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变动的影响—优质课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前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价格变动的影响》说课稿(最新精品获奖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价格变动的影响》。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首先,充足的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将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价格变动的影响》这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主要讲述了价格变动后对生活消费和企业生产两个方面的影响。
该课知识对上承影响价格的因素下启多彩的消费的关键环节,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
该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形象思维比较活跃,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体验,而且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都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缺少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深刻的认识和分析,这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引导。
三、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分析,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以及生产经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相关理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四、教学重难点因此,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难点是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设计】:课代表带读至上课铃响,观看视频《涨声响起来》(二)【进入新课】一、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板书)教师活动:设置问题,视频当中有哪些商品的价格上涨了,这些商品价格的上涨如何影响我们对它们的需求量?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和回答问题结论: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会减少对它的需求量教师过渡:展示PPT各种商品降价打折的场景,设置问题,这些商品的价格的变化如何影响我们对它们的需求量?学生活动:观看并思考和回答问题结论: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会增加对它的需求量知识点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整合这商品的价格如何影响需求量,当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商品本身的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板书)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变化的图示:过渡语:价格的变动对本身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成反方向变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商品变动的幅度都是一样的呢?教师活动:我们一起来看到书本上的一幅图,大米涨价了,也得买;金价涨了,以后再买金项链吧。
请同学们思考三个问题:大米的价格暴涨或者暴跌消费者会大量减少或者增加对大米的需求吗?金价、房价等这些商品的价格暴涨或者暴跌消费者会大量减少或者增加对它们的需求吗?大米和金等分别属于什么商品?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大米价格的暴跌消费者不会大量买进大米,因为大米容易生虫,不容易保存;大米价格暴涨消费者也需要购买大米解决生存问题。
所以,价格对此类商品的需求量影响比较小。
学生踊跃回答视频当中哪些商品的价格上涨了,并分析,这些商品价格的上涨减少了我们对它们的需求量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些商品价格下降增加了我们对它们的需求量学生和老师一起总结商品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情况学生自己在导学案上面画反应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变化的图,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面展示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都积极回答问题,对三个问题的讨论和解读非常到位金价房价的暴涨消费者会大幅度减少对它们的购买,金价房价的暴跌消费者会大幅度增加对它们的购买。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案【篇一: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的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实际生活能力。
◎能够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能够初步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能辨证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三、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以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法为主。
——教案设计——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经济生活之中,时刻感受着价格的变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前段时间,同学们曾经利用周末,做过一份《关于价格上涨对于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报告》。
同学们组成实践小组,或者走访各大超市,或者走进居民家庭,或者在街头巷尾,采取访问、笔录、问卷等方式,对城市居民进行了调查。
综合各实践小组的调查结果,我把两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展示给大家:(一)调查对象:超市工作人员价格上涨的影响:①肉类销量有所减少。
②鸡蛋、海产品销量有所增加。
③米、面、蔬菜销量没有太大变化。
④特价活动期间,销量增加。
(二)调查对象:行人、价格上涨的影响:(原话实录)①加不起油,吃不起肉。
②每月花费增多,但食品类商品不得不买,一些贵重商品消费减少。
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的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实际生活能力。
◎能够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能够初步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能辨证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三、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四、教学方法:以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法为主。
——教案设计——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经济生活之中,时刻感受着价格的变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前段时间,同学们曾经利用周末,做过一份《关于价格上涨对于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报告》。
同学们组成实践小组,或者走访各大超市,或者走进居民家庭,或者在街头巷尾,采取访问、笔录、问卷等方式,对城市居民进行了调查。
综合各实践小组的调查结果,我把两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展示给大家:(一)调查对象:超市工作人员价格上涨的影响:①肉类销量有所减少。
②鸡蛋、海产品销量有所增加。
③米、面、蔬菜销量没有太大变化。
④特价活动期间,销量增加。
(二)调查对象:行人、价格上涨的影响:(原话实录)①加不起油,吃不起肉。
②每月花费增多,但食品类商品不得不买,一些贵重商品消费减少。
③使用私家车次数减少。
④用海产品、鸡蛋代替猪肉,尽量使用电器做饭。
高中政治《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设计高中政治《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设计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和对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以及价格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选择有更清醒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使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来决定和调整产量、开发新产品的。
二、重点、难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方法:幻灯片、常规。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决定价格的因素是价值,也知道价格会受到供求的影响,那价格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2002年11月,广州的百佳和万佳两个超市发起价格战,消费者用8毛钱就可以买到一只烧鸡,低价引来抢购狂潮。
同年12月,诺马特购物中心在羊城开业,标出:生菜1角钱一斤、鸡蛋1角钱一只、玉米1角钱一斤,超低的生鲜市场再次引来抢购狂潮。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讲授新课】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板书)一、价格变动的影响(板书)(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上涨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价格下降价格的变动影响着人们的消费。
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消费的权力,他可以决定什么时候购买,买什么商品。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就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比如,当超市的烧鸡、生鲜回升到原来的价格的时候,人们就不怎么购买了,而在当时,人们可是要排长队购买的啊。
就好像是书本上第一个思考题,有些商品在旺季购买,有些在淡季购买就是由于价格的因素。
市场上也是有“物美价廉”的商品,我们想想在什么时候就会有呢?(学生思考)在供过于求的时候,还有就是当个别生产者提高自己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时候。
因此,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我们看书本的`第二个练习题。
思考应该怎样回答。
(学生回答,)分析:“买涨不买落”的现象说明了除了价格的影响外,消费时还会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人们都想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当价格不断下降时,人们想等它再降价时再买;当价格上升的时候,人们为了不要多花钱买同样的东西,就会抓紧购买。
价格变动的影响》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需要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在研究中,我们需要掌握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了解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二、我们的研究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知识目标方面,我们需要能够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能力目标方面,我们需要初步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辨证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三、在学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方面,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这既是学生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四、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将以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法为主。
通过讨论和探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初步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XXX在夏天购买羽绒服是因为商场在搞优惠大展销,价格便宜而且质量好。
可能是想趁机买到实惠的东西。
我们也有类似的经历,比如在打折季节购买冬季衣物等。
改写:XXX在夏天购买羽绒服是因为商场正在举行优惠大展销,价格便宜且质量好。
她想趁机买到实惠的东西。
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出现,比如在打折季节购买冬季衣物等。
2、消费观念探究2:XXX说:“现在涨价为什么还买这么多东西?我让您给我买个笔记本电脑、MP4,却非要等降价再买。
价格变动的影响—优质课教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吃,是日常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就拿我们一日三餐中的大米来说。
大米现在的市场价格是每斤2元多到4元。
如果市场上一斤大米的价格涨到10元到20元,人们会不会就不吃大米了?为什么?如果金价上涨,人们又会作何反应?又为什么?这两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后,人们的反应程度一样吗?(学生思考,教师总结)看来同时涨价,但人们对这两种商品的反应不同。
究其原因是因为两种商品在日常生活中充当的角色不同。
金项链属于高档耐用的消费品,大米属于生活必需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需求有弹性,弹性有大小)(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创设情境:一组对话)A:想买车吗?B:想。
A:那就买一辆吧。
B:养不起啊。
设问:为什么现在的汽车能买得起却养不起?学生发言:因为油价太高。
教师总结:汽车使用的是汽油,而汽油和汽车是一组互补型商品。
汽油价格上升使汽油需求量减少,也会使汽车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互补型商品。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使两种商品需求量同时减少——一条绳上的蚂蚱。
(互补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如果你已经买了车,面对现在的高油价有什么应对之策吗?学生:“油改气”。
因为天然气的价格低于汽油,所以可以把燃油改成燃气,这样下来可以省很多钱。
教师总结:对于汽车来说,天然气和汽油的功用相同,二者可以互相代替。
汽油价格上涨使汽油的需求量减少,从而导致天然气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互为替代品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本产品需求少而替代品需求增加——此起彼伏。
(替代品:功能相近,满足同一需要)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得出结论三: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的选择有影响。
(进行“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区分练习)启示: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要学好做出正确的消费选择。
另一方面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倡导和践行低碳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二框题——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懂得商品价格和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②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③了解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含义;④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和生产者供给的能力;②能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③能够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的建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②学习了商品价格的一般规律,在生活中理智的对待价格的变动;二、【教学重难点】①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②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还在发展阶段,对于很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能够认识,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依据本课三维目标及学习重、难点和学习情况,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创设学习有关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问题情景和案例,以学生自主观察,探索等新鲜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师生互动共同实现三维目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新鲜的草莓,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课堂合作探究】情境1:周末,小明一家三口逛商场。
来到水果区的时候,小明说“妈妈,我要吃草莓”,妈妈看了看草莓价格,说:“比之前便宜了,给你多买点”。
探究一:小明妈妈看到草莓价格下降,愿意给小明多买点(从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分析)并总结得出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答:草莓价格下降,人们的需求量增加。
得出结论: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情境2:周末,表哥一家三口逛商场。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单位:教师:★教材分析《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新课程《经济生活》(必修1)教材的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的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的第二框。
本框题内容包括两目:一是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二是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在逻辑上承接了第一框影响价格因素。
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课出现了诸如“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消费品、相近替代品与互补商品”等新名词,这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因此在处理教材之前,教师首先要对这部分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领会,然后在此基础上备课和进行教学设计。
其次,是教师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价格变动带来的种种现象进行解释和应用,从而达到“知行”的统一。
★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对经济生活较感兴趣,对经济生活中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但缺少实践经验,缺乏通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因此必须在教师主导作用下,以协作探究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对价格变动的经济现象已有一定的认识;另外,学生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市场调查,能大致了解某些商品价格的变动给生活和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
这些都为本课教学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感悟价格变动的影响。
★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
2、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影响。
3、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价格变动前后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现实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
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教学重点和难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教学过程以教师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师生共同探究作为基本模式。
通过创设相关情境、设置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者、促进者与参与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空间。
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设计理念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中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注重用生活化的情景来呈现问题,提供学生探究的平台和路径。
这样处理教材,符合新课程生活化的理念,以学生“学”为主,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与社会经济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知识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性到共性,从感受到认知,符合学生的认识秩序,使学生在更轻松的学习环境下达到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1、回归生活世界。
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案例分析、资料阅读、图片欣赏、实践探究等,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真实情景体验中生成知识而不是呈现现成的知识。
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所以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在积极参与、快乐体验中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构建开放互动的课堂。
构建开放互动的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展示漫画“物价上涨”)教师: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时生活也是复杂多变的。
2010年,中国有一个汉字被海峡两岸21978名网友评为最时髦的字。
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涨!教师:对。
而在国内也出现了一些新词,比如“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
可以说,物价的变动牵动着每一位中国老百姓的神经。
那么,同学们,物价的上涨对你们的生活有没有产生影响呢?学生:有。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同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多媒体展示课题,教师在黑板正中书写课题)第一部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同一件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教师:接着刚才的话题,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同一件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后人们购买量的变化。
(创设情景:多媒体展示图片“掌上电脑”)教师:这是当前最时髦的一款掌上电脑,它的售价是5000元RMB,愿意买的同学请举手。
(教师清点举手的人数--很少,并通报。
)好,下面我们把它降到3000元RMB,买的同学请举手。
(教师清点举手的人数--增多,并通报。
)好,我们现在把它降到1000元,愿意买的同学请举手。
(人数大幅度增高。
)教师:通过现场的调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需求量随着价格的降低而升高,二者成反比。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结论一: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降低,需求增加。
追问:是不是所有的商品都这样呢?请举例。
(学生思考回答,不是,比如房子、夏季的空调、开斋节的牛羊肉)补充:所以,我们前面的结论属于一般情况,叫“买落不买涨”。
除此之外的是特殊情况,叫“买涨不买落”。
2、不同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不同。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图片“大米”和“汽车”)教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吃,是日常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就拿我们一日三餐中的大米来说。
大米现在的市场价格是每斤2元多到4元。
如果市场上一袋大米的价格涨到150元,人们会不会就不吃米了?为什么?如果小轿车的价格上涨,人们又会作何反应?又为什么?这两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后,人们的反应程度一样吗?(学生思考,教师总结)看来同时涨价,但人们对这两种商品的反应不同。
究其原因是因为两种商品在日常生活中充当的角色不同。
轿车属于高档耐用的消费品,大米属于生活必需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需求有弹性,弹性有大小)(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既定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创设情境:一组对话)A:想买车吗?B:想。
A:那就买一辆吧。
B:养不起啊。
设问:为什么现在的汽车能买得起却养不起?学生发言:因为油价太高。
教师总结:汽车使用的是汽油,而汽油和汽车是一组互补型商品。
汽油价格上升使汽油需求量减少,也会使汽车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互补型商品。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使两种商品需求量同时减少——一条绳上的蚂蚱。
(互补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如果你已经买了车,面对现在的高油价有什么应对之策吗?学生:“油改气”。
因为天然气的价格低于汽油,所以可以把燃油改成燃气,这样下来可以省很多钱。
教师总结:对于汽车来说,天然气和汽油的功用相同,二者可以互相代替。
汽油价格上涨使汽油的需求量减少,从而导致天然气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互为替代品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本产品需求少而替代品需求增加——此起彼伏。
(替代品:功能相近,满足同一需要)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得出结论三: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的选择有影响。
(进行“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区分练习)启示: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要学好做出正确的消费选择。
另一方面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倡导和践行低碳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转折:引入第二部分知识)在了解了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就是对需求的影响之后,我们来看看价格的变动对商品的生产也就是供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第二部分: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你叔叔是广东一家手机生产商,今年暑假的时候,你去他的工厂参观。
到了广东后,你叔叔告诉你,这几年宽屏触摸手机价格看好,市场需求量又特别大,自己赚了不少钱。
假如他以后想继续盈利并获得发展,应该怎么办?(学生前后组合为探究小组,展开讨论,并拿出解决的方案。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走到学生中间,听取和指导。
5分钟后,教师请4名代表到讲台上阐述自己的方案。
教师选择关键词在黑板上板书。
)(师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总结)总结1:调节生产,实现资源在各部门的优化配置。
价格上涨→获利增加→扩大生产→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缩小生产→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多媒体展示)总结2: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比如,引进新的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总结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生产的产品必须要有人要,而且质量要好,服务要到位。
你准备开发哪些新产品。
提示:年龄、性别、职业。
等。
(知识深化)价格对生产的影响,就是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作为生产经营者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来指导自己的生产。
1、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象一根指挥棒调节生产2、象一根鞭子,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3、象一个筛子,导致优胜劣汰(多媒体展示)记住口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
启示:企业要遵循价值规律。
同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效益,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课堂练习:1.轿车价格下降对消费的影响是()A.生产者会增加轿车的产量B.会使轿车的价值量增加C.一般来说,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D.会导致轿车供不应求答案:C2.在商场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商品的陈列是很讲究的。
例如:在鸡翅旁边陈列炸鸡调料,在香皂旁边陈列皂盒或者在剃须刀架旁摆放剃须泡沫等等。
上述陈列的几组商品是:()A.互补商品B.替代商品C.价值量相同的商品D.使用价值相同的商品答案:A3.面对价格下降的现实,轿车生产企业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必须()①提高劳动生产率②缩短其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④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4.思考:为什么农业会经常出现“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的现象?★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三方面的表现:第一、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第二、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价格波动对消费者的需求影响不同。
第三、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波动对人们消费选择的影响。
价格的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同样有三方面:第一、调节生产。
第二、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实质上价格变动的影响就是价值规律在发挥作用。
★板书设计2.2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活的影响1、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2、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价格波动对消费者的需求影响不同3、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波动对人们消费选择的影响二、对生产的影响1、调节生产——“指挥棒”2、提高劳动生产率——“鞭子”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筛子”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