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的亲密伴侣——虫黄藻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珊瑚的色彩何以如此绚烂潜爱百科珊瑚与其共生虫黄藻说起珊瑚,首先让人想到的是造礁石珊瑚,它们大多生存于热带和亚热带浅水海区,全世界有800-1000种。
造礁珊瑚体内含有共生的虫黄藻(Zooxanthellae),虫黄藻的叶绿素a(Chlorophyll a)等光和色素是很多珊瑚主要的颜色来源。
虫黄藻是海洋单细胞藻类——甲藻的一种,是多种海洋动物和原生动物内的一种金黄色细胞间共生类群,从有孔虫到石珊瑚,从水母、海葵、软体动物,再到涡虫、海绵的体内,都可以见到虫黄藻的身影,特别是珊瑚纲生物最常见。
据估计,每立方毫米的珊瑚组织内有3万个虫黄藻,它们与珊瑚虫互惠共存。
虫黄藻大多数都是自养生物,并会为宿主提供易位式还原碳化物,如葡萄糖、甘油、氨基酸等光合作用的产物。
虫黄藻可以为珊瑚礁提供高达90%的能源需求。
作为回报,珊瑚为虫黄藻提供保护、居所、营养(主要是含有氮和磷的代谢产物)和恒定供应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
自然界中,“互利共生”的现象很普遍,往往也很精彩。
珊瑚和虫黄藻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共同演绎了一个传奇的协同演化故事。
(南海所周国伟博士已经从分子层面揭示了珊瑚与虫黄藻共生与进化的关系,有兴趣的可以查阅其博士论文:共生藻多样性及其与造礁石珊瑚的共生可塑性研究)。
互利共生,即两个物种相互合作,都能获得利益。
海洋世界中,互利共生的例子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多姿多彩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中,这种共生关系可以直接由宿主亲代传递给子代,但更多的是宿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虫黄藻而形成。
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浅海区,依赖温暖、透明度高的海水才能生长。
海流虽然能为珊瑚礁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但总体而言,热带浅水海区的营养盐是相当贫瘠的。
珊瑚礁生态系统之所以能成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其中扮演最重要角色主角——虫黄藻。
可以说,石珊瑚与虫黄藻之间的共生关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基础。
虫黄藻的发现由来已久。
水体浑浊度对不同造礁石珊瑚种类共生虫黄藻的影响的报告,
600字
本报告调查了水体浑浊度对不同造礁石珊瑚种类共生虫黄藻的影响。
水体浑浊度是指水体中可移动悬浮物物质的折光率,它可以用来衡量水质的清澈程度,是评估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了确定黄藻受浑浊度影响的程度,本课题选择海洋岸边潮间带的三种造礁石珊瑚:紫水晶珊瑚、珊瑚头珊瑚和珊瑚珊瑚。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当水体浑浊度增加时,紫水晶珊瑚和珊瑚头珊瑚共生虫黄藻数量有显著的增加,而珊瑚珊瑚共生虫黄藻则几乎没有改变。
这说明,水体浑浊度会影响珊瑚共生虫黄藻数量变化,而不同珊瑚种类在这一过程中的反应是不同的。
此外,结果还表明,随着浑浊度的增加,黄藻的增加量也在增加。
该发现说明,当水体浑浊度升高时,黄藻数量会相应增加,因此降低水体的浑浊度可以减少黄藻的再生。
本报告的结论是,水体浑浊度会影响不同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的数量,而珊瑚环境中不同珊瑚种类对浑浊度的反应也不同。
同时,随着水体浑浊度的升高,黄藻的数量会相应增加,因此降低水体的浑浊度可以减少黄藻的再生量。
以上结果说明,保护珊瑚环境时,应当重视水体浑浊度的问题,通过治理污染源来改善水质,减少黄藻的再生,保护珊瑚礁的生态环境。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为兵科给事中使山西奏免盐池逋课二十余万寻迁山西按察司副使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1.(5)皇帝让王骥去处理边境事务时允许他“便宜行事” 这说明了什么?A. 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B. 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C. 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D. 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答案】C【解析】(1)“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中的“帝怒”意为“皇帝大怒” 语意完整应在“怒”后断开如果不断句的话就成了“皇帝愤怒地捉拿王骥和侍郎邝埜把他们关进监狱” 这显然不符合情理据此可排除B、D两项“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中“甘”“凉”为甘州与凉州二者共同作“寇”的宾语“边将”则为后句主语指的是甘州与凉州这两地的边将故应在“凉”后断开可排除A项故选C【答案】D【解析】(2)D项“生前”错误“赠”是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答案】C【解析】(3)C项“任礼率领大军殿后”错误根据原文“而自与任礼帅大军后继” 可知是王骥自己和任礼一起率领大军殿后【答案】(4)①(他)被任命为兵科给事中出使山西上奏免除盐池拖欠的赋税二十余万不久晋升为山西按察司副使②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解析】(4)①逋课拖欠的赋税寻不久为兵科给事中被动句②渔樵捕鱼砍柴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答案】(5)①皇帝信任王骥②王骥有能力③事情复杂难办【解析】(5)“便宜行事”是指皇帝允许王骥不必请示自行决断处置根据前文“便骑射刚毅有胆晓畅戎略”与王骥处理山西拖欠的赋税一事可知王骥有胆识与能力根据“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侍郎柴车、徐晞、都御史曹翼相继经理边务未能制”可知边境的问题复杂难办从“骥先承密旨戮敬”也可以看出皇帝非常信任王骥所以才赋予他这样大的权力据此分析即可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2.(2)韦应物的很多五言古诗受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影响较大一位文学理论家对二人作如下评论韦苏州诗胸中腕中先有一段真趣落笔方妙足见非专以浅淡拟陶者世人误认陶诗作浅淡所以亦不知韦诗也请结合上面这首《幽居》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或其他陶诗说说这段诗论认为陶、韦二人诗并不浅显平淡的理由A. 开头两句以人们为生活奔走营谋的世间常态来反衬作者的幽居生活B. “独无”二句细致描绘出诗人幽居的情态透露出无外物牵绊的喜悦C. 诗中借用“道人“和“樵者“这样的形象表达作者自然脱俗的追求D. 最后两句意在突出作者淳朴守拙的性格特点和看破红尘后的思乡情怀E. 全诗感触自然语气平和格调清新表现出诗人闲居时的惬意自在【答案】B, D【解析】B项中“细致描绘”不正确 D项中“看破红尘”“思乡情怀”于文无据.【答案】陶诗、韦诗中皆先有“真趣”.《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笔平淡自然但一个“悠然”掩抑不住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幽居》中“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写眼前景自然朴质但饱含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些“浅显”“平淡”的笔墨中饱含了作者独具慧心的情趣意趣使他们的作品在浅淡中见真趣.译文世人贵贱虽然可分为几等而出门在外都是有所奔营.我单单没有那些外物牵累故而可以遂我闲居的心情.无声的细雨曾在夜间来过不知不觉中春草已经萌生.青山一下子就迎来了曙色小鸟雀儿盘绕着房舍啼鸣.我有时会和道人邂逅作伴有时也随着樵夫边唠边行.我安分守己因为愚笨拙劣谁又能说是鄙薄尘世尊荣.赏析“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是由“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二句作反衬而来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由于对官场现实的不满他曾经说过“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携手相与还“(《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表示了归隐的愿望.如今他能够辞官归来实现了无事一身轻的愿望自然是满怀欣喜.“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这四句全用白描手法.“微雨“两句是人们赞赏的佳句.这里说“微雨“ 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夜来过“ 著一“过“字便写出了诗人的感受.显然他并没有看到这夜来的春雨只是从感觉上得来因而与下句的“不知“关合写的是感觉和联想.这两句看来描写的是景而实际是写情写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和对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的欣慰.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情趣.这四句是诗人对自己幽居生活的一个片断的描绘他只截取了早春清晨一个短暂时刻的山中景物和自己的感受然后加以轻轻点染便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图画同时诗人幽居的喜悦、知足保和的情趣也在这画面中透露出来【解析】这一题主要从作者的情感方面来答题一首诗歌中饱含情感也就不会显得“平淡”了所以主要诗歌中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词语即可.这首诗歌中的三四两句都还有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可见作者的“悠闲自得”的美好情绪.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选文开头说中华诗词中的意象是“我们民族生命的感性存在” 为什么?3.(2)鉴赏传统诗词为什么能够实现“不自由心境”的超越?3.(3)作者说“对这些意象的感知与把握也正是对自身生命的感悟与认同”怎样理解这句话?请举例说明【答案】(1)生命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可感可触、可视可听的中华诗词意象丰满情感浓烈正是我们民族生命状态的铺展和呈现【解析】(1)题干要求找出“中华诗词中的意象是‘我们民族生命的感性存在’”的原因完成此题要抓住“意象”和“生命的感性存在”进行思考主要抓住“生命不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存在而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可感可触、可视可听具有可欣赏性的无限的美感”和“中华诗词浓烈的情感、丰满形象的意象、吟诵时带来的愉悦、审美中精神的自由与超越都是一种生命状态的铺展与呈现”进行概括【答案】(2)鉴赏传统诗词对意象进行解读能由此引发情感转移心中只有诗人创设的意象本身而别无他物不知不觉中达到物我两忘并进而物我同一的境界【解析】(2)“不自由心境”是在文章第一段提出的可以结合此段中“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于是我也俨然成了那轮明月”“在此过程中心中除了那轮明月外别无他物”“并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物我两忘并进而物我同一的境界”进行分析【答案】(3)阅读中华诗词一旦理解了其中的意象它就会成为我们生命的标杆和参照物我们就会自觉地用它来对照自己读《爱莲说》我们了解到“莲”这个意象的意义后就会以它为参照反观我们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解析】(3)这句话在文章第一段理解时要抓住“对这些意象的感知与把握”和“对自身生命的感悟与认同”进行分析句意强调两者之间的一致性作答时要围绕这个核心内涵分层次表述4.(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4.(4)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A. 层层叠叠的鳞片是巴巴的明显特征这种由角蛋白构成的鳞片让它拥有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浅橙色“外套”B. 除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培育出的极少数动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体表、体内甚至细胞内部都聚集着微生物C. 我们肉眼很难直接看见细菌却可以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影响比如当你腹泻时可能就是你肠道菌群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D. 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答案】D【解析】(1)D项表述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 而不是‘我’” 可见“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 而不是一个“错误的观点”【答案】C【解析】(2)C项于文无据作者并没有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的看法而是通过对穿山甲身上丰富微生物的描述引出“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的论述文中从未提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微生物和疾病的看法【答案】A【解析】(3)B项“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可知“我们死亡后” 微生物并不会立即消亡而是会消化我们C项“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错误原文第四段说“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 可见遵循相同规律的不一定就是同一种微生物D项“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 并无“损害人体的健康”的说法故选A【答案】B【解析】(4)根据“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可知第三、四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与微生物关系十分密切A项“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 认为细菌是生命的本体是主导不符合该观点B项“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体现了微生物与动物关系密切的特点符合该观点C项“‘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 强调微生物的重要作用不符合该观点D项“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但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 强调微生物作用于人体内部的有益作用被人们忽视不符合该观点故选B5.(1)吕思勉(1884﹣1957)与陈寅恪、陈垣、钱穆并称为近代史学四大家他学识渊博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同时又极富获取新知的热情治学领域广泛在中国通史与多项专史的研究上都有建树并撰写了大量教学用书和通俗读物同时关注国事心系民生﹣﹣李波《吕思勉与二十世纪前半期的新史学》5.(2)先生不喜走访知名人士自述见名人辄自远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没有学历学位无党无派遵从父训一生唯好教书授业小学、中学、大专、大学都教过 1926年进入光华大学不久即受聘为史学系系主任遂自托为终身归宿前后凡30余年﹣﹣王家范《吕思勉与“新史学”》5.(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5.(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5)作为一位优秀的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治学成功的要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项研读辽金元史是在屠寄先生的影响下进行的.故选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项研读辽金元史是在屠寄先生的影响下进行的.故选B.【答案】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项吕思勉并没有结识康梁二人也不是读了二人的著作受其思想影响才奉其为楷模的 B项“到二十三岁时已将‘二十四史’读了几遍”错误应为“首次读遍了二十四史” D项“不齿于行人向城门口的日本岗哨脱帽行礼的行为”错误原文并没有他“不齿于行人”行为的意思.故选CE.【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项吕思勉并没有结识康梁二人也不是读了二人的著作受其思想影响才奉其为楷模的 B项“到二十三岁时已将‘二十四史’读了几遍”错误应为“首次读遍了二十四史” D项“不齿于行人向城门口的日本岗哨脱帽行礼的行为”错误原文并没有他“不齿于行人”行为的意思.故选CE.【答案】案【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传记的分析概括.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从“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又阅读了《日知录》《廿二史札记》等书着重学习怎样阅读史书及写作札记的方法.后来在经学名家丁桂征先生的指引下他又花了三四年功夫将有关小学的书及《十三经注疏》精读一遍使经学、文字学成为治史的得力工具”可以看出其从小受父母、专家指导从“先生每读书必用朱笔圈识或眉批或将材料抄录加题识或按语分类保存在此基础上写成读书笔记.待有心得意见成熟即写成札记、论文或专著.如此五十年如一日形成了先生扎实的治学功力及精切严谨的学风和文风”可以看出吕思勉先生治学态度勤奋执着从“每周上课十多节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他常穿深色长衫或袍子戴一副深色近视眼镜谦逊、质朴、睿智而又自信具有东方学者的风度和气质”可以看出吕思勉治学方法科学严谨的态度.答案【答案】B【解析】B【答案】CE(1)①父母启蒙指导名家引领吕先生读书受母亲启蒙经父亲指导学会许多读书方法治学中得到经学家丁桂征先生、史学家屠寄先生的指引影响.②治学态度勤奋执着吕先生治学中阅读了大量书籍积累大量史学知识潜心科研五十年如一日.③治学方法科学严谨吕先生为了治史还学习了经学、文字学学习了阅读史书以及写札记的方法.④治学领域广泛他在光华大学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⑤甘于平凡不喜欢走访名士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解析】CE(1)①父母启蒙指导名家引领吕先生读书受母亲启蒙经父亲指导学会许多读书方法治学中得到经学家丁桂征先生、史学家屠寄先生的指引影响.②治学态度勤奋执着吕先生治学中阅读了大量书籍积累大量史学知识潜心科研五十年如一日.③治学方法科学严谨吕先生为了治史还学习了经学、文字学学习了阅读史书以及写札记的方法.④治学领域广泛他在光华大学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⑤甘于平凡不喜欢走访名士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6.(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6.(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不容置喙当务之急不孚众望知过必改B. 无可争辩当务之急不负众望亡羊补牢C. 无可争辩燃眉之急不孚众望亡羊补牢D. 不容置喙燃眉之急不负众望知过必改【答案】B【解析】(1)①不容置喙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无可争辩没有什么可争辩的表示确实无疑从语境来看此处应是“确定无疑”的意思应用“无可争辩”②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非常紧急的情况语境强调的是汽车行业当前紧急应办的事应用“当务之急”③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用“不负众望”④知过必改知道自己的过错就一定要改正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语境中说的是世界各国的做法应用“亡羊补牢”故选B【答案】D【解析】(2)画线句存在两处语序问题第一处是“自行”的位置不当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是目的+原因+时间+处所+范围+情态+对象+中心语所以应是“因高温高压”(原因)+“在火焰到达前”(时间)+“自行”(情态)+“燃烧”(动词中心语)第二处是“爆出刺耳的金属敲击声”和“与‘主火焰’相冲撞造成燃烧室压力失常”顺序不当与“主火焰”相冲撞的是之前产生的“逆火” 在这一过程中爆出了金属敲击声所以两句应互换位置综上分析D项修改最恰当故选D【答案】C【解析】(3)括号前提到“消除‘爆震’” 那么括号内所填的内容用“‘爆震’的消除”领起句子比用“消除‘爆震’”领起句子衔接性更好据此排除A、D两项括号后“当铅进入人的体内后便会……”说的是铅是怎样危害人类的那么此处以“铅”为分句主语更合适据此排除B项故选C7.(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7.(2)请用三个句子解说造礁珊瑚呈现黄褐色的原因三个句子要构成递进关系总共不超过70个字【答案】(1)①那里的珊瑚多为黄褐色, ②是其体内虫黄藻的功劳, ③也供给珊瑚虫生长使用【解析】(1)①处依据后文“因为近海是造礁珊瑚的地盘黄褐色套装是造礁珊瑚的标配”可知所填内容应与珊瑚的颜色有关结合“黄褐色套装是造礁珊瑚的标配”分析近海珊瑚的颜色应为黄褐色因此横线处可填“那里的珊瑚多为黄褐色”之类的句子②处依据前文“造礁珊瑚的珊瑚虫本身近乎透明之所以呈现黄褐色” 后文“虫黄藻是一种单细胞海藻”可知横线处应引出“虫黄藻” 因此可填写“是其体内虫黄藻的功劳”之类的句子③处依据前文“而它生产的有机物和氧气” 后文“权当交了‘房租’”可知语境是说虫黄藻生产有机物和氧气给珊瑚因此横线处可填“也供给珊瑚虫生长使用”之类的句子【答案】(2)①造礁珊瑚呈黄褐色是因为珊瑚虫呈黄褐色②珊瑚虫呈黄褐色是因其体内的虫黄藻呈黄褐色③虫黄藻呈黄褐色是因其体内光合色素的颜色是黄褐色【解析】(2)结合“严格说来造礁珊瑚的珊瑚虫本身近乎透明之所以呈现黄褐色”分析可知珊瑚的颜色取决于珊瑚虫的颜色据此可概括为造礁珊瑚呈黄褐色是因为珊瑚虫呈黄褐色结合“虫黄藻是一种单细胞海藻直径只有微米级别它体内配备‘光合色素’ 有光就能通过光合作用过‘自养’生活这种光合色素呈现的颜色就是黄褐色”“虫黄藻是能独立生活的但它更愿意做珊瑚的‘房客’”分析可知黄褐色的虫黄藻住在珊瑚虫体内使得珊瑚虫呈现黄褐色据此可概括为珊瑚虫呈黄褐色是因其体内的虫黄藻呈黄褐色结合“虫黄藻是一种单细胞海藻直径只有微米级别它体内配备‘光合色素’ 有光就能通过光合作用过‘自养’生活这种光合色素呈现的颜色就是黄褐色”分析可知黄褐色是虫黄藻体内光合色素呈现的颜色据此可概括为虫黄藻呈黄褐色是因其体内光合色素的颜色是黄褐色注意要按照逻辑递进的顺序组织注意字数的限制。
珊瑚:海洋中最美丽的“树枝”作者:***来源:《百科探秘·海底世界》2020年第11期珊瑚:是植物还是动物?在清澈的热带浅海区,生长着许多五彩斑斓的珊瑚。
每一株珊瑚都是由无数只珊瑚虫组成的。
珊瑚虫通过分泌碳酸钙,将自己固定在由祖辈共同构建的骨骼上。
因此,它们一旦选定栖息地就无法再挪窝儿。
这些珊瑚虫不但通过碳酸钙的外壳黏合成一个整体,还共用一个胃。
珊瑚的外表长得像树枝,不仅像植物一样固定不动,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珊瑚虫的身体呈圆筒状,口的四周长有许多触手。
这些触手的数目不是6或6的倍数,就是8或8的倍数。
这些珊瑚虫不仅能够主动捕猎,身体结构也更具有动物的特征。
那么,由珊瑚虫组成的珊瑚到底是植物还是动物呢?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把珊瑚称为“zoophyla”,即一种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特殊物种。
科学的精神是求真,不可能让珊瑚无法被归类。
千百年来,科学家一直孜孜不倦地探求如何给珊瑚分类,并由此引发了诸多争论。
直到18世纪,珊瑚才正式被归入动物界,这场长达二十多个世纪的争论才落下帷幕。
白化不等于死亡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水温度升高,造成海水酸化,这会对珊瑚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现在,几乎全世界的珊瑚都在遭受白化的威胁。
许多人都认为珊瑚白化就是死了,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说到珊瑚白化,就得先说说珊瑚的好朋友虫黄藻。
还在幼年时,虫黄藻就住进了珊瑚虫体内。
虫黄藻能“捕捉”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能养活它们自己,还能给珊瑚虫“交房租”呢。
珊瑚虫这位“房东”也很勤劳,除了“收房租”外,还会主动用自己的触手捕捉浮游生物。
健康珊瑚的颜色来自体内的虫黄藻。
一旦虫黄藻离开,珊瑚就会原形毕露,露出透明的珊瑚虫以及碳酸钙骨骼。
珊瑚的骨骼大多是白色的,只有少数有颜色。
虫黄藻很娇气,海水温度升高或海水酸化都会导致它们“离家出走”。
珊瑚白化只是“病危通知单”,并没有宣告珊瑚已经死亡。
只要环境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离家出走”的虫黄藻就会回家,白化的珊瑚也能恢复健康。
海水驿站珊瑚的光照驯化感谢Fat-cat辛苦翻译。
中文原地址:/s/blog_4c4588a90100bvmz.html多数鱼友都知道要驯化新进的生物,通过把缸里的水缓慢地加入到运输包装袋里的水中,努力让生物的化学和物理环境从运输包装袋转换成鱼缸的。
但大家不很清楚的是,光合作用生物另外还需要逐渐适应新的光照模式。
这篇文章解释一下为什么缓慢改变珊瑚的光照环境也是重要的。
珊瑚与虫黄藻珊瑚虫的基本解剖结构证实了捕食与消化的重要性。
珊瑚虫的主要部分是消化腔,这里是进行消化的地方。
珊瑚也具有用于捕食的长有刺细胞的触手。
尽管珊瑚具有捕食能力,但很多珊瑚还是进化出了与腰鞭毛虫藻(虫黄藻)之间的共生关系。
这种关系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珊瑚礁水域中溶解营养盐通常比较低。
水螅体把自己的代谢废物供给虫黄藻,换来虫黄藻的光合作用产出物。
这种相互获利的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虫黄藻不但能在低营养环境中获取营养盐比如氨,还能在珊瑚组织的保护下免遭掠食。
水螅体从光合作用产生的含碳化合物中受益,让它们有能量去捕食猎物,从而在相互喂食中共同度过困难。
虽然人们曾经一度认为只有一种虫黄藻与珊瑚和其它无脊椎动物共生,但现在已经知道,有超过80多种的共生藻,至少可分为4个目、7个属。
不同的共生藻有不同的光合能力,珊瑚可以从一种共生藻转换成另一种以适应特定条件。
植物和藻类可以通过一些色素来利用光能。
叶绿素a是最能捕获光能的色素,虫黄藻里能找到它。
叶绿素a里含有两种吸收光的色素,对应光谱分别在440nm 和675nm。
波长在这两个峰值附近的光,叶绿素a能直接捕获,但其它波长的光将被别的色素比如叶绿素c2或甲藻素吸收,或者被更多的其它色素比如贝塔胡萝卜素、硅甲藻黄素进行转移,所以可见光几乎可以得到100%的利用。
光合生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生物接收的光照强度有光。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氧气产生量通常被当作测量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
在黑暗中没有光合作用,但是珊瑚和虫黄藻都会呼吸,氧气会被消耗,所以氧气产量是负的。
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及其生态意义珊瑚共生虫黄藻在珊瑚礁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以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为研究区域,在三亚鹿回头珊瑚礁海域现场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块状、枝状、叶片状珊瑚共6科9属9种48个样品,首先应用植物DNA提取试剂盒对珊瑚共生体基因组进行提取,然后利用珊瑚共生虫黄藻ITS2特异性引物对用于分类的目的片段进行扩增,再基于Miseq平台对经扩增的珊瑚共生虫黄藻ITS2基因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同时,对在鹿回头珊瑚礁区同步采集的海水样品进行营养盐、重金属浓度的测试,得到研究区域海水环境因子分布;基于珊瑚共生虫黄藻ITS2基因序列和海水环境因子分布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珊瑚共生虫黄藻OTU水平多样性既有空间差异,也有宿主种间差异;系群主要为C系群和D系群,其他系群丰度极低;亚系群组成丰富,相对丰度较高的优势亚系群主要为 C1、C15、C3u、D1、D1a 以及 Cspc 亚系群。
(2)应用置换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对珊瑚共生虫黄藻群落结构进行检验。
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在空间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部分亚系群虫黄藻相对丰度具有空间分布差异。
在不同珊瑚宿主种内,各样品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均极其相似(P=1),因此可以进行种间分析;在不同珊瑚宿主种间,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表明虫黄藻亚系群具有宿主特异性。
不同形态间珊瑚共生虫黄藻群落结构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块状珊瑚和枝状珊瑚的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组成比叶片状珊瑚丰富。
(3)结合三亚鹿回头珊瑚礁区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的空间差异和种间差异分析,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群落结构同时与珊瑚宿主和采样区域相关,而采样区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环境条件的差异,因此,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既具有宿主特异性,也具有环境特异性。
保护珊瑚礁作者:来源:《幼儿教育·家教版》2015年第11期珊瑚礁是一种礁石,分布在温暖的浅海海域,它由微小的海洋动物——珊瑚虫的骨骼堆积而成。
珊瑚礁形状各异、色彩缤纷,其中生活着地球上种类超过三分之一的鱼类,以及成千上万种其他的海洋生物。
人类活动以及全球变暖威胁着珊瑚礁。
珊瑚礁是海洋生物链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用心照顾它们,不能让它们消失。
珊瑚的种类珊瑚主要包括软珊瑚、柳珊瑚、石珊瑚等。
软珊瑚很像芦笋或花椰菜,质地酷似柔软的皮革。
柳珊瑚细长、结实并且柔韧,看起来像树枝。
石珊瑚又被称为造礁珊瑚,这是因为它们的骨骼能搭建起珊瑚礁的框架。
这些红色的珊瑚是柳珊瑚。
柳珊瑚也称为海扇、海鞭、角珊瑚,因为它们之中的大多数种类都呈扇形、鞭形或枝形。
脑珊瑚看上去就像人的大脑,它的名字由此而来。
珊瑚的构造珊瑚表面布满柔软、圆筒状的珊瑚虫,它们的大小与米粒差不多。
珊瑚虫体内共生着虫黄藻。
虫黄藻是一种藻类植物,它吸收太阳光,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养分。
珊瑚虫以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为食。
珊瑚虫是微小的动物,但是一群珊瑚虫聚集到一起,可以有1米多高。
珊瑚绚丽的色彩珊瑚非常漂亮,它们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把海底装饰得如同一个水下花园。
软珊瑚通常是鲜艳的红色或橘黄色。
珊瑚的颜色是珊瑚虫体内的虫黄藻在光合作用下产生的。
大多数珊瑚虫死后都会变成白色。
珊瑚丛中的伪装珊瑚色彩丰富。
一些鱼以及海洋生物的颜色和形状酷似珊瑚,它们藏身在珊瑚中,不易被发现。
珊瑚礁怎样生长经过漫长的岁月,珊瑚礁会长到30多米高,但是实际上只有表面薄薄的一层珊瑚是活着的。
随着珊瑚不断长高,底层的珊瑚虫死去,上面再生出新的珊瑚。
健康的珊瑚是绚丽多姿的。
与高耸的大楼一样,珊瑚礁是由珊瑚虫一层一层堆积而成的。
珊瑚中的群落珊瑚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海洋生物,它们在珊瑚礁中或珊瑚礁周围生活。
最常见的是鱼,除了鱼以外,还有章鱼、水母等许多海洋生物。
我们一定要关爱珊瑚礁,保护这些生物。
龙源期刊网
珊瑚的亲密伴侣——虫黄藻
作者:马晓惠
来源:《百科探秘·海底世界》2012年第10期
就像永远面朝阳光、积极向上的向日葵一样,珊瑚也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难免让人联想起靠光合作用生长的植物。
因此,即便你已经知道珊瑚是动物了,眼前这情景也会不由得令你疑惑:难道是弄错了吗?
其实,珊瑚喜欢沐浴在阳光中,是因为在它体内有一种叫“虫黄藻”的共生藻。
这是一种单细胞藻类,个头儿非常小,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发现。
生物学家估计,每立方毫米的珊瑚组织内就有30000个虫黄藻。
虫黄藻需要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为了满足它“吃”阳光的胃口,珊瑚才有了这种向阳生长的特性。
19世纪40年代,日本生物学家在珊瑚虫体内观察到很多褐色小球。
这些褐色小球能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并能自身进行分裂繁殖。
这是虫黄藻第一次进入人类视线。
由于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它的存在一直饱受质疑。
19世纪50年代末,生物学家终于成功将虫黄藻从珊瑚虫体内分离出来了,至此它的‘江湖地位’才得以确立。
虫黄藻与珊瑚虫之间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
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珊瑚虫的代谢废物,合成的氧气和有机物则奉献给珊瑚虫;珊瑚虫也不会白白享用,除了负责给虫黄藻提供原料外,还为它提供了居所和保护。
有了虫黄藻后,珊瑚虫的生存压力大大减小,平时只需捕捉些“零食”作加餐即可,而赖以生存的主食就仰仗于虫黄藻的慷慨奉献了。
除了能给珊瑚虫提供主食外,虫黄藻还能促成它们骨骼的生长。
当然啦,并非所有的珊瑚都能与虫黄藻一起打拼,比如大部分造礁珊瑚都有虫黄藻共生相伴,而非造礁珊瑚则没有那么幸运了。
但是,万一虫黄藻跑掉或死掉了,与它相依存的造礁珊瑚就会得病,即出现白化现象。
在白化初期,如果虫黄藻能及时回到珊瑚体内,生病的珊瑚仍能起死回生;但要是持续白化时间太长,珊瑚就会因为严重缺乏营养而死亡。
虫黄藻对珊瑚的依赖则相对较弱,因为它们除了能与珊瑚共生之外,还能在某些原生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存在,比如珊瑚的“近亲”海葵等。
因此,虫黄藻可没你想的那么够义气,一旦出现海水污染或海水酸化,甚至是海水升温,它们就会“离家出走”,娇弱些的甚至一命呜呼。
所以说,珊瑚与虫黄藻之间的共生关系其实相当脆弱,得细心呵护才能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