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与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高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对比
- 格式:docx
- 大小:208.00 KB
- 文档页数:8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林树燕;吴志群;邹桂年;吴庆伟【摘要】目的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方法 56例(59眼)首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比较术前和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等的变化.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眼压均降低,视力及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房角开放度,眼前段结构前房容积、前房角宽度等均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显著,可控制眼压、促进视力恢复、加深房角,临床效果较好.【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8)002【总页数】2页(P199-200)【关键词】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作者】林树燕;吴志群;邹桂年;吴庆伟【作者单位】龙川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广东河源 517300;龙川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广东河源 517300;龙川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广东河源 517300;龙川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广东河源 517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9.6白内障、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眼病,其主要是由于随着人年龄增加,晶状体体积会增大,虹膜周边前移,房角变窄而引起[1]。
目前对于降眼压药物治疗而眼压控制不理想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上主要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虽然能提高视力并有效控制眼压,但术后易发生浅前房、滤泡瘢痕化等并发症。
超声乳化手术是一种日臻完善的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术式[2],本研究拟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下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自内障患者,选取其中经局部和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后不能有效控制眼压,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或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11-29T07:10:11.51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6期作者:赵琼[导读]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或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效果。
赵琼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眼科 731100【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或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
均予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小梁切除,研究组予以房角分离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较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眼压、视力及前房深度均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和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与对照组的80.00%比较显著较高(P<0.05)。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具有较低的并发症风险,临床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梁切除;房角分离;超声乳化;白内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不论是青光眼,还是白内障,在临床均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两种疾病能够同时出现,可相互影响,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或失明等情况[1]。
导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因素较多,主要发病原因为前房角关闭,使得房水流出通道被阻所致,会导致房水无法正常流出,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房角变窄和眼轴变短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视力水平。
加之该疾病患者通常伴有白内障等疾病,在出现该疾病后若不能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很对其视神经造成不可逆退行病变,进而引发失明等情况[2]。
对于该疾病临床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可暂时对患者眼压进行控制,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首选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术后辅助应用药物来控制眼压。
但术后容易出现明显的前房炎症症状,甚至会导致前房渗出膜、虹膜后粘连等严重并发症,影响到术后效果[3]。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马娟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年(卷),期】2018(003)019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联合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2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投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小梁切除术)和研究组(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每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视力≥0.6 D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RE、SF、RP、BP、PF、VT、CH、MH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马娟
【作者单位】泾阳县中医医院,陕西咸阳,713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9.6
【相关文献】
1.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J], 刘芳; 熊国平
2.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J], 薛慧
3.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 [J], 吉宏程;万红霞
4.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J], 袁媛
5.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J], 沙英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的价值。
方法选取PACG(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所选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1月,按照是否为急性分组,其中实验组50例为急性PACG合并白内障,对照组50例为慢性PACG合并白内障,其均接受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2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IOP、视力、CCT水平、房角形态均较术前改善(P<0.05),2组之间相比,差异较小(P>0.05);同时,2组并发症几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可促进患者视力的提高,降低眼压,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关键词: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PACG与白内障,其均是年龄相关性的眼部疾病,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其出现PACG合并白内障的几率就越高[1]。
目前,手术是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的主要方法。
本文主要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的价值作分析,如下文: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PACG(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所选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1月,按照是否为急性分组,其中实验组50例为急性PACG合并白内障,对照组50例为慢性PACG合并白内障。
实验组中,男女之比为17/33,年龄范围为55岁-87岁,年龄均值为(72.12±3.51)岁。
对照组中,男女之比为19/31,年龄范围为56岁-85岁,年龄均值为(73.01±3.70)岁。
所有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均可积极配合本次研究,2组基本资料之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在实施手术前,均为患者实施常规检查以及眼科检查,对其人工晶状体度数进行计算,并合理给予患者抗炎以及降眼压药物,以此控制患者的炎症反应以及眼压,在患者IOP(眼压)处于30mmHg以下时,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6-05-26T13:36:14.0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作者:汪景江[导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医院眼科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将患者麻醉后,在相应位置做一切口。
汪景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医院眼科新疆阿勒泰 836099)【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0例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
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从治疗后眼压、中央前方深度、房角宽度上来看,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视力状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此治疗方式可更好的改善患者临床治疗各项指标,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关键词】白内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房角分离术【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196-02本文选取我院以往收治的60例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0例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患者入院时均进行确诊,符合临床中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标准[1]。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白内障和青光眼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程,这类眼病的发病日益增长和引起重视。
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的成熟已极大地恢复了视力,然而青光眼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效果还不尽人意。
许多病人同时患有青光眼和白内障。
如何提高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病人术后的视力恢复是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白内障的发展可诱发青光眼特别是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
由于这类病人存在眼前段解剖结构异常,如短眼轴、浅前房等因素,随着晶状体的混浊、膨胀,与虹膜接触面积增大,房水自后房经瞳孔流往前房的阻力增加,造成瞳孔阻滞、晶体虹膜隔前移,房角变窄,周边虹膜膨隆并向前贴向或阻塞小梁网,甚至房水流出通道关闭,眼压升高。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先行青光眼手术降低眼压,待以后白内障进一步加重时再行白内障手术。
但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恶性青光眼、白内障加重、白内障术后滤过泡破坏等并发症影响了手术效果,常需再次手术。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视力的要求在提高。
另外,闭角型青光眼好发于亚裔人群,尤其在农村、高原地区,老年人白内障的发生率高,所以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就诊率远远高于开角型青光眼。
然而,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往往就诊时间较晚,错过最佳急诊处理,一旦出现并发症再手术率低,不少患者最终放弃治疗。
所以一次手术同时处理白内障、提高视力、并发症低、费用低是我们解决这种疾病最佳的目标。
Phaco术的发展使这种处理成为可能。
研究已证明Phaco术后眼压可达到持久下降〔1〕。
目前,国际上已逐渐被接受的治疗伴有白内障的PACG的方案可分为三个层次〔2-7〕。
1. 单纯白内障手术。
对一个容易被药物控制的轻度青光眼病人可进行单纯白内障摘除术;2. 分次手术。
对有明显青光眼损害且用药物控制不良的白内障患者可采取分次或联合手术。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疗效对比【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疗效。
通过对手术操作技术、术后并发症和近期疗效的对比分析,发现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在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方面效果更佳。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有其独特优势。
未来的临床应用前景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综合研究结论和建议,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在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但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也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超声乳化、房角分离、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操作技术、并发症、疗效对比、临床应用、研究结论、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眼部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白内障病患人数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部分白内障患者会合并有青光眼,这给眼科医生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和青光眼手术,但是这两种手术各有局限性,且对于合并症状的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待提高。
在当前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对于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寻找出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而继发性青光眼则是一种由于白内障手术后引起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和困扰。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疗效,探讨两种手术方法在术后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长期视力恢复情况等方面的差异,为临床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为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1.3 研究意义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白内障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临床效果比较摘要:目的分析对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治疗中,应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效果以及应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效果。
方法依据研究纳入及排除条件,从本院收治的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中筛选出96例,随机分组,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一组为B组,实施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一组为A组,探究疗效。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眼压以及眼房角开放度等眼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B组的各项眼部指标均优于A组(p<0.05)。
统计各组治疗效果的优良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
结论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建议采取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改善眼部指标,提升整体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联合;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超声乳化;房角分离引言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机能会逐渐衰退,加之各种原因导致的代谢及免疫功能紊乱等原因,容易另眼部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出现晶状体浑浊、视物模糊等症状,引发白内障疾病,此时,晶状体若再发生肿胀,导致眼房角关闭,就会继发青光眼[1]。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视物障碍,还可能导致眼球破裂,临床多以手术治疗此病,且对手术的精细度及科学性要求较高。
为优化方案而获得更好的疗效,本文对不同手术的实施及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基本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经眼科规范性检查,结合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诊断标准等确诊,均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间开展手术治疗,对于此次研究内容及要求,患者与家属均全面了解,自愿参与,排除手术禁忌症、中途转院、精神异常等条件,经筛选,满足上述条件的患者共96例。
随机分组后归纳各组资料: A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43~80岁,平均(59.4±2.5)岁,病程5~25d,平均(17.5±4.4)d; B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44~79岁,平均(59.2±2.6)岁,病程6~26d,平均(17.6±4.5)d。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用超声乳化和房角分离术的价值。
方法:2020年9月-2022年8月本科接诊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人76名,随机均分2组。
试验组采取超声乳化和房角分离术,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和小梁切除术。
对比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关于眼压,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11.25±1.97)mmHg,和对照组数据(16.03±2.04)mmHg相比更低(P<0.05)。
关于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5.26%,和对照组数据21.05%相比更低(P<0.05)。
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用超声乳化和房角分离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眼压改善更加明显。
【关键词】白内障;房角分离术;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医院眼科中,闭角型青光眼十分常见,以眼压异常升高为主要病理特征,可引起视力下降、眼部胀痛与虹视等症状[1]。
对于闭角型青光眼病人来说,其眼部结构存在退行性改变的情况,通常会引起白内障等问题[2]。
目前,手术乃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一种重要干预方式,但不同的手术方案在疗效上存在差异。
本文旨在分析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用超声乳化和房角分离术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20年9月-2022年8月本科接诊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人76名,随机均分2组。
试验组女性18人,男性20人,年纪范围51-76岁,均值达到(62.59±5.31)岁。
对照组女性17人,男性21人,年纪范围52-77岁,均值达到(62.78±5.47)岁。
病人无手术禁忌,无精神或心理疾病,且对研究知情。
2组年纪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和小梁切除术,详细如下:选择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对病人施以表面麻醉。
待麻醉成功后,作透明角膜切口,设计切口长度为3.2mm。
于前房虹膜根部将透明质酸钠规范化的注入,并完成连续环形撕囊操作。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疗效对比【摘要】目的:对比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眼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6例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分成2组,对43例参照组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43例治疗组患者实施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前房深度及治疗有效性的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实施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优于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及眼压,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超声乳化;房角分离;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治疗有效性白内障主要是指眼科较为多发的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和代谢异常、年龄因素、中毒、外伤因素及辐射等因素导致的[1]。
严重白内障患者会继发青光眼疾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混浊出现肿胀后引发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晶状体前后径增厚及体积增大、虹膜推前、房角关闭等等[2]。
若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失明的发生,不利于患者预后,临床中提倡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为了比较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与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本院针对收治的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86例展开了对比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眼科收治的86例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分成2组,43例参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18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64至73岁,均值为(66.52±3.65)岁;43例治疗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7:16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61至75岁,均值为(64.50±3.62)岁。
对两组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小且可比性高。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比较作者:苏丹李虹霓李洪龙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第15期[摘要] 目的对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58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方法治疗的患者设立为A组,共32例,其余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设立为B组,共2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力恢复情况及眼压变化情况。
结果术前A组和B组患者的平均视力差异不显著,术后3个月复查,A组和B组的平均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A组术后3个月的平均视力较B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中图分类号] R7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5-57-02Phacoemulsification and trabeculectomy for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ngle-closure glaucomaSU Dan LI Hongni LI Honglong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Shantou Central Hospital,Shantou 51504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trabeculectomy for angle-closure glaucoma. Methods 5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ngle-closure glaucoma,the ultrasound emulsification methods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stablished as group A,a total of 32 cases,set up the rest of the application trabeculectomy patients(group B),a total of 26 cases,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surgery before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visual acuity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 changes. Results The preoperative group A and group B patients mean visual acuity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mean visual acuity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postoperative 3 months later,group A and group B,and group A after 3 months,mean visual acuity mor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than in group B,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Key words] Angle-closure glaucoma;Phacoemulsification;Trabeculectomy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的常见病,也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其致盲率占我国盲人总数的8.8%[1]。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疗效对比【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手术治疗过程、治疗效果、并发症和术后视功能恢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在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优势在于能够一次性处理两种眼部疾病,但治疗效果略逊于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
未来应加强临床研究,优化手术技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眼部健康。
【关键词】超声乳化、房角分离、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视功能恢复、临床应用、疗效、优势、前景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是指眼睛的晶状体透明度发生改变,导致视力下降。
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眼病,通常与眼内压升高有关,进而损害视神经,导致视力受损甚至失明。
白内障和青光眼都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是指在白内障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发生的青光眼病变。
这种情况下,患者既需要治疗白内障,又需要治疗青光眼。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是两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是通过超声乳化技术将白内障晶状体震碎吸出,同时进行房角分离手术以降低眼内压。
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是在进行白内障手术的通过植入引流管或调节眼内压的方式治疗青光眼。
针对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优势和不足,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旨在比较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疗效,探讨两种手术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视功能恢复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
DOI:10.7683/xxyxyxb.2020.11.013收稿日期:2019-12-30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攻关课题资助项目(编号:2017010410)。
作者简介:任 虹(1986-),女,北京市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视网膜疾病、黄斑疾病、青光眼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
本文引用:任虹,张良.小梁消融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0,37(11):1062 1067.DOI:10.7683/xxyxyxb.2020.11.013.【临床研究】小梁消融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任 虹1,张 良2(1.航天中心医院眼科,北京 100049;2.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辽宁沈阳 110000)摘要: 目的 探讨小梁消融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在老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2组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联合房角分离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小梁消融术。
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d及术后1、3、6、12个月时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等。
观察组患者根据术中不同消融弧度分为消融弧度90°组、消融弧度100°组和消融弧度120°组,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1d及术后1、3、6、12个月时眼压、BCVA及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等。
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前眼压、BCVA及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应用效果评估冯延利1,王姣姣1,王鹏21.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眼科,山东枣庄277200;2.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眼科,山东枣庄2773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功效。
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于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奇偶数划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n=40)行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眼部相关指标、治疗有效性等。
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常规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1);术前两组眼部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眼部相关指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有效性92.50%,高于常规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7,P<0.05)。
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良好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术后利于患者视力恢复。
关键词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12.50Eval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Trabecul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Glaucoma Combined with CataractsFENG Yanli1, WANG Jiaojiao1, WANG Peng21.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Zaozhuang Shanti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Zaozhuang, Shandong Province, 277200 China;2.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Zaozhuang Yiche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Zaozhuang, Shandong Province, 277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glaucoma combined with cataract treated by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trabeculectomy.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glaucoma combined with cataract admitted to Shanti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Zaozh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2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n=40) and observation group (n=40) with trabeculectomy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n=40) combined with phacoemulsi⁃fication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eye-related indicators and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50%,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15.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3.914, P<0.01). Before surger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ye related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eye related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5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group (7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7.577, P<0.05). Con⁃clusion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trabecul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glaucoma combined with cataract has good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postoperative visual recovery of patients.Key words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Trabeculectomy; Combined treatment; Glaucoma combined cataract; Application effect青光眼、白内障均属眼科疾病,易发病于眼部,因此患者患病后,青光眼、白内障将对其眼部视物功能、视力水平等造成影响[1]。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疗效分析王先龙【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60例.予以对照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小梁切除术,予以观察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房角分离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患者视力,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026)022【总页数】2页(P4169-4170)【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房角分离术;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作者】王先龙【作者单位】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河南洛阳 47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5.2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青光眼病理类型,主要病因是眼球前房角关闭,眼内房水无法顺利排出,导致患者眼压迅速上升,最终引起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眼睛胀痛,伴有同侧头痛、虹视等症状,严重者会发生呕吐、恶心[1]。
因眼部器官功能退化,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率较高,这也是青光眼难以治愈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选取12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52~71岁,平均(61.73±5.28)岁;观察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53~72岁,平均(62.09±5.96)岁。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白内障并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赵文超; 吴慧【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9(028)024【总页数】2页(P4470-4471)【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白内障并发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房角分离【作者】赵文超; 吴慧【作者单位】郸城县中医院眼科河南周口 477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9.6白内障并发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眼科较为常见,患者不仅伴有房水排出障碍,亦存在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治疗难度增加[1]。
传统先治疗白内障或青光眼分期策略在同一眼球上多次手术增加了手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与患者经济负担,临床应用受限[2]。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或小梁切除术是联合治疗白内障青光眼两种手段。
本研究选取白内障并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对比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郸城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白内障并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各41例。
观察组女24例,男17例,年龄48~69岁,平均(61.09±3.91)岁,病程1~6 a,平均(2.83±0.88)a,病变侧左眼20例,右眼21例,房角粘连270°~360°,平均(300.65±15.27)°。
对照组女26例,男15例,年龄50~68岁,平均(60.87±3.52)岁,病程1~6 a,平均(2.90±0.92)a,病变侧左眼22例,右眼19例,房角粘连270°~360°,平均(303.06±15.47)°。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变侧别、房角粘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郸城县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组标准纳入标准:无麻醉禁忌;符合《眼科学》[3]中白内障并发闭角型青光眼诊断标准;术前视力低于0.3;单侧眼睛病变;首次接受眼部手术;晶状体核硬度分级在Ⅱ~Ⅳ级;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刘倩【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21(34)6【摘要】目的:探究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8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
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实验组41例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
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眼压、房角宽度、中央前房深度和视力等,比较两组围术期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并发症。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眼压低于对照组,房角宽度和中央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29.3%(P<0.05)。
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提高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
【总页数】4页(P92-95)【作者】刘倩【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9.6【相关文献】1.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2.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及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分析3.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改良式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4.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改良式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5.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改良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与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高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对比作者:徐文生麻华忠黄少锋来源:《右江医学》2021年第06期【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基础之上,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高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80~92岁高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2例(42眼),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按照接受不同青光眼手术方法分为两组,A组21例联合房角分离术,B组21例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患者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并发症等。
结果治疗后A组的临床疗效优于B组(P<0.05)。
两组患者术前的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均显著改善(P<0.05),A组改善更明显(P<0.01)。
术后1个月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可有效改善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高龄;房角分离术;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手术中圖分类号:R779. 文献标志码: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1.06.007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ultr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angle separation and trabeculectomy on advanced 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 combined with cataractXU Wensheng, MA Huazhong, HUANG Shaofeng(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Pingguo, Pingguo 531499,Guangxi,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ngle separation and trabecul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 combined with cataract base on 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aspiration +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Methods 42 cases (42 eyes) of 80-92yearold glaucoma and cataract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ll patients received 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aspiration +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glaucoma surgery methods. Group A (21 cases) were combined with angle separation, and group B (21 cases) were combined with trabeculectomy. Ang then, intraocular pressures, visual acuities, anterior chamber depth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before operation and 1 month after operation.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group A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B (P <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visual acuities, intraocular pressures and anterior chamber depth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operation (P > 0.05), the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two groups one month after operation (P < 0.05), and the improvement in the group A was more obvious (P < 0.01). Within one month after surger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Conclus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glaucoma and cataracts, 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aspiration combined with angle separation has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vision,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anterior atrial depth without increasing complications,and thus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glaucoma; cataract; old age; combined surgery; angle separation; trabeculectomy; 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aspiration青光眼和白内障都属于我国常见的老年性致盲眼病,两种眼病可同时发生,也会相互影响,严重时能够直接导致患者失眠和疼痛。
手术方式的选择一直是眼科医生探讨的热门话题,目前认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有3种处理方法和原则[1]:①保守治疗+手术,即药物能有效控制眼压者,首选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术后继续用药物控制眼压;②一次性联合手术,即同时进行白内障与抗青光眼手术,一次解决两个疾病问题;③序贯手术,首先进行抗青光眼手术,术后白内障发展至一定程度后再行白内障手术。
而高龄患者因为合并有严重的全身疾病,术前检查不能完善等困难导致手术难度增加。
近年来,对白内障与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两种,但其疗效各有千秋[2~7],孰优孰劣,似乎很难达成共识。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比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分别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高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科就诊的高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2例,均为单眼患病,年龄80~92岁,平均(87.69±4.13)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
A组21例,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80~91岁,平均(86.33±6.92)岁;病程1~3年,平均(1.83±0.11)年;术前行前房检查分级:窄Ⅱ10例、窄Ⅲ7例、窄Ⅳ4例。
B组21例,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80~92岁,平均(89.05±3.08)岁;病程1~3年,平均(1.78±0.12)年;术前行前房检查分级:窄Ⅱ9例、窄Ⅲ8例、窄Ⅳ4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前房检查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审核通过。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青光眼和白内障的诊断标准。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伴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的视力明显下降,眼内压检查发现其 24 h内有明显升高的趋势;患者的视盘凹陷的程度加深,初期患者凹陷的幅度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形成杯状凹陷;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患者眼部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化等。
排除标准:糖尿病继发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单纯的角膜病理性改变等;合并有严重的肝脏、肾脏功能障碍的患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术后失访者。
1.3 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由我院手术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操刀,主刀医师均为同一名医师。
A组患者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基础之上,同时行房角分离术。
术前给予醋甲唑胺片(杭州澳医保灵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3760,规格:50 mg×10片/盒)口服,马来酸噻吗洛尔眼药水(宁夏康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905,规格:50 mL∶5 mg)点眼后扩瞳。
麻醉生效后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随后植入人工晶状体,接着进行缩瞳处理,最后进行360°房角粘连分离完成手术。
B组患者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基础之上,同时行小梁切除术。
术前给予醋甲唑胺片口服,马来酸噻吗洛尔眼药水点眼后扩瞳,同时术前1小时静滴甘露醇,该组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小梁切除手术,先行巩膜瓣剥离,超声乳化手术联合植入人工晶状体同 A组,缩瞳,进行房角粘连分离,然后切除小梁组织。
1.4 疗效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收集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的视力、眼压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矫正视力工具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眼压的测量采用Goldman压平眼压计测量法。
所有测量工作均由同一熟练操作者完成。
术后1个月进行疗效判断,疗效评价标准参考文献[8]: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视力、眼压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症状明显改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至少 1 行,眼压明显下降为有效;症状改善不明显,视力、眼压无明显恢复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