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削加工工艺基础
- 格式:pptx
- 大小:6.64 MB
- 文档页数:10
车削的总结引言车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旋转工件并使用切削工具,从工件上去除材料,从而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在制造业中,车削广泛应用于零件加工、模具制造、机械加工等领域。
本文将对车削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常见的车削方法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车削的原理车削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旋转的工件与切削工具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不断切削和去除工件上的材料,将工件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车削主要涉及以下几个主要参数:1.转速:工件的转速决定了切削速度,速度过快会导致切削工具磨损过大,速度过慢则会影响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
2.进给速度:进给速度决定了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较高的进给速度可以增加加工效率,但同时也要考虑工件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
3.切削深度:切削深度决定了每次切削去除的材料量,深度过大会导致切削力过大,甚至导致工件变形和切削工具损坏。
4.切削角度:切削角度是指切削工具刀片相对于工件表面的夹角,它会影响切削力和切削表面的质量。
二、车削的工艺流程车削的加工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工件材料和尺寸:根据需求确定加工的工件材料和尺寸,这是确定车削工艺参数的基础。
2.选择合适的车床和切削工具: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尺寸,选择合适的车床和切削工具。
常见的车床包括平车、立车和数控车床等,切削工具包括车刀、车削刀片等。
3.固定工件:将工件固定在车床上,确保工件的稳定性和准确的位置。
4.设置车削参数: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尺寸,设置合适的车削参数,如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5.进行车削加工: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车削加工。
根据工件的形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车削方法,如外圆车削、内圆车削、端面车削等。
6.检验加工质量:加工完成后,对工件进行检验,包括尺寸、表面质量和几何形状等方面的检查。
7.修整和抛光:根据实际需求,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修整和抛光,提高其表面质量。
三、常见的车削方法车削方法根据切削方向和切削工具的运动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外圆车削:将工件固定在车床上,通过旋转工件,切削工具在工件表面上进行横向切削,使工件外圆面达到所需的直径和粗糙度要求。
车工重要基础知识点
车工是机械加工中的一种重要工艺,它是通过车床进行金属材料的切
削加工,常用于制造零部件和工件。
作为车工的重要基础,以下是一
些关键知识点:
1. 车床的分类:车床是车工的主要设备,根据工件的特征和加工要求,可以分为平面车床、立车床、镗磨床等不同类型。
2. 车刀的种类和用途:车刀是切削工具,常用的有刀柄式车刀、螺旋
切削车刀等。
它们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加工操作,可用于外圆车削、内
孔加工、车削螺纹等。
3. 加工工艺:车工过程通常包括车削、镗削、齿轮切削等步骤。
车削
是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刀具与工件相对旋转,实现对材料的切削。
4. 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车工中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对于工件的质
量和功能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量等参数,以及采
用合适的车刀和切削液等,可以实现高精度和良好的表面质量。
5. 车床操作技巧:熟练掌握车床的操作技巧对于高效完成加工任务非
常重要。
这包括正确调整车床的速度、进给和刀具的位置,合理安装
和调整夹具等操作步骤。
6. 安全注意事项:车工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因此在进行车工操作时
应特别注意安全。
操作者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意外伤害。
以上是关于车工重要基础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对于从事车工工艺的人
员来说,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件质量,并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车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车削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切削刀具与工件相对转动的方式,将工件外表面的金属材料去除,从而达到加工工件的目的。
车削加工工艺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涉及到各个行业的制造过程中。
车削加工的基本原理是,切削刀具沿工件的轴向方向进行旋转,同时对工件进行进给运动,通过切削刀具在工件上的切削作用,将工件上的金属材料去除,从而达到加工工件的目的。
切削刀具一般由刀杆和刀片组成,刀杆用于固定和支撑刀片,刀片则直接进行切削作用。
车削加工工艺可以分为外圆车削、内圆车削、平面车削和螺纹车削等几种类型。
外圆车削是指将工件的外表面进行车削加工,通过切削刀具在工件上的切削作用,将工件外表面的金属材料去除,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内圆车削是指将工件的内孔进行车削加工,通过切削刀具在工件内孔上的切削作用,将内孔的金属材料去除,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平面车削是指将工件的平面进行车削加工,通过切削刀具在工件平面上的切削作用,将平面上的金属材料去除,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螺纹车削是指将工件的外螺纹或内螺纹进行车削加工,通过切削刀具在工件的螺纹表面上的切削作用,将螺纹上的金属材料去除,从而得到所需的螺纹形状和尺寸。
车削加工工艺中,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是影响加工效果和加工质量的重要参数。
切削速度是切削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的线速度,一般用米/分钟来计算。
进给速度是切削刀具在切削过程中进行进给运动的速度,一般用毫米/转来计算。
切削深度是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时每次削除的金属材料的厚度,一般用毫米来计算。
通过合理地选择和调整这些参数,可以达到最佳的车削加工效果和加工质量。
总之,车削加工工艺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切削刀具与工件相对转动的方式,将工件外表面的金属材料去除,从而达到加工工件的目的。
在车削加工过程中,合理选择和调整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影响加工效果和加工质量。
车削是机械加工中最常见且广泛应用的工艺之一。
编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基本步骤数控车削加工是一种高效、精准的加工方式,能够满足工业生产中对复杂零件的加工需求。
编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是实现这种加工方式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编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基本步骤。
一、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计算在编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之前,我们需要首先确定要加工的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这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
对于复杂形状的零件,可以采用CAD软件进行设计和绘制,然后提取出要加工部分的轮廓线和控制点。
通过这些控制点可以确定加工路径,进而设置数控机床的加工方案和程序。
二、编制数控程序编制数控程序是数控车削加工的核心环节。
在编写程序之前,需要根据加工零件的尺寸和形状来确定加工的路径、速度和进给量等参数。
数控程序的编写需要使用特定的数控编程语言,如G代码和M代码等。
这些代码指示数控机床应该采取哪种方法来加工零件,如切削深度、转速、加工刀具的类型和进给速度等。
三、加工方案的制定对于零件的加工方案制定是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制定加工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材质、钻孔和铣削等方面的因素。
加工方案需要明确切削剂量和切削速率,以使工件能够被稳定地加工。
为此,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加工刀具、冷却液和工件固定方式等因素。
四、工艺参数的设置数控机床的操作过程中,需要一些必要的工艺参数进行设置。
可以通过数控软件设置相关参数,如切削速度、加工深度、进给速度、刀具切削半径和切削角度等,以实现加工过程中必要的控制。
五、机床装夹及校准在进行数控车削加工之前,需要对数控机床进行装夹和校准。
机床的校准过程包括对数控系统进行校准和机械部件的调整校准。
装夹时需要确保工件与机床夹紧装置紧密接触,并且不会出现移动或震动的情况。
六、切削力和冷却剂的控制数控车削加工中需要控制切削力和冷却剂的使用。
切削力过大会导致刀具的过早磨损和加工表面粗糙,因此需要控制加工的深度和进给速度等参数;而冷却剂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加工温度,从而减少刀具的磨损和工件的形变。
车削加工基本技能车床类机床是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又可用钻头、扩孔铰刀、丝锥、板牙、滚花刀等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一类机床,可加工的表面有内外圆柱面、圆锥面、成形回转面、端平面和各种内外螺纹面等。
在所有车床中,卧式车床的应用最为广泛。
它的工艺范围广,加工尺寸范围大(由机床主参数决定),既可以对工件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也可以进行精加工。
1车刀和车刀刃磨1.1、车刀车刀是金属切削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刀具。
它可以用来加工外圆、内孔、端面、螺纹及各种内、外回转体成形表面,也可用于切断和切槽等,因此车刀类型很多,形状、结构、尺寸也各异。
车刀的结构形式有整体式、焊接式、机夹重磨式和机夹可转位式等。
车刀的类型和特点:(1)整体式高速钢车刀这种车刀刃磨方便,可以根据需要刃磨成不同用途的车刀,尤其是适宜于刃磨各种刃形的成形车刀,如切槽刀、螺纹车刀等。
刀具磨损后可以多次重磨。
但刀杆也为高速钢材料,造成刀具材料的浪费。
刀杆强度低,当切削力较大时,会造成破坏。
一般用于较复杂成形表面的低速精车。
(2)硬质合金焊接式车刀焊接式车刀就是在碳钢(一般用45钢)刀杆上按刀具几何角度的要求开出刀槽,用焊料将硬质合金刀片焊接在刀槽内,并按所选定的几何角度刃磨后使用的车刀。
焊接式车刀结构简单、刚性好、适应性强,可以根据具体的加工条件和要求刃磨出合理的几何角度。
(3)硬质合金机夹重磨式车刀机夹重磨式车刀,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将硬质合金刀片夹固在刀杆上的车刀。
刀片磨损后,可卸下重磨,然后再安装使用。
(4)机夹可转位式车刀机夹可转位式车刀,就是将预先加工好的有一定几何角度的多角硬质合金刀片,用机械的方法装夹在特制的刀杆上的车刀。
由于刀具的几何角度是由刀片形状及其在刀杆槽中的安装位置来确定的,故不需要刃磨。
可转位式车刀的夹紧机构,应该满足夹紧可靠、装卸方便、定位准确、结构简单等要求。
1.2车刀刃磨(1)普通磨具的类型所谓普通磨具是指用普通磨料制成的磨具,如刚玉类磨料、碳化硅类磨料和碳化硼磨料制成的磨具。
车工工艺的基础知识
车工工艺是金属加工领域中常见且重要的一种加工方式,通过车床等设备来对
工件进行切削加工,以达到一定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下面将介绍车工工艺的基础知识。
1. 车工原理
车工是利用车刀在旋转工件上切削形成所需形状的一种加工方法。
车刀在工件
上的移动由车床主轴和横移设备控制。
车刀相对于工件的移动方式包括纵向进刀和横向进给。
2. 车刀类型
常见的车刀类型有外圆刀、内孔刀、切槽刀等。
外圆刀用于车削外表面,内孔
刀用于车削内孔,切槽刀用于切槽等特定形状的加工。
3. 车床种类
根据加工方式和工件形状的不同,车床可分为平面车床、立式车床、数控车床等。
数控车床通过数控系统实现自动化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4. 车削工艺步骤
车削一般包括确定加工工艺、装夹工件、选择车刀、确定切削参数、进行粗车、半精车、精车等步骤。
操作人员需根据工件的要求和加工精度逐步进行车削加工。
5. 车削质量检验
车削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尺寸检验、表面质量检验、形状偏差检验等。
通过检验结果判断加工是否符合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结语
车工工艺作为金属加工的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掌握车工工艺的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加工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车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