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255.99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风景园林的要求日益提高。
如何设计出具有时代感、舒适感、美感的现代风景园林是设计师要不断探索和追求的,本文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理念景观设计城市看法1 概念探讨传统的园林称“park”或“garden”,l9世纪下半叶以后称“landscapearchi— tecture”即“景观”。
园林设计的因素包含构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与塑造、园林建筑布置、园路和场地,植物种植,置石,假山与小品的设置等。
是文科与工科的贯穿、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交融、在广义建筑学中与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共同组成一个学科和建设的系列。
而绿地是城市用地的一种类型,指以有生命的绿色植物种植和覆盖的用地。
建设绿地的行为称绿化。
林学、农学、园艺学和园林学等都是与绿化相关的学科而各有其本门研究的范畴。
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城市绿地系统的专项规划,而城市景观不仅有绿化的要求,更要着眼于园林城市建设。
说绿就是美是不全面的。
园林不仅是绿,还有美学和园林艺术的内容。
2 城市景观的本质理念城市的概念也是循时代而发展的。
进入现今的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城市的本质从来就是而现在更应强调的就是人类聚居藉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
环境的综合性决定了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综合性。
综合多样的城市景观可概括为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
人工景观诸如建筑物,构筑物及街道、广场、驳岸等;自然景观包括大自然景观和人造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的普遍问题是过于人工化。
园林构成因素中面积最大的是绿色植物。
惟绿色植物,既可与山水自然景观亲和,又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并可有效地综合生态环境与景观两方面来隔离过于密集的建筑景观。
从宏观而言,为了防止城市发展成“摊大饼”,可用隔离绿地加以分隔,而有些城市既想用这种名义,又打算作为建筑预留地用,因此称为绿化隔离带,这样用地性质就不是绿地了。
实践下来必然是雷声大雨点小,有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隔离带用地被批准为建设用地。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思考一、引言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1.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逐渐走向成熟。
在此期间,我国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共空间项目,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外滩等。
这些项目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国际上也获得了认可。
2.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更加注重环保、可持续性和人性化。
例如,在建设公共绿地时,要充分考虑植被种植、雨水收集和利用等因素;在建设城市广场时,要注重人流、车流等交通组织,以及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设施。
3.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在建设城市公共空间时,有些项目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功能和实用性;有些项目缺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还有些项目在建设初期缺乏后期管理和维护等。
三、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1. 环保可持续性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例如,在植被选择上,会更多地考虑本地植物和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在水资源利用上,会更多地采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等方式。
2. 人性化未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人性化。
例如,在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会更多地考虑人们的需求和活动方式,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休闲娱乐设施。
3. 数字化未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将更加数字化。
例如,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对公共空间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结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在不断发展中,未来将更加注重环保、可持续性和人性化。
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将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浅析景观园林设计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的深入认识,回归生态自然环境观念的加强,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园林的绿化设计,追求生态环保生活。
本文就对当前园林景观环境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设计理念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园林;设计;问题一、城市园林的重要性城市园林可起到降低气温、调节湿度、遮阳防晒、防风抗风(当狂风受森林阻挡之后,风被迫分两路前进,一路从森林的缝隙中穿流而过,一路从林冠上越过,这样风力一般可降低40%~60%,最大可降低49% ~68%)、屏蔽噪音(据测定,绿化街道比未绿化街道可降低噪音8~10dB)和有害射线、滞尘防污染、净化空气、提高大气含氧量的作用,从而改善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绿化还可以美化城市,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整洁健康的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让人们在工作之余得于放松身心,缓解疲劳。
园林设计营造的植物景观不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欣赏感知的对象,而且还为市民户外游憩和交往提供丰富的空间二、我国园林的发展方向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鲜明的视觉形象、良好的绿化环境、足够的活动场地,这是基本的出发点,随着景观环境建设的发展,仅仅满足这3方面,肯定还远远不够。
但这毕竟是远期景观建设发展的基础,对于未来景观建设的腾飞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正是基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三元,在众说纷纭的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流派中,3种新生流派正在脱颖而出。
2.1 与环境艺术的结合:重在视觉景观形象的大众景观环境艺术流派;2.2 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结合的城市景观生态流派:以大地景观为标志的区域景观、环境规划;以视觉景观为导向的城市设计,以环境生态为导向的城市设计;2.3 与旅游策划规划的结合:重在大众行为心理景观策划的景观游憩流派。
这3种流派代表着现代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
三、园林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3.1 地形在园林设计里是最基础的要素,选择合适的地址是一切室外活动的基础,会涉及园林的主题表现形式、整体空间各要素的构成和身临奇境的空间感受。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浅析城市公园作为提供市民休憩的公共场所,不仅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调节城市环境,而且促进城市人文活动的交流,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公园由原先的休憩、游览、教育逐步偏重于人与自然的交流。
为更好地顺应城市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在满足功能同时,应顺应时代的变化,满足居民日益丰富的需求。
一、城市公园定义早期的城市公园是贵族私家花园的局部开放及公共化,即所谓的公共花园,他仍具有花园的性质。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起源于美国,19世纪50年代,纽约等美国的大城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同时也面临城市大扩张引发的环境问题,中央公园在此环境下应运而生,奥姆斯特德及沃克斯二人合作纽约中央花园,标志着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景观的到来。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
它主要是规划建设于城市范围内的绿地,为居民提供日常的游览、观赏、休息保健和娱乐等活动,而且具有美化城市景观面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功能等作用。
根据2002年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公园绿地定义为“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和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回顾我国城市公园发展过程虽然不断前进,但与世界发展水平比还是十分缓慢,这与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以及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十分不协调,跟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城市公园建设水平的差距还是很大,主要表现为人均面积低、公园类型单一和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低等问题。
二、城市公园景观的意义城市公园以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城市景观、丰富市民生活为目標,在组建城市公共生态生活空间的同时,兼具人文意义,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使城市重新换发文化活力;此外,城市公园担当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功能,为城市的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生物多样性场所。
城市公园的建设还可以提升城市经济价值。
城市与公园的结合可以提升城市的土地价值,有效地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园景观可以使城市富有魅力和综合竞争力。
浅谈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摘要:城市的景观园林就如同一个亮丽的文化标记,凸显着整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现代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城市里景观园林的建设工作,也变得尤为重要。
文章立足我国园林绿化景观现状,探讨提升我国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水平的重要策略,以期为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有几个方面: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
二是美化市容,充分烘托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
城市园林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同时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营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从而使城市色彩更丰富,外观更美丽,并且通过不同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充分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使城市更富文化品位。
三是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忽视的一些问题(1)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性不强。
关于我国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需要在专业性上不断提高,只有专业水平得到认可,才能够为今后的园林工作做出很大的贡献。
现代园林景观建设就是我们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在不同的程度对环境进行改善,这也是现代生态园林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提高我国园林景观建设的专业性人才是我国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不断进行改善和调整。
(2)在总体规划上忽视绿地设计师的参考。
现在大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往往只单纯参考了规划师与建筑师的意见,忽视了设计师意见,使园林建设很难达到功能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效果。
(3)忽视植物空间布局与造景之间的规划。
日前现在大多数园林的绿化建设只重视总体的布局规划,忽视了功能与生态效益,单纯地认为园林绿化就是随便种植花、树木等,结构凌乱,色彩搭配不协调,植物稀少,营造的景观单调乏味,不仅体现不出艺术气息,还缺乏生机盎然的景象。
现代园林景观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公共空间。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注重美学,更重要的是结合功能性和环境保护,打造出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城市绿色空间。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现代园林景观案例,来探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和意义。
案例一:中央公园中央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占地面积200公顷,是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园内的景观设计融入了现代建筑和自然景观,采用了多样的植物种植和雕塑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风貌。
公园内还设置了休息亭、瑜伽区、儿童游乐场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案例二:滨水公园滨水公园位于城市河岸边,是一个以水景为主题的现代园林景观。
公园设计充分利用了河流资源,打造了水系景观,如人工河流、喷泉、湖泊等,营造了一种优美的水景环境。
园内种植了各类水生植物,吸引了许多候鸟在此栖息繁衍。
同时,公园还设置了休闲步道、观景平台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欣赏自然美景的场所。
案例三:科技园区绿化科技园区绿化是一个位于城市科技园区的现代园林景观项目。
设计师在该园区大量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如自动灌溉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使园区绿化管理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园区内种植了各类花草树木,并结合了现代建筑风格,营造了一个宜人的工作环境。
同时,该园区还拥有休闲广场、健身设施等公共空间,提升了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注重整体规划和细节把握,结合了现代科技和绿色植被,打造了一个舒适、宜人的城市绿地空间。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能丰富城市人们的生活,还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设计师们将继续创新,结合科技和自然,打造出更多优质的园林景观项目,为人们创造出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和科学,在当今社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
的关注。
通过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和趋势,为未来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启发。
案例一:城市公园改造项目
这个案例是一次城市公园的改造项目,旨在提升城市居民的休闲体验。
设计团
队在保留现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通过合理布局景观元素和引入现代艺术装饰,使公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了增加互动性,设计团队还设置了人工湖泊和儿童游乐设施,吸引更多家庭前来游玩。
案例二:住宅小区绿化设计
这个案例是一个住宅小区绿化设计项目,目的是打造一个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
设计团队在小区内设计了多处花园和绿化带,并采用了现代景观设计理念,结合植物的选择和布局,打造出一个绿意盎然的生活空间。
同时,设计团队还在小区内设置了健身路径和休闲区域,为居民提供更多户外活动的选择。
案例三:商业中心景观设计
这个案例是一个商业中心的景观设计项目,旨在通过景观设计提升商业中心的
品位和吸引力。
设计团队在商业中心周围设置了绿化带和花园,为商业建筑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通过合理的灯光设计和艺术装饰,商业中心的外观焕然一新,更具视觉冲击力。
设计团队还结合商业中心的功能特点,设置了休闲露台和户外座椅,提供更多休闲场所,吸引更多顾客。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不同场景下展现出了丰富
多样的表现形式,体现了设计师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创造力。
希望今后的园林景观设计能够继续秉承这种设计理念,为人们打造更美好的生活空间。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美学要点分析1.自然美学: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注重自然美的表现,追求自然景观的真实、原始和独特之处。
利用地势、植被、水景等元素,创造出自然、流畅、有机的景观。
例如,引入自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等,并结合自然光线的变化,营造出具有自然光影效果的景观空间,使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2.简约美学: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追求简约、纯粹的设计风格。
通过简化元素和形式,去除繁杂的装饰,突显空间和景观的原始风貌。
通过减少冗余的设计,使人们能够更加专注地感受到景观的美。
同时,简约美学还追求整体性和谐,使设计与环境相融合,达到一种视觉的平衡和完美。
3.功能性美学: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强调功能性,即在美观的同时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例如,在城市中,园林景观不仅仅是一种美的享受,还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的场所。
园林设计要考虑到人们的活动需求,创造出能够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景观空间。
例如,设置休闲区、游乐设施、运动设施等,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4.可持续发展美学: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强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设计中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
例如,采用自然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节约用水;利用植物来净化空气和城市微气候调节等。
可持续发展美学要求设计能够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园林景观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除了以上几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美学要点还包括创新、人文关怀和文化传承等。
创新是指设计要敢于突破传统,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元素,打破常规,体现个性和独特性。
人文关怀是指设计要考虑到人们的情感和需求,营造出令人心情愉悦、舒适的环境。
文化传承是指设计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体现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美学要点是多方面的,既强调自然美,又注重简约、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要创新、关怀人文和传承文化,使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元,符合人们的审美和实际需求。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浅析
发表时间:2014-12-05T16:39:39.95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郭璟
[导读] 风格中的个性化显现所谓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简言之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优美而舒适的第二自然外部空间环境。
郭璟(赣州市天成市政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江西赣州 341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不断进行的城市化建设,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要求也越来也越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
城市园林景观成为城市建设和市容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越来越受重视,也越来越受大众关注,成为了富有时代意义的学科。
本文从园林景观的风格和视角两个大部进行阐述和论述。
关键词:现代景观;风格;视觉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既要是一个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新场所,又要是一个空间的合理区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便于人们生活与活动的理想场所。
具体如何将审美设计以情感和生命的意味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体现,笔者认为,则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风格中的个性化显现所谓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简言之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优美而舒适的第二自然外部空间环境。
园林一词从广义上讲,包括公园、广场、自然景物、街道绿地、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庭院等构成的城市绿地系统。
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各种自然要素或人工要素创造和安排环境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享受的手段,它是以空间审美为主导的、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以物质化的手段表现出文化的精神价值。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风格性,笔者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方面是景观构成形态形成的可视空间达到某种抒情的“景观图式”,即如中国园林中的“空间抒情意味”。
在以“一勺代水、一卷代山”的富于人文意蕴的造园形象中突现出来,或如“英国风景园”中的“如画的”空间层次意蕴。
另一方面是现代绘画结构形态形成的“平面图式”,侧重于水平方向的心理体验表达,在平面与框架中去寻求“趣味的中心”的形式运用。
这两种风格形式在不同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空间设计方式中迥异于传统的观念,无论是其平面形态还是垂直轮廓的变化,其处理形式不仅仅是追求单一的绿地覆盖率,来达到城市绿地设计最终目的。
生态学的多样化原则应体现在完美的整体风格的和谐之中。
③从这个意义上能确切地说,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是简单地用材料来进行组合,而是通过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法则来实现的。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即地形、植物造景、建筑与环境艺术小品、水体等要素。
设计美的构成法则运用节奏与韵律、尺度与比例、和谐与统一、调和与对比等一般形式美的构成法则去满足实用功能与审美的双重要求。
因此,它是艺术美、科学美、社会美。
同时,设计美的主体则是物质主体和精神主体的统一,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主体。
这种辩证的统一关系,使设计美主体心理构成不复有元素的独立性,是建立在现代美学基础上的空间经营,而成为“知、情、意”的整合。
现代城市景观风貌变化显著,从早期盲目模仿西方园林风格到现在我们要冷静思考,使之趋于理性。
那么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首先取决于符合现代景观风貌,力求达到高品位的审美层面。
因此,借鉴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目的正是在于提高我国目前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品质,通过对其形式、色彩、肌理的借鉴,使原有一味追求绿地率、三维绿量的倾向得到改变,这就要求设计师们更加注重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
其次是取决于人们的生活层次、生活品位、生活情趣,然后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法则,用理性的分析方法,努力创造设计美在使用功能中的体现,突出主要方面,并从其入手,以设计、艺术、经济、综合功能这四个方面的关系为基础,用审美观、科学观进行反复比较,最后得出一种最优秀的设计方案,这就是个性化的设计过程,应使之成为当今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主导性原则。
二、空间中的视觉变化的愉悦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空间的规划是空间得以建立的基础,而这个规划的首要工作是空间区分。
对于一名设计师而言,常以图形的方式将空间在平面上的合理布局绘制成平面图,平面图几乎是一种完全脱离实物的抽象划分。
然而它却是我们要整体地了解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空间这一有机体的第一手资料,不管设计是否合理,它都是确定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空间的设计艺术性和美学价值时最重要的原始凭证。
从设计角度分析,空间的合理区分是依靠其构成要素来完成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空间是多用途空间,它既是人们休闲活动的场所,又是人们相互交流情感的社交空间。
要使每一种构成要素的功能得到完美的结合,在设计中,就必须遵循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法则,使其在各种功能因素中显现出来,形成绚丽多姿的环境气氛,使人们在审美的情感世界中产生共鸣,并能从中寻求视觉变化的愉悦。
人类的心理活动内在地包括了认知、情感、意志三种不同的成分。
而在认知过程中,感觉和知觉又构成整个认知活动的基础。
感觉包括内部感觉、外部感觉两种。
而视觉属于外部感觉的一方面,外部感觉就是外部事物刺激物体表面感受器所产生的感觉。
在视觉艺术中,构成法则是任何欣赏对象中都具有特性的优秀的艺术品,在这方面往往予以强调,从而产生一种健康、安定、平静而满足的愉悦情趣。
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在观察物体时不可能一眼就看清楚整个物体的形象,而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这种先后顺序即视觉流程。
如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各种构成要素应按一定的层次进行安排,以造成视觉上的连续感、秩序感和韵律感。
连续感、秩序感和韵律感同视觉流程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在设计上则同视觉引导(构成要素的安排)有着重要的联系。
就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艺术而言,所设计的形象应有一定的整体性,整体中局部之间的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和谐与统一等是传统形式美的原则,由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素养的不同而导致审美观念的差异。
也就是说,我们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艺术之美的理解不能只观其表,而要进一步认识到“空间的合理性”是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主体,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审美情趣,丰富人们对视觉形象的深刻感受,从而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美学问题,可以概括地解释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视觉艺术和审美观问题。
环境是人们活动的物质环境,同时又以其艺术形象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
那么作为第二自然的外部空间环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使用功能和精神特征。
众所周知,绘画是通过颜色和线条来表现物体形象,音乐是通过节奏和旋律来表现物体形象,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艺术形象生成是在其各种构成要素和空间之中,具有自身的形式美法则。
不同构成要素的交织融合所构成的园林环境、形式等却都具有不同的艺术形象,不同的艺术形象具有不同的意境。
形式的变化、构成要素中材料肌理对比和形象特征等通过人的视觉信息传达,最终目的都是使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空间的艺术形象更加和谐统一,在人的情感世界之中产生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1]周航,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2]温亚利,浅谈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南方农业. 2012(12)[3]郭思佳,浅析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湖南林业科技.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