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治疗室工作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治疗室工作制度一、背景和意义中医治疗室是医院部门之一,它主要负责中医治疗工作。
为了保证中医治疗室的正常运作,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的目的是保障中医治疗技术的质量,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同时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二、工作流程1. 患者接待:中医治疗室的患者接待必须做到诚信、礼貌、热情,向每一位患者认真介绍有关中医治疗的知识和注意事项。
2. 患者病情了解:医护人员必须详细了解病史,仔细询问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了解并确认治疗方案符合患者身体状况。
3. 诊断:医护人员进行中医诊断,如脉象、眼、鼻、舌、面色等各方面的检查,明确病情,确定治疗方法和药品。
4. 开方:医护人员按病情及中医理论开具中医处方,列明药品名称、用量、时间等相关信息。
5. 调剂:医护人员按照药方要求,现调即打,洁净装药,将药品发放给患者。
6. 监护:医护人员要全程监护治疗过程,观察患者反应,调整治疗方法和药方,确保治疗效果。
7. 防护:对于传染病患者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医护人员安全。
8. 健康教育: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有关疾病预防知识、生活习惯、饮食保健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强化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三、工作标准1. 工作时间:中医治疗室按照医院相关规定,细化分工,保证每天24小时有人值班,确保患者的随时得到诊疗服务。
2. 服务水平: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中医诊疗技术,认真落实药品管理规定,严格执行规定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 卫生要求:中医治疗室应保持室内卫生,落实感染控制措施,确保严守卫生标准,做好污物分类收集处理。
4. 质量检查:中医治疗室应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工作纪律,用药情况,防护措施等方面,确保医疗工作的规范化和安全。
5. 知识培训:中医治疗室应定期培训中医专业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确保治疗效果和医疗服务质量。
四、工作要求1. 医护人员应以热情、诚信、细心、善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做到为患者排忧解难。
治疗室工作流程一、患者接待与登记患者来到治疗室,首先由接待员进行接待。
接待员需要礼貌地问候患者,确认其预约信息,并进行登记。
接待员需要核实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历号、医保情况等,并将这些信息录入系统中。
同时,接待员会向患者介绍治疗室的基本情况,如治疗师的专业背景、治疗室的设备等。
二、初诊与评估接待员将患者的信息传递给治疗师,治疗师会与患者进行初诊和评估。
初诊是指治疗师与患者初次见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治疗师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程度、病史等,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评估是指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运动功能、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初诊和评估,治疗师能够初步确定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三、制定治疗计划治疗师根据患者的初诊和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包括治疗的目标、治疗的方法和疗程等。
治疗师会向患者解释治疗计划的内容,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在制定治疗计划时,治疗师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治疗需求等因素,确保治疗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四、治疗操作治疗师根据治疗计划进行治疗操作。
治疗操作可以包括物理疗法、康复训练、按摩推拿等多种手段,具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而定。
在治疗操作过程中,治疗师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根据患者的感受和病情调整治疗的强度和方式。
治疗师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以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五、记录与汇报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和进展。
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症状变化、治疗操作的方法和效果等。
治疗师可以使用电子病历系统进行记录,以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治疗师还需要定期与其他医疗人员进行汇报,如与主治医师、康复师等进行沟通,以便于协调治疗方案和进展。
六、康复指导与宣教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会向患者提供康复指导和宣教。
康复指导包括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
治疗师需要向患者详细解释康复指导的内容,并指导患者进行相关的训练和活动。
治疗室工作流程及工作职责治疗室是医院中专门用于进行特定诊疗和康复治疗的场所。
治疗室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是治疗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治疗室开展工作提供了组织和支持。
本文将介绍治疗室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
一、治疗室工作流程1. 接诊和登记治疗室工作人员在病人进入治疗室之前需进行检查,评估其病情和需要进行的治疗方式。
治疗室的医生、护士或治疗师需要仔细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及其它相关信息,再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在电子病历系统内登记病人的详细信息,以备后续跟踪和观察。
2. 治疗操作治疗室的医生、护士或治疗师需要根据治疗方案开展相应的治疗操作或者康复训练。
这些治疗包括各种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药物注射、静脉采血、氧气吸入等,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观察、评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病情观察治疗室的工作人员需要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并及时记录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如果病情出现恶化或者治疗效果不佳,需要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并参与制定新的治疗方案。
4. 消毒和清洁治疗室中使用的所有设备、器具和治疗床需要在每次使用之后进行消毒和清洁。
治疗室的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设备和器具的消毒和清洁,以防止病原菌对病人造成二次感染。
5. 结算和出院治疗室的工作人员需要协助病人的结算和出院。
包括向病人介绍相关的医保政策,提供病历费用等服务,确保病人及时退出治疗室,并将病历存档和加密。
6. 急救和抢救治疗室除了处理一般的治疗工作外,还负责突发病情和急救抢救工作。
在出现病人突发病情时,治疗室的工作人员需要快速反应、灵敏应对,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尽可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二、治疗室工作职责1. 治疗操作治疗室的医生、护士或治疗师要根据医嘱开展不同的治疗操作,确保病人得到治疗和康复训练。
治疗室也需要配备不同的设备和器具用于不同的治疗操作,例如体外反搏仪、电针、电动理疗床等。
2. 病情观察治疗室的工作人员需要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和记录,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
关于治疗室设置标准及操作流程
1. 治疗室设置标准
为确保治疗室具备安全、有效和舒适的治疗环境,以下是治疗室设置的标准要求:
- 设施齐全:治疗室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器材,包括治疗床、输液设备、监护仪器等。
- 空间布局合理:治疗室的布局应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保证医护人员能够轻松进行操作,并提供足够的私密性和舒适性。
- 清洁卫生:治疗室应定期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干净、无菌。
- 安全设施:治疗室应配备火灾报警器、急救箱等应急设施,以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 舒适氛围:治疗室内的灯光、温度和噪音等因素应适宜,以提供舒适的治疗体验。
2. 治疗室操作流程
为确保治疗室的顺畅运作和患者的安全,以下是治疗室的操作流程:
1. 患者接待:接待患者时,应核对患者的身份和治疗项目,并录入相关信息。
2. 治疗准备:医护人员应准备所需的治疗设备和器材,检查其完整性和工作状态。
3.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脱掉外衣、清洁皮肤等。
4. 治疗操作:医护人员按照医嘱和操作规程进行治疗,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效果。
5. 结束治疗:治疗完成后,医护人员应妥善处理治疗废弃物,对治疗设备和器材进行清洁消毒。
6. 记录和报告:治疗室操作完成后,应及时记录治疗过程和患者的反应,并向上级报告治疗情况。
治疗室的设置标准和操作流程对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要求,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风险和不适。
诊疗室工作步骤早晨7:50前按时到岗:按要求着装,办公室台、柜卫生整理、全方面进入工作状态。
要求:岗位无生活和娱乐等和工作无关物品。
一、注意事项:1,开门、窗通风,通电试机、点验相关工作用具。
要求:灯光明亮、空气无异味、工作用具齐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设备故障时,立即通知临床科室和总务。
2,房间卫生和秩序整理,要求无过夜垃圾、设备无污染、桌椅推车等物品摆放有序。
3、做多种诊疗前要洗手,戴口罩、帽子。
4、用过器械、针头、头皮针,分别按要求处理。
5、天天紫外线按时照射。
6、物体表面如桌面、门把手,无菌容器盖等按要求用消毒液擦拭,地面湿式清扫,每日用消毒液擦地两次,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每个月做细菌培养一次。
7、室内严禁其它人员或家眷随便出入,个人物品不准在室内放置,出入带门。
8、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物品放置要清楚。
无菌物品包装要严密,无菌包内取出物品要注意开包时间。
9、污物和垃圾分开,即棉球、棉签、使用过一次性医疗器具应消毒、毁形、统一回收给定点单位。
10、污物用消毒液消毒后弃之。
11、有专用拖把和抹布,用后按常规消毒。
二、护士长巡视:1,人员是否按要求进入工作状态,并视情况召开晨会。
2,院感管理要求是否实施到位(器械浸泡、试剂配置等)。
三、接治患者步骤:1,接单步骤:接科室诊疗单,合理排序,并做好登记工作。
文明用语,安排病人进入诊疗室,“您是XXX,您需做XXX诊疗,请稍等。
铺床—体位—诊疗,并向病人解释诊疗步骤。
要求:动作轻,语言亲,态度好,主动和病人沟通、交谈,严格实施无菌操作。
具体要求:1)、接单时,查对患者姓名及收费单,登记台帐具体、立即(姓名、时间、项目、次数等)、且保留好原始诊疗单。
2)、具体通知:是否需要候诊时间?引导候诊或到其它相关诊疗科室。
3),诊疗前主动沟通:必需通知病人诊疗相关情况,病人不问也得说明。
要求:A:具体问询该诊疗项目标相关禁忌症,有问题立即请经治医师来诊疗室反应情况,再做操作定论。
中频治疗室工作制度一、总则中频治疗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中频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中频治疗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治疗师等。
二、工作准备1. 中频治疗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安静,温度适宜,通风良好。
2. 所有工作人员应穿着整洁的工作服、戴口罩、洗手或手消毒,保持个人卫生。
3. 检查中频治疗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各种治疗器械是否齐全,功能是否正常。
4.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治疗药物和器材。
5. 做好患者的预约和登记工作,确保治疗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工作流程1. 接诊:接待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2. 评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治疗方案和治疗剂量。
3. 治疗:根据治疗方案,为患者进行中频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治疗效果。
4. 观察: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结束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总结,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和后续治疗建议。
四、工作规范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
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治疗工作的准确无误。
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治疗器械进行清洁、消毒或灭菌,一人一用一消毒。
4. 做好患者的隐私保护,遵守医疗保密制度。
5. 做好治疗室的清洁和卫生工作,保持室内整洁、干净。
五、工作交接1. 工作人员上下班时,应做好工作交接,确保治疗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2. 工作人员外出或下班时,应确保治疗室的设备和器械安全,关闭电源和水源。
3. 工作人员应按时交接班,接班人应认真核对交接内容,确保治疗的正常进行。
六、继续教育1. 工作人员应积极参加各类中频治疗相关的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2. 工作人员应关注中频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3. 工作人员应与同行交流经验,分享治疗心得,提高整个团队的治疗水平。
妇科治疗室工作流程妇科治疗室是妇科医院中非常重要的部门,其工作流程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声誉。
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妇科治疗室的工作流程需要严格执行,下面将介绍妇科治疗室的工作流程。
一、患者接待。
1. 患者到达妇科治疗室后,由专业的接待人员进行接待,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病情描述等,并登记在册。
2. 接待人员需友好、耐心地引导患者填写相关的病历资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完成登记后,患者将被引导到等候区等待医生的诊疗。
二、医生诊疗。
1. 医生接诊患者后,需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病情及病史。
2. 医生需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等,确保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的了解。
3. 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需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其他辅助治疗等。
4. 医生需向患者详细解释治疗方案,包括治疗的必要性、可能的风险和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对治疗方案有充分的了解和认可。
三、治疗操作。
1. 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护士需准备好相应的药品、器械和设备,确保治疗操作的顺利进行。
2. 护士在进行治疗操作时,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3.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四、治疗后护理。
1. 治疗结束后,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舒适度等。
2. 护士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活动、药物使用等,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地进行术后护理。
五、病历整理与归档。
1. 治疗结束后,接待人员需对患者的病历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病历整理与归档工作需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确保患者的隐私权得到有效保护。
六、患者随访。
1. 患者出院后,医院需进行定期的随访工作,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
2. 随访工作需包括电话随访、门诊复查等多种形式,确保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得到持续的关怀和帮助。
治疗室工作流程
1、7点40到岗,淡妆上岗,着装整齐,注意礼节礼貌。
2、每日用利尔康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清水擦拭仪器。
3、开诊前,检查主机电源线、气导管、骨导、应答机电源线是否损坏及老化,耳机是否完好,接头是否严密。
4、检查前,仔细核对检查患者姓名、出生年月,询问患者目前听力状况,详细告知听力检查的目的和方法,取得患者配合,尽可能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5、检查后叮嘱患者在门外等候报告及引导递交报告给医生就诊。
6、关闭仪器及主机,操作结束后需填写各仪器的医疗设备使用管理登记本。
7、终末消毒用75%酒精擦拭耳机,将使用过的耳塞放入75%酒精浸泡,流动水冲洗,擦干备用。
传统治疗区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传统治疗区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治疗区工作秩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安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医疗卫生行业标准和医院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传统治疗区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的治疗室。
本制度适用于各治疗室的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
第三条治疗区工作人员应遵循“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宗旨,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治疗。
二、工作流程第四条治疗区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治疗环境符合要求。
治疗室内要保持清洁、安静、通风,温度适宜。
第五条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应穿着整洁的工作服、戴帽子、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
第六条治疗室内布局应合理,清洁区、污染区要明确分区。
治疗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用品,保持治疗室整洁。
第七条各类医疗器械应有序放置,无菌物品应专柜保存,定期检查,避免失效。
药品与器械应分开放置,标签清楚,避免使用错误。
第八条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应达到100%。
第九条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使用后的诊疗器械要按要求清洁、消毒或灭菌。
侵入性诊疗用物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与患者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的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
第十条按处方或医嘱配药,如是外带药物要持正规医疗机构的注射证明。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瓶装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对易过敏的药物,必须询问过敏史,无过敏史按药品说明书做过敏试验,皮试阴性方可注射,且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发生反应要及时处理。
第十一条治疗区应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放置在固定位置,定期检查、保养,及时补充更换。
第十二条治疗区工作人员应掌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遇到紧急情况时,要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处理。
三、人员管理第十三条治疗区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和培训合格证书。
治疗室工作流程一、患者接待1. 患者到达治疗室后,由前台接待人员进行登记和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联系方式等。
2. 前台人员将患者信息输入电脑系统并生成就诊号码,同时将患者引导至候诊区等待。
二、初诊评估1. 接待人员将患者信息传递给医生,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史进行初诊评估。
2. 医生与患者进行面谈,详细了解症状、病史等信息,并进行体格检查。
3. 医生根据初诊评估结果,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检查与治疗1. 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患者会被安排进行相关的检查,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 患者根据医生的指示前往相应的检查室进行检查,相关工作人员将检查结果上传至电子病历系统。
3. 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4. 医生根据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等,具体根据患者病情决定。
四、随访与复诊1. 治疗结束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症状变化。
2. 医生根据随访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复诊,若需要复诊则安排患者下次就诊时间,并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3. 若患者需要继续治疗,医生会制定下一步的治疗计划,并向患者解释治疗内容和注意事项。
五、结算与离院1. 治疗结束后,患者前往前台结算。
前台人员根据患者的治疗项目和费用标准进行费用结算,并提供相应的发票。
2. 患者完成结算后,前台人员会向患者提供治疗总结和建议,并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3. 患者离开治疗室,结束本次治疗。
六、后续处理1. 治疗结束后,医生将治疗过程和结果记录在患者的电子病历中,保留相关资料供以后参考。
2. 医生可能会与其他医生或专家进行病例讨论,以提高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3. 治疗室会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质控和评估,以提高治疗室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治疗室工作流程是一个有条不紊的过程,从患者接待、初诊评估、检查与治疗、随访与复诊,到结算与离院,每个步骤都有相应的工作程序和责任人。
治疗室工作流程
一:
1:看到有先生或女士来立即迎上前,询问时输液或是找人,再指明方向,若是输液最好让其坐在最里面的输液大厅,向输液室护士报自己的名字。
2:接到治疗单后,登记,按治疗项目和时间先后作安排,合理安排治疗时间,特别是项目多的患者,最好把他的治疗项目都连接上尽量让患者不要久等。
待输液室护士电话通知某某患者输上液后,根据治疗项目,接患者到相应的治疗室治疗,若治疗护士较忙,帮忙把垫单铺上,让患者先躺下稍等片刻,接患者治疗应告知患者今天几项治疗,每项治疗的时间以及治疗的天数。
若治疗项目时间过长,应提醒是否要去洗手间,做好治疗前准备工作,嘱咐患者尿道口擦干,预防治疗时发生意外。
若遇一次开多天治疗,第二天需预约治疗患者提醒最好可以预约准确的治疗时间(一般要在预约治疗的前20分钟到医院输液)以免治疗排队等的太久,尽快知道哪个治疗室有空位,若很多人都在等同样项目的治疗告知治疗护士哪项治疗在等,有空位及时通知,防止因工作繁忙而忽略,并在忙时帮治疗护士把患者从治疗室接出来,不要让患者在治疗室等太久。
若某项治疗排队很久让患者先有个心里准备,先告诉其大概需要等多久,前面还有几个人,治疗时间长短、人多或患者赶时间,先通知医生,看医生有没有可以更改治疗的相应措施,患者治疗结束,由治疗护士送患者至导医台,再由导医送到输液室。
3:对于手术患者若有治疗先安排治疗,待检验单出来再告诉护士某某患者可以备皮,若检验单同手术单一起送来,先在手术单上写备皮,接患者的同时提醒治疗护士。
接有治疗的算其治疗时间,大概几点几分结束,再告之手术室下台手术何时能接,遇到只有手术无治疗的患者待检验单出来核对姓名、医生、检测项目后接患者去治疗室备皮,同时打电话询问手术室是否能接,送患者去手术时,提醒手术需要的时间,让其先上洗手间。
接术后的患者应注意走路速度。
4:每日收费处送来欠费患者名单,按治疗的价格和时间,计算已交的费用今日是否够用,如果不够应在其治疗单上注明“欠必交”,患者已输上液体,先问收费处某某是否交费,如果未还交费,再去输液室催款。
走到患者面前注意轻声讲“某某先生您的欠费没交,今天治疗不能做了,请您去还欠费”。
以免使患者难堪。
问是刷卡还是现金,如是现金,通知收费处来收费,刷卡的带其到收费处交费在做治疗,遇到推拖的患者先问医生再向上级领导反应,待结果,是否可以先治疗。
5:接到初诊做多普勒检查的,先问是否有做B超,然后带去检查,并交代如果没有做B超,请他不要去洗手间,然后把出来的报告单和患者一起送到二楼导医台,并将报告单亲手交给导医,叮嘱患者是否有做B超。
6:确认治疗和输液全部结束的患者,叮嘱患者去医生那里。
治疗室器械、物品管理及保养,统计报表的填写:
1、治疗室器械、物品有详细的登记本,各科室有物品、器械的日保养,周记录的登记本;
2、各种仪器责任到人,分工负责;
3、定期检修各种仪器,并做好记录;
4、及时间主管领导报告,仪器的损耗,及时做好仪器的消毒工作,防止交叉
感染;
5、手术器械逐项打世,统一消毒,做到不影响手术及治疗;
6、爱护仪器,人为损坏,照价赔偿;
7、治疗室所有物品均经主管领导签字后领用,并做好领用物品帐目;
8、各区域所用物品,做到用有消耗登记,库存有报表;
9、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需购物品,做到治疗有序;
10、治疗室报表、统计,直接可以体现工作量,及为治疗室提供工作依据;
11、每个病人的治疗单,到治疗室后由经治医师签字,并实行首诊负责制并将各治疗分类登记;
12、下班之间,按医师的诊次,治疗项目及治疗总金额填好日报表,并与结处处核对,做到准确无误。
二:治疗室护士一定要细心,耐心,小心,要以轻柔的手感尽可能把病人的痛苦减少到最低程度,减少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树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对护士技术水平,以及医院声誉的信任。
(1)、做包皮和用激光打湿疣,由于每个人的敏感度不同,麻药一定要足够足量,打湿疣要掌握好功率,和激光打的深浅度,特别注意疣体长在系带,直肠患者做激光功率一定要小,而且创面要小,一次不行,两次或三次,中途病号出现疼痛,应及时加麻药,别得过且过,劝病号忍一忍,特别是包皮,注意结好每一根血管,用激光割完包皮,用剪刀修一修,然后对好皮再缝尽量做到完美。
(2)、做短波时首先病人排尿,擦干臀部汗液再做,女性应询问有没有上个环?戴心脏起搏器和人工关节禁做,嘱病人摆好治疗姿势,一般治疗电极上面离耻骨联合上方一个拳头约七厘米,治疗开始勿乱动,中间可根据病人病情情况跟他交流,让他渡过治疗进间,如讲一些这种病保健常识和发病原理等,刚做完包皮手术的病人不能做。
做腹部、尿道和阴道微波要加强责任心,不可随意离开患者,每隔几分钟要询问有何感觉。
(3)、微米光也要掌握好距离,时间,观察做激光完的创面是否是平,女性宫颈糜烂,激光或微米光有没有烧到发白程度,局封时也要注意白介素的凝固,注入肌肉得不到扩散,会引起肿大,发热等症状。
然而要做好治疗室的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能如所愿,自己要在临床中不断总结经验,遇到异常情况随时找医生探讨,勤问医生,最近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疼痛程度,能做到虚心请教,乐于纠正,才能进步,职业院长一定要深入检查治疗室,因为它不但影响到治疗的正常开展也影响到整个医院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