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 (2)
- 格式:docx
- 大小:29.41 KB
- 文档页数:14
木兰诗全文木兰诗是中国古代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长诗,讲述了一个女子代替父亲从军的故事。
下面是木兰诗的全文。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低且马,北市买辔 。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见落日,孤山无人见。
黄河尚有冰,白云齐可乘。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求,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好作倚门听;阿姊闻妹来,当户理长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落日,忧愁思盈缃。
总为军中客,弃我妆楼月。
皆为战场伤,何必抚养女!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都能像木兰一样,勇敢无惧,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战!总结木兰诗以其动人的故事和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诗中所展现的木兰的勇敢和孝心,以及对家国的忠诚和付出,一直被人们所推崇和学习。
这首诗不仅是一部关于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更是对于家国情怀和个人成长的讴歌。
通过木兰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中国女性的坚强与独立,也能体会到家国情怀的力量。
木兰一心为父报恩,勇敢地走上了战场,用自己的力量守护家人和家园。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论时代如何变迁,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木兰诗》全文停顿木兰诗全文阅读停顿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注释】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当户(dāng hù):对着门。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机:指织布机。
杼:织布梭(suō)子。
惟:只。
何:什么。
忆:思念,惦记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愿为市鞍(ān)马:为,为此。
市,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辞:离开,辞行。
溅溅(jiān jiān):水流激射的声音。
背诵默写下册《木兰诗》1-2段的原文、文言词解和译文, 唧唧复唧唧,xx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xx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xx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xx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xx诗/xx辞》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xx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梭的声音,只听见xx在叹息。
问xx在想什么?在惦记什么?xx答道:我也没在想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
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的文书,君主在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xx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从此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奔腾流淌的声音。
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胡人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隘,越过一座座的山峰。
夜晚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得胜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木兰诗》课时练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注释错误的一项是()A.愿.为市鞍马愿:愿意B.赏赐百千强.强:强盛C.双兔傍地走.走:跑D.出郭.相扶将郭:外城2.下面对《木兰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十二”“百”等数字都是确指,从侧面表现了木兰卓越的军事才能。
B.“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
C.全诗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
木兰诗 北朝名歌唧j ī唧j ī复f ù唧j ī唧j ī,木m ù兰l án 当d āng 户h ù织zh ī。
不b ù闻w én 机j ī杼zh ù声sh ēng ,唯w éi 闻w én 女n ǚ叹t àn 息x ī。
问w èn 女n ǚ何h é所su ǒ思s ī,问w èn 女n ǚ何h é所su ǒ忆y ì。
女n ǚ亦y ì无w ú所su ǒ思s ī,女n ǚ亦y ì无w ú所su ǒ忆y ì。
昨zu ó夜y è见ji àn 军j ūn 帖ti è,可k è汗h án 大d à点di ǎn 兵b īng ,军j ūn 书sh ū十sh í二èr 卷ju àn ,卷ju àn 卷ju àn 有y ǒu 爷y é名m íng 。
阿ā爷y é无w ú大d à儿ér ,木m ù兰l án 无w ú长zh ǎng 兄xi ōng ,愿yu àn 为w éi 市sh ì鞍ān 马m ǎ,从c óng 此c ǐ替t ì爷y é征zh ēng 。
东d ōng 市sh ì买m ǎi 骏j ùn 马m ǎ,西x ī市sh ì买m ǎi 鞍ān 鞯ji ān ,南n án 市sh ì买m ǎi 辔p èi 头t óu ,北b ěi 市sh ì买m ǎi 长ch áng 鞭bi ān 。
j īj ī f ùj īj ī,m ù l á n 木兰诗北朝名歌d ā n g h ù z h ī。
b ù w é n j ī z h ù s h ē n g ,w é i w é n n ǚ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t à n x ī 。
叹息w è n n ǚ h é s u ǒs ī,w è n n ǚ h é s u ǒy ì。
n ǚy ìw ú s u ǒs ī,n ǚy ìw ú s u ǒy ì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z u ó y è j i à n j ū n t i è,k è há n d à d i ǎ n b ī n g ,j ū n s h ū s h íè r j u à n ,j u à n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j u à n y ǒ u y é m í n g 。
ā y é w ú d àé r ,m ù l á n w ú z hǎ n g x i ō n g ,y u à n w é i s h ì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ā n m ǎ ,c ó n g c ǐ t ìy é z hē n g 。
鞍马从此替爷征d ō n g s h ì m ǎ i j ù n m ǎ,x īs h ì m ǎ i ā n j i ā n ,n á n s h ì m ǎ i p è i t ó u ,b ě i s h ì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m ǎ i c h á n g b i ā n 。
Ⅵ.课后巩固练习题(90分钟,10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鞍鞯.(jiān) 军帖.(tiē) 机杼.(shū)B.赏赐.(cì) 辔.头(pèi) 阿姊.(zĭ)C.可汗.(hán) 胡骑.(jì) 戎.机(róng)D.金柝.(tuò) 云鬓.(bìn) 红妆.(zhuāng)2.选出和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2分)A.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B.归来见天子,天子座名堂C.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D.双兔榜地走,安能辩我是雌雄?3.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A.愿为市.鞍马(市:买) B.问女何所思.(思:思念)C.万里赴戎机..(戎机:指战争) D.赏赐百千强.(强:强壮)4.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D.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5.判断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4分)(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髻头,北市买长鞭。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选出下列停顿正确的一项()(2分)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B.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C.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木兰诗》选自唐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
B.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C.诗中“百”“十”“十二”等数字都是确指。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运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木兰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
8.用原文填写横线上的内容。
(5分)(1)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3)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4)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5)表现战争残酷的句子是:。
9.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3分)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②句式与画线句相同。
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精练而又富于形象性。
《木兰诗》虽然篇幅短小,不过400字,却记叙了木兰从军12年的事情,而且形象鲜明,情节生动,气韵流畅。
二、整体感悟(9分)1.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3分)2.想一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几件事?(3分)3.诗中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3分)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2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所用的修辞手法是,这句诗的作用是。
(4分)2.“军书十二卷”里的“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请联系课文内容,再举一例。
(2分)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木兰。
画曲线的句子写木兰奔赴前线,一方面写征途的、行军的和军情的;一方面以烘托木兰,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
(6分)四、拓展阅读题(15分)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2分)(1)军:(2)约: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分)(1)已而之细柳军。
(2)先驱日:“天子且至!”3.阅读选文后,请你谈谈周亚夫是怎样的一个人。
(3分)4.“飞将军”李广也是汉代一位名将,《汉书》对他有如下记载。
请阅读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6分)孝文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①从军击胡,用②善射,杀首虏③多,为郎④,骑常侍⑤。
数⑥从射猎,格杀猛兽,文帝曰:“惜广不逢时令⑦当高祖世⑧万户侯岂足道哉!”【注释】①良家子:平民子弟。
②用:因为,由于。
③首虏:敌人的首级。
④郎: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⑤骑常侍:郎官的加衔。
⑥数:屡次。
⑦令:假使。
⑧世:时代。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分)五、中考题(6分)1.(2006,湛江,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焦灼(zu6) 奖券(juàn) B.猝然( cui ) 申吟( yin )C.提防( tí) 畜牧( xù) D.蹂躏( 1in ) 栅栏( zhà)2.(2006,湛江,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伎俩义愤填膺汗流夹背B.匿名世外桃源忍俊不禁C.嗤笑出人头地根深缔固D.褶皱眼花嘹乱炯然不同3、(2006,湛江,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浯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士们虎视眈眈地守卫着祖国边疆。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靠我们持久奋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C.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D.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广大读者。
六、探究性学习(4分)要想生活、工作、学习有质量,就要注意心理调节。
请阅读下列材料,用简要的语言分析心理调节可从哪些方面人手。
刚退休在家的李先生本以为可以和老伴在家享清福,谁知道天一热,他在家根本就呆不住,整天烦躁不安,经常因为琐事和老伴发生口角,终于因为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
某高校的模拟招聘销售员,一个男孩说不是来应聘销售员的,是来应聘销售经理。
他这样素质的人,应聘销售员太掉价了。
招聘人员问了一些问题,他开始还能勉强回答,后来逼急了,就一走了之。
某学生的学习成绩挺好的,平时测验都是名列前茅,特别是数学,每次单元测验或月考,他几乎都是第一。
可是,每次大考,比如期末考试或比赛,他的成绩又总是令人遗憾。
而且,他每次大考,都会出现心跳过速,头冒虚汗,手足发抖甚至冰凉,浑身上下好像被什么东西束缚着,很不舒服的感觉。
高考结束后,不少学生无事可做,天天睡到十点多才起床,晚上到深夜才回家。
有的一整天都是打球,有的沉湎网吧。
许多学生在极度轻松中产生极端倦怠、极端放纵的情绪。
七、综合性学习(5分)(2006,北京课标A卷,5分)奥运艺术研究中心的设计人员选用了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青花蓝、国槐绿等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专用色彩,他们的设计理念之一是:体现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深厚的华夏文化底蕴,凸现生机勃勃的国家形象。
请参考下面的示例,从中国虹、琉璃黄、长城灰中选择一种色彩,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以上设计理念的。
(50—100字)[示例]青花蓝温润而典雅的“青花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一种历史的美感。
它是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藏中极具代表的色彩,表现了淳朴敦厚的民俗民风,洋溢着宁静祥和的气息。
国槐绿充满生机的“国槐绿”,是自然的风采,是生命与环境的象征,寄寓着华夏儿女珍视自己的家园,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表达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八、写作练习(25分)童年的幼稚已逐渐退去,所谓的成熟还离我们太远,于是,花季走来,雨季走来,我们心中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
同学们,请拿起你智慧的笔,用你最真的情写出你曾经有过或者现在正在困扰着你的困惑、烦恼吧!第十课木兰诗Ⅵ.一、1.A 点拨:“帖”应读tiě,“杼”应读zhù。
2.A 点拨:B项“座——坐”,“名——明”;C项“伙——火”;D项“榜——傍”,“辩——辨”。
3.D 点拨:“强”应为“有余”。
4.B 点拨:“帖”通“贴”5.(1)排比(2)反复(3)互文(4)对偶6.D 点拨:注意从节奏或意义上停顿,不可读破句子。
7.D 点拨:A项应为宋代;B项对主旨理解有误;C项中的数字为约数,不确指。
8.(1)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9.略点拨:①必须是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②语言精练而又赋予形象性;③须用上“虽然……却……而且”的句式。
二、1.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
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女性。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灵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点拨:认识木兰的形象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人物的传奇性,一是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要紧密联系课文内容,从故事情节中体察木兰的思想感情。
我们都喜欢木兰这个人物,因为在她身上,有着许许多多的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时间顺序从军、恋亲、辞官、还家。
点拨:注意归纳、概括、总结。
3.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是详写,是为塑造木兰形象的不同侧面略写战斗过程,十年生活,只用了几句话。
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
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爱国爱家爱亲人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也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三、1.对偶木兰停机叹息,表现异常,设置悬念。
点拨:注意结合下文的描写分析。
2.如:“策勋十二转”、“壮士十年归”点拨:解答此题要注意调动思维。
3.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遥远神速紧急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离家愈远思念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