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车身轻量化及其对连接技术的挑战
- 格式:pdf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11
汽车轻量化技术1. 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汽车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汽车轻量化技术应运而生。
汽车轻量化技术通过减少汽车的重量,可以提高燃油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并提升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能。
2. 轻量化技术的意义2.1 节能减排汽车轻量化技术可以减少汽车的重量,从而降低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根据研究显示,每减少100公斤的车重,可以使燃油效率提高6%~8%。
因此,轻量化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2 提升性能轻量化技术可以降低汽车的惯性质量,提高加速性能和操控性能。
较轻的车身重量可以使汽车更加灵活,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2.3 提高安全性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和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轻量化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有效吸收和分散碰撞能量,提高汽车的抗碰撞性能。
3. 轻量化技术的应用3.1 轻量化材料3.1.1 高强度钢高强度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同时减少材料的使用量。
高强度钢广泛应用于汽车的车身结构和车身部件。
3.1.2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可塑性,可以用于制造汽车的车身和发动机部件。
铝合金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汽车的重量。
3.1.3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刚度,并且具有较低的密度。
它可以用于制造汽车的车身和底盘部件,可以实现更大程度的轻量化。
3.2 结构优化设计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减少汽车的重量,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技术,可以对汽车的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使其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的使用量。
3.3 制造工艺改进制造工艺的改进也是轻量化技术的重要方面。
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如激光焊接、冲压成形等,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和能源的消耗,实现轻量化的效果。
4. 轻量化技术的挑战和展望4.1 材料成本轻量化材料的成本相对较高,这是制约轻量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前景与挑战研究近年来,汽车轻量化技术因其能够提高燃油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提升汽车性能而备受关注。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能源可持续性的追求,汽车制造商和研究机构们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来研发和应用新的轻量化材料和技术。
然而,这一领域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前景在于其对燃油效率和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
轻量化可以减少汽车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燃油消耗量。
这对于实现更高的燃油效率和减少尾气排放至关重要,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保压力。
同时,轻量化材料的应用还可以提升汽车的动力性能和操控性能,使得车辆更为灵活和高效。
其次,轻量化技术的前景还在于其对新能源汽车的推进。
随着电动车辆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轻量化对于提升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至关重要。
减少车辆的重量可以降低电池消耗的能量,从而延长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提升电动车辆的可行性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汽车轻量化技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轻量化技术与安全性的平衡。
汽车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是汽车设计和制造的首要考虑因素。
尽管使用轻量化材料可以降低整车重量,但过度轻量化可能会影响车辆的结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从而降低行车安全性。
因此,开发更高强度、高韧性和经济高效的轻量化材料是面临的首要挑战之一。
其次是轻量化技术的成本和生产工艺问题。
虽然轻量化材料在降低汽车重量方面具有优势,但其成本相对较高。
例如,一些先进的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研发和生产方面都存在较高的成本。
此外,新材料的应用还需要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支持,这也将增加制造成本。
因此,如何降低轻量化技术的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另外,轻量化技术还面临着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的挑战。
尽管轻量化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减少尾气排放,但一些轻量化材料的生产和废弃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某些金属合金的提取和加工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
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全铝车身结构技术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桌面上,笔尖轻触着纸面,我的思绪开始像流水一样涌动。
全铝车身结构技术,这个议题在我脑海中已经盘旋了许久,现在,就让我用这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为你详细解析这个解决方案。
咱们得聊聊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性。
想象一下,汽车就像一个运动员,体重减轻了,跑步自然就更快。
同样,汽车轻量化可以减少能耗,提升性能,降低排放,这可是关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那么,全铝车身结构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
一、全铝车身结构技术的优势1.重量轻。
铝材的密度只有钢的1/3,这意味着同样体积的铝材重量更轻,可以有效降低汽车自重。
2.强度高。
铝材的强度并不逊色于钢材,甚至有些特殊铝合金的强度超过了普通钢材,这为汽车安全提供了保障。
4.回收价值高。
铝材可以回收再利用,既环保又经济。
二、全铝车身结构技术的应用1.车身框架。
全铝车身框架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同时保持轻量化。
2.车顶。
全铝车顶可以有效减轻车重,提升车辆操控性能。
3.底盘。
全铝底盘降低了车辆重心,提高了行驶稳定性。
4.发动机支架。
全铝发动机支架减轻了发动机重量,降低了能耗。
三、全铝车身结构技术的挑战1.成本较高。
相较于传统钢材,铝合金的成本较高,这无疑增加了汽车制造成本。
2.加工难度大。
铝合金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对生产线的要求较高。
3.结构设计难度。
全铝车身结构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特性,这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解决方案1.降低成本。
通过优化供应链,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铝合金成本。
2.提高加工技术。
引入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铝合金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3.加强结构设计。
结合材料特性,优化车身结构设计,提高车辆性能。
4.推广应用。
加大全铝车身结构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市场认可度。
写着写着,阳光已经悄然移动,时间在指尖流转。
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全铝车身结构技术,这个议题就像一幅画卷,在我面前缓缓展开。
焊接技术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研究在当今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中,轻量化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汽车轻量化不仅有助于提高燃油效率、降低尾气排放,还能增强车辆的性能和操控性。
而焊接技术作为汽车制造中的关键工艺之一,在实现汽车轻量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焊接技术的发展为汽车轻量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传统的焊接方法如电弧焊、气保焊等在汽车制造中已经应用多年,但随着轻量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新型的焊接技术如激光焊接、搅拌摩擦焊接等逐渐崭露头角。
激光焊接具有能量密度高、焊接速度快、焊缝窄、热影响区小等优点。
在汽车轻量化中,激光焊接可以实现高强度钢板、铝合金等轻质材料的高质量连接。
例如,汽车的车身结构件,如车门、车顶、行李箱盖等,采用激光焊接能够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减少焊接变形,提高车身的精度和密封性。
此外,激光焊接还可以用于拼接不同厚度和材质的板材,为汽车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搅拌摩擦焊接是另一种在汽车轻量化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焊接技术。
它通过搅拌头与工件之间的摩擦热和机械搅拌作用,实现材料的连接。
搅拌摩擦焊接能够避免传统熔焊过程中出现的气孔、裂纹等缺陷,尤其适用于铝合金等轻质合金的焊接。
在汽车的底盘、发动机部件等部位,搅拌摩擦焊接能够提供可靠的连接,提高部件的性能和耐久性。
除了新型焊接技术的应用,传统焊接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以适应汽车轻量化的需求。
例如,在电弧焊中,采用先进的电源控制技术和焊丝材料,可以提高焊接效率和焊缝质量,减少焊接缺陷。
同时,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可以降低焊接热输入,减少焊接变形,提高焊接接头的性能。
在汽车轻量化的背景下,焊接材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等轻质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与之相匹配的焊接材料也在不断研发和改进。
例如,对于铝合金的焊接,需要使用专门的铝合金焊丝和保护气体,以保证焊缝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为了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还需要采用合适的焊后处理工艺,如热处理、喷丸等。
车身轻量化技术的创新与突破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轻量化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趋势。
车身轻量化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不仅有利于提高燃油效率,减少尾气排放,还能改善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
本文将探讨车身轻量化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一、材料创新是轻量化的关键在车身轻量化技术中,材料的选择是关键的一环。
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既要保证车身的强度和刚度,又要使车身重量尽可能地减轻,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和创新的问题。
1.1 高强度钢的应用高强度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被广泛应用于车身结构中。
通过使用高强度钢材料,既可以减少车身重量,又能保证车身的刚度和安全性能。
1.2 铝合金的应用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的特点,是实现轻量化的理想材料之一。
通过在车身结构中应用铝合金,可以有效减轻车身重量,提升车辆的燃油效率和操控性能。
1.3 复合材料的应用复合材料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度好的特点。
在车身轻量化中,复合材料的应用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重量减轻,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
二、设计创新是轻量化的关键除了材料创新,设计创新也是实现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改变原有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可以实现轻量化的突破。
2.1 结构优化设计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在保证车身强度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少车身的材料使用量,从而实现车身的轻量化。
2.2 制造工艺创新通过改进车身的制造工艺,可以降低车身的成本和重量。
例如,采用先进的焊接技术和粘接技术,可以减少焊接接头的数量和重量。
2.3 外形设计优化合理的外形设计可以减少空气阻力,降低燃油消耗。
通过优化车身外形,可以实现车身的轻量化和空气动力学性能的提升。
三、技术创新是轻量化的关键除了材料和设计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也是实现车身轻量化的关键所在。
下面将介绍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在轻量化方面的应用。
3.1 激光焊接技术激光焊接技术具有焊接速度快、焊缝质量好等优点。
在车身轻量化中,可以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来替代传统的点焊和线焊,从而减少焊接接头的数量和重量。
浅析我国汽车轻量化材料发展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汽车轻量化的核心就是使用轻量化材料来替代传统材料,从而实现减轻车辆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降低排放水平的目标。
目前,我国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将对我国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发展进行浅析。
我国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目前,我国汽车轻量化材料主要以铝合金、镁合金和复合材料为主,但相对于钢材而言,这些材料成本较高,并且加工技术相对复杂,导致其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
我国汽车轻量化材料的研发能力相对较弱,技术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这些都限制了我国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发展。
我国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发展也存在一些机遇。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对轻量化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我国政府对推动汽车轻量化的政策支持力度也逐渐增加,为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了推动我国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大对汽车轻量化材料研发的投入力度,提高我国汽车轻量化材料的研发能力。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作,共同推动汽车轻量化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加强对汽车轻量化材料生产和加工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企业和技术人才的水平,解决制约汽车轻量化材料应用的技术问题。
加强对汽车轻量化材料市场需求的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情况,为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指导。
我国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加强研发,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合作,推动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发展。
只有不断提升我国汽车轻量化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汽车市场的需求,并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家用轿车白车身的轻量化研究家用轿车白车身的轻量化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对环保意识的提高,汽车制造业正积极研究和推广轻量化技术,以降低车辆的油耗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在这个背景下,家用轿车白车身的轻量化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家用轿车白车身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技术手段以及可能带来的益处。
首先,家用轿车白车身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汽车制造商们纷纷加大轻量化技术研发的力度,探索新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以减少车身质量。
白车身是指车辆的基本骨架,减轻其重量可以降低车辆整体质量,并改善操控性能。
轻量化的趋势将会持续下去,更多的先进制造技术和材料将被应用于家用轿车白车身的制造上。
其次,家用轿车白车身轻量化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材料选用和设计优化。
在材料选用方面,高强度钢、铝合金和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将成为主流。
高强度钢具有优异的韧性和刚度,可以减少零件数量,从而降低车身重量。
铝合金的密度较低,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被广泛用于车身骨架和关键零部件。
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刚度,重量轻并且不易被腐蚀,是未来轻量化材料的发展方向。
在设计优化方面,采用优化的结构设计和金属成形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的强度和刚度,避免浪费和冗余。
家用轿车白车身轻量化有着诸多益处。
首先,轻量化能够大幅度降低车辆的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燃料经济性的提升还可以减少车辆运营成本,降低消费者的用车压力。
其次,轻量化可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
减轻车身质量可以提高加速性能、刹车性能和悬挂系统的响应速度,进而提高驾驶乐趣。
此外,轻量化还可以减少车辆噪音和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和内饰质感。
然而,家用轿车白车身轻量化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轻量化材料的成本相对较高。
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轻量化材料的生产成本在逐渐降低,但仍然比传统材料贵。
其次,轻量化设计和制造需要更高的精确度和复杂的工艺流程,要求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标准,对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车身轻量化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在当今汽车工业的发展中,车身轻量化技术已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和消费者对燃油经济性、车辆性能的不断追求,减轻车身重量不仅有助于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放,还能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车身轻量化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一、车身轻量化技术的重要性汽车的燃油消耗与车辆重量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车辆重量每减轻10%,燃油效率可提高 6% 8%。
在全球能源紧张和环保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降低油耗和减少尾气排放是汽车行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轻量化车身能够显著降低车辆的能耗,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轻量化车身还能提升车辆的性能。
较轻的车身重量可以使车辆在加速、制动和转弯时更加敏捷,提高操控性和驾驶乐趣。
同时,在发生碰撞时,较轻的车身能够更有效地分散和吸收能量,提高车辆的被动安全性。
二、车身轻量化的实现途径1、材料的优化选择(1)高强度钢高强度钢具有出色的强度和韧性,在保证车身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使用更薄的钢板来减轻重量。
例如,热成型钢的强度可达1500MPa 以上,能够大幅减少零部件的厚度和数量。
(2)铝合金铝合金具有低密度、高强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
在车身中,铝合金常用于发动机罩、车门、行李箱盖等部件,能够有效减轻重量。
此外,全铝车身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加,如奥迪 A8 等车型。
(3)镁合金镁合金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其密度约为铝合金的2/3。
虽然镁合金的成本较高,但在一些高端车型中,如奔驰 SL 级,已经开始使用镁合金部件来实现轻量化。
(4)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和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等。
这些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低密度的特点,但成本较高,目前主要应用于超级跑车和高性能车型中,如宝马 i3 和 i8的车身框架就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
2、结构设计的优化(1)拓扑优化通过数学算法和有限元分析,在给定的设计空间内寻找最优的材料分布,实现结构的轻量化。
车身减重的技术难、评价难、应用难如何突破交通领域作为仅次于电力热力系统的第二大碳排放源,汽车碳减排成为“双碳〞目标约束下的关注焦点。
据测算,一辆乘用车减重100公斤,燃油效率将提高6%-8%,轻量化是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分析了当前汽车轻量化遇到的“技术难、评价难、应用难〞三大难点,提出必须实现三个突破,即突破轻量化卡脖子技术、突破标准及评价体系通用性一致性难点、突破产业化应用“死亡谷〞。
一、汽车轻量化面临“技术难、评价难、应用难〞〔一〕技术难:国际一流的汽车轻量化材料、工艺和结构设计技术鸿沟难以跨越高端轻量化材料被美、俄、日等国掌控。
车用轻量化材料包括高强钢、轻合金、复合材料等。
其中,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目前国外高端车企车身制造的关注热点。
从车用铝合金材料看,以美国、俄罗斯为代表,在汽车常用的2021系、5000系、6000系铝合金领域申请了大量牌号,形成了一定的专利霸权。
在最近十年仅增加29个铝合金牌号,在汽车领域的成熟产品仅有6016与5182两种,其他仍未具备批量供货能力。
从碳纤维复合材料来看,车用碳纤维在原丝、设备、制作工艺上都有相当高的标准,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稳定性。
目前高强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已被美、日两国企业垄断。
美、日两国还在高性能碳纤维等领域形成同盟,共同研发并广泛应用。
仅中复神鹰、江苏恒神等企业的碳纤维技术水平较高,能够到达车用材料强度。
但与日本东丽、帝人以及美国赫氏等国际企业相比,产品性能差距明显。
轻量化材料焊接工艺被奥迪、宝马等高端车企控制。
相比国外车企,车企轻量化材料应用明显较少,目前仍以车轮、发动机缸体、缸盖等小型压铸件为主,车身及覆盖件的大规模应用受到制造工艺制约。
迄今,仅有蔚来推出两款全铝车身的纯电动车型,红旗H9采用全铝底盘,其他大局部车企仅推出概念车,尚未实现量产。
欧美兴旺国家在汽车轻量化进程上领先,重点在于其拥有较强的轻合金焊接和异种材料连接工艺。
焊接技术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在当今汽车工业的发展中,轻量化已经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趋势。
汽车轻量化不仅有助于提高燃油效率、减少尾气排放,还能增强车辆的性能和操控性。
而焊接技术作为汽车制造中的关键工艺之一,在实现汽车轻量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性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和消费者对燃油经济性的关注不断增加,汽车制造商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降低车辆的重量。
轻量化可以带来诸多好处。
首先,较轻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少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油效率,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则可以增加续航里程。
其次,减轻重量可以改善车辆的加速、制动和操控性能,提升驾驶体验。
此外,轻量化还有助于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因为使用更少的材料意味着更低的采购和制造成本。
二、焊接技术在汽车轻量化中的作用焊接是将汽车零部件连接在一起的重要方法,而在轻量化的背景下,焊接技术的选择和应用至关重要。
先进的焊接技术可以实现更轻、更强的连接,从而为汽车结构的优化提供支持。
1、高强度钢的焊接高强度钢具有出色的强度和硬度,但焊接难度较大。
通过采用合适的焊接技术,如气体保护焊(GMAW)和激光焊,能够确保高强度钢的焊接质量,使其在汽车车身和底盘等关键部位得到广泛应用,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提高结构强度。
2、铝合金的焊接铝合金因其低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成为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
然而,铝合金的焊接特性与钢不同,需要采用专门的焊接技术,如搅拌摩擦焊(FSW)和激光MIG 复合焊。
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连接铝合金部件,为汽车的轻量化设计提供更多可能性。
3、异种材料的焊接为了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优势,汽车制造中常常需要将钢、铝、镁等异种材料进行连接。
例如,将铝合金的车身覆盖件与钢结构的车架连接在一起。
这就需要采用特殊的焊接工艺,如激光钎焊和扩散焊,以确保异种材料之间的可靠连接,并避免出现焊接缺陷。
三、常见的焊接技术及其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实例1、电阻点焊电阻点焊是汽车制造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焊接方法之一。
第48卷第18期2012年9月机械工程学报JOURNALOFMECHANICALENGINEERINGVbl.48NO.18Sep.2012DoI:10.3901/JME.2012.18.044轿车车身轻量化及其对连接技术的挑战术李永兵1’2李亚庭2楼铭2林忠钦1’2(1.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2.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数字化汽车车身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摘要:2009年中国以300多万辆的优势,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比预计提前了5~6年。
中国车市的优异表现,不仅有效拉动了中国本土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也为经济危机条件下世界汽车工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然而,全球产销第一带来的不仅仅是欣喜,更多的则是压力。
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与世界汽车强国还有明显的差距。
与此同时,汽车工业也成为我国能源安全、低碳经济和城市环境的巨大负担,使其发展受到限制,转型迫在眉睫。
汽车轻量化作为降低原油消耗和尾气排放的重要手段,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世界汽车强国提高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对全球汽车车身轻量化的方法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分析车身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对焊接与连接的挑战,并对新型的车身连接技术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对我国轻量化车身的设计与制造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汽车车身轻量化多材料复合焊接与连接中图分类号:TG938LightweightingofCarBodyandItsChallengestoJoiningTechnologiesLIYongbin91,2LIYating2LOUMin92LINZhongqinl’2(1.StateKeyLaboratoryofMechanicalSystemandVibration,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240;2.ShanghaiKeyLaboratoryofDigitalAutobodyEngineering,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240)Abstract:In2009,ChinaforthefirsttimesurpassedtheU.S.withanadvantageofthreemillioncarsastheworld’Sautomobileproductionandsalessupe巾ower,fivetosixyearsearlierthanexpected.China’Sautomobilemarket’Soutstandingperformance,notonlyeffectivelystimulatesChina’Sdomesticautomobileindustrychmndevelopment,butalsohasmadetremendouscontributionstoworldwideautomotiveindustryduringglobaleconomiccrisis.However,the“first'’bringnotonlyjoy,alsomorepressuretoChma.Comparedwiththeworldautomotivepowers,China’Sautoindustryisstillweakintechnicallevel,R&Dinnovation,brandinfluenceandintemationalcompetitiveness.Atthesametime,automotiveindustryhasposedgreatpressureonChina’Senergysecurity,lowcarboneconomyandahugeburdenontheurbanenvironment,whichisrestrictingautomotiveindustry’Sdevelopmentinturn.Thetransitionisextremelyurgent.Asanimportantmeanstoreduceo订consumptionandexhaustemissions.automotivelightweightinghasbeenattachedgreatimportance,andhasbecometheimportantmeansfortheworldautomobilepowertoimprovetheirbrandcompetitiveness.ThemeansandtrendsofworldwideCarbodylightweightingarereviewed,thechallengesoflightweightbodytojoiningtechnologiesareanalyzed,andnewesttechnologiesproposedtomeetthechallengesarealsoreviewed.HopefullythisstudywillprovideausefulreferencetolightweightCarbody’SdesignandmanufacturinginChina.Keywords:CarbodyLightweightMulti-materialmixWeldingandjoining0前言截至2010年,全球汽车总保有量首次突破10・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MSV201109)、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2010DFA72760)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ZXDFl56)资助项目。
20111130收到初稿,20120524收到修改稿亿,比2009年增长了近2000万,而1986年,全球汽车总保有量仅为5亿。
据美国Wardsauto杂志分析,2000年以来,全球汽车保有量平均增长3.6%。
其中美国是目前最大的汽车拥有国,汽车注册量达2.398亿,中国首次超过日本位居第二,从1680万一跃到了7800万,几乎是全球半年的增长率【l】,仅2010年汽车注册量猛增27.5%。
汽车保有量的迅万方数据2012年9月李永兵等:轿车车身轻量化及其对连接技术的挑战45速增加充分证明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然而也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反过来又制约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1)能源安全。
我国汽油的70%左右是汽车消费的,柴油也有40%左右是汽车直接消费的。
据工信部2011年公布的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的最新数据,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55.2%,显著超过我国能源安全警戒线,也超过了美国的53.5%。
根据“十二五”规划,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将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石油需求将以5%~6%的年均速度增长。
由于国内石油产量增幅远低于5%,在目前新能源尚不能大面积替代化石能源的条件下,未来5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还将逐步提高。
汽车保有量增加对我国能源安全造成巨大压力。
(2)气候安全。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战略课题。
发达国家汽车行业C02排放占国家总排放量25%左右,专家预测我国汽车行业的C02排放可能占总排放量8%~10%。
但随着汽车总量不断增加,汽车排放在我国总体C02排放中的比例也将增加。
我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大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对象,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zJ,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C0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3)环境安全。
一辆轿车每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轿车白重大三倍,并且其中含有100多种有害物质。
汽车尾气正在成为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虽然我国新车行驶标准已经推行到了更为严格的国4阶段,但汽车总保有量的飙升使得总体排放量增加。
汽车仍然是机动车里最主要的污染物来源,给城市空气质量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
如何破解汽车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也成了摆在政府、社会面前一个现实、迫切的难题【3J。
工信部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由此带来的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
石油安全将成为制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第一因素,油耗和排放也将成为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绊脚石。
因此,通过各种方式降低原油消耗和尾气排放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工艺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目前,大力推进传统汽车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
中国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以及各地方政府均出台政策鼓励和扶持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以加快我国汽车产业快速转型,摆脱对传统化石资源和生物燃料的依赖。
然而,由于我国电池、电机以及电控三大核心技术目前比较落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续驶里程以及高昂的成本仍然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便其短期内无法成为市场的主流。
汽车轻量化作为降低原油消耗和尾气排放的重要手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各国汽车品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汽车自重每降低10%,可降低油耗6%~8%,减少C02排放13%…,而且当汽车自重降低时,其起步加速性能会更好,制动时的制动距离也会显著缩短。
汽车轻量化已经被列入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4】,我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要着力突破材料和结构的轻量化技术[5】。
2012年1月1日,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GB27999--2011)执行,旨在“推动我国汽车节能技术革新,鼓励车辆小型化和轻量化,进一步降低乘用车单车燃料消耗量水平,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从整体上控制我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使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水平在2015年下降至7L/100km左右,对应二氧化碳排放约为167g/km。
”根据此标准的目标可以看出,轻量化仍是我国现阶段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汽车车身占整车总重的30%~60%左右,汽车运行过程中约70%的燃料是消耗在车身质量上,使得车身成为汽车轻量化的关键。
此外,车身减轻后,汽车动力系统的功耗也会降低,从而有利于减小发动机和减速箱的尺寸,实现整车的进一步减重。
因此,车身减重在汽车轻量化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本文对汽车车身轻量化的方法、要求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分析了车身轻量化对连接技术的挑战,并对新型的连接技术进行介绍,旨在对轻量化车身的设计与制造提供有益的借鉴。
1汽车车身轻量化方法及发展趋势1.1汽车车身轻量化的方法汽车车身轻量化并非是简单地将汽车重量减轻,而是在保证车身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车身质量,同时要保证汽车车身的制造成本在合理范围内。
目前有以下三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