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胡显微鉴别
- 格式:doc
- 大小:15.39 MB
- 文档页数:2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特征锁阳:草酸钙结晶成片存在于灰绿色的中果皮碎片中,结晶长方形、长条形或呈骨状,长9-22μm,直径2-4μm。
肉苁蓉:叶表皮细胞壁深波状弯曲。
地黄: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
补骨脂:种皮栅状细胞淡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稍厚,胞腔含红棕色物。
菟丝子:种皮栅状细胞2列,内列较外列长,有光辉带。
五味子:种皮表皮石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暗棕色物。
山药: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80-240μm,直径2-8μm。
肉桂:石细胞类圆形或类长方形,壁一面菲薄。
车前子:种皮下皮细胞表面观狭长,壁稍波状,以数个细胞为一组,略作镶嵌状排列。
续断: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45μm,存在于淡黄棕色皱缩的薄壁细胞中,常数个排列成行。
覆盆子:非腺毛单细胞,壁厚,木化,脱落后残迹似石细胞状。
荆芥: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黏液化,胞腔含棕色物。
羌活:油管含淡黄色棕色或黄棕色条状分泌物,直径8-25μm。
枳壳: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
茯苓: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
甘草: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当归: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
白术: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
陈皮:草酸钙方晶成束存在于薄壁组织中。
白芍: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含有数个簇晶,T字形毛弯曲,柄2-4细胞。
艾叶:T字形毛弯曲,柄2-4细胞。
王不留行:种皮表皮细胞红棕色或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50-120μm,垂周壁增厚,星角状深波状弯曲。
漏芦:石细胞类斜方形或多角形,一端稍尖,壁较厚,纹孔稀疏。
路路通:果皮石细胞类方形、梭形、不规则形或分枝状,直径53-398μm,壁极厚,孔沟分枝状。
葫芦巴:种皮支持细胞底面观呈类圆形或六角形,有密集的放射状纹增厚,似菊花纹状,胞腔明显。
延胡索的真伪鉴法【名片】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
别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
中国传统药材。
主要产于浙江和江苏。
其块茎含紫堇碱、原阿片碱等多种生物碱,经制成粉剂或醋制流浸膏等,主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有镇痛、镇静、催眠作用。
高9~20厘米。
块茎球形。
花瓣紫红色;蒴果圆柱形,两端渐狭。
夏季开花。
在同属植物中,还有以下几种在不同地区作延胡索入药:齿瓣延胡索,产东北、华北;全叶延胡索,产东北、华北、华东;东北延胡索,产东北;堇叶延胡索,产东北、河北;灰叶延胡索,产新疆。
【化学成分】1、从延胡索的块茎中共提出生物碱10余种,其中经鉴定的有紫堇碱(Corydaline) 延胡索-中药材、dl-四氢掌叶防己碱(dl一Tetra-hydropalmatine)、原阿片碱(Protopine)、L一四氢黄连碱(L-Tetrahy-drocoptisine,L-Stylopin)dl一四氢黄连碱、L-四氢非洲防己碱(L一Tetrahy-drocolumbamine)紫堇鳞茎碱(Corybulbine)、β一高白屈菜碱(β-Homoche-lidonine)、黄连碱(Coptisine)、去氢紫堇碱(De-hydrocorydaline),还有紫堇达明碱(Corydalmine即紫堇鳞茎碱)、去氢紫堇达明碱。
2、东北延胡索块茎含多种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其中有紫堇碱、紫堇达明碱、去氢紫堇达明碱、去氢紫堇碱、黄连碱、四氢黄连碱、四氢非洲防己碱、四氢掌叶防己碱、紫堇鳞茎碱等。
另含原阿片碱。
迷延胡索块茎含原小檗碱型生物碱,有紫堇碱、去氢紫堇碱。
紫堇鳞茎碱、紫堇把明碱(Corypalmine,即四氢药根碱)、L一四氢黄连碱、黄连碱。
另含原阿片碱型生物碱原阿片碱和β一高白屈菜碱。
又含刺激性挥发油。
3、土延胡的块茎中含原阿片碱、L一四氢黄连碱、比枯枯灵(Bicuculline)、苏延胡碱甲(C23H23O7N,熔点205℃)、苏延胡碱乙(C18H19O6N,熔点191-192℃)。
元胡,又叫延胡索,止痛之最!心痛胃痛腹痛腰痛,从头到脚各种疼痛统统搞定元胡,白芷,元胡止痛片元胡,金铃子,金铃子散元胡,肉桂元胡,杜仲,菟丝子,芍药,当归大凡疾病都要先分虚实,疼痛也不例外。
虚会痛,实也会痛,虚就是不荣,实就是不通。
所有的疼痛在中医看来无非就这两种情况。
不荣则痛,荣就是荣养,什么东西有荣养的作用?当然是气血津液。
也就是说气血津液不足了,局部会发出疼痛信号,提示你耗得太厉害了,好比一个地方闹饥荒,土地连年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痛苦不堪,难免就会有怨言。
想要平息民怨,最好的办法就是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所以虚痛就是缺乏粮草,把粮草补足了,疼痛也就化为乌有了。
不通则痛,人体的经络,就像高速公路一样,需要畅通无阻,像有些朋友一生气,气的胸肋痛,因为气留在胸了,还有局部跌打损伤,血脉过不去,那里就会疼痛。
也就是说,实痛就像一个地方出现了堵塞,具体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叫气机阻滞,第二种叫瘀血阻滞。
治疗的思路就是需要精兵强将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去把它打通。
中药里哪一味药能担此重任呢?元胡。
元胡又叫延胡索,长在海拔比较高的偏阴凉的地方,它的花很漂亮,漫山遍野,好似一只只紫红色的千纸鹤,展翅欲飞。
元胡的药用部分是根茎,晒干后很硬,打都不好打碎,颜色是稍微偏暗的深黄色。
用药之妙,如将用兵。
通常来说,用药讲究配伍,讲究君臣佐使,就像战场杀敌一样,有进攻的,有防守的,有侦察的,有坐镇帐中指挥的,还有后面运粮草的。
但有时候也不必拘泥于一格,“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惟取其效”,中药方也有单味药起大病的,过去有很多的民间草医,他们没读过什么书,也不懂什么配伍,往往就单味药去用,像关云长单刀赴会似的,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霸气的很。
比如,单用一味车前子利水以止泻,一味山药治疗各种虚损,一味茯苓治疗脂溢性脱发等等。
这些用药经验是一代一代人的实践总结出来,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而且是一用一个准的。
一味中药——元胡,止痛之最!大凡疾病都要先分虚实,疼痛也不例外。
虚会痛,实也会痛,虚就是不荣,实就是不通。
所有的疼痛在中医看来无非就这两种情况。
不荣则痛,荣就是荣养,什么东西有荣养的作用?当然是气血津液。
也就是说气血津液不足了,局部会发出疼痛信号,提示你耗得太厉害了,好比一个地方闹饥荒,土地连年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痛苦不堪,难免就会有怨言。
想要平息民怨,最好的办法就是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所以虚痛就是缺乏粮草,把粮草补足了,疼痛也就化为乌有了。
不通则痛,人体的经络,就像高速公路一样,需要畅通无阻,像有些朋友一生气,气的胸肋痛,因为气留在胸了,还有局部跌打损伤,血脉过不去,那里就会疼痛。
也就是说,实痛就像一个地方出现了堵塞,具体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叫气机阻滞,第二种叫瘀血阻滞。
治疗的思路就是需要精兵强将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去把它打通。
中药里哪一味药能担此重任呢?元胡。
元胡又叫延胡索,长在海拔比较高的偏阴凉的地方,它的花很漂亮,漫山遍野,好似一只只紫红色的千纸鹤,展翅欲飞。
元胡的药用部分是根茎,晒干后很硬,打都不好打碎,颜色是稍微偏暗的深黄色。
用药之妙,如将用兵。
通常来说,用药讲究配伍,讲究君臣佐使,就像战场杀敌一样,有进攻的,有防守的,有侦察的,有坐镇帐中指挥的,还有后面运粮草的。
但有时候也不必拘泥于一格,“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惟取其效”,中药方也有单味药起大病的,过去有很多的民间草医,他们没读过什么书,也不懂什么配伍,往往就单味药去用,像关云长单刀赴会似的,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霸气的很。
比如,单用一味车前子利水以止泻,一味山药治疗各种虚损,一味茯苓治疗脂溢性脱发等等。
这些用药经验是一代一代人的实践总结出来,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而且是一用一个准的。
一味元胡就是中医止痛片。
中医治疗疼痛不是去止痛,而是疏通气血。
元胡既能活血止痛,又能行气止痛。
元胡这味药有多厉害,王清任的五个逐瘀汤中有两个都用到了元胡,《雷公炮炙论》说,心痛欲死,速觅元胡。
元胡的常用炮制方法元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它的炮制方法有很多种。
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用炮制方法。
一、炙炮法:将元胡用文火炙烤,直至表面微微泛黄,然后晾凉。
这种炮制方法可以增强元胡的补益作用,常用于治疗虚寒体质引起的腰腿冷痛、阳痿等病症。
二、清炒法:将元胡用小火炒至微黄,再晾凉。
这种炮制方法可以去除元胡的寒凉性质,使其适用于阳虚体质引起的腹泻、肠寒等病症。
三、炮制法:将元胡用文火炒至微黄,再用火烘干。
这种炮制方法可以增加元胡的温热特性,常用于治疗寒湿体质引起的关节疼痛、寒疝等病症。
四、醋炙法:将元胡用醋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晾干,再用文火炙烤至微黄。
这种炮制方法可以增强元胡的活血化瘀作用,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痛经、瘀伤等病症。
五、炙焦法:将元胡用中火烤至微焦,然后晾凉。
这种炮制方法可以增强元胡的散寒作用,常用于治疗寒湿体质引起的痛风、寒疝等病症。
六、煨炙法:将元胡用中火烤至微焦,再用文火炖煨2-3小时。
这种炮制方法可以增加元胡的温热特性,常用于治疗寒湿体质引起的关节疼痛、寒疝等病症。
七、炮制泡酒法:将元胡用白酒浸泡2-3天,然后晾干。
这种炮制方法可以增加元胡的补肾壮阳作用,常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阳痿、遗精等病症。
八、炮制熬煮法:将元胡用水煮沸后,再用文火煮至微黄,然后晾凉。
这种炮制方法可以增加元胡的温热特性,常用于治疗寒湿体质引起的关节疼痛、寒疝等病症。
九、炮制炖煮法:将元胡与其他中药材一同用水炖煮,直至药材熟烂。
这种炮制方法可以增强元胡的药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病症。
以上是元胡的常用炮制方法,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使元胡的药性发生变化,从而适应不同的病症和体质。
在使用元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炮制,以确保药效的发挥和安全使用。
元胡的药用价值和药理作用元胡,又称元参,为禾本科植物元胡草的干燥根茎。
其药用部位为根,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药理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元胡的药用价值和药理作用。
一、药用价值:1.补益肝肾:元胡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可以调整肝肾的阴阳失衡,对慢性肝炎、肾虚、脱发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消炎止痛:元胡含有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3.抗菌抗病毒:元胡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对细菌、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4.调经止痛:元胡有温经活血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妇女的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状。
二、药理作用:1.抗氧化作用:元胡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延缓衰老。
2.抗炎作用:元胡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起到一定的抗炎作用。
3.降血脂作用:元胡中的黄酮类成分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对高血脂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元胡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一些癌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免疫调节作用:元胡中的一些成分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6.抗菌作用:元胡中的挥发油成分对多种病原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所致的各种疾病。
综上所述,元胡具有补益肝肾、消炎止痛、抗菌抗病毒、调经止痛等多种药用价值和药理作用。
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肾虚、脱发、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妇女痛经、月经不调等疾病,并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然而,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使用元胡时还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用药。
道地药材浙元胡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浙元胡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栽培及采收加工、质量特征及包装、标志和标签、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浙元胡道地药材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T/CACM 003- 2016 道地药材标准编制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 术语和定义T/CACM 00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T/CACM 003-201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道地药材Daodi-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T/CACM 003-2016 定义3.1]3.2浙元胡Zhe Yuanhu产于浙江省内(磐安、东阳、缙云、永康、武义等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栽培元胡药材。
4 来源及形态4.1 来源主要来源于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
4.2 形态特征元胡为多年生草本,高10 cm~30 cm。
块茎扁球形,上端稍下凹,直径0.5 cm~2.5 cm,黄色。
茎细软,不分枝或分枝,易折断,基部以上具1鳞片,有时鳞片和叶腋内常有小块茎。
具 3 叶~4 叶,基生叶与茎生同形,茎生叶具长柄,叶片轮廓三角形,2 回三出全裂,1回裂片具柄,2 回裂片有短柄,3裂至3深裂,末回裂片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2 cm~3.5 cm,宽 5 mm~8 mm,先端钝或锐尖,全缘。
老师讲药象体会:三棱、莪术、元胡、三七今天讲三棱、莪术、元胡和三七这四味药。
在讲这几个药之前,我们把前面讲的药的性味稍微梳理一下。
我们知道左路木气的药都是气味比较浓郁、比较浓厚的一些药物,所以它适合左路木气升发的特点,适合左路许多症状的治疗。
因为左路木气它是以疏达为性,疏达是他的本性,所以左路木气也最容易发生瘀滞,不同程度的瘀滞我们会用不同的药物去疏通、去治疗。
郁结比较轻、比较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气味比较浓郁、辛香走窜、比较峻猛的药物来治疗,象桂枝、麻黄;如果郁结比较久了,比较结实一些了,我们也可以用柴胡、威灵仙这些气味稍微淡一点,但通破的力量强大一些的药物去破散、去破结疏通,相当于是寓补以泄,是这个意思;如果这个郁结瘀滞的更严重,已经不能够用一般破气的药去治疗,普通的破气药也不能把这个郁结给通破开,象柴胡、威灵仙这些疏通、破结的药,可能有时候也没有效果了。
那么对于这种更深的郁结,或者说更顽固的郁结,我们怎么去治疗?这种郁结一般带有着有形的邪气,不单纯是无形的气结了。
到这个程度,都已经有有形瘀滞了,必然会有的。
它在脉象上的表现呢,如果临床你去摸脉,它的脉象不但是结涩不畅,它甚至说是板结一块,硬硬的,一整块,不说是铁板一块,完全就跟盐碱地板结那种感觉是类似的。
摸着脉非常的不清晰,没有任何的柔和的感觉,柔和的感觉非常少,那么这种时候,我们用一些药力更峻猛的药物。
今天晚上我要讲的三棱、莪术、元胡、三七就是这样的药物。
如果大家在临床上见过这些药的话,都知道这些药都是非常硬的,很硬。
三棱、莪术、元胡、三七如果没有切片的话,它的整个的药材就跟石头一样,非常硬。
所以以前有很多老大夫讲,药物长的越硬,它破结的能力就越强,这个说法是对的。
但是呢,同时我也要反问大家一句,砂子石头也很硬呀,它有没有破结的效果呢?你找块石头,放在药里煎一煎,它有没有非常好的、非常强大的破结效果?这个不用去考证,肯定没有。
所以我们要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药物长的越硬的,它破结的力量越强,它的道理在哪里?为什么石头砂子很硬却没这种破结的效果?所以咱们讲,我们治病是为了恢复和疏通人体本身的一气周流,我们是为了治气,我们的治疗目标是人体的气,同样我们用的药物,所有的天然中药,我们也是用的药物的气,所有的植物药,它都有一股天然的生发之气。
253种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别主要特征提要以《中国药典》1995 年版(1 部) 中成药鉴别项下为主按中药材类别及药用部位归纳了253 种中药材粉末主要显微特征。
关键词显微鉴别。
中药是我国防治疾病不可缺少皀药物。
对于中药材常切成片、段、丝或捣成碎粒、或磨成细粉等以供入药。
当药材捣碎或磨成粉后, 原有外观性状特征大部分消失, 特别是数种药材碎粒或粉末混合后更难凭肉眼鉴别其组成及真伪。
因此, 通过显微观察药材特有皀细胞、内含物等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皀关键环节。
现在皀问题是, 药材粉末常由多种细胞、内含物等混合而成, 其中某种或某几种能明显反映该药材, 有皀却不能。
通过显微观察, 如何能快速、简便、准确地鉴别某药材是否, 把握住药材粉末中主要特征是重要皀, 至少也能对药材鉴别提供一条有用皀线索。
基于此, 本文以《中国药典》1995 年版(1 部) 中成药鉴别项为主归纳了253 种中药材粉末主要特征, 以便实际工作中参考。
1植物药类1. 1根和根茎类人参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 , 棱角锐尖; 树脂道多碎断,内含金黄色至黄棕色块状分泌物。
三丂树脂道碎片直径60~128μm , 含棕黄色滴状或块状分泌物。
三棱分泌细胞含红棕色或黄棕色分泌物。
干姜淀粉粒椭圆形、卵圆形或形状不觃则, 有皀较小端略尖,直径25~32μm , 长约至50μm , 脐点点状, 位于较小端,纤维淡黄色, 多碎断, 直径17~38μm , 壁薄, 非木化, 壁常一边齿状突起,胞腔较宽大, 纹孔斜裂缝, 可见横隔。
土茯苓草酸钙针晶长40~144μm。
土木香薄壁细胞无色, 长圆形或长多角形, 含扇形菊糖团块, 加热后溶解。
大黄草酸钙簇晶大, 直径60~140μm ; 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140μm , 非木化。
山奈淀粉粒扁平广卵形、三角状卵形或类圆形, 有尖突, 直径10~40μm , 脐点及层纹明显。
山药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 直径24~4μm , 脐点人字状或短缝状, 多位于较小端; 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或断碎散离, 长80~240μm , 直径2~8μm。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延胡索(元胡)概述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 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是一味古老的止痛良药,又称玄胡、元胡,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分布于河南、陕西等南部以及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浙江省东阳、磐安一带为道地产区,现在陕西汉中一带大面积种植,产量颇丰。
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等症,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胃溃疡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因延胡索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基源鉴定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延胡索原植物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
块茎圆球形,直径(0.5-)1-2.5厘米,质黄。
茎直立,常分枝,基部以上具1鳞片,有时具2鳞片,通常具3-4枚茎生叶,鳞片和下部茎生叶常具腋生块茎。
叶二回三出或近三回三出,小叶三裂或三深裂,具全缘的披针形裂片,裂片长2-2.5厘米,宽5-8毫米;下部茎生叶常具长柄;叶柄基部具鞘。
总状花序疏生5-15花。
苞片披针形或狭卵圆形,全缘,有时下部的稍分裂,长约8毫米。
花梗花期长约1厘米,果期长约2厘米。
花紫红色。
萼片小,早落。
外花瓣宽展,具齿,顶端微凹,具短尖。
上花瓣长(1.5-)2-2.2厘米,瓣片与距常上弯;距圆筒形,长1.1-1.3厘米;蜜腺体约贯穿距长的1/2,末端钝。
下花瓣具短爪,向前渐增大成宽展的瓣片。
内花瓣长8-9毫米,爪长于瓣片。
柱头近圆形,具较长的8乳突。
蒴果线形,长2-2.8厘米,具1列种子。
产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唐河、信阳),生丘陵草地,有的地区有引种栽培(陕、甘、川、滇和北京)。
真伪鉴别药材性状:延胡索(药典品)药材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
本品呈不规则扁球形。
直径0.5-1.5cm。
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部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凸起。
元胡,中医的止痛药。
元胡又名延胡索、玄胡...元胡,中医的止痛药。
元胡又名延胡索、玄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延胡索》﹝释名﹞引好古曰:“本名玄胡索,避宋真宗讳,改玄为延也。
”元胡为罂粟科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球状块茎。
初夏开花,花紫红色。
块茎入药,与白术、芍药、贝母等并称“浙八味”。
元胡始载于《开宝本草》,性温,味辛入肺能行气,味苦入心能活血,色黄绿故又能入脾,肝经下气消食,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
《本草纲目》谓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
”《开宝本草》认为它: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
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血运,暴血冲上,因损下血,或酒摩及煮服。
关于其用法,《本草汇言》:玄胡索,凡用之行血,酒制则行;用之上血,醋制则止;用之破血,非生用不可;用之调血,非炒用不神。
随病制宜,应用无穷者也。
现代研究认为,元胡止痛效果最好的成分就是元胡索乙素,而元胡索乙素是不容于水的,或者说很难容于水,故元胡在使用前一定要经过炮制,即将元胡和食用醋按照一定量的比例充分混匀、润透、炒干,经过炮制的元胡称为“醋制元胡”或“醋元胡”,其炮制的目的就是使元胡中不容于水的元胡索乙素和醋酸结合,生成能容于水的醋酸元胡索乙素,从而发挥很好的止痛效果。
有人说,其实元胡的行气活血功能都不强,最强的是它的止痛功效。
至于为何能止痛,有研究认为它可以通过类似麻醉作用来达到止痛的功效。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廷胡索能缓解癌痛,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
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和难以忍受的一种症状,同时也是最难控制的症状之一。
国际疼痛协会定义疼痛为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与情绪上的感受,伴有或潜在组织损伤。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00万新发癌症患者,其中50%的癌症患者有癌性疼痛症状,70%的晚期癌症患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
一味中药(元胡),止痛之最,疏通气血,缓解疼痛中医理论首先将大多数疾病分为虚实的两种情况,并且身体的痛苦也不例外。
虚是一种缺乏、一种空缺,但实是一种阻塞、一种不通畅。
中医的所有痛苦无非就是这两个情况所造成的。
能量,或者身体内的津液不足时就会触发局部疼痛信号,提醒自己身体的能量消耗过多。
这就像一个发生饥荒而土地尚未有收成的地方。
多年来,人们缺衣少食。
而解决人们的不满的最好方法是开设仓库并分发食物来帮助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克服困难。
因此,缺乏食物就要补充粮食,并且当补充的粮食和食物到位的时候,就会让身体的疼痛消失。
当经脉被阻塞时会很痛。
人体经络,犹如身体的高速公路,不应受到干扰。
像一些朋友郁闷生气时,胸部和肋骨会感觉到隐隐的发痛,就是因为气血在胸部堵塞了。
局部瘀伤导致血液无法通过,也会导致气血淤积产生疼痛。
换句话说,实痛就像在一个地方产生了阻塞一样,而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称为气机阻滞,第二种称为瘀血阻滞。
处理的办法是穿山凿石,把血脉打通,遇水则搭桥,去把血气打通。
那么有哪些草药可以完成这项重要任务呢?那就要数元胡了。
这味中药,被誉为止痛之最!疏通气血,缓解疼痛,它一出手,大有奇效。
元胡,又被称为延胡索,一般生长在海拔较高,且环境较为阴凉的地方,有着非常美丽的花朵,像紫红色的折纸鹤一样。
它的生长区域覆盖着群山和平原。
元胡的药用部位是根茎,其根茎坚硬,干燥后不易折断,颜色略深,呈深黄色。
元胡这味药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
例如,仅使用车前草利尿剂来止泻,使用山药来处理各种虚损,使用茯苓来治疗脂溢性脱发等。
这些药物经验在几代人的实践中得到了总结,并世代相传,并且对于每种药物的应用方法都是有准确依据的。
单独的一味元胡就是一种止痛草药。
中医医学治疗疼痛并不是祛除疼痛的表面现象,而是疏通气血。
元胡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疼痛,还可以促进气虚症状的缓解。
那么元胡的作用以及功效到底如何呢?汪清任的五个逐淤汤中有两个使用到了元胡作为药材。
中药鉴定总结荧光鉴别十五种常用中药中药材是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几年来,药材市场有些品种比较混乱,以假充真、以次充优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确保药材质量,可以根据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能在常光或紫外光灯下产生不同荧光的现象予以鉴定。
现将十五种常用中药的荧光鉴别介绍如下:一、川芎:本品横切片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亮淡紫色荧光,外皮显暗棕色荧光。
二、大黄:取本品粉末的稀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稀乙醇扩散后呈黄色至淡棕色环,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棕色至棕红色荧光(蒽醌衍生物),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与土大黄苷等芪类化合物区别)。
三.黄连:根茎折断面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
四、浙贝母:取粉末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亮淡绿色荧光。
五.元胡:药材切面或粉末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均有亮黄色荧光。
六、狗脊:(1)取生狗脊折断,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断面显淡紫色荧光。
(2)根茎粉末用甲醇回流提取,取滤液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亮蓝白色荧光(与各种黑狗脊相区别)。
七、川牛膝:根的断面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淡蓝色荧光。
八、牛蒡子:取本品粉末少许,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绿色荧光。
九、石决明:取粉末于紫外光灯下观察,杂色鲍壳显苔绿色荧光;皱纹盘鲍壳显橙皮黄色荧光。
十.麻黄:药材纵剖面置紫外光灯下观察,边缘显亮白色荧光,中心显棕色荧光。
十一.珍珠母:本品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有浅蓝紫色(天然珍珠)或亮黄绿色(养殖珍珠)荧光,通常环周部分较明亮。
十二、熊胆:取其粉末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黄白色荧光不应显棕黄色荧光。
取0.1g溶于20m17%冰醋酸溶液,紫外光灯下观察不得显淡蓝色乳浊荧光。
十三、秦皮:本品热水浸出液呈黄绿色,日光下显蓝色荧光。
十四、常山:取根折断,将断面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色荧光,尤以皮部更为明显,其水浸液则显天蓝色荧光,在碱性溶液中荧光加强。
药象品悟:木气药----元胡元胡又叫延胡索,元胡是简称,学名叫延胡索。
元胡比较苦一些,少尝一点,比较苦。
虽然比较苦,但这个苦味实际我们觉得还是可以承受,没有黄连这么苦。
延胡索长在这个海拔比较高的,比较凉的,偏阴凉的地方。
元胡的花特别有意思,是那种紫暗色,这个图片有点淡蓝色的,它的花应该是那种偏深偏暗的一种颜色。
我们说一个植物的花反映了一个植物的性情,花的颜色越深,它的气凝聚性越强,气越足。
你比方说像附子,野生的附子的花一般都是比较深的紫色,人工种植的附子颜色就浅一些,野生的颜色就深。
像元胡这种发蓝发暗的花比较少见,大家可以看这个图片,这是紫色的,也有蓝色的,相对来讲颜色越深就显得越凉,药性越足,药性越强。
你看这个颜色就深一些,这就是一个象,颜色越深说明气凝聚得越强,收的越厉害,药力就越强。
有些老药工,上山挖药,他看植物的花,看药气够不够用,看颜色够不够深,很多老药工有这样的经验。
元胡这个植物长的不大,比较小,南方比较多一些,南方山上阴凉的地方。
元胡用什么,用它的块茎,就是一个圆圆的小豆豆,不大,大概像个黄豆这么大吧,不是很大,对比一下地上部分,是不是比较小的,整个植株不大。
元胡整个质地比较通透,晒干了之后很硬的,打都不好打碎,颜色稍微偏暗的深黄色。
因为它长的不大,它长的大小跟半夏差不多,半夏也是一小个儿,元胡也是一小个儿,长的植株都不高,这两个药形态上有几分相似。
大家看延胡索的叶子,一片复叶上面是三片小叶,我们知道三是什么呀,三是生发之数。
威灵仙三片小叶,淫羊藿三片小叶,这些都有比较好的流通性,三是一个生发之数。
元胡的花像一个管状花,这是一个收藏之像。
不用去考证它在植物学分类中属于哪个科哪个目,什么形状的花,都有具体的学名,我们先不去管这个,我们只从象的角度去看。
它的花,不是很开达,比较细长,这就是一个收藏之象,颜色又比较深,也是收藏之象,整个植株长的不是很大,包括它的块茎长的圆圆的,比较结实,都是收藏之象,凝聚之象。
元胡如何种植_元胡的种植技术元胡的种植技术元胡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与白术、芍药、贝母等并称浙八味,为大宗常用中药。
元胡史载于《开宝本草》,性温,味辛苦,入心、脾、肝、肺,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着称于世。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归纳元胡有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并推崇元胡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元胡能显著减轻痛阈,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降血脂之效。
元胡的形态特征元胡多年生草本,高10一20cm。
块茎扁球状,直径0.52.5cm,黄色。
茎基部具1鳞片,鳞片和下部叶腋内常生小块茎;茎生叶具长柄,2回三出全裂,末回裂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
总状花序顶生,疏生3一l0花,苞片卵形或狭卵形,全缘或下部具齿;萼片小,早落;花冠红紫色,上花瓣长约2cm,边缘具齿或波状小齿,顶端微凹,具短尖,距圆筒形,稍长于瓣片,蜜腺体贯穿距长的l/2,内花瓣暗紫色,雄蕊束披针形;子房线形,花柱细,柱头近圆形,具8乳突。
蒴果线形,种子l列。
花期4月。
果期45月。
均系栽培,宜生长于沿溪两岸或山脚的近中性或微酸性粉沙质壤土、沙质壤土或沙土中。
元胡的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干旱和强光,怕积水。
浙江产区年平均温度17~17.5℃,1月平均温度3~3.5℃,4月平均气温16~18℃,而整个地区生长期平均气温11~12.5℃。
当日平均气温在20℃时,叶尖出现焦点,22℃时中午叶中出现萎缩状,特别是生长后期,高温天气,会造成元胡减产。
元胡的人工栽培1.种和变种有大叶元胡和小叶元胡之分,大叶元胡有利于密植,产量高,而小叶元胡块茎大等级高,但产量稍低。
2.选地整地元胡根子生长较浅,又集中分布在表土5~20厘米内,故要求土质疏松,故选择阳光充足。
地势高燥且排水良好,表土层疏松而富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和冲积土好,粘土重或砂质重的土地不宜栽培,忌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