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表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9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及测算结果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06-12-13我市“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进首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十一五”时期首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决策,切实推动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立规范的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和统计体系,按照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的要求,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制定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
该分类标准的制定,旨在为界定和规范我市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标准,为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建立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制度奠定基础,为监测和评价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提供依据。
同时,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北京市已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颁布了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目录,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基金,该分类标准的制定也可为各类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实体的认定提供参考。
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内涵《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指出,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产业标准反映的主要是文化和经济的融合,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关注科技发展对文化、经济活动的深刻影响,更加强调文化、技术和经济三者的深度融合,其范围既包括文化产业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包括文化产业以外的科技创新活动内容。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分类依据上述定义,结合我市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82个行业小类和6个行业中类纳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范围,并建立了由三个层次组成的分类体系。
根据文化创意活动的特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9个大类:1.文化艺术2.新闻出版3.广播、电视、电影4.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5.广告会展6.艺术品交易7.设计服务8.旅游、休闲娱乐9.其他辅助服务(三)《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的主要特点1.该分类标准是中国内地发布的第一个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目前,正式使用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有我国的台湾、香港和北京三个地区。
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分类目录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和活动为核心内容,以文化、艺术、设计、创意等为基础的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有许多不同领域的分类,下面就是一份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分类目录。
1.文化产业:包括出版印刷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等。
这些行业以传统文化产品生产、发布和传播为主要内容。
2.传统工艺及民间文化产业:包括传统工艺品制作、专业技能传承、非遗保护等。
这些行业以传统手工艺品制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为主要内容。
3.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包括工艺美术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
这些行业以创意设计为核心,将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环境和空间中。
4.影视制作及相关服务:包括电影制作、电视剧制作、动画制作、视觉特效、后期制作等。
这些行业以影视制作为主要内容,提供相关的创作和技术服务。
5.文化艺术表演及相关服务:包括舞蹈表演、音乐表演、戏剧表演、艺术团体、演出经纪等。
这些行业以文化艺术表演为主要内容,提供相关的演出和艺人经纪服务。
6.游戏及电子竞技产业:包括游戏开发、游戏运营、游戏推广、电子竞技比赛等。
这些行业以游戏开发和运营为主要内容,推动电子竞技的发展。
7.创意教育及培训:包括艺术培训、设计教育、文化创意研究等。
这些行业以培养创意人才和推动文化创意教育为主要内容。
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及孵化器:包括文创园区、创意产业园、科技孵化器等。
这些行业以提供创意企业孵化、创业服务和创意产业集聚环境为主要内容。
9.文化旅游及相关服务:包括文化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旅行社、导游服务等。
这些行业以文化元素为核心,为游客提供与文化相关的旅游体验和服务。
10.文化创意品牌及知识产权:包括文化创意品牌开发、品牌推广、知识产权保护等。
这些行业以打造文化创意品牌和保护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
以上是一份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分类目录,这些分类反映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多元性和广泛性。
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分类目录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创意、技术、创新等手段,创建、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经济价值,又具有文化价值。
下面是一个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分类目录,供参考。
1.传统手工艺品产业-陶瓷制品:包括瓷器、陶泥、陶器等。
-木工艺品:包括木雕、木制家具等。
-纺织品:包括织锦、刺绣、织毯等。
-金属工艺品:包括银器、铜器等。
2.设计服务产业-平面设计:包括插画、海报设计、包装设计等。
-室内设计:包括住宅、商业空间等。
-工业设计:包括产品外观设计、结构设计等。
-网页设计:包括网站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等。
3.文化创意产品制造业-动漫游戏产品:包括动画片、电子游戏等。
-影视制作:包括电影、电视剧等。
-音乐制作:包括录音、音乐专辑制作等。
-图书出版: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
4.文化旅游产业-文化遗产旅游:包括古镇、古村落等。
-文化体验旅游:包括手工制作体验、传统工艺体验等。
-文化艺术旅游:包括博物馆、艺术展览等。
-文化节庆旅游:包括传统节日活动等。
5.文化创意广告产业-广告创意设计:包括广告文案、视觉设计等。
-广告制作与发布:包括广告拍摄、制片、媒体发布等。
-广告营销与推广:包括市场调研、策划推广等。
-广告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品牌策划、公关活动等。
6.文化创意教育培训产业-艺术培训:包括音乐培训、舞蹈培训等。
-设计培训:包括平面设计培训、室内设计培训等。
-创意教育:包括创意思维培训、创新创业教育等。
-文化传媒教育:包括新闻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院等。
7.文化创意衍生品产业-动漫衍生品:包括卡通人物周边、游戏周边等。
-电影衍生品:包括电影周边商品、角色模型等。
-音乐衍生品:包括音乐专辑、音乐周边商品等。
-文学衍生品:包括小说改编商品、影视剧周边商品等。
8.文化创意数字内容产业-数字艺术作品:包括数字绘画、数码摄影等。
-在线音乐平台:包括音乐播放平台、音乐社交平台等。
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6.11.07•【字号】•【施行日期】2006.1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特制定以下政策。
一、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准入机制第一条制定和发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明确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投资的项目,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鼓励非公有资本及海外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
第二条完善和全面执行《北京市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和《北京市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实施办法》规定的各项政策,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文化创意企业。
第三条落实《关于深化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主体地位,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第四条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创意人员,利用一切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各类经营主体,凡符合条件的,均可享受本政策。
二、支持创意研发,鼓励自主创新第五条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新办文化创意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自获利年度起2年内免征,2年后减按15%税率征收。
第六条对单位和个人在本市从事文化创意产业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
第七条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
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
北京市文化创意分类标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产业链为支撑,以文化创意活动和创意设计为特征,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文化创意企业为载体,以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和文化创意市场为保障,以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和创新能力为支撑的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创意产品。
文化创意产品是指以文化元素为基础,通过创意设计、创意加工等方式进行加工、设计、制造的产品。
包括文化创意衍生品、文化创意礼品、文化创意工艺品等。
其次,文化创意服务。
文化创意服务是指以文化创意产品为核心,通过文化创意设计、文化创意营销、文化创意活动等方式提供的服务。
包括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文化创意营销服务、文化创意活动策划等。
再次,文化创意产业链。
文化创意产业链是指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
包括文化创意设计、文化创意制造、文化创意营销、文化创意分销等。
最后,文化创意企业和文化创意人才。
文化创意企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包括文化创意设计企业、文化创意制造企业、文化创意营销企业等。
文化创意人才是指具有文化创意设计、文化创意营销、文化创意活动策划等专业技能的人才。
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文化创意企业的创新发展等。
同时,北京市还建设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此外,北京市还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创意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总的来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的制定,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一、目的和作用(一)为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立科学、系统、可行的文化创意产业统计,特制定本分类标准。
(二)本分类标准为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文化创意产业统计监测和评价提供科学、统一的范围与定义。
二、范围(一)本分类标准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基础上,规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适用于统计及政策管理中对文化创意相关活动的分类。
(二)本分类标准规定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三)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1.文化艺术2.新闻出版3.广播、电视、电影4.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5.广告会展6.艺术品交易7.设计服务8.旅游、休闲娱乐9.其他辅助服务三、分类原则(一)以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我市的相关文件为指导本分类标准以国家关于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原则。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本分类标准的主要内容来源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它是根据文化创意活动的特点将行业分类中相关的类别重新进行的组合。
所以,本分类也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派生分类。
(三)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相衔接本分类标准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在范围上涵盖了国内外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中的主体行业。
(四)兼顾部门管理和文化创意活动的自身特性本分类标准立足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和方向,兼顾了政府部门管理需要,同时考虑了文化创意活动的自身特点。
四、分类方法(一)依据分类原则,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三层。
第一层根据部门管理需要和文化创意活动的特点分为9个大类,用汉字数字一、二……表示。
第二层依照产业链和上下层分类的关系分为27个中类,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三层共有88个小类,它是第三层所包括的行业类别层,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活动类别。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政府扶持政策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作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传统产业,而且在产业发展规模上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在我国也日益受到重视。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了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党和政府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深化改革、加快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作为拥有悠久文化历史底蕴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的首都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按照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十一五”期间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综合世界各国情况,目前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其产业特征非常鲜明,即: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新的文化要素,如观念、感情和品位等因素,为消费者提供与众不同的新体验,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观念价值。
故此,北京市将其称为“文化创意产业”是贴切的。
文化创意产业的因类型的不同,各国分类方法也不同,同一国家不同时期分类也有变化,但是其包含的内容项目基本具有一致性。
其中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艺术、娱乐、文化休闲等行业均为主要组成部分。
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市统计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标准(2002)》和《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11大类,31个中类,88个小类。
11大类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软件及计算机服务,设计策划。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战略目标(一)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条件、有基础、有规模、有特点、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