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缆维修中直流耐压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126.58 KB
- 文档页数:2
电缆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结果怎么判断?1、要求耐压5分钟时的泄漏电流值不得大于耐压1分钟时的泄漏电流值。
对纸绝缘电缆而言,三相间的泄漏电流不平衡系数不应大于2,6/6kV及以下电缆的泄漏电流小于10μA,8.7/10kV电缆的泄漏电流值小于20μA时,对不平衡系数不作规定。
2、在加压过程中,泄漏电流突然变化,或者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大,或者随试验电压的上升而不成比例地急剧增大,说明电缆绝缘存在缺陷,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必要时可延长耐压时间或提高耐压值来找绝缘缺陷。
3、相与相间的泄漏电流相差很大,说明电缆某芯线绝缘可能存在局部缺陷。
4、若试验电压一定,而泄漏电流作周期性摆动,说明电缆存在局部孔隙性缺陷。
当遇到上述现象,应在排除其他因素(如电源电压波动、电缆头瓷套管脏污等)后,再适当提高试验电压或延长持续时间,以进一步确定电缆绝缘的优劣。
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的测量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的测量因为电力电缆的电容较大,施:正及运行单位受设备限制,难以进行工频交流耐压试验。
因此,直流耐压试验便成为检查电缆耐电强度的常用方法。
泄漏电流的测量可以与直流耐压试验同时进行。
对于运行中的电缆,无压的重要电缆每年至少一次;无压力的其他电缆,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试验。
保持压力的电缆在失压修复后应试验一次,此外在重包电缆头时也应进行试验。
在进行试验时,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电缆绝缘中的电压按绝缘电阻分布,当在电缆中发现局部缺陷时,则大部分电压将加在与缺陷串联的未损坏部分上,所以从这种意义来说,直流耐压试验比交流耐压试验更容易发现局部缺陷。
电力电缆的直流泄漏电流的测量和直流耐压试验在意义上是不相同的。
因为在直流耐压试验时对检查绝缘干枯,气泡,纸绝缘机械损伤和制造过程中的包缠缺陷等,能有效的检查出来,而泄漏电流的测量则对绝缘劣化,受潮等现象的检查比较有效。
之所以这两种试验同时进行,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的接线和试验设备等完全相同,试验电压标准见表5-3。
关于电缆维修中直流耐压问题作者:周亚玲魏金蓉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17期周亚玲魏金蓉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无锡 214200摘要:在电缆修理直流耐压试验表现出设备轻便、形成伏安特性曲线、介质无极化损耗等优点,与交流耐压试验相比,具有整体性的优势。
关键词:电缆维修;直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000-00在电场作用下,绝缘体漏电是常有的事情,针对其问题,往往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和直流耐压试验,在交流耐压试验中,必须将导致泄漏电流的三种电流,即为电导电流、吸收电流以及电容充放电电流全部包括,而直流耐压试验中,只有电导电流贯彻始终,而其余两者只存在于试验之初,因此,两者并不能进行互换使用,现在我们就电缆维修中直流耐压问题进行分析。
一、直流耐压试验的效能性交流耐压和直流耐压是鉴定鉴定电力设备绝缘强度的重要方法,其被运用到电气设备绝缘试验之中,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性,而就直流耐压所表现出的优点来看,主要集中在:1、试验设备轻便一般来说,电缆的漏电电流量较小,最大为1-2安培,而直流耐压试验所需要的设备容量较小,这就要求质量轻盈,容量较小的设备给以支持,若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则需要提升电缆电容电流量至几百安培,这就使得设备容量远远高于直流耐压试验仪器容量,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直流耐压试验的应用空间较广,尤其对于那些实验设备空间有限的试验来说,可采用直流耐压试验。
2、绝缘监测强度高在直流耐压试验中,绝缘层中的电压分布和电阻成正比,在绝缘中存在局部性的缺陷时,其绝缘电阻将会降低,进而在一些未造成损坏的部分形成试验电压,若在电场强度过高的情况下,未损坏部分发生击穿时,则会出现绝缘较低部位击穿现象,进而导致全方位的绝缘击穿现象发生。
在交流耐压试验中,绝缘层的电容量与电压分布并不形成一致性作用,而成反比,因此,不会出现连续击穿的现象,因此,在做交流耐压试验时,有可能造成绝缘部位永久性的破坏,而在一些不发生贯穿性绝缘击穿现象的情况下,则会形成绝缘缺陷,进而影响了电缆保护性能。
低压电缆直流耐压试验标准?
答:低压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的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 试验电压:应符合国家标准或电缆制造商的规定。
具体数值取决于电缆的额定电压和类型。
2. 试验时间:应根据电缆的额定电压和长度确定。
一般来说,试验时间至少应为5分钟,以确保电缆绝缘能够承受额定电压下的长时间运行。
3. 试验电流:一般为少量的电流。
具体的电流值应根据电缆的规格和试验条件来确定。
4. 试验方法:可采用斩波法或脉冲法进行。
斩波法是指在试验过程中施加稳定直流电压,在一定时间内观察电缆绝缘是否破坏;脉冲法是指在试验过程中施加一定频率的脉冲电压,观察电缆的破坏情况。
5. 电缆主绝缘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直流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
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6. 新敷设的电缆线路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作1次直流耐压试验。
请注意,具体的试验标准可能会因电缆的类型、规格和使用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低压电缆直流耐压试验
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以确保试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101/电缆为做直流耐压?交流耐压?哪个好关键词:交流耐压直流耐压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直流电和交流电,各部分电压或者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的变化的量,称为直流,用DC来表示,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量的为交流电,用AC来表示!总体来说,直流电和交流电的特征不一样就决定了他们应用的场合不一样,那我们继续说直流耐压和交流耐压,首先,无论是采用直流耐压还是交流耐压他们在电力预防性试验项目都是用于检查电力电缆的绝缘性能。
直流耐压:直流耐压的原理是通过高压电压与直流泄露电流的关系、曲线发现绝缘的局部缺陷,直流电压下绝缘不会产生介质损失,所以,泄露电流小,所需的容量也很小。
交流耐压:交流耐压和直流耐压不一样,交流耐压是在被试对象上施加2倍及2.5倍以上的工频高压,可以有效发现局部游离性缺陷及绝缘老化等缺点,由于按照电容分压,所以容量的要求比较大。
电缆为做直流耐压?交流耐压?看看专家怎么说/101/目前在国际和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XLPE交联聚乙烯绝缘的电力电缆替代原有的充油油纸的电力电缆,但在交联电缆投运前的试验手段由于被试容量大和试验设备的原因,仍然沿用直流耐压的试验方法,近年来国际、国内的很多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表明,直流试验对XLPE交联聚乙烯电缆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有的研究观点认为,XLPE 结构具有存储积累单极性残余电荷的能力,当在给试验对象施直流试验之后,如果不能有效的释放到残余电荷,投运后直流残余电荷与加上交流电压峰值将可能使电缆发生击穿,国内一下研究机构认为,交流聚乙烯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中,由于空间电荷效应,绝缘中的实际电场强度可比电缆绝缘的工作电场强度高达11倍,交联聚乙烯电缆即使通过了直流耐压不发生击穿的现象,也会引起绝缘不同程度严重受损,其实,由于施加的直流电场强度分布与交流电场强度分布不同,直流也不能真实模拟运行状态下的电缆过电压,并有效的发现电缆及电缆接头本身和施工工艺的缺陷。
高压电缆直流耐压试验标准
高压电缆直流耐压试验是对电缆的绝缘强度进行检验,以确定电缆能否承受正常运行的工频电压和负荷电压,避免电缆发生绝缘击穿等故障。
以下是高压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的一般标准:
1. 试验温度和湿度:通常以20℃为标准,相对湿度不超过80%。
2. 试验电压和试验时间:试验电压通常为额定电压的两倍加上1千伏,试验时间一般为15分钟。
3. 试验参数的选取:试验参数的选取应根据电缆的额定电压级别和型号,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
4. 试验装置:试验应在试验器上进行,具备自动记录电压、电流和时间等参数的功能。
5. 试验方法:试验应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压,且电压应逐渐升高至设定的试验电压,并保持一段时间。
试验期间应监测电流和试验时间。
高压电缆直流耐压试验标准可能因地区和行业等因素而有所差异,以上为一般标准,实际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和判断。
电缆直流耐压试验标准一、引言。
电缆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而电缆在运行中所承受的电压和电流等因素往往会对其性能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电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以保证其在实际运行中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本文将介绍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的标准和要求。
二、试验范围。
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的范围包括各种类型的电力电缆,例如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控制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通信电缆等。
试验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高于1kV的电缆,试验应在实验室或者特定的试验场所进行。
三、试验目的。
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检验电缆在额定电压下的绝缘性能,以及其耐受外部电压应力的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估电缆的绝缘质量,为电缆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四、试验方法。
1. 试验电压。
试验电压应根据电缆的额定电压确定,一般为1.5倍的额定电压加500V。
试验电压的升降应平稳进行,以免损坏电缆绝缘。
2. 试验时间。
试验时间应按照规定进行,一般为15分钟。
在试验过程中应观察电缆表面是否有放电现象,以及试验结束后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3. 试验温度。
试验温度一般为20℃,如果需要在其他温度下进行试验,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试验温度。
4.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验设备的校准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信度。
五、试验要求。
1. 试验结束后,电缆绝缘电阻应符合规定的要求,以确保电缆的绝缘性能良好。
2. 试验过程中不得出现放电现象,否则应视为试验不合格。
3. 试验报告应详细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观察结果,以及试验设备的校准和维护情况。
六、结论。
电缆直流耐压试验是保证电缆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试验标准和要求的严格执行对于电缆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试验,才能保证电缆在实际运行中能够安全稳定地工作,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为什么35kV交联电缆敷设后直流耐压试验时泄漏电流偏大?1、引言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是中压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力电缆敷设、安装完毕后,所要进行的试验项目,其目的是为了考核电缆施工、安装质量。
但是,在进行该项试验时,如果电缆端部处理方式不当,往往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引发不必要的产品质量纠纷和麻烦。
2、电缆端部的电场特性众所周知,在进行电力电缆的电气绝缘性能试验时,事先要对电缆端头进行处理,电缆电压等级越高,这种处理要求越严格,对中压XLPE电缆而言,就需对电缆端头的外半导电层进行一定长度的切削,但由此却改变了电缆端部的电场分布,具体情况如下:(1)引起电缆端部屏蔽切断处电场集中,是电缆试验及运行中击穿的薄弱环节。
(2)附加了沿绝缘表面的轴向电场,存在沿绝缘表面的放电现象。
经过上述处理的交联电缆端部,如在试验时,不配用合适的试验终端对弱点进行补强改善,消除端部表面泄漏影响,而直接进行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很容易产生不正确的测试结果,误判电缆敷设安装或生产制造过程存在质量问题。
3、相关试验案例分析3.1 问题的由来我公司曾于2007年7月向河南林县发电厂售出了一批交联电缆产品,其电缆型号规格为:YJV-26/35 1×185;长度为2645m,分成三段,每根约二百多米,余线作库存。
在该批电缆售出10天后,就接到用户信息反馈,反映3根电缆在敷设安装后进行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过程中,普遍存在泄漏电流偏大情况,具体如下:(1)试验电压升至78kV(3Uo)时,泄漏电流高达120~150μA。
(2)施加试验电压5min后的泄漏电流明显地比1min测量值大,例如,加压1min时为121μA;5min时增至146μA。
(3)升压过程中,泄漏电流随电压升高而急剧上升。
根据上述测试情况,用户怀疑我厂电缆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并要求索赔退货。
在获悉这一情况后,我厂随即对这批电缆产品的出厂试验情况进行了追溯,其出厂试验项目和结果见表1。
文章编号:1004-289X(2010)02-0082-02
关于电缆维修中直流耐压问题
杨贵河
(双鸭山矿业集团,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摘 要:电缆修理过程,直流耐压试验优于交流耐压试验。
介绍直流耐压试验特点。
关键词:电缆修理;直流耐压试验
中图分类号:T M24 文献标识码:B
The Problem s About DC W ithst and Volt age i n Cable Serv i ce
YAN G Gu i2he
(Shuangyashan CoalM ine Gr oup,Shuangyashan155100,China)
Abstract:I n the cable service p r ocesses,DC withstand voltage test is better than the AC test.The DC withstand voltage is intr oduc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cable service;DC withstand voltage test
1 引言
某矿业集团于2008年9月成立了一个维修井下移动电缆的车间,通过一年多实际工作,我们采用直流耐压试验的检测方法来查找电缆故障点,精确定位,速度快,非常方便。
确定一个故障可精确在50mm之内。
同时,直流试验可有效地提高电缆绝缘等级,完全符合MT818-1999中规定的电缆绝缘等级要求。
所以我们采用直流试验,其优缺如下。
2 直流耐压试验的优点
(1)实验设备容量较小、质量轻;做直流耐压试验时,电缆的泄漏电流只有几十微安,最多也只有1~2mA。
而做交流耐压试验时,给电缆充电的电容电流就有几百至几千毫安。
因而交流耐压试验所用设备的容量要比直流耐压大几十倍以上,使得现场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几乎不可能。
(2)直流耐压试验时,可同时测量泄漏电流,根据泄漏电流的大小与泄漏电流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电缆好坏。
但做交流耐压试验时,电容电流很大,在试验中绝缘发生变化,泄漏电流的变化情况,无法从电流表中观察到。
(3)做直流耐压实验时,绝缘层中电压分布与电阻成正比,当绝缘中有能发展的、局部的缺陷存在时,其绝缘电阻将降低,大部分试验电压将作用在其余未损坏部分上。
此时若未损坏部分因电场强度过高而发生击穿时,则绝缘较低部分将发生击穿,导致贯穿性的绝缘击穿。
在做交流耐压时,绝缘层中电压分布与电容量成反比。
例如当绝缘中含有气泡时,由于空气的介电常数为1,其电容量小、分布电压高,容易发生击穿,在击穿后电压加到未击穿的部位上(绝缘上),却由于绝缘耐压水平而不会继续发生绝缘击穿。
由上述可知,在做交流耐压试验时,可能使局部绝缘遭受永久性的破坏(即局部绝缘击穿),但有不发生贯穿性的绝缘击穿,使局部缺陷不被发现,而是留下绝缘缺陷。
(4)直流耐压试验时对绝缘损伤较小,如果被试电缆绝缘中有气泡时,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当作用较高电压,以致于在气泡中发生局部放电后,在电场作用下,气泡中的正负电荷将反向移动,停留在气泡壁上。
这样,使外电场在气泡里的强度不断减弱,从而抑制了气泡内部的局部放电过程,当正负电荷慢慢的通过周围的泄漏电阻中和后才会发生一次放电。
另外,直流耐压试验不会发生热击穿,因此击穿电压与加压时间关系不大(当将电压作用时间由几秒增加到几小时,击穿电压约减小8%~15%),一般缺陷在加压后1m in
(下转第84页)
220V电源,通过P LC故障检测板的保护接点和ABD 综合保护器的保护接点得电,动作后接点闭合,使接触器K M1线包得电,主回路合闸。
同时K M1的辅助接点闭合使反馈继电器KX11得电动作,其接点闭合,一对接点使先导自保,另一对作为反馈信号进入P LC输入端。
P LC接到反馈信号,确认控制指令无误执行完毕,系统进入正常运行。
在运行过程中,P LC不断对输入反馈信号进行扫描,发现异常,即做出反应,断开输出使K A1失电、K M1失电、主回路断开。
纵观整个过程,可见所有器件的运作都围绕P LC控制器为核心展开。
其输入输出的情况直接反应各器件的运作情况,而P LC在其正面为输入输出各点都设置了对应的指示灯。
输入端I N010端对应下排指示灯I010。
输出端OUT010端对应上排指示灯Q010,以此类推。
为我们在出现故障时,迅速找出故障原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13 故障查找及原因分析
故障查找前,必须了解P LC的输入输出信号与P LC上的输入输出点的对应关系。
例如来自第一回路先导KX1的输入点对应的是I010,来自第一回路反馈继电器K M11的反馈信号对应的是I014,对应第一回路带载继电器K A1输出的是Q014,以此类推。
在P LC 正面找到相应的指示灯,然后在运行过程发现异常情况时,便可用以下方法寻找故障原因:
将换向开关打到断开位置,运行、试验开关打在实验位置上,将组合开关的工作模式调整到单回路模式下,然后逐个按下每个回路的启动按钮。
按住不松,直到观察完毕。
在此期间观察P LC正面上的指示灯,看被按住启动按钮的这一回路先导输入、输出、反馈指示灯的情况。
现以第四回路为例。
其先导输入、输出、反馈对应的指示灯分别为:I013、Q017、I017。
若I013不亮,则说明先导信号输入不良。
可以查启动按钮接点是否到位,先导是否动作,P LC上L+对M端子之间的感动电动势24V是否正常。
若I013亮,而Q017不亮则P LC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一般不存在,选用的是德国西门子原装P LC,故障率极低,这时可检查工作电压220V是否正常。
若Q017亮而接触器不动作,则说明是P LC后极输出的问题。
看控制板上的K A4继电器是否动作,若不动作则是控制变压器提供的220V电压或P LC故障保护接点有问题。
若已动作则检查K A4的接点是否已使K M4线包得电。
若I017不亮则看K M4的辅助接点是否使K M44得电,若已得电,查接点接触情况是否良好。
若出现不自保情况除先导插件埙坏外,故障原因也在此。
一般情况下组合开关出现的故障均可由上述方法检查,但也不排除有特珠情况存在。
不足之处,可以参照使用说明书判断。
本文主要从P LC方面来判断故障所在,便于查找故障、解决问题,保证组合开关的正常使用。
收稿日期:2009-05-13
(上接第82页)
即可发现,因此规程中规定的预防性试验时间为5m in。
如果在交流电场中,每当电压改变一次方向,空间电荷非但不减弱,反而会加强气泡里的电场强度,因而加强了局部放电的发展。
做交流耐压试验时,每个半波都要发生局部放电。
这种局部放电会促进油和有机绝缘材料的分解与老化、变质等,并使其绝缘性能降低,扩大其局部缺陷。
交流耐压由于受介质损耗的影响,容易发生热击穿,有一个绝缘温度升高的过程,因此击穿电压与加压时间关系很大。
3 直流耐压试验的缺点
与交流耐压试验电压相比,直流耐压试验对绝缘的考验不如交流耐压试验接近实际情况,并且试验结果不够准确。
4 结论
由以上的比较可知,对于电缆的耐压试验而言,直流耐压试验优于交流耐压试验,因此现今被广泛使用。
通过一年多实际工作得知,电缆试验和故障点查找采用直流耐压试验优于交流试验。
收稿日期:2009-12-05
作者简介:杨贵河(1965-),男,主要从事机电工作,中级职称,现从事双矿集团电缆维修工作。
欢迎投稿 双迎订阅 欢迎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