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武汉大学829民事诉讼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397.56 KB
- 文档页数:7
武大民法考研真题试卷武汉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其法学专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民法作为法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研真题试卷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武汉大学民法考研真题试卷,供考生参考:武汉大学民法考研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行政权D. 知识产权2. 民法中,关于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必须经过登记B. 必须有书面合同C. 必须交付物权凭证D. 必须实际占有3. 下列哪种情形下,合同可以被认定为无效?A. 当事人一方违约B. 当事人一方欺诈C. 当事人一方胁迫D. 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民法中的代理制度及其法律效力。
2. 请解释什么是不当得利,并举例说明。
3. 阐述物权的保护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甲向乙借款10万元,约定一年后归还。
一年后,甲未按期归还借款,乙多次催讨无果,遂将甲诉至法院。
请分析甲乙之间的借款合同关系,并讨论乙的诉讼请求是否合理。
2. 丙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但发现房屋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丙与开发商协商未果,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请分析丙的权益,并讨论其可能采取的法律行动。
四、论述题(20分)请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论述婚姻家庭法中关于离婚时财产分割的原则及其法律依据。
注意事项:1.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2. 请确保答题内容准确、条理清晰。
3. 请在答题纸上作答,保持卷面整洁。
祝考试顺利!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模拟示例,实际考研真题试卷的题目和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考生在备考时应以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为依据,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准备。
2013年武汉大学629综合知识(含法理、宪法、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综合知识(C卷)科目代码:629法理部分(30分)一、辨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2.积极权利和消极权利二、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司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哪些?宪法部分(30分)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天坛宪草》2.基本人权原则3.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4.虚位元首制5.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二、简答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共10分)1.简述宪法法院在违宪审查方面所享有的广泛权限和特点。
民法部分(30分)一、辨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断2.抵押权与质权3.先合同义务与后合同义务4.数人分别侵权与共同侵权行为二、简答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请就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事实行为,各列举3例(共9例,亦可举实例)。
刑事诉讼法部分(30分)一、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1.什么是反对自证其罪规则?它在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有何积极意义?2.刑事诉讼中的检查监督原则具体体现为哪些具体内容?3.2012年颁布的刑诉法对刑事简易程序作出了哪些重大改革?行政诉讼法部分(30分)一、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5分)1.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特点。
2.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含义和规定。
3.确认判决及其运用。
二、论述题(共2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9分,共15分)1.如何看待行政诉讼第三人?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二干问题的解释”第5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得加重对原告的处罚,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的除外。
请评述此规定。
参考答案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综合知识(C卷)科目代码:629法理部分(30分)一、辨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答:略2.积极权利和消极权利答:略二、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司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司法具有如下特征:(1)专属性司法是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也就是以国家名义行使司法权的活动。
2013年武汉大学法学院627综合知识(宪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综合知识(A卷)科目代码:627宪法部分(30分)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宪法原则与宪法规则2.表达自由3.宪法惯例4.国家主席二、简答题(共1小题,每小题l0分,共10分)1.简述中国特别行政区制度。
参考答案: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综合知识(A卷)科目代码:627宪法部分(30分)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宪法原则与宪法规则答:宪法原则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
宪法规则是具体确定宪法权利、宪法权力、宪法义务以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宪法规则是具体确定宪法权利、宪法权力、宪法义务以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2.表达自由答:表达自由是指主张和通过各种方法发表、传递自己的意见、观点的自由,是公民的主要自由权之一。
各国宪法和法律对表达自由都做了规定,其中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是最重要的表达自由,有些法律文件中还将言论自由视为表达自由的主要内容。
3.宪法惯例答:宪法惯例是指宪法条文无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存在和通行并经国家默认、具有宪法效力的习惯和传统。
宪法判例是指宪法条文无明文规定,由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逐渐形成,并经国家认可、具有宪法效力的判例。
4.国家主席答:国家主席是指是国家的元首,最高领袖。
我国国家主席的职权包括:①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②人事任免权,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
③外交权,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唯一一项可以自行作出的职权,其余的职权都需要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作出);批准或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④荣典权,授予对国家有功勋的人员以勋章和荣誉称号。
二、简答题(共1小题,每小题l0分,共10分)1.简述中国特别行政区制度。
2013年武汉大学821法理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法理学(A卷)科目代码:821一、辨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l5分,共60分)1.Jus和Lex2.法律发展和“法律与发展”3.应然人权、法定人权和实有人权4.法制和法治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1.法理学有时也被称作法哲学。
请你结合下面罗素有关哲学价值的论述,谈谈你对学习与研究法理学的意义的看法。
(30分)“哲学的价值大部分须在它的极其不确定性之中去追求。
没有哲学色彩的人一生总免不了受束缚于种种偏见,由常识、由他那个时代或民族的习见、由未经深思熟虑而滋长的自信等等所形成的偏见。
对于这样的人,世界是固定的、有穷的、一目了然的;普通的客体引不起他的疑问,可能发生的未知事物他会傲慢地否定。
但是反之,正如在开头几章中我们所己明了的,只要我们一开始采取哲学的态度,我们就会发觉,连最平常的事情也有问题,而我们能提供的答案又只能是极不完善的。
哲学虽然对于所提出的疑问,不能肯定告诉我们哪个答案对,但却能扩展我们的思想境界,使我们摆脱习俗的控制。
因此,哲学虽然对于例如事物是什么这个问题减轻了我们可以肯定的感觉,但却大大增长了我们对于事物可能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知识。
它把从未进入过自由怀疑的境地的人们的狂妄独断的说法排除掉了,并且指出所熟悉的事物中那不熟悉的一面,使我们的好奇感永远保持着敏锐状态。
”(摘自《哲学问题》第15章,罗素著,何兆武译)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30分)2012年11月19日浙江温岭公安官方微博发布信息:“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女教师虐童事件经警方深入侦查,根据罪刑法定原则,认为涉案当事人颜艳红不构成犯罪,现依法撤销刑事案件,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羁押期限折抵行政拘留。
今天,温岭警方依法释放颜艳红。
”随后《北京青年报》发表社评:《温岭虐童女教师真的无罪吗?》;《新京报》同样表示“温岭虐童案尚有疑问需解释”。
2010年武汉大学828民事诉讼法学考研真题
科目名称:民事诉讼法学(A卷)
科目代码:828
注意: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反诉
2.严格证明
3.特别地域管辖
4.当事人能力
5.主张共通原则
6.先予执行
7.抗辩
二、简答題(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91分)
1.确认之诉有哪些特点?
2.诉讼标的在民事诉讼中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3.人民法院受理原告的起诉后,会产生哪些方面的法律效果?
4.根据民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哪些案件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5.简要回答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6.简述执行担保的成立条件。
7.根据民诉法的规定,民事决定适用哪些事项?
三、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24分,共24分)1.论述上诉利益及其判断标准。
2013年武汉大学821法理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法理学(A卷)科目代码:821一、辨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l5分,共60分)1.Jus和Lex2.法律发展和“法律与发展”3.应然人权、法定人权和实有人权4.法制和法治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1.法理学有时也被称作法哲学。
请你结合下面罗素有关哲学价值的论述,谈谈你对学习与研究法理学的意义的看法。
(30分)“哲学的价值大部分须在它的极其不确定性之中去追求。
没有哲学色彩的人一生总免不了受束缚于种种偏见,由常识、由他那个时代或民族的习见、由未经深思熟虑而滋长的自信等等所形成的偏见。
对于这样的人,世界是固定的、有穷的、一目了然的;普通的客体引不起他的疑问,可能发生的未知事物他会傲慢地否定。
但是反之,正如在开头几章中我们所己明了的,只要我们一开始采取哲学的态度,我们就会发觉,连最平常的事情也有问题,而我们能提供的答案又只能是极不完善的。
哲学虽然对于所提出的疑问,不能肯定告诉我们哪个答案对,但却能扩展我们的思想境界,使我们摆脱习俗的控制。
因此,哲学虽然对于例如事物是什么这个问题减轻了我们可以肯定的感觉,但却大大增长了我们对于事物可能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知识。
它把从未进入过自由怀疑的境地的人们的狂妄独断的说法排除掉了,并且指出所熟悉的事物中那不熟悉的一面,使我们的好奇感永远保持着敏锐状态。
”(摘自《哲学问题》第15章,罗素著,何兆武译)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30分)2012年11月19日浙江温岭公安官方微博发布信息:“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女教师虐童事件经警方深入侦查,根据罪刑法定原则,认为涉案当事人颜艳红不构成犯罪,现依法撤销刑事案件,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羁押期限折抵行政拘留。
今天,温岭警方依法释放颜艳红。
”随后《北京青年报》发表社评:《温岭虐童女教师真的无罪吗?》;《新京报》同样表示“温岭虐童案尚有疑问需解释”。
2013年武汉大学827刑事诉讼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刑事诉讼法学(C卷)科目代码:827一、辨析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刑事诉讼目的、刑事诉讼结构2.沉默权、拒绝作证权3.传来证据、传闻证据4.绝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5.证明责任、证明标准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无罪推定的产生与发展经过是什么?其性质如何定位?2.反对自证其罪规则及其在我国新刑诉法中确立的意义是什么? 3.证人作证制度在2012年颁布的刑诉法中有哪些新内容? 4.2012年颁布的刑诉法对刑事简易程序作出了哪些改革?5.我国刑诉法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诉讼制度方面有哪些特殊规定?三、论述题(25分)浅谈刑事诉讼法中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二者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刑事诉讼法学(C卷)科目代码:827一、辨析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刑事诉讼目的、刑事诉讼结构答:(1)刑事诉讼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就《刑事诉讼法》第l条规定的文字表达而言,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是以惩罚犯罪为主旨的,缺乏保障人权的精神。
如此,《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加以弥补。
(2)刑事诉讼的结构是指控诉、辩护和审判三方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组合方式和相互关系。
诉讼结构不同,由此发生的诉讼效果、发挥的诉讼功能也不一样。
(3)刑事诉讼目的与结构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①刑事诉讼结构对于目的的手段性,决定了结构受目的的制约和支配。
在刑事诉讼中,结构模式的选择由对该结构将要发挥的功能的预期所决定。
不同的诉讼功能要求的往往是不同的结构,特定的诉讼功能,与特定的诉讼结构相适应。
刑事诉讼的功能是揭示案件真相、确认犯罪行为人及其刑事责任并在此过程中保障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自由权利不受侵犯,良好的结构形成的三方制约有利于发挥这一功能。
2013年武汉大学627综合知识(含法理、宪法、刑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综合知识(A卷)科目代码:627法理部分(30分)一、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英美法系的主要特征。
2.简述什么叫“第三代人权”。
3.简述公平与法的关系。
宪法部分(30分)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宪法原则与宪法规则2.表达自由3.宪法惯例4.国家主席二、简答题(共1小题,每小题l0分,共10分)1.简述中国特别行政区制度。
刑法部分(30分)一、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1.简述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2.简述自首与坦白的区别。
3.简述危险驾驶罪及犯罪构成。
行政诉讼法部分(30分)一、辨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行政救济与行政诉讼2.起诉期间与诉讼时效二、简答题(共2题,每小题9分,共18分)1.试述可诉行政行为与不可诉行政行为。
2.试述行政诉讼二审判决的种类。
民事诉讼法部分(30分)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形成之诉2.合议制度3.主张责任4.撤诉二、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l4分,共14分)1.试评析最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保全制度的修改。
参考答案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综合知识(A卷)科目代码:627法理部分(30分)一、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英美法系的主要特征。
答: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系、判例法法系,指以中世纪以来至今的英国普通法为基础的,以及在其法律传统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各个国家与地区的法律的总称。
主要特征如下:(1)在英美法系,以普通法为基础,判例法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遵循前例”(Stare decisis)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
(2)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虽然也有制定法,甚至制定法愈来愈多,但是,判例法仍然是其法律渊源的主体。
2013年武汉大学628综合知识(含法理、宪法、行政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综合知识(B卷)科目代码:628法理部分(30分):一、辨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上位法与下位法。
2.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规则。
二、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法律程序正当性的衡量标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宪法部分(30分):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法治与宪政2.社会宪法3.宪法变迁4.宪法权利二、简答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简述中国宪法关于检察制度的规定。
行政法部分(30分):一、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行政均衡原则的内容。
2.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
3.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条件。
刑事诉讼法部分(30分):一、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什么是无罪推定原则?它有哪些配套规则?2.什么是反对自证其罪规则?它在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有何积极意义?3.2012年颁布的刑诉法对刑事简易程序作出了哪些新规定?民事诉讼法部分(30分):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诉讼标的2.陪审制3.本证4.延期审理二、论述题(共1题,每小题14分,共14分)1.试评析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于举证时限的规定。
参考答案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综合知识(B卷)科目代码:628法理部分(30分):一、辨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上位法与下位法答:略2.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规则答:略二、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法律程序正当性的衡量标准。
答:法律程序具有独特的评价标准,即法律程序的正当性。
一般认为,法律程序的正当标准最初有两个,即“任何人都不应当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和“当事人有陈述和被倾听的权利”。
2013年武汉大学829民事诉讼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辨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l2分,共48分)
1.反诉与反驳
答: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诉讼法上称为本诉)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
反驳,是被告对原告起诉请求所依据的事实、理由、证据的辩驳。
(1)二者的联系:
①反诉和反驳都是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权利,被告可以只提出反驳,也可以既反驳又反诉。
②有时反驳与反诉的理由是相同的,
(2)二者的区别:
①性质不同
反诉是被告针对原告的本诉提起的,是一种独立的诉,具有诉的性质。
而反驳则只是被告反驳原告的一种诉讼手段,不是一个独立的诉,不具有诉的性质。
②前提不同
反诉是以承认本诉的存在为前提,被告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并不加以否定。
而反驳则是以否定原告提出的部分或全部诉讼请求为前提。
③目的不同
被告反诉的目的除抵消、吞并、排斥原告提出诉讼请求,使本诉的原告败诉外,还对本诉的原告提出了独立的反请求,主张独立的权利。
而反驳的目的只是否定原告提出的诉讼请
求,没有独立的诉讼请求。
2.诉讼代表人与诉讼代理人
答:诉讼代理人,是指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实施诉讼行为的人。
诉讼代表人,是指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或集团诉讼中的一人或几人、为了共同诉讼人或者集团成员的共同利益或者相同利益,代表他们进行诉讼的人。
诉讼代理人与诉讼代表人都是代表他人为一定诉讼行为,但是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1)与诉讼标的利害关系不同
诉讼代理人不是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既没有共同的利害关系,也没有相同的利害关系,只是代理当事人为一定诉讼行为;而诉讼代表人本身也是当事人,他与被代表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的或者相同的利害关系。
(2)诉讼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
诉讼代理人诉讼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是根据法律规定或接受当事人委托,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其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法律教育网而诉讼代表人所为诉讼行为的目的,既维护自己的利益,也要维护被代表人的利益。
(4)产生的根据不同
诉讼代理人是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委托产生;而诉讼代表人是由同一方当事人推选或者人民法院与之商定产生的。
3.证据能力与证据力
答:证据能力,亦称证据资格,证明能力或者证据的适格性,它是指证据资料可以被采
用为证据的资格。
证明力,也称证据价值、证据力,它指的是证据对于案件事实有无证明作用及证明作用的大小。
证据能力是证明力的前提,有了证据能力才会有证明力。
区别:
(1)判断证据能力是以证据材料的取舍为目的,而判断证明力则是以证据事实能否证明案件事实为目的。
(2)对证据能力的判断可能会受到法律的诸多制约,如英美法中就设里了大量的证据规则;而对证明力的判断法律却不宜过多约束,应视个案具体情况而定,如欧陆国家中世纪关于证明力分级的法定证据制度早已被抛进了历史垃圾堆。
(3)对于证据能力的判断,不同国家的立法可能赋予了不同的判断标准,但对证明力的充分判断却是各国证据法的共同追求。
4.当事人与正当当事人
答:当事人,是指民事诉讼中以自己的名义要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或者法律关系、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起诉方和被诉方。
正当当事人,是指当事人就特定的诉讼,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成为原告或被告,因而受本案判决拘束的当事人,也称为当事人适格。
两者都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都与案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即争议的民事权益属于自己的或受其管理支配的,没有这种关系参与诉讼的人,不是诉讼当事人;都会受人民法院的裁判、调解书的拘束。
但是符合当事人条件的诉讼参加人未必就是正当当事人,需要经过法院的审查,符合正
当当事人的成立要件,才能成为正当当事人。
二、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l 2分,共72分)
1.诉的合并的条件有哪些?
答:诉的合并,是指法院将分别提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某种联系的诉合并在一个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制度。
(1)拟合并的几个诉必须存在牵连关系,也即各诉的相关要素存在联系,包括诉的主体牵连和诉的客体牵连,这是诉的合并的本质要件。
(2)拟合并的几个诉应属于同一人民法院管辖,不能违反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案件管辖的规定。
(3)诉的合并审理能够达到诉讼经济的目的。
由于合并审理的诉具有相对独立性,人民法院在审理中应分别情况作出判决。
如果诉的合并会导致诉讼更加复杂,不符合诉的合并目的,则不应合并。
2.专属地域管辖有哪些特征?
答:某些特殊类型的民事案件,法律强制规定必须由一定地区的特定法院管辖,其他法院无权管辖,也不允许当事人协议变更管辖的,称为专属管辖。
专属管辖具有优先性、排他性与强制性。
(1)专属管辖具有优先性,在案件属于专属管辖时,优先适用专属管辖。
(2)专属管辖具有排他性:
①排除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的适用。
凡属专属管辖的条件,只能由法律规定的法院管辖,其他人民法院都无权管辖。
②排除协议管辖的适用。
它排除了诉讼当事人以协议方式变更属于专属管辖案件的管辖,当事人不能以双方协议的方式选择国内的其他法院管辖。
(3)专属管辖具有强制性,专属管辖的案件不得适用一地域管辖或者特殊低于管辖,当事人也不得协议变更,外国法院亦无权管辖。
3.自认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答:自认是一方当事人作出的,认为对方当事人的事实主张是真实的意思表示。
自认的构成要件包括:
(1)当事人自认的时间必须发生在口头辩论或准备程序中。
(2)当事人的自认必须针对法律允许自认的事实,而不能针对另一方提出的诉讼请求或法律、法规、法律的解释。
(3)自认的事实必须对作出自认的一方当事人不利。
当事人所作的有利于自己的陈述不能构成自认。
(4)自认必须采用法律认可的方式。
(5)自认必须就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而进行。
4.简述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答:既判力主观范围就是既判力对诉讼主体的拘束范围,即既判力对参与诉讼的哪些人产生作用。
(1)既判力主观范围的相对性
判决的既判力则是指判决的内容会对特定范围的主体形成的拘束力,因为判决内容的特定性,既判力的主观范围也应该是特定的。
一般情况下,由于判决的内容仅仅针对当事人双
方发生的纠纷,所以并不能对当事人以外的其他没有参与到诉讼中的人产生既判力。
(2)既判力主观范围有相对性,也有相对性的例外。
即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
主要情形有:
①向请求标的物的持有人的扩张。
②向当事人继受人的扩张。
③向诉讼担当的被担当人扩张。
5.简述督促程序的特点。
答:督促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给付金钱和有价证券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附有条件的支付令,催促债务人限期履行义务,若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不提出书面异议,则该支付令即具有执行力的一种特殊程序。
督促程序的特点主要包括:
(1)专门性。
主要体现在:①督促程序的适用范围,仅为债权人请求给付金钱和有价证券的非讼案件;②关于债务和送达的特殊要件,主要有债务已到履行期、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
(2)非讼性。
主要体现在:①督促程序中,仅有一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债务人并不参加审理;②督促程序因债权人的申请并非起诉而开始;③原则上不开庭审理,不可能也无须法庭辩论,法院依据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进行书面审理。
(3)简捷性。
主要体现在:①实行独任制;②没有法庭辩论,采取自由证明,程序并不复杂;③一审终审,即若债务人对支付令提出合法异议的则督促程序终结,若债务人没有提出支付令异议或异议被驳回的则支付令具有既判力和执行力。
(4)适用选择性。
即督促程序的适用具有可选择性,亦即债权人对督促程序有选择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