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做在大胡子里的鸟窝》
- 格式:ppt
- 大小:4.21 MB
- 文档页数:6
大班语言教案《鸟窝》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课文《鸟窝》并自然流畅地朗读。
2.能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准确叙述故事情节。
3.能够学习和掌握词汇:十字路口、夹杂、闯红灯、顶多、暂停。
4.能通过绘画表现课文中的场景,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5.能够参与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自主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朗读技巧的训练。
2.对故事情节进行准确描述。
3.词汇的学习和掌握。
三、教学难点参与小组讨论,表达个人看法、体验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幅图画展示一只小鸟和一棵大树,让学生猜测树上的小鸟住在哪里,大家纷纷猜测小鸟住在树洞里、树的叶子上等,最后老师导入正文,让学生听课文并回答问题。
2. 学生阅读、掌握课文学生听课文《鸟窝》,跟读并练习朗读技巧。
听完课文后,逐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并分析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自己摘抄并背诵课文重点句子。
3. 词汇学习及应用学生根据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编写句子,体会词汇的正确运用。
组织学生集体讨论生词和短语的用法及应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情景绘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场景图,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5. 个人表达及小组讨论要求学生个人表述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并参加学生小组,讨论鸟类的栖息地及儿童交通意识,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6. 课堂小结再次强调老师所讲的知识点,简单回顾课文内容,并给学生时间思考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进行输出。
五、作业1.默写课文重点句子。
2.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理课文生词和短语,写出其汉语意思。
3.完成情景绘画,用自己的方式呈现课文场景及故事情节。
4.调查附近的十字路口,了解其交通情况,并填写调查表格。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语言为主的综合课程主要以讲解为主,通过细致、深入的教学,让学生在阅读、听说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情景定位和自由交流让学生从中体验到了语言学习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大班语言教案鸟窝教案及教学反思鸟窝教案鸟窝教案是一种适用于大班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教案,该教案主要通过鸟窝主题来进行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
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标准。
在鸟窝教案中,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语言技能类目标语言技能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听力:教育幼儿听懂教师的简单指令并做出相应的行动。
•口语: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阅读:教育幼儿能够阅读简单的童话故事或图画书,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写作:训练幼儿的书写能力,培养幼儿对图画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感性认知类目标感性认知类目标主要是通过与鸟儿、鸟窝等相关体验来进行幼儿的感性认知能力培养。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色彩、形状、大小的认识。
•鸟窝、鸟儿、鸟蛋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知能力。
•观察、分析、比较、判断等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故事讲解故事讲解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该教案中主要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采用讲述、感受、想象、分享等模式,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手工制作通过手工制作,让幼儿感知鸟儿、鸟窝等,提高幼儿的感性认知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实物观察通过实物观察,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鸟类,并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表达等能力。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学中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在鸟窝教案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体验教学法在教学中通过体验鸟儿、鸟窝等,使幼儿更好地理解,从而更好地记忆和掌握知识。
同伴互助法在教学中,通过开展合作活动,让幼儿在合作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增强对集体的认同感,提高幼儿的情感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游戏教学法在教学中采用游戏形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教学反思鸟窝教案是一种适用于大班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教案,该教案通过让幼儿参与到鸟窝、鸟儿等的体验中,培养幼儿的感性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鸟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小伙伴》中的第三节《鸟窝》。
内容主要包括:了解鸟窝的特点和功能,学习描述鸟窝的词汇,通过故事《小鸟找家》感知鸟儿对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鸟窝的基本特点和功能,掌握描述鸟窝的词汇。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鸟窝的特点和功能,学习描述鸟窝的词汇。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和创造,表达自己对鸟窝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鸟玩具、鸟窝模型、故事课件。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校园里的树木,寻找鸟窝,让幼儿感受鸟儿的生活环境。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小鸟找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鸟窝的作用,以及小鸟对家的情感。
3. 词汇学习(10分钟)教师展示鸟窝模型,引导幼儿学习描述鸟窝的词汇(如:圆形、椭圆形、温暖、舒适等)。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鸟儿要把窝做得圆圆的?”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鸟窝,并描述其特点。
6. 创意活动(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如:树枝、羽毛、棉花等)制作鸟窝,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鸟窝的认识和保护鸟类的决心。
六、板书设计1. 《鸟窝》2. 内容:鸟窝的特点:圆形、椭圆形、温暖、舒适鸟窝的作用:保护鸟蛋、孵化小鸟、躲避敌害关爱鸟类,保护自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鸟窝,并用描述词汇介绍。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圆形的鸟窝,里面铺满了柔软的羽毛,很温暖、舒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鸟窝的认识程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优质教案《鸟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鸟窝》。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二节“鸟窝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鸟窝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幼儿关注鸟类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鸟窝的特点和作用,知道鸟类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素养。
3.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增强幼儿的环保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鸟窝的作用,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鸟窝的特点,引导幼儿关注鸟类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鸟窝模型、鸟类图片、故事课件。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鸟窝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鸟窝的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鸟类和鸟窝。
2. 故事讲解(10分钟)(1)播放故事课件,讲述《鸟窝》的故事。
(2)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鸟窝的特点和作用。
3.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鸟类图片,让幼儿说出鸟类的名字。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鸟类和鸟窝。
4.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用水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鸟类和鸟窝。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说出画中的鸟类和鸟窝特点。
5. 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鸟窝的特点和作用。
(2)强调保护鸟类和鸟窝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鸟窝的特点:圆形、温暖、舒适、安全。
2. 鸟窝的作用:保护鸟类,为鸟类提供栖息地。
3. 保护鸟类,从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鸟类和鸟窝。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鸟类和鸟窝进行绘画,作品无需统一标准,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观察鸟类和鸟窝,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共同保护鸟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鸟窝的特点和作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鸟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朋友》,详细内容为“鸟窝”一节。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鸟窝的特点、功能以及鸟类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鸟窝的形状、材料和功能,知道鸟儿是如何照顾自己的宝宝的。
2.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关爱鸟类、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鸟窝的材料和功能,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鸟窝的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想象的能力,以及关爱鸟类、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鸟窝模型、图片、小鸟玩具、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播放小鸟在鸟窝里生活的动画,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展示鸟窝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讲述鸟窝的形状、材料和功能。
同时,结合图片,讲解鸟类的生活习性。
3. 例题讲解: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鸟类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材料搭建鸟窝,以及鸟窝对鸟类生活的重要性。
4. 动手操作:分组进行手工制作鸟窝,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鸟窝,并描述其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鸟窝》2. 板书内容:(1)鸟窝的形状:圆形、椭圆形、碗形等。
(2)鸟窝的材料:树枝、草、羽毛等。
(3)鸟窝的功能:保护鸟蛋和雏鸟,提供栖息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鸟窝,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鸟窝形状:圆形鸟窝材料:树枝、羽毛鸟窝特点:温暖、舒适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真实的鸟窝,了解鸟类的生存环境,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与父母共同制作鸟窝,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引入、例题讲解和动手操作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想象的能力,以及关爱鸟类、保护环境的意识。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鸟窝》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鸟窝》精选2篇(一)鸟窝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鸟妈妈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家庭观念,同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以下是一篇适合大班幼儿的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听故事了解鸟类家庭的结构和鸟类的特点;2. 能够通过活动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3. 能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1. 《鸟窝》故事的图片或书籍;2. 学生绘画工具、鸟窝模板和彩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老师出示《鸟窝》的图片或书籍,鼓励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的主题。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的知识,如“鸟类的家是什么样子的?”等。
2. 讲故事: (10分钟)老师讲述《鸟窝》这个故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听故事了解鸟窝、鸟类的特点和行为习性。
3. 听故事后的讨论: (10分钟)老师提问学生:“故事主要讲了什么?”“鸟窝的特点有哪些?”鼓励学生回答,并帮助学生总结故事中的关键信息。
4. 活动: (20分钟)a. 词汇活动:使用图片或卡片等教具,让学生理解词汇的意思,并说出相应的单词。
例如,让学生用图片或卡片将故事中出现的词汇进行配对,如“鸟窝——鸟的家”等。
b. 绘画活动:给学生发放鸟窝模板和彩纸等绘画工具,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故事的描述绘制自己理想中的鸟窝。
并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或词汇描述自己绘制的鸟窝。
c. 手工制作: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制作简单的鸟窝手工作品,如剪纸鸟窝等。
并引导学生描述他们制作的过程和材料。
5. 总结: (5分钟)老师总结并强调鸟家庭的重要性和关怀大自然的意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和爱护动物及大自然。
教学反思:这节课上,学生通过听故事和参与活动,了解了鸟类的家庭结构和鸟类的特点。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表达了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并在绘画和手工制作中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
篇一:做在大胡子里的鸟窝自己的活动设计。
大班语言活动—《做在大胡子里的鸟窝》(文学活动)一、设计意图二、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感受童话故事的幽默,增强爱护鸟类的意识。
2、学习词语:动弹、纹丝不动、专心致志。
三、活动准备教育挂图四、活动过程(一)、出示挂图,直接引入。
师:小朋友,图上你们看到了些什么有趣的画面呢?(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上的内容。
)师:噢,原来,我们看到了一个留着又长又大胡子的人,和好几只小鸟。
那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今天呀,老师要说一个做在大胡子里的鸟窝的故事。
(二)、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提问:故事的名字?故事里都有谁呀?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2、启发性提问:1)大胡子正要梳理他的胡子,忽然发现了什么?丰富词汇:什么是梳理?师:原来,大胡子睡醒,正要梳理自己的胡子的时候,从他的胡子里飞出了一只小灰鸟,可是啊,小灰鸟呢,一直瞅着大胡子,大胡子也只好躺在原地方,一动不动,这样小鸟就不会受惊了。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对着镜子梳理自己的头发。
(教师动作配合,学习感受“梳理”)2)提问:大胡子发现鸟妈妈正在他的大胡子里孵蛋,是怎么做的?丰富词汇:动弹、纹丝不动。
(结合游戏“动”与“不动”学习词汇动弹,纹丝不动。
)(三)、感受故事人物特点,增进对故事的理解。
1、师:听完大胡子的故事,你们觉得大胡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幼儿思考)2、讨论:大胡子是个善良、可爱和富有责任心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①静静躺在那儿让鸟妈妈专心孵蛋。
②鸟爸爸给虫子吃,他不吃,吃草茎。
③腰疼也不动弹。
④轻轻地说话迎接鸟宝宝。
)师:你喜欢大胡子吗?遇到这种事,你们会怎么做?(幼儿各抒己见)(四)、拓展延伸,移情教育。
1、师:大胡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爱护和保护动物,应该树立起爱护动物的意识。
2、树立爱心意识,活动结束。
师: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怎样让更多的人来保护鸟类?教师与孩子一起制作保护鸟类的宣传卡片,活动自然结束。
第4课时组文阅读课之自由阅读课《鹿树》+《做在大胡子里的鸟窝》+《萝卜回来了》+《施舍的树》+《小公鸡学吹喇叭》+《荒芜了的花园》+《小溪流的歌》+《小猫钓鱼》+《狐狸与小猴》+《新龟兔赛跑》一、教学目标1.练习一边读一边根据题目、插图、情节、生活经验等方法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合理预测猜读;验证预测、修正预测,激发阅读兴趣。
2.尝试多角度续编故事结尾,并通过交流评价,明白结局不同,故事的价值不同。
二、教学过程(一)回顾单元1.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预测)(齐读单元导语)。
2.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什么?3.在第四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知道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预测准不准的确没关系;预测不准,还能用自己的想法改变结尾,变成新的故事呢!(二)导入新课,教给策略1.了解内容。
(1)出示目录,读题目。
(2)这些文章,有的是边读边预测的,有的是没有结局需要续写的。
你能根据目录来区分一下吗?2.激发兴趣:在这么多的文章里,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篇?3.教给方法。
(1)《语文主题学习》中的文章,我们应该怎么读?(出示《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后的阅读提示)。
(2)以《施舍的树》为例,出示汇报的提示范例。
(三)集体实践,同桌合作,一个读一个预测1.预测组一边读一边预测,验证预测,修正预测。
表达范例(自选适合的)a.我读《》时,我就依据图书中的、预测到了后面的故事。
b.我读《》时,自己的预测和故事实际内容的有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在_________________我想的和故事不一样。
我预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修正了自己的预测,继续读故事,预测故事。
幼儿园大班制作鸟窝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学习如何制作鸟窝。
通过这个教学内容,我们旨在让孩子们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鸟窝来促进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3. 在制作鸟窝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和同伴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纸箱、树枝、草等材料2. 环境准备:教室需要提前将桌椅移开,为制作鸟窝预留足够的空间。
3. 时间安排:安排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制作鸟窝的活动,保证孩子们有充分的时间来完成任务。
四、教学步骤1. 师生互动: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者视瓶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了解不同种类鸟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让孩子们对鸟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材料准备: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整理材料,准备制作鸟窝所需要的纸箱、树枝、草等材料。
3. 分组制作: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鸟窝。
在制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 体验共享:当孩子们完成制作鸟窝的任务后,可以让他们互相共享自己的体验和心得,让他们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鸟类的生活习性,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还让他们在制作鸟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孩子们的兴趣点,设计更多富有创造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六、教学延伸1. 了解更多鸟类知识:在课后,可以安排观察活动,引导孩子们到校园或者周边的公园去观察不同种类的鸟类。
可以组织野外观察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自然的美好,从而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2. 制作鸟食:除了制作鸟窝外,也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如何制作鸟食,比如面包屑、水果等,然后观察鸟类在食物面前的种种表现。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优质教案《鸟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鸟窝》。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二节“鸟窝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鸟窝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幼儿关注鸟类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鸟窝的特点和作用,知道鸟类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素养。
3.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增强幼儿的环保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鸟窝的作用,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鸟窝的特点,引导幼儿关注鸟类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鸟窝模型、鸟类图片、故事课件。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鸟窝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鸟窝的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鸟类和鸟窝。
2. 故事讲解(10分钟)(1)播放故事课件,讲述《鸟窝》的故事。
(2)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鸟窝的特点和作用。
3.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鸟类图片,让幼儿说出鸟类的名字。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鸟类和鸟窝。
4.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用水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鸟类和鸟窝。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说出画中的鸟类和鸟窝特点。
5. 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鸟窝的特点和作用。
(2)强调保护鸟类和鸟窝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鸟窝的特点:圆形、温暖、舒适、安全。
2. 鸟窝的作用:保护鸟类,为鸟类提供栖息地。
3. 保护鸟类,从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鸟类和鸟窝。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鸟类和鸟窝进行绘画,作品无需统一标准,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观察鸟类和鸟窝,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共同保护鸟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鸟窝的特点和作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