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金岳霖重谈林徽因(深度好文)
- 格式:doc
- 大小:20.45 KB
- 文档页数:11
林徽因与金岳霖的故事_林徽因与金岳霖的关系金岳霖中国近代非常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和学者。
那么林徽因与金岳霖有什么交集?林徽因与金岳霖有什么故事?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林徽因与金岳霖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林徽因与金岳霖的故事林徽因与金岳霖原本就是志趣相投的朋友,当然还有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
林徽因夫妇基本上每个星期都会举办沙龙,而金岳霖几乎都会参加。
不管是从经历还是学识方面来说,他们都是生活在同一层面上的人。
在林徽因夫妇居住在总布胡同的那段时间,金岳霖就住在他们家后院,可以从旁边的门进出。
林徽因与金岳霖相处时间久了,金岳霖就慢慢地发现自己对林徽因的感情已经超过了友谊,他表白了。
这让林徽因很苦恼,当时她也爱上了金岳霖。
梁思成从宝坻考察回家后,林徽因很坦白地把这件事告诉了他,说自己爱上了两个男人,不知所措。
听到这番话,梁思成的内心很痛苦,经过一个晚上的挣扎和权衡之后,他觉得金岳霖比自己优秀,想要退出,并告诉了林徽因,要是她选择了金岳霖,他会送上祝福。
林徽因把梁思成的话跟金岳霖说了,金岳霖的反应是梁思成是爱这个女人的,自己不应该伤害他。
从此,金岳霖就退出了,一直都没有娶妻。
林徽因与金岳霖的关系林徽因与金岳霖的关系一直是后人讨论的焦点,他们这种或是爱情亦或是友情的复杂关系让人浮想联翩。
一个已婚女子,一个单身男性,难免会有一些八卦之说。
其实,林徽因与金岳霖的关系可以用蓝颜知已来形容。
他们曾经相爱过,要不然,当初林徽因也不会苦恼多时,把自己的情感出轨告诉了梁思成。
面对梁思成的大度,林徽因选择了从这段感情中抽出来。
林徽因与金岳霖发乎情,止乎礼,从此成为了无话不说的知己。
林徽因死的时候,金岳霖一直都在流泪,并引用她生前的诗题写了一则很特别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过了很多年,金岳霖突然邀请一众好友聚餐,吃饭前,告诉众人那天是林徽因的生日,引来一阵感叹。
金岳霖八十高寿时,看到了一张没有看到过的林徽因照片,哽咽了许久才说出了一句“给我吧”。
哲学大师金岳霖一生痴爱林徽因与情敌做邻居相熟的朋友称金岳霖为“老金”,新学年,给学生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
”他的眼睛怕光,曾配了一副一只镜片是白一只是黑的眼镜,喜欢穿黄夹克,常年都戴着一顶呢帽,常常微仰着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西南联大的路上,样子有些怪。
在西南联大养宠物但这并不妨碍大家都喜欢他。
金岳霖在西南联大确实是个很好玩的老顽童,相当的有趣。
他研究哲学,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还是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对小说也来者不拒,不管什么样的小说都看。
当年西南联大的侧门旁有条狭窄街巷叫文林街,文林街的文林堂旁边有一条叫金鸡巷的小巷,在这条小巷的一座小楼上,住着西南联大的一些学生王树藏、陈蕴珍(萧珊)、施载宣(萧荻)、刘北汜,因常有相熟的同学和老师过来喝茶聊天,慢慢成了一个小沙龙。
金岳霖就曾在这个小沙龙上谈过“小说和哲学”,据说题目是他的好朋友沈从文给他出的,但金岳霖讲了半天,最后的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
在谈得眉飞色舞时,会突然停下来,说:“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然后手伸进后脖领,磨蹭着捉出一只跳蚤,表情甚为得意。
但大家都不足为奇,因为他养的一只大斗鸡,享受的就是与人一样的待遇,常常可以把脖子伸到桌上,和金岳霖一起共食,那只斗鸡应该算是金岳霖最为心爱的宠物了。
更为有趣的是,金岳霖在西南联大常常四处搜罗大石榴、大梨,为的就是和同事的孩子比赛。
看谁的石榴和梨大,金岳霖比输了,就得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然后他还会去买!上厕所向同事讨手纸金岳霖的天真和幽默不仅在西南联大才有的,可以说他一生都是个天真的老顽童,他在清华教书时,与陈岱孙先生都住在清华学务处。
一次,梅贻琦校长外出,委托陈岱孙代理校事。
一天,金岳霖准备上厕所,发现没了手纸,他不急着去找,而是坐下来向陈岱孙写了一张讨手纸的条子:“伏以台端坐镇,校长无此顾之忧,留守得人,同事感追随之便。
她叫林徽因,她很漂亮,很有才;她出过国,学过建筑,主演过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全剧英语台词。
林徽因(1904.06.10~1955.04.01)女,民族:汉,福建闽侯人,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
人们都说她是旷世才女,是美貌与智慧的结合。
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徐志摩1920年于伦敦花园一角1920年十六岁的林徽因和父亲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
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
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
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林徽因是徐志摩非常要好的朋友。
他们在英国时初次相见便互相引为知己,曾经热烈地相恋过,回国以后,又一起欢迎印度诗人泰戈尔,一起表演泰翁诗剧《齐德拉》,一起参加新月社活动,配合非常默契,林徽因去美国留学,他们常有书信来往,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以后,徐志摩又是他们家的常客,林徽因在香山双清别墅养病时,徐志摩常去看她,并与她一起讨论写诗的体会。
林徽因与徐志摩有十年的交情。
而且,林徽因是一代才女,在文学上也有较高的造诣。
可以说,对于评价徐志摩是怎样一个人,评价徐志摩的创作,评价徐志摩诗歌,林徽因是最有发言权的。
徐志摩的原配,张幼仪林徽因说,诗人徐志摩的心情是洁净的,头老抬得那么高,胸中老是那么完整的诚挚,臂上老有那么许多不折不挠的勇气。
徐志摩一生为着一个愚诚的倾向,把所感受到的复杂的情绪尝味到的生活,放到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的锅炉里烧炼成几句悠扬铿锵的语言,来满足他自己本能的艺术的冲动,为着这情感而发生的冲动更是非实际的──或不全是实际的──追求。
林徽因,处理情感的高手散文林徽因,处理情感的高手散文林徽因那样才貌双全德艺双馨的女人,难免人见人爱。
更难免遭女人妒忌。
她像一朵儿有美丽又馨香的花儿,必然招来的有蜜蜂也有蝴蝶儿。
梁思成与林徽因,是金童玉女的相逢,门当户对,共同的理想,相当的才华,让他们的相爱,成了水到渠成的天做之合,理然成为传世佳话。
但,林徽因和另外两个男人的情感经历,还是,值得后人思索的。
风流倜傥的徐志摩,都是有家室的人了,也还是爱上了优秀的林徽因。
只是爱得那么热烈的一个人,在遭到拒绝后不久,就又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陆小曼。
不知道用徐善于排遣和转移失恋的痛苦定位合适,还是用善于移情别恋来评价准确。
我想,当林徽因得知徐志摩在短时间内就有了新的爱情归属时,是欣慰多一些还是庆幸多一分?金岳霖也爱林徽因,甚至在爱上她之后,在林徽因敞开心扉对丈夫坦白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时,得到了丈夫的理解,让林徽因自己做选择。
梁思成不是不爱林徽因才如此宽容忍让,而是他不想看到林徽因痛苦,这爱升华到了最高处。
金岳霖看到梁的姿态,知道还是梁思成对林徽因爱的多一些,主动撤出。
躲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林徽因,默默地爱他心爱余生。
据记载,金岳霖跟一个外国女人同居过,还有了一个孩子。
所以说,金岳霖的确是真爱林徽因到骨髓里的,可若说他一生只爱一个林徽因,也不确切。
林徽因不想让其爱是一回事,而金岳霖执拗地爱下去,也是他心甘情愿的权力。
难得的是他们离的那么近,却能发乎情止乎礼。
更难得的`是能清楚看到林徽因和金岳霖来往频繁却不胡乱吃醋的梁思成,一般男人万万做不到这一点。
林徽因能够在面临多次选择的时候,始终选择在梁思成身边,那是梁思诚自己赢得的。
同时,也是林徽因有眼光有头脑,将另外的两个分析清楚看明白了之后,觉得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梁思成而非他人。
冲这一点说,林徽因真是一个睿智得到了极顶的女人。
是女人中的绝品。
梁思成无论事业和情感,都终究没有让林徽因失望。
至于,林徽因于他之先走了之后,梁思成又续娶了,那是他的权力,无可厚非,毕竟,走了的已经走了,活着的还有继续好好生活下去的资格。
[林徽因金岳霖爱情故事]金岳霖与林徽因的爱情第一篇金岳霖与林徽因的爱情:梁思成与林薇因的故事现在已经没人能说清他们彼此第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但是彼时,梁正是人生的最好年华——十七岁。
家门风范使他看上去与众不同,俨然一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言语间略显稳重但不乏幽默。
而林则风华初露——十四岁,正值水般澄澈、花般娇艳的年纪,明眸皓齿,神采飞扬。
她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语言所不能表达的魅力,似灵动的精灵,只一眼,便住进了梁思成的心里。
世家的教育与文化的底蕴使他们志趣相投,心有灵犀一点通。
经常是林笑谈之中迎上梁眼里闪烁着的调皮的火花,就知道他已经完全理解了自己的思想。
还有很多时候,梁思成对林徽因讲着什么,使得她很吃惊,这正是自己想要说的,怎么从他的嘴里表露出来了呢。
精神的交融和灵魂的互相抵达使他们的心渐渐贴近,终极碰撞出了爱的火花。
梁并不是个善于言辞的人,但他不动声色的谐谑,经常让林徽因开怀大笑。
他也并不高大,但他的笃诚宽厚却让林徽因感到有一种安全感。
他又是个胸襟开阔、坦荡无私又能细致进微地照顾别人的人,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林在生活里所碰到的任何烦扰和偶然涌起的茫然心情,在他那里都会得到劝慰和开解。
两个年轻人沉醉在爱的幸福中,充分享受着爱情的欢快与甜蜜,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真正的爱可以让心变得像白云一样柔柔。
温情仿佛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沐浴在爱河里的两个人想诉说,想欢笑,想歌唱,想把这欢乐带给每一个人。
这不是一般意义的欢乐,这欢乐来自灵魂,将引领他们飞往天堂。
婚前,梁问林:“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
’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天,梁从外地回来,林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听后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笼罩了他,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虽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他毅然告诉妻子:“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
下面我以《暮年金岳霖重谈林徽因》和《在台北看到什么――大陆记者赴台采访手记》这两篇范文为例,来分析说明两种采访手记的写作模式。
范文如下:暮年金岳霖重谈林徽因找个机会去拜访金岳霖先生,是心仪已久的事。
这不仅仅因他是中国现代哲学和逻辑学开山祖师式人物,还因为他有许多奇闻轶事令我好奇与疑惑。
金岳霖一九一四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
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
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高个头,仪表堂堂,极富绅士气度。
然而他又常常不像绅士。
他酷爱养大斗鸡,屋角还摆着许多蛐蛐缸。
吃饭时,大斗鸡堂而皇之地伸脖啄食桌上菜肴,他竟安之若泰,与鸡平等共餐。
听说他眼疾怕光,长年戴着像网球运动员的一圈大檐儿帽子,连上课也不例外。
他的眼镜,据传两边不一样,一边竟是黑的。
而在所有关于金岳霖的传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是他终生未娶。
阐释的版本相当一致:他一直恋着建筑学家、诗人林徽因。
一九八三年,我跟我的老师陈钟英先生开始着手林徽因诗文首次编纂结集工作。
林徽因已于五十年代去世,其文学作品几乎湮没于世。
为收集作品,了解作者生平,这年夏天我们到北京访问金岳霖。
这时他已八十八高龄,跟他同辈的几位老人说,他有冠心病,几年来,因肺炎住院已是几进几出了。
他身体衰弱,行动不便,记性也不佳,一次交谈只能十来分钟,谈长点就睡着了。
几年前,在老友们的怂恿催促下,他开始写些回忆文字,但每天只能写百多字。
这一年由于体力精力不济,已停笔了。
听了这些话,我的心凉了半截。
不过,一位熟知他的老太太的话却给了我们一丝希望与鼓舞:“那个老金呀,早年的事情是近代史,现在的事情是古代史。
”我们找到北京东城区干面胡同金岳霖寓所。
进了他的房间,见他深坐在一张低矮宽扶手大沙发里。
头上依旧戴着一圈宽檐遮光帽,头顶上露出绺绺白发,架着黑框眼镜。
瘦长的双手摊在扶手上,手背上暴起一根根青筋。
两脚套着短袜,伸直搁在一张矮凳上。
金岳霖晚年时提起他和林徽因、梁思成的友谊:“爱与喜欢是两种不同的感情或感觉。
爱说的是父母、夫妇、姐妹、兄弟之间比较自然而然的感情……喜欢说的是朋友之间的喜悦。
它是朋友之间的感情三个人都是妙人儿,而且必须是他们三个人在一起时才能如此有趣,如此的澄澈、明朗,就像三个未经世事的同学,依旧走在青春的光影里,而远景,是战火与硝烟。
从一九三二年到一九四零年,已经过了好几年,那些烦恼的波澜似乎平息,他们从世事里沉淀出另外的一种东西叫做友谊。
对我而言,你只是一个小男孩,和其他成千上万的小男孩没有什么不同。
我不需要你。
你也不需要我。
对你而言,我也和其它成千上万的狐狸并没有差别。
但是,假如你驯服了我,我们就彼此需要了。
对我而言,你就是举世无双的;对你而言,我也是独一无二的……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费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花变得如此重要。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
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以前觉得自己性格能和很多人合的来,什么样的朋友都能结交;后来明白结交朋友或许不难,难的是变成知己。
人与人之间真的有磁场这回事,一接触就能感觉出来。
有些人能和你一见如故,有些人和你永远不会深交。
不是不好,只是磁场不合。
所以能遇到对味的人,真的挺幸运的,感谢相遇吧。
——卢思浩导演田七歌曲《朋友》描绘知己至情相交莫逆时间带不走纯真的友谊,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
人生丢不掉知心的朋友,时光藏不住虚伪的修饰。
真正的朋友,无需想起。
多少困难与苦,悲喜相觅。
真心的朋友,从未忘记。
多少欢乐与笑,生死相依。
不离不弃的携手共进,不见不散的诺言约定。
不增不减的心照不宣,不生不灭的守候同行。
真诚的朋友,不会抛弃。
多少挫折与泪,如宾相敬。
真挚的朋友,心有灵犀。
多少欲望与梦,若镜相知。
林徽因与金岳霖:有一种爱叫做守护与成全大多数人都知道,多情才子的徐志摩,学识渊博的梁思成都爱着同一个人,那就是风华绝代的奇女子林徽因。
林徽因一生与三个男子有着情感上的纠葛。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林徽因和金岳霖之间那超过爱情的男女之情吧。
金岳霖是中国近百年来的哲学泰斗,仪表堂堂、身高八尺、才华横溢的他在见到林徽因的时候,她的人品才华、博古通今、花颜月貌深深吸引着金岳霖。
金岳霖在还不认识林徽因的时候,时常听起好友徐志摩提及她,也对于这个能让好友这么钦慕的女子感到很好奇。
直到见识到,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了。
金岳霖他对林徽因的感情不像徐志摩爱的轰轰烈烈,不像梁思成幸运的得以相守,他的爱是隐忍的,选择成全默默地守护林徽因一生,终身未娶。
金岳霖与林徽因、梁思成夫妇之间可谓志趣相投、交情甚深。
金岳霖一直与他们毗邻而居,他也经常去他们家蹭饭呢,相处的很是融洽。
林徽因每逢周六都会举办读书沙龙,金岳霖每次都一定不会缺席。
直到1931年,婚后三年,有一天林徽因和梁思成坦白说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很是痛苦,爱他的梁思成尊重林徽因的选择,无论选择结果怎么样都支持她。
而林徽因告诉金岳霖的时候,金岳霖选择退出,他说:“看来,梁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爱是深沉的,他不愿看到她伤心烦恼,只希望她幸福。
而这件事并没有让他们三个人之间产生隔阂,之后林徽因与梁思成吵架都会找金岳霖仲裁判断对错,他们的孩子会管金岳霖作“金爸爸”。
林徽因生病,梁思成公务繁忙的时候,他会很用心地照顾起林徽因。
而在林徽因去世时,他觉得天地都塌了,痛苦不堪,他送了林徽因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金岳霖一生未娶,在林徽因死后多年,他还会设宴邀请好友庆祝林徽因的生日,临终前还是对她念念不忘。
林徽因死后埋葬在八宝革命公墓,而金岳霖在死后也选择葬在那里,今生的守候,或许现在在那个地方也会一直延续吧。
⾦岳霖晚年回忆林徽因,颤颤巍巍地说出5个字,⼼瞬间被融化现代⼈越来越爱不动了,很多⼈最后都是为了⽣活和别的⼈共度余⽣。
但是在以前,有好多⼈对待感情很忠贞。
这种忠贞不仅仅意味着选择了某个⼈,当⾃⼰的⼈⽣伴侣之后,就对⾃⼰的伴侣很忠贞不渝。
还表现在即使⾃⼰并没有和所爱的⼈在⼀起,可是依然会为了她⽽终⾝不娶,⼀直跟随着她。
⾦岳霖就是这样痴情的⼈,他爱了林徽因⼀辈⼦,最后只⽤了5个字就表达出了这辈⼦对她的感情。
众所周知,⾦岳霖喜欢林徽因,为了⾃⼰的这份爱,⾦岳霖不惜跟着已经结了婚的林徽因四处搬家,和她做邻居。
在林徽因⽣病的时候,陪伴着林徽因,照顾她。
最后还是因为⾃⼰对待林徽因的深情,⾦岳霖决定退出这场三⾓恋。
在林徽因去世的第七年,林徽因的丈夫就⼜娶了⼀个⼩他27岁的年轻⼥⼈。
那个时候的⾦岳霖⼼中却是很悲痛的。
他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便⾃⼰带着⼀壶酒和⼀碟花⽣,独⾃来到林徽因的坟墓前痛哭,向林徽因表达⾃⼰对她的深情。
在林徽因死后的第七年,⾦岳霖才终于⼜⼀次表达出对她的情意。
⾦岳霖在林徽因的坟前哭诉道,“你看,最爱你的⼈还是我⽼⾦。
”⾦岳霖到底喜欢不喜欢林徽因,到底爱得有多深,其实我们都能够从⼀些史实中感受到的。
在林徽因去世的时候,⾦岳霖和别⼈合伙给林徽因写了那副著名的挽联:⼀⾝诗意千寻瀑,万古⼈间四⽉天。
不过最让⼈深受感动的倒不是⾦岳霖的这幅挽联,⽽是⾦岳霖在接受⼀个福州记者对他的采访的时候,,他告诉那个记者,对于林徽因,他有⼀个评价就是:极赞欲何词。
这短短5个字,包含了⾦岳霖对待林徽因的⽆限深情。
到底⼀个⼈是有多真诚和痴情,才能够在⾃⼰喜欢的⼈去世多年之后,还能够爱她到这种地步。
觉得世界上任何的词语都描绘不出来⾃⼰喜欢的这个⼈的好。
没有对⽐就没有伤害。
对于同样都爱过林徽因的三个男⼈。
徐志摩刚开始也是轰轰烈烈地爱过林徽因的,可是他后来还是娶了陆⼩曼。
梁思成还是林徽因的丈夫,最后他也是续了弦,娶了另外⼀个年轻的⼥⼦。
金岳霖最爱林徽因昨天在青年文摘上看到一片关于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
梁思成、徐志摩和金岳霖三大才子都不约而同地爱上了才女加美女林徽因。
文章上刊登了林徽因的照片,浓眉大眼散发出心灵的善良,矫脸嫩皮透露出美好花样年华,衣着朴素典雅高贵。
这样一个不施粉黛的气质美女走在人群中肯定会引起小小的骚动,再加上她丰富的内心和智慧的头脑,肯定会吸引无数男士女子的眼睛。
梁思成和林徽因从小一起长大,可谓青梅竹马,彼此都很了解依赖。
林徽因的家境颇好,是官宦世家,与梁思成家是世交。
一次林徽因对着梁思成说:“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怎么办?”梁思成听后说:“那你自己选择吧!”知道梁思成愿意自动退出来成就林徽因自己的幸福,金岳霖自叹弗如,便主动退出。
金岳霖与诗人徐志摩交往很深厚,便介绍徐志摩认识了林徽因。
此时徐志摩仍然有家室张幼仪,折服于林徽因的美貌才学,便疯狂追求她。
听到张幼仪怀孕的消息,徐志摩看都不看她一眼,冷冷地说:“把孩子打掉。
”追求了一段时间后,便放弃转而追求陆小曼。
与徐志摩有过感情关系的中国女人就至少有三个,更不用说他留学期间的外国女人了。
梁思成与林徽因成婚后,学过建筑学的林徽因经常协助梁思成完成她的工作。
出生高贵的林徽因经常和梁思成出没深山野林,从未有过半句抱怨。
金岳霖和林徽因的心灵交流很深,和他们夫妇比邻而居,他们经常聚在一起交流思想。
梁思成也十分欢迎金岳霖的来访。
后来林徽因因身体不佳离开人世后,梁思成又娶夫人。
姑且不谈论在林徽因亡故后,梁思成是不是还爱着她,仅仅从他们对林徽因的爱慕而做的结合与否以及结合之后的事情看,最爱林徽因的仍然是金岳霖。
这三个才子中只有金岳霖先生对林徽因不离不弃。
陷入爱河后,人的感情很难被理智控制。
“女人发了昏,男人才结婚。
”从这句看,女人能够用理智控制自己的内心和身边的诱惑,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金岳霖在西南联大任教时候,他的得意门生因为爱情受伤十分难受。
他豁达地说:“恋爱是一个过程,恋爱的结局是结婚或不结婚,只是恋爱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暮年金岳霖重谈林徽因(深度好文)金岳霖、林徽因、费正清找个机会去拜访金岳霖先生,是心仪已久的事。
这不仅仅因他是中国现代哲学和逻辑学开山祖师式人物,还因为他有许多奇闻轶事令我好奇与疑惑。
金岳霖一九一四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
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
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高个头,仪表堂堂,极富绅士气度。
然而他又常常不像绅士。
他酷爱养大斗鸡,屋角还摆着许多蛐蛐缸。
吃饭时,大斗鸡堂而皇之地伸脖啄食桌上菜肴,他竟安之若泰,与鸡平等共餐。
听说他眼疾怕光,长年戴着像网球运动员的一圈大檐儿帽子,连上课也不例外。
他的眼镜,据传两边不一样,一边竟是黑的。
而在所有关于金岳霖的传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是他终生未娶。
阐释的版本相当一致:他一直恋着建筑学家、诗人林徽因。
一九八三年,我跟我的老师陈钟英先生开始着手林徽因诗文首次编纂结集工作。
林徽因已于五十年代去世,其文学作品几乎湮没于世。
为收集作品,了解作者生平,这年夏天我们到北京访问金岳霖。
这时他已八十八高龄,跟他同辈的几位老人说,他有冠心病,几年来,因肺炎住院已是几进几出了。
他身体衰弱,行动不便,记性也不佳,一次交谈只能十来分钟,谈长点就睡着了。
几年前,在老友们的怂恿催促下,他开始写些回忆文字,但每天只能写百多字。
这一年由于体力精力不济,已停笔了。
听了这些话,我的心凉了半截。
不过,一位熟知他的老太太的话却给了我们一丝希望与鼓舞:“那个老金呀,早年的事情是近代史,现在的事情是古代史。
”我们找到北京东城区干面胡同金岳霖寓所。
进了他的房间,见他深坐在一张低矮宽扶手大沙发里。
头上依旧戴着一圈宽檐遮光帽,头顶上露出绺绺白发,架着黑框眼镜。
瘦长的双手摊在扶手上,手背上暴起一根根青筋。
两脚套着短袜,伸直搁在一张矮凳上。
他的听力不佳,对我们进来似乎没有什么反应。
我们坐近他身边,对着他耳朵,一字一句地说明来意。
我趁陈钟英先生跟他慢慢解释的当儿,打量着屋里的摆设。
屋里右边,一张老式横案桌上摆着一些书,桌边挂着一根手杖,还斜靠着一根拳头粗、一人多高、顶端雕有兽头的漆金权杖,大概是学生们送的。
作为哲学界和逻辑学界的权威与泰斗,这根金色的权杖,于他是颇具象征性的礼品。
屋子右边,则摆着一个有靠背的坐式马桶。
他要靠人扶着就此如厕。
这金色的权杖与暗淡的马桶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顿令我感到人生易老,时光无情。
我们对着他耳边问谁了解林徽因的作品时,他显得黯然,用浓重沙哑的喉音缓缓地说:“可惜有些人已经过去了!”我们把一本用毛笔大楷抄录的林徽因诗集给他看,希望从他的回忆里,得到一点诠释的启迪。
他轻轻地翻着,回忆道:“林徽因啊,这个人很特别,我常常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好多次她在急,好像做诗她没做出来。
有句诗叫什么,哦,好像叫‘黄水塘的白鸭’,大概后来诗没做成……”慢慢地,他翻到了另一页,忽然高喊起来:“哎呀,八月的忧愁!”我吃了一惊,怀疑那高八度的惊叹声,竟是从那衰弱的躯体里发出的。
只听他接着念下去:“哎呀,‘黄水塘里游着白鸭,高粱梗油青的刚过了头……’”他居然一句一句把诗读下去。
末了,他扬起头,欣慰地说:“她终于写成了,她终于写成了!”林徽因这首《八月的忧愁》是优美的田园诗,发表于一九三六年,构思当是更早。
事隔已半个世纪,金岳霖怎么对第一句记得这么牢?定是他时时关注着林徽因的创作,林徽因酝酿中反复吟咏这第一句,被他熟记心间。
我看他慢慢兴奋了起来,兴奋催发了他的记忆与联想,他又断断续续地记起一些诗句,谈起林徽因的写作情况。
翻完那本抄录的诗,他连连说:“好事情啊,你们做了一件好事情!你们是从哪儿来的?”我们刚刚告诉过他,是从林徽因家乡福州来的,显然他倏忽间就忘了。
已经谈了十来分钟,他并没瞌睡,我庆幸地看着小录音机一直在转动着。
我们取出一张泛黄的32开大的林徽因照片,问他拍照的时间背景。
他接过手,大概以前从未见过,凝视着,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
他的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梗在那里。
他一语不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
许久,他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地对我们说:“给我吧!”我真担心老人犯起犟劲,赶忙反复解释说,这是从上海林徽因堂妹处借用的,以后翻拍了,一定送他一张。
待他听明白后,生怕我们食言或忘了,作拱手状,郑重地说:“那好,那好,那我先向你们道个谢!”继而,他的眼皮慢慢耷拉下来,累了,我们便退了出来。
很久以来,关于金岳霖对林徽因感情上的依恋我听了不少。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都曾留学美国,加之家学渊源,他们中西文化造诣都很深,在知识界交游也广,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
而金岳霖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
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常常是各踞一幢房子的前后进。
偶而不在一地,例如抗战时在昆明、重庆,金岳霖每有休假,总是跑到梁家居住。
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这是我早有所闻的。
不过,后来看了梁思成的续弦林洙先生的文章,更增添了具体了解。
据她说,一次林徽因哭丧着脸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
林徽因对梁思成毫不隐讳,坦诚得如同小妹求兄长指点迷津一般。
梁思成自然矛盾痛苦至极,苦思一夜,比较了金岳霖优于自己的地方,他终于告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
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
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凡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
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
我应该退出。
”从那以后,他们三人毫无芥蒂,金岳霖仍旧跟他们毗邻而居,相互间更加信任,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
几天后,我跟陈钟英先生再次访问了金岳霖。
进了屋,刚刚跟护理阿姨寒暄几句,想不到金岳霖闻声竟以相当纯正的福州方言喊我们:“福州人!”我们不胜惊讶。
这肯定是当年受林徽因“耳濡目染”的结果。
我们的话题自然从林徽因谈起。
他讲着他们毗邻而居生活的种种琐事,讲梁家沙龙谈诗论艺的情况,讲当年出入梁家的新朋旧友。
我发现他称赞人时喜欢竖起大拇指。
他夸奖道:“林徽因这个人了不起啊,她写了篇叫《窗子以外》还是《窗子以内》的文章,还有《在九十九度中》,那完全是反映劳动人民境况的,她的感觉比我们快多了。
林徽因墓编者注:据闻林徽因墓碑纹理为其生前替人民英雄纪念碑所设计,后不被采纳,梁思成在她去世后镌之墓碑。
“文革”中墓碑曾遭红卫兵砸毁,2003年被修复,但汉白玉的墓碑边上依然可以看到破损的痕迹。
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在建筑设计上也很有才干,参加过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不要抹杀了她其他方面的创作啊……”讲着,讲着,他声音渐小,渐慢,断断续续。
我们赶紧劝他歇一歇。
他闭目养了一会儿神。
我们取出另一张林徽因照片问他。
他看了一会儿回忆道:“那是在伦敦照的,那时徐志摩也在伦敦。
——哦,忘了告诉你们,我认识林徽因还是通过徐志摩的。
”于是,话题转到了徐志摩。
徐志摩在伦敦邂逅了才貌双全的林徽因,不禁为之倾倒,竟然下决心跟发妻离婚,后来追林徽因不成,失意之下又掉头追求陆小曼。
金岳霖谈了自己的感触:“徐志摩是我的老朋友,但我总感到他滑油,油油油,滑滑滑——”我不免有点愕然,他竟说得有点像顺口溜。
我拉长耳朵听他讲下去,“当然不是说他滑头。
”经他解释,我们才领会,他是指徐志摩感情放纵,没遮没拦。
他接着说:“林徽因被他父亲带回国后,徐志摩又追到北京。
临离伦敦时他说了两句话,前面那句忘了,后面是‘销魂今日进燕京’。
看,他满脑子林徽因,我觉得他不自量啊。
林徽因梁思成早就认识,他们是两小无猜,两小无猜啊。
两家又是世交,连政治上也算世交。
两人父亲都是研究系的。
徐志摩总是跟着要钻进去,钻也没用!徐志摩不知趣,我很可惜徐志摩这个朋友。
”他说:“比较起来,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
他们俩的结合,结合得好,这也是不容易的啊!”徐志摩、金岳霖、林徽因、梁思成之间都有过感情纠葛,但行止却大相径庭。
徐志摩完全为诗人气质所驱遣,致使狂烈的感情之火烧熔了理智。
而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显出一种超脱凡俗的襟怀与品格,使我想起了柏拉图的那句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后来,我们的话题渐渐转到了林徽因的病和死。
他眯缝着眼,坠入沉思,慢慢地说:“林徽因死在同仁医院,就在过去哈德门的附近。
对她的死,我的心情难以描述。
对她的评价,可用一句话概括——极赞欲何词!”林徽因一九五五年去世,时年五十一岁。
那年,建筑界正在批判“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林徽因自然脱不了干系。
虽然林徽因头上还顶着北京市人大代表等几个头衔,但追悼会的规模和气氛都是有节制的,甚至带上几分冷清。
亲朋送的挽联中,金岳霖的别有一种炽热颂赞与激情飞泻的不凡气势。
上联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下联是:“万古人间四月天”。
此处的“四月天”,取自林徽因一首诗的题目《你是人间四月天》。
这“四月天”在西方通常指艳日、丰硕与富饶。
金岳霖“极赞”之意,溢于言表。
金岳霖回忆到追悼会时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开的,我很悲哀,我的眼泪没有停过……”他沉默了下来,好像已把一本书翻到了最后一页。
梁思成夫妇,费慰梅夫妇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至情深藏于一生。
林徽因死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
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林徽因死后金岳霖仍旧独身,我很想了解这一行为背后意识观念层面上的原因。
但这纯属隐私,除非他主动说,我不能失礼去问。
不过,后来了解到了一件事,却不无收获。
有个金岳霖钟爱的学生,突受婚恋挫折打击,萌生了自杀念头。
金岳霖多次亲去安慰,苦口婆心地开导,让那学生认识到:恋爱是一个过程,恋爱的结局,结婚或不结婚,只是恋爱过程中一个阶段,因此,恋爱的幸福与否,应从恋爱的全过程来看,而不应仅仅从恋爱的结局来衡量。
最后,这个学生从痛不欲生精神危机中解脱了出来。
由是我联想到了金岳霖,对他的终生未娶,幡然产生了新的感悟。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我们编纂好林徽因诗文样本,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送书稿,又再次去拜望金岳霖先生。
天已转冷,金岳霖仍旧倚坐在那张大沙发里,腿上加盖了毛毯,显得更清瘦衰弱。
我们坐近他身旁,见他每挪动一下身姿都皱一下眉,现出痛楚的样子,看了令人难过。
待老人安定一会儿后,我们送他几颗福建水仙花头,还有一张复制的林徽因大照片。
他捧着照片,凝视着,脸上的皱纹顿时舒展开了,喃喃自语:“啊,这个太好了!这个太好了!”他似乎又一次跟逝去三十年的林徽因“神会”了;神经又兴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