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简易版
- 格式:docx
- 大小:59.78 KB
- 文档页数:17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公路路基高边坡是指公路沿线的土质边坡,在道路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边坡经受着各种外力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病害,影响道路安全和使用寿命。
对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及防护措施进行简析,有助于加强对该问题的认识,有效避免和减少边坡病害对公路安全的影响。
一、常见的公路路基高边坡病害(一)坡面塌泥坡面塌泥是指边坡上表土的自然松动或在外界力的作用下坠落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包括地势陡峭、土壤结构松散、水土流失等。
坡面塌泥对路面和行车安全构成威胁,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护。
(二)滑坡滑坡是指边坡土体在外部作用力下突然向下滑动或滚动的现象,造成严重危害。
滑坡的发生原因有很多,包括地震、大雨、施工作业等因素。
滑坡对公路交通安全造成极大威胁,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三)塌方塌方是指边坡上部的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向下倾斜或垮塌的现象。
塌方通常因土质不坚固、过度开挖、水土流失等原因引起。
塌方会造成路基沉降、路面破损等问题,对公路使用安全造成影响。
(四)侵蚀侵蚀是指水流对边坡表土的冲刷和破坏。
反复的水冲刷会导致边坡表面失稳、松动,最终造成塌方或滑坡。
侵蚀还会影响路面排水畅通,加剧边坡病害的发生。
(一)合理设计在公路建设初期,应根据地质、水文等条件,合理设计边坡的坡度和高度,减少边坡发生病害的可能性。
根据地质条件采取合适的边坡支护结构,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二)加固处理对于已经出现边坡病害的路段,应及时采取加固处理措施,包括草坪植被、挡墙加固、护坡工程等,提高边坡的抗冲刷和抗滑移能力。
(三)排水设施边坡的病害往往与水流有关,因此建设排水设施非常重要。
包括排水沟、护坡排水管等,保持边坡表土的干燥和稳定,减少水土流失的可能性。
(四)定期检查公路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路基高边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尤其是在雨季或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要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五)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减少随意破坏边坡的行为。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高速公路的路基边坡会因为受到气候条件、地质结构以及外力破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坍塌或裂缝等问题。
如果此类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会进一步造成公路路基的损害,而且还会引发高速公路路面的开裂、凹陷,严重影响行车体验和行驶安全。
近年来,关于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的防护措施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不同的防护技术措施在具体操作以及适用环境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公路工程单位结合路基边坡问题合理设计防护方案,确保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的稳定性。
标签:高速公路;路基边坡;存在问题;防护措施引言:路基边坡防护是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地质条件,或是车流量较为密集的高速公路,出现路基边坡受损的概率也会大幅度增加。
文章结合以往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经验,首先对现阶段公路路基边坡受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随后提出了包括喷射混凝土、绿色植被以及全灌型纤维网在内的几种路基边坡防护方案。
一、高速公路路基边坡常见的破坏问题1、边坡岩层坍塌在高速公路的路基边坡上会出现边坡坍塌的状况,部分高速公路在建设时的边坡设计及施工设置的不合理造成了土层之间存在间隙,如果坡脚被挖空或者坡度建设的较陡都会容易造成边坡的坍塌,在特殊地质层中随着外力的不同影响产生了不同的滑动作用,当受到的外力达到一个顶点时就会产生岩层剪断,岩层上的堆积物随着滑动出现坍塌的状况。
除了滑动型坍塌之外还有落石型坍塌与流动型坍塌,前者指的是在边坡的表面出现风华作用而掉落岩石对高速公路造成破坏,特别是已运营开通的高速公路;后者的坍塌是由于边坡上的土质进行了移动,上层的地质移动到了下层,在雨水或者流动水冲刷的作用之下冲散了原本沉积的表层土质和砂砾等,形成了流动型坍塌。
2、出现路基边坡的破坏情况在遇到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例如在暴雨的冲刷下会使边坡的破面和坡脚受到冲刷作用的破坏,雨水随着坡面汇集起来形成水冲沟进而产生高速公路路面面层间浸水,此类破坏对高速公路挖方段影響尤为突出,在日积月累的冲刷或者浸泡情况下降低了路基的强度和上部土体的支撑强度,最终造成了对路面和路基的破坏情况。
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摘要:介绍了路基防护工程是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的设施,侧重论述边坡种草防护措施。
关键词: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种草防护;措施公路路基的防护其类型可分为边坡坡面防护和治河河堤河岩冲刷防护。
以下特对边坡坡面防护中种草防护进行重点论述。
边坡坡面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降低温差及温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化、碎裂、剥蚀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在一定程序上还可以美化路容,协调自然环境。
1 植物固坡的作用种植地被植物作覆盖物主要是为减少对路基边坡上表土层的冲刷,以达到固定边坡的效果,其作用如下:(1)地表植物具有浅而发达的根系,能固定土壤,从物理结构上能阻碍土壤(或其他上表物质)往坡下移动。
(2)植物能将雨水截留,使水直接渗入土中而不让它们从坡面流过,冲刷表土。
(3)水分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并输送至叶片,从而减少地表水流至坡下。
(4)水分从植物茎叶上直接蒸发掉,而实际上达到坡面的水流量也将大大地减少。
(5)植物覆盖还可以降低土壤的极端温度,保护坡面免受风蚀。
2 固支植物选择的要求根据种植坡面的各个决定因素考虑,选择的主要标准是能在地表连续生长的地被植物,其本身应有助于固定土壤,并能截留雨水,使之不过快地从坡面流走而将表土冲刷掉,但在黄土湿陷性地段,雨水穿过地面渗透到下层,也可能会加重基层的不稳定性。
所选植物必须适应当地的特殊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
选用的植物必须种植后尽快成活,使坡地地面结构还较脆弱时的地表侵蚀现象控制在最低限度。
由于边坡上难以应用机器,因此选用的种植材料要尽可能地降低养护要求。
对种植材料的选择应将治坡与美化环境的要求相结合,将种植灌木与草、花相结合,以达长期固坡的作用。
3 种植草本植物护坡3.1选择坡面草本植物的要求用于路基边坡上的草本植物,最好具有以下特征:(1)耐干旱,即使在瘠薄的土壤上也能很好生长。
(2)发芽早,生长旺盛,能尽快覆盖地表。
目前,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
在高等级公路的修建中,出现大量的深挖路堑与高填路堤边坡,其防护问题非常突出。
为了满足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双重目标,对高边坡病害特征的深入分析和对其治理工程方案的慎重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公路边坡沿公路分布的范围广,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范围大,如果在防护的同时,能够注意保护环境和创造环境,采用适当的绿化防护方法来进行,则会使公路具有安全、舒适、美观、与环境相协调等特点,也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边坡设计应遵循“安全绿色、水土保持、恢复自然、环保之路”的设计原则。
对公路边坡进行防护,必须考虑以下问题:①边坡稳定: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与温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岩土表面的风化、破碎、剥蚀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②环境保护:使工程对环境的扰乱程度减少到最小,并谋求人工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③综合效应:综合防光,防眩,防烟,诱导司机视线,改善景观等目的进行边坡绿化防护,充分发挥防护工程的综合效益。
1 工程防护1.1 抹面与捶面[1] 1.1.1 适用条件:①对各种易于风化的软岩层(如泥质砂岩、页岩、千枚岩、泥质板岩等)边坡,当岩层风化不甚严重时;②所防护的边坡,本身必须是稳定的,但其坡面形状、陡度及平顺性不受限制;③所防护的边坡,必须是干燥、无地下水的岩质边坡。
1.1.2 构造要求:①抹面厚度一般为5~7cm,捶面厚度为10~15cm,一般为等厚截面。
②抹面与捶面工程的周边与未防护坡面衔接处,应严格封闭。
如在其边坡顶部做截水沟,沟底与沟边也要做抹面或捶面防护。
③大面积抹面或捶面时,每隔5~10m 应设伸缩缝。
1.2 灌浆与勾缝[1] 灌浆适用于石质坚硬、不易风化、岩层内部节理发育,但裂缝宽度较小的岩质路堑边坡。
勾缝适用于石质较坚硬、不易风化、张开节理不甚发育,且节理缝较大较深的岩石路堑边坡上。
1.3 水泥土护坡1.3.1 适用条件:①适用于粉土、粉砂、粉质粘土、粘土等填方边坡。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及支护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业飞速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高速公路作为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路基边坡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安全以及质量方面的问题。
因此,要加强路基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研究,严格规范施工流程,提高路基边坡的施工质量,从而有效提升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支护施工技术1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及支护施工技术的重要性(1)保证行车安全。
高速公路行车速度较快,如果路基边坡防护和支护工程不到位,一旦发生边坡滑坡、坍塌等事故,将会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路基边坡防护和支护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公路行车的安全。
(2)保障公路的正常使用寿命。
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果路基边坡防护和支护工程不到位,边坡易发生滑坡、崩塌等现象,会导致公路结构损坏和破坏,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从而对公路的建设投资造成巨大浪费。
(3)降低维护成本。
随着公路的使用,路基边坡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损伤,需要进行维护和修复。
如果路基边坡防护和支护工程不到位,将会导致边坡的侵蚀和损坏程度加剧,维护成本会大幅度增加。
2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技术2.1种草防护技术种草防护技术是指在高速公路路基边坡表层种植草木或其他植物,通过植被的根系和地表部分的结构,形成一层保护层,起到防止边坡滑坡和崩塌的作用。
种草防护技术具有经济、环保、美化环境等多种优点。
具体的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和植被密度;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剂;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等。
2.2工程防护技术工程防护技术是指通过工程手段对高速公路路基边坡进行加固和支护,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抗滑性能。
常见的工程防护技术包括:加固钢筋混凝土挡墙;设置排水系统;加固路基边坡土体;设置梯形防护块等。
这些工程防护技术通过改变边坡的物理结构和力学性质,提高其抗滑性能和稳定性,从而保障公路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
公路边坡防护技巧公路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而公路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和交通畅通。
为了保障公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采取科学的公路边坡防护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公路边坡防护技巧,以及其原理和应用。
一、植被护坡技术植被护坡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公路边坡防护手段。
通过在公路边坡上种植植物,可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
植物的根系可以增加边坡的抗冲刷能力,同时可以吸收降雨水分,减少降雨对边坡的侵蚀,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应用植被护坡技术时,需要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如耐旱、耐风、抗病虫害的灌木或乔木。
同时,还需进行合理的绿化设计,包括植物的种植密度、排列方式以及植物的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考虑。
二、挡土墙技术挡土墙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公路边坡防护手段。
挡土墙可以将边坡分段,减少边坡的倾斜度和露头面积,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挡土墙的构造一般采用混凝土、砖石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具有较强的抗水、抗冲刷能力。
在应用挡土墙技术时,需要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挡土墙结构形式,如重力式挡土墙、深层挡土墙或加筋挡土墙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确保挡土墙的结构稳定和使用寿命。
三、排水系统技术排水系统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公路边坡防护手段。
边坡上的积水是造成边坡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设计和施工,可以有效地控制边坡的积水问题,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在应用排水系统技术时,需要将边坡分区,并建立相应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和排水孔等。
同时,还需要合理选择排水系统的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排水效果良好。
四、防护网技术防护网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公路边坡防护手段。
防护网可以有效地控制边坡的岩石、土壤和碎石等物质的滑坡和崩塌,保护公路的安全性。
防护网的材料一般采用钢丝绳或玻璃钢,具有较强的抗拉力和抗冲击能力。
在应用防护网技术时,需要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网型号和规格。
同时,还需要进行正确的安装和固定,保证防护网与边坡的密切结合,达到有效的防护效果。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在建设高速公路时,路基边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边坡作为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必须要有防护措施,否则会导致路面下滑、路基决裂、路面塌陷等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的防护措施。
路基边坡防护概述路基边坡是指路基与沟壑、山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接处,它的固结性和稳定性是高速公路稳定性的重要部分。
在路基边坡施工时,必须考虑到防止塌方、滑坡等各种自然灾害,避免边坡发生地下滑、洪水冲击、垮塌等情况,进而影响到车辆行驶安全。
路基边坡的防护措施一般包括边坡的整体设计、土工材料选择、防护设施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方面的防护措施。
边坡整体设计边坡的整体设计是防护措施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当建设高速公路时,应该充分考虑边坡的顶部和底部处理,以保证行车安全。
在处理边坡顶部时,可以采用加宽盖板、减少边坡的坡度等措施。
加宽盖板可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表面添加撒石层等材料,可以增加抓地性。
在处理边坡底部时,要考虑水流方向和水流速度,及时疏通排水设施,避免积水引起的路面侵蚀。
在边坡底部设置排水系统,可保证水流畅通,减小水的侵蚀,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
土工材料选择建设高速公路时,需要选择适合的土工材料,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土工布是常用的土工材料之一,它具有保水、防护、强化等作用,等等。
土工布布置到边坡下面,可以有效保护路基,以防止路面下滑、路基决裂、路面塌陷等问题的发生。
在选择土工布时,需要注意其材料的质量、性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需要对土工布进行定期检查、清理、维护,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防护设施的设置为了保障行车安全,需要在高速公路边坡上设置各种防护设施,例如:护栏、挡墙、护坡、支挡结构等。
这些设施可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防止滑动和因防护设施的缺乏而导致的车辆行驶安全事故。
护栏是常见的防护设施,在高速公路边坡的顶部和中部设置护栏,可以避免车辆从边坡处冲出路面,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公路路基高边坡是指公路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边坡高于一定高度的地质体。
由于其高度和陡度的特点,容易出现各种病害问题。
下面将对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进行简析。
公路路基高边坡的主要病害有:滑坡、崩坡、塌方、冲刷、裂缝等。
滑坡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和自重力等作用,使得边坡土石体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有:土壤质地松散、含水量过多;边坡土体混合性不良;坡脚下部存在自来水管道等;坡脚位置容易受水源的影响等。
崩坡是指由于边坡土体的失稳而导致大量土石体沿坡面向下滚落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有:土质松散;坡面陡峭;雨水浸泡;自然力破坏等。
塌方是指边坡土体的表层或者整体发生塌陷,失去稳定性。
其主要原因有:土质松散、含水量多;坡面陡峭;水流冲刷等。
冲刷是指由于雨水等因素导致的坡脚处土壤的冲刷现象。
其主要原因有:坡脚处因地质构造或河流冲积而出现的较弱的层位;降雨或者水源的长期侵蚀等。
裂缝是指边坡土体内部或者表面出现的裂缝现象。
其主要原因有:土体压缩、膨胀;季节性干湿交替;地震震动等。
为了防止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主要包括:1. 地质勘察和分析:在进行公路建设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分析,了解地质情况和边坡的稳定性,为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2. 边坡修复和加固:对已经出现滑坡、崩坡等病害的边坡,可采取修复和加固的措施,如设置排水系统、加固边坡结构等。
3. 植被覆盖:通过植被覆盖来稳固边坡土体,减少水土流失和冲刷的发生。
4. 加强排水系统:加强边坡的排水系统,保持边坡内部的水分平衡,减少土体饱水和流动性的发生。
5. 河道治理:通过治理河道的方式,减少对边坡的冲刷和侵蚀。
公路路基高边坡容易出现多种病害问题,但通过地质勘察和分析、边坡修复和加固、植被覆盖、加强排水系统和河道治理等一系列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边坡病害的发生,确保公路的安全和可靠性。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快速的发展,在公路路基施工中,边坡治理与防护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其对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边坡稳定问题通常会出现在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边坡没有了稳定性,直接就会产生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同时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路基边坡的防治也越来越成为工程建设和后期养护的重点工作。
结合自己的施工经验及对有关知识的研究,本文对公路路基边坡防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稳定1概述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其对公路工程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通过加强对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提高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确保公路路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对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影响边坡失稳的因素,从而对症下药,解决边坡的治理问题。
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施工经验和研究,从公路路基边坡失稳的因素出发,研究边坡防护的原则以及具体的措施。
2影响公路路基边坡稳定的因素当边坡施工完成后,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自然和人为的影响。
这些影响因素会降低边坡的稳定性,甚至会发生崩塌。
具体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2.1潜在影响因素①地形。
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地形变化,所引起的后果具体表现在坡度、坡高、坡宽、坡向等方面。
②地质材料。
用于建造路基边坡的材料是由一种或者多种地质材料所组成,因此材料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路基边坡的稳定与否。
③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往往是决定性的。
在有些地区的岩体中会出现层面、节理、断层等等,这些不连续的结构面会降低岩体的强度,易受风化,能够轻易地破坏滑动面,降低了路基边坡的稳定性。
2.2诱发影响因素①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千变万化,下面就降雨、风化及地震等自然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
各地区都会面临降雨,而水则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导因素。
地表材料被雨水软化后强度降低,孔隙水压增大,雨水还能通过渗透作用会促使地下水位升高,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
路基高边坡专项安全防护方案一、工程概况A2合同段B8标段起讫K42+753-K47+190,全长4.437km,本标段路基工程主要有主线路基和威远互通匝道路基两部分组成。
其中主线路基分为6段:寮前山大桥前后(K42+753~K42+862、K42+907~K43+140段)、白花山大桥前后(K43+793~K43+962、K44+153~K44+220段)、南面山与牛头山隧道之间及太平特大桥虎门岸接线,长度为1574.766米。
威远互通路基分为10段:包括A、E匝道、F匝道、C匝道、D匝道、H匝道等几处匝道路基和D匝道2号桥17~21号墩、I匝道1~3号墩、白花山大桥两端桥位处的山体开挖,长度为2505米。
主要工程量见下表:B8标特殊路段土石方工程一览表(一)场地环境特征和爆破施工安全危险性分析其中寮前山大桥前后的主线堑方路基左侧山谷有一纯静水水厂,土石方施工须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爆破飞石和山沟冲刷引起松散土石方或裸露坡面滑坡对工厂构成的安全隐患;而白花山大桥跨越虎门大道和广深珠高速公路,两侧墩台及接线路基均位于既有道路陡峭的石质堑方边坡上,故在进行路基土石方与桥位山体开挖时须进行有效的安全措施控制爆破飞石对正在运营的高速公路及地方道路构成的安全隐患;同样,D匝道17~18号墩、19~21号墩、I匝道1号墩位于广深珠高速公路和南北大道之间的狭窄山体上,开挖时亦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安全防护。
本方案主要只针对以上几个特殊地段进行安全防护的设计。
(二)安全防护总体构思(1)临近水厂的路基土石方开挖临近水厂的路基土石方开挖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是爆破震动、飞石及雨水季节的山体滑坡。
针对其安全隐患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我们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预防:1、采取小药量的松动爆破和机械挖掘来控制爆破震动和飞石的产生;(炮眼布置和药量计算另见施工方案,在此不做赘述)2、在靠水厂的一侧沿红线设置D48钢管支架和竹跳板组成的支挡防止沿山坡滚落的石块;3、在水厂上方山谷修建浆砌片石挡土墙,防止滑坡对水厂的影响。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
施简易版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应用在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摘要:介绍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为高速公路车辆安全行驶提供了重要保障,不仅稳定了路基又美化路容,提高了高速公路使用品质。
例如植物防护可以消灭施工痕迹,使景观协调,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
湖南春季是雨水多发季节,伴随着长时间降雨过后,往往可以见到边坡失稳增多的现象,这说明降雨对边坡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降雨提高了地下水的补给量,一方面降低岩体
的强度,增大孔隙水的压力,使边坡滑动面的抗滑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增大边坡的下滑力,两者给合起来极大地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
因此加强雨季对路基边坡巡查力度,发现边坡失稳应立即对边坡进行防护与措施至关重要。
一、坡面防护
路基的防护其类型可分为边坡坡面防护和冲刷防护。
边坡坡面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降低温差及温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化、碎裂、剥蚀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在一定程序上还可以美化路容,协调自然环境。
1、边坡种草防护
(1)使用条件
种草防护适用于边坡稳定,坡面冲刷轻微,且宜于草类生长的土质路提与路堑边坡,用以防止表面水土流失,固结表土,增强路基的稳定性。
经常浸水或长期浸水的路堤边坡,种草不宜生长,不宜采用种防护。
边坡上己扎根的种草防护,可容许缓流水短时冲刷。
(2)注意事项
选用草籽应注意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通常应以容易生长、根部发达、叶茎低矮、枝叶茂密或有匍匐茎的多年生草种为宜,常用的月白茅草、毛鸭嘴、鱼肩草、果圆、雀稗、鼠尾草和小冠。
最好采用几种草籽混合播种,使之生成一个良好的覆盖层。
种植时草籽宜掺砂或与土粒拌和,使之播种均匀,播种时间以气候温暖、温度较大的季节为宜。
2、铺草皮防护
(1)使用条件
路基坡面上铺草防护,其作用与种草防护相同,前者使用时要求当地有足供挖取使用的草皮地段,但在边坡高陡和坡面冲刷较严重的
地方,铺草皮较种草防护收效快。
块状草皮的尺寸,一般为20cm×25 cm、25cm×40 cm及30cm×50cm几种;带状草皮一般宽25cm,长200~300cm;草皮厚度根据草根的深度而定,一般为6~10cm,干旱和炎热地方区可增加到
15cm。
挖草皮时,草皮两端斜切(横切面为平行四边形),铺草皮的方法有平铺草皮、平铺叠置草皮、方格式草皮、卵(片)石方格草皮。
(2)注意事项
草皮应选用根系发达、茎矮叶茅草、假俭草等,干枯、腐朽及喜水草种不宜采用,泥沼地区的草皮禁用;铺草皮前应将边坡表面挖松
整平,如有地下水露头,应做好排水设施;铺草皮前应在春季或初夏,干燥地区在雨季进行,不宜在冬季寒冷天气施工;路堑边坡铺草皮,应铺过路堑顶部1m或铺至截水沟边。
3、植树防护
在路基边坡上合理地植树,对于加固路基有良好的效果。
也可和种草、铺草皮配合采用,使坡面形成良好的防护层。
植树适用于土质边坡及严重风化的岩石边坡和裂隙粘土边坡。
但对盐渍土、经常浸水及经常干旱的边坡及粉质土边坡不宜采用。
(1)植树的作用
1.1植树可以加强路基的稳定性。
1.2降低流速、防止和减少水流对路基的冲刷。
1.3植树能防风、防沙、防雪。
1.4植树可美化路容、调节气候,并可获得部分木材,增加收益。
(2)注意事项
2.1植树最好选在1:1.5或更缓的边坡上。
2.2树种宜选用在当地土壤与气候条件下能迅速生长、根系发达、枝叶茂密的树种。
用于冲刷防护的树种宜选用成长很快的杨柳类,或不怕水淹的灌木类,常用的有紫穗槐及夹竹桃等。
2.3植树后在树木未成长前,应防止流速大于3m/s的水流侵害。
当植树地带可能受到流水冲击作用时,应在前方设置障碍物,加以保护。
2.4采用植树方法防护路基,应使树木及早成林,才能起到防护作用。
4、抹面与捶面
(1)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易于风化的岩石,如页岩、泥岩、泥灰岩、千枚岩等软质岩层的路堑边坡防护,可用混合材抹面。
对易受冲刷的边坡和易受冲刷的边坡和易风化岩石坡防护可用混合材料捶面。
抹面或捶面的边坡坡度不受限制,但不能担负荷载,亦不能承受土压力,故要求边坡必须稳定的,坡面应平整干燥。
(2)材料类型
常用的抹面混合料有石灰炉混合灰浆、石灰炉渣三合、四合土及水泥石灰砂浆。
(3)注意事项
3.1抹面或捶面工程的周边与未防护坡面衔接处,应严格封闭,如在其边坡顶部作截水沟,沟底及沟边也要用抹面或捶面防护。
3.2大面积抹面或捶面时,每隔5-10m应设伸缩缝,伸缩缝宽1-2cm,缝内用沥青麻筋或油毛毡填塞紧密。
3.3为了防止抹面表面开裂,增强抗冲蚀能力,可在表面涂沥青保护层,要求沥青软化点
稍高于当地气温,用量为0.3kg/m3。
3.4抹面厚度为10-15cm,一般采用等厚截面。
当边坡较高时,采用上薄下厚截面。
3.5抹面或捶面工程应经常维修,发现裂缝、开裂或脱落应及时灌浆修补。
抹面使用年限为6-8年,捶面使用年限10-15年。
二、冲刷防护
对于冲刷防护,一般在水流流速不大及水流破坏作用较弱地段,可在沿河路基边坡设砌石护坡、石笼和混凝土预制板等,以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
需要改变水流或提高坡脚处粗
糙率,以降低流速、减缓冲刷作用时,可修筑坝类构造物。
对于冲刷严重地段(急流区、顶冲地区),可采用加固边坡(砌石护坡)和改变水流情况的综合措施;水下部分可视水流的淘刷情况,采用砌石、石笼或混凝土预制板等护底护脚。
砌石基础应置于冲刷线以下0.5-1.0m,水上部分采用轻型防护即可。
1、工程防护
工程防护(矿料防护)包括框格防护、封面、护面墙、干砌片石护坡、浆砌预制块护坡、锚杆铁丝网喷浆、喷射混凝土护坡。
框格防护适用于土质或坡面防护。
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
及与环境相协调,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等级公路边坡较高时,采用砌石框种草防护,边坡种草防护类型的选择很重要,现大多采用草坪植生带,即将草籽、肥料和土均匀拌和裹于土工物内,当草籽发芽也长成草起到固土作用后,无纺布纤维自然腐烂,不会污染环境,效果很好。
风化岩石边坡进行防护框格防护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块)石、卵(砾)石等做骨架,框架内宜采用植物防护或其他铺助防护措施。
2、防护的常见方法
(1)封面包括抹面、捶面、喷浆、喷射混凝土等防护形式。
抹面防护适用于易风化的软
质岩石挖方边坡。
(2)护面墙:分为实体、窗孔式、拱式等类型,用护面墙防护的挖方边坡不宜陡于1:0.5,并应符合极限稳定边坡的要求。
(3)干砌片石护坡适用于易受水流侵蚀的土质边坡,严重剥落的软土质岩石边坡、周期性水及受水冲刷较轻的河岸或水库岸坡的坡面防护。
(4)浆砌片(卵)石护坡适用于防护流速较大,波浪作用较强,用水流、漂浮等撞击的边坡,对过分潮湿或冻害严重的土质边坡应先采取排水措施再进行铺筑。
(5)浆砌预制块防护适用于石料缺乏地区,预制块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15,在严寒地区不应低于C20。
(6)锚杆铁丝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适用于直面为碎裂结构的硬岩或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以及坡面岩石与基岩有可能下滑的挖方边坡。
(7)土工织物是由高分子合成纤维制成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在公路工程中有排水、反滤、分隔、加固、防护作用等。
三、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不段发展,公路交通事业日新月异,高速公路日益增多,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但由于道路边坡失稳影响行车安全,甚至掩埋道路,中断交通,造成不可估计
的经济损失事件时有发生。
所以加强道路边坡防护至关重要,根据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地形地藐等多种因素影响,所采取的边坡防护相应措施也不同,根据湖南地形、气候条件、地质状况,路基边坡在春雨季影响较大,加强雨季对道路路基边坡防护,是确保高速公路良好行车安全一项重要措施。
该位置可填写公司名或者个人品牌名
Company name or personal brand name can be filled in thi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