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城镇居民消费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174.66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价3、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二、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现状分析1、创新生产的定义和指标体系创新生产是一个多维度、复杂且动态的过程,涵盖了从新思想的产生、研发活动的进行,到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商业化应用的整个过程。
在中国,创新生产被赋予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角色。
本文所指的创新生产,主要关注科技创新,即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产生新知识、新技术,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为了全面、系统地衡量创新生产,需要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际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
创新投入指标主要包括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等,反映了一个地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创新产出指标则包括专利数量、技术市场成交额等,直接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成果和效益;创新环境指标涵盖了教育水平、科技服务机构数量等,这些因素对于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这一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评估中国各地区创新生产的水平、结构和特点,为后续的空间计量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这一指标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创新生产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2、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总体情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在区域创新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从总体情况来看,中国的区域创新生产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创新生产的地理分布不均。
尽管全国范围内的创新活动都在不断增加,但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区域,其创新生产的规模和速度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
这些地区的创新资源丰富,科研机构和高校众多,为创新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创新生产的行业差异明显。
高新技术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是创新生产的主要领域。
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引言: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是一种用于研究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的经济计量模型。
它将传统的面板数据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通过考虑地理位置的空间依赖性,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对一组实证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应用和研究意义。
方法: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中,我们通常使用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或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来描述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
其中,空间滞后模型假设经济变量受到自身和周围地区变量的影响,而空间误差模型则假设经济变量受到空间误差项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空间权重矩阵来衡量地理位置之间的空间相关性。
常见的空间权重矩阵包括邻近矩阵、距离矩阵和辐射矩阵等。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或极大似然估计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
最后,通过计算模型的拟合度和显著性检验来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实证分析:以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为例,我们选取2000年至2020年的面板数据,包括了中国各个城市的经济增长率、人口、投资和财政支出等变量。
我们将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应用于这些数据,以探讨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
首先,我们构建了一个邻近矩阵来衡量城市之间的空间相关性。
然后,我们分别使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经济增长率进行分析。
在估计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城市的人口、投资和财政支出等因素,并对模型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和拟合度分析。
实证结果显示,城市之间的经济增长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均表明,城市的经济增长率受到自身和周围地区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同时,人口、投资和财政支出等变量也对经济增长率产生了显著影响。
第41卷第6期 城市学刊 V ol.41 No.6 2020年11月 JOURNAL OF URBAN STUDIES Nov. 2020人口老龄化、房价波动与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空间特征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周建军,刘奎兵,李 祥(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摘要:基于2007—2018年的全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人口老龄化、房价波动与住房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表明,省际城镇居民住房消费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高值与高值集聚、低值与低值集聚的空间特征;人口老龄化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中均对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影响为正,这说明由于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老龄化对住房消费的负面冲击尚未显现;房价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中对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影响在临近省份或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都是正向的;引入老龄化与房价的交互项发现,老龄化不但本身会对住房消费产生影响,还将通过房价进一步对住房消费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房价;城镇住房消费;空间特征中图分类号:F 293.3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 issn. 2096-059X.2020.06.004文章编号:2096-059X(2020)06–0020–08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口占比快速提高,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2.9%,我国已经进入中深度老龄化社会。
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房价与住房需求同时上升的现象。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9 206元每平方米,相比于2007年的3 863.9元上涨了138%,东部地区房价的增长远高于中西部房价的增长并且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我国的年住房销售面积也由2007年的77 354.72万平方米增长至2019年的171 558万平方米,相比于中西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支出更高,我国城镇住房需求快速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第二组数量经济与理论方法(二)(数理经济学等),全文11932字。
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朱璐璐肖腊珍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摘要】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
在对教育投资等内涵的理解基础上,从教育投资规模、教育投资质量和教育投资公平度三个方面选取反映教育投资状况的指标,运用教育基尼系数量化了我国1997-2007年30个省份的教育投资公平程度。
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我国教育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因果关系,建立合适的Panel Data和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投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当基础教育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逐步递减;各区域的高等学历人才并不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非常低;目前东、中部地区的教育投资的公平状况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可以较好促进经济的发展。
并提出要继续加大各地区教育投入,同时注重高等人才的培养,继续解决好教育投资公平问题。
关键词:教育投资规模教育投资质量教育投资公平教育基尼系数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是实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以及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目标的主要途径,因而经济增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但是人口质量不高,人力资本存量不多,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严重失衡。
人力资本低质量,低存量造成的人力资本缺乏使其外在效应的产出受到严重限制,人力资本收益递增的规律难以发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发展形势较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差。
除了政策以及地域、气候因素外,劳动者的素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
地区差异的拉大使得高素质的劳动力继续往东部流动,尤其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促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快,而东西部的差异继续增大。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安虎森王雷雷吴浩波摘要本文根据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检验建立面板空间误差模型,分别以二氧化硫排放量、烟(粉)尘排放量、废水排放总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衡量环境污染程度,对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实证检验。
本文研究表明:“倒N”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确实存在,而且还验证单位生产总值的污染排放量(产生量)随地区经济发展的提高而下降;四种污染排放物都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这意味着各地区的节能降耗减排政策不能孤立地实施,应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同时实施,这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加强协调;过分强调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环境改善,要么是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污染排放量,要么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面板空间误差模型;空间自相关性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14)09-0001-08作者简介安虎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导天津300071;王雷雷、吴浩波,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天津300071一、引言Grossman和Krueger(1991)发现,二氧化硫和烟尘两种污染物会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上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即二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并于1995提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假说”(Hypothesis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即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环境质量会恶化,但是经过一个临界值以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反而伴随着环境质量的改善。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污染排放物不断增加。
以大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例(表1),200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3968.7万吨,而到2012年该数值增加到4129.6万吨,增幅为4%。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基于空间计量的文献综述
李龙飞;虞吉海
【期刊名称】《经济管理学刊》
【年(卷),期】2024(3)1
【摘要】本文对计量经济学中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文献综述。
近十几年来,具有空间交互作用的面板数据模型在实证研究中越来越重要,因为它考虑了动态和空间依赖性,并控制了不可观测的异质性。
利用面板数据,我们不仅可以有更大的样本量来提高估计的有效性,还可以研究一些横截面数据无法处理的问题,例如异质性和跨时间的状态依赖性。
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各种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为静态空间面板和动态空间面板两大类进行文献梳理,然后针对这两类情况详细介绍对应的估计方法,包括拟最大似然估计和广义矩方法,最后介绍了近年来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非参数估计。
【总页数】32页(P83-114)
【作者】李龙飞;虞吉海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4.1
【相关文献】
1.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的比较——基于被解释变量时空依赖特征的“孪生性”分析
2.经济增长与其代价的空间效应分析\r——基于安徽省空
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研究3.中国农业能源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4.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效应分析——基于山西空间面板数据模型5.中国省域基础研究效率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