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1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4
转基因生物安全法
转基因生物安全法是指对转基因生物的生产、流通、利用和进口、出口等活动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转基因生物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了其遗传物质的生物体,其在农业、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出台,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转基因生物的生产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可能会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通过建立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对转基因生物的生产、流通、利用进行严格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这些潜在风险,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求对转基因生物的生产、流通、利用等活动进行许可和审批,确保这些活动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其次,要求对转基因生物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再次,要求对转基因生物进行标识和追溯,使消费者能够知晓和选择是否接受转
基因生物产品。
最后,要求建立相关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机制,对违反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行为进行处罚。
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推动转基因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通过对转基因生物进行严格管理,可以提高转基因生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强公众对转基因生物产品的信任。
另一方面,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建立也为转基因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转基因生物的研发、生产和利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
总之,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出台是促进转基因生物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它有利于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也有利于推动转基因生物产业的发展。
希望通过相关部门的努力,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和监管,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生物安全与转基因生物生物安全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外来物种迁移,外来物种定居、建群、繁衍、扩展,造成对本地物种或生态系统的威胁、危害。
使之衰退、甚至退化和灭绝;或认为造成环境剧烈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和威胁;或由于掠夺开发导致物种濒危或灭绝;或生物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造成对人类健康、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带来有害影响。
转基因生物:用基因工程技术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且外源基因能通过繁殖而传代。
如将外源基因显微注射入受精卵的细胞核,再转入养母子宫内,所培育出来转基因的小鼠、牛、羊等。
目前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担忧主要出自于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转基因作物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一、可抵御害虫侵害、减少杀虫剂使用的作物;二、抗除草剂作物;三、抗疾病作物;四、营养增强性作物。
我国农业部已批准的转基因农作物:甜椒、西红柿、土豆;主粮作物有玉米、水稻。
今后可能陆续批准的农作物有小麦、甘薯、谷子、花生等。
目前,世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主要担心和争论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可能的影响:该类食品携带的抗生素基因有可能使动物与人的肠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这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抗昆虫农作物体内的蛋白酶活性抑制剂和残留的抗昆虫内毒素,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随着基因改造的抗除草剂农作物的推广,由于农作物不受除草剂的影响,可能导致除草剂的用量增加,从而导致除草剂在食品中残留量最大;引入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抗病毒农作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其次,对生态环境可能的影响:如果转基因高产作物一旦通过花粉导入方式将高产基因传给周围杂草,会引发超级杂草出现,改变自然的生物种群,打破生态平衡,对天然森林造成基因污染和对这些地区的其它物种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如果有些作物和周围生长的近缘野生种发生天然杂交,会将自身的基因转入野生种。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学案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论据。
2.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性、求实的态度。
学习重点:(1)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
(2)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理由进行辨析和讨论。
学习难点:(1)从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了解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和伦理道德背景。
(3)保证课堂讨论、辩论会,以及社会调查的组织工作有序而有效地实施。
一、转基因成果1.微生物方面(1)制造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如清除石油污染的_______________。
(2)使用___________ ____,生产稀缺的生化药物,即_______________。
2.转基因动物方面(1)在培育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成就。
(2)科学家把转基因动物(如奶牛)变成_______________,让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____________或人类所需要的____________。
3.转基因植物方面(1)成果: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________、_______、抗除草剂、______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
(2)推广国家及品种:全球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国家已经有十几个,种植面积最大的前四个国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以种植________ _______最多,其次是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1)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反方观点:反对“实质性等同”、出现滞后效应、出现新的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正方观点:有安全性评价、科学家负责的态度、无实例无证据(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反方观点:扩散到种植区之外变成野生种类、成为入侵外来物种、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成为超级杂草、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正方观点:生命力有限、存在生殖隔离、花粉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反方观点:打破物种界限、二次污染、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毒蛋白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正方观点: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土壤环境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1)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以及___________ ____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评价的基础与方法转基因植物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其在种植、生理、遗传等方面与天然植物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进行生物安全评价。
本文将介绍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评价的基础与方法。
一、基础知识转基因植物,是指在原有的植物基因组中加入了来自其他物种的基因或人造基因。
由于转基因植物的基因组发生了改变,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对环境或者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对转基因植物进行生物安全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二、评价方法(一)鉴别分析鉴别分析是生物安全评价的第一步,其目的是确定样品是否为转基因植物,以及含有哪些外源基因。
鉴别分析可以使用基因组测序、PCR扩增、酶切等技术手段。
其中,基因组测序是鉴别分析的最佳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转基因植物的基因组组成和位置。
(二)生物学特征分析生物学特征分析,主要是通过对转基因植物的形态、生长、繁殖、生物量、生化成分等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其在生命表现上是否存在异于天然品种的特点。
其目的是寻找转基因植物是否具有较高的生长力、更强的抗病性,或者对其它植物和动物产生毒性反应等特征。
(三)毒理学评价毒理学评价是评估转基因植物是否存在毒性影响的关键步骤。
其主要方法是针对转基因植物的不同组织,使用各种不同原则的毒理实验,推算植物对人类与动物的毒素效应,评估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
(四)营养学评价营养学评价是通过对转基因植物的营养成份进行分析,全面评价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该步骤通常包括成分分析、营养成分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可利用度评估,以及滴定穴位分析等内容。
(五)生态学评价生态学评价主要针对转基因植物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常见的评价内容包括转基因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生长情况,是否对环境产生影响,以及对某一生态系统的生态影响等方面。
三、结论为了保证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对转基因植物进行生物安全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评价需要对其进行鉴别分析、生物学特征分析、毒理学评价、营养学评价、生态学评价等步骤,以全面评估其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与防护谈涛一,生物安全的定义:广义: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社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在这个定义中,与生物有关的因素是生物安全问题的主体,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承载生物安全的客体。
现实危害或潜在风险是生物安全的效应。
与生物有关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转基因生物和生物技术:1、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由微生物特别是致病性微生物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如生物武器、生物恐怖、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等,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重要和最现实的生物安全问题,和我们医护人员也密切相关,我们今天只就这个方面展开讨论。
2、转基因生物: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3、生物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滥用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有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个重大的安全问题。
狭义:生物安全是生物性的传染媒介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破坏环境而导致对人类、动物或者植物的真实或者潜在的危险。
比如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
西方国家一直认为,1979年,前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炭疽病暴发流行,是由于生物战剂泄漏所导致的突发疫情。
据称,前苏联国防部微生物与病毒研究所炭疽芽孢干粉制剂车间的加压系统爆炸,约10公斤芽孢粉剂泄漏,造成1000多人发病,几百人死亡。
国内外实验室意外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
管理愈不规范,防护条件愈差,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就愈大。
小结:我们可以看到安全、平安是相对于危险而言的一种状态——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的状态。
因此,生物安全与生物危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防范和控制了生物危害,也就维护了生物安全。
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作物(烟草和马铃薯)问世,1986年进入田间试验,1994年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在美国批准上市,转基因作物商品化应用进入迅猛发展时期。
2000年和2001年在有激烈争议的情况下种植面积仍比上年增加11%和19%,分别达到4420万和5260万公顷。
种植的国家增加到13个,其中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中国分列前4位。
各国已获准上市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已达100多个(次),由转基因作物加工的转基因食品和食品成分已达4000余种。
我国目前由农业部批准作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抗虫转基因棉花, 在新疆、安徽、江苏、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和辽宁等省种植。
到2001年种植面积已达36. 67万公顷, 到2002年其种植面积占棉花总种植面积的40%。
目前美国农产品的年产量中55 % 的大豆, 45 %的棉花,40 %的玉米已逐步转化为通过基因改制方式生产。
而由于大面积推广基因工程作物而导致转基因污染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如今的加拿大农田,同时拥有抗3 种以上除草剂的杂草化转基因油菜非常普遍。
这是由对不同除草剂具有抗性的转基因油菜植株之间交叉授粉实现的。
而这种超级杂草的出现,距离加拿大首次种植转基因油菜的时间间隔只有2年。
基因工程Bt 毒蛋白,能大规模地消灭害虫,但杀虫过程无法控制,这就可能造成以这些害虫的天敌(如昆虫和鸟类) 数量急剧
下降。
现代农业生态系统的新概念并非是消灭害虫,而是将其控制在不构成灾害的水平,但像Bt 蛋白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对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持和实施传统的生物防治是一种严重的干扰,有可能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争论的几个实例
(1) 斑蝶事件。
1995 年5 月, 美国康乃尔大学一个研究组报道, 普累克西普斑蝶的幼虫在食用撒有B t 玉米花粉的乳草4 天后44% 死亡, 而对照无一死亡。
但著名的《Science》、《Nature》杂志拒绝发表上述有关斑蝶的文章。
其理由是该实验是在室内通过人工向乳草叶片抖洒B t 玉米花粉, 并不能反映田间的实际情况。
(2)Pusztai A试验。
1998 年, 苏格兰普斯陶伊(Pusztai A ) 在电视上宣布了他的一项试验结果: 用转雪花莲凝集素(GNA ) 基因的马铃薯喂大鼠10 天后, 老鼠器官生长异常, 身体和器官重量减轻, 免疫系统受损。
此事引起国际轰动。
英国皇家学会组织同行评审, 1999 年5 月得出结论, 认为Pusztai 的试验在科学上有6 大缺陷: 如马铃薯不是老鼠所喜欢的食物, 难以从中获得足够的营养, 因而试验中老鼠处于饥饿状态, 不能简单得出上述结论。
(3)史密斯报告。
2000 年4 月美国国会基础研究委员会主席史密斯(Smith N ) 发表了一份有关转基因植物的报告。
1) 没有证据表明转化与植物不相关的生物体基因会造成特别的风险。
2) 转基因技术培育作物品种的风险与传统育种方法培育品种是一样的。
转基因技术更精确, 更容易评价其安全性。
3) 转基因技术培育的农产品进行特殊标签将会在安全性方面误导消费者。
总结:
关于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大辩论。
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转基因生物的释放可能对环境质量、生态系统或生态平衡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生物在自然界中释放将污染自然资源库,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对生态环境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其潜在威胁不亚于核扩散。
具体表现有:(1)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会转变为杂草。
(2)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漂流可能会导致新型杂草产生。
(3)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导致新型病原体产生。
(4)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生态系统中的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
(5)转基因生物可能危机生物的多样性。
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外来物种,其引入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产生无法估量的损失。
另一方面,转基因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可能致癌和其他遗传病。
(1)转基因生物可能含有毒性。
(2)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
(3)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对抗
生素的抗药性。
(4)转基因食品可能会改变食品的营养成分。
(5)转基因食品有可能会降低生物的免疫力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国际权威机构都表示,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
即是说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去评估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风险。
•国际消费者联会(成员包括全球115个国家的250个消费者组织)表示“现时没有一个政府或联合国组织会声称转基因食品是完全安全的。
为了确保环境安全与人类健康,中国政府已经建立了高度科学的、严格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与管理体系。
经政府批准进口或商业化种植的每一个转基因植物品种或产品都是通过严格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安全性与环境安全性评价的。
目前筛选出来的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不具有危害,也尚无发生因转基因引起的食物过敏事故。
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在长达10多年的应用中没有发生因转基因引起食品引发的病症。
这进一步说明了转基因产品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