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体密度修正公式

气体密度修正公式

气体密度修正公式

普通气体体积受温度和压力影响很大,因此,需要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实现温压补偿,此时气体密度“ρ”需用状态方程求得。

()()()

0200020A T P P P T T ρρ+?+=??+ 其中20ρ: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20℃,1个标准大气压)

0T :273.15℃

P :工况压力 (现场压力变送器)

A P :当地大气压

0P :0.10133MPa

T :工况温度 (现场温度变送器)

密度计算公式

一、密度计算公式 1. ρ表示_________,m表示________,V表示____________ 2.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 3. 1g/cm3=________kg/m3 7.9×103kg/m3=_______g/cm3 4. 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积单位换算 1cm3=_________mL=_________m3 1dm3=__________L=__________m3=______cm3 例一.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宇宙中的中子星密度可达1×1014 t/m3,一个体积为33.5cm3的中子星的质量大 例2、一块冰的体积为30L,如果全部熔化成水,则体积是多少?(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约是多少kg?

二、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1. G表示_________,m表示________,g表示____________ 2.g=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_ 3.重力的方向为___________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其重力约为_________ 某同学的体重为588N,则其质量为_________ 三、压强计算公式 1. p表示_________,F表示________,S表示____________ 2.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 3.1Pa=________N/m2 4. 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 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位换算 1cm2=________m2 例1、质量为7.9Kg的正方体铁块,放在1m2的水平桌子中央,铁的密度是7.9×103Kg/m3,(g取10N/Kg)。 求:(1)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2)加上10N水平向右的拉力后,使铜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铜块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混合气体平均式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混合气体平均式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⑴标准状态密度法:M=22.4(L·mol-1)×p(g·L-1); ⑵相对密度法:D=ρ1/ρ2= M1/M2; ⑶摩尔质量定义法:M=m(总)/n(总) ⑷物质的量或体积含量法M=MA·a%+Mb·b%+……(a%、b%等为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 二、2007年高考试题评析 【例1】(07年广东化学卷,第3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8 g 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 B.常温常压下,4.6g NO2气体含有1.81×1023个NO2分子 C.0.5mol/L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 D.标准状况下,33.6L 水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 【解析】48 g O3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O3分子6.02×1023个,A正确;由于存在2NO2N2O4这一隐含条件,故4.6g NO2气体中含有的NO2分子数应界于0.1NA 和0.05NA之间,B错误;由于不知道CuCl2溶液的体积,故无法确定Cu2+离子的数目,C错误;标准状况下,水为固态,不能用22.4L/mol进行计算。故本题应选A。 【例2】(07年四川理综卷,第7题)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A B.7g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 C.18g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A D.1L 0.5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A 【解析】标准状况下,CHCl3为液态,不能用22.4L/mol进行计算,A项错误;B项中CnH2n 的最简式为CH2,其最简式的物质的量为7g/14g·mol-1=0.5mol,故其氢原子数为NA,B 正确;由于D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则18gD2O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C错误;由于在水溶液中CO32-要水解,故CO32-数目应小于0.5NA,D错误。故本题应选B。 【例3】(07年上海化学卷,第20题)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11.2L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5NA B.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 C.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含钠离子数为0.1NA个 D.5.6g 铁与足量稀硫酸失去电子数为0.3NA 【解析】A项中所给的条件并不是标准状况下,故甲烷的物质的量不是0.5 mol,故A项错误;B项中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为CH2,其最简式的物质的量为14g/14g·mol-1=1mol,故其总原子数为3NA,B项正确;由于不知道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故无法确定钠离子的数目,C项错误;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Fe2+,D项错误。故本题应选B。 【例8】(07年全国理综卷I,第9题)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 >P(O2)>P(Ne) D.P(H2)>P(Ne)>P(O2) 【解析】根据上述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三反比”结论③“在相同温度下,同密度的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得摩尔质量越小压强越大。由于三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从小到大顺序为M(H2)<M(Ne)<M(O2),故其气体压强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H2)>P(Ne)>P(O2)。【综合点评】以上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及阿伏加德罗定律命题时的一些常见角度。阿伏加德罗常数试题是高考常见题型之一,尽管题型不变,但考查的知识却都千变万化。主要考查了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及简单计算,还经常涉及弱电

常用气体密度的计算

常用气体密度的计算 常用气体密度的计算 1.干空气密度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质量, 国际单位为千克/米3(kg/m3),一般用符号ρ表示。其定义式为:ρ = M/V (1--1) 式中 M——空气的质量,kg; V——空气的体积,m3。 空气密度随空气压力、温度及湿度而变化。上式只是定义式,通风工程中通常由气态方程求得干、湿空气密度的计算式。由气态方程有: ρ=ρ0*T0*P/P0*T (1--2) 式中:ρ——其它状态下干空气的密度,kg/m3; ρ0——标准状态下干空气的密度,kg/m3; P、P0——分别为其它状态及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压力,千帕(kpa); T、T0——分别为其它状态及标准状态下空气的热力学温度,K。 标准状态下,T0=273K,P0=101.3kPa时,组成成分正常的干空气的密度ρ0=1.293kg/m3。将这些数值代入式(1-2),即可得干空气密度计算式为: ρ = 3.48*P/T (1--3) 使用上式计算干空气密度时,要注意压力、温度的取值。式中P为空气的绝对压力,单位为kPa;T为空气的热力学温度(K),T=273+t, t为空气的摄氏温度(℃)。 2.湿空气密度 对于湿空气,相当于压力为P的干空气被一部分压力为Ps的水蒸汽所占据,被占据后的湿空气就由压力为Pd的干空气和压力为Ps的水蒸汽组成。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湿空气压力等于干空气分压Pd与水蒸汽分压Ps之和,即:P=Pd+Ps。 根据相对湿度计算式,水蒸汽分压Ps=ψPb,根据气态方程及道尔顿的分压定律,即可推导出湿空气密度计算式为:

ρw=3.48*P(1-0.378*ψ*Pb/P)/T (2--1)式中ρw ——湿空气密度,kg/m3; ψ——空气相对湿度,%; Pb——饱和水蒸汽压力,kPa(由表2-1-1确定)。 其它符号意义同上。 表2-1-1 不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压力 3、湿燃气密度

怎样计算混合物的密度

怎样计算混合物的密度 江苏丰县广宇中英文学校刘庆贺 两种物质混合,有如下的基本关系:混合物的总质量等于原来两种物质质量之和,即:m总=m1+m2;混合物的总体积等于原来两种物质体积之和,即:V总=V1+V2;混合物 的密度等于总质量与总体积之比,即:。解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上述公式灵活地选用。 【例1】某冶炼厂,用密度为ρ1金属和密度为ρ2的另一种金属以不同的配方(不同的比例搭配)炼成合金材料。若取等体积的这两种金属进行配方,炼出的金属材料密 度为ρ;若取等质量的这两种金属进行配方,炼出的金属材料密度为,请你通过数学运算,说明ρ与的大小关系。 解析:题目为两种固体的混合。取等体积混合时,设取相等体积为V,则密度为ρ1金属的质量为ρ1V,密度为ρ2的另一种金属的质量为ρ2V,炼出的金属材料密度为: 取等质量混合时,设取相等质量为m,则密度为ρ1金属的体积为m/ρ1,密度为ρ2的另一种金属的体积为m/ρ2,炼出的金属材料密度为: 要比较ρ与的大小关系,可用比值法或比差法。即因ρ与ρ均大于零,若ρ/ 大于1,则ρ>;若ρ/小于1,则ρ<.或若ρ-大于0,则ρ>;若ρ- 小于0,则ρ<。 答案:取等体积混合时,炼出的金属材料密度为:

取等质量混合时,炼出的金属材料密度为: 若用比差法,同学们可试着证明。 【例2】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各m千克,只用这两种液体,最多可配制密度为ρ=1/2(ρ1+ρ2)的溶液多少千克?(已知ρ1>ρ2,不计混合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解析:题目为两种液体的混合,由例1可知,要配制密度为ρ=1/2(ρ1+ρ2)的溶液,两种液体的体积必然要相等。再根据要配制的溶液最多,必然要有一种液体用完。而且是体积较小者,即密度为ρ1的液体要用完。这样,只须计算出另一种液体用多少质量即可。 答案:要配制密度为ρ=1/2(ρ1+ρ2)的溶液,两种液体的体积必然要相等。再根据题意可知,密度为ρ1的液体要用完。则 跟踪练习:从2005年12月起,我市开始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一种由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替代能源,其中普通汽油体积占90%,乙醇(即酒精)体积占10%。乙醇汽油能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乙醇汽油的推广及使用,可以缓解因石油资源短缺而造成的经济压力,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 (1)请写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两点好处? ①;

物质的量计算专题-混合气体

1.(2018海南卷)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 g金刚石中含有化学键的数目为4N A B. 18 g的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 C. 28 g的乙烯和环己烷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 N A D. 1L 1 mol.L-1,的NH4Cl溶液中NH4+和Cl-的数目均为1N A 2. (2018年全国卷II) 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3. 题组训练二: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CO、N2的混合气体与O2的分子个数相同,原子个数也相同() (2) 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或混合气的物质的量相同( ) (3)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 (4)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 (5)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6)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7)120g 由NaHSO4和KHSO3组成的混合物含有N A硫原子中() (8)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O原子()(9)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 4.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密度、同压强的N2和C2H4 B.同温度、同体积的O2和N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O D.同压强、同体积的O2和N2 5.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密度不同的N2和C2H4 B.体积相等的CO和N2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H4 6. 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 m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粒子总数是0.03N A B.1 mol Al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 A C.常温常压下,32 g O-2中所含电子的数目为17N A D.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 A的N2、C2H4混合气体的质量无法确定

燃气基本性质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探公式分类宀燃气基本性质| 来源:《燃气燃烧与应 -华白数计算 中 用》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W ——华白数,或称热负荷指数; H ――燃气热值(KJ/Nm 3),按照各国习惯,有些取用高热值,有些取用低热值; S ――燃气相对密度(设空气的S=1)o 公式说明: 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 爆 炸极限 来源:《燃气输配》 中 国建筑工业岀版社 2003-6-30 2003-11-12

公式: 参数说明:L T――包含有空气的混合气体的整体爆炸极限(体积%); L nA――该混合气体的无空气基爆炸极限(体积%); y AiR -------- 空气在该混合气体中的容积成分(%)。 含有惰性气体的混合来源:《燃气输配》中 2003-6-30 气体的爆炸极限国建筑工业岀版社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L——含有惰性气体的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体积%); L c――该燃气的可燃基(扣除了惰性气体含量后、重新调整计算岀的各燃气容积成分)的爆炸极限值(体积%); yN——含有惰性气体的燃气中,惰性气体的容积成分(% )。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L ――混合气体的爆炸(下上)限(体积 %); L 1、L 2……L n ——混合气体中各可燃气体的爆炸下(上)限(体积 %); 屮、y ……y n ——混合气体中各可燃气体的容积成分( %) 液态碳氢化合物的容 来源:《燃气输配》 中 积膨胀 国建筑工业岀版社 公式说明: 只含有可燃气体的混 合气体的爆炸极限 来源:《燃气输配》 中 国建筑工业岀版社 2003-6-30 2003-6-30

标况流量和工况流量之间的关系

标况流量和工况流量之间的关系 标况和工况之间的不同是什么呢?如何计算气体状态?标况流量与工况流量又该如何转换呢? 工况:实际工作状态下的流量,单位:m3/h 标况:温度20℃、一个大气压(101.325kPa)下的流量,单位:Nm3/h 注意:通常所指的标况是温度为0℃(273.15开尔文)和压强为101.325千帕(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的情况,区别于我国工业气体标况的规定。 两种状态下的单位都是一样的,只是对应的流量不同而已。另外不同国家所指的标态也不一样。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其方程为pV=nRT。 这个方程有4个变量:p是指理想气体的压强,V为理想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物质的量,而T则表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还有一个常量:R为理想气体常数。 PV/T=nR为常数, 所以P1×V1/T1=P2×V2/T2 设标况下体积流量为V0, 温度T0=273+20=293k,压力P0=101.325Kpa=0.101325Mpa,工况下体积流量为V,温度T(摄氏度),压力P(表压力,Mpa),忽略压缩因子的变化有V*(P+0.101325)/(T+273)=V0*P0/T0

V=V0?0.101325?(T+273) 293?(P+0.101325) 注意:一般天然气都是中低压输送,低压入户,都是带有压力的,属于工况。 天然气的计量按标准状态(严格的说是准标准状态,我们叫它常态)来计量的,一般贸易计量按20℃,1个大气压力(0.1013MPa)状态下的体积计量,比标准状态下的体积稍大一些,对卖方有利(因为本来是乘以273,按照20℃的话就是乘以273+20,所以变大了)。 在国际标准中的标准状态是0℃,1个标准大气压力。 对于气体来说不同的压力,其体积会差很大(气体很易压缩),当然体积流量会差很大,同径条件下不同工况下的流速自然也会差很大,比方同直径蒸汽管线对于10bar和3.5bar时最大流量是不同的。 工艺计算时用工况或用标况取决于你查的图表、用的常数,两种状态的计算都是可能出现的。 比方在定义压缩机参数时,我们常用标况下的参数来给厂家提条件,同时我们也提供温度大气压力等参数供做工况下的校正,这么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用同一个状态来表明参数,就如同泵的性能曲线都是用清水来说的,没人会说汽油的性能曲线是什么,原油的性能曲线又是什么。 在很多计算中用的都是工况,比方计算流速时。 气体的标准状态 气体的标准状态分三种:

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的求算

混合气体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一)平均摩尔质量的概念 (1)已知标况下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若已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ρ,则Mr 在数值上等于M =ρ·22.4L/mol (2)已知相对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 若有两种气体A 、B 将)()(B A ρρ与的比值称为A 对B 的相对密度,记作D B ,即 D B =)()(B A ρρ,由推论三,)()()()(B A B Mr A Mr ρρ==D B ? Mr(A)=D B ·Mr(B) 以气体B (Mr 已知)作基准,测出气体A 对它的相对密度,就可计算出气体A 的相对分子质量,这也是测定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一种方法.基准气体一般选H 2或空气. (3)已知混和气体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求混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例 等物质的量的CO 、H 2的混和气,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 单位物质的量的混合物所具有的质量叫做平均摩尔质量。 符号: 单位:g·mol -1 例如: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9g·mol -1 平均摩尔质量不仅适用于气体,对固体和液体也同样适用, 常用于混合物的计算

解: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平均摩尔质量,按照摩尔质量的定义 设CO 、H 2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M = mol g mol mol g mol mol g mol n m /152/21/281==总总 ?+? 由此例推广可得到求M 的一般公式: 设有A 、B 、C …诸种气体 M = ++++=总总)()()()()()(B n A n B n B M A n A M n m ?? [推论一] M =M(A)·n(A)%+M(B)n(B)%+…… [推论二] M =M(A)·V(A)%+M(B)·V(B)%+…… 例:1.空气的成分N 2约占总体积的79%,O 2约占21%,求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由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H 2和CO 的体积比为 A.29:8:13 B.22:1:14 C.13:8:29 D.26:16:57

蒸汽密度计算公式

饱和蒸汽密度计算公式ρ=Ap+B ρ------蒸汽密度,kg/m3; p ----------流体绝对压力,MPa ; A、B--------系数和常数。 不同压力段的密度计算式 2.过热蒸汽密度计算公式 =1+F1(T) p+F2(T)p2+F3(T)p3 P-------压力,Pa; ρ-------蒸汽密度kg/m3 R-------气体常数,R=461J/(kg?K) T-------温度,K F1(T)=(b0+b1φ+…b5φ5)×10-9 F2(T)=(c0+c1φ+…c8φ8)×10-16 F3(T)=(d0+d1φ+…d8φ8)×10-23 b0= -5.01140 c0= -29.133164 d0= +34.551360 b1= +19.6657 c1=+129.65709 d1= +230.69622 b2= -20.9137 c2=-181.85576 d2= -657.21885 b3= +2.32488 c3=+0.704026 d3= +1036.1870 b4= +2.67376 c4=+247.96718 d4= -997.45125 b5= -1.62302 c5=-264.05235 d5= +555.88940 c6=+117.60724 d6= -182.09871 c7=-21.276671 d7= +30.554171 c8=+0.5248023 d8= -1.99178134 φ=103/T 1、过热蒸汽密度 IN:REAL;(*补偿前流量,t/h*) TE:REAL;(*介质温度,摄氏度*) PT:REAL;(*介质压力,Mpa*)

天然气流量计算公式

(1)差压式流量计 差压式流量计是以伯努利方程和流体连续性方程为依据,根据节流原理,当流体流经节流件时(如标准孔板、标准喷嘴、长径喷嘴、经典文丘利嘴、文丘利喷嘴等),在其前后产生压差,此差压值与该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在差压式流量计中,因标准孔板节流装置差压流量计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研究最充分、已标准化而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孔板流量计理论流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 qf 为工况下的体积流量, m3/s ; c 为流出系数, 无量钢; β =d/D , 无量钢; d 为工况下孔板径, mm

D 为工况下上游管道径, mm ; ε 为可膨胀系数,无 量钢; Δ p 为孔板前后的差压值, Pa ; ρ 1 为工况下流体的密度, kg/m3 。 对于天然气而言,在标准状态下天然气积流量的实用计算公式为: 式中, qn 为标准状态下天然气体积流量, m3/s

As 为秒计量系数,视采用计量单位而定, 此式 As=3.1794×10 -6 ; c 为流出系数; E 为渐近速度系数; d 为工况 下孔板径, mm ; FG 为相对密度系数, ε 为可膨胀系数; FZ 为超压缩因子; FT 为流动湿度系数;

为孔板上游侧取压孔气流绝对静压, MPa ; Δ p 为气流流经 孔板时产生的差压, Pa 。 差压式流量计一般由节流装置(节流件、测量管、直管段、流动调整器、取压管 路) 和差压计组成, 对工况变化、 准确度要求高的场合则需配置压力计 (传感器 或变送器)、温度计(传感器或变送器)流量计算机,组分不稳定时还需要配置 在线密度计(或色谱仪)等。 ( 2 )速度式流量计

气体流量换算公式

气体流量换算公式 Q:Actual Volumn Flow 实际体积流量 Q N:Standard Condition V olumn Flow 标准体积流量 T:Actual Temperature 实际温度 T N:Standard Condition Temperature 标准状况温度 P:Actual Pressure 实际压力 P N:Atm Under Standard Condition 标准大气压力 Z N:Thermal Expansion Factor Under Standard Condition 标况气体膨胀系数 Z:Thermal Expansion Factor Under Operate Condition 实际气体膨胀系数 温度需要转换为K氏单位: Q N = [(T N +273)/(T+273)]*[P/ P N]*[Z N/ Z]*Q 由于Z和Z N 变化很小,可以把这部分看成“1”。 气体密度的特性为:与温度成反比,与压力成正比,要特别注意。 实例: 用户的设计参数:空气,150摄氏度,压力105KPa(A),在0.3KPa(最大差压下)设计流量为12000Nm3/h 我们组态后,实际状况如下:压力103KPa(A),差压0.3KPa,温度为28摄氏度,输出值应该大于12000Nm3/h,因为实际温度很低导致空气密度比运行时密度大,质量流量的比工况要大,转换标况体积流量只需要除以标况密度就是标况体积流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标况干燥空气密度1.2928Kg/m3) 标准密度为Un,工况密度U 标准大气压Pn,工况压力P,标准温度Tn,工况温度T;温度单位必须是K氏温度(摄氏度+273) 压力单位以绝对压力为基准. Un*(Tn/Pn)=U*(T/P) U=Un*(Tn/T)*(P/Pn) 可得出密度,应当还有一个压缩系数(几乎是1) 流量公式可能有点问题,我也查到一个带根号的.

燃气基本性质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公式分类→ 燃气基本性质| ·华白数计算来源:《燃气燃烧与应 用》 2003-11-12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W——华白数,或称热负荷指数; H——燃气热值(KJ/Nm3),按照各国习惯,有些取用高热值,有些取用低热值;S——燃气相对密度(设空气的S=1)。 ·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 爆炸极限 来源:《燃气输配》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L T——包含有空气的混合气体的整体爆炸极限(体积%);L nA——该混合气体的无空气基爆炸极限(体积%); y AiR——空气在该混合气体中的容积成分(%)。 ·含有惰性气体的混合 气体的爆炸极限 来源:《燃气输配》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L——含有惰性气体的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体积%); L c——该燃气的可燃基(扣除了惰性气体含量后、重新调整计算出的各燃气容积成分)的爆炸极限值(体 积%); y N——含有惰性气体的燃气中,惰性气体的容积成分(%)。

·只含有可燃气体的混 合气体的爆炸极限 来源:《燃气输配》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L——混合气体的爆炸(下上)限(体积%); L1、L2……L n——混合气体中各可燃气体的爆炸下(上)限(体积%); y1、y2……y n——混合气体中各可燃气体的容积成分(%)。 ·液态碳氢化合物的容 积膨胀 来源:《燃气输配》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参数说明:(1)、对于单一液体v1——温度为t1(℃)的液体体积; v2——温度为t2(℃)的液体体积; β——t1至t2温度范围内的容积膨胀系数平均值。(2)、对于混合液体v’11、v’2——温度为t1、t2时混合液体的体积; k1、k2……k n——温度为t1时混合液体各组分的容积成分; β1、β2……βn——各组分由t1至t2温度范围内容积膨胀系数平均值。 ·液化石油气的气相和 液相组成之间的换算 来源:《燃气输配》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6-30 公式说明: 公式:

理想状态下气体的密度公式

理想状态下气体的密度公式 PV=Nrt ① ρ=M/V ② 由①②得: ρ=PM/nRT 对1摩尔气体,有: ρ=PM/RT 式中ρ为密度,P为压强,M为质量,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常数。 记得普通物理讲的理想气体公式: PV = nRT (P:气压,V:体积,n:物质的量,R:常数,T:温度)。 刚刚看书,却有这样的公式, ________________ Q2 = Q1*√(P1*T2)/(P2*T1) Q是流量,立方米/秒。 我的问题是那个平方根从那里来的? 气体流量测量的温度与压力补偿 汤良焕 摘要综述了干、湿气体及水蒸气流量测量中的温度、压力补偿方案,还介绍了其它类型流量计的温度、压力补偿,指出几点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流量测量气体流量温度补偿压力补偿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mpensations for Gas Flow Measurement Abstract The strategies of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mpensations for flow measurements of dry gas,wet gas and steam are described.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mpensations for other types of flow meters are also introduced.Some cautions are pointed out. Key words:Flow measurement Gas flow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Pressure compensation 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决定了它的流量测量比液体复杂,仪表的输出信号除了与输入信号有关,还与气体密度有关,而气体的密度又是温度和压力(简称温压)的函数。所以,气体的流量测量普遍存在温压补偿问题。在仪表的设计或对旧设备的改造中,气体流量测控系统应尽可能采用微机化仪表,根据被测气体及仪表类型,选用合适的数学模型,实施温压自动补偿。

标况与工况换算公式

工况流量和标况流量的换算公式 0℃、一个大气压(101.325kPa)下的工况称为标况。 在选择一些系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注意转换。根据状态方程进行转换。 标况和工况应该就是温度和压力的不同。 理论上的一些参数基本是标况状态的参数;而工厂运行记录的参数基本是工况状态下的参数。 ? 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工况与标况换算:P1*V1/T1=P2*V2/T2 对于气体来说不同的压力,其体积会差很大(气体很易压缩),当然体积流量会差很大,同径条件下不同工况下的流速自然也会差很大,比方同直径蒸汽管线对于10bar和3.5bar时最大流量是不同的。 工艺计算时用工况或用标况取决于你查的图表、用的常数,两种状态的计算都是可能出现的。 比方在定义压缩机参数时,我们常用标况下的参数来给厂家提条件,同时我们也提供温度大气压力等参数供做工况下的校正,这么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用同一个状态来表明参数,就如同泵的性能曲线都是用清水来说的,没人会说汽油的性能曲线是什么,原油的性能曲线又是什么。 在很多计算中用的都是工况,比方计算流速时。 2、

工况流量=标况流量*标况压力/(273+标况温度(℃))*(273+工况温度(℃))/工况压力 3、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3×105帕斯卡=10.336米水柱。 4、克拉伯龙方程式 克拉伯龙方程式通常用下式表示:PV=nRT……① P表示压强、V表示气体体积、n表示物质的量、T表示绝对温度、R表示气体常数。所有气体R值均相同。如果压强、温度和体积都采用国际单位(SI),R=8.314帕·米3/摩尔·K。如果压强为大气压,体积为升,则R=0.0814大气压·升/摩尔·K。R 为常数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已知标准状况下,1mol理想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把p=101325Pa,T=273.15K,n=1mol,V=22.4L代进去 得到R约为8314 帕·升/摩尔·K 玻尔兹曼常数的定义就是k=R/Na 因为n=m/M、ρ=m/v(n—物质的量,m—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物质的分子量,ρ—气态物质的密度),所以克拉伯龙方程式也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 pv=mRT/M……②和pM=ρRT……③ 以A、B两种气体来进行讨论。 (1)在相同T、P、V时: 根据①式:nA=nB(即阿佛加德罗定律)

气体流量计算公式要点

1、管道气体流量的计算是指气体的标准状态流量或是指指定工况下的气体流量。未经温度压力工况修正的气体流量的公式为:流速*截面面积 经过温度压力工况修正的气体流量的公式为: 流速*截面面积*(压力*10+1)*(T +20)/(T +t ) 压力:气体在载流截面处的压力,MPa; T:绝对温度,273.15 t :气体在载流截面处的实际温度 2、Q=Dn*Dn*V*(P1+1bar)/353 Q 为标况流量; Dn 为管径,如Dn65、Dn80等直接输数字,没必要转成内径; V 为流速; P1为工况压力,单位取公斤 bar 吧; 标况Q 流量有了,工况q 就好算了,q≈Pb/Pm*Q,Pb为标准大气压, Pm=Pb+P1;我是做天然气调压设备这块的,也经常涉及到管径选型,这个公式是我们公司选型软件里面的,我是用的,具体怎么推算出来的,也不太清楚。你可以试试... 3、空气高压罐的设计压力为40Pa (表压),进气的最大流量为1500m3(标)/h,进气管流速12m/s,求管道内径 管内流量 Q=PoQo/P=100000*1500/100040=1499.4 m^3/h =0.4165 m^3/s 管道内径 d=[4Q/(3.1416V]=[4*0.4165/(3.1416*12]= 0.210m = 210mm

4、在一个管道中,流动介质为蒸汽,已知管道的截面积F ,以及两端的压力P1和P2,如何求得该管道中的蒸汽流量 F=πr2 求r 设该管类别此管阻力系数为ζ 该蒸汽密度为ρ 黏性阻力μ 根据(P1-P1)/ρ μ=τy/u F =mdu/dθ (du/dθ 为加速度a u=(-φΔP/2μl(rr/2 5、温度绝对可以达到200度。如果要保持200度的出口温度不变,就需要配一个电控柜。s 1 x Q k&L $U 5n %x 要设计电加热器,就必须知道功率、进出口管道直径、电压、外部环境需不需要防爆 求功率,我们可以采用公式 Q=CM(T1-T2 W=Q/t Q 表示能量 C表示介质比热 M表示质量即每小时流过的气体质量 T1表示最终温度即200度 T2表示初始温度 t 表示时间即一小时,3600秒

各个状态下PV=nRT(气体体积、密度公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PV=nRT,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称理想气体定律、克拉佩龙方程)的最常见表达方式,其中p代表状态参量压强,V是体积,n指气体物质的量,T为绝对温度,R为一约等于8.314的常数。该方程是描述理想气体在处于平衡态时,压强、体积、物质的量、温度间关系的状态方程。它建立在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等经验定律上。 目录 1 克拉伯龙方程式 2 阿佛加德罗定律推论 展开 编辑本段 1 克拉伯龙方程式 克拉伯龙方程式通常用下式表示:PV=nRT……① P表示压强、V表示气体体积、n表示物质的量、T表示绝对温度、R表示气体常数。所有气体R值均相同。如果压强、温度和体积都采用国际单位(SI),R=8.314帕·米3/摩尔·K。如果压强为大气压,体积为升,则R=0.0814大气压·升/摩尔·K。R 为常数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已知标准状况下,1mol理想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把p=101325Pa,T=273.15K,n=1mol,V=22.4L代进去 得到R约为8314 帕·升/摩尔·K 玻尔兹曼常数的定义就是k=R/Na 因为n=m/M、ρ=m/v(n—物质的量,m—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物质的分子量,ρ—气态物质的密度),所以克拉伯龙方程式也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 pv=mRT/M……②和pM=ρRT……③ 以A、B两种气体来进行讨论。 (1)在相同T、P、V时: 根据①式:nA=nB(即阿佛加德罗定律) 摩尔质量之比=分子量之比=密度之比=相对密度)。若mA=mB则MA=MB。

(2)在相同T·P时: 体积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 物质的量之比=气体密度的反比;两气体的体积之比=气体密度的反比)。 (3)在相同T·V时: 摩尔质量的反比;两气体的压强之比=气体分子量的反比)。 编辑本段 2 阿佛加德罗定律推论 阿佛加德罗定律推论 一、阿佛加德罗定律推论 我们可以利用阿佛加德罗定律以及物质的量与分子数目、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有用的推论: (1)同温同压时:①V1:V2=n1:n2=N1:N2 ②ρ1:ρ2=M1:M2 ③同质量 时:V1:V2=M2:M1 (2)同温同体积时:④p1:p2=n1:n2=N1:N2 ⑤同质量时: p1:p2=M2:M1 (3)同温同压同体积时: ⑥ρ1:ρ2=M1:M2=m1:m2 具体的推导过程请大家自己推导一下,以帮助记忆。推理过程简述如下: (1)、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气体就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因此可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与分子数目成正比,也就是与它们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即对任意气体都有V=kn;因此有V1:V2=n1:n2=N1:N2,再根据n=m/M就有式②;若这时气体质量再相同就有式③了。 (2)、从阿佛加德罗定律可知:温度、体积、气体分子数目都相同时,压强也相同,亦即同温同体积下气体压强与分子数目成正比。其余推导同(1)。 (3)、同温同压同体积下,气体的物质的量必同,根据n=m/M和ρ=m/V就有式⑥。当然这些结论不仅仅只适用于两种气体,还适用于多种气体。 二、相对密度 在同温同压下,像在上面结论式②和式⑥中出现的密度比值称为气体的相对密度D=ρ1:ρ2=M1:M2。 注意:①.D称为气体1相对于气体2的相对密度,没有单位。如氧气对氢气的密度为16。 ②.若同时体积也相同,则还等于质量之比,即D=m1:m2。 三、应用实例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气态方程(PV=nRT)限定不同的条件,便可得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多种形式,熟练并掌握它们,那么解答有关问题,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烟气行业颗粒物流量工况与标况换算计算公式

工况烟气与标况烟气换算公式: 101325 273273Xsw -1C'Cw s a s P B t +?+??=)(Cw —实际烟气状况下颗粒物断面浓度平均值,3 /mg m ; C ’—标准状态下颗粒物断面浓度平均值,3/mg m ; Ts —测定断面平均烟温,℃;a B —测定期间的大气压,Pa s P —测定断面烟气静压,Pa; Xsw —测定断面烟气平均含湿量,%。

标况到折算的换算公式: σ αα?=C'C C —折算成过量空气系数为α时的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浓度,3/mg m ;C’—标准状态下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实测平均浓度,3 /mg m ;α—在测点实测的过量空气系数; s α—有关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过量空气系数。标准过量空气系数的换算公式: 2 s 2121Xo -=α2Xo —有关排放标准中规定的基准氧含量。

排放率换算公式: -6 10Qsn c'G ??=G —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率,kg/h; C’—标准状态下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实测平均浓度,3 /mg m ;Qsn —标准状态下干排烟气量,h m /3。标况烟气流量: ∑-=n 1 Qsn Q n Q —标准状态下干烟气排放总量;Qsn —标准状态下干排烟气量,h m /3。 工况流量与标况流量换算公式:

)1(101325273273Xsw Ps Ba t Qs Qsn s -?+?+?=Qsn —标准状态下干烟气流量,h m /3; Ba —大气压力,Pa; Ps —烟气静压,Pa; s t —烟温,℃; Xsw —烟气中含湿量,%。湿烟气流量: Vs F 3600Qs ? ?=Qs —工况下湿烟气流量,h m /3; F —测定断面的面积,2m 。烟气流速的计算: Vp Kv Vs ?=

巧解含烃的混合气体计算题

巧解含烃的混合气体计算题 一. 代数法 代数法在化学计算中应用广泛,常用来解决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等问题,特别适用于有关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计算。代数法解化学计算题,先根据题目所求设未知数,再根据化学原理或概念,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把计算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结合起来,找出有关数值间量的关系,建立代数方程式或方程组,再求解。此法能使某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条理化、程序化,使分析问题的思路清晰,计算准确。 例1:CH 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C 2H 4、C 2H 6(水和其他反应产物忽略不计)。取一定量CH 4经反应后得到的混合气体,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80g L -1?,已知反应中CH 4消耗了20%,计算混合气体中C 2H 4的体积分数。 二. 守恒法 此法在化学计算中应用也很广泛,用此法可以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混合物的组成以及进行溶解度、溶液浓度等方面的计算。 此法推广:由甲状态→乙状态(可以是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中,总可以找到某一物理量,其值在变化前后不发生变化。利用物理量的不变性列出等式而解题称为广义守恒法。在状态改变过程中,其总值可以不变的物理量有:质量、化合价、物质的量、电荷、体积、浓度等。利用守恒法解题的关键是:巧妙地选择两状态中总值不发生改变的物理量,建立关系式,从而简化思路,使解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2:把m mol C 2H 4和n mol H 2混合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p mol C 2H 6,若将所得平衡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则需要O 2多少摩尔? 三. 差量法 任一化学反应: A B C D +=+ 差量 a d a d x y x y -- 存在比例关系:a x d y a d x y ==--。 化学方程式所反映的各物质的差量存在多种形式,主要是:质量差、物质的量差、压强差等。根据差量法解题公式知,其解题关键是审清题意,依据化学反应列出反应前后有关物质的数量及差量,即a ,d 及a -d 再与题目中给定的差量x -y 组成比例式来求解。 例3:某气态烃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燃烧前后容器内压强相等且温度都保持在150℃。该烃不可能是( ) A. CH 4 B. C 2H 4 C. C 3H 4 D. C 3H 6 四. 平均值法

含烃的混合气体计算训练

有机化学计算题技巧谈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于是学好有机化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很有必要熟练掌握有机化学计算的常用解题技巧。现把它们归纳如下: 一、比例法 利用燃烧产物CO2和H2O的体积比(相同状况下)可确定碳、氢最简整数比;利用有机物蒸气、CO2和水蒸气体积比(相同状况下)可确定一个分子中含碳、氢原子的个数。若有机物为烃,利用前者只能写出最简式,利用后者可写出分子式。 例1.某烃完全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CO2体积比为4∶3,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不能使溴水退色,则该烃的分子式可能为()。 A.C3H4 B.C7H8 C.C9H12 D.C8H10 [分析]烃燃烧产物为CO2和H2O,两者所含氧之和应与消耗的氧气一致,若消耗O24mol,则有CO23mol,水中含氧原子:8mol-6mol=2mol即生成2molH2O,故C∶H=nCO2∶2nH2O=3∶4。因为不知烃的式量,由此比例只能写出最简式C3H4,符合该最简式的选项有A和C,又由烃的性质排除A。 例2.在标准状况下测得体积为5.6L的某气态烃与足量氧气完全燃烧后生成16.8LCO2和18g水,则该烃可能是()。 A.乙烷 B.丙烷 C.丁炔 D.丁烯 [分析]n烃∶nCO2∶nH2O =5.6L/22.4l/mol∶16.8L/22.4l/mol∶18g/18g/mol =1∶3∶4 推知C∶H=3∶8,所以该烃分子式为C3H8,选项B正确。 二、差量法 解题时由反应方程式求出一个差量,由题目已知条件求出另一个差量,然后与方程式中任一项列比例求解,运用此法,解完后应将答案代入检验。 例3.常温常压下,20mL某气态烃与同温同压下的过量氧气70mL混合,点燃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况,其体积为50mL,求此烃可能有的分子式。 [分析]此题已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可用差量法求解。因题中未告诉烃的种类,故求出答案后,要用烃的各种通式讨论并检验。 设烃的分子式为CxHy,则 CxHy+(x+y/4)O2xCO2+(y/2)H △V 2O(液) 1 1+y/4 20mL90mL-50mL 20(1+y/4)=40 y=4 若烃为烷烃,则y=2x+2=4,x=1,即CH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