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53.20 KB
- 文档页数:8
2016-2017学年宁夏育才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总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误的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元电荷和点电荷的理解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C.体积很小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D.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D.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没3.在以下各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是()A.B.C. D.4.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F,如果保持它们所带的电量不变,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一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变为()A.F B.C.D.5.将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它受到的电场力为F,产生该电场的场源电荷的电量为Q,则A点的场强大小为()A.B.C.D.Fq6.下列物理量中哪些与检验电荷无关?()A.电场强度E B.电势U C.电势能εD.电场力F7.下面关于电场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一定较大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密C.匀强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大小仅与两点间的距离有关D.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处场强为零8.电场中有A、B两点,把某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负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荷是正电荷,且电势能减少B.该电荷是正电荷,且电势能增加C.该电荷是负电荷,且电势能增加D.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但不能判断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9.对公式E=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公式适用于计算任何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B.a点和b点距离越大,则这两点的电势差越大C.公式中的d是指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D.公式中的d是a、b所在的两个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10.如图所示电容器C,两板间有一负电荷q静止,使q向上运动的措施是()A.两极板间距离增大 B.两极板间距离减小C.两极板正对面积减小D.两极板正对面积增大11.对于一个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容器所带的电量越多,电容越大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越大,电容越大C.电容器所带的电量增加一倍,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也增加一倍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到原来的,它的电容也减小到原来的12.下列关于等势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时不受电场力作用,所以不做功B.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相等C.孤立点电荷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的等势面是以点电荷为圆心的一簇球面D.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是相互平行的垂直于电场线的一簇平面13.如图,a、b、c是由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已知ab=bc,a、b 两点间电压为10v,则b、c两点间电压()A.等于10V B.大于10VC.小于10V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4.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A点飞向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带正电B.粒子在A点加速度小C.粒子在B点动能大 D.A、B两点相比,B点电势较低15.如图所示,在某电场中画出了三条电场线,C点是AB连线的中点.已知A点的电势为φA=50V,B点的电势为φB=10V,则C点的电势()A.φC=30 V B.φC>30 VC.φC<30 V D.上述选项都不正确16.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 ab=U bc,实线为一带负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R同时在等势面b上,据此可知()A.三个等势面中,c的电势最低B.带电质点在P点的电势能比在Q点的小C.带电质点在P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点的小D.带电质点在R点的加速度方向垂直于等势面b17.如图为一只“极距变化型电容式传感器”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当动极板和定极板之间的距离d变化时,电容C便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容C的变化就可知道两极板之间距离d的变化情况.在如图答案中能正确反映电容C与距离d之间变化规律的是()A.B.C.D.18.如图所示,是利用静电计测量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来研究电容变化的实验,由两块相互靠近彼此绝缘的平行金属板组成平行板电容器,极板N与静电计金属球相连,极板M和静电计的外壳均接地.在两板相距为d时,给电容器充电,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断开电源,测得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不变,下面的操作中将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的是()A.仅将M板向下平移B.仅将M板向右平移C.仅将M板向外平移D.仅在M、N之间插入金属板,且不和M、N接触二、计算题(共2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将带电量为6×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3×10﹣5 J 的功,(1)则A、B间的电势差为多少?(2)再将电荷从B移到C,电场力做了1.2×10﹣5J的功,则B、C间的电势差为多少? 20.如图所示,A、B、C为一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某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于该三角形平面.现将电量为10﹣8C的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6×10﹣6J,将另一电量为10﹣8C的负点电荷从A点移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功3×10﹣6J,(1)在图中画出电场线的方向.(2)若AB边长为2cm,求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21.如图所示,两个平行金属板AB中间为一匀强电场,AB相距10cm,CD为电场中的两点,CD=8cm,CD连线和电场方向成60°角,C点到A板的距离为2cm.已知质子从C点移到D 点,电场力作功为3.2×10﹣17J.(质子带电量为1.6×10﹣19C)求:(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2)AB两板之间的电势差;(3)若将A板接地,则C、D两点的电势各为多大?22.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一个质量为m=5×10﹣6kg的带电粒子,以v0=2m/s的水平速度从两板正中位置射入电场,如图所示,A、B两板间距离为d=4cm,板长l=10cm.(1)当A、B间的电压为U AB=1000V时,粒子恰好不偏转,沿图中虚线射出电场.求该粒子的电荷量和电性.(g取10m/s2)(2)令B板接地,欲使该粒子射出偏转电场,求A板所加电势的范围.2016—2017学年宁夏育才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总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误的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元电荷和点电荷的理解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C.体积很小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D.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考点】元电荷、点电荷.【分析】点电荷是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对它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而元电荷是带电量的最小值,它不是电荷,所有带电电荷量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解答】解:A、元电荷的电量等于电子的电量,但不是电子.元电荷是带电量的最小单元.没有电性之说.故A错误;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故B正确;C、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对它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故C错误;D、点电荷实际不存在,是理想化模型.故D正确;故选:B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D.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没【考点】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点电荷.【分析】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解答】解: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A错误.B、接触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B正确.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不是与任何物体摩擦都带正电.故C错误.D、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故D错误.故选B.3.在以下各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是()A.B.C. D.【考点】电场线.【分析】在电场线中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当电场线疏密相同时,电场强度相等.【解答】解:因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由图可知,只有A、D图中AB两点的电场线疏密程度相同,但A图中两点场强的方向不同,故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点只有D.故选:D.4.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F,如果保持它们所带的电量不变,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一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变为()A.F B.C.D.【考点】库仑定律.【分析】电量不变,只是将距离增大一倍,根据点电荷库仑力的公式F=k可以求得改变之后的库仑力的大小.【解答】解:由点电荷库仑力的公式F=k可以得到,电量不变,当距离增大一倍后,库仑力将变为原来的,所以C正确.故选C.5.将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它受到的电场力为F,产生该电场的场源电荷的电量为Q,则A点的场强大小为()A.B.C.D.Fq【考点】电场强度.【分析】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求解.【解答】解:根据电场强度定义得r处的场强大小为E=,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得E=,Q为场源电荷的电量,但间距不知,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6.下列物理量中哪些与检验电荷无关?()A.电场强度E B.电势U C.电势能εD.电场力F【考点】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分析】本题考查了对电场中几个概念的理解情况,物理中有很多物理量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要正确理解比值定义法的含义.【解答】解:电场强度E=和电势φ=分别从力和能量的角度来描述电场的,均是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它们的大小均与电量无关,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检验电荷无关,而电势能E P和电场力F均与电荷有关,故CD错误,AB正确.故选:AB.7.下面关于电场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一定较大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密C.匀强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大小仅与两点间的距离有关D.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处场强为零【考点】电场强度.【分析】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它是由电荷所受电场力与其电量的比值来定义.比值与电场力及电量均无关.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强.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解答】解: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与电量的比值越大,而电场力不一定较大,故A错误;B、通过电场线的疏密来体现电场强度的大小,故B正确;C、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在降低,所以匀强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大小仅与沿电场线方向两点间的距离有关,故C错误;D、根据矢量叠加原理,可知,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处场强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B8.电场中有A、B两点,把某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负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荷是正电荷,且电势能减少B.该电荷是正电荷,且电势能增加C.该电荷是负电荷,且电势能增加D.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但不能判断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考点】电势能.【分析】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说明电场力阻力电荷的运动,导致动能减小,转化为电势能,使其增加.【解答】解:电场力作功,导致电势能变化.若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势能增加;若电场力作正功,则电势能减小.但无法判定电荷的正负,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9.对公式E=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公式适用于计算任何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B.a点和b点距离越大,则这两点的电势差越大C.公式中的d是指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D.公式中的d是a、b所在的两个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分析】公式E=只能用于计算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d为沿电场线方向两点间的距离,通过a、b两点的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解答】解:A、公式E=只能用于计算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不适用于非匀强电场.故A错误.B、在同一电场中,a点和b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越大时,则这两点的电势差才越大.故B错误.C、公式中的d是指a点和b点之间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故C错误.D、a、b沿电场线方向两点间的距离,等于通过a、b两点的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故D正确.故选D10.如图所示电容器C,两板间有一负电荷q静止,使q向上运动的措施是()A.两极板间距离增大 B.两极板间距离减小C.两极板正对面积减小D.两极板正对面积增大【考点】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电容器板间负电荷处于静止状态,电场力和重力平衡,当电场力增大时,电荷将向上运动,根据板间场强公式E=,选择能使电荷向上运动的措施.【解答】解:A、两极板间距离d增大,而电容器的电压U不变,则板间场强E=减小,电荷所受电场力减小,电荷将向下运动.故A错误.B、两极板间距离d减小,而电容器的电压U不变,则板间场强E=增大,电荷所受电场力增大,电荷将向上运动.故B正确.C、D两极板正对面积S减小时,而电容器的电压U和距离d都不变,则板间场强E=不变,电荷并不运动.故CD错误.故选B11.对于一个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容器所带的电量越多,电容越大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越大,电容越大C.电容器所带的电量增加一倍,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也增加一倍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到原来的,它的电容也减小到原来的【考点】电容.【分析】电容的大小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及电容器所带的电量无关,根据C=,知电容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决定的.【解答】解:A、电容的大小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及电容器所带的电量无关.故AB错误;C、根据公式:Q=CU可得,当电容器带电量增加一倍,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也增加一倍.故C 正确;D、电容的大小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及电容器所带的电量无关,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为原来的,电容器的电容不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C.12.下列关于等势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时不受电场力作用,所以不做功B.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相等C.孤立点电荷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的等势面是以点电荷为圆心的一簇球面D.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是相互平行的垂直于电场线的一簇平面【考点】等势面.【分析】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个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沿着等势面移动点电荷,电场力不做功.【解答】解:A、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故沿着等势面移动点电荷,电场力与运动方向一直垂直,电场力不做功,故A错误;B、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个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等势面上各个点的场强大小情况要看具体的电场,故B错误;C、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结合这个特点可以知道孤立点电荷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的等势面是以点电荷为圆心的一簇球面,故C正确;D、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结合这个特点可以知道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是相互平行的垂直于电场线的一簇平面,故D正确;故选:CD.13.如图,a、b、c是由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已知ab=bc,a、b两点间电压为10v,则b、c两点间电压()A.等于10V B.大于10VC.小于10V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分析】本题考查了正点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的情况,知道电场线是从正电荷或者无穷远出发出,到负电荷或无穷远处为止,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根据点电荷的周围电场分布情况可正确解答.【解答】解:由图可知电场线的方向向右,而a、b、c是由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则正电荷在a的左端,所以a、b之间的平均场强一定大于b、c之间的平均场强,已知ab=bc,a、b两点间电压为10v,则由U=Ed可得b、c两点间电压一定小于10V;故选C14.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A点飞向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带正电B.粒子在A点加速度小C.粒子在B点动能大 D.A、B两点相比,B点电势较低【考点】电场线;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电势.【分析】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解这类问题的突破点在于根据运动轨迹判断出电场力方向,从而进一步判断电势、电势能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解答】解:A、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指向其轨迹内侧,因此电场力向下,和电场线相反,故粒子带负电,故A错误;B、B处电场线密,电场强,故电场力较大,因此其加速度比A点要大,故B正确;C、从A到B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因此A处动能大于B处的,故C错误;D、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因此A点电势高于B点,故D正确.故选:BD.15.如图所示,在某电场中画出了三条电场线,C点是AB连线的中点.已知A点的电势为φA=50V,B点的电势为φB=10V,则C点的电势()A.φC=30 V B.φC>30 VC.φC<30 V D.上述选项都不正确【考点】电场线.【分析】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由图看出,ac段电场线比bc段电场线密,ac段场强较大,根据公式U=Ed定性分析a、c间与b、c间电势差的大小,再求解中点C的电势φc.【解答】解:由图看出,ac段电场线比bc段电场线密,ac段场强较大,根据公式U=Ed可知,a、c间电势差U ac大于b、c间电势差U cb,即φa﹣φc>φc﹣φb,得到φc<.所以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 ab=U bc,实线为一带负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R同时在等势面b上,据此可知()A.三个等势面中,c的电势最低B.带电质点在P点的电势能比在Q点的小C.带电质点在P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点的小D.带电质点在R点的加速度方向垂直于等势面b【考点】等势面;电势;电势能.【分析】作出电场线,根据轨迹弯曲的方向可知,电场线向上.故c点电势最高;根据推论,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可知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大;总能量守恒;由电场线疏密确定出,P点场强小,电场力小,加速度小.【解答】解:A、负电荷做曲线运动,电场力指向曲线的内侧;作出电场线,根据轨迹弯曲的方向和负电荷可知,电场线向上.故c点电势最高,故A错误;B、利用推论: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知道P点电势能大,故B错误;C、只有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和动能之和守恒,故带电质点在P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等于在Q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故C错误;D、带电质点在R点的受力方向沿着电场线的切线方向,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故质点在R 点的加速度方向与等势面垂直,故D正确;故选D.17.如图为一只“极距变化型电容式传感器"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当动极板和定极板之间的距离d变化时,电容C便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容C的变化就可知道两极板之间距离d的变化情况.在如图答案中能正确反映电容C与距离d之间变化规律的是()A.B.C.D.【考点】电容器的动态分析;电容.【分析】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电容C与板间距离d成反比,根据数学知识选择图象.【解答】解: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电容C与板间距离d成反比,根据数学知识可知,C﹣d图象是双曲线.故选A18.如图所示,是利用静电计测量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来研究电容变化的实验,由两块相互靠近彼此绝缘的平行金属板组成平行板电容器,极板N与静电计金属球相连,极板M和静电计的外壳均接地.在两板相距为d时,给电容器充电,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断开电源,测得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不变,下面的操作中将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的是()A.仅将M板向下平移B.仅将M板向右平移C.仅将M板向外平移D.仅在M、N之间插入金属板,且不和M、N接触【考点】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分析】由题意,电容器所带电量Q保持不变,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板间电势差U变小,由C=分析电容C如何变化,根据C=进行分析.【解答】解:A、由题意,电容器所带电量Q保持不变,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板间电势差U 变大,由C=分析可知,电容C应变小,根据C=分析可知,应减小正对面积,增大板间距离、或减小电介质;故AC正确;B错误;D、在M、N之间插入金属板时,相当于减小d,则C增大,故D错误.故选:AC.二、计算题(共2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将带电量为6×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3×10﹣5 J 的功,(1)则A、B间的电势差为多少?(2)再将电荷从B移到C,电场力做了1.2×10﹣5J的功,则B、C间的电势差为多少?【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分析】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求出AB、BC间的电势差.【解答】解:(1)A、B间的电势差.(2)B、C间的电势差.答:(1)则A、B间的电势差为5V;(2)B、C间的电势差为﹣2V.20.如图所示,A、B、C为一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某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于该三角形平面.现将电量为10﹣8C的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6×10﹣6J,将另一电量为10﹣8C的负点电荷从A点移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功3×10﹣6J,(1)在图中画出电场线的方向.(2)若AB边长为2cm,求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线.【分析】(1)根据电场力做功W=Uq可求得两点间的电势差,再根据电场线和等势面的性质可明确电场强度的方向;(2)根据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差之间的关系可求得电场强度.【解答】解:(1)U AB===600VU AC===300V则可知AB中点M处的电势一定与C点相等,故CM为等势线,因电场线与等势线相互垂直,故电场线沿AB方向,如图所示;(2)由U=Ed可知:E===3×104V/m答:(1)在图中画出电场线的方向如图所示;(2)若AB边长为2cm,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3×104V/m21.如图所示,两个平行金属板AB中间为一匀强电场,AB相距10cm,CD为电场中的两点,CD=8cm,CD连线和电场方向成60°角,C点到A板的距离为2cm.已知质子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作功为3.2×10﹣17J.(质子带电量为1.6×10﹣19C)求:(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2)AB两板之间的电势差;(3)若将A板接地,则C、D两点的电势各为多大?【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分析】根据电场力做功,运用功的公式求出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结合两极板的距离求出电势差的大小,根据C、D与A板的电势差求出C、D的电势大小.【解答】解:(1)从c到d移动正电荷做正功,于是电势A高B低.W=Eqscos60°则电场强度E==5000V/m.(2)AB两板间的电势差U=El=5000×0。
宁夏育才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月考(2)英语试卷(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说明: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第I卷选择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B. £9.18C. £9.15答案是C。
1. What time is it now?A. 9:10B.9:50C.10:002.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weather?A. It’s nice.B. It’s warm.C. It’s col d.3. What will the man do?A. Attend a meetingB. Give a lectureC. Leave his office4. What is the woman’s opinion about the course?A. Too hardB. Worth takingC. Very easy.5.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A. Speak louderB. Apologize to herC. Turn off the radio.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我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2015-2016学年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一物体静止在桌面上,则()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会对物体产生支持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D.压力、支持力是物体受到的一对平衡力2.质点做曲线运动,它的轨迹如图所示,由A向C运动,关于它通过B点时的速度v的方向和加速度a的方向正确的是()A. B.C.D.3.如图所示,弹簧秤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与小木块A相连,当用力加速抽出长木板B的过程中,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为2.0N;若匀速抽出木板B,弹簧秤的示数大小()A.一定等于2.0N B.一定小于2.0N C.一定大于2.0N D.可能为零4.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系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20N,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A.0 B.20N,水平向右C.40N,水平向左D.20N,水平向左5.如图所示,用轻绳系住一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若要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小球的重力G,则G的两个分力的方向分别是图中的()A.1和4 B.2和4 C.3和4 D.3和2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重为G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A.GsinθB.GcosθC.Gcosθ+FsinθD.Gcosθ+Fcosθ7.如图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止靠在墙边,然后释放,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已知m A>m B,则物体B()A.只受一个重力B.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C.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一个D.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弹力两个8.如图所示,物体P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用轻细线跨过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连接一个重力G=10N的重物,物体P向右运动的加速度为a1;若细线下端不挂重物,而用F=10N的力竖直向下拉细线下端,这时物体P的加速度为a2,则()A.a1<a2B.a1=a2C.a1>a2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A和B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F2,且F1>F2,则A施于B的作用力的大小为()A.F1B.F2C. D.10.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均匀电线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电线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B.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C.夏季、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D.夏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11.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其x方向分速度v x和y方向分速度v y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中的(a)和(b)所示,则图中最能反映物体运动轨迹的是()A.B.C.D.12.我国未来将在月球地面上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A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轨道的近月点B 处与空间站C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航天飞机在图示位置正在加速向B运动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C.月球的质量为M=D.要使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对接成功,飞机在接近B点时必须减速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对得4分,少选得2分,错选、不选不得分).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质量为M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粗糙,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地面对半球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m)gC.质点受到半球体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D.质点受到半球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mgcosθ14.在同一平台上的O点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平抛运动的时间的关系分别是()A.v A>v B>v C B.v A<v B<v C C.t A>t B>t C D.t A<t B<t C15.如图所示,光滑半球的半径为R,球心为O,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上方有一个光滑曲面轨道AB,高度为.轨道底端水平并与半球顶端相切,质量为m的小球由A点静止滑下,最后落在水平面上的C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小球将沿半球表面做一段圆周运动后抛至C点B.小球将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到达C点C.OC之间的距离为2RD.小球运动到C点时的速率为三.实验题(2×6=12分)16.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a﹣F图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倾角(填“偏大”或“偏小”).(2)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满足的条件(3)该同学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率为50Hz.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①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m/s2.②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m/s.(答案均要求保角3位有效数宇)17.在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的实验中(1)下列哪些因素会使实验误差增大.A.小球与斜槽间有摩擦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不水平C.建立坐标时,y轴没画竖直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2)若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上图所示的图象,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为.(g取10m/s2)四.计算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质量为M,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斜面上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现对小球B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A、B及斜面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弹簧的原长为l0,求:(1)此时弹簧的长度l;(2)水平拉力F的大小;(3)粗糙地面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9.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 以不同的速度进入管内,a通过最高点A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3mg,b通过最高点A时,对管壁下部的压力为0.75mg,求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20.水平传送带以v=2m/s速度顺时针匀速运动,将物体轻放在传送带的A端,它可以先匀加速后匀速运动到传送带另一端B.传送带AB两端间的距离为L=4m,物体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g取10m/s2.求:(1)物体在匀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2)物体A端经多长时间运动到B端(3)若传送带以v=4m/s速度逆时针匀速运动,为使物体仍能到达B端,在A端至少给物体多大的初速度?21.(11分)(2015春•高台县校级期中)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一斜坡上P 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到斜坡另一点Q上,斜坡的倾角α,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已知球的体积公式是V=πR3.求:(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3)该星球的密度.2015-2016学年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一物体静止在桌面上,则()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会对物体产生支持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D.压力、支持力是物体受到的一对平衡力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弹力产生的原因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压力和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压力、支持力是物体受到的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解答:解: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物体的重力作用在物体上,两个力不同.故A错误.B、桌面向下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对物体的支持力.故B正确.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物体的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故C错误.D、压力、支持力是物体受到的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弹力产生的原因,以及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2.质点做曲线运动,它的轨迹如图所示,由A向C运动,关于它通过B点时的速度v的方向和加速度a的方向正确的是()A. B.C.D.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专题: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专题.分析:根据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方向是轨迹的切线方向、加速度方向指向轨迹的内侧分析选择.解答:解:A、速度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是正确的,而加速度不可能沿切线方向.故A错误;B、图中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加速度指向轨迹的内侧,符合实际.故B正确;C、图中速度方向是正确的,而加速度方向是错误的,按图示加速度方向轨迹应向右弯曲.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对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的理解能力.可根据牛顿定律理解加速度的方向.3.如图所示,弹簧秤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与小木块A相连,当用力加速抽出长木板B的过程中,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为2.0N;若匀速抽出木板B,弹簧秤的示数大小()A.一定等于2.0N B.一定小于2.0N C.一定大于2.0N D.可能为零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本题应以A为研究对象,A在水平方向上受摩擦力及弹簧秤的拉力而处于静止,故可知二力应为平衡力;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无关,则可由平衡条件可知弹簧弹力的变化.解答:解:当用力加速抽出木板B时,A物体保持静止,故可知A受B的摩擦力f=F=2.0N;因A对B物体的压力不变,故A、B间的摩擦力不会发生变化,故匀速拉动时摩擦力也为2.0N;物体A在弹簧秤的作用下仍保持静止,故弹簧秤对A的拉力仍为2.0N,即弹簧秤的示数大小仍等于2.0N;故选:A.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摩擦力大小的判断,应明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的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4.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系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20N,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A.0 B.20N,水平向右C.40N,水平向左D.20N,水平向左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滑动摩擦力.分析: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出其合力.题中物体相对于水平面向右运动,水平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f=μN求解滑动摩擦力大小.解答:解:在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竖直方向受重力、支持力,水平方向受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0N,摩擦力f=μN=0.2×100=20N,所以合力大小为F合=(20+20)N=40N,方向水平向左,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再求出合力.本题中容易出错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很多同学容易受外力方向的影响而判断错误.5.如图所示,用轻绳系住一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若要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小球的重力G,则G的两个分力的方向分别是图中的()A.1和4 B.2和4 C.3和4 D.3和2考点:力的分解.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将力进行分解时,一般要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或按需要正交分解,若要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要看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解答:解:小球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绳子拉伸,二是使斜面受压,故应按此两个方向分解,分别是3和4.故选:C.点评: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是常用方法,看准产生的效果即可,比较简单.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重为G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A.GsinθB.GcosθC.Gcosθ+FsinθD.Gcosθ+Fcosθ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分别运用合成法和正交分解法,求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不同的表达式.解答:解: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由图1:N=,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N′=N==.由图2:N=Fsinθ+mgcosθ,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N′=N=Fsinθ+Gcosθ.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灵活选择解题方法的能力,对于共点力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合成法,分解法和正交分解法,7.如图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止靠在墙边,然后释放,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已知m A>m B,则物体B()A.只受一个重力B.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C.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一个D.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弹力两个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先对整体结合运动情况受力分析,得到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即做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对B结合运动情况受力分析,得到受力情况.解答:解:A、B整体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受到总重力,墙壁对其没有支持力,如果有,将会向右加速运动,因为没有弹力,故也不受墙壁的摩擦力,即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由于整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B间无弹力,再对物体B受力分析,只受重力;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先对整体受力分析,得到整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 与B间无弹力,最后再对B受力分析,得到其只受重力.8.如图所示,物体P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用轻细线跨过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连接一个重力G=10N的重物,物体P向右运动的加速度为a1;若细线下端不挂重物,而用F=10N的力竖直向下拉细线下端,这时物体P的加速度为a2,则()A.a1<a2B.a1=a2C.a1>a2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连接体共同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整体的加速度,当改用F后,再次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即可解答:解:挂重物时,选连接体为研究对象,有牛顿第二定律得,共同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当改为10N拉力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P的加速度为:a2=,故a1<a2,故选A点评:连接体问题常常将整体法和隔离法综合运用,整体法求出共同加速度,隔离法整理待求量.本题中利用超失重的知识解决会更快,悬挂重物时,重物Q加速下降,处于失重状态,对P的拉力小于Q的重力(10N),故选A9.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A和B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F2,且F1>F2,则A施于B的作用力的大小为()A.F1B.F2C. 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加速度;以A或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两物体间的作用力.解答:解:以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F2)=2ma,加速度为:a=,以A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N=ma,解得A、B间的作用力:N=;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间的作用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注意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10.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均匀电线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电线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B.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C.夏季、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D.夏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考点:力的合成.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以整条电线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出等式,结合夏季、冬季的电线几何关系求解.解答:解:以整条电线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知,两电线杆对电线的弹力的合力与其重力平衡,由几何关系得:Fcosθ=,即:F=由于夏天气温较高,电线的体积会膨胀,两杆正中部位电线下坠的距离h变大,则电线在杆上固定处的切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变小,故变小,所以两电线杆处的电线弹力与冬天相比是变小.电线杆上的电线的质量一定,受力平衡,夏季、冬季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选项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要比较一个物理量的大小关系,我们应该先把这个物理量运用物理规律表示出来,本题中应该抓住电线杆上的电线的质量一定,受力平衡,根据夏季、冬季电线在杆上固定处的切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不同分析求解.11.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其x方向分速度v x和y方向分速度v y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中的(a)和(b)所示,则图中最能反映物体运动轨迹的是()A.B.C.D.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物体在x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y轴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最终的运动是这两个方向上运动的合运动.解答:解:当合加速度的方向与合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大致指向轨迹弯曲的方向.合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合初速度的方向沿x轴方向,可知,轨迹向y轴正向偏转.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的条件,当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做曲线运动,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做直线运动.12.我国未来将在月球地面上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A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轨道的近月点B 处与空间站C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航天飞机在图示位置正在加速向B运动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C.月球的质量为M=D.要使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对接成功,飞机在接近B点时必须减速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要使航天飞机在椭圆轨道的近月点B处与空间站C对接,必须在接近B点时减速.根据开普勒定律可知,航天飞机向近月点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月球对航天飞机的万有引力提供其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月球的质量M.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v=.解答:解:A、由于飞船受到月球的引力作用;故飞机在向B运动时一定是加速运动;故A正确;B、空间站绕月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其运行速度为v=,其速度小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v=.故B错误.C、设空间站的质量为m,由G=mr得,月球的质量M=.故C正确;D、要使航天飞机在椭圆轨道的近月点B处与空间站C对接,必须在接近B点时减速做近心运动.否则航天飞机将继续做椭圆运动.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点评:本题是开普勒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对于空间站的运动,关键抓住由月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要注意知道空间站的半径与周期,求出的不是空间站的质量,而是月球的质量.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对得4分,少选得2分,错选、不选不得分).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质量为M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粗糙,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地面对半球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m)gC.质点受到半球体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D.质点受到半球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mgcosθ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整体分析可知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对质点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可知质点受到的支持力及摩擦力,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出质点对球的压力.解答:解:A、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地面对半球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B、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N=(M+m)g,故B正确;C、对质点受力分析,质点受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如图所示,由共点力的平衡可知,质点受到的摩擦力f=mgcosθ,故C正确;D、质点受到的支持力F=mgsinθ,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物体的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关键在于正确的选择研究对象,做好分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得出表达式即可求解.14.在同一平台上的O点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平抛运动的时间的关系分别是()A.v A>v B>v C B.v A<v B<v C C.t A>t B>t C D.t A<t B<t C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分别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分析即可.解答:解:三个物体都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由h=gt2可知下落的距离最大的物体的运动时间最长,所以运动时间的关系为t A>t B>t C,以3点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画一条水平线,可以看出三个球的竖直位移相同,所以它们的运动时间t相同,由X=V0t可知,水平位移大的物体的初速度大,所以初速度的关系为v C>v B>v A.故选BC.点评:利用平抛运动在水平和竖直分析上的规律来分析问题,但是在比较它们的关系是会发现,下落的高度和水平分析上的位移全不一样,这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找出它们相同的量,再判断其它的量之间的关系.15.如图所示,光滑半球的半径为R,球心为O,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上方有一个光滑曲面轨道AB,高度为.轨道底端水平并与半球顶端相切,质量为m的小球由A点静止滑下,最后落在水平面上的C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小球将沿半球表面做一段圆周运动后抛至C点B.小球将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到达C点C.OC之间的距离为2RD.小球运动到C点时的速率为考点:向心力;平抛运动.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从A到B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可以求得到达B点时的速度,根据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可以判断离开B点后的运动情况.解答:解:AB、从A到B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mg R=mV2,解得:V=,在B点,当重力恰好作为向心力时,由mg=m,解得:V B=,所以当小球到达B点时,重力恰好作为向心力,所以小球将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到达C,所以A错误,B正确.C、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上:x=V B t。
宁夏育才中学2016届高三年级 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i 28 Cl 35.5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 “纳米材料”是指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及军事技术中,如果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A.①④⑤ B.②③④C.②③⑤ D.①③④下列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的是A.AlCl3 B.Na2O C.FeCl2 D.CuO 4.在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C+ H2O CO+ H2B.3NO2+H2O=2HNO3+NOC.2Na2O2+2H2O=4NaOH+O2↑D.2F2+2H2O=4HF+O2 5.实验室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氢氟酸贮存在细口玻璃瓶里B.盛溴的试剂瓶里加一些水来防止溴挥发C.盛放浓硫酸的广口瓶应当用磨口玻璃塞,不能用橡皮塞D.氯水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液氯贮存在钢瓶里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错误的是()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人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加入过量的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 C.用渗析的方法可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Cl- D.加入适量的NaOH可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7.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定 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D.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l0 g ZnSO4·7H2O溶解在90 g水中 8.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 A.可用水鉴别已烷、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B.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 C.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D.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9.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C.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D.读取定,俯偏小A.碘盐中碘的检验B.暖瓶中水垢的除去C.食盐和纯碱的鉴别D.鸡蛋壳主要成分的检验 11.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将铜粉加入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解度比Mg(OH)2的小12.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3.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将Mg (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热可得MgO固体 14.设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 Na 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A个H2分子B.1 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A个SO分子 C.18gD2O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D.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A个电子 A.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Zn+Ag+=Zn2++Ag 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C.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Na+2H2O=Na++OH-+H2↑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 16.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Ba2+、Cl-、NO-3B.K+、AlO-2、Cl-、SO2-4C.Ca2+、Mg2+、NO-3、HCO-3D.Na+、Cl-、CO2-3、SO2-3 17.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的O2最多的是( )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B.KMnO4(加热)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D.HgO(加热) 18.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2015-2016学年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带正电荷的小球只受到电场力作用,把它从静止释放后,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 ) A.一定沿电场线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B.一定沿电场线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C.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但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D.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也不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2.在静电场中有A、B两点,关于这两点的场强和电势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场强相等,则电势一定相等B.若电势相等,则场强一定相等C.电势高处场强一定大D.场强大处,电势反而可能低3.A、B、C是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各点电势φA=10V,φB=2V,φC=6V,A、B、C三点在同一平面上,如图所示,关于A、B、C三点的位置及电场强度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A.B.C.D.4.如图所示,平行直线表示电场线,但未标方向,带电为+10﹣2C的微粒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由A点移到B点,动能损失0.1J,若A点电势为﹣10V,则( )A.B点的电势为10伏B.电场线方向从右向左C.微粒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轨迹1D.微粒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轨迹25.如图中,a、b、c、d、e五点在一直线上,b,c两点间的距离等于d、e两点间的距离.在a点固定放置一个点电荷,带电荷量为+Q,已知在+Q的电场中b、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将另一个点电荷+q从d点移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力做功qU B.克服电场力做功qUC.电场力做功大于qU D.电场力做功小于qU6.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势最低B.x2点的电势最高C.x1和﹣x1两点的电势相等D.x1和x3两点的电势相等7.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空气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v B=2v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 )A.B. C.D.8.如图,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A悬挂在绝缘细线上,且处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A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0°角,已知此电场方向恰使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最小,则小球所带的电量应为( )A.B.C.D.9.如图所示,从F处释放一个无初速的电子向B极方向运动,指出下列对电子运动的描述中哪句是错误的(设电源电动势为E=2V)( )A.电子到达B板时的动能是2eVB.电子从B板到达C板动能变化量为零C.电子到达D板时动能是4eVD.电子在A板和D板之间做往复运动10.关于电压与电动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压与电动势的单位都是伏特,所以电动势与电压是同一物理量的不同叫法B.电动势就是电源两端间的电压C.电动势公式E=中的W与电压U=中的W是一样的,都是电场力做的功D.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强弱的物理量11.如图中,AB间的电压为30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则U CD 的变化范围是( )A.0~10V B.0~20V C.10~20V D.20~30V12.如图电路所示,当ab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cd两端为20V;当cd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50V,则R1:R2:R3之比是( )A.3:2:1 B.2:1:1 C.4:2:1 D.以上都不对13.电阻R和电动机M串连接到电路中,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跟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值相等,开关接通后,电动机正常工作.设电阻R和电动机M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经过时间t,电流通过电阻R做功为W1,产生热量为Q1,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为W2,产生热量为Q2.则有( )A.U1<U2,Q1=Q2B.U1=U2,Q1=Q2C.W1=W2,Q1>Q2D.W1<W2,Q1<Q2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其内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V为理想电压表.若将照射R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C.通过R2的电流变小D.电源内阻的电压变大15.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平行板电容器两金属板水平放置,开关S是闭合的,两板间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G为灵敏电流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中有从b到a的电流B.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中有从b到a的电流C.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油滴仍然静止,G中有从a到b的电流D.在将S断开后,油滴仍保持静止状态,G中无电流通过16.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可以测出电压表的内阻.已知电源的内阻可以忽略不计,R为电阻箱.闭合开关,当R取不同阻值时,电压表对应有不同读数U.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所得到的﹣R图象应该是( )A.B.C.D.17.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两个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B.从点a经过灯L1到点b的电路中有断路C.灯L2的灯丝断了或灯座未接通D.电流表和灯L1、L2都坏了18.如图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V.则该电路可能为( )A.B.C.D.19.直流电池组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用它给电阻为R的直流电动机供电,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I,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是UI B.电动机发热功率为I2RC.电源消耗的化学能功率为EI D.电源的输出功率为EI﹣I2r二.多选题(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对得4分,少选得2分,错选、不选不得分).20.正电荷在电场中从静止开始沿某一电场线由A到B,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是( ) A.电场力的大小不断变化 B.电场力的大小保持不变C.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D.电荷的电势能不断减小21.对U AB=1V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从A到B移动1C的电荷,电场力做功1JB.从A到B移动1C的正电荷,电场力做功1JC.从A到B移动1C的负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1JD.从A到B移动1C的负电荷,外力做功1J22.下列关于电容器和电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C=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跟两板间的电压成反比B.对于确定的电容器,其所带的电荷量与两板间的电压(小于击穿电压且不为零)成正比C.无论电容器的电压如何变化(小于击穿电压且不为零),它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压比值恒定不变D.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其大小与加在两板上的电压无关23.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待测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时,可使膜片产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将电容器、灵敏电流计和电源串联成闭合电路,那么( )A.当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增大B.当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减小C.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F发生变化D.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F不发生变化24.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2所示的U ﹣I图线,由图可知( )A.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值为1.40 VB.电池内阻的测量值为3.50ΩC.外电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0.40 AD.电压表的示数为1.20 V时,电流表的示数I′=0.20 A25.如图所示的是两个闭合电路中两个电源的U﹣I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势E1=E2,内阻r1<r2B.电动势E1=E2,内阻r1>r2C.电动势E1=E2,发生短路时的电流I1>I2D.当两电源的工作电流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较大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被短路时,放电电流无穷大B.外电路断路时,路端电压最高C.外电路电阻减小时,路端电压升高D.不管外电路电阻怎样变化,其电源的内、外电压之和保持不变三.实验题(3×4=12分)27.某同学做“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①需要通过实验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写出名称和符号).②这位同学采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Ω左右的金属丝的电阻.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A.电池组(3V,内阻约1Ω)B.电流表(0﹣3A,内阻约0.025Ω)C.电流表(0﹣0.6A,内阻约0.125Ω)D.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E.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Ω)F.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1A)G.滑动变阻器(0﹣1000Ω,额定电流0.3A)H.开关,导线实验时应选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请在图1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这位同学在一次测量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由图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为__________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8.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ab=5cm,bc=12cm,其中ab沿电场方向,bc 和电场方向成60°角,一个电荷量为q=4×10﹣8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W1=1.2×10﹣6J求:(1)匀强电场的场强E=?(2)电荷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W2=?(3)a、c两点的电势差U ac=?29.一个带正电的微粒,从A点射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微粒沿直线AB运动,如图所示,AB与电场线夹角θ=37°,已知带电微粒的质量m=1.2×10﹣7kg,电荷量q=1.0×10﹣10C,A、B 相距L=0.3m.(取g=10m/s2).求:(1)说明微粒在电场中运动的性质,要求说明理由.(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3)要使微粒从A点运动到B点,微粒射入电场时的最小速度是多少?30.(选做题)如图所示,在A、B两点间接一电动势为4V,内电阻为1Ω的直流电源,电阻R1、R2、R3的阻值均为4Ω,电容器的电容为30μF,电流表的内阻不计,当电键S闭合时,求:(1)电流表的读数;(2)电容器所带的电量;(3)断开电键S后,通过R2的电量.31.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都是纯电阻,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分别如图(乙)中Oa、Ob所示.电源的电动势ε=7.0V,内阻忽略不计.(1)调节滑动变阻器R3,使电阻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恰好相等,则此时电阻R1和R2的阻值为__________Ω,R3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__Ω.(2)调节滑动变阻器R3,使R3=0,这时电阻R1的电功率P1=__________W,R2的电功率P2=__________W.2015-2016学年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带正电荷的小球只受到电场力作用,把它从静止释放后,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 ) A.一定沿电场线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B.一定沿电场线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C.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但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D.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也不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电势能.【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带电小球仅受电场力作用,从静止释放,是否沿电场线运动,关键看电场线是直线还是曲线.【解答】解:物体的运动情况取决于合力和初始条件.小球只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释放,仅受电场力作用,是否沿电场线运动,还要看电场线是直线还是曲线,若为直线,将沿电场线从高电势向低电势处运动,若电场线是曲线,不会沿电场线运动,但是仍然从高电势向低电势处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对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能力,从力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不仅取决于合力,还取决于初速度条件.虽然是简单题,同时也是易错题目.2.在静电场中有A、B两点,关于这两点的场强和电势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场强相等,则电势一定相等B.若电势相等,则场强一定相等C.电势高处场强一定大D.场强大处,电势反而可能低【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场强与电势没有直接关系,场强可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分析大小.电势根据电场线的方向判断其高低.根据这些知识解答【解答】解:A、由于场强与电势没有直接关系,场强相等,则电势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同样,电势相等,则场强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电势高处电场线不一定密,则场强不一定大,故C错误.D、根据场强与电势没有直接关系,知场强大处,电势反而可能低,故D正确.故选:D.【点评】明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强弱,电场强度与电势无直接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A、B、C是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各点电势φA=10V,φB=2V,φC=6V,A、B、C三点在同一平面上,如图所示,关于A、B、C三点的位置及电场强度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A.B.C.D.【考点】电场强度;等势面.【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处处相等,方向处处相同,则电场线是平行且等间距.电势沿着电场线降低,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解答】解:各点电势φA=10V,φB=2V,φC=6V,则AB两点连线的中点M的电势为6V,因此M点与C点的连线为等势面,那么与连线垂直的即为电场线.由于φA=10V,φB=2V,又因为电势沿着电场线降低.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等势面就是电势相等的点所构成的平面.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电场力不做功.因此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4.如图所示,平行直线表示电场线,但未标方向,带电为+10﹣2C的微粒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由A点移到B点,动能损失0.1J,若A点电势为﹣10V,则( )A.B点的电势为10伏B.电场线方向从右向左C.微粒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轨迹1D.微粒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轨迹2【考点】电场线;电势.【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由带电微粒的动能变化确定在A、B两点的电势能的大小关系,判断出A、B两点电势的高低.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得出电场线的方向.由运动方向和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判断微粒的运动轨迹.【解答】解:B、由动能定理可知W E=△E K=﹣0.1J;可知粒子受到的电场力做负功,故粒子电势能增加,B点的电势高于A点电势;而电场线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故电场线向左,故B正确;A、AB两点的电势差U AB==﹣10V,则U A﹣U B=10V解得U B=0V;故A错误;C、若粒子沿轨迹1运动,A点速度沿切线方向向右,受力向左,故粒子将向上偏转,故C正确;D、若粒子沿轨迹2运动,A点速度沿切线方向向右上,而受力向左,故粒子将向左上偏转,故D错误;故选BC.【点评】物体做由线运动时,运动的轨迹应夹在初始速度及合外力方向的中间;本题还应明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5.如图中,a、b、c、d、e五点在一直线上,b,c两点间的距离等于d、e两点间的距离.在a点固定放置一个点电荷,带电荷量为+Q,已知在+Q的电场中b、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将另一个点电荷+q从d点移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力做功qU B.克服电场力做功qUC.电场力做功大于qU D.电场力做功小于qU【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能.【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根据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特点,确定出de段的电势差与bc段的电势差关系,结合W=qU比较电场力做功.【解答】解:离点电荷越远,电场强度越弱,根据U=Ed知,bc的电势差大于de的电势差,所以de的电势差小于U,正电荷从d处移动到e处,电场力做功小于qU.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U=Ed的计算适用于匀强电场,对于非匀强电场可以定性分析,以及掌握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6.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势最低B.x2点的电势最高C.x1和﹣x1两点的电势相等D.x1和x3两点的电势相等【考点】电场;电势.【专题】压轴题.【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空间该点的场强方向;沿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解答】解:A、B、从图象可以看出,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沿x轴对称分布,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一定降低,故根据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象容易判断,O点的电势最高,故A错误,B也错误;C、由于x1和﹣x1两点关于y轴对称,且电场强度的大小也相等,故从O点到x1和从O点到﹣x1电势降落相等,故x1和﹣x1两点的电势相等,因而C正确;D、由于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一定降低,故从O点到x1和从O点到x3电势都是一直降落,故x1和x3两点的电势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抓住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一定降低;然后结合图象得到电场强度的分布情况,再分析电势变化情况即可.7.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空气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v B=2v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 )A.B. C.D.【考点】电势差;动能定理的应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微粒在匀强电场中受到重力和电场力两个力作用,根据动能定理求出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解答】解:粒子,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得:qU AB﹣mgh=因为v B=2v0,若只考虑粒子在竖直方向,只受到重力,所以机械能守恒,则有mgh=由以上三式,则有U AB=故选:C【点评】涉及到电势差的问题,常常要用到动能定理.本题的难点在于运动的处理,由于微粒受到两个恒力作用,运用运动的分解是常用的方法.8.如图,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A悬挂在绝缘细线上,且处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A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0°角,已知此电场方向恰使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最小,则小球所带的电量应为( )A.B.C.D.【考点】电场强度;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运用作图法分析什么条件下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最小,由力学知识求出最小的电场力,再求解小球的电荷量.【解答】解:小球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mg、电场力F和细线的拉力T,根据平衡条件得知:F和T的合力与重力m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电场力在三种不同方向下合成图如图,可以看出,当电场力F与细线的拉力T垂直时,电场力最小,由图求出电场力的最小值为F min=mgsin30°又F min=qE,得q=故选:D.【点评】本题与动态平衡问题类似,采用图解法分析极值的条件,也可以运用函数法分析.9.如图所示,从F处释放一个无初速的电子向B极方向运动,指出下列对电子运动的描述中哪句是错误的(设电源电动势为E=2V)( )A.电子到达B板时的动能是2eVB.电子从B板到达C板动能变化量为零C.电子到达D板时动能是4eVD.电子在A板和D板之间做往复运动【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静电屏蔽.【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电子从静止在匀强电场中被加速运动,电场力做的功,即为电子获得的动能;电子在没有电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电子以一定速度进入反向电场时会做减速运动,则减小的动能即为电场力做的负功.【解答】解:A、释放出一个无初速度电荷量为e的电子,在电压为U电场中被加速运动,当出电场时,所获得的动能等于电场力做的功,即W=qU=eU=2eV,故A正确;B、由图可知,BC间没有电压,则没有电场,所以电子在此处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电子的动能不变.故B正确;C、电子以2eV的动能进入CD电场中,在向左的电场力的阻碍下,电子作减速运动,由于CD 间的电压为2U,所以电子的速度减为零时,恰好到达D板.故C不正确;D、由上可知,电子将会在A板和D板之间加速再减速,回头加速再减速,这样往复运动,故D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粒子在电场中加速与减速运动,电场力做的功与动能变化关系,要注意到电子的速度减为零时,恰好到达D板是本题的关键.10.关于电压与电动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压与电动势的单位都是伏特,所以电动势与电压是同一物理量的不同叫法B.电动势就是电源两端间的电压C.电动势公式E=中的W与电压U=中的W是一样的,都是电场力做的功D.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强弱的物理量【考点】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电源的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其大小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电动势与外电路无关,由电源本身性质决定.电动势的定义式E=中的W是非静电力做功,电压U=中W是静电力做功.【解答】解:A、电压与电动势的单位都是伏特,电压等于电势差的绝对值,电动势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两者的物理意义不同,不能说电动势与电压是同一物理量的不同叫法.故A错误.B、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端间的电压,故B错误.C、电动势的定义式E=中的W是非静电力做功,电压U=中W是静电力做功.故C错误.D、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强弱的物理量,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BC【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能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分析,同时要知道电源的开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要注意电动势的定义式E=中的W是非静电力做功,电压U=中W是静电力做功.11.如图中,AB间的电压为30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则U CD 的变化范围是( )A.0~10V B.0~20V C.10~20V D.20~30V【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的关系分析得知,当滑动变阻器触头置于变阻器的最上端时,U CD最大,当滑动变阻器触头置于变阻器的最下端时,U CD最小,分别求出U CD最小值和最大值,再得到U CD的变化范围.【解答】解:当滑动变阻器触头置于变阻器的最上端时,U CD最大,最大值为U max===20V;当滑动变阻器触头置于变阻器的最下端时,U CD最小,最小值为U min=,所以U CD的变化范围是10~20V.故选C【点评】本题实质是分压器电路,考查对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特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2.如图电路所示,当ab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cd两端为20V;当cd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50V,则R1:R2:R3之比是( )A.3:2:1 B.2:1:1 C.4:2:1 D.以上都不对【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当ab端接入电压时,两个R1与R2串联,cd端测得R2两端的电压;而当cd端接入时,两个R3与R2串联,ab端测得R2两端的电压;则欧姆定律可得出输出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关系式,联立即可得出三个电阻的比值.【解答】解:当ab端接入时,由欧姆定律可得20=R2;解得R1:R2=2:1;当cd端接入时,50=R2解得R2:R3=2:1;故R1:R2:R3=4:2:1.故选C.【点评】本题应注意串并联电路的性质,并注意明确欧姆定律的正确使用.13.电阻R和电动机M串连接到电路中,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跟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值相等,开关接通后,电动机正常工作.设电阻R和电动机M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经过时间t,电流通过电阻R做功为W1,产生热量为Q1,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为W2,产生热量为Q2.则有( )A.U1<U2,Q1=Q2B.U1=U2,Q1=Q2C.W1=W2,Q1>Q2D.W1<W2,Q1<Q2【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开关接通后,电动机正常工作,其电路非纯电阻电路,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大于线圈电阻与电流的乘积.而电阻R是纯电阻,其两端电压等于电阻与电流的乘积.根据焦耳定律研究热量关系.【解答】解:设开关接通后,电路中电流为I.对于电阻R,由欧姆定律得U1=IR对于电动机,U2>IR,则U1<U2.根据焦耳定律得Q1=I2Rt,Q2=I2Rt,则Q1=Q2.故选A【点评】本题把握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区别的能力,抓住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不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而焦耳定律对两种电路均适用.。
宁夏育才中学2017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 ∆趋于无穷小时,t x∆∆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D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2.如图所示,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二人用力向相反方向拉小车,不计小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 .小车静止时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 .若小车加速向右运动表明小车拉甲的力大于甲拉小车的力D .若小车加速向右运动表明乙拉小车的力大于小车拉乙的力3.在如图所示的 x-t 图象和v-t 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作直线运动 B .t 1 时刻,甲、乙两车相遇C .0~t 2 时间内,丙车通过的路程等于丁车通过的路程D .0~t 2 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4.汽车以2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则自 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 与5s 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 .5∶4B .4∶5C .3∶4D .4∶35.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 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 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可能不受弹力作用 B .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 .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 .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6.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A 、B 、C 、D 四个小物块,各小物块之间由四根完全相同的轻橡皮筋相互连接,正好组成一个菱形,∠BAD=120°,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已知A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 , 则D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23f B .f C .3f D .2f7.如图所示,水平杆上套有两个相同的质量均为m的环,两细线等长,下端系着质量为M 的物体,系统静止,现在增大两环间距而系统仍静止,则杆对环的支持力F N 和细线对环的拉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A .都不变 B .都增大C .支持力F N 增大,拉力F 不变D .支持力F N 不变,拉力F 增大8.关于曲线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加速度B .速度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9.“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的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点是人所能到达的最低位置,b点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
密封线班级:考号:姓名:考场:座位号:密封线内不得答题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物理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15为单选,每题2分,共30分;16-20为多选,每题4分,共20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电场和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封闭曲线B.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不封闭曲线C.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一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D.电荷在电场中一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2.下面所述的几种相互作用中,不是通过磁场而产生的有()A .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B .两根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C .两个运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D .磁体与运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3.下列关于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源的电动势跟电源内非静电力做的功成正比,跟通过的电荷量成反比B .电动势的单位跟电压的单位一致,所以电动势就是两极间的电压C .非静电力做的功越多,电动势就越大D.电动势越大,说明非静电力在电源内部从负极向正极移送单位电荷量做功越多。
4.如图所示,带负电的金属环绕轴OO ′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在环左侧轴线上的小磁针最后静止时()A .N 极竖直向上B .N 极竖直向下C .N 极沿轴线向左D .N 极沿轴线向右5.下列关于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电功率越大,电流做功越快,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一定越多B .W =UIt 适用于任何电路,而W =I 2Rt =U2R t 只适用于纯电阻的电路C .在非纯电阻的电路中,UI>I 2RD .焦耳热Q =I 2Rt 适用于任何电路6.电源电动势E =8V ,内阻为r =0.5Ω,“3V ,3W”的灯泡L 与电动机M 串联接在电源上,灯泡刚好正常发光,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电动机的线圈电阻R0=1.5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6AB .电源的输出功率是8WC .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3WD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3W7.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 =1mA ,内阻为5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V 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A .串联一个10kΩ的电阻B .并联一个10kΩ的电阻C .并联一个9.5kΩ的电阻D .串联一个9.5kΩ的电阻8.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6V ,当开关接通时,灯泡L 1和L 2都不亮,用电压表测得各部分电压U ad =0,U cd =6V ,由此可以判定()A .L 1和L 2的灯丝都断了B .L 2的灯丝断了C .L 1的灯丝断了D .变阻器R 断路9.通电直导线的电流I 的方向(或电子运动速度v 的方向)以及导线(或电子)的受力方向如图15-8所示,其中正确的是()10.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中间有相互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密封线内不得答题电场强度为E,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子沿极板方向以速度v0从左端射入,并恰好从两板间沿直线穿过.不计质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子以小于v0的速度沿极板方向从左端射入,它将向上偏转B.若质子以速度2v0沿极板方向从左端射入,它将沿直线穿过C.若电子以速度v0沿极板方向从左端射入,它将沿直线穿过D.若电子以速度v0沿极板方向从右端射入,它将沿直线穿过11.如图所示,有一内电阻为4.4Ω的电解槽和一盏标有“110V,60W”的灯泡串联后接在电压为220V的直流电路两端,灯泡正常发光,则().A.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120WB.电解槽的发热功率为60WC.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60W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60W12.两个绝缘导体环AA′、BB′大小相同,环面垂直,环中通有相同大小的恒定电流,如图所示,则圆心O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为(AA′面水平,BB′面垂直纸面)()A.指向左上方B.指向右下方C.竖直向上D.水平向右13.两个较大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分别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正、负极上,这时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油滴恰好静止在两板之间,如图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两板非常缓慢地水平错开一些,那么在错开的过程中()A.油滴将向上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流向aB.油滴将向下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流向bC.油滴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流向aD.油滴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流向b14.将长为L的导线弯成六分之一圆弧,固定于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两端点A、C连线竖直,如图所示。
宁夏育才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答题卷物理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答题说明:1。
考生应把学校、考场、考号、姓名写在密封线以内,密封线以外的无效。
2。
请用钢笔、中型笔或圆珠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
关于点电荷、元电荷、检验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B .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不一定是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C .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一定很小D .点电荷、元电荷、检验电荷是同一种物理模型2.关于电场强度的定义式qF 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场强的方向与F 的方向相同B .该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C .F 是检验电荷所受到的力,q 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电量D .由该定义式可知,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与该点电场强度的大小成正比 3.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球A 所带电荷量为+5Q ,球B 所带电荷量为—Q 。
现将球B 与球A 接触后,移到与球A 相距为d 处(d 远远大于小球半径).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则此时两球A 、B 之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大小是( ) A .222d kQ B .d kQ 22 C .dkQ 24D .224d kQ . 4。
关于电场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越小B .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电荷受力方向C .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D .电荷在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减小5。
四种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一正电荷q 仅在静电场力作用下由M 点向N 点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越来越大.则该电荷所在的电场是图中的( )6.在静电场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正电荷由高电势处运动到低电势处,电势能增加B .正电荷由高电势处运动到低电势处,电势能减小C .负电荷由低电势处运动到高电势处,电势能增加D 。
第1页(共3页)宁夏育才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 参考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2分.13.(每小题2分)(1)如图所示:(2)9.6 (3)0.7214.(每空2分) (1)0 (2)不需要 不需要(3)1a bg−1kg m 015.解:(1)汽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与阻力的作用,合力提供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F −f =ma …………………………(2分)所以汽车的加速度:a =F−fm =2 m/s 2 ………………………………(1分)(2)由v =at 得,汽车从静止加速至8 m/s 所用的时间:t =v a =4 s …………(2分) (3)由v 2−v 02=2as 得,汽车从静止加速至8 m/s 所行驶的距离:……………(2分) s =v 22a=16 m ………………………………(1分) 答:(1)启动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2)汽车从静止加速至8 m/s 所用的时间为4 s ;(3)汽车从静止加速至8 m/s 所行驶的距离为16 m .第2页(共3页)16.解:(1)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小球受重力、绳子的拉力,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几何关系,绳子对小球的拉力:T =mg cos θ…………………(2分) (2)合力提供向心力:mgtan θ=ma …………………(2分)则小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 =gtan θ…………………(1分)(3)向心力:mgtan θ=m v 2r…………………(2分) 又r =Lsin θ,得小球运动的线速度:v =√gLtan θsin θ…………………(1分) 答:(1)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 cos θ;(2)小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tan θ;(3)小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gLtan θsin θ.17.解:(1)月球表面处引力等于重力:GMm R 2=mg 月…………………(2分) 得月球的质量:M =g 月R 2G…………………(1分) (2)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近月卫星运行速度,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 R 2=m v 2R…………………(2分) 所以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GM R =√g 月R …………………(1分)(3)卫星做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 r =m 4π2T r ………………(2分) 卫星周期:T =t n…………………(1分) 轨道半径:r =R +ℎ…………………(1分)得卫星离月球表面的高度:ℎ=√g 月R 2t 24n 2π23−R …………………(2分) 答:(1)月球的质量为g 月R 2G ;(2)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g 月R ;(3)“嫦娥三号”卫星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g 月R 2t 24n 2π23−R .18.解:(1)力F 开始作用时,设A 、B 的加速度分别为a 1、a 2.对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μ1m 1g =m 1a 1…………………(1分)解得:a 1=4 m/s 2…………………(1分)对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μ1m 1g −μ2(m 1+m 2)g =m 2a 2…………………(1分) 解得:a 2=8 m/s 2…………………(1分)设A 恰好运动到B 的中点时,力F 作用的时间为t .根据位移关系:12a 2t 2−12a 1t 2=L 2…………………(2分) 解得:t =2 s …………………(1分)此时B 移动的距离:x B =12a 2t 2=16 m …………………(1分)(2) A恰好运动到B的中点时 A、B的速度分别为:v A=a1t=8 m/s…………………(1分)v B=a2t=16 m/s…………………(1分)撤去力F后,A先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μ1m1g=m1a3………………(1分)解得:a3=4 m/s2B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μ1m1g+μ2(m1+m2)g=m2a4……………(1分)解得:a4=12 m/s2设A、B经过时间t1达到共同速度v1,则:vA+a3t1=v B−a4t1=v1……………(1分)解得:t1=0.5 s,v1=10 m/s…………………(1分)此过程中B移动的距离:x1=v B2−v122a4=6.5 m…………………(1分)设A、B达到共同速度后一起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5,则:μ2(m1+m2)g=(m1+m2)a5…………………(1分)解得:a5=4 m/s2此时B移动的距离:x2=v122a5=12.5 m…………………(1分)则撤去F后B移动的距离:x=x1+x2=6.5 m+12.5 m=19 m…………………(1分)答:(1)力F作用的时间为2 s,此时间内B移动的距离为16 m;(2)撤去外力F后B还能移动的距离为19 m.第3页(共3页)。
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月考2物理试卷(试卷满分 11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为试卷Ⅰ和试卷Ⅱ两部分。
试卷Ⅰ为选择题部分,必须将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否则不得分。
试卷Ⅱ为非选择题部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上相应预留的位置。
2.学生只需上交机读卡和答题纸。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会对物体产生支持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D.压力、支持力是物体受到的一对平衡力2. 质点做曲线运动,它的轨迹如图所示,由A向C运动,关于它通过B点时的速度v的方向和加速度a的方向正确的是()A. B. C. D.3. 如图所示,弹簧秤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与小木块A相连,当用力加速抽出长木板B 的过程中,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为2.0N;若匀速抽出木板B,弹簧秤的示数大小()A.一定等于2.0NB.一定小于2.0NC.一定大于2.0ND.可能为零4. 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系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20N,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A.0B.20N,水平向右C.40N,水平向左D.20N,水平向左5. 如图所示,用轻绳系住一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若要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小球的重力G,则G的两个分力的方向分别是图中的()A.1和4B.2和4C.3和4D.3和26.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重为G 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 的作用,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 A.Gsin θ B.Gcos θ C.Gcos θ+Fsin θD.Gcos θ+Fcos θ7. 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止靠在墙边,然后释放,使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已知m A >m B ,则物体B 的受力情况是( ) A .只受一个重力B .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C .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一个D .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弹力两个8. 如图所示,物体P 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用轻细线跨过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连接一个重力G=10N 的重物,物体P 向右运动的加速度为a 1;若细线下端不挂重物,而用F=10N 的力竖直向下拉细线下端,这时物体P 的加速度为a 2,则( ) A.a 1<a 2 B.a 1=a 2 C.a 1>a 2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A 和B 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 1、F 2,且F 1>F 2,则A 施于B 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 A .F 1 B .F 2C .(F 1-F 2)/2D .(F 1+F 2)/210. 架在A 、B 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均匀电线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电线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B .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C .夏季、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D .夏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11.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其x 方向分速度v x 和y 方向分速度v y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3中的(a )和(b )所示,则图4中最能反映物体运动轨迹的是( )夏季冬季AABB12. 我国未来将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A 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轨道的近月点B 处与空间站C 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圆轨道的半径为r ,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月球的半径为R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航天飞机在图示位置正在加速向B 运动 B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C .月球的质量为M=D .要使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对接成功,飞机在接近B 点时必须减速二、多选题(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正确。
全对得4分,少选得2分,错选、不选不得分)。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质点放在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半球体上,二者均处于静止状态,质点与半球体间粗糙,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 )A .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 .地面对半球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m )gC .质点受到半球体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mgcos θD .质点受到半球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mgcos θ14. 在同一平台上的O 点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平抛运动的时间的关系分别是( )A.v A >v B >v CB.v A <v B <v CC.t A >t B >t CD.t A <t B <t C15.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的半径为R ,球心为O ,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上方有一个光滑曲面轨道AB ,高度为.轨道底端水平并与半球顶端相切,质量为m 的小球由A 点静止滑下,最后落在水平面上的C 点.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小球将沿半球表面做一段圆周运动后抛至C 点B.小球将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到达C点C.OC之间的距离为2RD.小球运动到C点时的速率为试卷Ⅱ(非选择题部分)三.实验题(2×6=12分)16.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a﹣F图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倾角(填“偏大”或“偏小”).(2)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满足的条件(3)该同学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①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m/s2.②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m/s.(答案均要求保角3位有效数宇)17.在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的实验中(1)下列哪些因素会使实验误差增大.A.小球与斜槽间有摩擦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不水平C.建立坐标时,y轴没画竖直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2)若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为 m/s.(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共38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9分)质量为M,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斜面上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现对小球B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A、B及斜面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弹簧的原长为L0,求:(1)此时弹簧的长度L;(2)水平拉力F的大小;(3)粗糙地面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素μ.19.(9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以不同的速度进入管内,a通过最高点A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3mg,b通过最高点A时,对管壁下部的压力为0.75mg,求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20. (9分)水平传送带以v=2m/s速度顺时针匀速运动,将物体轻放在传送带的A端,它可以先匀加速后匀速运动到传送带另一端B。
传送带AB两端间的距离为L=4m,物体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g取10m/s2。
求:(1)物体在匀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2)物体由A端经多长时间运动到B端(3)若传送带以v=4m/s速度逆时针匀速运动,为使物体仍能到达B端,在A端至少给物体多大的初速度?21. (11分)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一斜坡上的P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到斜坡另一点Q上,斜坡的倾角α,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已知球的体积公式是V=πR3.求:(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3)该星球的密度.2015-2016高三月考2物理卷参考答案16. (1)偏大 (2)M 》m (3)2.07;1.22 17. (1)BC ;(2)2.0m/s .四.计算题(共38分) 18.(9分)解:(1)以A 为研究对象,受重力、拉力和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有:k (L ﹣L 0)=mgsin30° 解得:02L kmgL +=3分 (2)以A 、B 及弹簧整体为研究对象,受拉力、滑动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有:Fcos30°=2mgsin30° 解得:F=3分(3)以A 、B 、斜面及弹簧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有:F=f=μ(M+2m )g 解得:μ=3分19.(9分)解答:解:两个小球在最高点时,受重力和管壁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作为向心力,离开轨道后两球均做平抛运动,A 、B 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等于它们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之差.对A 球:3mg+mg=m解得v A =3分对B 球:mg ﹣0.75mg=m解得v B =3分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落地时它们的水平位移为:s A =v A t=v A =4R 1分 s B =v B t=v B=R 1分∴s A ﹣s B =3R 1分即a 、b 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为3R . 20. (9分)解:(1)物体在匀加速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ma mg =μ,解得2m/s 1==g a μ 2分(2)当物块和传送带共速时,经历的时间:s a vt 21==1分 物体的位移:m m t v x 2222211=⨯== 1分在以后的运动中,到达右端所用的时间:s s v x L t 122412=-=-=1分 共用时间:t=t 1+t 2=3s 1分 (3)若传送带以v=4m/s 速度逆时针匀速运动,则物体一直减速运动,加速度为2m/s 1==g a μ 1分为使物体仍能到达B 端,则aL v 22= 1分 解得m/s 22m/s 4122=⨯⨯==aL v 1分21. (11分)解:(1)小球在斜坡上做平抛运动时: 水平方向上:x=v 0t…① 1分 竖直方向上:y=gt 2…② 1分 由几何知识tan α=…③ 1分由①②③式得:g=. 1分(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它的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故有:2分又GM=gR 2 1分 解得v=. 1分(3)对于星球表面的物体m 0,有1分又V=πR 3 解得:ρ=.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