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规任务书
- 格式:ppt
- 大小:493.50 KB
- 文档页数:19
湛江市东海岛东海大道东海中心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一、规划背景目前湛江正积极响应《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五年行动计划》的政策引导,湛江作为粤西地区的“龙头”城市,城市的发展促使其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发挥积极的作用,《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五年行动计划》中对湛江尤其对于东海岛科学开发城市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建设目标及要求,因此东海岛在湛江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体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东海岛总体规划“一城、三区、三基地”的定位,为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工业新城,在东海岛工业发展的同时需发展配套相关商业、居住集中区域。
根据区管委会工作要求,东海岛东海大道南侧中部组团范围内近期计划建设中心商务区、星级宾馆、写字楼、东海中学及搬迁村庄村民安置区等重点项目,因此,该用地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后续的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交通和市政设施建设和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为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规划任务书。
二、规划名称湛江市东海岛东海大道东海中心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规划范围用地位于东海岛东海大道南侧、规划东山大道西侧、规划湖东大道东侧,用地面积约5.44平方公里(以具体红线为准)。
四、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4、《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5、《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6、《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7、《湛江市东海岛总体规划(2013-2030)》(正在报批);8、《湛江市东海岛新城竖向、排水、中水及防洪排涝专项规划》(正在报批)9、已批准实施的相关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其它各类规划;10、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11、相关政策与政府文件。
五、规划阶段根据湛江市总体规划及东海岛总体规划的要求,规划分两个阶段:(一)规划研究阶段1、功能定位研究东海中心商务区地块的功能定位和容量需求,进一步优化本组团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功能配置,确定合理的用地结构比例以及建设用地规模。
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任务背景和意义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用于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工作任务的书面文件。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项目按照规划要求进行详细设计,并提供具体操作指南,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该任务书的编制对于项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详细规划设计,可以确保项目满足预期目标,并有条不紊地实现控制措施。
因此,本任务书旨在明确详细规划设计的任务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以便项目人员在实施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任务目标本任务书的目标是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的任务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确定详细规划设计的范围和目标; - 给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任务划分;- 确定详细规划设计的工作要求和完成标准; - 明确详细规划设计的工作流程,包括相关的工作环节。
任务内容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的任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详细规划设计范围和目标在明确详细规划设计的范围和目标时,需要考虑项目的整体目标、规划要求以及预期成果。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明确以下内容: - 详细规划设计的范围:包括设计的具体内容和相关的技术要求; - 详细规划设计的目标:明确设计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2. 工作任务划分和任务分配在工作任务划分和任务分配阶段,需要明确详细规划设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 确定详细规划设计的工作任务:包括制定设计计划、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数据和信息、设计详细规划方案等; - 划分任务和确定责任人:将工作任务细化,并确定具体的责任人。
3. 详细规划设计工作要求和完成标准在明确详细规划设计的工作要求和完成标准时,需要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 工作要求:明确详细规划设计的工作要求,包括技术要求、文件要求、数据要求等; - 完成标准:明确详细规划设计的完成标准,包括质量要求、效果要求等。
4. 详细规划设计工作流程详细规划设计的工作流程是指从开始到结束的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和工作步骤。
苏州木渎镇穹窿山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书苏州市木渎镇穹窿山地区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木渎,是苏州西南部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和秀丽自然景观。
穹窿山作为苏州八大山体之一,是木渎镇开发旅游资源的空间载体。
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木渎镇穹窿山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对穹窿山地区山体的保护与整治也愈发凸现其重要性。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穹窿山这一天然资源,为穹窿山周边地区的保护与整治提供依据,木渎镇穹窿山地区的开发建设需要科学规划、有序指导,根据市政府要求以及我局工作,我局将组织编制苏州木渎镇穹窿山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范围木渎镇穹窿山地区镇域用地规划图根据苏州市木渎镇总体规划,确定木渎镇穹窿山地区范围,东北边界为绕城高速公路,西侧、南侧边界如图所示,总面积平方公里。
二、总体要求1.规划应在苏州市木渎镇总体规划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2. 规划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自身的地区特色,完善城镇职能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促进穹窿山地区合理健康发展,增强城镇综合实力。
3. 规划应充分解读木渎镇穹窿山地区在吴中区的定位,分析其与穹窿山国家森林保护区的关系,尊重现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水域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科学适度地使用旅游资源,达到居住和旅游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 土地利用规划以山体、耕地的保护为前提,以总体规划和上层次规划为依据,促进现状工业的外迁,统筹安排各项城镇建设用地和空间布局,改善建筑风貌和公共配套设施,注重实现城镇集约化发展,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5.充分考虑山体、周边林地、耕地以及基本农田保护。
6. 规划应以“节能环保、高效便捷、安全舒适、公平有序”为指导思想,构建多层次的综合交通网络,并充分考虑旅游线路和对外交通。
7. 空间形态设计、绿化景观系统应充分体现生态保育原则和地方特色,建立城镇与自然协调统一的空间格局,构筑富有特色的城镇形象。
烟台市莱山办事处区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莱院路城市设计任务书烟台市规划局烟台市城市规划编研中心二O一一年八月一、规划背景本规划区片位于烟台市莱山区南部,原部分区域(空港新城)已有控规。
2009年12月,由于行政区划调整,沟莱线以北区域划归莱山经济开发区管委管辖,依据区委区政府关于产业布局以及城建发展思路的有关精神,沟莱线以南区域沿烟乳线往南拓展。
受用地布局限制,原规划已不太适应该区域新的发展形势。
规划用地东侧为山体(光山、海拔272.5米),山体与本区片之由新近建设的莱院路分隔,莱院路的建成为本区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其西侧为烟台水源地之一的大沽夹河与福山区相邻,沿河有正在规划中的市重点项目烟台北方城(商贸批发物流)。
其南侧为新划入莱山区的,以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为主导的院格庄镇区片。
由于本区片规划范围的调整,莱院路的建成通车,周边区域新的规划完成,对本区片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迫切需要对本区片编制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同时,莱院路沿线两侧是莱山区政府计划重点发展的区域,急需一个完整的控规和城市设计来指导建设。
二、规划范围及区片现状本区片规划范围为:北至两甲埠村东及沟莱线,南至南朱塂堡,东至莱山区街道辖区范围,西至大沽夹河,总规划面积约56.10平方公里,具体范围见附图。
规划范围内北侧为莱山机场,对区片内的建筑高度有较大影响。
莱山机场以西与夹河之间,有正在规划的部分烟台北方城用地,约2平方公里。
莱山机场以东为莱山镇政府驻地,建设规模较大。
区片内现有大部分用地为农田果园、沿主要道路散布着约20个大小不等的村庄,建设无序,道路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三、设计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二)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三)《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0)(四)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五)《烟台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六)《烟台市莱山区分区规划》(七)《烟台市城市规划管理若干规定》(八)《烟台市控制性规划编制技术导则》(九)其他法律、法规及已批准的各种专项、专业规划四、规划目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城市化战略为目标,充分调研并深入分析本区片内部及周边的地理环境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明确本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吴江市太湖新城滨湖核心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书一、规划背景吴江市位于江苏省最南端,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杭州、北依苏州。
地处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金三角核心区域,是中国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吴江太湖新城于2012年1月成立,是苏州“一核四城”城市格局的南部板块。
太湖新城将致力产城融合、城旅一体发展,推进新城与省级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双核”驱动,真正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的典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样板、新型城镇化的示范、现代化建设的标杆。
太湖新城滨湖核心区位于吴江松陵城区西部、太湖东岸(见附图),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
作为吴江市一个重要的功能片区,规划主要职能为商务商业、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居住,未来将发展成为吴江太湖新城的综合服务中心区。
二、规划指导思想1、注重与上位规划《苏州市总体规划》、《吴江市总体规划》的衔接。
2、注重与太湖的关系,彰显滨湖地区空间规划设计的特色。
3、在透彻分析地块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合理组织土地使用空间布局,规定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突出强制性控制要求,实现“定性、定量、定界”的控制要求,注重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方法研究,保证规划范围内土地的合理使用以及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
三、设计范围在长三角位置在苏州市位置在吴江松陵城区位地块范围见附图,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
四、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4、《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5、《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5)6、《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7、《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8、《吴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12)9、《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10、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五、规划编制任务1、详细规定规划范围内不同使用性质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居住小区规划作业任务书时间:9-18周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作业,学生应充分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编制内容及方法,并结合房地产项目开发的相关知识进行项目策划,以此为基础妥善安排居住小区的各个功能部分,合理设计住宅群体、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绿化景观与开放空间等各个系统。
要求能将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法,包括功能组织、整体空间关系组织、各相关系统规划等,综合运用于本次课程设计任务之中。
二、设计要求本次设计要求4-5人一组合作完成。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自觉培养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基本要求是做到因地制宜、经济技术合理,理论联系实际,使设计的成果能严格遵循设计规范和规划条件的要求。
有能力的同学应当进一步考虑建设用地环境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空间艺术的内涵,使得设计方案充分展现原创性和独特性。
作业成果必须按照教学成果要求提交。
三、设计地块规划设计地块位于唐家湾情侣北路(南段)填海区先,西面和北面为石坑山(未来规划为体育公园),南为已建成的格力海岸楼盘,东面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
基地现状为填海区,土地平整、适宜开发,根据控规定为二类居住用地(R2)。
图1 规划地块航拍图图2 规划地块所在地区控规图则地块规划条件如下:1、用地面积:92749平方米(用地红线内);2、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3、容积率:1.8-2.0;4、建筑限高:≤25层,高度≤75m;5、建筑密度:≤20%;6、绿地率:≥35%;7、配套设施:9班幼儿园一座(按270学生算),用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其他公建结合周边地块考虑配套开发,公共建筑的建筑面积不大于5000平方米;8、机动车停车位:单元式住宅按每100m2建筑面积配置1个车位;幼儿园按0.5~1.2个/100学生;其他公共建筑配套按小于等于2000 m2部分取2车位/100m2建筑面积,超过2000 m2以上部分取1车位/100m2建筑面积计算;本次作业暂不考虑非机动车停车;9、建筑退让要求见CAD文件;10、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宅面积占本项目住房总建筑面积的比重不低于50%;11、人防设施:按总建筑面积的2%修建地下空间作为人防设施;11、其他规划设计要求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珠海市建筑色彩控制规定》中的规定。
控规合同模板甲方:(盖章)(签字)乙方:(盖章)(签字)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经双方协商一致,订立本《控规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
一、项目背景1.甲方为本地政府/房地产开发商/项目管理方等,拟开发建设一处土地/楼盘/园区等项目。
2.乙方为控规设计机构/规划设计公司/建筑设计师等,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愿意为甲方提供控规设计服务。
二、控规设计内容1.乙方应根据甲方提供的项目规划、土地规划等相关资料,进行项目的控规设计工作。
2.控规设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用地布局、容积率控制、绿化率要求、建筑物高度、道路交通布局等方面的规划设计。
3.乙方应在接到甲方的任务书后,按照约定的时间节点,完成控规设计工作,并将设计成果提交给甲方审核。
三、付款方式1.甲方应在签订本合同时,向乙方支付控规设计费用的50%作为预付款。
2.乙方完成控规设计工作后,甲方应支付剩余费用的50%。
3.双方若有其他付款方式约定,应在本合同中明确。
四、知识产权保护1.乙方在提供控规设计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
2.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将本次控规设计服务的设计成果用于其他用途。
3.甲方对乙方提供的设计成果有使用、复制、修改等权利,但应注明乙方的署名。
五、保密条款1.甲方与乙方应保守本次合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商业秘密和商业机密,并不得向第三方泄露。
2.双方对于控规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商业信息、设计方案等应予以严格保密,不得擅自披露。
3.如因双方一方违反保密条款,导致对方利益受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违约责任1.若一方未履行本合同约定的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违约方应赔偿因其违约造成对方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工作未完成、延误交付等情况。
3.如因不可抗力等外部因素而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违约责任可免除,但违约方应及时通知对方。
七、争议解决1.本合同的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双方因本合同产生的一切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应提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进行诉讼解决。
苏州光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苏州光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苏州市光福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又是著名风景名胜区,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和秀丽自然景观。
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光福镇的历史文化遗存、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光福镇的开发建设需要规划进行科学、有序地指导,根据市政府要求以及我局计划,我局将组织编制苏州光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范围根据苏州市光福镇总体规划:镇区范围为:北至浒光运河,南至镇区工业小区,西至邓尉山、玄墓山脚,东到230省道西侧250米,总面积5.18平方公里。
二、总体要求1.规划应在苏州市光福镇总体规划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2. 规划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城镇职能和各项设施的建设,促进光福镇合理健康发展,增强城镇综合实力。
3. 规划应充分重视光福镇在苏州环太湖地区体系中的定位和职能,尊重现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水域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促进全镇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 土地利用规划以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和古镇风貌保护为核心,以上层次规划为依据,统筹安排各项城镇建设用地和空间布局,注重体现城镇集约化思想,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5. 在充分考虑古镇保护的前提下,建立功能明确、等级完备的道路交通体系,并充分考虑与对外交通(尤其是与高新区、古城区)的衔接。
6. 空间形态设计、绿化景观系统应充分体现生态保育原则和地方特色,建立城镇与自然协调统一的空间格局,构筑富有特色的城镇形象。
三、深度要求1. 规划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深度要求,用地分类以小类为主。
2.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完善地区用地功能结构、布局和功能配臵。
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 明确各地块土地使用性质、兼容范围控制、土地使用强度及相关的规定性指标,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高度、色彩、风格等要求。
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塘以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书苏州市规划编制中心二00八年三月为引导相城区元和塘以东地区合理、健康发展,我局曾于二零零三年委托编制了《苏州市相城区中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随着苏州市总体规划(2007-2020)的调整、相城分区规划的编制,元和塘以东地区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功能定位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重新研究确定。
为充分考虑地方实际,进一步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使之更好地科学指导城市规划管理,现对元和塘以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编。
一、规划范围相城区元和塘以东地区西起元和塘,东至苏驾杭高速公路;北起太阳路,南至沪宁高速公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5km2。
二、总体要求1、规划应在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相城分区规划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2、规划应对原有《苏州市相城区中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实施进行评估。
3、规划应充分重视相城中心城区在苏州的定位和职能,以及元和塘以东地区在相城中心城区的地位和新的发展需要。
4、规划应充分重视相城区与老城区的协同发展,协调元和塘以东地区规划与元和塘以西地区控规、平江新城控规的关系。
5、规划应在充分结合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相城分区规划等上位法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空间整合和落实。
6、规划应充分考虑地铁2号线、城际铁路以及高铁路线型走向对元和塘以东地区的影响,注重相城区与城市对外交通以及老城区交通的衔接关系,研究确定合理的道路网络体系、交通设施布局。
7、规划基本格局应充分考虑相城地域风貌,塑造富有特色、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和谐的地区。
三、设计深度规划应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深度要求,用地分类以小类为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应深化、细化“6211”的内容(“6”即红线、河道蓝线、轨道控制线等六条线规划控制,“2”即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用地控制,“11”即高度分区控制及特定意图区划定、主要控制要素确定),要求“6211”需达到可以直接出技术条件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