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绪尔语言学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462.69 KB
- 文档页数:11
当听见一些外语的声音,却仍不明白意思,是因为在听者脑中并未形成对于这些声音的概念与音响形象,对声音所指与能指并不明白。
索绪尔,34,个人行为只是言语活动胚胎。
35,把语言和言语分开,我们一下子就把什么是省会的、什么是个人的;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从属的和多少是偶然的分开来了。
音响形象:发音,即音响形象的事实。
语言中只有音响形象我们可以把它们译成固定的视觉形象。
I不是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记,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
它是属于感觉的。
语言中的词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些音响形象。
我们说的声音和音节的时候,指的就是音响形象。
语言的能指为音响形象,为视觉性质,其特征为:1.它体现一个长度。
2.这长度只能在一个向度上测定:它是一条线。
言语活动:既包括一个已定的系统,又包括一种演变。
语言与言语:两者紧密相联且互为前提;要言语为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但是要使语言能够建立,也必须有言语。
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语言:是一个纯粹的价值体系,语言中凡属于历时的,都只是由于言语,是言语活动减去言语,是使一个人能够了解和被人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
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的部分。
是在存储人的意志之外的。
个人以外的东西;个人独自不能创造语言,也不能改变语言;它只凭社会的成员间通过的一种契约而存在。
必须经过一个见习才能懂得它的运用。
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技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
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
要在言语活动中找出与语言相当的部分,必须仔细考察可以把言语循环重建出来的个人行为。
不是说话者的一种功能,它是个人被动地记录下来的产物;它从不需要什么是深思熟虑,思考也只是为了分类的活动才能插进手来。
是同质的,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在这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
语言学概论现代语言学发展流程图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布拉格学说,美国描写主义学说】(20世纪30年代欧洲,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现代语言学之父”,特点:共时描写】)——哥本哈根学说——转换-生成语言学索绪尔在语言学上的贡献:1提出了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概念(1)语言和言语:把言语活动分成“语言”和“言语”两部分语言是符号系统,言语是运用言语表达的过程(2)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3)语言的共时态和历时态共时态是指在某一特定状态中的语言状态,不考虑时间因素历时态是指语言的历史演变(4)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历时语言学是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5)能指和所指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内容,语义:词汇和语法)所指是声音的心理印记或音响形象(形式,语音)(6)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句段关系指语言的横向组合联想关系是由心理的联想而产生,指词语的纵向聚合(7)外部语言学和内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侧重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系统外部语言学侧重联系语言系统以外与语言相关的一切因素研究语言(8)不变形和可变性不变形指任何个人无法有意识地,主动地改变语言符号系统可变性指语言符号系统在时间的线条上将不可避免地变化2提出了语言学的重要原则和方法(1)区分语言和言语(2)共时和历时(3)提出语言的系统性3创立了符号学学科《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二)布拉格学派: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强调语言的基本功能是做交际工具,代表作特鲁别茨科伊《音系学原理》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理论是“语符学”美国结构语言学派,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代表:布龙菲尔德《语言论》特点:注重口语的描写和共时的研究,重形式分析,回避意义问题(三)转换——生成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句法结构》(标志)“乔姆斯基革命”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做出解释,而不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为语言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先天语言能力说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1914《论民族自决权》一文中提出(一)语言的社会性1.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2.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为什么说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除了语言,人类所使用的交际工具有: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
语言部分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是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
它的基本任务就是从人们所听到的和看到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出的语言的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
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
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
共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
历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
个别语言学:探讨一种语言或一个语系、语族、语支语言的结构规律或发展规律,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理论语言学:任何语言的结构状态和演变规律的研究都是理论的研究,可以称之为理论语言学,但实际上,现在一般听说的理论语言学就是普通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语言在社会生活的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微观语言学:与宏观语言学相对。
注重研究语言结构状态和内部规律的科学。
通常包括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等。
宏观语言学:宏观语言学,与微观语言学相对,主要研究与语言相关的现象,是语言学的边缘学科,例如从人类学角度研究语言的人类语言学,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等。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相对静止的情况,如现代汉语。
普通语言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隐性意义:指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施事与动作,动作与受事的关系等。
隐性形式:从微观角度看,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具有层次性。
这种层次性不能从外表一眼看出来,需要我们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地分析。
显性形式:从宏观上看,句法结构外部形式是线条性,我们把它叫显性形式。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符号”必然包括有任何情况下永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质的实体,另一个方面是约定俗成的意义。
“能指”:是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创制的一个专门的术语。
也就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所指”:是索绪尔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的一个专门术语,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语音: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根据音质的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直到不能切分为止,这样得到的语音就是“音素”。
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做“音标”。
“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
语音中除音质外,音高、音强、音长也能起这种作用,因此也构成音位。
语言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历史比较语言学: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威廉琼斯等人的研究使语言学摆脱了附庸地位,标志着语言学已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结构主义语言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是结构主义的鼻祖。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分为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
结构主义语言学对中国的语言研究产生过巨大影响。
3、音素:人类语言在一次发音中从音质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4、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在一类发音中从能否区别词或语素的角度划分或归并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形式。
5、义素:义素是对义项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最小的语义特征。
6、语境: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指的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的具体环境,语境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也叫小语境和大语境。
7、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
它不能独立运用。
8、基本词汇: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和语言中的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是由基本词构成的。
9、语法:语法是组词造句规则的综合,它是语言的一个层面,独立于音系学和语义学之外。
它包括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
10、实词:实词在有形态的语言里往往有词形变化,实词都有明晰的词汇意义,实词主要充当一般性的句法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实词往往是开放性的即能产性很强。
二、填空题:1、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大体上可分成语言学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形式语言学阶段、交叉语言学阶段。
2、语文学的三个源头在古中国、古希腊与罗马、古印度。
中国语文学的特点是围绕字的音形义。
3、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是威廉琼斯,草创者是施列格尔,奠基人物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格里木和葆朴。
4、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但宣告语言学真正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5、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物是洪堡特和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6、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成三派。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001语言的性质和类型(★★★一级考点,单选,简答,分析)1.人类具有语言能力,是人类跟其他动物区别的最重要的标志。
2..人类的语言跟动物的“语言”相比较,内容更多、用处更大(最主要的交际功能、标志功能、记录功能、思维功能、认知功能)、能够创造。
3..从语言“历时”演变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可以建立“语言的谱系分类”,也叫做“语言的亲属关系分类”4.语言的谱系分类是个层级系统,从大到小通常分别叫做:“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5.从语言“共时”状态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就可以建立“语言的形态分类”,也叫做“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
其中一种主要的分类结果就是把人类语言分成“形态语”和“孤立语”,或者分成“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
6.屈折语:主要是句子中某些词本身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典型的如德语、俄语。
7.汉语则是属于没有形态变化的“孤立语”和“分析性语言”。
8.孤立语和分析性语言的汉语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汉语不是通过谓词词形变化来表示“时、体、态”的语法意义,而是有一套非常丰富的表时态的助词(如“了、着、过”等)和表语气的助词(如“的、呢、吗”等)系统;二是汉语没有通过名词词形变化表示的“性、数、格”的语法意义,而是特别突出语序和虚词的作用;三是汉语的各种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没有词尾标记,因此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形态语那样的一一对应关系。
9.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1)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至今也仍然是最直观和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同时也是不少国家的标志。
(2)在大多数情况下确实是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例如,汉族使用汉语,蒙古族使用蒙古语等。
而且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根据国家来划分的。
(3)西方“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个国家”的定义对于欧洲以外的国家不完全适用,对于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则可能根本不适用。
术语解释1.语言学: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
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2.语文学: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
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3.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全社会服务,它同人的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言语:言语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
这里的“说话行为”是指说话的5.索绪尔:教程》。
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
6.布龙菲尔德: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核心人物。
他们注重语言行为的描写,而不注重语言能力的解释;着眼于语言间的差异,而不重视语言的普遍性。
其著作有《语言论》7.乔姆斯基: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8.菲尔墨:是格语法的代表,其代表作是1968年发表的《格辩》。
他认为标准理论无法说明类似下列两个句子中名词短语与动词短语之间的关系究竟有何区别:Thechildopensthedoor./Thekeyopensthedoor.这种名词短语与动词短语之间的功能关系只有用更深一层的语义区别才能解释清楚。
9.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它的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全世界所有的语言。
普通语言学探究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和一般原理。
《语言学概论》课程练习题一、填空题1.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语言是人类社会的,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
3.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
4.音位变体可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例如汉语某些方言中,声母“l”可以无条件地换成“n”,这两个音位属于。
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6.反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类,例如“老年”和“少年”属于。
7.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使用实物和帮助记忆。
8.地域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会发展为。
9.词语的借用过程中存在着往返借用的现象,最典型、最大量的还是存在于和汉语之间。
10.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但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
11.中国传统语文学中的小学包括、和文字。
12.美国语言学家的《语言论》,奠定了描写主义结构语言学的基础。
1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展示了人类语言的创造性和规则性的矛盾统一。
14.语言符号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被称之为。
15.“约定俗成”这个成语出自,是语言观的一种体现。
16.提供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有选词、、虚词和词形变化。
17.人们在说话时候,常常把豆腐发音为[touf],这种语流音变现象被称为。
18.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19.按照语言的谱系分类,汉语属于语系,德语属于印欧语系中的语族。
20.中古汉语中声母为浊塞音和浊塞擦音的平声字在普通话中声母变为了的清塞音和清塞擦音。
21.辅音的音质是由和发音部位所决定的。
22.“北平”现在叫“北京”,这在词汇发展中属于词语的。
23.本世纪初的瑞士语言学家_______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24.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25.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语言学概论考试内容一、填空题1.导言●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中国传统的语文学主要是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
●l9世纪,语言的历史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语言自身独自具有的发展规律被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形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这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 Saussure)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明确了语言学研究对象,极大地促进了语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为形成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语言研究可以分别描写语言的语音、语法、语汇每个子系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这是共时语言学的研究角度;也可以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这是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角度。
●语言研究可以具体地研究某一个语言,探求其语音、语法、语汇的结构及发展规律;也可以通过多语言的比较探求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语法、语汇在共时结构上的共性,探求所有人类语言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规律.前者所形成的学科叫做具体语言学,后者叫做普通语言学。
●如果借用信息论的术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编码 -- 发送—- 传递——接收 -- 解码”。
2.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大致都可归入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两个方面。
●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
3.语言是符号系统●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序论部分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方法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19C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即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形成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分别探讨和研究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
专语语言学:以某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根据语言体系的稳固和变化,把语言研究分为共时的和历时的研究,。
共时语言学研究的是在特定时期内相对稳固的语言体系,如对现代汉语的研究;历时语言学研究的则是描写语言体系的历史演变,如对汉语发展史的研究。
普通语言学:是对人类语言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语言学。
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代表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简单要加补充)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就其本质而言,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就其社会功能来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的行为和结果。
说话: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思维: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
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名词解释:1.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符号之间形成的纵向关系.2.语用学: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殊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
3.菲尔德:4.索绪尔:5.音素: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一个音节,往往可以从音质的角度去划分,划分到不能再分析为止,分析出最小的语音单位,得到的就是音素.6.音位:音位是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词、语素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条件变体:具有互补分布关系的各音素对它们分布的环境总体来说是相互补充的,而对其中某个因素所能出现的特定位置又是相互排斥的.它们彼此间不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所以并归并为一个音位,这些因素就是这个音位的若干变体。
这种变体都有各自出现的条件,所以叫做条件变体。
8.超音段音位:在语流中,音高、音强、音长这样的非音质要素也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因此也能归并成音位.由于这些音位不是局限于一个音段音位,而是常常是添加到音段音位的序列(包括音节、词等)上面,它们具有超音段的性质,音位学上把它们叫做超音段音位,也叫非音质音位.超音段音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9。
音位的区别特征:一个音位之所以区别于别的音位,是因为它有某种特殊的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这种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10。
复辅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做复辅音。
11。
肌肉紧张度说:12.语流音变:人们说话时,具体的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长短不一的一段段的语流。
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教语流音变。
13。
理性意义:理性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反映,也叫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一、填空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2、索绪尔: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提出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的对象。
3、语音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4、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5、词/句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主谓、述宾(动宾)、偏正、联合、述补6、语法演变的三大特点:渐变性、不平衡性、规律性7、汉语七大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8、我国境内的语系: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五个语系。
9、汉藏语系:汉、藏缅、侗台、苗瑤四个语族。
10、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名词解释(每空3分,共15分)1、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形式,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可以被听觉器官接受并理解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2、音位:在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3、区别特征:在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作用的语音特征。
4、语义:指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
5、多义词: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的词。
6、语法:语言是有规则的;语法是词的构成规则、变化规则和组词成句的的规则;对语法本身构造的研究,即语言学。
7、语法的范畴: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
8、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彼此有同缘关系的语言。
9、语言联盟:指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的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结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核心词根彼此不同。
三、分析题(每空10分,共20分)1、用国际音标标写诗句东风破旱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2、语流音变的类型同化现象: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
比方北京话的“棉”/mian/、“面”/mian/中的/n/在“棉袍”“面包”中变成/m/,这是被“袍”、“包”的声母/p/、/p h/在部位上同化的结果。
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为:口语、书面语。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在有了文字之后才产生的。
口语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只记录词语,没有记录这些成分。
书面语有可能比口语积累的语汇丰富,语法结构也更精密,表达方式也更多样化。
3.语言和民族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就大多数情况而言,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在世界上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即不同的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民族却又使用不同的语言。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句子是最小的交际单位。
2.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3.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4.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5.组合关系是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
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
6.聚合关系是在同一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7.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他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色,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都不尽相同。
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包括写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8.语言符号的特征:任意性、强制性与可变性。
人们最初创制单个的语言符号时,用什么样的形式——语音与什么样的内容——语义相结合,并没有什么必然性,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或随意性。
语概大题总结题目1.语言学家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1)说语言是社会现象,意在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就是说,语言既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
(2)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但大题可分两类:属于经济基础方面的和属于上层建筑方面的,而语言作为社会现象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就是它特殊的地方,所以说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
2.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索绪尔说:“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这两个定义是否矛盾?语言的定义是应该怎样的?这两个定义并不矛盾,只是角度不同。
列宁的定义是语言的功能角度出发,而索绪尔的定义是从语言的本体角度出发,两个定义从不同的角度揭露了语言的恶补呢之,语言的工具性和语言的符号性都是语言的重要性子,因而完整的定义应该讲二者结合起来,语言是作为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3.语言有无阶级性?为什么?(1)语言的社会本质是作为交际工具为整个社会服务,语言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他是全民的,不是属于某一阶级的,因而语言没有阶级性。
(2)从语言产生的背景来看,早在远古时期语言就产生了,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阶级没有出现,那时的语言只能是全民的。
(3)在阶级社会里,语言也不是哪一个阶级创造的,更不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各个阶级拥有共同的语言,语言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各阶级服务。
(4)语言虽然没有阶级性,但阶级对语言有影响,主要表现在各阶级都有一些习惯语。
4.如何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要从来两方面来理解:(1)人类不只是拥有语言这种交际工具,除语言外,还有文字、手势、表情等许多被人们称作副语言或体态语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2)语言是诸多交际工具里边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语言。
与其他交际工具比起来,语言传递的信息量最大使用最方便,使用范围广,效果也最好,所以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5.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学术界有哪些争议?近年来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何发展?(1)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历来有两种对立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实为是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的,语言是思维的唯一的工具,因此语言与思维同时产生,另一种官邸那认为语言与思维没有必然联系。
导言部分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存在于语言社团中的每个人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语言交际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信息传递、人机互动功能;语言的思维工能:左、右两半球,中间有“脑桥”连接;左半球管右半身的动作,右半球管左半身的动作;第二章符号是约定俗成的;不同的句子中所含的词是有限的,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是极其有限的;问题:语言是社会的规约,对每个语言使用者都具有强制性?答: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
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判断;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语言符号由音和义结合而成。
语言的表达是对心理现实的编码;语言符号是以语音作为物质形式来表示意义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作为符号系统的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组合关系: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功能上的联系,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是现实的。
聚合关系: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
性质上的归类,体现语言的替换规则,潜在的。
掌握语言需要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也就是说,要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发音的能力。
第三章国际音标?语音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后三者统称为超音质音素)。
发音器官:动力(肺)、发音体(声带)、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