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总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班级:姓名:一、听写词语:化妆柳枝飘荡原来邮局礼物植树满意注意休息冒雨留下温暖甘甜劳动民族情谊贝壳烧烤游戏补充座位抢先愿意立刻刻苦应该丢掉掉队下垂垂直欢迎宇宙头痛商店经商决定决心坚决花籽祖国祖先摘花采摘比赛赛跑方式竖式反复考试感觉人类类别甘甜精彩周围乌黑碰头浴室纺织姑娘钱财世界海峡格外欢迎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恋恋不舍引人注目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筋疲力尽花草树木春风拂面神州大地世界大同奋发图强二、形近字组词诗(古诗)柳(柳树)注(注意)堆(土堆)礼(礼物)引(吸引)持(主持)迎(欢迎)住(住下)推(推门)扎(扎实)张(开张)休(休息)熊(熊猫)暖(温暖)第(第一)原(原来)该(应该)体(体育) 能(能干)缓(缓慢)弟(兄弟)泉(泉水)刻(立刻)抢(抢修)般(一般)赛(比赛)蓝(蓝天)组(小组)座(座位)枪(手枪)股(股份)寒(寒冷)篮(篮球)祖(祖国)坐(坐下)买(收买)洒(洒水)峰(山峰)温(温暖)赔(赔钱)幸(幸福)卖(买卖)酒(酒水)锋(锋利)湿(淋湿)陪(陪伴)辛(辛苦)宵(夜宵)吵(吵闹)拉(拉车)记(记住)破(破坏)怎(怎样)削(削苹果)抄(抄写)垃(垃圾)纪(世纪)披(皮衣服)昨(昨天)霄(九霄云外)炒(炒菜)位(各位)级(年级)坡(山坡)作(作业)三、多音字组词泡: pāo(一泡尿) pào(水泡)劲: jìn(使劲) jìng(苍劲)乐: lè(乐呵呵) yuè(乐器)发: fā(发现) fà(白发)教: jiào(教室) jiāo(教书)便: biàn(方便) pián(便宜)长:cháng(长处)zhǎng(长大)似:sì(似乎) shì(似的)冲:chōng(冲锋枪)chòng(冲着)藏:cáng(捉迷藏)zàng(藏族)种:zhǒng(种子)zhòng(栽种)的: dí(的确) de(好的)应: yīng(应该) yìng(回应)散: sàn(分散) sǎn(散落)转:zhuàn(转椅)zhuǎn(转身)奔:bēn(奔跑)bèn(投奔)扫:sǎo(扫地)sào(扫帚)传:chuán(传说)zhuàn(传记)漂:piào(漂亮)piāo(漂浮)炸:zhà(炸药)zhá(炸酱)尽: jìn(尽头) jǐn(尽管)累: lěi(积累) lèi(劳累)圈: juàn(羊圈) quān(圆圈)难: nàn(灾难) nán(为难)坊: fāng(街坊) fáng(磨坊)没: méi(没有) mò(淹没)倒: dǎo(跌倒) dào(倒水)行: xíng(步行) háng(银行)泊: bó(漂泊) pō(湖泊)倒: dào(倒车) dǎo(倒下)觉: jiào(睡觉) jué(觉得)扇: shàn(扇子) shān(扇动)似: shì(似的) sì(似乎)觉: jué(觉得) jiào(睡觉)四、近义词仔细—细心寻找—寻觅懊丧—沮丧惊奇—诧异格外—特别长长—狭长寻找—寻觅足迹—脚印好奇—奇怪特别—特殊平时—平常情谊—情意欢笑—欢乐转眼—转瞬团圆—团聚热闹—喧闹漂亮—美丽珍贵—宝贵喜欢—喜爱容易—简单透明—透亮遮蔽—遮挡看望—探望凶狠—凶恶赞赏—赞扬商量—商议巴望—盼望焦急—着急急忙—连忙后悔—懊恼愿意—乐意挡住—拦住认真—仔细教诲—教导准确—精确严肃—严厉渐渐—慢慢忽然—突然慌张—惊慌天然—自然分辨—辨别舒服—舒适必须—务必寂寞—孤独决定—打算吆喝—叫卖舒服—舒适原始—古老艰难—困难滋润—滋养立刻—马上逐渐—渐渐慢慢—徐徐喧闹—热闹暗示—提示泄露—暴露慌张—惊慌分辨—辨别忠实—忠诚向导—导游永久—永远慢吞吞—慢悠悠一眨眼—一瞬间年纪—年龄方式—方法一望无边—一望无际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兴致勃勃—兴味盎然昏头昏脑—昏昏沉沉一动不动—纹丝不动五、反义词:仔细—马虎笔直—弯曲温暖—寒冷特别—一般柔软—坚硬美丽—丑陋喜欢—讨厌容易—困难快乐—痛苦喜欢—讨厌凶狠—善良赞赏—批评小心—粗心后悔—无悔认真—马虎亲切—冷漠严肃—和蔼慌张—镇定稠—稀特别—普通经常—偶尔寂寞—充实简单—复杂舒服—难受清醒—糊涂粗糙—光滑简单—复杂喧闹——寂静暗示—明说泄露—保密六、词语归类AABB式:叮叮咚咚平平常常开开心心整整齐齐快快乐乐红红火火AABC 式:勃勃生机格格不入津津有味生生不息恋恋不舍亭亭玉立ABAC式:自言自语各式各样有声有色全心全意无边无际自由自在ABCC式:生机勃勃白发苍苍烈日炎炎凉风习习ABB 式:香喷喷甜津津辣乎乎红通通金灿灿绿油油ABAB式:碧绿碧绿金黄金黄雪白雪白讨论讨论研究研究又A又B式:又大又红又白又胖又黄又瘦又黑又小又高又大含有反义词的词语:大街小巷大惊小怪左思右想东张西望七上八下形容生气的词语:火冒三丈怒气冲冲怒发冲冠横眉竖眼气呼呼形容高兴的词语:开怀大笑满面春风兴高采烈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形容难过的词语:泪流满面心如刀割伤心欲绝伤心描写春天的词语:百花齐放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春暖花开百鸟争鸣寓言故事成语:守株待兔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坐井观天狐假虎威七、词语搭配1.动词短语:黄河(奔)长江(涌)(贴)窗花(放)鞭炮(看)花灯(赛)龙舟(吃)月饼(过)中秋(会)鹊桥(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寻找)春天(收住)脚步(驮起)口袋(甩甩)尾巴(挡住)去路(采)松果(捉)蝴蝶(摘)果子(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翻过)高山(蹚过)大河2.“的”字短语:(毛茸茸)的小鸟(摇摇晃晃)的草叶(细长)的触须(彩色)的梦(美丽)的公主(凶狠)的魔王(葱郁)的森林(苹果般)的太阳(长长)的小溪(迷路)的孩子(蒙蒙)的细雨(年迈)的大娘(晶莹)的露珠(温暖)的春风(平平常常)的糕(害羞)的小姑娘(解冻)的小溪(难忘)的日子(绿油油)的小柏树(精心)地挑选(满天)的乌云(清新)的空气(天然)的指南针(忠实)的向导(伤心)的事情(大大)的泪珠(长长)的围巾(绿茵茵)的小草(新奇)的目光(笨手笨脚)的小毛虫(浓绿)的树荫(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敏感)的新世界(粗糙)的声音3.“地”字短语:(兴致勃勃)地挖着(高兴)地说(吃惊)地问(顺利)地过河(自言自语)地说(和颜悦色)地说(开开心心)地画(慢慢)地散步(自言自语)地说(好奇)地问4.数量词短语:一(只)河马一(家)商店一(间)小木屋一(个)招牌一(头)牛一(条)蜈蚣一(块)牌子一(根)竹子一(只)野鸭一(棵)枫树一(把)太阳伞一(条)彩虹一(个)鸟窝六(只)小喜鹊一(阵)大风一(只)蜘蛛一(盏)指路灯一(个)安稳觉一(件)事一(扇)窗户八、日积月累1.关爱的谚语:(园地二)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8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8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1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展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同学经历从实际情境中笼统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拟、笼统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开展思维才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并培养同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亲密联络。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协助同学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分组进展比赛,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1、复习:9-3-4= 8-2-3= 9+0+1=4+3+2= 5+4+1= 5-3-1=2+4+0= 10-7-2= 10-1-6=指生答复。
9-3-4你是怎么算的?(生答复:)4+3+2你是怎么算的?(生答复:)连加连减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一样的地方?答: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展计算。
(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四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身上都带着一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们就会变成美丽的天鹅。
谁来帮帮它们?2、新课引入。
师:丑小鸭们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它们飞呀飞呀,飞到一个美丽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嬉戏着。
(三)探究新知1、学习例1。
(1)老师电脑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那应该怎样列式?板书:4+3(2)老师操作屏幕,重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2只的场面。
师:看到这一情景,谁能完好地来说一说,并提出问题呢?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了2只,如今还有几只?我们该怎么列式呢?(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在4+3的.后面写上-2,把算式写完好并读算式。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堂情境及分析1.1 教学目标通过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的教学,达到以下目标:•了解重点复习内容;•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增强数学运算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及分析《总复习》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练习册,汇集了全册的各种题型,主要包括下面这些内容:•朗读小数;•认识面积;•用完整的分数表示;•学习加减法的运算步骤。
这些内容都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的基础,而且这些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老师要通过讲解、实例演示和练习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灵活应用这些数学知识。
1.3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如板书、演讲、课件讲解、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等,既保证学生的主动性,也保证学生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2.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以《总复习》的内容为基础,包含以下主要内容:1.论小数:在小数的表示方法中,应讲解小数的定义、小数的读法和借位加法、借位减法等知识点;2.认识面积:在认识面积的概念中,应讲解面积的定义,常见物体的面积等;3.分数:分数是整数和分数两个数字组成的,需要讲解分数的定义,最简分数的概念,完全分数和假分数的转换等;4.加、减法: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的基础之一,所以我们需要重点讲解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如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加减法的算法等。
2.2 课堂步骤通过上述内容分析,以下是本次课堂的教学步骤:2.2.1 引入1.让学生回顾上一学期学习的内容,对小数、面积、分数和加减法等基础知识进行简单测试;2.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介绍本次课堂将详细讲解小数的概念和其运算法则,包括+、-、×、÷四种运算规则。
2.2.2 讲解1.介绍小数运算法则,从小数点后一位开始,将位数对齐,然后进行运算;2.小数的加减乘除变式都是小学二年级学习的基本操作,需要通过实例演练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类复习资料一、汉字的认读和写法1.认读生字:认读220个常用字,包括一、二年级常用字和三、四年级基本字。
2.常见字的读音和写法:认识并会写《小学生字典》中的常用字。
3.生字的读音和写法:掌握新学最近的30个生字,会朗读并书写。
二、词语的理解和运用1.词汇量的扩大:背诵、理解和运用一定数量的词语和常用成语。
2.掌握词义:理解、运用和记忆新学词语的词义。
3.词语的拼音和偏旁部首:掌握新学词语中的拼音和常用偏旁部首。
4.合理运用词语:认识、理解和运用生字、新学词语,在文中能恰当、得体地使用。
三、文章阅读1.理解阅读材料:掌握不同类型材料的阅读方法,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和材料的写作意图。
2.字音、词义的理解:理解文中的生字和新词语的意思,并尝试猜测词义。
3.文意的理解: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句子的理解和运用1.句子成分的认识:识别常见句子的主、谓、宾、状语成分,并能正确运用。
2.句子意思的理解:理解句子的意思,辨析正误。
3.句子的书写:掌握句子的书写规范,准确无误地书写。
4.合理运用句子:将所学的句式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使文句通顺、得体。
五、基本语言规则1.语音语调:掌握普通话基本语言规则,正确朗读汉字、词语和句子。
2.语法规则:掌握正确的语法规则,书写无误差。
3.标点符号:掌握常见标点符号,并能正确使用。
六、作文1.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活动,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扩展自己的文化视野。
2.写作流程:掌握写作的基本流程,包括准备,构思,写作,修改和润色等过程。
3.写作技巧:通过有效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使文笔更优美、独特。
100 以内加减法【知识点】★两位数连减的笔算方法: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能口算的可以直接口算出结果,不用列竖式,使计算简便。
★两位数加减混合的笔算方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列竖式时可以列成两个,有的也可以将两个竖式连写成一个竖式。
【题型训练】1.列竖式计算不进位加法35+4= 7+12= 32+50= 46+22=2、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46+34= 42+39= 76+15= 14+48= 77+8= 5+85= 16+29= 9+12=3、列竖式计算不退位减法46-34= 78-10= 89-7= 65-5=4、列竖式计算退位减法46-38= 78-19= 42-14= 70-48= 77-9= 85-8= 32-25= 62-26=5、列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28+34+23= 80-41-25= 85-70+16=65+ (46-28) = 60- ( 39-21) = 80-( 13+27) =6、我会在计数器上画线表示出结果,并填空。
7、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80- ( ) =26 ( )+13=26 ( )-23=14( )-12=30 22+ ( ) =30 47- ( ) =238、在○里填上“>、<、=”。
21+29 ◯ 40 53-23 ◯ 53-2551-29 ◯ 32 34+25 ◯ 25+439、□里最大能填几。
57- □ >3025>18+□长度单位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
2、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3、直尺从刻度0到1是1厘米,从2到3也是1厘米,从3到4也是1厘米……直尺上相邻的两个数之间都是1厘米,书写时注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4、量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cm)做单位,比如:食指的宽度、书本的长度……5、量较长的物体用米(m)做单位,比如:门高、教学楼高、树高、黑板长……6、1米=100厘米(比较物体长度时,要除了看数字还要看单位)7、量物体的长度:①以刻度0对齐物体的左端,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二年级上册总复习重要资料(会背会默)一、说明道理:《称赞》我们要:学会发现同伴的优点,称赞同伴。
1.《小蝌蚪找妈妈》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只要付持之以恒的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2.《田家四季歌》告诉我们:农民伯伯很辛苦,我们要爱惜粮食。
3.《曹冲称象》我们要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4.《玲玲的画》告诉我们的道理:好多事情并不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5.《一封信》告诉我们:学会把快乐与别人分享。
6.《妈妈睡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温柔与辛劳。
我们要学会关心体贴妈妈!7.《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8.《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提示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9.《寒号鸟》这是民间故事,故事蕴含的道理: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10.《我要的是葫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能只看结果。
11.《敕勒歌》——北朝民歌,赞美了大草原苍茫辽阔的风光,及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12.狐假虎威的意思:狐狸借着考虑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13.《狐狸分奶酪》告诉我们:同伴之间不要斤斤计较。
14.《纸船和风筝》让我们感受到:友谊带来的快乐。
15.《风娃娃》: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二、人物品质鲁班:善于观察思考。
露西: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大禹:心系百姓,舍己为人。
朱德: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
周总理:平易近人,和人民心连心。
雾:是一个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雪孩子:善良、勇敢。
三、词语类词语盘点(1)两个、成就、哪里、宽松、头顶、眼睛、肚皮、男孩、跳高、变化、变更、太极、极小、叶片、傍晚、海洋、动作、作业、坏话、好坏、送给、海带、带领、合法、办法、如果、脚步、它们、娃娃、她们、皮毛、更好、知识、知道、认识、已经、快活、连忙、办法、发动、告别、出发、江河、田地、天空、花朵、平常、那里、宽广、顶天立地、四海为家、纷纷出发。
二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题一、拼音与字词拼写:请将听到的拼音写成对应的汉字。
例:tīng -> 听(1) hé-> _______(2) shù-> _______(3) yuán -> _______组词:用给出的字组成词语。
例:学-> 学生(1) 校-> _______(2) 课-> _______(3) 文-> _______二、句子与表达完成句子:根据句子的前半部分,写出合理的后半部分。
例:我爱学习,因为学习能让我变得聪明。
(1) 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_______。
(2) 小明很高兴,因为他_______。
仿写句子:仿照例句,写出一个意思相似的句子。
例:夜晚的星星像闪闪发光的钻石。
仿写:的_______像。
三、阅读与理解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春天到了,大地披上了新装。
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嫩绿嫩绿的。
柳树长出了新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摆。
公园里,小朋友们放着风筝,追逐嬉戏,开心极了。
问题:春天到了,大地有什么变化?小朋友们在公园里做什么活动?四、写作请以“我的假期生活”为题,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话,描述你在假期里喜欢做的事情。
答案及解析一、拼音与字词1.【答案】(1) 和(2) 树(3) 圆【解析】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和对应汉字的书写能力。
2.【答案】(1) 学校(2) 上课(3) 语文【解析】考查学生利用单个汉字组成常用词语的能力。
二、句子与表达1.【答案】(1) 的天气很凉爽(2) 考了一百分【解析】考查学生根据句子前半部分合理补全句子的能力,答案可以多样。
2.【答案】早晨的阳光像温暖的拥抱。
【解析】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要求理解句子结构并进行合理的类比。
三、阅读与理解【答案】春天到了,大地披上了新装,小草钻出地面,柳树长出了新叶。
小朋友们在公园里放风筝、追逐嬉戏。
【解析】考查学生从短文中提取信息并回答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3篇下面是收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3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会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所学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分析各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熟练地解答。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1、练习第8、9题题组练习。
(观察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调解题时认真审题)。
2、练习10、11、12题,独立完成,逐题讲出思考过程,讲评。
3、练习第13题,明确题意,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答。
4、第14题是移多补少的逆向应用题。
师生共同探讨完成。
5、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应注意什么?6、作业《作业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2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2.使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过程一、复习千米、吨1.第做109页的第7题.教师提问,学生口答:(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2)1千米是多少米?1吨是多少千克?随着回答,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吨=1000千克2.做第109页的第8题.让学生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高大约1毫米(1分硬币),什么东西的长大约1分米.然后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0题.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千米=( )米,让学生想一想该怎样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师再说一遍推想过程:因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个1000米,就是4000米,所以4千米=4000米.接着,教师再板书出:5000千克=( )吨,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它的推想过程.然后让学生完成第10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推想过程.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1题.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数量用线连起来,然后再指名说一说道理.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1.做第109页的第9题.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每个图形下面板书图形的名称.教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大家想一想,这几个图形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写在黑板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如先说边的.特点,再说角的特点,或每个图形分别说.最后使学生看到它们的区别和联系.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教师只说明题意,让学生在点子图上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师巡视,看学生画的方法是否正确,学生画完以后,要说出是怎样画的.对画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应给予表扬.3.做第109页的第10、11题.教师:什么叫一个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做第10题.要求量的时候,精确到整厘米.每量一边,在边的旁边注上该边的长度.算完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注意纠正学生中的错误.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教师可以根据班里的情况,让学生准备两张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纸.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指出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求长方形的周长是求哪几条边的和,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对想出不同解法的学生应给予鼓励.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3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比较熟地进行计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一、自然数和加法
- 自然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字,包括1、2、3等。
- 加法是在自然数之间进行的运算,例如1+2=3。
二、减法和乘法
-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例如5-3=2。
- 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第三个数,例如2*3=6。
三、除法和数列
- 除法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另一个数的几份,例如6÷2=3。
- 数列是按照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字,例如2、4、6、8。
四、图形和几何
- 图形是由线条和面组成的形状,例如正方形、三角形。
- 几何是研究图形性质和空间关系的学科。
五、时间和长度
- 时间是用来衡量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概念,例如秒、分钟、小时。
- 长度是用来衡量物体的大小和距离的概念,例如厘米、米。
六、重量和容量
- 重量用于衡量物体的重量,例如千克、克。
- 容量用于衡量物体可以容纳的量,例如升、毫升。
七、简单运算和问题解决
- 简单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结果。
- 问题解决是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综合应用和思维发展
- 综合应用包括将多个数学概念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思维发展是通过数学研究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
帮助。
加油!。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五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这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的知识,但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影响到复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统计的方法。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的教学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游戏道具等。
3.教学场地:安排宽敞的教室,以便进行游戏等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的知识点,引导学生逐一复习。
3.操练(15分钟)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如:人民币换算游戏、长度单位竞赛等。
总复习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课时乘、除法的含义
教学内容:
课本第一、第四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以及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以及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表内乘、除法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96页总复习第1题及100页第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和熟记乘法口诀表。
2、使学生能够熟练的利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表并利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复习应用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97页第4题;第98页第6~8题;第99页第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2、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解答,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概念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96页总复习第2、3题,97页第5题以及99页第9题和100页第12题。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关于时、分、秒,方向与位置、统计与猜测、观察物体等基础知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关于时、分、秒,方向与位置、统计与猜测、观察物体等基础知识。
教具准备:
3个大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自己设置的导游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
2、进一步巩固本学期的知识要点。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本学期的知识要点。
教具准备:
导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