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投稿指南
- 格式:pdf
- 大小:633.04 KB
- 文档页数:18
SCI论文发表流程及注意事项1.投稿前的准备工作1.1期刊的选择➢途径一:下载最新的SCI论文影响因子表,输入相关领域的关键词,可以查出不同的期刊结果和对应的IF值;➢途径二:根据平时所阅读的相关文献,进行不同期刊的选择和筛选;➢途径三:老师根据你的工作(创新程度、完整性等)指定相关的投稿期刊;➢在较大范围内确定投稿期刊之后,分别进入各期刊的主页面,点击“Submit your Article”,仔细查看期刊的“Guide forAuthors”,包括该杂志的“Aim and Scope”, “Paper Type”等,确定最终的投稿期刊。
1.2 文章格式调整确定投稿期刊后,在文章结构和表达基本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查看所选期刊的“Article Structure”进行逐一修改,主要包括: ➢Word limitation➢Running title (不是所有杂志都需要)➢Title➢Author names and affiliations➢Corresponding author➢Present or permanent address➢Abstract➢Graphical abstract/Research highlights (不是所有杂志都需要)➢Keywords➢Text and acknowledgements➢Tables and Figures captions➢References➢Nomenclature and units1.3 投稿前需准备的材料文章格式完全修改好以后,发给相应作者(主要为通讯作者和对该文章做出重大贡献的其他作者)进行审阅(最好包括文章的投稿信(Covering letter)),在同意和确定无误后进行后续的材料准备和投稿工作。
投稿所需材料如下:➢Covering letter (介绍文章的重要意义和创新性,是该文章能否进入实审阶段的有力保障,特别重要);➢Graphical abstract (图形摘要,你需要给出1张能代表全文的图,并给出合适的说明(不是所有杂志都需要));➢List of three potential reviewers (几个途径:①课题组推荐在国内外熟悉的同行专家;②在平时阅读文献、实验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试着和国内外的专家写E-mail,慢慢熟悉后可以推荐其为审稿人;③在论文中重点介绍某个教授/参考某个教授许多文章,可以将其推荐为审稿人);➢Manuscript (修改后的正式稿,一般为2倍行距、左端添加连续行号、全文中间对齐(有的杂志需要左对齐));➢Tables (表题置于表上方,三线表,每个表单独占一页)➢Figures (所有的图题按照次序写成一个Figure Caption文档,每个图单独占一页,图一般为EMF或者TIF格式文件(>200dpi))。
sci论文投稿流程及时间科学论文投稿流程及时间。
科学论文的投稿流程及时间是科研工作者们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知识,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科学论文的投稿流程及时间安排。
1.选择期刊。
首先,科研工作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的期刊。
在选择期刊时,要考虑期刊的学术水平、影响因子、审稿周期、投稿要求等因素,以确保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认可。
2.准备投稿材料。
在投稿之前,科研工作者需要准备好投稿所需的材料,包括论文原稿、作者简介、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和创新性说明等。
在准备投稿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能够为期刊编辑和审稿人提供足够的信息来评估自己的研究成果。
3.在线投稿。
大部分期刊都支持在线投稿,科研工作者可以通过期刊的官方网站或投稿系统进行在线投稿。
在进行在线投稿时,要认真填写投稿信息,并按照期刊的投稿要求上传投稿材料,确保投稿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审稿和修改。
投稿后,期刊编辑将安排专家对论文进行审稿。
审稿周期一般为1-3个月不等,在此期间,作者需要耐心等待审稿结果。
一旦收到审稿意见,作者需要认真阅读审稿意见,并按照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论文。
修改后的论文需要重新提交给期刊编辑进行再次审稿。
5.录用和发表。
经过若干轮的审稿和修改,如果论文最终被期刊录用,期刊编辑将通知作者,并安排论文的排版和发表。
一般来说,论文发表后,期刊会向作者寄送发表证书和作者版刊。
总的来说,科学论文的投稿流程是一个相对复杂和漫长的过程,需要作者耐心等待和不断完善。
在投稿过程中,作者需要严格遵守期刊的投稿要求,认真对待审稿意见,以确保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认可。
同时,作者还需要合理安排投稿时间,以确保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发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科研工作者们更好地了解科学论文的投稿流程及时间安排。
SCI论文写作与投稿详细讲解教程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全球知名的科学引文数据库,是科研界评价学者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因此,撰写并投稿SCI论文是每个科研人员的重要任务。
本篇教程将详细讲解SCI论文的写作与投稿步骤。
1.研究题目选择选择一个有创新性和重要性的研究题目是撰写SCI论文的第一步。
选择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了解该领域当前的研究进展和前沿问题,并确定自己的研究问题。
2.文献综述在撰写SCI论文之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并理解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已发表的SCI论文,并作出总结和分析。
这有助于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以及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3.研究设计与实验在确定了研究方向和问题后,开始进行研究设计和实验。
严格的实验设计和合适的方法选择是确保研究结果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关键。
4.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完成实验后,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以图表和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
5.写作论文6.论文修改与润色7.选择期刊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是确保SCI论文发表成功的关键一步。
了解期刊的发表范围和要求,找到与自己研究内容相关的期刊,并仔细阅读该期刊的投稿指南。
8.提交论文9.审稿与修改10.发表与传播以上是SCI论文写作与投稿的详细讲解教程,希望对需要投稿SCI论文的科研人员有所帮助。
当然,写作与投稿SCI论文需要耐心和毅力,也需要良好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sci教育学投稿指南为了促进教育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研究,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些关于SCI教育学投稿的指导原则和要求,帮助作者撰写出符合SCI期刊要求的高质量论文。
一、引言部分在引言部分,应该明确说明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介绍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本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同时,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二、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部分,需要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和准确的总结和归纳,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三、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部分,需详细描述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实验设计,并明确实验对象、数据采集方法、实验流程等。
同时,还应该对所用方法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论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结果与分析部分,应该对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逻辑分析,用图表等形式直观地呈现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
同时,需与引言中提到的研究问题进行联系,得出科学且可信的结论。
在讨论部分,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结合已有的理论研究结果,对研究问题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回答。
同时,对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改进和展望的建议。
在结论部分,需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明确研究的意义、创新和应用前景。
同时,还可以简要回顾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贡献。
七、参考文献在参考文献部分,要求作者按照SCI期刊的格式要求列出所有引用过的文献,确保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需要注意文献引用的格式和顺序。
以上为SCI教育学投稿指南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广大教育学研究者在投稿SCI期刊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撰写论文过程中,请作者务必遵守学术规范,严守学术道德,确保文章的原创性和科学性。
希望所有教育学研究者能够在SCI期刊上发表出高质量的论文,为教育学研究的发展做出贡献。
sci投稿流程指导
投稿SCI期刊是科研工作者非常重要的一环,下面我将从多个
角度全面介绍SCI投稿的流程。
首先,选择合适的期刊是非常重要的。
在选择期刊时,要考虑
期刊的影响因子、审稿周期、投稿要求等因素。
可以通过SCI期刊
目录、官方网站或者学术搜索引擎来寻找合适的期刊。
其次,准备投稿材料。
通常SCI期刊的投稿材料包括论文、作
者简介、摘要、关键词、图表等。
在准备论文时,要确保论文内容
符合期刊的主题范围,并且符合期刊的格式要求。
接下来,进行投稿。
大部分SCI期刊都采用在线投稿系统,作
者需要注册账号并按照系统要求逐步填写投稿信息、上传论文等。
在投稿时,要注意填写作者信息、通讯作者信息、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等内容。
投稿后,进入审稿流程。
一般来说,SCI期刊的审稿流程包括
初审、专家评审、修改稿件、最终决定等环节。
在审稿过程中,作
者需要积极响应审稿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最后,如果论文被接受,作者需要按照期刊的要求完成版面编辑、缴纳版面费等工作。
如果论文被拒绝,作者可以根据审稿意见
进行修改后再次投稿,或者选择其他期刊投稿。
总之,SCI投稿流程包括选择期刊、准备投稿材料、进行投稿、审稿流程以及最终决定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作者认真对待,以
确保论文顺利发表。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投稿sci流程在科学领域,投稿SCI期刊是评估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SCI期刊是由世界著名的科技信息机构Web of Science (简称WoS)提供的国际性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它覆盖了许多顶级期刊,被广泛认可为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出版渠道。
SCI期刊投稿流程相对复杂,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SCI期刊投稿流程及相关参考内容。
SCI期刊投稿流程:步骤一:选择期刊首先,在投稿SCI期刊之前,作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期刊。
这需要考虑到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期刊知名度以及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作者需要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期刊的主题和范围相符合。
步骤二:准备投稿材料其次,作者需要准备投稿材料。
投稿材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投稿信/cover letter:简要介绍研究内容、重点和新颖性,还需要说明为何选择该期刊进行投稿。
(2)文章正文:研究内容和实验数据。
(3)参考文献:列出所有被引用过的文献,公正客观。
(4)数据集和协议:包括所有的原始数据、实验结果以及分析码。
(5)图表和图示:所有图表和图示都应该精益求精,标注清晰,能够反映研究结果和分析。
步骤三:自主投稿/请编辑代投一般而言,SCI期刊允许自主投稿和请编辑代投。
自主投稿,是指作者直接将文章以邮件、电子邮件等形式提交给SCI期刊。
请编辑代投,是指作者请编辑代为投稿,此时需要提供投稿材料和相应的授权文件。
可以用投稿系统进行投稿,也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进行投稿。
步骤四:等待审稿在SCI期刊投稿之后,编辑会将文章发给相关的专家进行审稿。
审稿期一般需要一周到两个月的不等。
审稿意见通常有接受、拒绝、修改重投等三种情况。
如果被拒绝,作者可以根据审稿意见修改文章之后再进行投稿。
步骤五:发表结果当文章被接受之后,SCI期刊会通知作者进行编辑、校对和打印,最终完成文章的出版。
此时,还需要支付版面费用。
投稿SCI期刊需要注意的问题:(1)确保研究质量。
SCI期刊所要求的研究质量非常高,需要严格控制实验质量和数据准确性,确保研究成果具有可信度和科学性。
SCIEI投稿指南
1.选择期刊:在投稿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
建议投稿者通过学术引擎或者相关主题的期刊目录来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期刊。
同时,也可以参考他人的投稿经验和推荐来选择期刊。
确保所选择的期刊在SCI/EI数据库中有收录,并且有一定的影响因子和学术声誉。
2.准备投稿材料:在准备投稿材料时,应该仔细阅读期刊的投稿指南和要求。
通常投稿需要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
-摘要和关键词:提供一份清晰、准确的摘要,突出研究的重要性、目的和主要结果。
关键词应该与研究内容相关,并且能够帮助他人检索到你的论文。
-正文:编写高质量的正文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确保你的研究问题明确,方法切实可行,结果得到合理解释,并且讨论具有科学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期刊可能对正文的结构要求有所不同,例如一些期刊可能要求分章节写作,而另一些期刊可能要求合并部分内容。
-图表和数据:在论文中使用图表和数据可以更好地解释和展示研究结果。
确保图表和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并在文中有适当的引用和注释。
注意事项:
-遵守学术诚信:确保所投论文的原创性,防止剽窃和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同样,也应该遵守期刊的版权要求,不要将同一份论文提交给多个期刊。
总之,SCI/EI投稿是一个需要准备、耐心和认真对待的过程。
只有
确保研究质量和文稿的准确性、透明性,才能增加论文被接受发表的机会。
希望以上指南能帮助到投稿者们。
SCI论文投稿发表全攻略SCI不仅我们国内很多科研工作者的一个很大的追求,也是一个让他们最头疼的重要问题,下面是搜集整理的SCI论文发表全攻略,欢迎阅读查看。
(一)投稿前准备工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总结提示语:1)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区别: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是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负责人。
通信作者的姓名多位列于论文作者名单的最后(使用符号来标识说明是Corresponding author),但其贡献不亚于论文的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
文章的成果是属于通讯作者的,说明思路是通讯作者的,而不是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仅代表是你做的,且是最主要的参与者!通信作者标注名称:Corresponding author,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或 The person to whom inquiries regarding the paper should be addressed若两个以上的作者在地位上是相同的,可以采取“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的署名方式,并说明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
2)作者地址的标署:尽可能地给出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有二位或多位作者,则每一不同的地址应按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并以相应上标符号的形式列出与相应作者的关系。
如果第一作者不是通讯作者,作者应该按期刊的相关规定表达,并提前告诉编辑。
期刊大部分以星号(*)、脚注或者致谢形式标注通讯联系人。
3)挑选审稿人的几个途径:很多SCI杂志都需要作者自己提出该篇论文的和您研究领域相关的审稿人,比较常见的是三名左右,也有的杂志要求5-8人。
效率高的sci投稿经验
1.选择合适的期刊:在投稿之前,仔细研究并选择适合自己论文主题和影响
力的期刊。
了解期刊的定位、审稿流程、接受率和发表周期等信息,有助于选择更符合自己需求的期刊。
2.提前准备:在投稿前,确保论文已经经过仔细的审查和修改,并符合目标
期刊的格式要求。
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如图片、表格、数据等,以备编辑和审稿人需要。
3.选择合适的审稿人:推荐合适的审稿人对于加快审稿速度和提高论文接受
率非常重要。
选择具有相关研究背景和经验的专家,能够提高审稿的质量和效率。
4.及时回复编辑和审稿人意见:在收到编辑和审稿人的意见后,及时、礼貌
地回复,并按照要求修改论文。
这有助于展示你对研究的认真态度,提高论文的接受率。
5.保持耐心和积极沟通:SCI论文发表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
等待。
同时,保持与编辑和审稿人的良好沟通,对于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非常重要。
Wiley-Blackwell 数据库SCI 收录刊投稿指南
(工程类)
编 制 说 明
约翰威立(John Wiley )国际出版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出版机构,面向专业人士、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学生、终身学习者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服务。
Wiley-Blackwell 是2007年2月由Wiley 的科学、技术及医学业务与Blackwell 出版社合并而成。
Wiley-Blackwell 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教科和专业出版商之一,同时也是最大的学术出版机构。
Wiley-Blackwell 与超过700个非赢利学协会合作,出版的期刊代表了这些学科的尖端研究。
现我部对Wiley-Blackwell 的SCI 收录刊(非英文刊、SCI 停止收录刊除外)做了整合工作,给出刊物投稿信息,并提供网上投稿地址。
本指南内容,包括刊物分类、简介、出版周期、影响因子等全部来源于数据库及互联网公开信息,仅供参考; 因期刊被SCI 收录与否每年均有变动,如需投稿请务必事先核对。
该数据库刊物页面提供各期文章、在线投稿(Online Submission )等栏目,见下图。
限于编者的学识水平,本指南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科研工作者批评指正,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拨打(020)85220288-4002与杨鹤林老师联系。
暨南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
二○一○年一月
在线投稿
各期文章
作者须知
目录
建筑学 (1)
Architectural Design (1)
Indoor Air (1)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1)
Journal of Interior Design (1)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 (2)
土木工程 (2)
Computer-Aided Civil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2)
Earthquake Engineering & Structural Dynamics (2)
Fire and Materials (3)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3)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3)
Naval Engineers Journal (3)
Structural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 (4)
通讯技术 (4)
European Transactions on Telecommunications (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F and Microwave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5)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5)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5)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Mobile Computing (5)
控制系统技术 (6)
Asian Journal of Control (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aptive Control and Signal Processing (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 (6)
Optimal Control Applications and Methods (6)
电子电机工程 (7)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7)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Japan (7)
European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Power (7)
IEEJ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rcuit Theory & Applications (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odelling:Electronic Networks, Devices and Fields (8)
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 (8)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8)
Quality &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8)
Wind Energy (9)
环境工程 (10)
Environmental Progress & Sustainable Energy (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 (10)
水文学 (11)
Hydrological Processes (11)
Ground Water (11)
Ground Water Monitoring & Remediation (1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11)
工业工程 (12)
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 (12)
机械工程 (12)
Communications in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12)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12)
Heat Transfer - Asian Research (13)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in Manufacturing (13)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13)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 (13)
Lubrication Science (14)
Strain (14)
系统工程 (15)
Expert Systems (15)
Systems Engineering (15)
建筑学
土木工程
通讯技术
控制系统技术
电子电机工程
环境工程
水文学
工业工程
机械工程
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