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210.80 KB
- 文档页数:5
枣庄市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问题
王运福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
【年(卷),期】1998(000)001
【摘要】枣庄市矿产资源的开采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当地甘泉寺的碑碣记载,1308年(元至大元年),就有人在该地区挖窑采煤。
13世纪中叶,民间采煤业逐渐兴盛起来。
明代诗人满碧山“磨塘山欲尽,煤井地皆空”的诗句,就是对该地区的采矿描述。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后补知县戴华藻等人集资筹办峄县中兴矿局,1899年(清光绪25年)改为中兴煤矿有限股份公司。
开采陶土烧瓷的历史可上溯到北朝晚期,
距今约1400年;开采铁矿石手工冶铁有500多年的历史。
【总页数】1页(P33)
【作者】王运福
【作者单位】枣庄市薛城区地矿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
【相关文献】
1.基于MAPGIS的枣庄市地质灾害评价及其防治研究 [J], 张照营;凌娟
2.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及其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J], 张和生;赵勤正;王智
3.刍议枣庄因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及预防 [J], 唐敏
4.采矿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问题及防治措施探讨 [J], 庞仙笛;王健
5.山东省枣庄市地质灾害现状研究及防治建议 [J], 张斌;王标;胡蕾;张朋朋;颜晓莉;王小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枣庄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7.28•【字号】枣政字〔2015〕31号•【施行日期】2015.07.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枣庄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3-2025年)的通知枣政字〔2015〕31号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各大企业:市政府同意《枣庄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3-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现就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通知如下:一、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以及“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时修订本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努力减轻和避免地质灾害可能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各区(市)要多渠道筹措资金,认真编制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科学运用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多种手段,有效规避灾害风险。
要充分发挥专业监测机构作用,开展地质灾害勘查和群测群防工作。
要定期检查督促,确保完成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三、各级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
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规划》的要求,严格落实防治责任,做到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
对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要坚持谁引发、谁治理,明确责任单位,落实防治责任。
《规划》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印发。
枣庄市人民政府2015年7月28日。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06.05.19•【字号】鲁国土资发[2006]77号•【施行日期】2006.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6]77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山东省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00六年五月十九日山东省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规定,按照国土资源部、省政府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为切实做好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建设厅、水利厅、交通厅、财政厅、气象局、旅游局等有关部门,以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编制本方案。
一、上年度地质灾害发生概况全省平均降水834.0毫米,较多年平均多160毫米,属丰水年,降水的67.4%集中在汛期的7—9月份,且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因而由降雨引起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亦明显增多。
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33起,主要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
其中崩塌1起,滑坡8起,地面塌陷22起(岩溶塌陷19起、采空塌陷2起、第四系塌陷1起),地裂缝1起,特殊岩土灾害1起。
共造成81间房屋、53亩农田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31万元。
在不同灾种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中,以滑坡最大,为77.10万元,占59%;特殊岩土灾害次之,为50万元,占38%;地面塌陷造成的损失为4万元,占3%,崩塌造成的损失较小,地裂缝没有造成经济损失。
6—9月主汛期发生地质灾害26起,占全年总数的78.8%,造成损失129万元,占全年经济损失的98.2%。
矿山采空塌陷发生在枣庄市台儿庄区、莒南县;岩溶塌陷发生在泰安市泰山区、莱芜市莱城区、临沂市城区西部、沂南县、蒙阴县;滑坡发生在青岛崂山区、淄博市博山区、临沂沂水县、蒙阴县、沂南县;崩塌发生在济南市历城区;地裂缝发生在沂水县;第四系地面塌陷发生在菏泽市牡丹区;特殊岩土灾害发生在潍坊市坊子区。
枣庄应急方案一、前言枣庄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级市。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灾害事件频发,给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为了应对灾害事件,保护人民的安全和财产,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方案至关重要。
二、灾害风险评估在制定应急方案之前,需要对枣庄市面临的主要灾害风险进行评估。
根据历史数据和地理环境,枣庄市主要面临以下灾害风险:1.地震风险:枣庄位于山东半岛地震带上,地震风险较高。
2.暴雨洪水风险:夏季和秋季枣庄常常受到暴雨袭击,洪水风险较高。
3.暴风雪和低温冷冻风险:冬季枣庄可能出现暴风雪和低温冷冻现象,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4.水库溃坝风险:枣庄周边地区有多个水库,水库溃坝可能导致洪水灾害。
5.火灾风险:枣庄市区存在大量的商业区和人口密集区,火灾风险较高。
三、组织架构为了有效应对灾害事件,枣庄市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各部门、单位的应急工作。
应急管理办公室的组织架构如下:- 市长(应急管理工作领导)- 市应急管理办公室- 灾害预警与减灾处- 应急救援处- 灾后恢复重建处- 通信联络处- 公共宣传教育处四、预案制定与演练为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枣庄市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灾害预警机制:与气象、地质等部门建立有效的灾害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持续监测与预警:建立灾害监测系统,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及时预警,采取相应措施。
3.快速响应与救援:建立一支专业的救援队伍,提前培训人员,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工具,保证快速响应和救援效率。
4.疏散和安置:制定疏散和安置预案,确保在灾害来临时能够有效疏散人员并提供安全的临时居住场所。
5.灾后恢复重建:制定灾后恢复重建方案,确保灾后地区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6.公共宣传教育:加强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
五、应急资源准备在灾害发生时,及时调动和利用各种应急资源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至关重要。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4.21•【字号】枣政办发[2006]19号•【施行日期】2006.04.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通知(枣政办发〔2006〕19号)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枣庄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二OO六年四月二十一日枣庄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5]28号文件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鲁政发[2005]144号)精神,结合《枣庄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枣庄市山石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矿山地质环境概况据初步调查统计,截止2005年12月底,全市有煤、石膏等地下开采矿山企业73家,矿区总面积约486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国土面积的11%。
其中,滕北煤田矿区面积约160平方公里,滕南煤田矿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官桥煤田矿区面积约36平方公里,陶枣煤田矿区面积约55平方公里,底阁石膏矿区面积约18平方公里。
目前,煤矿区采空塌陷面积约60平方公里,已治理面积约45平方公里;石膏矿区采空塌陷面积约6平方公里,已治理面积约4平方公里。
全市山石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共划定禁止、限制、准许开采区85个,总面积154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国土面积的34%。
其中,禁止开采区35个,面积610平方公里;限制开采区20个,面积334平方公里;准许开采区30个,面积599平方公里。
目前,准许开采区内露天开采矿山共有128家,禁止、限制开采区内须治理遗留已毁山体矿山生态地质环境23处,治理总费用预计1000万元左右。
浅谈山东省枣庄市某露天开采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尹秀贞;陈刚;潘爱宏;亓协全【期刊名称】《化工矿产地质》【年(卷),期】2013(000)001【摘要】针对枣庄市某水泥用灰岩矿开采导致了土地挖损和压占、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等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危岩,及时予以清理,或对其进行加固;采矿结束后,开采平台外缘用浆砌毛石砌筑挡土坝,平台上部30cm覆土,下部20cm用强风化页岩做铺垫,种植侧柏,平台的内侧,按照2m 的间距种植爬山虎、葛藤等攀缘类植被,绿化边坡面;露天采坑治理成人工湖等治理办法。
经过恢复治理,不仅能适时地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也能有效消除矿业活动带来的地质灾害隐患;另可恢复林地及人工湖面积33.48hm2(502.2亩),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 Surface Mining of limestone leading to land loss and occupation,landforms destruction and collapse and other geological hazards.Limestone mine in Zaozhuang Cityas an Example,to explore the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reatment and recovery:First,Clear or reinforcement the dangerous rock foun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in a timely;Second,After mining,platform with mortar rubble masonry Bulkhead Dam platform upper 30cm casing, the lower20cm strongly weathered shale pave the way for planting oriental arborvitae at the outer edge of the mining,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 2m spacing planting ivykudzu climbing classes such as vegetation to green slope surface at the inside of the platform; Third,convert open pit toartificial lake.After recovery and management,not only to protect and restore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 timely,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brought by mining activities, Other can recover woodland and lake area 33.48hm2 (502.2 acres),with significant social benefits.【总页数】5页(P39-42,46)【作者】尹秀贞;陈刚;潘爱宏;亓协全【作者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山东济南,250013;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招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山东招远,265400;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41【相关文献】1.浅谈天等县石灰岩露天开采的地质环保与治理恢复 [J], 陈旭兰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思路探讨——以广西凤山县石灰岩矿山为例 [J], 唐朝晖;柴波;罗超;刘倩3.巩义市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思路探讨——以夹津口镇丁沟村治理Ⅱ区为例 [J], 张华;韩琳琳4.青海省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将新设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J], 本刊5.浅谈小型露天矿山恢复治理与地质环境保护——以安徽省太湖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为例 [J], 陈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及改进对策发布时间:2022-11-11T06:14:59.728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3期作者:邱文凯[导读] 目前我国科技水平和地质工程的快速发展,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的广泛性,导致了地质灾害的频发邱文凯枣庄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省枣庄市:277000枣庄市薛城区兴仁街道黑龙江路枣庄市水文局摘要:目前我国科技水平和地质工程的快速发展,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的广泛性,导致了地质灾害的频发。
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工程,需要结合多种学科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对地质灾害风险的可能性做出准确的预测与评估。
[与题目不符]关键词:地质灾害;施工工地;环境质量;治理效果引言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建议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参建企业方面应该加强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是要加强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工作期间,应该积极确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主体位置,结合水文地质危害表现以及勘察注意事项,确立科学合理的勘察工作方案。
并在此基础上,主动运用新兴测绘技术以及工作方法,对传统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技术存在的滞后性问题进行及时解决。
此外,从事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该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坚持按照规范勘探要求,避免勘察期间对地下水位造成波动影响。
1地质灾害重要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地质灾害也是十分的多见,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普遍性,因此,在进行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其开展有效的防范与处理。
在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以及综合比较的方法等,这些都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其结果都不一样,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刍议枣庄因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及预防唐敏(枣庄市国土资源局薛城分局,山东枣庄 277000)1 枣庄矿产资源开采史枣庄市矿产资源的开采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当地甘泉寺的碑碣记载,1308年就有人在该地区挖窑采煤。
13世纪中叶,民间采煤业逐渐兴盛起来。
明代诗人满碧山“磨塘山欲尽,煤井地皆空”的诗句,就是对枣庄地区的采矿描述。
开采陶土烧瓷的历史约有1400年;开采铁矿石手工冶铁也有500多年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枣庄地区的采矿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采矿品种由单一转向多种,现已达15个矿种。
全市年产原煤2000多万吨。
县、乡(镇)、村办和个体办采石厂300多家,年采矿石量1600万t ,黏土、河砂等采矿点200余处,全市从事采矿业人员达16万余人。
2 因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现状矿产资源的开采在给枣庄市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明显的地质灾害问题。
近年来,全市不断发生崩塌、岩溶塌陷、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已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1)地表大面积塌陷。
全市因塌陷已有万余公项耕地被破坏,如柴里煤矿、枣庄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面积达5000多公顷,柴里煤矿最大塌陷深度达30m ;金河水源地、十里泉水源地岩溶陷落10余处,陷落深度有的达数十米。
(2)洪水季节古井陷落给矿山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如1994年8月5日,枣庄地区一次降雨量218mm ,黄贝煤矿附近陷落古井6处,地表洪水从古井口直灌煤井下,造成29人死亡、矿井停产3个月的重大事故;国营山家林煤矿南部古井陷落,地表洪水灌入井下,造成矿井停产2个多月及1亿元的经济损失。
(3)因采矿造成地面建筑物斑裂、公路及桥梁断裂。
全市有28个村庄的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斑裂,有的已倒塌,有的成了危房。
枣庄市中区西部一主要大桥因采矿造成了断裂,车辆已不能通行。
(4)矿井排放污水造成地下水污染。
矿井水多为酸性水,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
经取样分析,受到污染的水井有30口,目前全市有1/4的人得不到充足、洁净的饮用水。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9.09•【字号】枣政办字〔2021〕48号•【施行日期】2021.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各大企业:《枣庄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9月9日枣庄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质量和现代化水平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我市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山东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时限为2021-2025年。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坚持问题导向、融合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共建共治,进一步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保障应急响应,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枣庄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监测智能、防治精细、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监测预测预警、应急救援、信息服务、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工作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进一步提高,“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的能力不断增强,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万继涛;杨蕊英;李公岩;李元仲;曹杨
【期刊名称】《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年(卷),期】2003(014)003
【摘要】枣庄市市中区是山东省地质灾害重点地区,主要地质灾害有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和崩塌,其形成主要受资源开发等人类经济活动影响.本文在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利用袭扰系数法,划分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及不发育区;对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分级,最终确定了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并对全区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具体规划和措施等.
【总页数】5页(P61-64,73)
【作者】万继涛;杨蕊英;李公岩;李元仲;曹杨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山东,枣庄,277102;山东省枣庄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山东,枣庄,277102;山东省枣庄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山东,枣庄,277102;山东省枣庄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山东,枣庄,277102;山东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山东,枣庄,277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43
【相关文献】
1.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通知——陕西省“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J],
2.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 [J], 万继涛;杨蕊英;李公岩;李元仲;邱恒宾
3.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 [J], 万继涛;杨蕊英;李公岩;李元仲;邱恒宾
4.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水土保持功能区划分 [J], 万玲玲
5.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四个聚焦”抓实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 [J], 刘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省枣庄市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恢复治理
万继涛;李元仲;杨蕊英;李公岩;梁瑞芹
【期刊名称】《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年(卷),期】2004(015)003
【摘要】枣庄市是一座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一系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本文针对矿业活动产生的不同问题,提出了相应治理措施和方法,对开采沉陷区土地进行生态工程综合复垦;对固体废物和矿井水则区别不同情况进行资源化利用.上述措施和方法在枣庄煤矿区的推广,既节约了大量土地,又大大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总页数】5页(P26-30)
【作者】万继涛;李元仲;杨蕊英;李公岩;梁瑞芹
【作者单位】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兖州,272100;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兖州,272100;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兖州,272100;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兖州,272100;枣庄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枣庄,2771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163+.1;X37
【相关文献】
1.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促进矿区和谐发展——松宜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综述[J], 宜都市国土资源局
2.大型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探讨——以鞍山周围铁矿山为例 [J],
孙艳荣
3.盘活矿山环境恢复资金机制创新——矿山环境治理"三边模式" [J], 朱华雄;张雄邦;江涛;何钰
4.都兰县五龙沟金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治理措施研究 [J], 陈菊林;张云飞;苏生云;赵瑛
5.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促进矿区和谐发展——宜都市松宜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