工段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要督促工段认真做好防范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1.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公司要按照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参照试点企业做法,结合本公司实际,逐一对工段、班组和岗位员工、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工具器械、原料物品、作业场所等进行风险辨识,摸清本工段安全风险底数,逐一登记建档,逐一进行标识。
2.制定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公司要依据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对于容易引发事故、有较大危险的生产设备及作业岗位,按照设备使用要求、工艺技术要求、安全规程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安全的作业管理制度和防护措施,明确风险管控责任,规范岗位人员作业行为,有效管控风险和事故。
3.彻底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公司要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道路运输企业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标准》,对教育培训、设备设施、员工作业、应急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系统排查,按照一般和重大隐患进行分级建档,逐项
制定排查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完成时限,建立并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做到立查立改,彻查彻改。
年底前,所有岗位,要全部纳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与管理部门实现互联互通。
4.继续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公司要按照20xx年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一次“回头看”,认真开展工作,查漏补缺,彻底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5.建立长效机制。
公司要将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抓好。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