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导学案
【学习内容】《万以内数的减法(二)》(课本第41页例1和例2)
【学习目标】1.我要掌握不退位的三位数的笔算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我能在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列竖式计算:640-350= 770-120=
二、探究新知
(一)通过认真阅读课本41页例1,我知道:
1. 2011年生产了()动画片,2009年生产了()部动画片。
2. 例1的问题是(),可以列式为。
3. 我会列竖式计算。
(二)通过仔细阅读课本41页例2,我知道:
1. 2005年生产()部动画片,2011年生产()动画片。
2. 例2的问题是:,可以列式
为。
3. 我会竖式计算。
三、知识运用.
353-123= 354-166= 480-85=
四、达标检测
1.辨别对错,将错误的改正:
7 5 4 5 6 8 -5 9 - 1 3 9
1 6 4 4 3 9。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有: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
依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加减法。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根底上教学的。
学生在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
教学目的学问技能: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能结合情境进展估算,进步估算意识和实力,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展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情境、小组合作沟通等方法体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从实际问题动身,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消费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培育学生酷爱数学的主动思想。
浸透法制教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爱护法》第九条国家对宝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爱护。
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会进展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详细措施:通过详细的生活问题和或者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题,并留意在练习中支配确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络,使学生感受计算教学与生活的联络,增加学生的应用意识。
整个单元的以计算教学为主,重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正确驾驭万以内的加减计算方法,同时教学中更要将加减计算的意义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训练学生思维,为今后进一步解决问题构建思维形式。
课时支配:9课时1 .加法..................... 3课时2 .减法..................... 3课时3 .解决问题................. 2课时4 .整理和复习............... 1课时L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题,指名4人板演。
教师巡察学生的完成状况。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梳理本单元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通过自主批改的形式,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在练习中及时查漏补缺。
3. 通过辩题感受一次或是连续退位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结果。
4.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万以内减法中的连续退位。
一、前测知识回顾(2)西游记购买的费用与安徒生童话购买的费用相差多少元?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这样计算的: 我还可以这样计算:验算:【设计意图】解决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回顾本单元三位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估算、巧算等知识点。
二、批改基本练习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如下表:(1)计算: 735+397 改: 1004-397 改:(2)独立完成后,小组合作批改:五颗星满分,你会给同伴( ) 颗星.(3)与小组成员说一说,这两个算式分别在解决什么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批改的形式以及给同伴打星星的方式,进一步巩固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并让学生感受三位数的加减法可以解决生活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提升1. 两数相减,甲认为:差是一位数,乙认为:差是两位数,丙认为:差是三位数,丁认为:差是四位数?你认同谁的观点,写一写你是怎么计算?(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数)。
我同意__________的观点.两数相减,得到的差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写出你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前测了解到本单元重点或是难点是连续退位,因此将辩论点放在了退位减法中,期望通过本题的不确定的两数相减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在不确定的两数相减中感受退一当十,或是感受连续退位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结果。
四、选做练习.从1、2、3、4、5、6、7、8、9中选六个数,使等式成立(每个方框数字不一样)+1 0 0 0你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尝试感受连续进位。
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小学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练习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及技巧。
3.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的原理,熟练运用运算规律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万以内减法的基本概念,引入连续退位减法。
2. 讲解新课: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举例演示计算过程,引导学生总结运算规律。
3. 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反馈并讲解错误。
4. 应用拓展:给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 鼓励学生自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练习册的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计算准确性。
3. 实际应用评价: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是否能正确运用连续退位减法。
七、教学策略:1.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2. 引导发现: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练习巩固:设计多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和实例。
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万以内退位减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检查和纠正错误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2. 退位减法的计算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及计算步骤。
2. 教学难点:退位减法中的退位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退位减法的教学PPT或黑板。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
3. 准备一些有关万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练习题。
教案的其他章节将在后续提问中提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加法运算,引出退位减法,让学生初步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
2. 讲解退位减法运算方法:结合PPT或黑板,讲解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重点讲解退位操作。
3. 示范例题:教师演示几道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操作。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一些退位减法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2. 组织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完成的练习题最多、正确率最高。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退位减法运算。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九、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十、评价与反馈:1.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退位减法运算方面的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积极反馈,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困惑。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讲解退位减法运算方法:环节,教师应详细解释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则,包括如何识别需要退位的数位,以及如何进行退位操作。
挑战连续退位——万以内连续两次退位减法教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退位减法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也是一项需要掌握的技能。
在退位减法中,当一个减数大于相应的数字位时,需要向上一位借位进行减法运算。
而连续两次借位运算就是连续退位,有一定难度。
今天,我们将介绍一种有趣的方法来学习这一概念——万以内连续两次退位减法教案。
教案目标:通过教学将学生带入数学学习的世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进行万以内连续两次退位减法的运算,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技能。
教学内容:一、课前研究概括1、学生课前预习退位减法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法。
2、了解计算机如何计算连续两次借位运算。
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1、清晰地讲解如何进行退位减法,特别是连续两次退位减法。
2、通过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引导学生一起体验这个过程。
3、让学生自行模仿教师的操作,尝试进行退位减法,并进行小组合作。
三、学生实践操作1、让学生通过使用数字卡片或其他数字工具,进行退位减法的训练。
2、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分别设计若干道连续两次退位减法练习题,并相互交流学习。
四、分析操作结果1、引导学生对于退位减法和连续两次退位减法进行思考与总结,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退位减法。
2、通过对孩子的操作和思考能力进行总结,并进行评价分析,找到能够提高孩子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感中逐渐掌握连续两次借位运算的方法,让学生领悟到进行连续两次退位的运算实际上是如何进行的,从而增加他们对于数学的成就感和信心。
万以内连续两次退位减法教案是一个非常有趣和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退位减法中的重要概念,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更好地掌握退位减法,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挑战自己,将学习进行到底,从而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者。
《退位减法(二)》名师教案课题退位减法(二)单元第四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迁移,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的算理;能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及倾听习惯。
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十位是0)的减法计算方法,理解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向百位借一作10,再从借来的10中借1给个位做10,十位剩下9,再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做一做。
列竖式计算。
怎样计算万以内的数的减法?学生计算。
并说说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
万以内的数的减法的计算的练习,可以使学生熟悉计算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讲授新课1、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连续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你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分析所给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并分析列式解答。
403-158=小组合作: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该怎么退位呢?答: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245部动画片。
2、验算:算得对不对?你会验算吗?3、想一想、拨一拨。
再计算。
500-268=232420-56=364306-197=109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用13-8.十位上不够减,要从百位退1,十位上用10先减去个位的借位1,再减去5得4.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也可以用加法验算。
学生计算并验算,集体订正。
注意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十位上是0,要从百位借1,用10先减去个位的借位1,再减去减数的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意在培养学生明确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方法的优化意识和掌握计算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一、教材分析:教材以美丽的云南为情境提出旅游中的一个行程问题,引出减法计算。
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例2是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例3是整百数减三位数。
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班级:四、教学时间:五、教学目标:六、教学重点:减法的计算法则。
七、教学难点:连续退位减法。
八、课的类型:新授课练习九、教学方法:讲授、交流、谈话、操作、指导十、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十一、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
(用口算卡片出示)80-7=35-8=63-4=26-7=42-5=43-6=32-9=65-9=竖式计算。
(学生板演)54-21=79-37=65-24=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二、新授1、教学例题1师: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
请同学们看课本,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做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
问: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我们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表有吗?问: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师:我们可以用总的路程减去第一站所走的路程,就可以知道大理到丽江的距离了。
师:请你们观察22页的图与23页的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师: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了。
师: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2、教学例题2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言同学计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是计算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你们看这样好不好,同学们前后桌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好不好?哪一想说说你们的方法?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
2 6 5
预设2: 435-86=349
9 3 3
- 6 7 8
2 5 5
3.组织研讨:你能看懂他们的想法吗?
监控:
(1)创设辨析情境,在思辨中明晰算理。
提问:问题出在哪儿?
十位、百位上的数通过计算到底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再仔细的观察、想一想?
(2)抓实退位点的教学
问题:十位上的这个“ . ” 什么意思? 十位上的5是怎样得到的?百位上怎么得5?
(3)第二位同学做的什么问题了?你能帮着改改吗?
小结:看来这个点的作用特别大,今后我们再遇到这种不够减的情况就要在前一位借1,这时要注意在计算这一位的时候别忘记减1。
问:同学们我们在计算减法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师小结。
先把数位对齐,也就是末尾对齐,然后从个位一位一位的减起,不够减的要向前一位借1,借1之后在计算时别忘减借走的1。
(三)被减数中间有0或者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
(1)、竖式计算并验算: 903-199=
9 0 3
-1 9 9
(2) 讨论被减数十位上0怎么减?没有怎么借给个位1?
(3) 帮助学生澄清认识。
(4) 指名学生汇报计算思路’
933-678=255(部) 9 3 3 6 7 8 2 5 5 933-678=265(部) 9 3 3 6 7 8 2 6 5
· ·。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退位减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当我站在讲台前,面对着三年级的孩子们,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激动。
今天,我要教授的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退位减法。
我知道,这不仅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我打开教材,翻到了第二单元的第三节。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退位减法的概念和法则;二是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和技巧。
我会逐一讲解,确保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明确,我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退位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题。
是退位减法的概念,孩子们不容易理解。
我决定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他们逐步理解和掌握。
是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孩子们容易混淆。
我会在黑板上详细演示,确保他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步的操作。
为了今天的课程,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主要是黑板和粉笔,学具则是练习本和计算器。
我希望通过这些工具,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大字写出退位减法的法则,用例题来说明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孩子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关键信息,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
在作业设计上,我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包括一些实际的计算题和一些应用题。
我希望通过这些题目,让孩子们能够巩固所学,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今天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孩子们的掌握情况如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思考如何将退位减法应用到更广泛的问题中,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这就是我对于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退位减法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和思考,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是退位减法的概念,是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再次是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题8、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二)
重
点难
点
学习水平
课型新授课课时 1 课时识
记
理
解
运
用
教学目标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掌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
要向前一位借“1”的减法连续退位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
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减法的计算法则。
掌握连续退位的方法(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退“1”。
)
小组合作探究掌握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媒体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一、创境激疑
复习口算。
(用口算卡片出示)
80-7=35-8=63-4=26-7=
42-5=43-6=32-9=65-9=
竖式计算。
(学生板演)
54-21=79-37=65-24=
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由上一课的教学例题1逐渐过渡到例2、例3。
二、互动解疑
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计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是计算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你们看这样好不好,
同学们前后桌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好不好?
哪一想说说你们的方法?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
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
(若一名学生没讲清楚,可再找两名学生说明计算方法,或有共它意见的学生发言)
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
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
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怎样计算500—185?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发散思维
3、独立完成25页第1、4题复习算一算提出问题
相互交流
4、判断对错:
321628 7324 1582
-93 ()-473 ()- 2538 ()-847 ()
238 145 4786675
三、启思导疑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若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就要从百位退1当10,再从10中退1到个位。
整百数减三位数和笔算方法:当个位不够减时,要从百位退1到十位,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然后再减。
四、实践运用
1、填空:
78=80-() 87=()-() 99=()-()198=()-() 297=()-()
提问:78接近哪个整十数?
87等于几十减几?99接近多少?99等于一百减几?
仿照前三题,想后两题怎样做?
2、挑选两组学生比赛:男女生分别选出6名同学参加接力赛,谁先算好,即可得到“优胜小红旗”(课前已准备)男生组:
574+200 453-300 456+198 725+79
748-97 356-299
女生组: 574+200 453-300 456+200-2 725+80
-1
748-100+3 356-300+1
比赛结果一定女生组快,男生不服气,说他们题目难,师抓住时机,让学生观察男生组题目特点。
五、总结评价
板书: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再让学生比较两组题的不同点,强调: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复旧引新
做一做比一比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