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二节 《工业》(3)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42.18 KB
- 文档页数:2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工业学科:地理第二节《工业》【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3.掌握工业分布的大势、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理解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4.以“辽中南工业基地”为案例,学会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条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及其各自的形成条件。
难点:初步学会从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说明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教学过程】教学导入:“Made in china”的含义同学们知道吗?恩看来大家的英语都学得不错呢!这个短语是“中国制造”,说的也就是工业产品了,大家能在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承转:我国的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一起要来了解的内容。
观察图“什么是工业”,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课件,观察三幅图片。
尝试总结“什么是工业”教师小结:第一幅图:通过挖掘、开采、提取的方式,可以从自然界获得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还可以从自然界取得棉花、木材等资源。
即从自然界中挖掘、开采、提取工业原材料是工业生产的一个环节。
第二幅图: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第三幅图:在原材料加工的基础上再加工成产品。
这就是工业的生产过程,也就是工业的定义。
教师:工业的分类工业分类工业对其他产业部门存在什么作用呢?教师:请同学观看课件中“农业、城市建筑、科学研究、交通运输”,体会工业产品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并进行小结。
工业可以提供一些经济发展的基础产品,如拖拉机、建筑钢筋、汽车等,还为科学研究、国防提供许多高精尖产品,如火箭中的特种钢材。
看来工业产品对农业、城市建筑、科学研究、交通运输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湘教版八上地理第四章 第二节 工业 (学案)内容速览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 自主学习 自主预习、基础知识梳理►任务一:工业的概念、分类及其地位 ►任务二:中国传统工业的分布 ►任务三: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分布 ►任务四:我国的工业基地合作探究 探究重难知识探究一: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探究二:四大工业基地知识网图 思维导图构建强化特训营 同步训练 巩固提升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2.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工业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中国能源、钢铁、机械、水力、纺织等工业的分布特点。
4.掌握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分布,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5.掌握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分析工业基地布局的主要因素。
1. 掌握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分布,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2. 掌握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分析工业基地布局的主要因素。
►任务一:工业的概念、分类及其地位02自主学习01学习目标1.工业的概念:工业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生产所必需的各种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也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
2.工业的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3.工业的分类: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类。
①重工业是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部门。
例如:机械工业、造船工业等。
②轻工业是生产生活资料的产业部门。
例如:纺织、食品工业等。
►任务二:中国传统工业部门的分布(1)能源工业①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
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山西、内蒙古、陕西是中国的主要产煤区。
山西省煤炭产量居全国首位。
②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
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山东的胜利油田;河南与山东交界处的中原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
中国的主要产业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主要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了解我国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4.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种。
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以及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材料分析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等。
方法之一:细读“景观”和“柱状”图,巧破学习重难点《农业》一节的第1课时学习重点有两个,一是让“土地奉献的产业”(即什么是农业?或农业的概念);二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
本课时的学习中,同学们如果注重“景观图”和“柱状图”的阅读,就会巧妙地突破学习重难点。
1.注重“景观图”的阅读。
第1课时教材一共安排了四组(7幅)景观图片。
其中图4-1是为突出教材第一框:“让‘土地奉献’的产业”的直观性,而呈现的一组四幅图片。
在课堂学习中,同学们不妨先仔细观察四幅图片中的各类信息,然后结合教材文字,我们就会轻松的理解“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
农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就是种植农作物;“广义”的农业包括农(种植业)、林、牧、渔等产业。
我们通过景观图的阅读,既掌握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又对这些知识进行了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关注“柱状图”的直观性。
第1课时教材安排了图4-2“中国稻谷、小麦产量”柱状图,其目的就是直观的表示我国不同时期(1978年、1990年、2000年和2011年),主要的两类粮食作物的产量,通过“柱子”和“数字”的比较,巧妙地实现了“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统一。
通过“柱状图”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得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较快”的结论。
方法之二:列表比较法学习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我国的农业分布地区差异很大,既有东西差异,也有东部地区南北差异,如何理解我国农业在区域上的差异,我们在学习《农业》一节时,可采用列表比较法来了解这一知识难点。
第二节工业一、教学目标1.联系身边实际和运用资料,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及其在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2.运用数据或其他资料,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能源、钢铁、机械、纺织等工业分布特点。
4.运用资料,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中国工业的发展”“中国工业的分布”“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四中国工业的分“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部分内容没有直接对应的课标,但这部分内容对帮助学生了解工业活动、理解工业分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材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工业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生产所必需的各种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工业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
尽管在世界地理的相关章节中经常涉及工业活动,但学生对工业活动的内涵并不清晰,因此教材采用“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图像并结合生活实际,来了解工业活动及其与农业活动的差异,举例说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初中地理课程并不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但要理解工业分布特点,就必须初步了解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教材用简洁的文字高度概括了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自然资源条件、人口与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以及经济基础。
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举例说明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工业发展和布局的。
“中国工业的发展”这部分内容没有直接对应的课标,但这部分内容与课标中的“工业分布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工业的发展既表现为工业产品产量增长,也表现为工业布局的合理变化。
教材先用简洁的文字和图表说明了中国工业产品产量及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工业结构和工业技术水平的变化特点,然后分三个阶段较详细地说明了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特点。
新中成立前,中国工业高度集中在少数沿海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改造沿海工业城市的基础上,推进中西部工业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布局以沿海地区相对集中,但工业布局趋于相对均衡。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第个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的五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4、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种。
教学指导:农业是和我们每个人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产业。
既然如此,在“农业”一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更真切地认识农业,了解农业。
新课导人:方案①: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农业。
)对,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我国的“农业”。
方案②: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本的经济史。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
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
你们知道什么是农业吗?你们又了解多少有关农业的知识呢?方案③:同学们,如果让你一个星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你会怎样?(学生会有各种回答,只要基本相符,都要肯定。
)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在非洲,还有不少的居民长期处在饥饿之中,甚至死于饥饿。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
)在屏幕上展示出课本中将农业含义分解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设问;以下活动,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A上山打野兔B野外采蘑菇C水塘养鱼(答案为C)让学生齐声朗读“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这段阅读材料。
提问:读了这段文章之后,你对中国农业有什么认识?讲述“我国农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问:我国农业是在汁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让学生观看一段旧中国农民逃荒讨米的录像资料,不要很长,一分钟左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工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工业》是本册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介绍了我国工业的发展、工业布局和工业生产的特点。
本节内容通过分析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掌握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交通等方面的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学生对工业生产的具体过程、工业布局的原则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掌握工业生产的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2.难点:工业生产的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业布局的原则。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
3.准备好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工业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3.操练(10分钟)分析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如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交通等。
4.巩固(10分钟)通过课堂练习题,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工业生产的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工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第四章第二节工业第二节工业【学习目标】1.知道工业在公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运用工业散布图及有关资料,说出我国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和高新技术家产的散布及其影响要素。
要点:我国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和高新技术家产的散布及其影响要素。
难点:我国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和高新技术家产的散布及其影响要素。
【自主学习】一、公民经济的主导家产1.地位和作用:工业是公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它为公民经济各个部门供给生产所一定的各样原资料、能源和技术装备,也为人们供给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料。
2.科学布局工业生产:应依据各地域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情况、市场要素以及现有经济基础等发展工业。
二、中国工业的发展1.成就:我国工业已经初步形成门类齐备的工业系统,煤炭、钢铁、水泥、发电量、棉布、汽车、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工业布局的变化(1)过去工业布局:集中散布在沿海地域,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地域,轻纺工业则集中散布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量沿海城市。
(2)新中国建立后,对沿海地域的工业进行了改造,同时全面推动中西部的工业建设。
(3)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布局以沿海地域相对集中。
近些年来,工业布局趋于相对平衡三、中国工业的散布1.能源工业(1)我国第一大能源是煤炭,山西、内蒙古、陕西是中国的主要产煤区。
(2)第二大能源是石油。
黑龙江的大庆是当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3)我国的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松花江的上游。
2.钢铁工业1)发展条件: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焦煤资源。
2)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东部沿海A鞍山,B唐山,C邯郸,D莱芜,E张家港,F上海中部地域G太原,H武汉,I湘潭,新余,K马鞍山西部地域L包头,M攀枝花1/4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第四章第二节工业3.机械工业(1)中国基本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备、布局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系统。
27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工业》(第3 课时)学案第四章第二节工业 (第3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李春海责任人:李建兵时间:2019年月日【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重要基础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及未来的变化趋势。
【学习重点】我国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难点】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布局因素、发展优势、存在不足。
【导学过程】【自主预习,认真准备】1.中国基本形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备制造为主体的机械工业体系。
2.我国大型机械工业基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我国的纺织工业中,以_________工业最为重要。
我国主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
4.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
5.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①以______________科技园区为中心的__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②以_______高新区为中心的沿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③以_________高新区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④以______________高新区为中心的沿___________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第 2 页第 3 页。
课题: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二节《工业》(3)总第课时
一、预习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要求、影响因素。
2、通过举例让自己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掌握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
二、预习重难点:
重点:1、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知道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难点:在探究过程中能归纳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布局特点,培养自己的分析与归纳能力。
三、课前预习:(教师寄语---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
预习任务一:阅读课本P98页----“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内容,结合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近些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迅速__________,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度_________,高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产业。
2、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以、、、、、等技术领域为主体,表现出___________的发展趋势。
3、同学们,高技术产业是如此神奇,如此独具魅力。
你知道哪些具体高科技产业部门呢?
预习任务二:阅读课本P100页-----高技术产业的分布内容,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分布情况。
1、我国初步形成的高技术产业带包括:____ __、___ ____、____ __等地区。
2、现在,我国形成的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1)、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____________高技术产业密集区。
(2)、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____________高技术产业密集区。
(3)、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____________高技术产业密集区。
(4)、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____________高技术产业密集区。
预习诊断:(教师寄语---藉此检验一下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相信自己!)
1、国民经济构成中最具活力、做为经济排头兵的产业是()
A、旅游业
B、商业
C、金融业
D、高新技术产业
2、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的是()
A、计算机软件开发
B、航空航天设备研制
C、细胞克隆技术
D、汽车制造
3、手机是高技术的典型代表,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4、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区的中心是()
A、北京中关村科技园
B、上海高新区
C、深圳高新区
D、西安--杨凌高新区
预习质疑:(教师寄语: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
)
通过你的预习,获得了知识,也许你还有未解决的问题,大胆提出来吧!
交流展示:(教师寄语---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请同学们学习小组之间交流预习学案的“预习任务”和“预习诊断”部分,分享学习成果,小组交流自己未解决问题,小组不能解决的,把问题提交课堂。
2、请小组代表汇报预习成果,在汇报过程中,对于出现错误的内容,先请其他小组进行矫正,不能矫正的,教师引导共同解决。
精讲点拨:(教师寄语---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①、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高技术产品,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结合高技术产业的部门名称及自己的理解,思考高技术产业的特点。
③、欣赏《科学发展铸辉煌》中有关我国高科技发展的片段,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④、当前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其形成原因是什么?将来又将呈现什么样发展趋势?
反思拓展:(教师寄语---我思故我在。
)
1、20世纪 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我国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热潮,不仅大中城市规划建设一个个规模大小不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少乡镇也圈起了一片片土地,作好了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前期工作。
若干年过去了,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生产红红火火,一片繁荣景象,而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土地上却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景象。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2、欣赏有关“泰山之阳”科技产业城的视频,激发自己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情感。
系统总结:(教师寄语:在总结中进步提高。
)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分别进行归纳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第四部分:限时作业(共10分)(教师寄语---相信自己,胜利的果实等你采摘!)
1、请指出哪些属于高技术产业,哪些属于传统工业?
2、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是()
A、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B、需要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依托
C、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D、产品更新换代快
3、高技术制造业中第一大部门是:()
A、生物医药制造业
B、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
C、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D、新材料等其他高技术制造业
4、高新技术产业要求分布在()
①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交通便利②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力量强
③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④一般依附于一批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下列最具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是()
①石油化学工业、电力工业②电子和信息类、生物技术类
③钢铁工业、旅游业④新材料、新能源、纳米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多呈()A、点状分布 B、带状分布C、环状分布 D、放射状分布
7、下列地区位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是()
A、沪宁杭地区
B、青藏地区
C、云、贵、川地
D、黑、吉、辽地区
8、下列区域不属于我国高技术产业带的是()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黄河中下游地区
9、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早、发展快
B、高新技术产业一般要依附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
C、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城市
D、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慢
10、连线:将图中字母代号与表示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名称连接起来:
A 上海高新区
B 深圳高新区
C 北京中关村
D 西安—杨凌高新技术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