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微课运用于实验教学的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微课应用论文概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微课”视频把学生不易观察到的现象、不易掌握的操作、探究过程等实验内容针对性地直观地呈现或再现,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微课”只是实验教学的补充手段,而不是代替真实的实验,我们只有充分认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正确对待微课,才能真正发挥“微课”在实验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笔者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初中化学实验知识类型开发了“现象型”“操作型”“探究型” 微课,并应用于实验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1.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微课”一般时长为5-8分钟,具有主题突出、资源构成“情景化”的特点。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引入微课,可丰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把实验内容、操作细节在视频中清晰、具体、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增强了可视性和互动性。
初中学生对于新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微课”这种新颖的呈现形式富有吸引力,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利用“微课”还可以把一些不适宜学生操作的危险性的实验通过视频展示给学生,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利用微课,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必再把时间花在对实验内容进行课前口述式的引导上面,这样学生思考和亲身动手完成实验的时间就比较充足,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
2.拓展学生学习化学的时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微课”资源容量小,上传速度快,观看环境多样化。
一是课堂教学中可穿插实验型微课,可让学生快速预览实验操作流程,熟悉化学实验时应具备的操作技能,増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机会,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在合作互助的学习共同体内共同建构新的知识,增强学生化学实验探究的能力;二是可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将“微课”发布到家长微信群或QQ群,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化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作者:杨彩霞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25期摘要:微课作为一门新兴的电子教学方式,在现代课堂中被广泛应用,它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作用越发凸显。
“微课+化学”这一教学手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说为化学教学添上了羽翼,各类化学实验课程,尤其是不便于在课堂上实施的实验内容,以直接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助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打造出高效的化学课堂。
为此,本文以初中化学教学为研究对象,围绕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究。
关键词:微课初中化学教学运用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微课+化学”这一教学手法的采用使初次接触到化学课程的初中学生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揭开了化学的神秘面纱,让看似深不可测的化学原理以活灵活现的姿态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喜爱,取得了显著的课堂效果,而这得益于微课本身所具备的天然优势。
“微课”顾名思义可理解为微型课堂,它具有教学时间短、知识传播速度快、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变的显著特点,从而使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帮助学生在5至10分钟内掌握或熟识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并起到帮助老师避免在传统课堂中通过反复重知识重点难点来加深学生记忆的作用。
微课拥有庞大的学习资源,并且可以重复观看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其灵活的展现形式,在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将微课与初中化学教学进行科学合理地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解决学生学习障碍,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信心,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一、生动形象,激发兴趣初中化学对于初次接触该课程的学生而言神秘又陌生,传统课堂中纯粹的讲授教学法显然不适用于对实操性要求高的化学课程,因此微课的植入赋予生涩的化学课以活力,强烈的画面感令费解的实验原理、公式定义变得切实可见,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认识化学知识点,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一、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意义1. 提高学习效率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能够精准地捕捉知识的核心,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微课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和理解学科知识。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微课的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有趣,能够通过图表、动画、实验等方式展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能够获得更直观、更生动的学习体验,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提升学习动力和兴趣。
3. 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微课的引入可以使得教师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开展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
微课的应用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个性化学习微课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定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微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灵活安排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1.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将课堂教学中的预习与课后作业进行互换,学生在家通过观看微课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课程知识的强化、拓展和应用。
这样做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在课堂上更加活跃地参与讨论和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学习补充与拓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刻或者需要进行拓展学习的情况。
通过微课的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3. 实验演示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微课的形式可以将实验内容进行录制,并在课堂上进行放映,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实验的过程和原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4. 知识总结与复习通过微课,教师可以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复习和总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果。
1. 微课内容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确保微课的内容准确无误,并且能够生动有趣地呈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谈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心得体会7篇篇1在初中阶段,化学实验教学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直观认识化学原理的机会,还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参与者,我在实验过程中收获颇丰,对化学实验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心得体会。
一、实验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现象,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同时,实验教学也是培养我们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实验过程中的体会1. 实验前的准备:每一次实验前,我们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包括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只有充分准备,才能在实验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危险。
2. 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核心环节。
在实验中,我们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3. 实验后的总结:实验结束后,我们要对实验进行总结。
总结过程中,我们要回顾实验过程,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思考如何改进实验方案。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实验的理解,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实验能力。
三、实验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实践能力:实验教学让我们亲手操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原理,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2. 培养观察能力: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这有助于我们发现化学反应的细微变化,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
3. 培养分析能力: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4. 培养科学精神:实验教学让我们尊重事实,追求真理。
我们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实验,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
四、个人成长与收获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育探索130作者简介:李乙权(1969— ),男,汉族,重庆人。
主要研究方向:化学教学。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并整合了“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等内容,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具有生动有趣、简单直观等特性的“微教学资源”。
教师要应用全新的视角,客观把握微课内涵,以学生认知需求为出发点,多层面科学运用微课的同时革新化学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在高效化学课堂中进行不同层次互动交流中不断构建、完善、扩大化学知识体系。
一、高效课前预习,提升化学兴趣度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运用微课,明确化学课题课前预习方向与要点,促使学生在高效预习过程中对化学新课题知识有一定了解,在自主学习中提升化学兴趣,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保证化学教学各环节合理化进行。
以“燃烧燃料”章节下“常见金属化学性质”为例,在课题教学之前,教师要在把握“常见金属化学性质”课题内容的基础上科学制作微视频,明确“常见金属化学性质”课题预习要点以及任务,科学化指导班级学生高效预习。
学生自行下载教师上传到班级微信等平台中的“常见金属化学性质”微视频。
反复观看、学习的同时针对性预习教材中“常见金属化学性质”课题内容,自主思考、分析并完成课题课前预习作业,对日常生活中常见金属以及各自化学性质有所了解。
在自主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班级微信平台、班级QQ群等和教师、同学进行互动,共同探讨“常见金属化学性质”课题微视频知识点,预习中未完成的预习任务以及遇到的问题,实现高效预习课题内容的同时有效激起班级各层次学生化学求知欲、探索欲,在了解、把握“常见金属化学性质”新课题知识中顺利提升化学兴趣度以及课堂参与度。
教师也可以在课前互动、交流中深度了解班级各层次学生预习情况,有机整合基于微课的“常见金属化学性质”课题教学内容,促使作用到课中教学的微视频更具针对性、有效性,也为深化化学课中与课后两大重要环节提供支撑力量。
二、完善教学细节,丰富教学手段要想充分发挥微课导学在化学实验课堂实践中的作用,还要求学生关注教学细节,将微课资源自然结合到课堂教学中,确保化学实验课顺利开展,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微课是指一种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通过组织语言、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将知识点进行精讲、示范演示和思维导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为教师减轻了课堂授课的负担,实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设备上接收教育的不断扩展的教育方式。
因此,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以下是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提高学习兴趣相比传统听课方式,微课最大的特点是更加灵活、生动、直观、可操作性强,对于初中生来说非常容易接受。
微课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化学现象、实验过程和结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强化知识点微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补课”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反复回看、反复学习,进一步强化知识点,减少遗漏和误解。
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学习微课,对于对有些学生学习速度快的,可以快速完成学习内容,而对于学习速度慢的可以反复观看微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微课可以在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的情况下完成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完成的任务,即,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更多的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微课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辅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四、促进课堂互动微课并不是一种取代课堂教学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种与课堂相辅相成的教育方式。
通过微课,学生可以事先学习和理解知识点,到了课堂上则可以积极探究、思考和提问,进一步促进课堂互动,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化与教师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知识点,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课堂互动。
教学篇•教育技术微课是运用多媒体记录课内外教学过程的一个小片段,这些小片段可以用来解决某节中的重难知识点,或是呈现课堂不好完成的实验,也可以是某个难题的解题过程等一系列短视频。
它不仅可以展示教师本节课的教学思路,还可以将原本无法呈现于课堂上的实验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丰富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优势1.微课的“精”,体现了课堂的高效首先,微课一般都比较短,不超过10分钟,但是呈现的内容却包括了多个重难点,而这些知识点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讲到让学生听懂可能要花几节课的时间。
而微课仅用几分钟的时间,节约了大量的授课时间。
其次,微课关注的只在一个点上,学生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点上,不需要再去准备其他内容。
再次,微课是课堂上最精彩的内容,去掉多余赘述的部分,教学内容会更加精练。
2.微课的“新”体现了课堂的新颖微课运用了最前沿的多媒体技术,更加丰富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而初中生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充满了兴趣,所以微课应用在课堂上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升课堂的授课效率。
如果微课中能有学生自己的参与,那效果更佳。
3.初中化学课堂的微课效应(1)化抽象为直观化学概念比较抽象,特别是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很难理解化学概念,只能上课凭借老师的叙述来想象它是怎么回事,造成一定的学习障碍。
如,在讲解物质的构成时,讲到许多微小颗粒,如分子、原子、原子核、夸克等。
它们肉眼看不见,也摸不着,学生无法理解。
借助于微课将这些粒子以模型方式放大展示出来,变抽象为直观,学生就容易理解多了。
所以说,微课多角度来刺激学生,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加深他们的印象,提高了他们对重难点的把握。
(2)弥补化学实验缺陷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上需要做大量的实验,但有些实验耗时长,空间不够,或对实验环境、实验器材要求比较高,受条件所限,课堂上无法开展。
还有些初中化学实验危险系数比较高,不适合学生操作。
“微课导学”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的应用——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发布时间:2021-06-22T15:04:27.91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作者:袁小明[导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将化学实验教学视为一种探索性的实验教学活动袁小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中学 425004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将化学实验教学视为一种探索性的实验教学活动。
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实验探索活动,促进学生的转化。
通过对“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描述,结合化学实验室课堂教学案例的具体应用设计,探讨了“微课导学”的教学策略、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微课导学;初中化学;实验课;二氧化碳;制取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将化学实验教学视为一种探索性实验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开展实验研究活动[1]。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知识获取方式的转变。
否则,化学实验就不能作为实现三维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1“微课导学”的概述“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微课导学”为载体,“翻转课堂”与“后教育”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多种模式相结合,相得益彰。
国内外学者通常将翻转课堂分为两部分(上课前和上课),没有复习课。
“后教育模式”重视前教育与后教育的联系。
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课堂主要采用“监督式学习计划”,“先学后教,学生领导,教师领导”,但课程设置的劣势是“微课程导向型学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2]。
利用“微视频”以新的方式解决教育难题,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微课程导学”教学模式弥补了两种教学模式的不足。
2“微课导学”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的应用——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2.1课前预览2.1.1要求教师根据“二氧化碳产生研究”的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学生现有的化学知识水平,制定“有监督的学习计划”实验,实现高效自主学习。
以初中化学为例分析微课的应用与设计裴海军发布时间:2021-11-14T12:03:49.115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1期作者:裴海军[导读] 微课是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之一,是促进教师专业进步的一种新的途径。
商丘市第三高级中学裴海军摘要:微课是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之一,是促进教师专业进步的一种新的途径。
微课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以初中化学为例分析了微课的优点、设计和应用实践,期望对其他学科教学也能有所启发,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初中化学;教学优点;设计;教学实践微课教学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将微课视频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能够减少教师的负担,而且能够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微课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以初中化学为例,探讨微课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微课教学的优点1.传统“面授”式教学的缺陷和不足(1)学生人均教学时间不足。
传统“面授”式教学名义上是本班授课教师的“面对面、手把手”教学,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
往往一位教师要面对45个左右学生进行教学,而真正将练习指导时间分摊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可能连30秒都不到。
(2)传统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效率低下。
传统教学过程中板书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微课能够呈现出生动的画面,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及效果,这也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不及的地方。
2.“微课视频”教学的优势(1)可反复观看。
学生对知识重难点可以反复地观看,做到“哪里不懂看哪里”,跟着微课一步步进行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由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进行微课的拍摄,能保证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和高质量。
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中看微课视频,还能在家里看,并通过互联网和教师交流探讨,真正实现“一对一”教学。
(2)更加适合初中生。
初中化学实验微课运用于实验教学的探讨
作者:陈柯柯
来源:《数码设计》2020年第01期
摘要: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创新需求愈来愈大,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效率比较低,影响化学课程教学的进展,将微课的方式和实验教学相结合就有着其重要性。
本文主要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微课的运用现状以及应用的策略详细探究,希冀能从理论层面就微课应用研究,有助于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良好开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微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1-0065-01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reform, the Innovation of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is more and more demanding, and the 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is relatively low, which affects the progress of chemistry teaching,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ombine the way of micro-lesson with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sson in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Chemical Experiment; microclass application
初中階段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当中,通过微课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知识提供新的途径,调动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帮助学生迅速的理解化学实验内容,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1;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微课应用现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微课的应用中教师没有全面转变教学观念,使得在实际实验教学中对微课的应用方式较为单调,教师主要是将微课用来为学生呈现实验的现象以及相关实验数据,单调的教学方式反而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积极性。
微课的资源质量没有得到保障,教师在对微课的课件制作中,教师没有全身心的投入进入,在资源的选择上以及内容的制作上没有采取优化的措施,从而造成了微课设计的内容质量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微课的应用作用。
另外,教师对化学实验教学应用微课的理解不全面,学生在微课知识的学习中受到了限制,这些都影响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
2;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微课应用措施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对微课的应用中教师要把握要点,在不同的实验教学环节科学的使用微课,以下几点应用方面要加强重视:
2.1化学实验前微课的应用。
微课在化学实验前的应用帮助学生预习化学实验的知识内容能发挥积极作用,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中教师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途径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活动,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内容。
结合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将微课与之相结合,帮助学生对化学实验内容高效化了解,如在讲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的内容时候,教师就可将微课加以运用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课件内容,将氯化钠溶液配制的步骤以及对实验仪器的选择和操作当中应当注意的事项等采用微课的方式呈现,以不同内容的微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学习,这对学生正式进入实验操作环节就有着积极作用。
2.2通过微课完善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当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将每个过程步骤都清晰的呈现给学生,从而就容易造成学生在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掌握方面存在不完善之处。
并且有的化学实验操作有着其危险性,在实验室中操作也容易对学生的安全产生威胁。
所以应用微课的方式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优化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这对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如:化学实验教学中在对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实验教学当中,一氧化碳作为毒性大的气体,初中实验室没有制备一氧化碳条件,教师就可通过微课的应用制作完整的制备视频,让学生在反复的观看后就能有助于学生掌握这一实验操作的流程。
再如:铁钉锈蚀实验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课堂实验方面就无法让学生观看这一结果。
而通过微课的运用下,就能将铁钉锈蚀的过程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播放的铁钉锈蚀的时间加快内容后,学生能够了解到最终的结果。
或者是高炉炼铁的实验也是无法在课堂以及实验室操作的,教师也需要微课的应用,为学生呈现高炉炼铁的视频内容,将过程以及原理通过视频呈现给学生,这就能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这一实验。
2.3微课应用帮助学生观察微观变化。
化学实验教学中有诸多的实验内容是无法在课堂或实验室中进行操作的,宏观物质是微观粒子构成,化学反应实质是微粒间反应,而微粒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所以在对这一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讲述时候,教师就无法正常的开展实验活动。
如在水的组成内容讲解中,电解水实验的开展只能采用微观解释,而学生并不能直接的了解其实验现象,只知道结果,水是氢氧元素组成。
教师为能让学生观察电解水的实验微观的变化,就可通过微课的应用,教师提前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电解水微观变化的视频资源,通过制作成微课的课件在课堂中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直观的观看微观变化,从而把抽象的实验内容直观化以及形象化的呈现出来,这就比较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也能加深学生对这一实验的印象。
2.4通过微课帮助学生家庭小实验。
初中生对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实验教学当中要充分注重从多方面考虑,优化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将微课加以科学应用指导学生家庭小实验,调动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活动的积极
性。
化学实验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要能够结合教材知识内容,让学生在家庭实验中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学生比较容易操作的化学实验,在微课的指导下促进学生完成。
如鸡蛋完整的去壳,鉴别硬水和软水等实验内容,都能在生活当中让学生主动完成操作。
教师在微课的应用下,将实验的任务发送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明确实验中需要的材料以及物品,和实验的方法,按照微课视频当中的指导内容,就能有助于调动学生化学实验操作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3; 结语
总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涉及到的实验内容比较多样,有的实验内容无法在课堂以及实验室操作,有的实验内容可通过微课应用进行完善优化,通过微课的运用下帮助教师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这就能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知识内容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闫春辉.高中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37-38.
[2]赵海,王旭.微课支持下的高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10):22-23.
[3]钱骁.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化学实验的理性认识[J].才智,2017(06):82.
[4]赵丽娜,张耀丹,王秀艳.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实验课堂的理性认识[J].山东化工,2016,45(07):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