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物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9
2020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一模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6题)第(1)题风力发电是一种绿色清洁能源。
根据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风力发电可建立如下模型,叶片长度为l的风轮机在风的驱动下,带动内部匝数为N的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的轴匀速转动。
设通过矩形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t按正弦规律变化,周期为T,磁通量最大值为,空气密度为ρ,风速为v,风轮机叶片旋转所扫过的面积为风力发电机可接受风能的面积,发电机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电机线圈在0.5T时刻输出的瞬时电压为0B.发电机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C.发电机的发电功率D.若风速加倍,则发电机的发电功率将变为4倍第(2)题如图甲所示,用瓦片做屋顶是我国建筑的特色之一。
铺设瓦片时,屋顶结构简化图如图乙所示,建筑工人将瓦片轻放在两根相互平行倾角为θ的檩条正中间,此时瓦片能静止在檩条上。
已知檩条间距离为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瓦片总共受到4个力的作用B.适当减小檩条间的距离d时,瓦片与檩条间的弹力增大C.适当减小檩条间的距离d时,瓦片可能会下滑D.适当增大檩条间的距离d时,瓦片与檩条间的摩擦力增大第(3)题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km,该大桥所处的平潭海峡是世界三大风暴海域之一,以“风大、浪高、水深、涌急”著称。
为保证安全起见,环境风速超过20m/s时,列车通过该桥的运行速度不能超过300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题目中“全长16.34km”指的是位移大小B.“风速超过20m/s”“不能超过300km/h”中所指的速度均为瞬时速度C.“风速超过20m/s”指的是平均速度,“不能超过30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D.假设某火车通过该大桥所用时间为0.08h,则平均速度约为204km/h第(4)题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
志愿者用非接触式体温测量仪,通过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测量体温,防控人员用紫外线灯在无人的环境下消杀病毒,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一中高三下第一次测试物理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M开始,经状态N、Q回到原状态M,其p-V图象如图所示,其中QM平行于横轴,NQ平行于纵轴.则()A.M→N过程气体温度不变B.N→Q过程气体对外做功C.N→Q过程气体内能减小D.Q→M过程气体放出热量2、如图所示,吊篮A、物体B、物体C的质量均为m,两物体分别固定在竖直弹簧两端,弹簧的质量不计,整个系统在轻绳悬挂下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悬挂吊篮的轻绳剪断在轻绳刚被剪断的时间()A.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为g B.物体C的加速度大小为2gC.吊篮A的加速度大小为g D.吊篮A与物体C间的弹力大小为0.5mg3、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视为质点)从H=12m高处,由静止开始通过光滑弧形轨道AB,进入半径R=4m的竖直圆环,且与圆环间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当到达环顶C时,刚好对轨道压力为零;沿CB圆弧滑下后,进入光滑弧形轨道BD,且到达高度为h的D点时的速度为零,则h之值可能为(取g=10 m/s2,所有高度均相对B点而言)()A.12 m B.10 m C.8.5 m D.7 m4、如图,两梯形木块M、P(均可看成质点)叠放在水平地面上,M、P之间的接触面倾斜。
连接M与天花板之间的细绳沿竖直方向。
关于力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A .木块M 不可能受二个力作用B .木块M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 .木块M 一定受四个力作用D .地面可能受到水平方向的摩擦力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能量,“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动量B .目前的核电站、核潜艇在利用核能时,发生的核反应方程均是123112H+H He →C .对于某种金属来说,其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是恒定的,且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D .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需要吸收能量6、如图甲所示,被称为“魔力陀螺”玩具的陀螺能在圆轨道外侧旋转不脱落,其原理可等效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半径为R 的磁性圆轨道竖直固定,质量为m 的铁球(视为质点)沿轨道外侧运动,A 、B 分别为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轨道对铁球的磁性引力始终指向圆心且大小不变,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铁球绕轨道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B .铁球绕轨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 .铁球在A gRD .轨道对铁球的磁性引力至少为3mg ,才能使铁球不脱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绝密★启用前北京市顺义区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统练(高考二模)物理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C.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3.如图1所示,P是一束含有两种单色光的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0,折射后分成a、b两束光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光频率小于b光频率B.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a光比b光长C.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D.若让玻璃砖在纸面内绕O点逆时针转动180°,P光线保持不变, 则a、b两束光线也保持不变4.如图2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质点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t=T/4时,质点5刚要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T/4时,质点5开始向下运动B.t=T/4时,质点3的加速度方向向上C.从 t=T/2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8 的加速度正在减小D. 从t=T/2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8的速度正在减小5.2020年3月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GEO-2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以下关于这颗卫星判断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为定值B.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所受引力保持不变C.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绕地运行中处于平衡状态D.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在轨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6.平行板电容器C与三个可变电阻R1、R2、R3以及电源连成如图3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 S,待电路稳定后,电容器C两极板带有一定的电荷,要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少,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A.只增大R1,其他不变B.只增大R2,其他不变C.只减小R3,其他不变D.只减小a、b两极板间的距离,其他不变7.如图4所示,U形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重力不计的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已知汽缸不漏气,活塞移动过程中与汽缸内壁无摩擦。
2020年北京市高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月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0分)1.在核反应方程 24He+ 714N→ 817O+X中,X表示的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粒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B. 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C. 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D.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磁感应强度和冲量均为矢量B. 速度公式v=△x△t 和电流公式I=UR均采用比值定义法C. 弹簧劲度系数k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表达是kgs−1D. 将一个带电小球看成是一个不计大小的点电荷采用的是等效处理方法4.一倾角为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其斜面部分光滑,现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和B叠放在一起,给A、B整体一初速度使其共同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A的上表面水平,则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 物块A对B的作用力做正功C. 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cosθD. 由于B减速运动,则B的机械能减少5.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m1、m2,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仅与球的速率v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kv(k为正的常量).两球的v−t图象如图.落地前,经时间t0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v1、v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m1m2=v2v1B. 甲球质量大于乙球C. 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D. 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6.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2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0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大B. t=0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小C. 图2可以表示质点a的振动D. 图2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7.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先消失B. 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长小于b光C. a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光不能发生D. 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8.如图所示,一沙袋用无弹性轻细绳悬于O点,开始时沙袋处于静止状态,一弹丸以水平速度v0击中沙袋后未穿出,二者共同摆动。
2020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一模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固定一根直导线,在导线中通以大小不同的电流。
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与电流I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A.B.C.D.第(2)题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ab、cd水平放置,间距为L,一端连接阻值为R的电阻。
导轨所在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
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MN放在导轨上,其长度恰好等于导轨间距,与导轨接触良好。
导轨的电阻可忽略不计。
时金属棒以初速度v水平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停在导轨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过程中,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为B.全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C.时刻,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D.时刻,金属棒两端的电压第(3)题若一均匀球形星体的密度为ρ,引力常量为G,则在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的周期是( )A.B.C.D.第(4)题如图所示,某小型电厂向用户高压输电,输电线的总电阻,在用户端通过变压器降压,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
若降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输出电压为,则发电厂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A.B.C.D.第(5)题一束红光由空气进入某种介质,界面两侧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分别为45°和60°,如图所示。
则介质对该红光的折射率为( )A.B.C.D.第(6)题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波速均为,两个波源分别位于和处,波源的振幅均为2 cm。
如图所示为时刻两列波的图象,此刻平衡位置在和处的两质点刚开始振动。
质点M的平衡位置位于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列波的频率均为2 HzB.时,质点P的位移为2 cmC.0~4 s时间内,质点P经过的路程为20 cmD.质点M始终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第(7)题一根长度为L质量为m的粗细可忽略的导体棒A静止在一个足够长的光滑绝缘半圆柱体顶端,导体棒中通有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I的电流,其截面如图,现让导体棒由静止滑下,一段时间后从某一位置P离开半圆柱体。
2020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一模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在人类对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众多物理规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光子来源于核外电子的能级跃迁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D.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第(2)题一小球先后三次以相等的速率从地面同一点抛出,速度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30°、45°和60°,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空中的轨迹关系可能正确的是()A.B.C.D.第(3)题如图所示,向一个空的铝制饮料罐中插入一根粗细均匀透明吸管,接口用蜡密封,在吸管内引入一小段油柱(长度可忽略)。
如果不计大气压的变化,该装置就是一支简易的气温计。
则()A.吸管上的气温计刻度是均匀的B.温度升高后,罐中气体压强增大C.用更粗的透明吸管,其余条件不变,则测温范围会减小D.用更小的饮料罐,其余条件不变,可提高该气温计的测温灵敏度第(4)题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历和两个过程,其中为等温过程,状态b、c的体积相同,则( )A.状态a的内能大于状态b B.状态a的温度高于状态cC.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D.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正功第(5)题重型气垫船有强悍的运力,主要用于投送登陆部队。
已知其质量为,最高时速,装有额定功率的发动机。
假设气垫船在海面直线航行时所受阻力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垫船在海面直线航行过程所受的阻力为B.以最高时速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C.气垫船在海面沿直线航行过程加速度保持不变D.气垫船在海面沿直线航行过程发动机功率保持不变第(6)题如图为特殊材料薄板,电阻可视为零,质量为0.99kg,厚度为d=1mm,前后两个侧面是边长为l=1m的正方形。
2020年北京市高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月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0分)1.在核反应方程 24He+ 714N→ 817O+X中,X表示的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粒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B. 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C. 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D.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磁感应强度和冲量均为矢量B. 速度公式v=△x△t 和电流公式I=UR均采用比值定义法C. 弹簧劲度系数k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表达是kgs−1D. 将一个带电小球看成是一个不计大小的点电荷采用的是等效处理方法4.一倾角为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其斜面部分光滑,现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和B叠放在一起,给A、B整体一初速度使其共同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A的上表面水平,则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 物块A对B的作用力做正功C. 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cosθD. 由于B减速运动,则B的机械能减少5.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m1、m2,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仅与球的速率v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kv(k为正的常量).两球的v−t图象如图.落地前,经时间t0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v1、v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m1m2=v2v1B. 甲球质量大于乙球C. 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D. 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6.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2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0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大B. t=0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小C. 图2可以表示质点a的振动D. 图2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7.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先消失B. 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长小于b光C. a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光不能发生D. 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8.如图所示,一沙袋用无弹性轻细绳悬于O点,开始时沙袋处于静止状态,一弹丸以水平速度v0击中沙袋后未穿出,二者共同摆动。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解答题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题。
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中,中国女排以十一场全胜的成绩第五次获得世界杯冠军。
如图所示,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朱婷将排球沿水平方向击出。
若排球从被击出到落至水平地面所用时间约为0.80s 。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210m/s g 。
1.以地面为参考系,排球沿水平方向被击出后,在空中做( )A .平抛运动B .自由落体运动C .匀速直线运动D .匀减速直线运动 2.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排球的速度( )A .逐渐减小B .逐渐增大C .保持不变D .先减小后增大 3.排球被击出时,距地面的高度约为( )A .0.64mB .0.84mC .3.2mD .6.4m二、单选题4.在公路上开车经常会遇到凸形和凹形的路面。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汽车,通过凸形路面的最高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1F ,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2F ,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N1F mg >B .N1F mg <C .F mg =N2D .N2F mg <5.如图所示,游乐园有一种游戏设施叫做“魔盘”,当“魔盘”转动时,游客随“魔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
分析游客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游客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B .游客受到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C .游客受到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D .游客受到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6.某次投篮比赛中,篮球在空中划过曲线后准确落入篮筐。
运动员跳起投篮时,投球点和篮筐正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根据篮球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不计空气阻力,参考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分析篮球的运动,此篮球的运动可以看成哪两个运动的合成( )A .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B .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匀变速直线运动C .水平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D .水平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匀速直线运动7.中国将于2020年左右建成的空间站,将成为中国空间科学和新技术研究实验的重要基地,可以预见,随着航天员在轨道舱内停留时间的增加,体育锻炼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器材适宜航天员在轨道舱中进行锻炼的是( )A .哑铃B .跑步机C .单杠D .弹簧拉力器8.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B、C.在自行车匀速骑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B.B、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C.A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点的向心加速度D.C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点的向心加速度9.链球运动员用链子拉着铁球旋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的手和链球的运动轨迹都可以近似为圆,不计空气阻力。
2020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一模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共7题)第(1)题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甲所示,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能发出几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只有频率为、两种光可让图乙所示的光电管阴极发生光电效应,先分别用频率或的三个光源分别照射该光电管阴极,测得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向下跃迁最多发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图线对应的光是氢原子由第3能级向第1能级跃迁发出的C.图线对应的光子频率大于图线对应的光子频率D.用图线对应的光照射光电管时,光电流会随着正向电压的增大而不断增大第(2)题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A.a a>a b>a c,v a>v c>v bB.a a>a b>a c,v b> v c> v aC.a b> a c> a a,v b> v c> v aD.a b> a c> a a,v a>v c>v b第(3)题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A.B.C.D.第(4)题通过手机内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实现运动步数的测量,传感器原理如图所示,电容器的M极板固定,与弹簧相连的N极板只能按图中标识的“前后”方向运动。
则当手机( )A.匀速运动时,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容器M极板带负电B.由静止突然向前加速时,电容器的电容增大C.由静止突然向前加速时,流过电流表的电流由b向aD.保持向前匀减速运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第(5)题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从该时刻开始的一段极短时间内,P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变小,变大B.变小,变小C.变大,变大D.变大,变小第(6)题假设摩托艇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它的速率。
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杨镇第一中学四月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0分)1.在核反应方程41417278He+N O+X →中,X 表示的是( )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粒子【答案】A【详解】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 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1,则X 为质子。
故选A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B. 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C. 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D.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答案】A【详解】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确定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程度和分子平均动能变化,内能是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总和,由气体压强宏观表现确定压强A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故A 正确;B .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故B 错误;C .由压强公式PV nRT =可知,气体压强除与分子平均动能(温度)有关,还与体积有关,故C 错误;D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变小,故D 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磁感应强度和冲量均矢量B. 速度公式xv t ∆=∆和电流公式U I R=均采用比值定义法C. 弹簧劲度系数k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表达是1kgs-D. 将一个带电小球看成是一个不计大小的点电荷采用的是等效处理方法【答案】A【详解】A.速度、磁感应强度和冲量均为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均为矢量,选项A正确;B.速度公式xvt∆=∆采用比值定义法,而电流公式UIR=不是采用比值定义法,选项B错误;C.弹簧劲度系数k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表达是22/N kg m skg sm m-⋅==⋅,选项C错误;D.将一个带电小球看成是一个不计大小的点电荷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选项D错误。
故选A。
4.一倾角为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其斜面部分光滑,现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和B 叠放在一起,给A、B整体一初速度使其共同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A的上表面水平,则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 物块A对B的作用力做正功C. 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cosθD. 由于B减速运动,则B的机械能减少【答案】C【分析】根据整体法求出AB共同的加速度,将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隔离对B分析,求出A、B之间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详解】解:A、对整体分析,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可将此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再隔离B分析可得,故B定会受到A给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则物块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A错误;C 、对整体分析,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可将此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1cos sin cos a a g θθθ==,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22sin sin a a g θθ== .隔离对B 分析,A 对B 的摩擦力1sin cos f ma mg θθ== ,所以C 选项是正确的;B 、D 、先对整体分析,有沿向下加速度为sin g θ.再对B 分析,(把A 对B 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看作一个力),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产生的加速度为sin g θ,重力的另一个分力与把A 对B 的作用力平衡,所以B 对A 的合力垂直于斜面方向,不做功,所以B 机械能不变.故B 、D 错误.5.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1m 、2m ,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同时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 仅与球的速率v 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kv(k 为正的常量),两球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落地前,经过时间0t 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1v 、2v ,则下落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球质量大于乙球B. m 1/m 2=v 2/v 1C. 释放瞬间甲球的加速度较大D. t 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 【答案】A【详解】两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都做匀速运动,稳定时kv=mg ,因此最大速度与其质量成正比,即v m ∝m ,1122m v m v =,由图象知v 1>v 2,因此m 甲>m 乙;故A 正确,B 错误.释放瞬间v=0,空气阻力f=0,两球均只受重力,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g .故C 错误;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由图可知,t 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不相等;故D 错误;故选A .6.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 .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a 、b 是波上的两个 质点.图乙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0时质点a 的速度比质点b 的大B. t=0时质点a 的加速度比质点b 的小C. 图乙可以表示质点a 的振动D. 图乙可以表示质点b 的振动【答案】D【详解】因为在t=0时,a 点处于波峰的位置,它的瞬时速度为0,受到的合力最大,加速度最大,而b 点处于平衡位置,它的瞬时速度最大,受到的合力为0,加速度为0,故AB 错误;在图乙中,质点向下振动,根据甲的波的传播方向可知,b 点的振动方向是向下的,故图乙表示质点b 的振动情况,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7.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增大入射角i ,则b 光先消失B. 在该三棱镜中a 光波长小于b 光C. a 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 光不能发生D. 若a 、b 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 光的遏止电压低 【答案】D设折射角为α,在右界面的入射角为β,根据几何关系有:A αβ+=,根据折射定律:sin sin in α=,增大入射角i ,折射角α增大,β减小,而β增大才能使b 光发生全反射,故A 错误;由光路图可知,a 光的折射率小于b 光的折射率(a b n n <),则a 光的波长大于b 光的波长(a b λλ>),故B 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和遏止电压的概念可知:最大初动能k 0E h W =-ν,再根据动能定理:c k 0eU E -=-,即遏止电压0c W hU e eν=-,可知入射光的频率越大,需要的遏止电压越大,a b n n <,则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a b νν<),a 光的遏止电压小于b 光的遏止电压,故D 正确;光是一种横波,横波有偏振现象,纵波没有,有无偏振现象与光的频率无关,故C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涉及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电效应方程、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横波和纵波的概念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通过光路图判断出两种光的折射率的关系,并能熟练利用几何关系.8.如图所示,一砂袋用无弹性轻细绳悬于O 点.开始时砂袋处于静止状态,一弹丸以水平速度v 0击中砂袋后未穿出,二者共同摆动.若弹丸质量为m ,砂袋质量为5m ,弹丸和砂袋形状大小忽略不计,弹丸击中沙袋后漏出的沙子质量忽略不计,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弹丸打入砂袋过程中,细绳所受拉力大小保持不变B. 弹丸打入砂袋过程中,弹丸对砂袋的冲量大小大于砂袋对弹丸的冲量大小C. 弹丸打入砂袋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为272mvD. 砂袋和弹丸一起摆动所达到的最大高度为2072v g【答案】D弹丸打入沙袋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mv 0=(m+5m)v ,解得v=16v 0;弹丸打入沙袋后,总质量变大,且做圆周运动,根据T=6mg+6m 2v L可知,细绳所受拉力变大,选项A 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弹丸打入砂袋过程中,弹丸对砂袋的冲量大小等于砂袋对弹丸的冲量大小,选项B 错误;弹丸打入砂袋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为22200111362236Q mv mv mv =-⋅=,选项C 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可得:21662mv mgh ⋅=,解得2072v h g =,选项D 正确;故选D.9.下图是a 、b 两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则( )A.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a 光的传播速度比b 光的大B. 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 光临界角大C. 照射在同一金属板上发生光电效应时,a 光的饱和电流大D. 若两光均由氢原子能级跃迁产生,产生a 光的能级能量差大 【答案】D【详解】A .由图可知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 光的,根据Lx dλ∆=可知a 的波长小于b 的波长,a 光的频率大于b 光的频率,a 光的折射率大于b 光的折射率,则根据c n v=可知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时a 光的传播速度较小,A 错误;B .根据1sin C n=可知从同种介质中射入真空,a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B 错误;C .发生光电效应时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故无法比较饱和光电流的大小,C 错误;D .a 光的频率较高,若两光均由氢原子能级跃迁产生,则产生a 光的能级差大,D 正确。
故选D 。
【点睛】此题考查了双缝干涉、全反射、光电效应以及玻尔理论等知识点;要知道双缝干涉中条纹间距的表达式Lx dλ∆=,能从给定的图片中得到条纹间距的关系;要知道光的频率越大,折射率越大,全反射临界角越小,波长越小,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越小.10.如图所示,n 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 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为S ,电阻不计。
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 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变压器副线圈接入一只额定电压为U 的灯泡,灯泡正常发光。
从线圈通过中性面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位置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B. 灯泡中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2次C. 线框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 =nBSωsin ωtD.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BSω:U 【答案】C【详解】A .图示位置线框位于中性面,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0,故A 错误;B .交流电的周期2T ωπ=,1s 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1 T,1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2次,所以灯泡中电流方向每秒改变22ωωππ⨯=,故B 错误;C .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峰值E m =nBSω线框是从中性面开始计时,所以线框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nBSωsin ωt故C 正确;D .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12U =副线圈电压的有效值U ,所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2n n U=故D 错误; 故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