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摘要: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1990-2010年中国统计数据,选取泰尔指数对我国城乡间收入差距进行测算,并绘制出我国近20年来城乡间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最后,基于测算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收入差距城乡间收入差距泰尔指数

当今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早已告别了”唯gdp论”的时代,其更加注重的是全社会人民的共同富裕与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发展,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据相关统计报告,我国gdp 总量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399759.5亿元,增幅达到了近110倍。在人均gdp方面,其年增长率也达到了9.75%,成为同期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但从横向比较来看,截止2010年,我国人均gdp只有3600美元左右,居世界100位之后(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年第1期),并且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也处于不断扩大化的趋势。我国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0.23(中国统计年鉴)上升到了1995年的0.45(赵伟人等,1999),在此之后一直保持在0.40这一国际公认收入贫富差距警戒线之上,在2000年之后一度增长到了0.45左右,并且有继续扩大化的趋势(李实,2003)。我国总体收入差距大致可以分解下面三个方面:第一,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根据2011年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报告显示,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达到了3.23∶1,成为世界

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国家之一[1]。第二,行业间收入差距。我国平均工资最高行业是金融业,与平均工资最低的农林牧渔业,两者从业人员年收入之比达到了4.2∶1。第三,区域间收入差距。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地区上海,与最低地区贵州,其两地区的人均gdp之比约为9.6∶1。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收入差距扩大化具有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而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化或是达到贫富悬殊的地步,必定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本文则选择从城乡收入差距这一个侧面来予以具体分析。

当今,已有大量的学者致力于城乡间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李实等(1998)通过个人可支配收入与国家统计局给出的人均收入两者的差别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不同的变动轨迹;田新民、王少国等人通过建立劳动剩余型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理论模型,由此得出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还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壁垒;蔡昉在”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文中提出基于大多数的关于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分解结果,都显示了城乡收入差距贡献了中国收入不平等的40%-60%[2],所以得出通过测算城乡收入差距来研究我国的收入不平等的现状的合理性。

对收入差距问题进行研究的前提,是要找到一种能够有效刻度收入差距大小的度量方法。而当今国际社会上已提出了许多测度收入差距的指标。这些方法中有的是依据收入分配理论推导出来的,比如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科兹涅茨比率、沃尔夫森极化指数等;

有的则是从统计学理论中发展出来的,比如人口众数组分布频率、测度大多数人所覆盖的绝对收入范围、以及测度最低收入或最高收入偏离平均收入的离散系数等;还有一些则是从其他相近学科中引入的,比如来源于物理学的泰尔指数和来源于福利经济学中的阿特金森指数等[3]。

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是当今运用较为广泛的两种研究收入差距问题的度量指标。但基尼系数在测算收入差距问题时存在两个缺陷,一是无法反映出个别阶层的收入变化情况,即是说当基尼系数增大或减小时无法确定出到底是哪个阶层的收入变化所引起的;二是基尼系数仅对中等收入的变化特别敏感,而对上层收入水平和底层收入水平的变化反映不明显。泰尔指数除了能够弥补基尼系数以上两个缺陷外,其相较于基尼系数的一个最大优点在于泰尔指数考虑了相应区域的人口结构变化对指标的影响,该特点在测算不同区域间收入差距问题时具有明显优势。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乡经济呈现出显著的二元结构,农村人口占绝对大的比重,并且长期以来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人口割裂,流动相对困难的局面,所以城乡人口的相对会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基于shorrocks的研究,选用泰尔指数中刻度组间差异性的公式来度量我国城乡间收入差距。以表示t时刻的泰尔指数,据定义有如下公式:

其中,j=1,2分别代表城镇和农村地区, z1t和z2t 分别代表城镇和农村地区t时刻时的人口数; p1t和 p2t则分别代表城镇

和农村地区t时刻时人均可支配收入, zt代表t时刻全国总人口,pt代表t时刻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上述定义式可以看出,该处定义的城乡收入差距(泰尔指数)首先是分别计算城镇和农村收入份额与人口份额之比的自然对数,然后再以城乡收入份额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和得出结果[5]。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结合公式(1)可以计算出1990年到2010年中国城乡间泰尔指数如下表:

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利用excel软件绘制1990年到2010年泰尔指数时序图,如下:

图1 1990年到2010年我国泰尔指数时序图

由图中折线走势可以看出:我国泰尔指数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90年至1994年处于第一个阶段,泰尔指数连续攀升,表示该时期内城乡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当时我国实行农业产品统购统销的制度,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即以低价购进农产品,而以高价售出工业产品,进而导致农业生产者的收入”缩水”,而工业生产者收入”增值”的现象。第二个阶段是从1995到2003年,大致呈现一个”v”型的波动变化,该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城乡居民收入都得到了较大提高,此效应对缩小城乡间收入差距产生了正面的影响,但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后期乏力,所以,在1997年泰尔指数下降至最低点后又出现了大幅度反弹;第三个阶段则是从2004年至2010年,该阶段泰尔指数在0.160上下小范围内波动。说明该阶段政府已经

意识到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严重性,并积极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比如控制农产品的最低价格,增大农村公共物品与服务的资金投入,以及减免农业税收等,从而得以抑制城乡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势头.

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刻度出我国近20年来城乡间收入差距大小,

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解释和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不断扩大化的城乡间收入差距,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我国政府亟待制定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适宜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从而达到缩小我国城乡间收入差距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娟娟. 1978-2007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0-52. [2]蔡昉,王美艳. 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j]. 经济学动态,2009(08):4-10.

[3]沈萍,朱春奎.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文献综述[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01):56-61.

[4]欧阳志刚.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特征及其地区差异[j]. 生产力研究,2009(19):31-32.

[5]王红涛.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j].

经济论坛,2009(12):4-8.

作者简介:赵海龙,1988年出生,湖北荆州人,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数量经济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