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电机组负载连续运行试验记录(续二)
- 格式:xls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
表6.10柴油发电机组试运行试验记录表6.10 柴油发电机组试运行试验记录【ST】年月日工程名称:年月日编号:一、柴油发电机组的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1.空載运行应在电气及其他辅机设备检査、试验合格后进行,空載运行時间不少于30min;2.帯负荷运行应在空载运行正常后进行,试运行时,负荷由空载状态逐步增加并在额定容量的25%、50%、75%的负荷下各运行1h,滿载运行不少于2h;注:额定容量指设计确定的按实际环境条件修正后的持续运行功率。
3.超载运行应在机组额定容量110%的负荷下运行30min;4.并车试验在各机組单机运行试验正常后进行。
各并车机组在50%额定负荷以上時,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配差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5.自起动试验应在上述试验正常后进行,且不应少于3次。
机组各项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二、柴油发电机组的检验应包括下列项目:1.润滑油压力和温度、冷却水进、出囗温度和排烟溫度符合设备技术規定;2.各机件的接合处和管路系统均无漏油、漏水、漏烟和漏气现象;3.运动机件在额定负荷、50%负荷、空载情况下运转時平稳、均勻、安全可靠;4.机组內部无异常的响声;5.充电发电机的充电和起动儲气瓶的充气符合设备技朮文件的規定;6.各附属装置的工作情况正常;7.电气、热工仪表、信号指示正确。
三、柴油发电机组试运行测定记录应包括下列项目1.机组及辅机系统在各种运行状态的工作情况;2.柴油机的瞬态私和稳态调速率;3.机组的温升;4.油耗;5.烟色;6.压缩空气(或蓄电池)的起动瞬时压降、起动后的压力(或电压)及可起动次数;7.发电机凋压性能;8.并车、自起动、调频调载装置的运行参数。
四、装有远距离自动控制台和机房仪表台的柴油发电机组,还要作下列检验:1.分别用自动和手动远动控制的方法进行试运转;2.声光报警信号正确;3.进行自起动系统可靠性试验,测定起动时间;4.柴油机调速正常,停车电磁阀工作可靠;5.机房和控制室联络信号装置工作正常。
柴油发电机组负载连续运行试验记录
机
组主
要性
能
参
数施工单位检测调试负责人
监理(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其他:
检测调试说明:
综合评价结论/备注超温保护整体温度(℃)
超速保护整定转速(r/min)
供油欠压保护整定压力(MPa)
额定功率因数(cos φ)
冷却方式额定转速(r/min)额定供油压力(MPa)机组型号/出厂编号输出额定功率(kW)
输出额定电压
(V)输出额定电流
(A)
输出额定频率(Hz)
测试计量器具(仪表、仪器)及其附属设备(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量程/分辨精度/出厂编号/制造 厂商/其他要素:
机组制造/供货商品牌(商标)℃/相对湿度:%/其他:
与检测(调试)、验收相关的设计文件(图)/产品技术文件(图)的名称编号
试验时的环境: 晴/ 阴/ 雨温度:质量验收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检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至年 月 日 时 分(共h)
分部/子分部/分项(系统/子系统)施工部位新验收部位1
施工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最小/实际抽样数量
GD-C4-6512
001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1
施工单位检验批编号
专业工长专业质检员施工班组长 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签名:。
柴油发电机组空载/负载连续运行交接试验记录(二)GD3030311-2机组在不同负载工况下连续运行试验实测参数(机组出厂编号/ 安装位置自编号:) 负载工况空载25%负载50%负载75%负载100%负载110%负载连接各类试验负载的名称/相数(单相负载填供电相别)/功率(kW)(分别详细列出)三相/0KW 三相/50KW 三相/100KW 三相/150KW 三相/200KW 三相/220KW运行时间(时:分至时:分)8:30 至8:48 8:48 至9:06 9:06 至9:24 9:24 至9:42 9:42 至10:00 10:00 至10:12 (共h) (共h) (共h) (共h) (共h) (共h) (共h)电气参数输出电流有效值(A)I A0I B0I C0I N0 0 0 0 0 0三相平均电流I j0输出线电压和相电压有效值(V)U AB400 400 400 401 399 398U BC400 401 400 400 398 398U AC400 400 400 400 400 399U AN230 230 230 231 229 229U BN230 230 230 230 228 229U CN230 231 230 230 230 229 三相平均线电压U xj400 400 400 400 399 398 三相平均线电压U sj230 230 230 230 299 229三相电压不平衡度U unb0 0 0 0 0 0(%)相位角(°)A 0 0 0 0 0 0B 120 120 120 120 120 120C 240 240 240 240 240 240最大偏移0 0 0 0 0 0各相功率因数COSФ(A)COSФ(B)COSФ(C)三相功率因数COSФ(S)各相输出功率(kW)P A0 16 33 50 66 73P B0 16 33 50 66 73P C0 18 34 50 68 74注:本《记录(一)~(三)》配套使用,本表作为上述《记录(一)》的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