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解答对流2014..
- 格式:ppt
- 大小:639.50 KB
- 文档页数:24
掌门1对1教育 高中物理2014北京高考物理卷一.选择题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B .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 .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D .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答案】B试题分析:物体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分子平均动能大,但学科网内能不一定大,故B 正确,A.C.D 错误14.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和m 3.当学科网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A . B. C . D .【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质能方程知C 正确。
15.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1、2两点的场强相等 B .1、3两点的场强相等 C .1、2两点的电势相等 D .2、3两点的电势相等学科网【答案】试题分析: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AB 错误;等势线上各点的电势相等,C 错误,D 正123确16.带电粒子a、b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他们的动量大小相等,a运动的半径大于b运动的半径。
若a、b的电荷量分别为q a、q b,质量分别为m a、m b,周期分别为T a、T b。
则一定有A.B.C.D.【答案】A试题分析: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以得到离子的运动半径为mvRBq,离子的动量相等,且在同一个磁场中,a运动的半径大于b运学科网动的半径,所以a的电量小于b的电量,A正确,BCD 错误17.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周期为T,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
图2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大B.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小C.图2可以表示质点a的振动D.图2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答案】D试题分析:质点在震动的过学科网程中在平衡位置处的震动速度是最大的,所以在零时刻a 的速度小于b 的速度,A 错误,而质点偏离平衡位置越远加速度越大,a 的加速度大于b 的加速度,B 错误;在零时刻,b 在平衡位置且向下震动,D 正确,C 错误。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空气横掠圆管强制对流表面传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学 时:2适用对象: 热动、集控、建环、新能源等专业一、实验目的1.该项实验涉及较多课程知识,测量参数多,如风速、功率、温度,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2.测量空气横向流过单管表面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h ,并将实验数据整理成准则方程式。
3.学习测量风速、温度、热量的基本技能,了解对流放热的实验研究方法。
二、实验原理根据相似理论,流体受迫外掠物体时的表面传热系数h 与流速、物体几何形状及尺寸、流体物性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准则方程式描述:Pr)(Re,f Nu =实验研究表明,流体横掠单管表面时,一般可将上式整理成下列具体的指数形式:m n C Nu Pr Re ⋅=式中:m n c ,,均为常数,由实验确定。
其中涉及的特征数有“ mhdNu λ=, m dνμ=Re , mm a ν=Pr 上述各式中--d 实验管外径,作定性尺寸(m)--μ流体流过实验管外最窄面处流速,()m/s--λ流体导热系数(K)W/m ∙a --流体导温系数/s)(m 2--ν流体运动粘度/s)(m 2--h 表面传热系数)K W/m (2⋅用流体边界层平均温度)(21f w m t t t -=作定性温度。
鉴于实验中流体为空气,Pr =0.7,故准则式可化成:n CRr Nu =本实验的任务在于确定n c 与的数值。
首先使空气流速一定,然后测定有关的数据:电流I 、电压V 、管壁温度w t 、空气温度f t 、测试段动压P 。
至于表面传热系数h 和流速μ在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可通过计算求得,而物性参数可在有关书中查到。
得到一组数据后,即可得一组Re 、Nu 值,改变空气流速,又得到一组数据,再得一组Re 、Nu 值,改变几次空气流速,就可得到一系列的实验数据。
三、实验设备本对流实验在一实验风洞中进行。
实验风洞主要由风洞本体、风机、构架、实验管及其加热器、水银温度计、动压计、毕托管、电位差计、电流表、电压表以及调压变压器组成。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1. 太空飞行物伸出的细长散热棒,以辐射方式与外部进行换热,棒长L 、截面积A 、截面周长U 、导热系数λ、发射率ε、棒根部温度t 0 ,外部空间为绝对黑体,写出该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
2. 半径为R 的实心球,初时温度为t 0,突然放入t f 冷水中,已知球的物性λ、c 、ρ及表面传热系数h ,写出球冷却的完整数学描述。
3. 直径为d 、单位长度电阻为R 、发射率为ε的金属棒,初始时与温度为T ∞的环境处于热平衡状态,后通过电流I ,已知棒与环境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 。
试导出通电流期间金属棒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写出处于新的热平衡状态的条件。
(不用求解)4. 大平板:δ,Φ1) 已知两侧为对称第三类边界条件,h ,f t 求t 的分布;2) 一侧为第三类边界条件,h ,f t 另一侧绝热, 求t 的分布。
3) 一侧为第一类边界条件,另一侧为绝热,,求t 的分布。
4) 两侧为相同的第一类边界条件,求t 的分布。
5) 两侧为不同的第一类边界条件,求t 的分布。
5. 厚为L 、导热系数λ =1.5W/(m K)的浇注混凝土墙,两边保持温度为20℃,由于混凝土的固化,单位体积释放100W/m 2的化学热能。
若要求浇注时墙内任意处每米墙厚的温度梯度不大于50℃,墙的最大厚度是多少?6. 半径为R 的实心圆柱体,内热源强度Φv 为常量。
求第三类边界(,h ,f t )下圆柱体内的温度分布及最大温差max t ∆。
7. 半径为R 的实心导线,导线的电阻率为ρ,导线通过电流I 而发热,导线的导热系数λ为常数。
求:1) 内热源强度Φv ;2)第一类边界下导线内的温度分布及最大温差max t ∆。
8. 直径为3.2mm 的导线,长为30mm ,两端电压为10V ,表面温度为93℃,电阻律为70μΩcm ,导热系数为22.5W/(m.K ),求导线中轴线上的温度。
9. 一根半径为r 的发热长细圆杆,单位体积发热量为q v ,导热系数为λ,细杆侧面和右端面与温度为t f 的流体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为h ,左端面热流密度q 已知,如附图所示。
地理大气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东亚局部地区某日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
回答下题。
【1】与N地比较,M地①气压高②气压低③风力大④风力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解析】气压的高低直接读取图中的等压线数值即可,N地的气压在1030-1040百帕范围内,而M地气压为1020百帕;风力大小要看等压线的密集程度,M处等压线比N处密集,说明M处的风力更大。
故选B。
【2】北京的天气特点可能是A.降温、大风B.连续性降水C.升温、晴天D.降温、晴天【答案】A【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北京处于冷锋的锋后,处于冷气团控制下,出现降温和大风天气,还有可能有降水过程,天气以阴雨天气为主;连续性降水是暖锋控制下的天气。
故选A。
2.(13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赞比西河三角洲是非洲黑水牛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这里有大量野生鸟类,当地居民在此种植水稻、甘蔗,养殖对虾、捕鱼抓虾,野生动物游猎营利颇丰。
30多年前,赞比西河沿岸国家按照西欧河流的特点设计建成了甲水电站,形成了非洲第四大水库,调控着赞比西河80%的水量和泥沙沉积物。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简图(左图)和甲城市月降水量变化图(右图)。
(1)与岛屿东侧河流相比,赞比西河水系具有、、的特征。
(3分)(2)甲城市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其5-8月的降水量很少,原因是。
(3分)(3)莫桑比克海峡处有流(按洋流的性质)流经,对沿岸的气候有的作用。
(2分)(4)乙水电站设计忽视的主要问题是和等;若该水电站运行管理不合理,会对下游三角洲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有、、等。
(5分)【答案】(1)流程长(1分);支流多(1分);流域面积广(1分)(2)热带草原(2分),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1分)(3)暖流(1分);增温增湿(1分)(4)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1分);含沙量大(1分)。
三角洲地区土壤肥力降低,农业减产(1分);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减产(2分),游猎活动受到影响等。
12.选修3-3热学1.(2014北京)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13.【答案】B【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反之增大,A项错误;B项正确;物体的内能包括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温度降低,分子动能减小但是分子势能不能确定,所以内能不能确定,CD项错误。
2.(2014年大纲卷)16.对于一定量的稀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变大时,分子热运动必然变得剧烈B.保持压强不变时,分子热运动可能变得剧烈C.压强变大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必然变小D.压强变小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能变小16.【答案】BD【考点】分子动理论、影响压强的原因【解析】一定质量的稀薄气体可以看做理想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压强变大可能是的原因是体积变小或温度升高,所以压强变大,分子热运动不一定剧烈,AC项错误,B项正确;压强变小时,也可能体积不变,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温度可能降低,可能不变,可能升高,所以分子间距离不能确定,D项正确。
3.(2014福建卷)29.[物理-选修3-3](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横坐标v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f(v)表示各等间隔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途中曲线能正确表示某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规律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A.曲线①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④4. (2014福建卷)(2)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 与体积V关系图像,它由状态A经等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等压过程到状态C设A、B、C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A、TB、TC,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A.TA<TB,TB<TCB. TA>TB,TB=TCC. TA>TB,TB<TCD. TA=TB,TB>TC29【答案】(1)D(2)C【考点】气体分子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规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析】(1)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是有规律的,其分布特征是“中间多两头少,即随着速率增加分子数目逐渐增大,再增加又逐渐减少,故应选曲线④,D项错误。
2014年化工原理(上)复习题1-1、如附图所示,有一高位槽输水系统,管径为.mm mm φ⨯5735。
已知水在管路中流动的机械能损失为2452∑=⨯f u h (u 为管内流速)。
试求水的流量为多少/3m h 。
欲使水的流量增加20%,应将高位槽水面升高多少米?1-2、如附图所示,用离心泵输送水槽中的常温水。
泵的吸入管为.mm mm φ⨯3225,管的下端位于水面以下2m ,并装有底阀与拦污网,该处的局部压头损失为282u g⨯。
若截面'22-处的真空度为39.2kPa ,由'11-截面至'-22截面的压头损失为2122⨯u g。
试求:(1)吸入管中水的流量,/3m h ;(2)吸入口'11-截面的表压。
1-3、把内径为20mm 、长度为2m 的塑料管(光滑管),弯成倒U 形,作为虹吸管使用。
如习题1-31附图所示,当管内充满液体,一端插入液槽中,另一端就会使槽中的液体自动流出。
液体密度为/31000kg m ,黏度为1⋅mPa s 。
为保持稳态流动,使槽内液面恒定。
要想使输液量为./m h 317,虹吸管出口端距槽内液面的距离h 需要多少米?1-4、如附图所示,在水塔的输水管设计过程中,若输水管长度由最初方案缩短25%,水塔高度不变,试求水的流量将如何变化?变化了百分之几?水在管中的流动在阻力平方区,且输水管较长,可以忽略局部摩擦阻力损失及动压头。
1-5、用1689mm mm φ⨯的钢管输送流量为/60000kg h 的原油,管长为100km ,油管最大承受压力为.MPa 157。
已知50℃时油的密度为/3890kg m ,黏度为181⋅mPa s 。
假设输油管水平铺设,其局部摩擦阻力损失忽略不计,试问为完成输油任务,中途需设置几个加压站?1-6、如附图所示的常温下操作的水槽,下面的出水管直径为.5735mm mm φ⨯。
当出水阀全关闭时,压力表读数为30.4kPa 。
2014年一级建筑师物理与设备课后练习题1.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以下哪种说法是完整、正确的?()A.导热、渗透、辐射B.对流、辐射、导热C.吸热、放热、导热、蓄热D.吸热、对流、放热答案:B2.有关材料层的导热热阻,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是正确的?()A.厚度不变,材料层的热阻随导热系数的减小而增大B.温度升高,材料层的热阻随之增大C.只有增加材料层的厚度,才能增大其热阻D.材料层的热阻只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有关答案:A3.白色物体表面与黑色物体表面对于长波热辐射的吸收能力()A.相差极小B.相差极大C.白色物体表面比黑色物体表面强D.白色物体表面比黑色物体表面弱提示:白色物体表面与黑色物体表面对于长波热辐射的吸收能力相差极小,反射率或吸收率基本相同答案:A4.在下列叙述中,()是正确的A.墙体的热阻,随着吹向墙体的风速增大而增大B.在冬季同样的室内外气温条件下,传热阻r0越大,通过围护结构的热量越少,而内表面的温度则越高C.空气间层的隔热效果与它的密闭性无关D.砖比混凝土容易传热提示:吹向墙体的风速增大,墙体外表面的换热阻减小,因而墙体的传热阻减小。
空气间层的隔热效果与它的密闭性有关;砖的导热系数比棍凝土的导热系数小,与其比较更不易传热答案:B5.关于太阳辐射,下述哪一项叙述不正确?A.太阳辐射的波长主要是短波辐射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为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C.同一时刻,建筑物各表面的太阳辐射照度相同D.太阳辐射在不同的波长下的单色辐射本领各不相同答案:C6.按有关规范,夏热冬暖地区的热工设计应该满足下列哪一种要求?()A.必须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B.必须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并适当兼顾夏季防热C.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并适当兼顾冬季保温D.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答案:D7.在室内热环境的评价中,根据丹麦学者房格尔的观点,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量有()个,人体的热感觉分为()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