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混合运算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26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回忆、整理、和巩固有关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及运算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难点:理解并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旧知,激发兴趣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和运算律,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具体操作如下:* 提问:什么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举例:请学生举一个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
* 引入:今天我们来一起复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 讲解与示范:梳理知识,强化理解教师结合具体的例题,详细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注意事项,如先乘除后加减,括号内的优先等。
并示范解题过程,强调计算的准确性。
3. 小组讨论:互动交流,深化理解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些练习题。
小组内互相讨论,共同完成题目,并总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和注意事项。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
4. 练习与反馈: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布置一系列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针对错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纠正错误。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
5. 课堂小结:总结知识,明确重点对本节课所复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注意事项。
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主要采用讲解与示范、小组讨论、练习与反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复习一、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梳理。
1.不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小括号里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二、典型题。
1.计算。
840-400÷20×5 25×(22+576÷32)(564-18×24)÷1211×4÷4×11 [175-(49+26)]×23 490÷[210÷(180÷12)]2. 邮政局要处理一批邮件。
如果人工处理,按每分钟6件计算,需要90分钟完成;如果使用数码处理机,9分钟就能完成。
数码处理机每分钟比人工多处理多少件?3. 3辆卡车共运480箱苹果。
照这样计算,再增加2辆卡车,一共可以运苹果多少箱?4.李老师买4副羽毛球拍和 3 副网球拍。
你能估计李老师大约要用多少元吗?他实际用了多少元?5. 王红家的客厅地面用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400块。
如果改用边长为5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能铺好?6. 双“十一”期间,一箱牛奶降价后的价格是50元,原来买5箱的牛奶钱,现在可以多买两箱。
原来每箱牛奶多少元?7. 学校足球队有48人,乒乓球队的人数比足球队的3倍少17人。
请你提一个三步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问题:?解答:8. 下面的算式,不计算,能辨别谁的结果较大吗?请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辩一辩,说一说理由。
可以这样表达:“我认为结果较大的是,我是这样想的”。
算式A:36+24×50-30 算式B:36+24×(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