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21.05 KB
- 文档页数:12
1、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 3-2Q 2+15Q+10。
试求:(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解答:(1)因为STC=0.1Q 3-2Q 2+15Q+10所以SMC=dQdSTC =0.3Q 3-4Q+15 根据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P=SMC ,且已知P=55,于是有:0.3Q 2-4Q+15=55整理得:0.3Q 2-4Q-40=0解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Q *=20(负值舍去了)以Q *=20代入利润等式有:=TR-STC=PQ-STC=(55×20)-(0.1×203-2×202+15×20+10)=1100-310=790即厂商短期均衡的产量Q *=20,利润л=790(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P 小于平均可变成本AVC 即P ≤AVC 时,厂商必须停产。
而此时的价格P 必定小于最小的可变平均成本AVC 。
根据题意,有: AVC=QQ Q Q Q TVC 1521.023+-==0.1Q 2-2Q+15 令即有,0=dQ dAVC :022.0=-=Q dQdAVC 解得 Q=10 且02.022 =dQAVC d 故Q=10时,AVC (Q )达最小值。
以Q=10代入AVC (Q )有:最小的可变平均成本AVC=0.1×102-2×10+15=5于是,当市场价格P5时,厂商必须停产。
(3)根据完全厂商短期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P=SMC ,有:0.3Q 2-4Q+15=p整理得 0.3Q 2-4Q+(15-P )=0 解得6.0)15(2.1164P Q --±=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二阶条件C M R M '' 的要求,取解为: Q=6.022.14-+P考虑到该厂商在短期只有在P 时5≥才生产,而P <5时必定会停产,所以,该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Q=f (P )为: Q=6.022.14-+P ,P 5≥ Q=0 P <52、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LTC=Q 3-12Q 2+40Q 。
微观经济学综合习题一第7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练习题1.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 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相重合B. 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大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斜率C. 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D. 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2.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时,垄断厂商可以()A. 亏损B. 利润为零C. 盈利D. 上述情况都可能存在3.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的假设条件是()A. 行业内寡头厂商们之间是有勾结的B. 行业内某寡头厂商提价时,其他寡头厂商都会仿效C. 行业内某寡头厂商降价时,其他寡头厂商都会仿效D. 厂商可以任意进出市场4.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均为直线时,平均收益曲线在Q轴上的截距是边际收益曲线在Q轴上的截距的()A. 一倍B. 两倍C. 一半D. 四倍5.当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上,可以有()A. P大于LACB. P小于LACC. P等于最小的LACD. 以上情况都可能存在6.古诺模型达到均衡时,两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为()A. 1/2,1/2B. 1/3,1/3C. 1/3,2/3D. 3/5,2/57.如果在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需求价格弹性e d=5,商品的价格P=6,则相应的边际收益MR为()A. 7.5B. 24C. 1D. 4.88.古诺模型中,厂商以()为目的A. 减少成本B. 利润最大化C. 价格稳定D. 扩大市场占有9.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发生于()A. 边际成本等于D需求曲线中产生的边际收益时B. 平均成本下降时C. d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D. D需求曲线与d需求曲线相交,并有边际成本等于d需求曲线中产生的边际收益时10.当垄断市场的需求缺乏弹性时,MR为()A. 负值B. 0C. 1D. 正值答案:C、D、C、B、A、B、D、B、D、A微观经济学综合习题二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一、名词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生产集团理想的产量多余的生产能力寡头市场二、填空题1.如果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d=5,商品的价格P=6,则相应的边际收益MR=()。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一、名词解释完全垄断市场部分:完全垄断价格歧视生产者剩余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利润垄断竞争市场部分:垄断竞争产品差别主观需求曲线客观需求曲线寡头垄断市场部分:寡头市场纯粹寡头差别寡头折弯的需求曲线串谋卡特尔价格领导二、选择题(一) 完全垄断市场部分知识点: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或称“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1.下列不能成为进入一个垄断行业壁垒的是( A )。
A.垄断利润B.立法C.专利权D.资源控制2.以下最不可能成为垄断者的是( B )。
A.一个小镇上惟一的一名医生B.可口可乐公司C.某地区的电力公司D.某地区的自来水公司3.下列对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企业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都试图最大化利润B.都把产量确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那一点C.都面对着一条完全有弹性的需求曲线D.如果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都将减少生产4.对一个垄断企业而言,销售额外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 C )。
A.这额外一单位产品的售价B.因所有其他产品以新的更低的价格而造成的收益损失C.这额外一单位产品的售价减去因所有其他单位商品以新的更低的价格出售而造成的收益损失D.这额外一单位产品的售价减去支付给生产这一单位产品的工人的工资5.对一个垄断企业而言,边际收益小于价格,是因为( A)。
A.为了销售更多的数量,企业必须降低所有单位的价格B.它不能控制价格C.在市场价格下,企业可以销售它希望销售的任意数量D.它的产量只占市场总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6.当发生以下哪种情况时,厂商将会倾向于进入一个行业?( D )A.该行业存在超额利润B.规模经济不构成一个主要的进入壁垒C.该行业的主要资源不被现存的厂商所控制D.以上全对知识点:完全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三条收益曲线7.垄断厂商拥有控制市场的权力,这意味着( D)。
A.垄断厂商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B.如果他的产品增加一个单位,则全部产品的销售价格必须降低C.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低于其需求曲线D.以上都正确8.一个垄断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是( A )。
微观经济学第第七章课后答案第7章 课后练习答案一、基本概念 1、一般均衡:经济中所有经济单位及其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的一种状态。
2、帕累托最优条件:1)交换的帕累托最化条件:A B XY XY MRS MRS =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C D LK LK MRTS MRTS = ;3)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XY XY MRS MRT = 3、帕累托改进: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果经济社会通过资源重新配置可以在不使得他人境况受到损害的条件下使得某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则社会福利得到增进。
二、分析简答1、什么是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局部均衡是指:仅仅是某一种产品实现了均衡或某一种市场(例如,产品市场或要素市场)实现了均衡。
一般均衡是指经济中所有经济单位及其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的一种状态。
局部均衡把市场上其他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数量与价格对这种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忽略不计或视为不变,即假定这一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只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不受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
而在一般均衡分析中,不仅要分析影响该商品价格变动的供求关系,还要分析影响该商品生产的生产要素市场、消费者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即把经济中的所有经济单位和所有市场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和分析。
2、为什么完全竞争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所需具备的三个条件?完全竞争经济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存在着一般均衡,即存在一组价格,在该组价格下市场中的供求平衡。
假设该组价格为Px ,P Y ,…,P L ,P K ,…。
其中P X ,P Y ,…表示商品X ,Y ,…的均衡价格;P L ,P K ,…表示要素L ,K ,…的均衡价格。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消费者在既定价格下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在既定价格下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对于消费者而言,任意一个消费者在完全竞争经济中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对于消费者C ,有:/A XY X Y MRS P P = ;对于消费者B ,有: /B XY X Y MRS P P =;将以上两式整理可得:A B XY XY MRS MRS =;此公式就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1.根据图7-20中某垄断厂商的线性需求曲线d 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 ,试求:(1)A 点所对应的MR 值;(2)B 点所对应的MR 值。
图7-20答:由图7-20可知需求曲线d为P=-351+Q , TR(Q)=P ·Q= -Q Q 3512+, 所以MR=TR ′(Q)= -352+Q (1)A 点(Q=5,P=2) 的MR 值为:MR (5)= -352+Q =1; (2)B 点(Q=10,P=1) 的MR 值为: MR (10)= -352+Q =-1 本题也可以用MR=P(1--dE 1)求得: E A =2,P A =2,则MR=P(1--d E 1)=2x (1- 12)=1 E B =12,P B =1,则MR=P(1--d E 1)=1x (1- 10.5)=-12.为什么垄断厂商实现 MR =MC 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时,总有P >MC ? 你是如何理 解这种状态的?解答: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厂商的MR=P,所以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可以改写为P=MC。
这就是说,完全竞争厂商的产品价格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
而在垄断市场条件下,由于垄断厂商的MR曲线的位置低于d需求曲线的位置,即在每一产量水平上都有P>MR,又由于垄断厂商是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来决定产量水平的,所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均有P>MC。
这就是说,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是高于产品的边际成本的。
而且,在MC曲线给定的条件下,垄断厂商的d需求曲线以及相应的MR曲线越陡峭,即厂商的垄断程度越强,由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所决定的价格水平P高出边际成本MC的幅度就越大。
鉴于在垄断市场上的产品价格P>MC,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度量厂商垄断程度的指标:勒纳指数。
勒纳指数可以由1(1eMR P=-)=MC推导出,1(1eMR P=-)=MC,整理得,勒纳指数为:1e PP MC-=。
第三篇市场和福利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问题与应用1.Melissa用120美元购买了一个iPod,并得到了80美元的消费者剩余。
A.她的支付意愿是多少?答:消费者剩余等于支付意愿减去付出的价格。
因此,梅莉莎须支付200 美元($120 + $80)。
B.如果她在降价销售时买了售价为90美元的iPod,她的消费者剩余会是多少?答:此时,她的消费者剩余为:200-90 =110 美元。
C.如果iPod的价格是250美元,她的消费者剩余会是多少?答:如果iPod 的价格是250 美元,其价格大于梅莉莎的支付愿意,因此她不会再买,这时的消费者剩余就为零。
2.加利福尼亚早来的寒流使柠檬变酸。
柠檬市场上消费者剩余会有什么变动?柠檬水市场上消费者剩余会有什么变动?用图形说明你的答案。
答:柠檬变酸,消费者对柠檬的评价下降,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减少。
如图7-2(a)所示,柠檬质量下降,使需求曲线从D1下降到D 2,△APE是原先的消费者剩余,△A′P′E′是变动后的消费者剩余,△APE>△A′P′E′。
由于柠檬价格的下降,柠檬水的投入成本减少,柠檬水的价格也下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柠檬水市场上消费者剩余增加,如图7-2(b)所示。
图7-2 寒流的影响3.假设对法国面包的需求增加。
在法国面包市场上,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在面粉市场上,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用图形说明你的答案。
答:由于需求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法国面包的价格会上升,市场上的生产者剩余增加。
如图7 -3(a),价格从P1 上升到P2 ,销量从Q 1上升到Q 2,生产者剩余从面积P1BE1增加到面积P2BE2 。
由于面包产量上升,它的生产要素面粉的需求量也会上升。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面粉价格上升,市场上的生产者剩余增加。
如图7-3(b)所示,生产者剩余从面积P1BE1增加到面积P2BE2 。
西⽅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七章微观第七章习题⼀、名词解释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价格歧视博弈纳什均衡占优策略均衡⼆、选择题1、对于垄断⼚商来说,()。
A、提⾼价格⼀定能够增加收益;B、降低价格⼀定会减少收益;C、提⾼价格未必会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会减少收益;D、以上都不对。
2、完全垄断的⼚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B、MR=SMC=LMC;C、MR=SMC=LMC=SAC;D、MR=SMC=LMC=SAC=LAC。
3、完全垄断⼚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
A、Ed>1;B、Ed<1;C、Ed=1;D、Ed=0。
4、完全垄断⼚商的产品需求弹性Ed=1时()。
A、总收益最⼩;B、总收益最⼤;C、总收益递增;D、总收益递减。
5、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于B市场的价格,则()A、A市场的需求弹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B、A市场的需求弹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C、A市场的需求弹性等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D、以上都对。
6、以下关于价格歧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能根据消费者的⽀付意愿对其进⾏划分;B、⼀级价格歧视引起⽆谓损失;C、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D、垄断者进⾏价格歧视,消费者就必定不能进⾏套利活动。
7、垄断竞争的⼚商短期均衡时,()。
A、⼀定能获得差额利润;B、⼀定不能获得经济利润;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D、取得经济利润、发⽣亏损和获得正常利润都有可能。
8、垄断竞争⼚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 B )A、上升阶段B、下降阶段C、⽔平阶段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垄断竞争⼚商实现最⼤利润的途径有:( D )A、调整价格从⽽确定相应产量B、品质竞争C、⼴告竞争D、以上途径都可能⽤10、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说法不正确,()。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耐性;B、每⼀个寡头都认定对⽅的产量保持不变;C、每⼀个寡头垄断者都假定对⽅价格保持不变;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答案【篇一: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第七章】>1概念题1.混合策略(mixed strategies)(中山大学2004试)2.囚犯两难处境(人大1999试)3.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华东师大2004试;南京大学2005试;中国海洋大学2002试;华中科大2002试;北师大2005试;厦门大学2006试;北航2006试;东华大学2006试)4.占优均衡(dominant equilibrium)与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北大1997;1998年试;中山大学2005试;东北财经大学2006试)5.双垄断(duopoly)(复旦大学1998试)6.折拐的需求曲线(kinky demand curve)(人大1998试)7.串谋8.价格领导9.寡头价格(oligopoly price)10.贝叶斯纳什均衡(bayesian-nash equilibrium)2 简答题1.解释卡特尔组织不稳定性的原因。
(北航2004试)2.说明纳什均衡与纳什定理的基本概念。
(南开大学2005试)3.对比其他市场结构,说明不能建立一般的寡头模型的原因。
(天津财经学院2000试)4.请用博弈论思想简述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经贸大学2002试)5.两家计算机厂商a和b正计划推出用于办公室信息管理的网络系统。
各厂商都既可以开发一种高速、高质量的系统(h),也可以开发一种低速、低质量的系统(l)。
市场试究表明各厂商在不同策略下相应的利润由如下得益矩阵给出。
厂商bh lh 厂商a l(1)如果两厂商同时作决策且用极大化极小(低风险)策略,结果将是什么?(2)假设两厂商都试图最大化利润,且a先开始计划并实施,结果会怎样?如果b先开始,结果又会如何?(上海交大2004试)6.下面的矩阵表示两个厂商选择的策略的支付矩阵(单位:万元) b守约违约守约 a 违约(1)哪一种策略使a的最大可能损失为最小?b的是哪一种?(2)如果你是a,你会选择哪一种策略?为什么?如果a违约,b会做什么?如果b违约,a会做什么?(3)这一对策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7.完全垄断与寡头垄断的区别。
MR,试求:图7—1(1)A点所对应的MR值;(2)B点所对应的MR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 d =eq \f(15-5,5)=2或者e d =eq \f(2,3-2)=2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A点的MR值为MR=2×eq \b\lc\(\rc\)(\a\vs4\al\co1(1-\f(1,2)))=1(2)与(1)类似,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B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 d =eq \f(15-10,10)=eq \f(1,2)或者e d =eq \f(1,3-1)=eq \f(1,2)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B点的MR值为MR=1×eq \b\lc\(\rc\)(\a\vs4\al\co1(1-\f(1,1/2)))=-12. 图7—2(即教材第205页的图7—19)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试在图中标出:(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图7—2图7—3(1)长期均衡点为E点,因为在E点有MR=LMC。
由E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如图7—3所示。
在Q0的产量上,SAC曲线和LAC曲线相切;SMC曲线和LMC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曲线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由图7—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π=[AR(Q0)-SAC(Q0)]·Q 0。
3.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 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解答:因为SMC =eq \f(d STC,d Q )=0.3Q2-12Q+140,且由TR=P(Q)·Q=(150-3.25Q)Q=150Q-3.25Q2,得MR =eq \f(d TR,d Q )=150-6.5Q。
于是,根据垄断厂商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SMC,有0.3Q2-12Q+140=150-6.5Q整理得3Q2-55Q-100=0解得Q=20(已舍去负值)将Q=20代入反需求函数,得P=150-3.25Q=150-3.25×20=85所以,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为Q=20,均衡价格为P=85。
4.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TC=0.6Q2+3Q+2,反需求函数为P=8-0.4Q。
求:(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2)该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3)比较(1)和(2)的结果。
MC =eq \f(d TC,d Q )=1.2Q+3且MR=8-0.8Q(因为当需求函数为线性时,MR函数与P函数的纵截距相同,而MR 函数的斜率的绝对值是P函数的斜率的绝对值的2倍)。
于是,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有8-0.8Q=1.2Q+3解得Q=2.5将Q=2.5代入反需求函数P=8-0.4Q,得P=8-0.4×2.5=7将Q=2.5和P=7代入利润等式,有π=TR-TC=P·Q-TC=7×2.5-(0.6×2.52+3×2.5+2)=17.5-13.25=4.25所以,当该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其产量Q=2.5,价格P=7,收益TR=17.5,利润π=4.25。
(2)由已知条件可得总收益函数为TR=P(Q)·Q=(8-0.4Q)Q=8Q-0.4Q2令eq \f(d TR,d Q )=0,即有eq \f(d TR,d Q )=8-0.8Q=0解得Q=10且eq \f(d TR,d Q )=-0.8<0所以,当Q=10时,TR达到最大值。
将Q=10代入反需求函数P=8-0.4Q,得P=8-0.4×10=4将Q=10,P=4代入利润等式,有π=TR-TC=P·Q-TC=4×10-(0.6×102+3×10+2)=40-92=-52所以,当该垄断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时,其产量Q=10,价格P=4,收益TR=40,利润π=-52,即该厂商的亏损量为52。
(3)通过比较(1)和(2)可知:将该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与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结果相比较,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较低(因为2.5<10),价格较高(因为7>4),收益较少(因为17.5<40),利润较大(因为4.25>-52)。
显然,理性的垄断厂商总是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生产目标,而不是将收益最大化作为生产目标。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总是以5.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反需求函数为P=100-2Q+2eq \r(A ),成本函数为TC=3Q +20Q+A,其中,A表示厂商的广告支出。
求: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Q、P和A的值。
解答:由题意可得以下的利润等式π=P·Q-TC=(100-2Q+2eq \r(A ))·Q-(3Q2+20Q+A)=100Q-2Q2+2eq \r(A )Q-3Q2-20Q-A=80Q-5Q2+2eq \r(A )Q-A将以上利润函数π(Q,A)分别对Q、A求偏导数,构成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如下eq \f(∂π,∂Q )=80-10Q+2eq \r(A )=0(1)eq \f(∂π,∂A )=A -eq \f(1,2)Q-1=0(2)求以上方程组的解。
由式(2)得eq \r(A )=Q,代入式(1)得80-10Q+2Q=0Q=10A=100在此略去对利润最大化的二阶条件的讨论。
将Q=10,A=100代入反需求函数,得P=100-2Q+2eq \r(A )=100-2×10+2×10=100所以,该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Q=10,价格P=100,广告支出A=100。
6. 已知某垄断厂商利用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出售,他的成本函数为TC=Q2+40Q,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Q1=12-0.1P1,Q2=20-0.4P2。
求:(1)当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两市场各自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2)当该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3)比较(1)和(2)的结果。
解答:(1)由第一个市场的需求函数Q1=12-0.1P1可知,该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1=120-10Q1,边际收益函数为MR1=120-20Q1。
同理,由第二个市场的需求函数Q2=20-0.4P2可知,该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2=50-2.5Q2,边际收益函数为MR2=50-5Q2。
而且,市场需求函数Q=Q1+Q2=(12-0.1P)+(20-0.4P)=32-0.5P,且市场反需求函数为P=64-2Q,市场的边际收益函数为MR=64-4Q。
此外,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MC =eq \f(d TC,d Q )=2Q+40。
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可以写为MR1=MR2=MC。
于是:关于第一个市场:根据MR1=MC,有120-20Q1=2Q+40即22Q1+2Q2=80关于第二个市场:根据MR2=MC,有50-5Q2=2Q+40即2Q1+7Q2=10由以上关于Q1、Q2的两个方程可得,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销售量分别为:Q1=3.6,Q2=0.4。
将产量代入反需求函数,可得两个市场的价格分别为:P1=84,P2=49。
在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时候厂商的总利润为π=(TR1+TR2)-TC=P1Q1+P2Q2-(Q1+Q2)2-40(Q1+Q2)=84×3.6+49×0.4-42-40×4=146(2)当该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即该统一市场的MR=MC,有64-4Q=2Q+40解得Q=4将Q=4代入市场反需求函数P=64-2Q,得P=56于是,厂商的利润为π=P·Q-TC=56×4-(42+40×4)=48所以,当该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销售量为Q =4,价格为P=56,总的利润为π=48。
(3)比较以上(1)和(2)的结果,即将该垄断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和在两个市场实行统一定价的两种做法相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在两个市场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所获得的利润大于在两个市场实行统一定价时所获得的利润(因为146>48)。
这一结果表明进行三级价格歧视要比不这样做更为有利可图。
7. 已知某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0.001Q3-0.51Q2+200Q;如果该产品的生产集团内的所有厂商都按相同的比例调整价格,那么,每个厂商的份额需求曲线(即教材第187页图7—10中的D曲线)为P=238-0.5Q。
求:(1)该厂商长期均衡时的产量与价格。
(2)该厂商长期均衡时主观需求曲线(即教材第187页图7—10中的d曲线)上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值(保留整数部分)。
解答:(1)由题意可得LAC =eq \f(LTC,Q )=0.001Q2-0.51Q+200LMC =eq \f(d LTC,d Q )=0.003Q2-1.02Q+200且已知与份额需求曲线D相对应的反需求函数为P=238-0.5Q。
由于在垄断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长期均衡点,D曲线与LAC曲线相交(因为π=0,且市场供求相等),即有LAC=P,于是有0.001Q2-0.51Q+200=238-0.5Q解得Q=200(已舍去负值)将Q=200代入份额需求函数,得P=238-0.5×200=138所以,该垄断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长期均衡时的产量Q=200,价格P=138。
(2)将Q=200代入长期边际成本LMC函数,得LMC=0.003Q2-1.02Q+200=0.003×2002-1.02×200+200=116因为厂商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时必有MR=LMC,所以,亦有MR=116。
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得116=138eq \b\lc\(\rc\)(\a\vs4\al\co1(1-\f(1,e d )))解得e d≈6所以,厂商长期均衡时主观需求曲线d上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e 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