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教育投资社会回报率的估计

对教育投资社会回报率的估计

对教育投资社会回报率的估计
对教育投资社会回报率的估计

教育与经济2000年第2期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教育效益问题研究

对教育投资社会回报率的估计

蔡增正

摘 要:本文使用了世界142国家和地区的、更具代表性的宏观数据,力图尽可能多地捕捉到教育的外溢利益,使对教育回报率的估计更准确。本文第一部分推导明瑟收入方程,显示该模型简洁而严谨的特征及其特殊的假设条件;第二部分区分并考察了微观与宏观数据的差别以及后者如何优于前者;第三部分报告了本研究的回归结果,并使用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了该模型构造的正确性;第四部分将本研究结果与世界上比较著名的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并解释了其间的异同。最后,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供过于求的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教育投资;私人回报率;社会回报率;教育的外溢利益;宏观数据;微观数据;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数

中图分类号:F08:G 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00)02-0001-05

收稿日期:2000-01-19①为方便读者,这里特将教育的外溢利益———受教育者支付了教育成本,而社会享用了教育带来的利益、却未直接支付———列出:(1)促进技术进步与信息传播;(2)提高劳动力市场双向选择的效率;(3)有助于改善受教育者本人的健康状况;(4)提高子女的品质(指健康状况、认识能力的发展、接受教育的程度、选择的职业性质、未来收入等);(5)改善配偶和家庭

成员的健康状况;(6)降低生育率;(7)提高消费者选择效率;(8)婚姻选择更具效率;(9)提高储蓄率;(10)降低犯罪率;

(11)提高社会和谐程度;(12)提高家庭内部生产的生产力。

人力资本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育投资回报率的计算与估计,这自然涉及教育成本与收入的比较。因教育投资成本、所创造收入的计算口径不同,教育投资回报率又分为私人回报率与社会回报率。这两者的不同,说到底是源于教育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而具有的外溢(部)利益(蔡增正,

1999)

。本文拟采用明瑟模型建立受教育时间和

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使用世界上14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估计教育投资的社会回报率。

一、明瑟模型的推导

明瑟(Mincer ,1974)模型可以从教育投资及其创造的收入之间的关系推导而来。设教育投资或全部成本为I ,那么在第一年(期)的成本为,

(1)I 1=Y 0+0。

式(1)实质上假设接受教育的全部成本(投资)仅仅

是所放弃的、第0年(期)的收入(Y 0),而教育的直接投资为零(指教育设备、教师工资、维修费用和学生的费用支出等为零),即式(1)中右方第二项。将教育的直接成本假设为零是明瑟模型区别于其它教育回报率计算方法的最大特点。

教育投资要有回报。令教育投资(放弃的收入)及其利息等于教育投资所创造的(未来)收入。这又被称为创造收入的方程,其形式是:

(2)Y 1=Y 0+r 1Y 0。

如果在S 年内上学,则连续投资不可避免,

(3)Y 2=Y 1+r 2Y 1,(4)Y 3=Y 2+r 3Y 2,

………

假设r 1=r 2=…=r ,即教育投资利息率相同,则

有(5)Y S =Y 0(1+r )S ②。

对两边取自然对数,则有(6)ln Y S =ln Y 0+Sb 。令式(6)中的ln Y 0=a ,b =ln (1+r ),S 仍然代表受教育年数,则有明瑟模型:

(7)ln Y =a +bS 。

上式只要添上一个误差项则是回归方程,a 和b 是待估参数。b 就是一种近似的接受过S 年教育的回报率。称之为“近似”,乃因为教育的直接成本被假设为零。

二、微观数据与宏观数据的差别

微观数据是以受教育者个人的收入和受教育年数为观察对象。宏观数据则是以一国(地区)受教育者的平均收入与平均受教育年数作为观察单位。从为数众多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当选择微观数据并使用明瑟模型进行估计时,该模型在处理如下问题时力不从心:(a )即使受教育程度相同,由于所处地区、城市、行业不同,而收入大不一样;城乡之间的差异就更大。(b )不同程度的教育,受教育期间所放弃的收入水平大有差异,例如读博士与读高中,相差甚大,那么,选取样本中的观察值构成则可能造成估计值上的差异。(c )即使各人受教育年数相同,而年龄与经验不同,收入也大不一样。(d )在影响收入的因素中,除去教育以外,还有人的能力这一因素。如果能力与受教育程度正相关,则该模型因没有包含“能力变量”而有高估偏差。因为本归属“能力”的作用归为了S ③。(e )劳动力(工人)在自我选择接受何种程度的教育时,事实上存在“比较优势”,即按适宜上学的程度而选择接受教育的程度。因为模型无法反映这一“比较优势”,与上述“高估”正好相反,估计值有偏低倾向。(f )完成正规教育之后,职业培训以及在职教育等都以收入减少的形式出现,该模型无法反映这一现象。

在使用微观数据时,前3个缺陷通常可借助虚拟变量使问题得到解决,后3个缺陷无法弥补。但在使用宏观数据时,前3个缺陷因为宏观数据是一种“全国按人平均”的数据而不复存在,后3个缺陷则也因为“平均”而在相当程度上得到缓解。

在使用微观数据的前提下,明瑟模型具有这么多的缺陷,何以被极为广泛地运用于数以百计的研

究文献中?这是因为,第一,使用明瑟模型异常简洁。第二,所得结果与那些非常精确地计算个人接受教育的全部成本和全部收入的所得结果相比,十分相近。这足以说明该模型的实用和可靠。第三,影响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因素比较复杂,加之所占份额接近国民总收入的四分之三,即使在贫穷国家也占一半以上,这使得该问题更显得重要,有必要寻找不同途径验证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决定因素。与此相对应的是,非劳动力收入所占份额少,原因并不复杂———主要取决于过去积累的财富及其回报率。

教育的外溢利益可以改善经济的整体表现,并最终反映在宏观数据中,因而使用宏观数据可以捕捉到教育的外溢利益,而估计结果是社会的、而非私人的教育回报率。

明瑟模型本身可以从严格的数学推导中得到

(见本文第一部分),相对而言,使用宏观数据的同一

明瑟模型就无法继续保持数学推证的严密性了。不过,若将各个国家当作一个受过教育的“平均人”,不仅其合理性得以保存,也无悖于数学的推导逻辑。

三、数据、模型、回归结果和模型检验 11数据。本文选取各国

“成年人接受正规教育的平均年数”作为S ,取自于《人类发展报告1991年》,是1980年的“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数”数据。“成年人”定义的外延要比“劳动力”定义的外延广,特别是家庭妇女、在校学生和退休人员包括在内意义重大。在使用多国数据的经济研究中,数据的可比性至关重要。为此,本文选择了“购买力平价人均实际G DP ”作为Y ,且为1985—1988年间的平均数

(来源同上)。平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剔除某一年

度收入的特殊波动。就收入的国际可比性而言,购买力平价指标似乎是较好的选择,可以大大降低国际汇率对不同国家不同程度的扭曲作用。

本研究中的Y 与S 不发生在同一年,是否适当?答案应是肯定的。“人均接受正规教育的年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标,即使教育投资大幅度增加,

S 的变化也相当有限。实际上,教育的作用有“滞

后”的特点,使用同年或同时的S 与Y 反而不利于捕捉教育的外溢作用。

21样本。本研究一共有142个国家或地区,

②③似乎家庭出身、社会背景、毕业学校、人种性别等均有一定影响。事实上,很少见到有哪些微观样本可以对全体(人

口)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为了说明第S 年的创造收入方程的表达式如式(5),仅以第二年为例:Y 2=Y 1+r Y 1=(Y 0+r Y 0)+r (Y 0+r Y 0)=Y 0

(1+2r +r 2)=Y 0(1+r )2,以此类推Y S 。

其中有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中又分为低收入与中等收入国家④。按照通常作法,在原有的160个国家或地区中,将前东欧、苏联以及阿尔巴尼亚、古巴、越南、北朝鲜(10国)和高收入石油出口国(8国)去掉,所余142个,符合随机取样原则。

样本一共有5个,一个是“所有国家”样本,包括142个国家或地区;另外有4个“亚样本”,其中包括“发达国家”样本(20个)、“欠发达国家”样本(122个);欠发达国家又分为“低收入国家”样本(43个)和“中等收入国家”样本(79个)。

31模型。值得说明的是,在“所有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两个样本中,我使用虚拟截距变量(D, D1),以便进行更准确地估计。

(8)ln(Y i)=a+D+D1+bS i+u1。

Y i与S i分别是第i个国家的人均实际G DP(购买力平价)和成年人接受正规教育的平均年数,u则是误差项目。D与D1是在“所有国家”样本中使用:是发达国家时,虚拟变量D=1,否则D=0;是低收入国家,D1=1,否则D1=0。在“欠发达国家”样本中,上述模型的虚拟变量只有D1,是低收入国家D1=1,否则D1=0。因此,这两个样本中,“中等收入国家”都是“基准组”,即方程(8)的截距,代表该组中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均实际G DP(的自然对数值)

41回归结果。D的系数估计值(0148)代表在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中,发达国家的人均实际G DP(的对数值)比中等收入国家高0148。与此相似,D1的系数估计值(-0.82)代表低收入国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均实际G DP(的对数值)比中等收入国家相同的人少0182。因此,常数项的估计值是,发达国家7170,中等收入国家7122,低收入国家6140。设置虚拟变量实质上是允许同一样本在不同国家有三个斜率相同而截距不同的方程⑤S的系数估计值(以0120为例)意味着,受教育时间每增加一年,人均实际G DP就增加20%。不能忽略的假设条件是,接受正规教育的全部成本只是放弃的收入。由此可见,S的系数估计也是教育投资的回报率(rate of return on investment in school2 ing)。因为使用的是宏观数据,b代表教育投资的社会回报率。现将回归结果列入表1中。

 

表1 利用多国数据估计接受正规教育年数对人均实际G DP的作用

样本常数项D D1S R2N F S的均值所有国家7.220.48-0.820.200.85142254.9 3.97

(73.60)(3.29)(-8.62)(9.34)

[0.00][0.00][0.00][0.00]

欠发达国家7.16-0.780.210.75122175.8 3.15

(66.30)(-7.66)(9.04)

[0.00][0.00][0.00]

发达国家8.720.090.32208.69.02

(32.44)(2.94)

[0.00][0.01]

中等收入国家7.120.220.437957.4 4.06

(54.15)(7.58)

[0.00][0.00]

低收入国家 6.420.180.334320.4 1.47

(83.06)(4.52)

[0.00][0.00]

注:圆括号内是t统计值;中括号内是双尾p检验值;N代表样本规模;F为F统计值;“S的均值”是该变量的样本平均值。

④“收入水平”采用《世界银行报告1984年》的定义。

⑤如果为S设置虚拟变量则为斜率虚拟变量,即由S×D,S×D1可得,但回归结果并无大的差异:R2仅仅上升011个百分点,经过调整的R2还下降,而虚拟变量的系数估计值在任何可以接受的水平上都不显著。这说明设置斜率虚拟变量无益,因而这里没有给出结果。。

从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第一,样本回归直线方程与观察到的数据吻合程度(R 2)颇为良好,特别是使用虚拟变量的两个样本尤为突出。第二,全部估计值无一例外地都在统计上高度显著地不等于

0。这同样适用于虚拟变量的系数估计。第三,受教

育程度对于收入的影响,从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到高收入(发达)国家,分别是18%、22%和9%,呈先上升,到一定点再下降的特点。这与其它类似研究的结果一致。第四,从截距虚拟变量的系数估

计以及添加斜率虚拟变量并无大益(见上页注释⑤

)的情况可以推断,提高教育水平具有显著增加社会总产品(总收入)的作用;这种作用虽然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这种作用的显著性不容置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教育水平(S 的平均值)仅为中等收入国家的三分之一强、发达国家的六分之一弱。弥合这种差距需要多少资源、多少时间?这的确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51模型检验。宏观模型中只有一个自变量

(S ),有没有该包括而未包括的自变量?为此,下面

进行检验。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讲,当一个相关变量未被纳入模型中时,其误差项将受到被忽略变量的影响。按照斯尔斯贝和施密特(Thursby and

Schmidt ,1977)的建议,选择“一个或一组变量”用来

代替未被包括进来的变量,观察这“一个或一组变量”与可能漏掉了自变量的模型之间的关系。具体的方法是,将这“一个或一组变量”加入可能有构造错误的模型中,检验这“一个或一组变量”的系数是否等于0,即F 统计值测试。无疑,当这“一个或一组变量”的系数等于0,或者说,无法拒绝零假设

(H 0)时,该模型没有构造错误。反之,则意味着该模

型有构造错误。

斯尔斯贝和施密特(1977)还指出,最好的“一个或一组变量”是那一可能漏掉变量模型中的“自变量的平方、立方和4次方”。因此,将S 的平方、立方和

4次方当作3个变量加入以上诸回归式中,分别计

算各自的F 统计值⑥,再与临界值比较。零假设

(H 0)是这“一个或一组变量”的系数等于0,而零替

代假设(H A )是这“一个或一组变量”的系数不等于

0。按照样本的如上顺序,“所有国家、欠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它们的F 值分别是,1151、1117、0155、0187和1153。所有的

F 值在任何可以接受的检验水平上都“不”显著地不

等于0,从而说明该模型构造没有漏掉的自变量。

四、与其它研究结果的比较

将本研究、瑞姆和萨卡罗普洛斯(Psacharo 2

poulos ,1993)的估计列入下表以资比较。

表2 比较明瑟收入方程中S 的系数估计值⑦样本 本文1999S 瑞姆1996S

萨卡罗

普洛斯1993(微观数据)

S 所有国家0.1990.130所有国家0.101发达国家0.0860.084发达国家0.066-0.068欠发达国家

0.215

0.149中等低收入0.117中等收入国家0.2240.162中等高收入0.078低收入国家

0.180

0.090

低收入国家

0.112

比较上述估计值可以发现:(1)从低收入、中等收入到高收入(发达)国家,教育对于收入的作用都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走势。三份研究相互一致。

(2)就教育对收入的影响而言,对于发达国家的估

计,三个研究成果非常接近;估计差异主要表现在欠发达国家的样本中。除去研究方法以外,这可能与数据的品质有关⑧。不得不承认的是,发达国家的数据品质要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3)萨卡罗普洛斯估计的是私人回报率,全部低于本文的估计值。这是合理的,因为使用微观数据无法捕捉到教育的外溢利益;再者,明瑟方程中教育的全部投资只是放弃的收入,而没有其它直接的教育费用支出或者补贴,社会回报率自然应高于私人回报率。不易解释的是,为什么瑞姆的低收入国家估计值反而低于萨卡罗普洛斯的估计值。(4)与瑞姆的研究结果相

⑥⑦⑧因为所有这类数据都是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行的《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整理而得,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数

据乃来自于各国的普查与抽样调查。

表2中瑞姆和萨卡罗普洛斯的估计值也是使用明瑟模型而得。

这里涉及的F 统计值公式是,

(SSR 0-SSR k )/(Q -K )

SSE Q /(n -Q )

~F Q -K,n -Q 。式中

Q 代表包括S 的平方、立方和4次方等变量

的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个数,其中也包括常量和虚拟变量。K 代表原有回归方程中自变量的个数。在本文的检验中,Q -K

=3。n 是样本中观察单位的个数。SSR 和SSE 分别表示回归平方和与残余平方和。更详细的解释可以参见Kmenta ,Jan ,

1986,“Elements of Econometrics ”,2nd edition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pp.415-416和pp.452-454.

比,本文的估计值还要高一些。这里仅提供几点或许有益的解释:第一,本文中的S是各国“成年人接受正规教育的平均年数”,而瑞姆所使用的S是“劳动力(工人)人均”。“劳动力”的定义在世界各国并不相同,特别是发达与欠发达(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别很大,这是其一。非劳动力(特别是家庭妇女以及其他未被包括在正式劳动力队伍的成年人)的受教育程度与教育的外溢利益大小、强弱密切相关,如外溢利益中的改善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为社会提供更富生产力的劳动力和潜在劳动力)、生育率下降(此与妇女直接相关,而且对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加速技术进步和传播、犯罪率下降、提高社会和谐程度……无一不与非劳动力密切相关。由此不能不影响经济活动的环境,并作用于G DP。“成年人平均”受教育时间提高一年带来的“教育增量”要比“劳动力人均”受教育时间提高一年的“教育增量”高很多,因为劳动力只是人口的一个部分。在将教育的直接成本假设为0(明瑟假设条件)的前提下,本文的回报率理应高一些。第二,跨国经济研究的一大难题是数据的可比性,特别是G DP或人均G DP这一指标。瑞姆的这一指标取自于萨玛斯和赫斯顿(Summers&Heston,1991)公开发表的、被公认为可比性较强的数据。不过,明瑟方程要求的是“收入上”的可比性,而不是作为社会总产品的可比性。因此,世界银行几经修改完善的“购买力平价”人均G DP的可比性似乎更高一些。第三,萨玛斯和赫斯顿(Summers&Heston)的数据S 也存在问题:由于数据缺乏,他们不得不在许多国家中使用“成年男性”的数据替代“劳动力”数据(Robert J.Barro&Jong-Wha Lee,1993),这不能不影响数据的品质。第四,本文数据涵盖国家(142个)比较多,代表性可能更广泛一些。瑞姆研究中的国家仅有45个,萨卡罗普洛斯的研究也只有62个。

纵观利用明瑟收入方程进行的研究,其发展轨迹大致可归纳为数据的选择与变换:使用随机抽样取得的个人或微观收入与受教育时间数据;将数据局限在某一组或某一阶层上(如白人男性、农民或城市工人的收入与受教育时间)。当将一组人的数据当作一个观察单位时,研究方法发生了跳跃。最早的例子是使用美国各州的人均S与Y作为观察单位(Becker&Chiswick,1966)。瑞姆使用多国宏观数据也是一种突破,因为他公开声明是为了捕捉教育的外溢利益。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似乎更易捕捉教育的外溢利益,因而能够更准确地估计教育投资的回报率。

五、若干思考

11教育投资的社会回报率显然大大高于传统的资本投资回报率,即使私人不投资于教育,政府也应代表社会向教育投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这涉及到资源配置的优化。

21当经济处于萧条时,资本投资回报率下降使得投资教育更有利可图,无论社会和个人都是如此。这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应有所启示。

31教育既是投资、经济活动,也是消费,但其外溢利益却是客观存在。由此可以想象,退休人员、中年失业人员等都可以把教育当作纯消费行为,或者半经济半消费活动,政府补贴、支持这种教育也将有益于全社会。

41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异常强烈,除去传统的文化观念以外,原因在于回报率高。上大学的全部成本分为两部分:直接支出与上学期间所放弃的收入。由于传统上的家庭全力以赴在经济上支持孩子上大学,而且国家对教育有大量补贴,大学生上学期间因为没有学费而辍学的只是极少数,边上学边挣学费也只是最近几年、极少一部分学生所为。这要比市场经济国家大学生的情况优越得多。这说明上大学的直接成本并不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而所放弃的收入可由学生毕业后收入的增量弥补,毕竟本科毕业生的工资在社会中属于中上等收入,大大高于高中毕业生的收入,还不说工作的性质、条件、环境、个人发展前途等其他诱人因素(这些属于广义的收入范畴)。既然如此,适当提高学费水平,扩大“教育供给”,缓和教育供求之间的矛盾应有利于社会与个人。

51我国对于在职硕士、博士学位的需求似乎同样强烈,为什么?回答问题的思路是相同的:从本科毕业生变为硕士、博士,收入增加一大笔:在职研究生放弃的仅仅是休息时间;倘若上学者追求的是都市中紧张而有序的高等教育“消费”,其机会成本更低。那么对于刚刚毕业的本科生而言,尤其是对不太容易找到工作的人来讲,机会成本可能是“徜徉街头与寻觅于人才市场以及由此产生的费用”,那么,何乐而不去“考研”。这大概可以回答为什么我国追求高学历的人那么多。政府对此似应注重学位的品质、而非数量;需求强烈则数量大,保证品质则要求淘汰其中一部分不合格者,即“宽进严出”可能是未来的选择。(下转第14页)

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而言,则因为属于专业定向教育,同时,在目前它基本上仍是一种终结性教育,因此,在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力与兴趣爱好方面存有缺陷,特别在发展机会选择方面更处于不利地位。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这将会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由于职业高中实际上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互楔入、相互渗透的交叉地带,这一交叉成份的加入,将使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两块相对独立的模块能真正接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在进一步调整、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时,可以考虑对现有的普通高中再作一次分流。因此,在进一步调整、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时,可以考虑对现有的普通高中再作一次分流:即将升学条件较好的高中办成以与高等教育接轨为主的普通高中;对升学水平一般的高中学校,特别是农村高中,可逐渐向职业高中转化。这样,既符合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又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家长、学生日益增长的求学就业要求,是时代发展、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职业高中教育在我国虽然已不是新生事物,但由于思想观念、就业观念、经济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还存在种种非议和困难。不少同志提出应有计划的选择部分德才兼备的毕业生,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带头人,担任乡村两级的干部(包括乡镇企业备干部)职业学校应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大专院校纵向建立共建关系,让部分素质好,专业基础扎实的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学有所望,学有所成。改变目前职业高中学生上大学难或者被关在大学校门之外的现状。

总之,高中阶段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考察其结构是否优化,不仅要对结构的分组进行研究,尤其对这一系统要从整体上进行研究。为实现湖南省教育结构的优化,应当努力构建一个横向联合,纵向沟通,逐级开放的组织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 周贝隆.试以效益的眼光看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诸克军,中国地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丽花,中国地质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 湖北武汉 430074)

责任编辑 肖利宏

(上接第5页)

参考文献

[1] 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

究,1999,(2).

[2] Barro,Robert J.&Jong-Wha Lee,1993,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Journal of Mon2 etary Economics32(1993)363-394.

[3] Becker,G.S.and B.R.Chiswick,1966,Educ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arnings,American Economic Rev2 iew56(2):358-60.

[4] Kmenta,Jan,1986,Elements of Econometrics,2nd edit2

ion,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New Y ork.

[5] Mincer,Jacob.1974,Schooling,Experience,and Earnin2

gs,New Y 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6] Psacharopoulos,G.,1993,Returns to Investment in

Education:A G lobal Update,World Bank Working Pap2 er No.WPS1067,Washington,DC,January.[7] Eam,R.,1996,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Rate of Retu2

rns to Schooling:Some Estimates from Multicountry

Dat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

44,No.4:839-857.

[8] Summers,R.and Alan Heston,1991,The Penn World

Table(Mark5):An Expanded Set of International Com2 parisons,1950-1988,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6(May1991):327-68.

[9] Thursby,J.and P.Schmidt,1977,Some Properties of

Tests for Specification Error in a Linear Regression Mo2

del,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cal Association vol.

72,pp.635-41.

[10]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1991,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1991,pp.119-121.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广东深圳 518060)

责任编辑 雷万鹏

最高回报率的课堂投资——“过程中的教育”

最高回报率的课堂投资——“过程中的教育”

————————————————————————————————作者:————————————————————————————————日期:

最高回报率的课堂投资——“过程中的教育”-小学数学论 文-教育期刊网 最高回报率的课堂投资——“过程中的教育” 四川仪陇县新政镇小学(637600)何绪铜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过程,在过程中舍得花时间,在过程中舍得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这样能使学生对知识理解透彻,这是一本万利的最高回报率的课堂投资。 [关键词]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教育课堂投资回报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29-031 “过程中的教育”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为很多数学知识是学生在“过程”中自己想会的、悟会的,而不是教师讲会的、教会的。前几天,听了我校五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练习课,听后我恍然大悟:“‘过程中的教育’是最高回报率的课堂投资!” 走进教室,此时课还未开始,好多学生围着我,我问:“你们能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盒子吗?”“能。”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找一个矮个子的学生问:“怎么做?”他说:“我先在硬纸板上把长方体展开图画出来,剪开,再折起来就成了。”我追问:“什么叫展开图?”他翻开课本第23页,指着图2说:“这个图就是长方体纸盒展开的样子,它就是长方体的展开图。”我听后惊讶万分。 上课了,王老师按照练习课的结构模式,针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生活实际应用问题依次展开教学,先后练习用铁皮做邮箱、给长方体饼干盒贴一圈商标纸、给游泳池贴瓷砖、给教室刷涂料等习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先练后讲,互相补

房地产投资回报率的标准算法

房地产投资回报率的标准算法 房地产投资回报率的标准算法: 1、房地产投资分析方法-销售比较法。 选购目标物业与市场可比物业的单位价格进行比较,这一方法十分简单,但要求市场上有足够多的可比物业。同时,需要考虑物业的不可移动性、独一无二性、客户的偏好、房地产市场不能实现完全竞争等。 2、房地产投资分析方法-总租金乘数法。 公式:总租金乘数=投资价值/第一年潜在租金收入 投资者可将目标物业的总租金乘数与自己所要求的进行比较,也可在不同物业间比较,取其较小者。这一方法未考虑空置与欠租损失及营业费用、融资和税收的影响。 3、房地产投资分析方法-直接资本化法。 公式:总资本化率=第一年的营业净收入/投资价值 营业净收入指扣除空置与欠租损失和营业费用后的实际收入。对于住宅来说,营业费用通常为中介费用。该法与总租金乘数法相比,考虑了空置与欠租损失和营业费用,但同样未考虑融资和税收的影响。 4、房地产投资分析方法-税前原始股本收益率法。 公式:原始股本收益率=第一年税前现金收入/初始投资 初始投资指总投资额中扣除贷款部分后的自备金。对于大多投资

者来说,都存在融资问题。这一方法因考虑了融资的影响而较前几种方法更为完善。 5、房地产投资分析方法-租金回报率分析法。 公式:(税后月租金-每月物业管理费)×12/购买房屋总价 这种方法算出的比值越大,就表明越值得投资。 优点:考虑了租金、房价及两种因素的相对关系,是选择“绩优地产”的简捷方法。 弊病:没有考虑全部的投入与产出,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成本,因此不能作为投资分析的全面依据。对按揭付款不能提供具体的分析。 6、房地产投资分析方法-租金回报率法。 公式:(税后月租金-按揭月供款)×12/(首期房款+期房时间内的按揭款) 优点:考虑了租金、价格和前期的主要投入,比租金回报法适用范围更广,可估算资金回收期的长短。 弊病:未考虑前期的其他投入、资金的时间效应。不能解决多套投资的现金分析问题。且由于其固有的片面性,不能作为理想的投资分析工具。 7、IRR法(内部收益率法)。 房产投资公式为:IRR=累计总收益/累计总投入 优点:IRR法考虑了投资期内的所有投入与收益、现金流等各方面因素。可以与租金回报率结合使用。IRR收益率可理解为存银行,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内部收益率指标的经济含义分析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内部收益率指标的经济含义分析 一、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 内部收益率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内部收益率的“内部”说明它只与项目本身的现金流量序列有关,与外界无关,不需要给定折现率。而且,内部收益率作为一个无量纲的数字,便于不同规模项目的比较评判,所以在项目决策中一直深受青睐。 内部收益率是指投资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 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它反映的是项目所占用资金的盈利能力,是考察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指标,其表达式为: (1) 式中:IRR为项目的内部收益率;(CI-CO)t 为项目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CI为项目第t年的现金流入;CO 为项目第t年的现金流出;n 为项目的计算期,包括项目的建设期和生产期。 上面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出了内部收益率的定义,目前这种定义是被大家广泛接受的,下面根据以上定义对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进行探讨。

1)内部收益率是投资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项目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与期初投资额相等的折现率。可以看出,这里的折现率是现值的折现率,在对投资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考虑的是现值,以现值作为决策的依据。 2)内部收益率是根据时间变化的未回收投资余额的折现率。这个折现率,在项目寿命期末,使最后的投资余额为零,即完全回收投资。除寿命期结束时正好全部回收投资外,其他年份均存在未回收的投资,在寿命期内始终存在未回收的投资,因此,内部收益率是留在项目内部尚未回收投资的收益率。项目的“偿付能力”或者说项目的“获利能力”完全取决于项目的内部,正因如此,才有“内部收益率”的称谓。简言之,内部收益率指标,能反映项目自身的盈利能力,它是项目占用的尚未回收资金的盈利能力,不是项目初期投资的获利能力。那种认为内部收益率是项目全部投资在其整个寿命期内的盈利率,认为它准确衡量了全部初始投资的盈利水平的观点,是一种想当然的直观理解,并不符合内部收益率指标的真正的经济内涵。 3)内部收益率与银行的贷款利率非常相似。投资者对项目进行投资,类似于银行贷款给项目,内部收益率就是银行的利率,还款期为整个项目寿命期。在寿命期内完全偿还本金和利息,但每年的本金偿还额是不固定的,每年偿还部分本金及与这部分本金相对应的

商品投资回报率怎么算

商铺投资回报率如何计算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动态投资计算比较复杂,本网罗列以下几种计算方式,仅供投资者参考。 (1) 租金回报率=每月租金收益×12/购房总价 案例分析:2008年12月底,周先生买下了翠苑社区一套临街商铺,面积约40平方米,售价约160万元,目前在这片商铺周边,同等商铺的月租金约是350元/平方米左右,即周先生每个月可收取1.4万元的租金。那么,他的投资回报率将是多少呢?现在让我们计算一下:租金回报率=14000*12/1600000=10.5% 点评:这种方法计算简便,对一次性付款的情况分析会较为准确,但由于只考虑了租金和房价,其应用范围比较局限,对于使用按揭贷款购房的回报情况就不太适用。 (2) 租金回报率法公式:(税后月租金-按揭月供款)×12/(首期房款+期房时间内的按揭款)。 案例分析:假设周先生首付100万元,贷款60万元,按揭20年,按照最新商业贷款上限贷款利率。套用上述计算公式:这个商铺的投资回报率=(14000-4277)*12/(1000000+ 1026682)=5.76%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该套商铺的投资回报率将是:5.76% 点评:该计算方法的优点:考虑了租金、价格和前期主要投入,比租金回报率分析法适用范围广,可估算资金回收期长短。不足:未考虑前期的其他投入、资金的时间效应。不能解决多套投资的现金分析问题。且由于其固有的片面性,不能作为理想的投资分析工具。 (3) 租金回报率分析法公式:(税后月租金-每月物业管理费)×12/购买房屋总价,这种方法算出的比值越大,就表明越值得投资。 点评:优点:考虑了租金、房价及两种因素的相对关系,是选择“绩

对教育投资社会回报率的估计

教育与经济2000年第2期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教育效益问题研究 对教育投资社会回报率的估计 蔡增正 摘 要:本文使用了世界142国家和地区的、更具代表性的宏观数据,力图尽可能多地捕捉到教育的外溢利益,使对教育回报率的估计更准确。本文第一部分推导明瑟收入方程,显示该模型简洁而严谨的特征及其特殊的假设条件;第二部分区分并考察了微观与宏观数据的差别以及后者如何优于前者;第三部分报告了本研究的回归结果,并使用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了该模型构造的正确性;第四部分将本研究结果与世界上比较著名的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并解释了其间的异同。最后,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供过于求的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教育投资;私人回报率;社会回报率;教育的外溢利益;宏观数据;微观数据;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数 中图分类号:F08:G 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00)02-0001-05 收稿日期:2000-01-19①为方便读者,这里特将教育的外溢利益———受教育者支付了教育成本,而社会享用了教育带来的利益、却未直接支付———列出:(1)促进技术进步与信息传播;(2)提高劳动力市场双向选择的效率;(3)有助于改善受教育者本人的健康状况;(4)提高子女的品质(指健康状况、认识能力的发展、接受教育的程度、选择的职业性质、未来收入等);(5)改善配偶和家庭 成员的健康状况;(6)降低生育率;(7)提高消费者选择效率;(8)婚姻选择更具效率;(9)提高储蓄率;(10)降低犯罪率; (11)提高社会和谐程度;(12)提高家庭内部生产的生产力。 人力资本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育投资回报率的计算与估计,这自然涉及教育成本与收入的比较。因教育投资成本、所创造收入的计算口径不同,教育投资回报率又分为私人回报率与社会回报率。这两者的不同,说到底是源于教育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而具有的外溢(部)利益(蔡增正, 1999) ① 。本文拟采用明瑟模型建立受教育时间和 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使用世界上14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估计教育投资的社会回报率。 一、明瑟模型的推导 明瑟(Mincer ,1974)模型可以从教育投资及其创造的收入之间的关系推导而来。设教育投资或全部成本为I ,那么在第一年(期)的成本为, (1)I 1=Y 0+0。 式(1)实质上假设接受教育的全部成本(投资)仅仅 是所放弃的、第0年(期)的收入(Y 0),而教育的直接投资为零(指教育设备、教师工资、维修费用和学生的费用支出等为零),即式(1)中右方第二项。将教育的直接成本假设为零是明瑟模型区别于其它教育回报率计算方法的最大特点。 教育投资要有回报。令教育投资(放弃的收入)及其利息等于教育投资所创造的(未来)收入。这又被称为创造收入的方程,其形式是: (2)Y 1=Y 0+r 1Y 0。 如果在S 年内上学,则连续投资不可避免, (3)Y 2=Y 1+r 2Y 1,(4)Y 3=Y 2+r 3Y 2, ……… 假设r 1=r 2=…=r ,即教育投资利息率相同,则

至PPP项目投资回报率分析

对近两年落地PPP项目得投资回报率 分析及折现率得概念 投资回报率(ROI)就是指通过投资而应返回得价值,即企业从一项投资活动中得到得经济回报。这一指标就是影响企业就是否进入PPP 项目最为关键得因素之一,也就是其参与PPP项目得根本驱动力。本文拟选取部分已落地PPP项目得投资回报率信息,对近两年落地PPP 项目得投资回报率进行归纳与分析。 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以及各省政府采购网上得信息,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28日,共有中标总金额达14700亿元得913个PPP项目实现了落地,其中中标总金额共计4266亿元(未公布投资规模得10个项目未计算在内)得245个项目公布了中标社会资本得投资回报率,以此作为样本项目对已落地PPP项目得投资回报率进行归纳与分析(2014年落地项目少且信息不全,以下归纳与分析均未将2014年数据考虑在内)。 在245个披露得已落地PPP项目中,共有26个省份得项目被囊括在内,其中披露得最为积极全面得省份就是山东省,公布了中标总金额752亿元得53个项目;位居第二就是四川省,公布了中标总金额541亿得48个项目;项目个数超过10个得省份还有江苏、河南、海南、河北、吉林五省。这一数据反映出山东等省采用PPP模式应用于城市基础建设与公共服务领域得比例相对较高。 在交通运输、市政公用事业、农林水利与环境保护、综合开发以及社会事业与其她这五个领域中,占比最大得就是市政公用事业类项

目,其项目个数共有90个,规模为1844亿;其次就是交通运输类项目,共有53个项目,规模为1040亿;综合开发类项目排名第三,共有31个项目,规模为795亿。由此可以分析得出,市政公用事业与交通运输领域采用PPP模式得较多,其落地率也相对较高。 二已落地PPP项目投资回报率变化情况 1整体趋势为项目平均回报率下降图表三:2015年至2016年部分项目回报率 注:上述数据已剔除3个不具代表性得回报率过高(20%)或过低(0、01%)得项目。 从2015年到2016年,已落地PPP项目得平均回报率呈现下滑得趋势。其中2015年平均回报率为7、89%,2016年8月前得平均回报率为7、13%,整体下降了约0、7个百分点。 在PPP项目得五大领域内,除了社会事业与其她类项目投资回报率有小规模得增长外,农林水利与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综合开发、市政公用事业四类项目得回报率从2015年到2016年均有一定得下浮。其中下浮最大得就是交通运输类项目,投资回报率从2015年得8、86%下降到2016年得6、86%,下降了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为22、59%。只有社会事业与其她类项目近两年得回报率有极小幅度得上升,从2015年得7、20%上升到2016年得7、31%,上浮幅度为1、64%。 按照期限长度,PPP项目分为10年以下得短期项目、10年至15年得中期项目与15年以上得长期项目,这些不同期限得项目从2015年到2016年得投资回报率均有不同幅度得下降。下降幅度最大得就

店铺盈亏平衡点计算及投资回报率分析.docx

投资分析策划表 项目金额备注自有资产每月存储利息 品牌管理费10000自有资产存款年利率 2.50% 店铺转让费50000自有资产期数2 首次租金20000自有资产定期存款金额555000 店铺押金20000自有资产月利息1,156 前期投资 50000贷款资产每月归还利息店铺装修费自有资产 前期固定资产费 100000自有资产贷款年利率 4.75%用 首批购入商品费 200000自有资产贷款年限2用 开业资金5000自有资产贷款总额0 流动资金100000自有资产每月应款还额0 每月应款还额利 息0 预测销售150000 销售折扣0.8 进货折扣0.36 水电费用1000 员工工资8000 工商税务500 店铺租金20000 物料物质300 每月流水 833 管理推广费 运输费500 差旅培训费833 广告费417 电脑125 电话费250 业务公关费417 每月利息1156 每月应款还额0 月均销售利润48169毛利率55% 投资回报周期 ( 单位月)12 年度投资回报率( ROI)104% 投资104.15%60000700008000090000 95%6%20%33%47% 90%4%17%30%43% 85%1%13%25%38% 80%-3%9%21%33% 75%-7%4%16%27% 70%-11%-1%10%20% 65%-16%-7%3%13% 60%-22%-14%-5%4% 55%-29%-22%-14%-7% 50%-38%-32%-26%-20% 45%-48%-44%-40%-35% 40%-61%-59%-57%-55% 35%-78%-79%-79%-80% 30%-100%-105%-109%-113% 25%-131%-141%-150%-160%

光伏行业投资回报率

3.2、集中式电站投资回报分析(注:此处不考虑限电和上网损耗) 3.2.1、Ⅰ类地区光伏集中式电站投资回报 由于集中式光伏电站一般规模比较大,因此造价可以有所降低,可按照8元/w进行计算。假设项目规模为20MW,位于宁夏地区,年机组运行小时数为1600小时。由于宁夏属于Ⅰ类地区,宁夏电价执行0.9元/kwh。本例依旧假设项目运行20年,则:项目建设成本为:20,000,000W×8元/w=16000万元 项目年发电量为:20,000kw×1600h=3200万kwh 项目年电费为:30,000,000kwh×0.9元/kwh=2880万元 项目IRR为:17.25% 3.2.2、Ⅱ类地区集中式光伏电站投资回报 假设集中式电站规模为20MW,建设成本为8元/W,位于Ⅱ类地区青海。Ⅱ类地区机组运行小时数劣于Ⅰ类地区,假设该项目年机组运行小时数为1500小时。Ⅱ类地区光伏上网电价为0.95元/kwh。本例依旧假设项目运行20年,则: 项目建设成本为:20,000,000W×8元/w=16000万元 项目年发电量为:20,000kw×1500h=3000万kwh 项目年电费为:30,000,000kwh×0.95元/kwh=2850万元 项目IRR为:17.05% 3.2.3、Ⅲ类地区集中式光伏电站投资回报 假设集中式电站规模为20MW,建设成本为8元/W,位于Ⅲ类地区浙江。Ⅲ类地区机组运行小时数劣于Ⅱ类地区,假设该项目年机组运行小时数为1200小时。Ⅲ类地区光伏上网电价为1元/kwh。本例依旧假设项目运行20年,为保守起见,暂时不将地方政府补贴纳入计算范围。则: 项目建设成本为:20,000,000w×8元/w=16000万元 项目年发电量为:20,000kw×1200h=2400万kwh 项目年电费为:24,000,000kwh×1元/kwh=2400万元 项目IRR为:13.89% 在建造成本相同的情况下,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的IRR由电费与年机组运行小时数决定,电费越高,项目IRR也越高。机组运行小时数越长,项目IRR越高。 3.3、分布式投资回报情况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位于用户附近,所发电能就地利用,以低于35千伏或更低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MW的光伏发电项目。 由于运营维护成本比较低,以下项目投资回报计算中均假设项目运行期间运营维护成本为0。 3.3.1、应用端主体为自然人主体即一般居民 依据2013年统计数据,北京市人均住宅面积31平方米,在考虑公摊面积的基础上,按照最保守的6层普通住宅进行测算,1000平方米约可容纳60户(三口之家),户年均可用光伏发电量约为1600kwh,此电量低于北京市居民住宅阶梯电价最低档电量要求(240kwh/月),考虑到居民电价上涨因素居民用电电价,按照0.6元/kwh进行计算,此测算中假定

投资回收期与投资回报率的关系

投资回收期与投资回报率的关系 餐饮管理2006-01-04 14:16:30 阅读6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做生意时人们都希望尽快收回投资,以较小的风险赚更多的钱。投资回收期限与投资回报率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能一年内收回投资,回报率是多少?如果想获得6%的年回报率,应该在多长时间收回投资?下面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一般般来说投资回收期越短,投资回报率越高,二者成反比关系。假设投资一个店铺,租店面经营,总投资为28万元,其中用于设备、装修投资15万元,使用年限和折旧年限均为5年。用于购买特许权及开办费共13万元,期有效年限和摊销年限也是5年。如果店铺一直在盈亏平衡点上运营,最终可以通过折旧、摊销的方式收回投资,5年后投资所得到的回报是已经没有使用价值的设备和装修,还有过了有效期的特许权和一个企业执照,投资回报率基本上为零。 如果想在一年12个月内收回全部投资,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加速折旧(摊销)法,将5年的折摊期限缩短为1年,也就是总额为28万元的投资要求在12个月内折(摊)完毕,这意味着投资回报是得到了设备装修及特许权开办费的残余价值,它们可以在未来4年中受益,这个价值到底有多大呢?由于它们的使用期限都是5年,平均每年应折摊5.6万元,余下4年的价值应该为5.6万元×4年,结果为22.4万元。此时的年回报率为22.4万元/28万元,结果为80%。如果2年收回投资,得到的残余价值为16.8万元,年投资回报率为16.8万元/28万元/2年,结果30%。为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回收期的年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收期(月) 投资回收期(年) 年投资回报率 6 0.5 180% 12 1 80% 18 1.5 46.7% 24 2 30% 30 2.520% 36 3 13.3% 42 3.5 8.6% 48 4 5% 54 4.5 2.2% 60 5 0 如果预期年投资回报率不低于6%,设备费用折摊年限为5年,投资回收期不能长于3.8年。具 体计算方法如下: 投资回收期=折摊年限/(折摊年限×年投资回报率+1) =5/(0.06×5+1) =3.8(年) 以上投资回报率是按单利计算,如果按复利计算,投资回报率数额会有所提高而回收期会有所缩短。弄清了投资回收期和投资回报率之间的数量关系,投资者就能迅速进行相互之间的换算,从 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怎么计算门面投资回报率

怎么计算门面投资回报率? 基本公式为:如果该物业的年收益×15年=房产购买价,则认为该物业物有所值。这一国际上专业的理财公司评估一处物业的投资价值的简单方法。 任何物业投资,投资者都希望能有一个合理的回报,甚至是一个理想的回报,正所谓:亏本生意没人做。投资者若要评判自己的投资是否有价值,他们通常主要是看该物业的投资回报率,那么,如何计算投资回报率,如何判断投资回报率所包含的意义呢? 买个门面,如何计算投资回报率呢? 有行内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计算投资回报率的计算公式: 计算购入再出租的投资回报率=月租金×12(个月)/售价 计算购入再售出的投资回报率=(售出价-购入价)/购入价 例如,有一临街商铺,面积约27.34平方米,售价约83.6万元,目前在这个物业的周边,同等物业的月租金约是150元/平方米,即:这个商铺要是买下并成功出租,新业主将有可能获得4100元的月租金。那么,它的投资回报率将是多少呢?现在让我们计算一下:

套用上述计算公式:这个物业的投资回报率=4100元×12/83.6万元,通过计算,我们得出这套物业的投资回报率将是:5.89% 如何判断投资回报率 现在,投资回报率计算出来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这些数值所包含的意义呢?也就是说,哪个数值是表示合理利润?哪个数值是表示千万不要沾手?哪个数值是表示它的收益非常好?或者是哪个数值是属于对方开出的条件太好,自己要审慎考虑才行? 业内人士认为,解读这些数值在行内并非有一个标准答案,可能10个人就会有10个答案。 据相关人士介绍:其实不同物业的理想投资回报率不尽相同,比如就拿商住两用物业、烂尾番生物业、地铁物业及名校物业来说,它们的合理利润、投资临界点和超高利润率将大致如下表所列: 物业类别合理回报率投资临界点超高回报率(需审慎) 商住两用物业10-12%>7%15%以上 烂尾番生物业9-10%>6%20%以上 地铁物业3-6%>3%10%以上

投资回报率计算方法

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ROI) 什么是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报率(ROI)是指通过投资而应返回的价值,企业从一项投资性商业活动的投资中得到的经济回报。它涵盖了企业的获利目标。利润和投入的经营所必备的财产相关,因为管理人员必须通过投资和现有财产获得利润。 [编辑] 投资回报率的计算公式 投资回报率(ROI)=年利润或年均利润/投资总额×100%

从公式可以看出,企业可以通过降低销售成本,提高利润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来提高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报率(ROI)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不能正确反映建设期长短及投资方式不同和回收额的有无等条件对项目的影响,分子、分母计算口径的可比性较差,无法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信息。只有投资利润率指标大于或等于无风险投资利润率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投资回报率(ROI)往往具有时效性--回报通常是基于某些特定年份。 [编辑] 投资报酬率的优缺点 投资报酬率的优点 投资报酬率能反映投资中心的综合盈利能力,且由于剔除了因投资额不同而导致的利润差异的不可比因素,因而具有横向可比性,有利于判断各投资中心经营业绩的优劣;此外,投资利润率可以作为选择投资机会的依据,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投资报酬率的缺点 这一评价指标的不足之处是缺乏全局观念。当一个投资项目的投资报酬率低于某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而高于整个企业的投资报酬率时,虽然企业希望接受这个投资项目,但该投资中心可能拒绝它;当一个投资项目的投资报酬率高于该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而低于整个企业的投资报酬率时,该投资中心可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接受它,而不顾企业整体利益是否受到损害。[编辑]

投资回报期

投资回报率=(期末财产-期初财产)/期初财产×100%; 投资回收期是指用投资方案所产生的净收益补偿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其单位通常用“年”表示。投资回收期一般从建设开始年算起,也可以从投资年开始算起,计算时应具体注明。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时收回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应满足下式: 前t项之和(CI-CO)的第t项=0 式中:CI—现金流入,CO—现金流出;—第t年的净收益,t=1,2,···Pt;Pt—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出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应与行业或部门的基准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若小于或等于行业或部门的基准投资回收期,则认为项目是可以考虑接受的,否则不可行。 静态投资回收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项目方案的资金回收能力,其计算方便,有助于对技术上更新较快的项目进行评价。但它不能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也没有对投资回收期以后的收益进行分析,从中无法确定项目在整个寿命期的总收益和获利能力。 目录·什么是静态投资回收期? ·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方法 ·静态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 什么是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简称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两种形式。 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方法 1、公式法 如果某一项目的投资均集中发生在建设期内,投产后一定期间内每年经营净现金流量相等,且其合计大于或等于原始投资额,可按以下简化公式直接求出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原始投资合计/投产后前若干年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建设期 2、列表法 所谓列表法,是指通过列表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的方式,来确定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进而再推算出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的方法。因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所以此法又称为一般方法。 该法的原理是:按照回收期的定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满足以下关系式,即: 这表明在财务现金流量表的“累计净现金流量”一栏中,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恰好是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的年限。 无法在“累计净现金流量”栏上找到零,必须按下式计算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对应的年数+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下年净现金流量 或:=累计净现金流量第一次出现正值的年份-1+该年初尚未回收的投资÷该年净现金流量 静态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 静态投资回收期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反映原始总投资的返本期限,便于理解,计算也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利用回收期之前的净现金流量信息。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和回收期满后继续发生的现金流量,不能正确反映投资方式不同对项目的影响。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小于或等于基准投资回收期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中国资本投资回报率的估算和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资本投资回报率的估算和影响因素分析 ——1999—2004年上市公司的经验* 辛清泉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510275) 林斌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510275) 作者简介: 辛清泉,男,1975年生,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博士生,在《会计研究》、《经济科学》、《财经研究》、《审计研究》、《管理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7篇。 林斌,男,1962年生,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会计系主任。 通讯作者:辛清泉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04级博士生邮编:510275 E-mail:qingquanx@https://www.doczj.com/doc/2e15756417.html, *作者特别感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徐莉萍副教授、龚凯颂副教授、杨德明博士、郑国坚博士、王彦超博士的建议和批评。作者文责自负。

中国资本投资回报率的估算和影响因素分析 ——1999—2004年上市公司的经验 内容提要:本文借鉴以市场价值为基础Mueller and Reardon(1993)模型和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Baumol等(1970)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4年的资本投资回报率进行了估算。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投资回报率仅为2.6%,并且,资本投资回报率远低于资本成本,说明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相当低劣。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考察了投资环境和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资本投资回报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环境对资本投资回报有正面影响;国有上市公司的资本投资回报整体上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有利于资本投资业绩的改善;而股权制衡的正面效用依赖于控股股东的性质。在进一步考察投资环境和所有权结构的交互性对资本投资回报的影响后,我们发现,二者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互补关系。 关键词:资本投资投资回报率投资环境所有权结构 JEL分类:E22;G31;G32; 一、引言 资本投资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举足轻重,无可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但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存在着“高投资—低效率”和“宏观好,微观不好”等问题(易纲、林明,2003;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5)。显然,改革过程的粗放式投资模式不足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 近年来,关于中国总体投资效率的研究文献比较丰富①,但从微观角度探讨企业投资效率的经验文献却依然匮乏。俞乔等(2002)基于1993—1997年132家大中型乡镇企业的调查数据,对非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企业的财务结构、市场地位和所有权状况会对其投资决策产生影响,但他们的研究并未直接涉及投资效率问题。白重恩、路江涌和陶志刚(2004)基于2002年外资企业的数据,就投资环境对外资企业效益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投资环境对企业效益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他们的研究同样没有直接测算投资效率。张峥、孟晓静和刘力(2004)则借助Fama and French(1999)的模型,对中国1990—2001年A股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和投资回报进行了度量,发现上市公司的资本投资回报整体上似乎高于资本成本,但流通股东的综合投资业绩却整体上为负。他们认为,中国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被严重高估和上市公司的过度融资动机是导致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 与上述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不同的是,本文首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4年的面板数据,借鉴以市场价值为基础Mueller and Reardon(1993)模型和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Baumol, Heim,Malkiel and Quandt(1970)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投资回报率进行直接估算。然后,在此基础上,考察投资环境、所有权结构以及二者的交互性对企业资本投资①关于中国总投资效率的讨论可参见张军(2005)、秦朵和宋海岩(200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组(2004)、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5)、王小鲁和樊刚(2000)以及王曦(2005)等。

正确认识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

正确认识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   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到底多少才好呢?这是很多投资者想要了解的问题。虽然每个人都希望投资回报越高越好,但高回报的背后也必然存在高风险。假如一个国家的GDP长期在8%左右,保险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也在8%左右,而其中某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却长期在10%以上,那么,这其中便很肯恩存在很大的风险,其中的好的表象很可能导致坏的结果。 深层次的了解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 我国2011年官方公布的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是3.6%。不过这个数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投资收益率,没有包括浮动盈亏等因素。对于3.6%这个回报率,很多保险行业以外的人觉得太低。2012年的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交2011年有了较大的波动,因为在一波近20%的上下“电梯行情”中,很多保险公司及时获利了结,但也有一些保险公司被套牢。另外在2012年上半年的债券大牛市,对保险整体也是利好,但每个保险公司具体配置的产品如何、对于利润如何处理,也是千差

万别。保险公司投资太稳健、以绝对不出事为目标,也是撑不下去的。因此,保险公司的投资业是风险的投资活动。因此,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不能成为保险公司永久的招牌,只能作为某一阶段投资的参考。例如,在牛熊循环周期的一个短暂时期,比如一到两年时间,去判断一个保险公司投资水平的高低,是不合宜的。合资保险一般较为谨慎,不大碰权益类投资,而内资保险的股票和股票基金投资比例比合资保险的平均水平高得多。 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不等于分红水平 刘先生在1年前买了某保险公司的一款分红型保险,出于对高分红的期望,刘先生一年多来一直比较关注这家保险公司的投资业绩和收益效率。事实上,刘先生在购买之前,便已经对此类保险产品有了一些了解。早在2007年初,刘先生便了解到这家公司2006年投资收益率可能达到9%,9%的收益率要高出当时其他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很多为此,刘先生心里便非常青睐此保险产品,缴纳100元保费,每年大约可得到9元钱的保单分红。然而,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虽与保单分红率有一定关系,但是并无必然的、直接的联系。刘先生如果这样简单地理解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与自己的保单分红的关系,可能要大失所望了。简单来讲,保险公司分配的保单红利,是以保险公司所获利润为基础的。但经营保险投资所获利润来源于死差、利差和费差,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较高,只能说明利差益较多,并不能说明保险公司经营保险的利润率一定也很高,如果存在死差损、费差损,就会抵消一部分利差益,使总体的利润率下降。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刘先生的是,保险产品重在保障,"分红"只是产品的一个附加功能,对分红型寿险不应抱有太大的投资增值期望。

XX投资回报率算投资回报率计算标准

XX投资回报率算投资回报率计算标准 如何计算投资回报率?下面是为大家的投资回报率计算标准,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计算投资回报率 计算购入再出租的投资回报率=月租金×12(个月)/售价计算购入再售出的投资回报率=(售出价-购入价)/购入价例如,有一临街商铺,面积约50平方米,售价约200万元,目前在这个物业的周边,同等物业的月租金约是400元/平方米,即:这个商铺要是买下并成功出租,新业主将有可能获得2万元的月租金。 那么,它的投资回报率将是多少呢?现在让我们计算一下:套用上述计算公式:这个物业的投资回报率=2万元×万元,通过计算,我们得出这套物业的投资回报率将是:12%,要是这个投资者转手放出,并以215万元成交,那么它的投资回报率=(215-200)/200,通过计算,我们得出这套物业的投资回报率将是:7.5% 商铺投资回报率的计算 商铺投资收益率四种算法 目前,投资商铺的热潮急剧升温,那么商铺投资收益率怎么计算呢?据工作人员介绍,商铺投资收益率算法有以下几种: 1.租金回报率法 公式:(税后月租金-按揭月供款)×12/(首期房款+期房时间内的按揭款)。优点:考虑了租金、价格和前期主要投入,比租金回报率分析法适用范围广,可估算资金回收期长短。不足:未考虑前期的其他投入、资金的时间效应。不能解决多套投资的现金分析问题。且由于其固有的片面性,不能作为理想的投资分析工具。 2.租金回报率分析法

公式:(税后月租金-每月物业管理费)×12/购买房屋总价,这种方法算出的比值越大,就表明越值得投资。 优点:考虑了租金、房价及两种因素的相对关系,是选择“绩优地产”的简捷方法。 不足:没有考虑全部的投入与产出,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成本,因此不能作为投资分析的全面依据。对按揭付款不能提供具体的分析。 3.内部收益率法 房产投资公式为:累计总收益/累计总投入=月租金×投资期内的累计出租月数/(按揭首期房款+保险费+契税+大修基金+家具等其他投入+累计按揭款+累计物业管理费)=内部收益率。 上述公式以按揭为例;未考虑付息、未考虑中介费支出;累计收益、投入均考虑在投资期范围内。 优点:内部收益率法考虑了投资期内的所有投入与收益、现金流等各方面因素。可以与租金回报率结合使用。内部收益率可理解为存银行,只不过我国银行利率按单利计算,而内部收益率则是按复利计算。 不足:通过计算内部收益率判断物业的投资价值都是以今天的数据为依据推断未来,而未来租金的涨跌是个数。4.简易国际评估法 基本公式为:如果该物业的年收益×15年=房产购买价,则认为该物业物有所值。这一国际上专业的理财公司评估一处物业的投资价值的简单方法。 任何物业投资,投资者都希望能有一个合理的回报,甚至是一个理想的回报,正所谓:亏本生意没人做。投资者若要评判自己的投资是否有价值,他们通常主要是看该物业的投资回报率,那么,如何计算投资回报率,如何判断投资回报率所包含的意义呢? 如何判断投资回报率 现在,投资回报率计算出来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这些数值所包含的意义呢?也就是说,哪个数值是表示合理利润?哪个数值是表示千万不要沾手?哪

四川教育投资与回报分析

四川教育投资与回报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各项相关数据的罗列,如:教育经费数据、教育事业发展数据等,大到全国平均水平,具体至北京、四川、重庆、贵州两个省份与两个直辖市,从全国经济发展中心北京与川渝的角度作为第一切入点,紧接着横向对比四川与重庆两个临近的西南地区城市,综合多项数据,从教育事业的投资率、收入率两方面得出结论――四川教育与重庆教育的明显异同点,四川教育未来的投资重点与如何达到最佳的投资回报率。 关键词:教育资源;分配;投资与回报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我国从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多方面发展,力求全方位避免短板效应,从而往教育事业中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同时中央教育厅又颁布相关政策,各省各直辖市的教育厅综合本地规划发展,合理分配资源,而四川较其他省份,选择了着重培养出具有四川特色的代表性学院,以部分带动整体,曾云梯状递减分布,而这样的整体方向其实于宏观上来说,并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投资回报率。 二、按照全国平均水平分析四川教育资源发展趋势 (一)四川与全国的对比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国整体教育预算经费投资是逐年上升,呈递进形状,而四川相对较为平缓,对比得出四川整体教育经费投资未能跟上全国平均水平的结论,而且所占比例逐年下降,我们可由此转化信息――四川的教育经费未能跟上全国平均发展。 (二)四川与重庆、贵州的对比 对比三个地区可以发现,自04年开始,四川与贵州基本处于同一起点,而重庆则是相较略高,这和其直辖市的地位存在一定关系,抛开这点不论,重庆的教育经费后期增长速度高于四川,而临近的贵州则是与四川保持着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再罗列四川、重庆、贵州的相关数据:截止统计年份(2013年) 四川:占地486万平方千米,人口810700万人。 重庆:占地82402万平方千米,人口297000万人。 贵州:占地176167万平方千米,人口350200万人。 四川的真实教育经费投入是重庆的两倍,而人口去达到了重庆的三倍,其间依旧存在明显差异性,更不用谈与北京的比较。四川的教育资源与投资收入结构亟待改进,虽然每年都稳步上升,可并不能跟上全国水平,横向比较邻里省会、直辖市也是相去甚远。 二、按照四川本身所占地域、人口分析教育资源投资回报率

房产投资回报率计算方法

房产投资回报率计算方法 房产的投资回报率,是用来衡量一处房产是否值得投资的 重要参考数据。一般而言,有三种计算形式: 1、收益模式计算公式: 投资回报率=(每月租金收益-按揭月供款)×12/(首期房款+期房时间内的按揭款) 说明:投资客的收益是这样实现的,通过贷款购买商业地产,而后出租以获取租金,然后以月租金偿还银行贷款 的“月供”,超出偿还银行贷款月供还款额的部分,才是投资客的投资回报。 2.投资回报率分析计算公式: 投资回报率=(税后月租金-物业管理费)×12/购买房屋单价 说明:此方法考虑了租金与房价两者的相对关系,只要结果大于8%都是不错的投资。但它只是简单粗略的计算,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并且对按揭付款方式不能提供具体的投资分析。 3.投资回收时间分析计算公式: 投资回收年数=(首期房款+期房时间内的按揭款)/(税后月租金-按揭月供款)×12 说明:这种方法可简略估算资金回收期的长短,一般认为结果在12-15年之内都是合理的投资。该方法比租金回报法更深入一步,适用范围也更广,但有其片面性。 在业内,这种投资类型通常被划分为两种:一是即刻回报型,二是培养回报型。第一种即刻回报型:通常购买那些位于传统商务核心区的商业物业,这些地区商务、商业氛围通常已经非常成熟,不需要培育,购买后出租经营即可获得可观的租金回报,这种投资类型之下,通常需求的资金量较大,资金门槛相对较高。培养回报型则不同:他们看中的物业通常位于非传统的商业核心区,但是在市政规划、消费人群增长等方面,都有着比较良好的未来,而这个过程便是培养的过程。这类区域的商业地产在最初通常售价较低,投资客此时入市实际上购买的是多年以后的价格和租金,如果判断准确,这类投资往往可以获得比“即刻回报”型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商铺投资收益率四种算法: 目前,投资商铺的热潮急剧升温,那么商铺投资收益率怎么计算呢?商铺投资收益率算法有以下几种: 1.租金回报率法 公式:(税后月租金-按揭月供款)×12/(首期房款+期房时间内的按揭款)。

项目投资收益分析报告(超级实用)

项目投资收益测算报告 项目投资收益评价,在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方案选择,效益评估,获利能力与财务表现的比较等方面,都要进行经济分析,目的是从成本与效益的角度分析项目的经济指标和财务表现,以帮助决策者和项目团队得出正确的信息,做出科学的决策。 项目投资收益评价报告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IRR),盈亏平衡等内容。 汇报模版:

第一章项目财务数据的测算第一节财务测算的基本内容 一、总投资的测算 二、销售收入和税金 三、销售成本 四、利润 五、项目周期 第二节财务数据测算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稳健的原则 三、测算科学化的原则 四、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原则第三节总投资的测算 一、总投资的构成 二、建设投资 1、固定资产投资 2、无形资产

3、开办费 4、预备费 三、建设期利息 四、流动资金 1、流动资金投资构成 2、流动资金测算 第四节成本的测算 一、成本的概念 二、成本的构成 三、折旧 第五节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测算 一、销售收入的测算 1、产销量的预测 2、销售单价的确定 二、销售税金的测算 1、增值税 2、产品税和营业税 3、城市维护建设税 4、教育费附加 5、销售税率 三、利润的测算 第六节项目寿命期的测算 一、项目建设期的确定 二、项目经济寿命期的确定 1、按项目主要产品的生命周期决定 2、按项目主要工艺的替代周期确定 3、折旧年限法 第二章项目经济分析数据的测算第一节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

一、资金的时间价值 二、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图表 三、资金的等值换算 四、折现运算 五、基准收益率 第二节经济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目标 二、经济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1、静态法 2、动态法 三、静态分析 1、投资利润率 2、投资利税率 3、贷款偿还期 4、投资回收期 四、动态分析 1、净现值 2、内部收益率 第三章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盈亏平衡分析 一、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1、产(销)量的盈亏平衡点 2、生产能力利用率的盈亏平衡点 3、销售单价的盈亏平衡点 第三节敏感性分析 一、敏感性分析的概念 二、单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第四章项目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