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前七章辨析题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16
毛概辨析题复习第一篇:毛概辨析题复习辨析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答:错误。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的思想”则是毛泽东个人思想的总和,其中包括了他在各个时期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思想,而这些不正确或错误的思想则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同时其他领导人尤其是第一代领导集体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思想不仅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一系列科学著作中,也体现在党的历史文件和主要领导人的科学著作中。
2、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答:错误。
这个命题混淆了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的。
只有正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答:错误。
这个命题混淆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要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答:错误。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所以通常把思想路线简要概括为实事求是。
2、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答:正确。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
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对)这是由中国国情特点决定的,即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只能以革命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无产阶级只有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夺取全国政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不对)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
但无论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还是脱离革命阵营,中国共产党都不应改变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保护政策。
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请对予评析。
参考答案及其要点(不对)(1)社会主义改造是为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远远赶不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因此不能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等同于“代表先进生产力”,中国虽然受建立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的限制,但仍然取得了生产力的重大进步,不能因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生产力水平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就否认中国也有相对的先进生产力极其发展要求。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首先要扫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然后创设一切条件,尽快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史,就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改革的历史,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
其中尽管发生过种种曲折和失误,但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一.辨析以下判断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10-15%)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即: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思想)。
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套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不能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5、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就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实现“均衡”。
6、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7、毛泽东思想既是中国的,又不完全是中国的。
8、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部分。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2、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3、实践是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4、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官僚资本主义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之一,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唯一的斗争形式。
3、“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单位经济政策是彻底消灭私有制。
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6、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2、和平赎买就是由国家支付私营企业一笔巨额补偿资金。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共同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程度的统一。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3、.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章⽑泽东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辨析题 1.⽑泽东思想是中国⾰命实践⾃发的产物。
答:(1)⽑泽东思想产⽣于20世纪⼆三⼗年代的中国决不是偶然的。
它的产⽣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发展的产物。
(2)⽑泽东思想的产⽣和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先,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泽东思想产⽣和形成的历史背景;其次,近代中国社会和民族民主⾰命的实践,为⽑泽东思想的产⽣提供了肥沃的⼟壤和丰富的源泉;再次,新的社会⽣产⼒的增长和⼯⼈运动的发展,为⽑泽东思想的产⽣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最后,新⽂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引进与传播,为⽑泽东思想的产⽣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由此可见,⽑泽东思想的产⽣和形成并不是中国⾰命⾃发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错误。
2.⽑泽东思想就是⽑泽东个⼈的思想。
答:(1)⽑泽东思想是⽑泽东同志个⼈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集体智慧的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构筑的理论⼤厦。
(2)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伟⼤⼯程的建设中,⽑泽东的贡献、创造最多、⽔平,因此,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天经地义的。
⽑泽东思想主要是⽑泽东同志的思想,⽑泽东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3)⽑泽东思想⼜不是⽑泽东同志个⼈的独创,党的许多卓越领导⼈都对它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党的许多重要会议和⽂献都丰富了⽑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因此,⽑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泽东同志个⼈的独创。
错误。
3.1915年9⽉兴起的新⽂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化运动。
答:(1)新⽂化运动是⼀批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倡导和发动的思想启蒙运动,是1911年⾟亥⾰命在⽂化思想领域的延续。
(2)它的⽬的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为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辟道路。
它所使⽤的思想武器是西⽅资产阶级的⼈⽂主义和民主主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邓小平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3. “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
答案:1.这种说法正确。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1)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2)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
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先进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3)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这种说法正确。
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继承过去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所取得一切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提出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和巨大发展。
这一崭新的实践,是人民群众生气勃勃的伟大创造,是理论发展的源泉。
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从总结群众实践的成功经验中,也从总结工作的某些失误、教训中,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题最新版辨析题大全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同于过渡时期。
答:错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1949年到1956年的改造时期。
从四个方面可以加以却别:①社会性质不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过渡时期是完成新民民主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②经济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③主要矛盾不同。
初级阶段主要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过渡时期主要是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④根本任务不同。
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而过渡时期主要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这一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社会性质)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发展程度)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本命题错误。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贯穿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明确并且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因素,阶级矛盾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对词,我们一定要有清醒地认识,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
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重要矛盾。
毛概题各章归纳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三、判断正误说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途径是与中国实践、中国历史和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那三句话,并不构成一个科学体系。
7、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五、简述题3、怎样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三、判断正误说理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2、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历史的结论。
5、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五、基本理论2、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什么?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四、简答题2、中国无产阶级为什么能够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4、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现实的可能性)是什么?6、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的新特点有哪些?五、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他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一样的。
2、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天然的领导者”。
六、论述题论述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必然性?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四、简答题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意义是什么?五、辨析题1、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六、论述题1、我国为什么能够实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辨析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 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答:错误。
这个命题的关键是要分清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思想,可从两个方面分析。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的思想”则是毛泽东个人思想的总和,其中包括了他在各个时期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思想,而这些不正确或错误的思想则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同时其他领导人尤其是第一代领导集体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思想不仅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一系列科学著作中,也体现在党的历史文件和主要领导人的科学著作中。
2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答:错误。
这个命题混淆了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的。
只有正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答:错误。
这个命题混淆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要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答:错误。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所以通常把思想路线简要概括为实事求是。
辨析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指南 2 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答:正确。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毛概辨析题及答案【篇一:毛概辨析题--15版】t>1、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主要体现在邓小平同志的著作、文章和讲话中。
答:此命题是不全面的。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不仅体现在小平同志的著作、文章和讲话中,而且按照小平同志的思想所制定的我们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及一系列重大的方针决策,也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邓小平理论本身并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它必然随着党和人民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辨证的统一体。
答:此命题是正确的。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指必须努力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答:此命题是不全面的。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仅指先进的机器设备和高新技术,也不仅指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的人,而是指以高素质人才为主体,以包括管理科学在内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以能够代表产业发展方向为基础,以合理的制度安排作保障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能力。
先进生产力的特征是具备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在各个领域拥有世界范围内的高新科学技术;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适应市场需求、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可以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
1、答: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动摇性。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辨析题大全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①、判断:错误。
②、理由:第一,二者相互区别。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第二,二者相互联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第三,二者之间是辨证统一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同毛泽东思想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辨证统一关系,它们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之中。
2: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个人思想。
①、判断:错误。
②、理由:第一,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思想是相互联系的。
毛泽东个人思想中的正确内容属于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党的其他领导人无法替代的杰出贡献。
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第二,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思想是相互区别的。
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除了毛泽东个人思想中的正确内容外,还包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思想。
毛泽东个人思想中的错误内容不属于毛泽东思想。
第三,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思想之间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辨证关系。
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或者把二者完全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①、判断:正确。
②、理由:第一,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二,毛泽东思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
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辨析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本命题错误。
这个命题的关键是要分清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思想。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的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全部思想,包括他青年时代的思想和晚年的思想,而在这两个阶段,毛泽东个人思想中有些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思想观点是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同时,党的其他卓越的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思想是应该严格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的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并不构成一个体系。
本命题错误。
“三个代表”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不仅仅是三句简单的表述,它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本命题错误。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一方面,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另一方面,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故而我们常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2)与时俱进,虽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本身内涵的东西,而从严格意义上说,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并非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本身。
毛概辨析题及参考答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辨析题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利。
错(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的全部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包括他青年学生时代的思想和晚年思想,毛泽东个人思想中有些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思想观点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同时,毛泽东之外的党的其他许多卓越的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的思想,是既有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并不构成一个体系。
错(1)“三个代表”的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不仅仅是三句简单的表述,它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利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3.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错(1)从解放思想的含义上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必须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破除教条主义、木木主义、主观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作最高权威,不做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奴隶。
(2)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上看,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规定了解放思想的出发点、U的和归宿,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从不断变化的“事实”中“求”到“是”,即认识到事物的规律,用于指导实践。
因此,解放思想不是主观臆想,也不是胡思乱想,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想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辨析题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答:正确。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邓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中国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3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统筹兼顾(2010年插本试题)答:错误。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6、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应该照搬别人的经验。
答:错误。
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2.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走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3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答:正确。
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最大压迫是来自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
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无尽的战祸和灾难,使近代中国变成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通过野蛮的侵略战争,不但操纵了近代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3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因此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答:错误。
1.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主要看革命任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革命的敌人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第三章辨析题第四章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只要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不是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因此,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即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即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阶段。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太平天国起义:农民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9世纪60年代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1949)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3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第一,“五四运动”发生在中国新的社会力量得到进一步生长和发展的条件下,为中国革命的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
第二,“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并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
第三,“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具备了思想前提。
第四,“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为必然。
4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因此,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天然领导者。
(1)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有帝国主义侵略、内有封建地主的剥削,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榨取的对象主要是农民。
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城市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即使起来反对官僚资产阶级,并直接对付帝国主义,但是如果农民不从乡村中打倒地主阶级,那么,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就不会根本倒塌。
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开展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革命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便不会拥护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的问题。
(2)但是,由于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受到教育水平的制约,没有科学的思想作指导,这些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中国的农民不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中国的无产阶级受压迫最深,最有觉悟,最有组织性、纪律性,是革命最坚决、最彻底的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因此,中国革命只能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青年学生举行反美示威游行。
小资产阶级是可靠的同盟军,是革命的动力之一。
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革命中常常起到先锋和桥梁作用。
“一二.九”运动中北大学生在演讲,青年学生举行反美示威游行。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5.: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1)由于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即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已经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
这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就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
同时,中国的无产阶级由于有天然的特殊优点,即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具有革命的彻底性;他们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和少数厂矿企业,这就便于形成强大的力量;他们大多出身于破产的农民,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形成工农联盟。
这些特点使中国无产阶级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由中国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来领导中国革命,不仅是区分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2)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实际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这是因为: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
要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就必须发动和依靠农民,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第二,广大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他们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第三,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与广大农民结成联盟,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中国的革命战争,实际上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
【答案要点】(1)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而是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2)中国革命之所以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不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它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官僚资本主义是同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的,是直接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掠夺广大人民和兼并民族工商业而形成的,它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它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因此,没收官僚资本,消灭官僚资产阶级即大资产阶级,便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性质。
【答案要点】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开展的唯一一项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
(1)没收官僚资本就是消灭三座大山之一,是民主革命的性质。
(2)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
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近代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统一的。
【答案要点】(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另一个主要对象,因为封建主义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因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既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又是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两大任务是互相关联的。
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因为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主要支持者。
反之,因为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而农民则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强大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3)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
它是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国民党官僚资本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又一对象。
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要点】(1)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
(2)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
(3)区分这两个不同阶段的根本点,就是主要的革命者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领导者即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领导者即领导力量却是无产阶级。
“工农武装割据”实际上否定了照抄外国经验的“城市中心论”。
【答案要点】(1)在怎样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
(2)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动员和组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
只有建立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发展。
只有建设巩固的根据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可靠的基础,武装斗争有可靠的依托。
(3)“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工农武装割据”实际上否定了照抄外国经验的“城市中心论”体现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已经基本形成。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因此对资产阶级只能采取斗争的方针。
【答案要点】(1)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争取和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2)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对他们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所谓联合,就是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所谓斗争,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和平”的不流血的斗争,以斗争求团结。
(3)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都是资本主义经济。
句话具有片面性,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毛泽东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