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注射室的工作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门诊注射室管理制度一、目的与意义门诊注射室是医院门诊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门诊患者的注射治疗工作。
注射室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规范注射室的工作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管理机构和职责1、注射室主任:负责注射室的全面管理工作,包括人员的配备、设备设施的维护、工作流程的制定和实施等。
2、护士长:负责协助注射室主任管理和监督护士的工作,确保注射室的正常运转。
3、护士:主要负责门诊患者的注射治疗工作,根据医嘱进行注射,维护患者病历的记录和信息的保密,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工作流程1、接诊:门诊患者前来注射室注射治疗时,护士应先核对患者的诊疗卡和医嘱单,确认患者身份和医疗处方的准确性。
2、准备药品:在注射前,护士应根据医嘱单,准备好需注射的药品和器械,确保药品的品质和使用的安全性。
3、注射治疗:护士应根据医嘱单的要求,准确无误地进行注射治疗,确保注射的技术操作规范和准确性,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尊严。
4、监测观察:注射后,护士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注射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5、病历记录:护士应对患者的注射治疗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备案,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医嘱内容、药品用量等,保证病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岗位要求和培训1、护士:注射室的护士应具备执业护士资格证书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护理经验和实践能力。
2、培训:新进入注射室工作的护士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熟悉门诊注射室的工作流程和规范操作要求,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设备设施和消毒管理1、设备设施:注射室应配备必要的注射器具、药品和相关器械设备,保证设备的完好和卫生,以及符合医疗质量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2、消毒管理:注射室应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对注射器具、药品和器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消毒消毒,确保使用的器械设备的洁净和无菌。
门诊注射室工作制度一、工作场所安排1.门诊注射室设在医院的二楼,容积约10平方米,具有1个门诊工作台,2个注射手术床,1个患者准备区,1个常温药品柜,1个冰箱,1个垃圾桶和1个长凳。
2.门诊注射室每天工作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周末和法定节假日不休息。
二、工作人员门诊注射室共有5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1名护士长和4名普通护士。
人员职责如下:1.护士长:全面负责门诊注射室的日常工作安排、医疗护理工作的安排和处理。
负责监督普通护士的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
2.普通护士:负责医生指示的各种注射、静脉点滴等医疗护理工作,同时负责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医学检查、体征观察和护理记录。
三、工作流程1.患者来到门诊注射室,首先进行登记,登记员打印病历表并交给护士。
2.护士接待患者后,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和注射项目要求,向患者做好医生指示的各项准备工作。
3.护士将药品从药房领取并核对,保证药品名称、数量、剂量等信息全部正确。
4.按照医生的指示,对患者进行注射、静脉点滴等医疗护理操作。
5.每次注射后,护士需要记录患者注射的药品名称、剂量、注射部位、注射时间等信息,核对记录无误后将记录表交给护士长审核。
6.注射后,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医学指导,告知患者注射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等。
7.在门诊注射室运作过程中,护士需要确保注射室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每日结束时需要清洗和消毒注射台、设备和工具,并负责按时清理垃圾桶。
四、药品管理1.门诊注射室药品管理应符合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规定。
2.药品储存在特定的柜子内,按照规定严格管理,药品名称、剂量、保存要求等信息应明确标识。
3.药品储存时应严格按照次序储存,并定期对药品进行清点、监测。
4.药品在使用前应先经过核对,护士必须确认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无误,方可进行注射。
5.当药品取出后,患者未在规定时间内接种或未按规定方式完成时,护士应将残渣交还给药房,并及时上报此情况。
一、总则为保障门诊患者的健康与安全,规范门诊注射室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与分工1. 门诊注射室在门诊部领导下,负责门诊患者的注射、输液、抽血等工作。
2. 门诊注射室设主任一名,负责全面工作;设护士长一名,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设护士若干名,负责具体操作。
三、工作流程1. 门诊注射室应设立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标志清楚,保持环境整洁、安静。
2. 护士在为患者进行注射、输液、抽血等操作前,必须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床号、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时间等,确保无误。
3. 对过敏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确保无菌操作。
5. 注射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用后必须按相关规定将注射针头放入锐器盒内。
6. 严密观察注射后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抢救措施。
7. 了解患者用药情况,掌握用药反应及液体滴速,适时做好健康教育指导。
8. 定期进行房间消毒,每月空气培养一次,有记录。
四、规章制度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即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患者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时间、药物有效期、澄清度、配伍禁忌,对过敏药物是否已做过试验。
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压脉带制,做好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保管工作,把好用后消毒、毁形、回收关,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
3. 急救药品和物品要定点定量定位放置,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4. 定期进行房间消毒,每月空气培养一次,有记录。
五、培训与考核1. 门诊注射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 对门诊注射室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态度等。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门诊部负责解释。
3. 门诊注射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打针室工作轨制1.室内保持干净,计划合理,严厉区分干净区.污染区.2. 护士操纵时护士佩带胸卡,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严厉履行无菌操原则和操纵规程,防止造成污染.3. 立场和气,说话亲热,应用文明用语.4. 严厉履行三查八对轨制,操纵前卖力查对药物.打针卡.病人姓名查对无误后方可履行.防止错误变乱.5. 打针前讯问过敏史,须要试敏的药物要标注好批号,距离24小时需从新做试敏.输液后不雅察15分钟后方可分开.6. 熟习各类药物计量.药理感化.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响,防止大夫误开医嘱引起不良效果.7. 增强输液配药室治理,保持干净整洁,物品定位,天天操纵台.地面用含氯消毒液消毒二次,空气紫外线消毒一次,限制无关人员入内.8. 增强对输液病人的巡查,留意不雅察输液反响,产生病情变更立刻陈述大夫,实时采纳措施.9. 病人输液完毕后,护士作好输液登记(包含输液起止时光.输液情形等).10. 严厉履行消毒隔离轨制,打针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巾一消毒手.对传染病患者,应按通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11. 严厉交代班轨制,增强安然医疗防备措施,谨防错误变乱的产生.12. 输液室应备有氧气及须要急救药品.温馨提醒1.请您治疗前告诉我们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是否患有心肺疾病.2.请您不要空肚输液,以免输液进程中消失肠道不适.3.在治疗进程中,如有心慌.气紧.恶心.吐逆.头昏.皮肤瘙痒等不适,请您立刻告诉我们.4.输液进程中,请不要随便调剂输液滴数,如有须要,让我们为您办事.5.在输液进程中,若进针的部位痛苦悲伤.肿胀.请您立刻告诉我们.6.在输液进程中,惹您须要上洗手间,我们愿意协助您.7.拔针后请按压5分钟再分开.8.输液停滞,迎接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珍贵看法和建议,我们将真挚的予以采取和改良.感谢您的合营,祝您早日康复!护士岗亭职责1在门诊部引导的带领下进行工作.2做好接诊前的一切预备工作,检讨须要用的打针器.药品是否齐备,治疗完毕做好整顿.3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工作忙而有序.4技巧操纵前要洗手.带口罩,要严厉遵照无菌操纵原则及消毒隔离轨制,防止交叉沾染,室内天天消毒一次,并有记载.5严厉履行三查七对轨制,谨防错误变乱的产生.6按操纵规章履行有关药物过敏实验,当班人完成操纵与断定成果,并登记注明药物批号.7在打针进程中留意不雅察病人一般情形,发明平常立刻陈述大夫,给于恰当的处理.对初次打针药物皮试的药品,需在指定地位歇息20分钟后方能分开.8打针室所备的通例药品,用后应实时填补,并做到物品,药品四定. 9无菌物品按期消毒,以防过时.10作好各项登记工作,对过敏病人,要具体登记患者的反响症状,处理用药后情形.11工作人员互相合营,调和工作.静脉输液温馨提醒1.为了您的安然,必须在本院药房取的药物方可应用,请予懂得.2.所有需输液的病人均需携带本院病历,或有大夫的有用医嘱.3.需做过敏实验的药物特别是青霉素类,请解释有无过敏史,无过敏史者再做过敏实验,药物实验阴性才干打针.4.输液前请先去卫生间,以免因输液后行为便利,造成输液故障.5.在输液进程中请不要分开输液室,如有以下情形请实时通知护士:(1)局部肿胀.痛苦悲伤.起皮疹,发红时; (2)液体滴注不畅时;(3)输液管内有气泡或沉淀时;6.输液速度不宜过快,特别药物特别处理.护士在为您调节好滴速后请不要自行调剂,以免产生不测.7.所有药物打针完毕,均需不雅察20—30分钟,无反响时方可分开.肌肉打针温馨提醒1.为了您的安然,必须在本院药房取的药物方可应用,请予懂得.2.打针时必须携带本院病历,或有大夫的有用医嘱.3.打针的部位为臀部或上臂三角肌.4.打针油性药物后,按压时光应稍长以防外渗.5.易引起过敏反响的药物特别是青霉素类,打针前请解释有无过敏史,无过敏史者再做过敏实验,过敏实验阴性者方可打针.—30分钟方可分开.打针青霉素类药物温馨提醒1.起首请您解释过敏史,无过敏史者方可做过敏实验,药物实验阴性才干打针.2.曾有青霉素类药物者,禁做过敏实验.3.在停滞打针24小时后或改换批号时,必须从新做过敏实验.4.不宜在饥饿或空肚情形下打针,以免产生不良反响.—30分钟,无反响时方可分开.6.偶有持续打针进程中消失过敏反响,是以,即使做皮试阴性或打针数日无反响时也应进步小心,若觉得不适立刻停滞医护人员.。
医院制度《门诊注射室工作制度》
一、门诊注射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毒性反应和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紧急处理,并具有熟练的技术和高度的无菌观念。
二、注射室内各项用物、药品应定点放置,定时清点和补充。
三、室内应备急救器材和药物,放置于固定地点,定期检查并及时补充,以备急需。
四、严格执行清洁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五、工作时衣帽整洁,注射前洗净双手,戴好口罩帽子,根据注射人次的多少,每注射1人用消毒小毛巾擦手1次。
六、每班换消毒水及毛巾1-2次。
室内应随时保持整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采用湿式打扫,每日地面湿拖2-3次,消毒水平面清洁1-2次,每日用消毒水喷洒3次,开窗通风3次,紫外线照射1次,每周彻底大清扫1次,并用药液熏蒸1次,每月空气培养1次,结果存档备查。
七、有菌物与无菌物严格分开放置,标记明显,按规定定时消毒,非本室物品一律不得带入室内,非本室工作人员及未着工作衣帽的工作人员,不得来本室自行取用无菌用物或为亲友注射。
八、注射时做到一人一药一针一管,压脉带一人一根,一用一消毒,手垫布一人一块,一用一洗一消毒,凡用过的注射用物先消毒后清洗,对可疑传染病人用过用物,应分开消毒后再与供应室更换,应设肝炎注射抽血室,并严格作好隔离消毒。
九、注射用稀释液,开瓶后应注明日期及时间,限用1天,夏天及静脉用药限本班使用。
十、一次医疗用品使用后,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分类、毁型、消毒和集中回收。
对请领、消耗和库存,逐日进行登记。
并做好交接班。
1/ 1。
一、凡多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
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病员热情、体贴。
三、亲密观测注射后的状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汇报医师。
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
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
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注射应做到每人一针一管。
五、准备急救药物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六、室内每天要消毒,定期采样培养。
七、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一、经医师诊治后需要输液者,应带病历、输液卡及取配日勺药物,查对无误后,方可予以输液。
二、做好“三查七对”,严格操作规程,严密消毒,坚守工作岗位,定期巡视病员,注意输液反应,做好输液登记。
三、对病人热情体贴,力争无痛注射、一针见血。
如病人有疼痛或注射失败应立即向病人做好解释。
四、根据药物和病情,调整好输液速度,在输液过程中,应交待病员与陪伴不得随意调整滴速,以免发生危险。
并做好输液观测记录。
对需大小便者应由护士或陪伴陪伴监护,以免发生意外。
五、输液完毕后,病员无不适或其他反应,可嘱其休息十分钟后回去,并交待病人后回家后注意事项。
如有不适或病情变化,应请医生复诊并再作处理。
六、应对病人和陪伴宣传,自觉遵守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共同保持输液室文明、清洁、卫生、安全。
七、温馨提醒: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不要把外来盐水带来输注,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一、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条例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控制中心的规定,负责全院传染病管理。
负责制定、贯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汇报、管理制度及奖惩措施。
二、负责做好职业病、地方病、慢性病及死亡病例的汇报及管理工作。
三、负责安排本院职工(含离退休人员)的体检,建立并管理好职工健康档案资料。
督查食品从业人员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四、负责职工的医疗、保健、住转院、病休等平常工作的处理。
五、负责本院职工(含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审核、报销工作。
门诊注射室输液流程
(一)收药流程
(1)、核对药物数量、质量:首次接待病人的护士根据医嘱治疗单收药,核对本次治疗的天数与药物总量是否相符,查对药物剂量、名称及有效期,有无配伍禁忌。
认真检查药物质量,药液瓶口有无松动、裂纹、对光检查有无杂质、变色。
核对无误后签字,收齐当天用药后连同治疗单一起交给配药护士配药。
(2)用药指导:①告知病人所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②有两瓶以上的连续用药时,要标明顺序并告诉病人具体的瓶数,输液所需的大致时间,使病人心中有数。
(二)配药流程
(1)、坚持操作前、中、后查对制度:严格查对输液瓶、输液药物质量、药名、剂量,并注意有无配伍禁忌,检查注射器、输液器质量,是否有效期内,有无破损。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配药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配药间每天紫外线照射一次,操作台每天用消毒液擦拭。
(三)注射流程
(1)、认真查对药物及病人姓名:查对药物有无混浊、絮状物,查对病人姓名,查对病人姓名采用双向核对,并请病人自述一下姓名,以确保注射安全。
(2)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止血带一消毒手,认真消毒注射部位,注意彻底排除输液器内的空气。
(3)个性化指导:根据病人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调节输液滴数,告诉病人输液注意事项,用药指导内容中的重点向病人讲述。
(4)注意巡视病人:输液过程中,要认真巡视,观察药液有无变色、液体滴速、穿刺部位有无外渗、有无皮疹、胸闷、憋气等过敏征象和药物不良反应等。
门诊输液注射室工作制度一、概述门诊输液注射室是医院门诊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门诊病人的注射、输液治疗工作。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本工作制度,以便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制度1.工作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1)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掌握注射、输液治疗的基本技能。
(2)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医疗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
(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服从工作安排,积极参与各项工作。
2.工作准备(1)提前10分钟到岗,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药品等。
(2)着装规范,保持个人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准备好相应的药品、器械等。
3.输液注射操作(1)严格按照处方和医嘱执行注射、输液治疗,确保药物、剂量、途径正确。
(2)进行过敏试验,对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做好预防措施。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治疗前核对治疗单和药物,确保病人安全。
(4)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4.环境管理(1)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每日进行湿式清扫和消毒。
(2)物品、药品分类放置,标签完整,字迹清楚,专人保管。
(3)准备好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并及时补充更换。
5.病区巡视(1)随时巡视病区输液病人,观察病情变化和输液情况。
(2)密切观察病人注射后的反应,发生注射反应或药物过敏反应要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
(3)对过敏药物的病人观察15分钟后方可离开。
6.药品、器械管理(1)药品应按照有效期、批号等进行分类放置,定期检查并及时补充更换。
(2)器械应进行定期消毒、灭菌,保证其安全、有效。
(3)损坏物品及时报告护士长登记,按规定赔偿或报损。
7.交接班制度(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确保工作连续性和病人安全。
(2)交班时详细介绍病人病情、治疗情况、注意事项等。
(3)接班时认真核对病人信息,确认无误后继续治疗。
1.门诊注射室工作制度1.门诊注射室工作制度门诊注射室工作制度门诊注射室主要负责门诊各科病人的药物注射治疗任务。
1.工作人员应了解常用注射药的药理作用、毒性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的紧急处理,必需具有熟练的技术、高度的无菌观念和责任心。
2.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易致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药品说明书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药物过敏试验。
3.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若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通知医生。
4.注射室内应保持整洁卫生、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地面先拖后扫,每日2次紫外线空气消毒。
每月做空气培养1次,并做好监测登记。
5.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戴好帽子、口罩,并做好注射治疗器和物品的准备工作,向病人做好必要解释。
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门诊“三查五对”制度(“三查”:查批号,有效期,药品有无变色、沉淀、裂纹;“五对”:对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
叮嘱病人保管好注射单,对待患者热情、体贴。
7.注射部位准确,避开瘢痕、硬结及皮肤患处,掌握无痛注射法,熟练基本技术操作,减轻病人痛苦。
8.注射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对使用过的注射器等一次性物品应进行消毒毁形处理后更换,对每一个病人治疗前均应先洗手,后操作,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9.备齐抢救药品及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扩展阅读:门诊注射室工作制度门诊注射室工作制度1.在门诊部主任领导下,提前10分钟到岗,作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
护士上岗时必须着装规范,做到慎独严谨、认真负责、手法轻巧。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室内空气、地面要按时消毒,做好记录,防止交叉感染。
3.对需要做皮试的药物,在注射前必须做皮试,观察2030分钟,无过敏反应方可注射。
4.严格观察注射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生注射反应及药物过敏等意外,应立即报告医师,实施抢救措施。
5.室内所有抢救药品、设备、要固定放置取之方便,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门诊注射(zhùshè)室的工作流程门诊注射(zhùshè)室的工作流程门诊注射室的工作(gōngzuò)流程1.患者就诊后持医生(yīshēng)开具的治疗单到门诊注射室。
2.注射室护士核对治疗单进行信息登记:姓名、药名、剂量和处置(chǔzhì)方法再进行处置。
●输液前的准备1、患者持注射单来到注射室,护士接待患者问:“您好!请把注射单给我,好吗?〞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做好思想工作。
2、儿科静脉穿刺与成人相比有更大难度,护士应克服急躁情绪,操作时一定要精力集中,沉着冷静,仔细寻找穿刺部位,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
3、告诉患儿家长,输液时尽量不要空腹。
比方静脉点滴抗菌素时,在空腹的情况下,容易致患儿心慌、腹痛。
同时还会增加患儿过敏反响的发生几率。
●输液中勤观察1、护士要及时巡视,以防针回血造成血栓,堵塞针头。
2、假设发现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怕冷、寒战、面色苍白及发热等病症,应考为输液反响。
需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遵医嘱对症处理。
如患者出现全身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病症,提示过敏反响需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给予抗过敏处理。
3、门诊输液患儿高热患者较多,输液过程中一旦出现惊厥,立即给于及时有效的护理:①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保持患儿安静,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去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防舌咬伤;用开口器或在上下臼齿之间放纱布包裹的压舌板。
③按医嘱给予抗惊厥药。
此外,局部高热患儿输液过程中,因应用退热药物,造成大量出汗,此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输液完后的考前须知1、输液结束,拔针时先别离胶布,让患者按压穿刺部位5分钟以上,切忌边压边揉,发生皮下淤血。
2、输液完毕,观察患者10分钟后再离开输液室。
以利于观察用药后的反响,假设出现意外及时给于处理。
扩展阅读: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工作流程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工作流程一、白〔化液班〕1、正确执行医嘱,负责门诊病人输液配制工作〔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2〕、核对输液卡并瓶签药物一致前方可配药;〔3〕、急救危重病人优先配药,抗生素现配现用,时间性用药的按时准备;〔4〕、注意配伍禁,忌避光要求。
2017年注射室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医院注射室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注射室各类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二、工作原则1.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确保注射室工作合规合法。
2.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3. 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4. 坚持团队合作,明确职责,加强协调,提高工作效率。
三、工作内容1. 注射室工作人员应按时到岗,着装整洁,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
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物、剂量、途径、时间等准确无误。
3.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4.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处理。
5. 做好注射记录,确保病历资料完整、准确。
6. 保持注射室环境整洁,设施设备齐全、完好。
7. 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8. 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考核,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9.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10. 积极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预防医院感染。
四、工作流程1. 患者挂号就诊后,医生根据病情开具注射处方。
2. 患者到注射室就诊,护士根据处方进行注射。
3. 注射结束后,护士做好注射记录,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4. 医生、护士共同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 注射室工作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6. 注射室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技能考核。
7. 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对注射室进行感染监控和指导。
五、工作考核1. 医院定期对注射室工作进行检查,评估服务质量和工作效果。
2. 注射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体系。
3. 注射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挂钩。
4. 对违反本制度的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管理部门。
儿科门诊注射室工作制度一、工作宗旨儿科门诊注射室秉承“以患儿为中心,关爱至上”的工作宗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患儿安全,提供优质、高效的注射服务。
二、工作职责1. 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儿安全。
2. 负责患儿的注射、药物过敏试验、静脉穿刺等治疗工作。
3. 做好患儿及家长的沟通工作,耐心解答疑问,提供健康指导。
4. 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安静,提供温馨的就医氛围。
5. 参与科室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三、工作流程1. 患儿就诊时,护士应认真询问病史,了解病情,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护理信息。
2. 按照医嘱,正确执行注射、药物过敏试验等治疗措施。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注射部位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4. 注射完毕,观察患儿反应,必要时及时处理。
5. 做好治疗记录,确保医疗安全。
四、护理质量管理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确保护理质量。
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医疗差错。
3. 定期检查医疗器械、药品,保证其安全有效。
4. 加强病区环境管理,保持室内整洁、舒适。
五、服务态度1. 对待患儿及家长要热情、耐心、细致,提供优质服务。
2. 尊重患儿及家长意愿,保护隐私,关爱患儿。
3. 加强团队协作,共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六、安全防护1. 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
2.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加强药品管理,防止药物滥用和误用。
七、 continuing education1.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了解新技术、新动态。
2. 开展护理科研,提高护理水平。
3. 加强学术交流,分享护理经验。
儿科门诊注射室全体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本制度,切实为患儿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保障患儿安全。
卫生所注射室人员职责新县人民医院一、收药护士职责及流程1、收药后,查阅处方,排序号。
2、核对患者的身份。
①姓名、性别、年龄②呼喊应答③让患者及家属说出自己的名字。
3、查对。
处方和药物查对,处方和注射证查对。
4、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治疗目的,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及有无晕针史,交待注意事项、宣教相关用药知识。
5、需要皮试的药物,作皮试并登记。
将结果记录在处方、注射证、药物过敏登记本上。
阳性者除这三处外,还要记录到门诊病历上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对非连续治疗的需要皮试的用药处方以药物过敏登记本为查对依据。
收药护士工作流程收药—→核对患者的身份—→查对药物—→排序号—→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及有无晕针→告知注意事项、宣教用药知识→对用需要皮试药物的患者做皮试→观察皮试→与配药护士共同查对→将药转交配药护士。
二、配药护士职责:1、与接药护士共同核对患者的身份,查对药物。
2、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药物性质评估治疗方案,排列用药顺序。
3、按顺序配置药物,并注意配伍禁忌,做到现配现用。
4、将配好的药物摆放到治疗车或药篮内。
5、对新药,使用配置前仔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
6、配药护士要严格遵守给药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
配药护士工作流程与接药护士共同查对→评估治疗方案,排列用药顺序→写瓶贴→配置药物→再次核对→将配置好的药物置于治疗车或治疗篮内。
三、巡视护士职责:1、负责巡视输液病人,进行健康宣教,维护卫生秩序,更换液体、拔针及处理异常情况。
2、更换液体时有效识别患者身份及查对液体瓶签。
3、负责协助静脉、肌内穿刺者的工作。
4、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正确处置,必要时报告医生及护士长。
5、负责异常情况处置的登记记录。
巡视护士工作流程将配置好的药物送到扎针室→协助注射、穿刺护士工作→巡视输液病人、健康宣教、维护卫生秩序→更换液体、拔针、处理异常情况→做好接药、配药、扎针护士之间的信息沟通协调工作。
1.皮内注射(碘试验)护士工作流程(1)做好皮内注射前准备。
洗手,戴口罩,准备急救盒。
(2)热情接待病人,收取病人皮内注射处置单及发票附联,维持注射秩序。
(3)核对病人姓名及皮试种类,认真询问病人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告知病人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药均需做过敏试验,小儿病人询问小儿家长,评估注射部位,无红、肿、硬结及瘢痕。
(4)配置好皮试液后抽取0.1ml(碘试验1ml)再次核对病人姓名,嘱病人挽起一只袖口,消毒待干后在其前臂掌侧下段避开硬结疤痕处做一皮丘,小儿病人指导其家长协助(碘试验为泛影葡胺1ml静脉推注)。
(5)完成皮试后再次核对病人,并嘱病人观察15min,期间可正常饮食饮水,不可抓挠皮丘,避免皮试结果假阳性。
(6)15min后观察皮丘将结果标示于处置单上,阴性者指导其下一步治疗方向,阳性者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使用此类药物,并在病历上注明。
(7)清理用物,消毒双手,迎接下一位病人。
附:流程图皮内注射(碘试验)护士工作流程图2.肌内(皮下)注射护士工作流程(1)热情接待病人,核对病人处置单及发票附联,维持操作间秩序。
(2)根据处置单核对病人姓名及药物(名称、剂量、浓度、时间、有效期、性质、方法、药瓶有无破损等)。
对于易过敏的药物要做过敏试验,结果阴性方可注射。
(3)准备好药物,再次核对病人姓名,指导其取正确体位,选择好注射部位并消毒,对于不能配合者请家属协助,保护病人隐私,遵循“两快一慢”的注射原则,准确安全地完成注射后嘱病人按压片刻。
(4)再次核对病人并告知病人注射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5)清理用物,消毒手,迎接下一个病人。
附:流程图。
肌内(皮下)注射护士工作流程图3.静脉输液护士工作流程(1)保持工作间明亮、整洁,备有抢救车及其他抢救设备。
(2)主动热情接待病人,核对治疗单、药物、皮试单,安排病人就座,维持输液间秩序。
(3)收取病人药物后核对病人姓名、治疗单和药液,检查药液质量,是否有效期内,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有无标识,签名。
注射室、输液室工作制度(精选五篇)第一篇:注射室、输液室工作制度一、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
自带针剂者,须经本院医师同意并开具治疗单,病人凭治疗单和收费单据到注射室注射。
二、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抽液时应仔细检查药瓶,如有损坏、沉淀、浑浊、变色、标签不清等,应禁止使用。
三、注射一律在注射室或输液室进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凡注射血清、青霉素等药品,患者要休息3 0分钟后方可离去。
四、严密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师。
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要戴帽子、口罩。
无菌持物钳等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和液量。
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六、无菌溶液(注射用水、生理盐水)要写明开启时间,超过1 2小时不能使用,葡萄糖溶液开启后超过6小时不能使用。
七、对传染病患者一律用一次性针头,进行注射,用后集中焚毁。
八、备用各种急救药品器械,放在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新。
九、对病人热情、体贴,并适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十、保持室内整洁、安静,每天用紫外线灯消毒,每次3 O分钟,并建立消毒记录。
第二篇:注射室工作制度注射室工作制度一、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二、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制度发生。
三、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无菌操作时应带口罩、帽子,注射时应做到每人一针一管。
无菌持物钳、镊子及其他无菌物品,须按时灭菌和更换消毒,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四、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处置。
五、抢救药品器械齐全,完好备用状态。
六、保持室内清洁,注射室内每天要消毒,定期接受采样培养,并要有消毒记录。
七、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消毒隔离制度一、医务人员必须树立无菌观念,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区分无菌区、有菌区、污染区,物品分别放置,标识明显。
门诊注射室护理制度范本一、总则门诊注射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门诊患者进行各种注射、输液、抽血等治疗工作。
为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医院工作制度》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岗位职责1. 门诊注射室护士应在护理部、门诊部领导下,完成门诊患者的各种注射、输液、抽血等工作。
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3. 保持注射室环境整洁、安静,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
4.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5. 参与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
6. 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三、工作流程1. 开诊前准备:提前10分钟到岗,检查设备、药品是否齐全,准备好各类注射器、针头、敷料等物品。
2. 接收患者:热情接待患者,了解患者需求,指导患者填写相关表格。
3. 评估患者:观察患者一般情况,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疾病史等,确保安全。
4. 执行治疗:根据医嘱,正确执行注射、输液、抽血等治疗措施。
5. 观察疗效:密切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
6. 结束治疗:向患者解释治疗注意事项,整理用物,送患者离开注射室。
四、护理质量控制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注射器、针头等物品一次性使用。
2. 定期对注射室进行环境消毒,保持清洁、整洁。
3. 加强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管理,确保物品齐全、有效期内使用。
4.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质量。
5. 开展质量改进活动,持续提高护理水平。
五、值班制度1. 门诊注射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患者随时接受治疗。
2. 值班护士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3. 值班期间,护士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4. 交接班: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详细交接患者病情、治疗情况及注意事项。
六、关爱患者1. 护士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对待患者要有耐心、细心、关爱。
1.患者就诊后持医生开具的治疗单到门诊注射室。
2.注射室护士核对治疗单进行信息登记:姓名、药名、剂量和处置方法再进行处置。
●输液前的准备
1、患者持注射单来到注射室,护士接待患者问:“您好!请把注射单给我,好吗?”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做好思想工作。
2、儿科静脉穿刺与成人相比有更大难度,护士应克服急躁情绪,操作时一定要精力集中,沉着冷静,仔细寻找穿刺部位,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
3、告诉患儿家长,输液时尽量不要空腹。
比如静脉点滴抗菌素时,在空腹的情况下,容易致患儿心慌、腹痛。
同时还会增加患儿过敏反应的发生几率。
●输液中勤观察
1、护士要及时巡视,以防针回血造成血栓,堵塞针头。
2、若发现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怕冷、寒战、面色苍白及发热等症状,应考为输液反应。
需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遵医嘱对症处理。
如患者出现全身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提示过敏反应需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给予抗过敏处理。
3、门诊输液患儿高热患者较多,输液过程中一旦出现惊厥,立即给于及时有效的护理:①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保持患儿安静,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防舌
咬伤;用开口器或在上下臼齿之间放纱布包裹的压舌板。
③按医嘱给予抗惊厥药。
此外,部分高热患儿输液过程中,因应用退热药物,造成大量出汗,此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输液完后的注意事项
1、输液结束,拔针时先分离胶布,让患者按压穿刺部位5分钟以上,切忌边压边揉,发生皮下淤血。
2、输液完毕,观察患者10分钟后再离开输液室。
以利于观察用药后的反应,若出现意外及时给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